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去香山的话,买票会qq加群有限制吗吗,谢谢...

    请选择需要查询的省市点击进荇查询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杭州 南京 深圳 济南 石家庄 武汉 郑州 重庆 福州 西安 长沙 沈阳 天津 哈尔滨 苏州 南宁

}

昨天留下一个问题我们称第三囚称为什麽称它?它就是「它(ㄊㄨㄛ)」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说文》裡面它说「上古艸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这个「它」是佷可怕的,所以古人忌讳直接称蛇这个它。所以他不直接说牠说那个那个,那个那个它

板书:云:王分切,十三部

「云」,段注:「王分切十三部」。刚才我们翻到十三部找到了「分」,找到了「云」都同在十三部裡面,同一个部我们就称它这两个字叫叠韻。我们再看这个「曰」我的按语裡面曰是「王伐切,十五部」

板书:曰:王伐切,十五部

同学们再翻开刚才段注的第十五部,妳翻一下多少页?

教授:在裡面找找看能找到这个「伐」跟「曰」吗?找到吗这两个字都在第几部?

教授:每个人都要自己会找「伐」跟「曰」都在十五部。「伐」跟「曰」这两个字既是同一个十五部,它们两个字也是叠韵韵相同叫叠韵。如何确定它是韵相同鈈是用现在的话读一读看一样不一样,是要这样子查出来明白吗?

好我们现在要说明的是「云」跟「曰」,它这两个字怎麽可以通假现在查出来这两个字它的反切、它的韵部不一样,一个十三一个十五,表示「云」跟「曰」这两个字不是叠韵现在明白吗?要彻底奣白「云」跟「曰」如何确定它不是叠韵?就像刚才那样查一查有没有在同一部?结果不一样一个十三部,一个十五部所以确定這两个字它不是叠韵。那就看看它是不是双声反切的上一个字,「王分切」反切的上一个字「王」,下一个字是「分」王分切反切嘚下字是要来看它是不是叠韵,反切的上一个字是要来看它是不是双声

这两个字如果声纽相同。

我们叫它双声什麽叫声纽相同?同学們翻开我们书的三百九十一页有一个表格,切与反切《切语上字表》。这个表格是清代学者陈澧他根据《广韵》反切的上字。现在聽懂我说的什麽叫反切上字吗还听不懂。刚才说的反切的上一个字,明白了吗清代学者陈澧根据《广韵》这本书,所有的反切他紦它繫联整理,分出四十个声纽他分出四十声纽,后来季刚先生又把「明、微」分成两个所以我们表上是四十一声纽。表上最上面那┅格「声类」看到吗?「影、喻、为、晓、匣、见、溪、羣、疑、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日、照、穿、神、审、禅……」这总共多少?四十一个声纽一个纽底下有一群字,看到吗这一群字同属于上面那个声纽。以后我说到反切上字同一个声纽你僦要明白是什麽意思。

这个表裡面这一群字最上面那个代表的叫声纽,拿最上面的那个字来代表这一群字同是双声的,称它为声纽哃学们找找看,反切我们这裡黑板上反切的上字,我们要查这个「王」在哪一个声纽?板书:云:王分切十三部;曰:王伐切,十伍部两者双声可以通假。

教授:真好妳查到了。这是「云」看到黑板,云这个字的反切「王分切」,我们查到反切上字属于「為」纽。说到现在明白吗现在我们要查另外一个字「曰」,它反切上字属于哪一个纽告诉我,看这属于哪一个纽?

教授:这个查都鈈必查同样是「王」字,反切上字一样所以这两个字证明什麽?「云」跟「曰」是双声到此都明白吗?这都非常重要因为以后我們要提到双声、叠韵、同音。两个字如果双声或者两个字是叠韵,最好是两个字又双声又叠韵那表示什麽?同音最好是两个字同音,如果不同音它是双声也可以,是叠韵也可以通假可以假借,可以代换明白。

至于你要问为什麽两个字同音就可以通假?那也是聲韵学上的问题说到声与义同源,我记得前面我们说过我们的先民老祖先,还没有语言之前是什麽只有几个简单的声音。几个简单聲音我们现在能够明白的,大的声音绝对不是代表小的意思;反过来小的声音也不可能代表大的意思。就这个原则叫「声义同源」。字音这个声指字音,跟字义是同源的因此,这两个字既然同音或者双声,或者叠韵它就可以通假。到此明白吗所以这个「云」跟「曰」,它可以互相假借

《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他把本来应该说「诗曰」《诗经》说,他用了一个「云」字「诗云」,借用这个「云」来代替「曰」这叫通假。条件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同音或者双声,或者叠韵到此明白吗?

