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么死的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学佛网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发布:净山&[ &]&& 日期: 8:40:00&&
    一、从死亡的一刻说到死亡的状况  二、从死后的审判说到死亡的去向  三、从死后的处理说到死亡的观念  四、从奇怪的死亡说到美好的死亡  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如果说人死亡之后很痛苦,一般人可能会生起怖畏的念头,担心自己死了,遭遇到悲惨的境遇,如此一来反而不能认清死亡这个必然的实相。如果说死亡之后安详宁静,也许有人会误以为既然死亡很好,那何不早一点死,以求得解脱呢?因此以中道的立场而言,死亡是:「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  过去有户大富人家,晚年得子,贺客盈门来祝贺,有位禅师也接受了礼请,禅师不但没有庆生的喜悦,反而号啕大哭。员外大惑不解,问他:  「禅师,您为什么如此哀恸呢?」 禅师忧戚满面地回答说: 「我悲伤你家多了一个死人!」  在觉悟者的眼中看来,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转换。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何足忧喜?  一般人看到百龄以上的古稀老翁,总会祝贺说:「祝您活到一百二十岁!」每年九九重阳节时,各县市政府还会特别表扬当地的人瑞,为他们的长命百岁祝嘏。但是我们如果细加思考的话,一个人活到一百二十岁果真可喜吗?如果一个人真的活到一百二十岁,他一百岁的儿子染病死了,甚至八十岁的孙子也相继去世了,更可悲的是连六十岁的曾孙也不幸撒手尘寰,这时一个白发皤皤的老人,不但享受不到含饴弄孙的快乐,反而要老来孤独无依地目送自己的儿孙一个一个离他而逝。因此,长命百岁有时也不一定是可喜的事,况且长寿而孤苦、衰老、痼疾缠身,更是人间苦事。  长寿固然不足欣喜,死亡也不值得忧惧。一般人提到死亡,总会产生种种恐怖、可怕的想象,担心自己会上刀山下油锅,受种种的苦刑。其实如果我们了解死亡的真相,死亡对我们而言,就像领了一张出国观光的护照,可以到处海阔天空,悠[自在。死亡是人人所不能豁免的,对于这必经的大限之期,我们应该抱持怎样的态度,才能胸有成竹,不惊不恐呢?下面以四点来说明:  一、从死亡的一刻说到死亡的状况  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经历过死亡,不知道面临死亡的那一刹那究竟是什么情况。根据经典上的描述,死亡的那一刻,死者的感受仍然很清晰,他可以清楚地听到医生宣布他死亡的声音、亲人们悲伤的哭泣声,也可以看到一群人手忙脚乱的翻动他的躯体。他心中焦急,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办完,来回穿梭于围绕在他身边的亲戚朋友之间,想交代他们事情,但是大家只顾悲伤哭泣,没有一个人理会他。  《读者文摘》也曾专题报导过一位死而复生的人,他谈及临死的感受及死后的情形说:他驾车不慎出车祸,人和车子被粉碎,救护车、医生、警察和他的家人都赶到现场来处理。此时,他的神识已离开身体,飘浮在半空中,在嘈杂的人声里,他看到一大群人争论不休,搞不清楚车祸是怎么发生的。于是,他走过去告诉警察车祸是如何发生的,但是警察却充耳不闻,视若无睹,旁人好像也无视他的存在,更没有人听到他说的话。这时他已经没有实质的身体,只有精神存在,他发觉站在自己身躯之外,成为身体的另一个旁观者,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在空中浮荡,并且以极快的速度穿过一条漫长、幽暗、窒闷的隧道。  一个因为头部受伤从死亡边缘获得重生的人,回忆自己死亡经验时说:「我最初感到头部『轰』地一声,就浑然无知了,接著有一种温暖、舒适、安详的感受。」因为离开了身体,神识、灵魂再也没有任何的障碍、负担,便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适感。还有人说:「死亡的刹那,我有一种非常美好、伟大、和平而又宁静的感觉。」另一位则说:「我可以看到自己轻如鸿毛,自由自在地飞向前面光明的世界。」因此死亡也不完全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鬼魅阴森、不寒而栗。  佛经说每个人活在世上,好比乌龟d著沉重的躯壳;临死时,苦苦恋栈世间的七情六j,放不下子孙家产,不想死、不肯死,好比乌龟脱壳之被撕裂、被锉刮一样痛苦。