疯子传世2刀锋套装画魄还是哪个好

不想当疯子,也成不了传奇 - 简书
不想当疯子,也成不了传奇
在上海的出租车里,我遇到了这样一个人,年纪稍比我大点,身形跟我一样瘦削,一张脸面色严肃,只有眼睛泛出温和的光。这是我来到上海的第一天,本来想向他打听一下上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但他看上去很腼腆,让我一时不知如何开口。我的目的地是上海陆家嘴的一家图书馆。到达之后,他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陪我一同走了进去。我很诧异,没想到上海的公共服务已经达到如此地步。但当他出示了借阅证之后,我才发现他和我一样是来看书的。不,我只是一个上海游客,是来参观的,只有他是来看书的。“今天的饭钱已经解决了。”他大概猜出了我心里的想法,从我身边走过时,轻轻地丢下这么一句。他叫拉里,来自毛姆著名的小说《刀锋》。想象一下,你身边或许也有这样的人,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长得不是很帅,但看上去很舒服。不是特别爱讲话,但一开口大家都很爱听,还有有个漂亮的女朋友,关键是家里还有点小钱,不必为毕业找工作而发愁。可能不用想象,你就发现周围真的有这样的人,也许还不止一个。他们好像什么也没做,就轻而易举地拥有你想要的一切。是不是很招人恨?如果有一天,这样的人突然甩掉女朋友,将家里的财产分给你以及其他一些人,然后告诉你,他要离开家乡去追寻生命的真谛。你大概会以为他疯了吧。套用《致青春》里赵又廷的一句台词就是:你神经病啊。不幸的是拉里就是这样一个人。仅仅因为当兵时目睹战友的死亡,他就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然后任性的抛开一切,跑去和巴黎的画家妓女待在一起,之后又在英国远郊当过矿工,在德国酿葡萄酒的乡间听过下流笑话。在他没为心中的问题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前,他就这样一直流浪在欧亚大陆。
看起来,这是又一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或者男版的《爱丽丝梦游奇遇记》。男主角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大彻大悟。然后在好人的帮助下打败大boss,而被他抛弃的女主角则不离不弃,最后深情一吻,皆大欢喜。可惜毛姆却让拉里走上了另一条道路。有几年,他在印度学习婆罗门教,每天晨昏定省,明白了一些道理,但似乎依旧没有找到答案。他在找什么呢?一个“我”字。他说,你要尝尝糖的味道,但你不要变作糖。这句话玄妙得很,第一次听的时候,都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不过在全世界人都在追逐车子、房子、票子、妹子的时候,他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格子间埋头打字的白领,偶尔抬头看天,说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拉里就当真了,他说,人生这么长,我要先想想。他的眼前没有苟且,却也固执地要去寻找诗和远方。有时人真是很奇怪的动物,总是拒绝本能的过一生。我想触碰幸福,却要问一句:幸福是什么。我想取得成功,却对得到的一切持怀疑态度。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人们总会问自己一句:什么是我想要的?然后努力去争取,不枉来世上一回。而拉里们却要问:什么是我,我是谁?他们天生一双透视眼,要在俗世的烟火气之中看出活着的真谛。但他没有像哲学家一样对着夜空思考这个人生终极问题,而是选择做一个行动派。“箭中了目标,离了弦。”被命运击中的他一件一件脱掉了身上的衣服,最后与自己的生命赤裸相见。拉里说,想要寻找自我,必先要丢掉一个我字。想要感知存在,就先要让自己不存在。这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无我之境”有异曲同工之妙。金庸明显也是受了影响。他写独孤求败,四十岁后,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终达无剑胜有剑之境。不为外物所累,随心所欲不逾矩。独孤求败的剑道,是一种人生境界。如果拉里能遇到他,除了沟通有些困难外,两人是可以坐下来把酒言欢的。电影《燃情岁月》中有个印地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有些人能够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他们依此行事,这些人最终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奇。”拉里当不了疯子,也没有成为传奇。他只是有些文艺又忧郁的气质,想要对自己做个老实人。最后家财散尽,成为上海街头的一名出租车司机。他每天三小时工作,八小时埋头书海,很有“大隐隐于市”的做派。有些人受够了眼前的苟且,固执地想要寻找诗和远方,结果却可能是在远方继续苟且。苟且也没什么不好,有时候得道之路就在脚下。余华在《活着》中不还说吗:人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但决定离开常轨行事,本身就是一种赌博。你要问拉里:折腾了这么久,究竟是是赌输了还是赌赢了?也许他无法确切的回答你,他始终也没为心中所惑找到一个答案。但至少他可以平静地向你描述现在的生活:“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看看,我行我素,别无所求,他真的做到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夺宝传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