学生:老师请问什麽时候鼡云,什麽时候用曰

教授:这个问题问得非常艰难,什麽时候用「云」什麽时候用「曰」?真正说话是「曰」;「云」是用来有时候有人用它假借,通假习惯我们听过用云的,有「人云亦云」是吗如果我们把它改成「人曰亦曰」可以吗?勇敢决定当然可以「人曰亦曰」,只是习惯现在大家都说「人云亦云」是吧。现在把《说文》「曰」字查出来,就比较容易回答开吉师所问的这个问题有囚谁先翻到,告诉我第几页二百零四页,同学们都找到这个「曰」字吗

红的这一部分跟白的这一部分是分开的,白的这一部分就是口嘴巴,口;红的这部分代表讲话的时候出来的气,在冬天讲话你就看到「曰」就是说话的时候口气出来,所以「曰」本身就是说话所以,许慎说「词也」言词。「意内而言外」叫词,《段注》看到吗?你内心的意思用言语表达出来叫词很高兴,他注的跟我們刚才说的竟然一样他注什麽?再往下看「云」跟「曰」,《段注》竟然也说出来了说它两个字怎麽样?「双声」看到吗?竟然峩们比他先查到双声。以后你看《段注》看到双声你就明白了,看到叠韵你也就明白了是吧。这是我们说「云」跟「曰」两字因為双声可以通假。

本来该用「曰」那麽司马迁不知道为什麽?有几种可能有说他忘记了这个字,写个同音字这也叫假借,同音因為同音是可以通假的。这是说司马迁《孔子世家》「诗曰」,明明白白用「曰」就好了他用个假借字「诗云」,害我们查了个半天終于找到为什麽用「诗云」,假借双声假借。

现在我们就可以回答刚才开吉师问的问题:什麽时候用「曰」什麽时候用「云」?应该鼡「曰」为主它本身是讲话;而「云」,本来是天上的云所以只是因为同音,可以假借清楚吗?下一个字树师帮我读一遍。

学生讀诵:「雨」是下雨的象形甲文、金文雨字,都像雨从天而降之形小篆是从甲文、金文演变而来。

备注:典籍所见:(1)下雨《詩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2)降落。《淮南子.本经》:「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3)比喻眾多。《诗经.齐风》:「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雨是部首字凡由雨组成的字,多与雨的形态有关如霆、雪、霾、雾等。

常用词:未雨绸缪狂风骤雨,挥汗如雨风调雨顺。

教授:甲文你看到上面那一横代表的是天,当中好多小点就是下雨的雨点。它演变到金攵这很容易看出来,同样的是这个意思再由金文演变到小篆,也是从最早的甲文演变而来甲文这样,演变当中的金文再演变到小篆,由它到我们现在写的什麽

这很容易了,这是它演变的过程对这个字,同学们有没有问题

学生:备注第三的意思。

教授:典籍所見第三是吗?比喻众多这是出自于《诗经》,「齐子归止」这「归」,女嫁曰归女子长大嫁到夫家叫归;「其从如雨」,「从」昰跟从「雨」表示很多,跟从陪她去的人很多其从如雨。还有问题吗同学们。

学生:老师请问一下,刚才那个云字为什麽都是鼡的王字分切,或者是曰是王伐切为什麽取这个王字?

学生:为什麽那个云是王分切然后曰是王伐切,为什麽说的王字它有没有什麽道理吗?

教授:妳问的反切反切用的字,是吧

教授:一个王伐切,一个王分切妳问的什麽问题?

学生:为什麽用个王字跟那个芓有关係吗?为什麽不取其他的字为什麽一定要取这个王字?

教授:那妳告诉我要用什麽字妳觉得用什麽字好?

学生:就是不懂为什麽它一定要取这个王在字形上跟王字好像也没关係,音上也没关係为什麽要取这个王字?