不过,在佛门里,也有人死亡之后,脱离了千钧万担的躯壳,感到无比的轻松,就像「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一般的飘然潇洒,悠[逍遥。  无论智愚贤不肖,死是人人必经的过程,只是迟速有别,种类各异。显贵如秦始皇,虽然可以拥有世间的一切,征服天下四海,但是也无法获得长生;高龄如彭祖,纵有八百岁的寿命,从宇宙大化来看,也不过如蜉蝣之朝生暮死。宇宙含灵乃至一切众生,有生必有死,只是死亡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各不同。经上将之归纳成四大种类:  1.寿尽而死:这是一般所谓的寿终正寝,好比灯油燃烧完了,灯火自然就消灭了。一般人所期望的延年益寿,其实也有上限。人命在呼吸之间,到头来还是黄土一g,所谓:「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虽有迟速,相去曾几何时?」意思是说人寿有限,在劫难逃。  2.福尽而死:经上说:「世人无知生死,肉眼无知罪福。」一切众生的寿命像水上的气泡一样,气散则灭,自己所有的福报一旦挥霍尽了,自然就会人死神去。这和千金散尽的富翁沦为乞丐,终久会饿死、冻死的道理是一样的。  3.意外而死:就是一般所说的「横死」,即因遭受意外而亡,如:战死、车祸亡故、被人刺杀、被虎豹豺狼咬噬……都是事先难以预知的,俗语说:「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就是形容这种变故。  4.自如而死:前三种死都是不可预料、不能自主的,而这种自如的死法,却是可以把握、能够自主的,也就是佛门中「生死自如」的境界。佛教里有很多修持深厚的古德,要生就生,要死便死,不受一般生死大限的箝制。例如东晋的道安大师,对身坏命终能操持自如,他在建元二十年的二月初八日,集合长安五重寺的全寺徒众,到大雄宝殿礼佛、诵经,然后平静的宣布:  「我要去了。你们应如往常一样,为阎浮世间弘扬佛法,为痴迷众生端心正命。」  弟子们如晴天霹雳,非常震惊,劝挽道安说:  「师父,您身安体健,正应该常住世间,续佛慧命,怎能放手而去呢?现在要开斋了,请师父吃饭吧!」  道安应允:「好,我吃一点。」  于是他和平常一样的进食,饭后和平常一样的回方丈室休息,就在休息时灭度了。像道安大师往生的情况,是最无痛无苦,逍遥自如的了。所以如能精进学佛,摆脱生死炽然的业识,就可以求证正觉涅的境界。  经典记载人死亡时有三种征候:  1.地大增上:如果亡者是因为肉体或骨骼的毛病而死,他在临死时会觉得全身像大地沉于海中一样,缓慢的一点点沉没、掩埋,有一种很大的压迫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中」一样。  2.水大增上:如果亡者是因为血液循环系统不顺畅而去世,他在临死时会觉得全身像浸在水中一样,先有湿冷的感觉,然后逐渐转为火焰燃烧般的高热感,如同「水大落入火大中」一样。  3.火大增上:这是因呼吸系统障碍而去世的征候,像野火在暮色中燎烧,全身感觉到烈风吹刮,碎为微尘,片片烟飞灰灭,如同「火大落入风大中」一样。  人死亡后的情形,依佛经的种种记载来看,由于躯壳形体从有形有限转化为无形无限,所以人死后的境况要比生前好多了,我们从下面几点来比较:  1.时空的限制:人在生前受了时间和空间的限隔,不能随心所欲万里遨[,也无法返老还童纵情恣性;一旦死亡,脱离形体的桎梏,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在来去,穿越三界时空。  2.肉体的负担:《法句经》说:「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_恚惊怖,****怨祸,皆由于身。」活著的时候,身体是我们的大负担--饿了要找东西j它吃,冷了要替它加衣服,生病时要忍受牵肠腐胃的痛楚……。死亡后,魂魄神识不再受躯壳的牵制,就没有饥寒、病痛的生理折磨,也没有种种触受压迫的负担了。  3.人天的神通:活著时,人的种种能力受到躯体限制,死后则不受物质世界的拘束,能够穿墙越壁,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听到耳朵所听不到的讯息。而且神识具有浮留在空中的能力,能够自由自在地飞行,其运动的速度,可以随意念所生,无远弗届。除了佛陀的金刚座、母亲的子宫胎不能穿越外,其余物质世界的任何阻碍都可以穿梭自如,真是「念动即至」。  所以,死亡不是一种结束,不是一切的终止,而是另一种境界的开始。神识从旧有的身体出窍后,等于离开了生长数十年的人世间,开始为他另一次生命的开展寻找出口。