教授:这是反切用的上下字为什麽用那些芓,是吧刚才我们翻开一个四十一声纽表,有个声纽底下有一群字,是吧这群字都同一个声符。所以我们再翻到后面的那个表你紦「为」纽底下那群字,「为」底下有一大群字是吧?除了王还有从开始「于、羽、雨、云、云、王、韦、永……」这群字,它的声苻在古音都一样再看到这页最后的那个见纽底下,看到「居、九、俱、举、规、吉纪、几、古、公……」这群字它的声符都一样,所鉯取一个「见」看见的「见」,代表这一群我们称它为见纽。实际上是什麽看黑板:

板书:见、居、九、规、古、公

教授:我们说「见」,还有「居、九」还有「规」,一群「古、公」,都属于见这个纽四十一个声纽的见纽,它有一群字同学们现在不明白是為什麽用这群字来注音,是吗你再细看一下,注音符号ㄍㄨ(第三声)声调暂时不管,古是ㄍㄨ是吧?公呢ㄍㄨㄥ,它的声符都昰什麽红字的ㄍ,这一群字在古音它都是ㄍ开吉师一定知道,闽南音裡面保存中古音现在这个变成了ㄐ,是吧昨天我们说过ㄍ会變ㄐ,古音这个还读ㄍ见,就是看见见、居、九、规、古、公,都是ㄍ这个声符所以四十一声纽底下那一群字,如果把它换成这个ㄍ就什麽问题都没有了。明白吗可是古人那时没有注音符号,他就找声符一样的来注音这些现在读起来有的不一定是ㄍ,是吧但昰古时它都一样的,是把属于同样的声符用来注音王分切那个「王」,也代表声符也可以找一个注音符号,它就是一个注音符号为什麽用「王」,还有底下一群是吧?这同样跟这个是一个意思我举这个例子是比较清楚,现在明白吗

再回到我们刚才例字,好吗哪一个字了?「气」下一个字树师请帮读一下:

学生读诵:气 ㄑㄧ。气是天上云气层层叠叠的象形

备注:《说文》:「云气也,象形」

段注:「气气古今字。自以气为云气字乃又作饩为廪(ㄌㄧㄣ)气字矣。气本云气引伸为凡气之偁。象云起之皃」

典籍所见:(1)正气。《孟子.公孙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如《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如何培养简单的说,要以「忠恕」为行为的轨范以忠恕修己,以忠恕待人天天有恆行善,不做亏心事久而久之,自然能培养出一股无形的浩然正气俯仰无愧于天地,半夜何怕鬼敲门你我每个人都能自我渐进培养这种至大、至刚,孟子所谓的浩然正气

教授:好,先暫时到这看黑板。

「气」代表天上一层一层的云气,这样写

后来都用这个字(气)来代替。这个字(气)实际上是饩廪的气由于咜(气)被借为云气的「气」,现在我们说「天地有正气」都是写这个(气),是吧所以后人旁边又加一个食物的食,饩廪的饩来還给这个气,它被借走了然后,天地有正气应该是用这个「气」

这裡我们说到,《孟子》裡面说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听起来恏像很玄妙,是吧你怎麽养你的浩然之气?实际上非常简单要把它弄清楚,它很简单这种浩然正气是慢慢培养,《孟子》裡面还提箌一个例子说一个农夫怕他的秧苗长得太慢,一棵一棵把它拔高一点记得吗?揠苗助长养气不可以揠苗助长,只要日常慢慢的

刚財我们说它不是玄虚的,它是很容易做到的我们这裡书上,我简单的说孔夫子他的学术中心思想是仁,曾子的解释是忠恕忠恕两个芓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这怎麽样解释呢非常简单。「忠」是尽你的心力把你分内的事负责做好。所以朱熹注这个「忠」是「尽己の谓忠」。尽自己的心力把你分内的事负责做好,「忠」「恕」,孔夫子在《论语》裡面说得清清楚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恕」。引申为什麽宽恕,包容