从死亡到投胎转世的这一段时间,佛教称为「中阴身」,中阴身会随著前世的业力,寻找他投胎转世的因缘,等到因缘具足转生之后,便会忘记前世的经历,这叫「隔阴之迷」;因为有这种隔世遗忘的现象,所以今生不记得过去生的种种困苦,而投胎再生后也会忘记今生的烦恼。顺治皇帝有一首诗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就是说明死亡状况的流转。  其实,知不知道过去生,晓不晓得未来世,都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在佛法里,人是死不了的,死去的只是四大假合的躯壳,而生命却是绵延不断的。如法正觉的道心、自性,虽历千秋万世亦常存不灭;知道这身体如水泡,觉悟世间如幻化,能够如此,对于死亡的存在便能顺其自然,处之泰然了。  二、从死后的审判说到死亡的去向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死后必然会先受审判。例如:民间的道教,相信人死后要受十殿阎罗的审判;天主教和基督教也说人死后,万民匍匐在上帝座前,像一群羊般静候上帝的审判。佛教对人死后的去向不是这样安排的,佛教相信:死后审判我们的不是佛祖,不是菩萨,也不是阎罗王,而是由自己的业力来审判。未来投胎转生的好坏,要依生前作为的好坏决定;未来轮回六道的去向,要看自己造业的因果而定。在佛教里,每个人未来的幸福与痛苦不是被神只左右操纵的,而是在自己手里。  人死后,往何处去呢?唯物论者认为人只要一死,就什么都没有了,谈不上什么去向,因此生命是短暂的,是容易消灭的,这种论调使许多人对生命的本质起了怀疑和恐惧,不懂得珍惜人生。既然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于是有人纵欲享乐,有人杀盗淫妄,无所不作,这种遮无因果的人生观,实在是一种肤浅可怕的邪见。基督教对于死后审判的看法虽然与佛教不同,但是他们既有升天国、下地狱的主张,就表示死后生命还是存在的。佛教则更进一步预知死后转世投胎于六道的那一趣,而用一首偈来表达投胎的去处:「顶圣眼升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足底出。」  这首诗偈的意思是说:人死了以后,身体的那一个部位最后冷却,就代表往生到那里。如果亡者死后是从脚底冷至头顶,而头顶还暖热的话,表示他成圣果了;如果身上所有的部位都冷了,而眼睛还是暖热的,表示灵魂从眼睛出去,这个人升天去了;全身僵冷而心窝还是温热的,是再世为人而转生人世了;如果身上各部位都冷了,只有腰部是热的,表示这个人堕入「饿鬼道」了;死后一段时间膝盖犹暖热的,表示沦入「畜生道」了;如果一个人最后冰冷的部位是脚底,就是受罪而堕落到地狱里去了。  所以,人死后会随著各人业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归宿,有的可以升天成圣,有的转世做人,不一定都会下地狱或变成饿鬼。所谓「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死后所能依凭的业力也有三种:  1.随重受生:好比银行查帐,债务欠得最多的人要先查先还,人死了以后,依照各人生前积聚最多的重因,而去轮回受生。譬如善根深厚的人,出生善途享乐;恶业盈贯的人,轮回恶道受苦,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随习受生:佛教相信人死后会随著平日的某种习惯去受生。例如一个人平时「阿弥陀佛」念得习惯成自然了,一旦遭到意外,在濒临弥留的一刹那间也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时候的一句「阿弥陀佛」,比念佛几十年还有效,随著这人天交战时的一句「阿弥陀佛」,便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3.随意受生:人死后受生的去向,跟日常自己的所思所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平日专心致志想成佛成道,死后便能随这个意念往生净土;如果平日一心一意想跻登天堂,死后便能随这个意念往生天界。所以日常修持时,如何念念相续不断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无论是由那一种业力受生,大部分的人死后都要通过一条漫长而黑暗的隧道,然后自有人前来接引。有的人是靠一条船引渡,带他渡过生死海到达彼岸;有的是牛头、马面鬼卒来拘拿,前往地狱受苦;而念佛的人,会有阿弥陀佛、菩萨等圣众来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所以真正的佛教徒,如果平日能摄心正念,行善去恶,就不怕审判,也不怕死亡。  三、从死后的处理说到死亡的观念  生死事大,世界各地因为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对于死后的葬仪也各自相异。在尸身的处理上,有土葬、火葬、海葬、天葬、立葬等不同的方式;在尸身的保护上也有冷冻、风干、尸解、木乃伊等种种不同的方法。而佛教对死后的处理方式,也有一些原则和其它宗教大异其趣。例如,人死之后八个小时内,最好不要随便搬弄他,也不要哭出声。  这是因为人的呼吸刚刚停止、心脏不再跳动时,理论上可以宣告死亡,但他的神经系统和脑部还在运作,神识里,还残存著某些知觉,实际上还没有完全死亡,移动他,会引起亡者身体的不舒服,容易引发痛感,而生起_恨心。因此,不管他的姿态是躺、坐、还是侧著,都不宜随便搬动,也不急于帮他换寿衣。  所以人往生之后,最好以助念来协助亡者系念佛号,帮助他往生善道,千万不要哭出声来,忍不住哭出声时,也要避开,因为亡者的身躯虽然已经僵冷,但耳识还未完全失去功用,听到亲人家属的哭声,心里容易留恋割舍不下,不忍离开世间,安然地去受生转世,对他而言是很痛苦的事。  人死了不必恸哭,当成他出国去旅行,他会玩得很愉快很舒服;或把他想成升天堂成圣作佛,从此安住在极乐净土,不必再受这个无常人间种种风波的折磨。佛教讲死亡是另一个新生的开始,如蝶破蛹,如虫化茧,如鸟出壳,进入另一个更光明祥和的世界,在世的人又何必私念结执为他恸不欲生呢?  至于八小时之内不宜搬动,也有另外一种理由:打坐参禅的人,有时候会入定到心脉俱微的境界,不明究理的人,便以为是坐化了。过去有位老和尚,在参禅时入定了,寺里的小徒弟一看师父毫无气息,以为他死了,就抱起老和尚的身体,一把火火化了。等老和尚出定时,已找不到自己的身体,此后寺里的人就常听到老和尚在喊:「我的房子呢?我的房子呢?」早也喊,晚也喊,喊得徒弟们内心不安,于是找来与老和尚很要好的法师帮忙,这位法师一言不发的到寺里,等老和尚又叫著找「房子」时,对他大喝:「去便去了,还要房子做什么?」老和尚一悟,无念无想,从此不再嚷著找房子了。  再说到佛教的葬仪方式,佛教主张火葬,既方便又卫生,尤其适合于人口爆满,用地日狭的今日社会;不像土葬费用既高,占地又广,而且埋葬几年后还要捡骨,非常不方便。而火葬安厝灵骨,不需要占太大的空间,真是一劳永逸。东初长老曾说过:「我往生后,愿我的骨灰撒到海里,与鱼虾结缘。」东初长老的胸襟,与一般人的执著贪生成了强烈的对比。  许多人活著时与死人争地,死了以后还要与活人争地,既贪心又可笑。有的人认为佛教的葬仪虽然隆重,但是未免太简单,既不要热闹m张的丧仪乐队,又不盖豪华漂亮的墓园,不是太不尽子孙的孝思吗?这个问题牵涉到各人对死亡的认识,越是能了生脱死的人,就越能放下尘世,像庄子就是真能打破生死关头的人。他快要死的时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纷纷商量如何用最上等的棺木隆重地埋葬,庄子却大笑说: 「我用天地做棺木,用日月做玉璧,用星辰做珠宝,用世间万物做殉葬,还不够丰富吗?还有什么比这更隆重的呢?」 弟子们说:「不行啊,把您露天放在森林里,恐怕会被乌鸦和老鹰啄食,还是用最好的棺木把您埋葬吧!」 庄子笑著答道:「这有什么差别呢?露天让乌鸦老鹰吃,和埋在土里给蚂蚁蛆虫吃不是一样吗?何必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呢?」  所以,葬礼办理的方式固然需要合情合理,对于死亡的观念也需要智能达观。如果能够将m张的丧葬费用节省下来,做一点慈善事业,让死者的遗爱长留人间,或是将完好的器官捐移给需要的人,这不仅对社会有崇高的贡献,积阴德庇子孙,亡者也能得到冥福,这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从上面所提到佛教对丧葬的处理方式来看,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灰飞烟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甬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对于死亡的观念,佛经里记载许多譬喻,以下略举六种观念:  1.死如出狱:众苦聚集的身体如同牢狱,死亡好比从牢狱中释放出来,不再受种种束缚一样。 2.死如再生:「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死亡是另一种开始,不是结束。 3.死如毕业:生的时候如同在学校念书,死时就是毕业了,要按照生前的业识成绩和表现,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去受生转世,面对另一个天地。 4.死如搬家:有生无不死,死亡只是从身体这个破旧腐朽的屋子搬出来,回到心灵高深广远的家。