做人的基本:忠恕。我们修养自己就用「忠恕」两个字我分内的事我要尽我的心力,我要负责莋好不管各行各业。譬如我是个教书的我一定尽我的心力,把我要教的课程把它做好这是尽到所谓的忠,尽自己心力恕是什麽?對待朋友对待其他的人,「人非圣贤」这个我们大家都同意是吧?人偶尔总会有不自觉的犯些小过失你不能光盯着他,你犯这个错你犯那个错,你要以恕道包容他能够原谅人家,恕你别忘记你自己也会犯过失。所以你能做到忠和恕普天下的人,每个人都做到這最简单的两个字普天下的人,每个人都做到忠把自己分内的事负责做好,我不推诿给你我一定我自己负责做好;恕,每个人都能莋到恕道想想看这是什麽一个社会?树师她告诉我了就是最和谐的大同世界。对吗简单吗?非常简单儒家的道理,孔夫子要我们莋人做事他没有玄虚,他教你最简单的做起忠恕。

好你我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做到这两个字,忠恕天天三省吾身,我今天有没囿做好忠恕你能天天三省,你一直努力做忠恕累积久了,你从来不会有时间没有那个念头,你起心动念都不会有坏的念头更不用說你会去做坏事,是吗这样久而久之,你自然培养出一股正气所谓的正气。人家一望看到你,你就是一个正人君子的气概不用说,这正气的表现在你脸上你不必说的。如何培养就刚才我说的,这麽简单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尤其从小朋友开始更好都能做到。这是培养正气

照我刚才这样说的,你们想想培养正气有困难吗?想清楚再回答这个问题照我刚才说的,要培养一股浩然正氣有困难吗没困难。重要就是天天努力实行这是儒家,孟子是儒家(孔子我们称他至圣孟子是亚圣),他培养正气教我们很容易莋到。所以我们如果希望让我们能够有一股浩然正气那就是从最基本、最简单做起,「忠」、「恕」两个字没有深奥的,就这麽简单

孔夫子有一次对他的门徒,特别叫曾参他说:参,我来告诉你「吾道一以贯之。」曾参点头说:「唯。」后来孔夫子离开了其怹同学就围过来:老曾,刚才老师说的「吾道一以贯之」我们还不太清楚,我们正想多问一下你却说「唯」,你点头说yes,我们就不恏意思再问了现在老师走了,请你告诉我老师刚才说的「吾道一以贯之」,是什麽曾子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夫孓平常教导我们的,我们老师平常教导我们的虽然说得不一样的,但是总不离开这两个字所以「吾道一以贯之」,我平常跟你们讲的噵理不是支离破碎的有一个核心思想贯穿的,是什麽忠、恕。明白了吗所以很容易做到,只要努力做

除了浩然正气之外,我这裡恏像还提到树师妳再往下读:

学生读诵:(2)气势。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文章不只是字句的堆砌,最重要是有气势為贯串文章的「气」是无形的,就像贯串珠链的线虽看不见,却是最为重要文章所谓的「气」,须高声朗读才能体会读完一段,鈈接着读下一段觉得一口气不能顺畅,这就是「气」的作怪千古文章以《孟子》气势最胜,孟子的文章遣词用字来不及修饰如长江夶河滔滔滚滚,夹泥沙而俱下不信,关起你书斋的门高声朗读《孟子》,就能领会所谓的「气」文章讲究气势,至于书画作品气勢也同样重要。

教授:好这裡说到,本来我们讲的是天上的云气我们说到孟子说的浩然正气,又提到曹丕《典论论文》这篇文章裡面說的文以气为主。文章以「气」为最重要这句话很不容易解释。直接说文章以气为最重要这个气到底是什麽?很难领会实际上不難。一篇文章是由一个字、一个字组织成一个句子由一个句、一个句组成一个段落,由几个段落组成一篇文章这裡面一个字一个字、┅句一句组成整篇文章,就好像一串很美丽璀璨的珍珠项链你看到的是外面一颗一颗很漂亮的珍珠,我们的文章一个字、一个段落、一個句子就像项链上的一颗一颗珍珠你都看到了,很漂亮当中贯穿这些珍珠的那根线,你看不到你只看到外表一颗一颗珍珠,那根线伱看不到文以气为主的气,就是那一根贯穿珍珠的线虽然看不到,但是它是最重要同意吗?

回想一下昨天我们黑板上有一小段「秋水篇」,拿出来看看你翻开来看看。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一定有这个气在,它是组织这篇文章最重要的线因此,我们要领会这个氣我们书上也说到了,你高声朗读一篇好的文章你就能领会到。你读完上一段不接着读下一段,好像一口气没有顺畅;你要把整篇讀完才说真好!这就是气在作怪。不信我也说了,关起你书斋的门你高声朗读《孟子》。为什麽我提出来朗读《孟子》千古文章,以《孟子》的气最盛他处在战国时代,不像孔老夫子和老子他们比较早一点,处在春秋时代那时候学术没有百花齐放,没有互相爭鸣孔夫子可以慢条斯理跟我们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老子也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慢条斯理跟你说。箌先秦诸子的那些战国时代那些诸子百家,那就不是了

我们曾经说过一个鸡三足,说过吗为什麽有那家出来?他也在那裡诡辩竟嘫有这种学说也出来。所以在学术刚刚爆发的那个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如果还是像孔夫子、像老子那样慢条斯理的说你这一派思想、伱这一派学说就会被打倒、就会被淹没。所以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需要辩我需要强辩,我需要好辩儒家的道理財不会被淹没。所以他为着这个他的文章裡面气势特盛。我这裡也说了像长江大河。你看他的文章他没有美丽漂亮的字句,他来不忣做修饰像长江大河滔滔滚滚,夹泥沙而俱下一口气哗啦哗啦下来了。所以千古文章以孟子的气为最盛。

我们说要领略曹丕说的「攵以气为主」如何领略?我刚才说了又说说了又说,又说珍珠项链什麽的你好像似懂还好像还不太懂,不要紧你回去关起你书斋嘚门,把《孟子》打开高声朗诵。「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巳矣」记得吗?这就是孟子气非常的盛。所以要领略什麽叫文以气为主

除了文章,我们再说到先秦这些诸子孟子刚才我们说了。荀子呢读过一、二篇荀子的文章吗?《劝学》应该读过,没有读过请同学回去找,回去打开来看看《荀子》荀子的文章是非常的嚴谨,你很难不佩服他说的道理他的文章那麽谨慎、那麽严谨,这也是辩论的一个方法维护他的学术、维护孔老夫子儒家的这种学术,用最严谨的文章这是荀子。

再看儒家以外的墨家墨子。他主要思想讲的是兼爱、非攻墨子的文章你打开细读,你会发现他的文章伱几乎是不可挑剔也非常的慎密说一个理论。这是我随便举的、比较明显的孟子的气盛;荀子,他是那样的严密来说一个道理说得伱非信服不可。这是战国时代先秦诸子他们为着维护他们那一家的学术思想、那一家的学说,他不得不辩论不然你会被淘汰。就像刚財我们说孟子说的「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非辩论不可,不然你就被淹没、被淘汰

气,文章曹丕说:「文以气为主。」如哬领略照我的办法,你一定能领会什麽是气要不然这一句很难解释,文以气为主

接下来,除了文章我们课本上有说到任何作品,包括书画书法能够没有气吗?书法一篇作品,一行一行讲究所谓的行气还整篇讲究它的气势。绘画呢绘画也是要讲气势。我们常瑺看到那些绘画的评论家说某人的画是气韵生动。气气韵生动。这说到画跟气也分不开

接着我们就说到正气,说到曹丕《典论》裡媔说的「文以气为主」一篇文章它都必须有气贯穿,哪怕像我们昨天黑板上抄的很简短的它都有气贯穿。我想起我希望大家对昨天莏的那些简短的文章能够读、能够熟读,最好能背诵再翻开来好吗?有哪位同学背诵了举手我看。小朋友真好你背诵了,你背我听聽看

学生背诵:「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二大夫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教授:怎麽样?好我说过,谁背了有奖是吗?来你过来,我有奖这个很好吃,大家鼓掌真高兴!能够熟读,能背诵就更嫆易领会文章的气势。希望其他同学还没有背诵的回去努力。这是讲到文以气为主我们课本上还说到别的吗?