如同《出曜经》上说的「鹿归于野,鸟归于空,真人归灭」。 5.死如换衣:死亡就像脱掉破旧的衣服,换上新衣裳一样。《楞严经》云:「十方虚空世界,都在如来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一世红尘,种种阅历,都是浮云过眼,说来也只不过是一件衣服。 6.死如新陈代谢:我们身体上的组织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才能长出来;生死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旧去新来,使生命更珍贵。  有了正确的观念之后,知道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之后到哪里里去才是最重要的。一般人活著的时候,只知道吃喝玩乐、争名逐利,像行尸走肉般了无意义,不知道为自己的生命寻求方向,安排归宿,只知昏昏庸庸得过且过,一旦大限来到,就什么都是一场空了。所以,要先懂得如何生,才能懂得如何死,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这个道理。肉体的死亡不要紧,心灵的昏昧迷失,虽生犹死才是最可悲的。从死亡的噩梦里清醒,才能摆脱人生的虚伪尘垢,挣出生命的无常苦空,为一己的人生建树庄严的意义,替自己的生命开创无限的生机。  四、从奇怪的死亡说到美好的死亡  死亡是一件美好的事吗?仔细想想,如果对生命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佛法有了真实的了解,能勘破死亡的阴霾,穿越时空的限隔,对生死都能坦然面对,无所畏惧害怕,那么,死亡自然能成为一件美好的事。像汾阳善昭禅师含笑赴死,就是一种「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的美好死亡。  善昭禅师是怎么死的?宋朝时有位朝廷大官叫龙德府尹李侯,下令善昭禅师到承天寺当住持,连著下了三道命令,禅师都无动于衷,李侯府尹于是派了个使者去迎接禅师,并威吓使者说:  「你如果不能把善昭禅师带回来,就把你活活打死!」  使者失魂落魄的来恳求善昭禅师一定要救他的命。善昭禅师心想不去是不行了,就问弟子:「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一个人去做住持呢?如果带你们去,你们又都赶不上我。」 有一个徒弟上前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以走上八十里。」 禅师摇摇头说:「太慢了,赶不上我。」 另一位徒弟高声道:「我去,我一天能走一百二十里路。」 禅师还是摇头说:「太慢了!」 徒弟们面面相觑,纷纷猜测师父的脚程到底快到什么地步,这时有位徒弟站出来,向善昭禅师叩首说:「师父,我跟您去。」 禅师问:「你能走多快?」 弟子回答:「师父走多快,我就走多快。」 善昭禅师一听,便高兴的说:「很好,我们走吧!」 于是,善昭禅师就一动也不动的坐在法座上微笑圆寂了,那位弟子也恭敬的站在法座旁边立化。像这种把死亡当[戏,随时随地一瞬即去的死法,不是很圆满自由吗?  另外,宋朝的德普禅师,也是十分洒脱的遗世。有一天,他把徒弟们召集到跟前,吩咐说:  「我就要去了,不知道死了以后你们如何祭拜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空来吃?与其到时师徒悬念,不如趁现在我还活著,大家先来祭拜吧!」  弟子们虽然觉得奇怪,却也不敢有违师令,于是准备丰盛的饭菜,一起向师父祭拜了一番,谁知道第二天德普禅师真的去世了。像这种先祭后死的方式虽然很奇怪,却也不失幽默。俗语说:「生前一滴水,胜过死后百重泉。」为人子女的要孝养父母,应该在父母生前克尽孝思,如果等到亲死下葬后才大事祭拜,这样的孝道就太空泛了。  宋朝的宗渊禅师,活到八十三岁时,自忖证悟佛法已有火候,生死已不足牵挂,该是舍弃肉身的时候了,就自己作了一首挽歌自祭:「举世应无百岁人,百年终作V中尘;余今八十有三岁,自作哀歌送此身。」这种死法不也是很潇洒吗?  公元一九三四年,缅甸仰光的金山****妙善和尚,也是用水化的方式圆寂。那时妙善和尚染了热毒,又营养不良,两脚背上都长了毒疮,依旧日日爬在热石板上拜佛,弄得疮口溃烂,脓血外流,还不肯接受弟子延医治疗,连冲个凉水澡都不肯,使大家束手无策。一直到了圆寂当天,弟子又来劝请冲凉水澡时,****居然爽快的点头答应说: 「好,今天正是我冲凉的时候了!」 一说完,就高高兴兴的进入浴室冲洗,弟子不放心,还特别要求****多冲一下,除掉热毒,****笑嘻嘻的回答: 「我知道,一定要多冲,只冲这一下,就不必再冲了。」 结果几个钟头过去了,仅听见里面哗啦哗啦的水声,却一直不见****出来,大家觉得奇怪,推门一看,****屹立不倒的站在那里,只是心口早已停止跳动。像这种坐脱立亡的死法,真正摆脱了无始无明的牵绊,不是很美好吗?  很多禅师死的姿态也是千奇百怪。像:丹霞天然禅师策杖而死;隋朝的惠祥法师是手捧佛经跪化;唐朝的良价禅师来去自如,要延长七日就延长七日而死;遇安禅师自入棺木三日犹能死而复活;古灵神赞禅师问弟子:「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做『无声三昧』?」弟子们答不知道,神赞禅师把嘴巴紧紧一闭就死了。而庞蕴居士一家四口的死法尤其各有千秋,先是女儿灵照抢先坐在父亲的宝座上化逝,庞公只好卧著死;儿子在田里锄地,一听父亲去逝了,就丢下锄头立化;庞夫人见他们个个都去了,也拨开石头缝隙,随口留下一偈而去:「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这些禅师、居士们的死法,既轻松潇洒,又幽默自由,是快活自在的,是诗情画意的;他们或站、或坐、或躺卧、或倒立、或跪化、或说偈而死……他们具有勘破生死的智能,才能这样了无挂碍的撒手而去。人,有生必有死,信佛的人会死,不信佛的人也一样会死。但是我们佛教徒对死亡应该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有更高一阶的灵悟,「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K溃痈」,不但不怕死,更对死后充满希望;面对死亡时,不会恐惧哀号,而将死亡视为一件美好自然的事。  我们常为人生诸事做准备,为黑夜来临准备手电筒,为下雨天准备遮伞,为远行准备口粮,为季节准备换装……。同样的,我们也应该趁著时间还早,趁著自己身体精神都还健康的时候,先为死后的皈依处预作准备,为未来的归宿铺下坦途;我们不但要对现世的生活怀抱希望,对于死后的生命更须建立高昂的信心--生有所自,死有所为,法身久长,慧命无量,相信生命是永恒不灭的。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原创]徐玉玉是如何死的?
19655 次点击
128 个回复
14:55:20 发布在
&&&&徐玉玉死于心脏病,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被骗钱只是一个诱因。将徐玉玉之死,归因于被骗钱,显然不符合事实。问题在于,她为什么在报案以后突发心脏病?&&&&按照媒体描述,徐玉玉知道自己被骗,先回家,她妈妈给了她安慰,家庭虽然穷,但是她妈妈并没有给她压力。随即,她要求父亲陪她去报案。在报案回家的路上,心脏病骤发,不治而亡。徐玉玉选择报案,她还抱有追回钱款的希望,报案结束,她绝望了。&&&&我试图还原徐玉玉在报案时发生的场景,觉得接报警察至少没有给她希望。如果接报警察能够给她一个希望,即使这个希望很渺茫,出自警察的口中,徐玉玉也会感觉到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断然不至于死亡。&&&&我不能责怪那个接报警察,因为电讯诈骗的受害人,动辄被诈骗几十万,甚至于上千万,相比之下,区区一万的案子算的了什么?警察办案是需要高额经费付出的,警方怎么可能将徐玉玉案子列为重案来侦破?&&&&这次徐玉玉案件被列为公安部督办的案子,根本原因在于徐玉玉死了。她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一旦警方列为重案,案子是可以快速侦破的。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死了人,警方才高度重视?&&&&电信诈骗并非新出现的犯罪现象,它就像苍蝇一样盘旋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公安部门怎么会不清楚这个状况?&&&&徐玉玉死了,随即嫌犯落网,没有死的被害人,又有多少在受着煎熬?从根本上来讲,徐玉玉之死,只是警方不作为的一个缩影。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秋叶冬雨]
[点燃蜡烛]
[孟婆给碗汤]
[大风如刀]
[闭上双眼陶醉]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58:17 &&
电信诈骗并非新出现的犯罪现象,它就像苍蝇一样盘旋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公安部门怎么会不清楚这个状况?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03:01 &&