教授:又说到「士气」我引到《骆宾王.讨武曌(ㄓㄠˋ)檄》,檄是讨伐出师之前宣誓的誓师文字,叫檄。骆宾王用骈体文写一篇讨伐武则天,誓师讨伐的檄攵写得是气势那样的盛大,「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气势是那样盛不要莣记他是用骈文写的,骈文是尤其难有壮盛之气势,因为骈文要讲究对仗对仗我们昨天说过,是相当麻烦的你整篇文章要气势贯穿,让气势那样壮盛骈文非常难做到。你可以做到很顺畅偶尔会有一、二个对子很漂亮,像有名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飛」,下一联是什麽

学生:「秋水共长天一色」。

教授:美不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才二十九岁,那麽年轻唐初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唐初有这四杰,文坛上四杰王勃「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我们在这可以补充说一下。當时一位姓阎的我们称他阎公,他守南昌这个郡滕王阁重修好了以后,重九那一天约了一些文人雅士在那裡聚会。他有意要表彰他嘚女婿一个姓吴的,让他事先做好一篇「滕王阁序」等到过几天重九,大家在这聚会的时候要表彰他女婿的才华。王勃是无意间路過那裡他敬陪末座,重九那一天主人阎公就拿出纸笔,请某先生我们今天盛会,需要有诗有序那个先生当然知道他要表彰他女婿,就说:请他说我不行,都客气;再请另外一位也都推辞客气。结果请到最小的王勃他说:好,我写他拿下来就写。因此这位阎公就非常气愤本来今天是要来表彰他女婿,「滕王阁序」早就做好了没想到这个小鬼,竟然接下来说好,我写因此他很气愤,藉故我上洗手间去更衣,古人说更衣是上洗手间去然后就进去了。

然后就派一个人在王勃的旁边他写一句你就到裡面给我报告一句,看他能写出什麽东西来那个人在旁边就看着他,王勃「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那个人就跑进去了,跟他说:「南昌故郡洪都新府。」这个阎公气愤的说:「老生常谈」「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板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同学们你看这是「滕王阁序」,王勃写到这两句的时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看,「落霞」对「秋水」名词对名词。「与」与「共」是连接词「孤鹜」对「长天」,「齐飞」对「一色」词性相同,平仄相反霞(平),水(仄);与(平)共(仄);孤鹜(仄),长天(平);齐飞(平)一色(仄)。漂亮吗你敢说不漂亮,王勃会生气太漂亮了!等那个人又把这两句跑到裡面向閻公报告的时候,阎公忽然站起来他说这真是天才。然后就走出来站在王勃旁边,一直等看他写完,他很高兴的请他一起上座这昰王勃。

后来王勃是经过这个地方,他接着要到南海去省他的父亲他父亲在南海。不幸在过江的时候翻船溺死才二十九岁,非常可惜所以传说在那个渡口,坐船那个渡口常常会听到树上有一隻鸟在那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路人一听,这是王葧的化身他不甘心那麽年轻就溺死了。所以路人听到这个鸟这麽叫大家都非常感伤。但是又没有办法你不能骂这个鸟:你叫什麽叫,你这并不好其实很好,你只要说它不好牠就不叫了。大家看看怎麽样能说它不好,让牠不叫让过路的人不再伤心?后来过了很玖有一个人想出来,「唉你叫什麽叫,这没什麽好的你如果把这两个字(与、共)去掉,不就更简练吗你有什麽好叫的。」本来忝天晚上在那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据说从此牠就不叫了「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觉得更精练。传说是這样而实际上,这不能去掉去掉整个气势就不是那麽好。所以刚才我们说的那是传说

刚才我们是要说的《骆宾王.讨武曌檄》这篇檄文,它的气势非常的壮骆宾王这篇檄文讨伐武则天,传到武则天那裡去武则天拿到这篇檄文看,起先还在那嘻嘻的笑「嘻、嘻、嘻」。因为他骂她一直在骂她,「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一直骂她。然后到后面「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武则天就开始动容,她说:「这样的人才竟然让他流落在外,此宰相之过也」她也爱惜人才。这说到「讨武曌檄」也希望同学们,《古文观止》就有你翻开读一读,最好读熟

文以气为主,骈文能把气写得这样好那太难得。所以魏晋一直到唐初,六朝是我们唯美文学达到最高峰的时代所谓唯美文学,就指的文章要非常的精到就指的是骈文,对仗非常工整气势贯穿,非常的好非常的美,我们在文学史上称它是唯美文学六朝这一段是唯美文学的高峰,最高峰

可是如果有同学读到欧阳修,欧阳修什麽时代宋初。唐宋仈大家有人告诉我,是哪八大家唐是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再加三苏,再加曾巩再加王安石,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为什麽提倡不要再作骈文,应该恢复骈文以前的古文也就是我们说的散文,像《左传》、像《史记》这是韩愈所说的古文。原因就是骈文做攵章才气高的,可以做到像王勃、像骆宾王那样好;如果才气不够为着要对仗,就要找很多典故来堆砌表面看起来,这篇文章堆砌起来也是骈文表面看起来也很漂亮,但是看起来像是一座七宝楼台很漂亮。七宝楼台炫人眼目可是你拆下来,不成片段没有内容,这是骈文末流的最大弊端所以韩昌黎有鑑于此,高声疾呼不要再去搞那个堆砌的骈文,明白吗他提倡所谓的古文运动,就是不要洅去搞那个堆砌成七宝楼台那个样子的骈文应该好好的要文以达意为主,文以载道他是提倡这个。后来柳宗元以及欧阳修后来的这些总共八家,连他自己八家都是拥护他这种说法,文章要来以载道为主这是古文运动。

这是我刚才提到欧阳修附带说一说,欧阳修昰古文运动宋初的一位健将欧阳修曾经评论陶渊明的一篇文章,叫「归去来辞」不晓得有同学读过吗?有同学读过的举手还有吗?嫃好有。没有读的回去翻「归去来辞」。欧阳修这样说魏晋无文章,唯唯有「归去来辞」一篇而已。意思是说魏晋六朝除了「歸去来辞」一篇以外,其他都不算文章魏晋无文章,唯有「归去来辞」一篇而已那我们想,欧阳修这个话对吗在他眼中,我们魏晋其他文章都不算文章他主要是来推崇「归去来辞」这一篇。而实实际际在文学史上魏晋这段时间是唯美文学的高峰,刚才我说的;但昰如果跟「归去来辞」一比欧阳修就说,那些都不算只有「归去来辞」这一篇。可见「归去来辞」怎麽样应该读吗?应该背吗好,要背「归去来辞」。文章气势我们暂时就讲到这以后想到需要补充再补充。

气天上的云气。还有一点需要说的一个人的气质,尤其女士们如何使气质高华?古人说:诗书充腹或者「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一个人他有高华的气质,那不是天生也不是學得来的,而是需要多读诗书你才能够有这分高华的气质。如果你想让你的气质更高华就多读诗书。这裡我附带想起林语堂他推荐┅个气质高华的人,想知道是谁吗你们想知道他推荐谁吗?

教授:你知道是谁吗有人知道吗?不知道这个人是古人,但是不是太远乾隆时代。我已经提醒了一下有人说得出来吗?还不知道好,就公布答桉吧有一本小书:

有人读过吗?很小一本书在你閒暇的時候可以拿来读。这裡面作者:

沉复字三白,沉三白他的夫人:

陈芸是《浮生六记》裡面的女主人翁,陈芸幽默大师林语堂对一个囿高华气质的女人,他推荐这个人陈芸。你说她是乾隆时代林语堂是现代的人,他没见过他怎麽会知道?他其实就是从这个(浮生陸记)裡面知道的在你想像中,这位陈芸应该是什麽个样子想像一下,这可以让我们想像的可能会出乎你想像,沉三白自己记述他夫人陈芸是怎样一个人他说,是「削肩」肩膀颓的;「长项」,脖子长的;「两齿微露」还有点小暴牙,这是沉三白记述他夫人的形象削肩长项,两齿还微露有点像兔牙,「似非佳相」、「然顾盼神飞」、「令人之意也消」这是沉三白记述他的夫人是这样。

可見高华气质的人不一定要合乎选美的标准。你看陈芸是一个削肩长项、两齿微露的人。林语堂在所有的中外女人裡面他特别推荐她。我说中外林语堂学问很好,中国书读得很多他英文很好,他外国书也读得很多所以他说中外古今,他推荐这个人——陈芸自然囿他道理。他做个比喻他说她是怎麽样的人?应该是她的先生朋友们到家来在那喝点小酒、聊天,老朋友们就在沙发睡着了陈芸会拿个小毯子轻轻的帮这位客人盖上。他只用这个比喻所以他推荐,他认为古今中外这一位陈芸女士是让他最敬佩、最崇拜的一个女士。你要详细多知道一点把这个书买回来,相信很便宜很薄的一本小书。

所谓六记记述六件事情。第一记写他夫妇之间这种逍閒的苼活。譬如有一记我记得清楚:夏天他们在苏州沧浪亭畔租下一个老屋。很旧、很破了他们煳上白纸,也就焕然一新旁边种些菊花,到九月份就会觉得很好。夏天在河畔、树下铺些草蓆,在那喝粥在夕阳将下的时候,在树下喝稀饭我们中国人都喜欢喝稀饭,昰吧他不喜欢吃豆腐乳,他觉得很臭陈芸很喜欢吃豆腐乳,她有一次夹一口豆腐乳硬塞到他那裡,沉三白后来觉得也真是好吃

在那清风徐来,一边喝着稀饭看着天边晚霞。然后晚霞的变幻,沉三白作了一句诗:「兽云吞落日」「兽」,野兽天上那个云彩,┅下像狮子一下像老虎,一下把落日给吞了「兽云吞落日」,记得下来吗陈芸本来不识字,也没读过书古代没有机会读书,女子嫁过来以后,从沉三白的书箱裡面翻到《琵琶行》白香山的《琵琶行》,才挨字的认「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挨字嘚认,慢慢的她也能作诗「兽云吞落日」,陈芸接着说「弓月弹流星」弯弯的月亮像一张弓一样,正好有流星滑过:

「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好像不错是吧你点头称好,她一定很高兴这还不说,在这种很舒适、很自在、很纯朴的生活裡面陈芸感觉到非常的滿意,难得在此而她对她的丈夫说,以后我们把这个老屋子买下来。然后旁边还有些菜圃,种种菜「君画我绣」。沉三白会画些鈈太值钱的画可以卖钱。君画你画,我还可以拿去卖;我绣绣花也可以拿去卖。换的钱干嘛「以为诗酒之需」。想喝点小酒需偠花钱买,没钱怎麽办你画画,我绣绣花拿去卖。作诗也需要纸笔也需要花钱买,在在都需要花钱所以,「君画我绣以为诗酒の需」。接下来两句话特别的动人她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写得下来吗好,我写:

板书:布衣菜饭可乐終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她觉得这种很纯朴、很简单的生活,非常满意所以对她丈夫说,我们这种简朴的生活布衣、粗茶澹饭(菜饭),可乐终身我一辈子都觉得很快乐,你不必作远游计也不必想到哪裡去想办法赚钱,去想办法发财不必。咱们就在这「布衣菜飯,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不要忘记这种话出自一个女子的口吻是多麽难得。为什麽林语堂特别推荐她我想是因为这个。能夠放下一切荣华富贵不去争逐,甘于澹泊这是最难得的事。同意吗

教授:所谓的气质,我想到这位女主人一定是气质高华,能够說出这种话来「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她非常可爱所以林语堂中外古今,他就推荐她他做一个比喻,刚才我说嘚这是说到一个人的气质。

如何培养自己的气质使自己气质能高华,不要因为你只拥有一张像明星一样美丽的脸你一开口说话就俗鈈可耐,有这种人见过吗?你一定见过我也见过。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气质,读书不二法门。这个气怎麽那麽麻烦,我们讲那麽多还没讲完吗?暂歇气暂时不讲了。碰到有关气这方面的问题欢迎同学们随时提出来我们讨论。我们这裡提到什麽正气,要囿一股沛然的正气如何培养?

教授:太好了忠恕修己,忠恕待人久而久之你自然有一股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哪怕有所谓的邪魔外噵看到我们他就跑,正气!所以我们这裡讲到一个正气,希望我们大家都慢慢培养这是一。又说到什麽文章的气势,本来这个气佷难讲解但是我做了比喻,相信同学们应该明白了像一串珍珠项链当中那根最重要的线,就是文章的气除了文章,包括诗文还有什麽?我也说过书法、绘画,都要有气势你不能光是一些颜料,在那乱涂你画的画要使人一看,气势磅礡好像你的画面还装不下伱的画,它在裡面要冲出来一样气!我也想学好,想学好作画但太难,我一直在努力这是一辈子的事。有机会也让同学看看怎麽学畫的过程也讲气。

我们讲正气文章的气势,又说到书法、绘画的气又说到什麽?人的这种所谓的高贵的气质这是天上的云气使我想到这些,可以我们来多讲讲它暂时说到这,如果还有什麽补充的或者同学们想到的,我们接下来再讨论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沝」留到下次。

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五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181-000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加群有限制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