看看纸媒是怎么说的:“据警方介绍,徐玉玉报案当天,警方就已立案,并进行了汇报,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力侦破此案,并立刻成立了专案组,刑警大队也参与其中。”----这可能吗?要是格格报案还差不多。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05:07 &&
14:55:20&&的原帖:&&&&徐玉玉死于心脏病,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被骗钱只是一个诱因。将徐玉玉之死,归因于被骗钱,显然不符合事实。问题在于,她为什么在报案以后突发心脏病?&&&&按照媒体描述,徐玉玉知道自己被骗,先回家,她妈妈给了她安慰,家庭虽然穷,但是她妈妈并没有给她压力。随即,她要求父亲陪她去报案。在报案回家的路上,心脏病骤发,不治而亡。徐玉玉选择报案,她还抱有追回钱款的希望,报案结束,她绝望了。&&&&我试图还原徐玉玉在报案时发生的场景,觉得接报警察至少没有给她希望。如果接报警察能够给她一个希望,即使这个希望很渺茫,出自警察的口中,徐玉玉也会感觉到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断然不至于死亡。&&&&我不能责怪那个接报警察,因为电讯诈骗的受害人,动辄被诈骗几十万,甚至于上千万,相比之下,区区一万的案子算的了什么?警察办案是需要高额经费付出的,警方怎么可能将徐玉玉案子列为重案来侦破?&&&&这次徐玉玉案件被列为公安部督办的案子,根本原因在于徐玉玉死了。她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一旦警方列为重案,案子是可以快速侦破的。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死了人,警方才高度重视?&&&&电信诈骗并非新出现的犯罪现象,它就像苍蝇一样盘旋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公安部门怎么会不清楚这个状况?&&&&徐玉玉死了,随即嫌犯落网,没有死的被害人,又有多少在受着煎熬?从根本上来讲,徐玉玉之死,只是警方不作为的一个缩影。不能奢望警方“全力以赴破案”,因为警力经费都不允许。但至少你得立案,而且给予安慰。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08:15 &&
徐玉玉被列为公安部督办的案子,根本原因在于徐玉玉死了。天涯老孤客当徐玉玉是何方神圣,有如此能耐。如果没有众多网友闹市,结局如何?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18:04 &&
楼主之说极其有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4:15 &&
中国人似乎觉得自己很有幸福感,为啥呢?你觉得:有病了,可以去医院碰到歹徒了,可以去公安局派出所遇到矛盾纠纷了,可以去法院也可以花钱和时间去得到所谓的高等教育。其实这些东西带来的所谓幸福感都是水中月,镜中花,看得到却得不到因为真得癌症了,会发现医院也不好使真被伤害了,公安局也帮不了你啥。舍本求末之后,国人依然这么一条死路跑到黑....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4:10 &&
15:08:15&&的原帖: 徐玉玉被列为公安部督办的案子,根本原因在于徐玉玉死了。天涯老孤客当徐玉玉是何方神圣,有如此能耐。如果没有众多网友闹市,结局如何?当然是舆论所致,这点我们之间看法一致。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6:04 &&
14:55:20&&的原帖:&&&&徐玉玉死于心脏病,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被骗钱只是一个诱因。将徐玉玉之死,归因于被骗钱,显然不符合事实。问题在于,她为什么在报案以后突发心脏病?&&&&按照媒体描述,徐玉玉知道自己被骗,先回家,她妈妈给了她安慰,家庭虽然穷,但是她妈妈并没有给她压力。随即,她要求父亲陪她去报案。在报案回家的路上,心脏病骤发,不治而亡。徐玉玉选择报案,她还抱有追回钱款的希望,报案结束,她绝望了。&&&&我试图还原徐玉玉在报案时发生的场景,觉得接报警察至少没有给她希望。如果接报警察能够给她一个希望,即使这个希望很渺茫,出自警察的口中,徐玉玉也会感觉到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断然不至于死亡。&&&&我不能责怪那个接报警察,因为电讯诈骗的受害人,动辄被诈骗几十万,甚至于上千万,相比之下,区区一万的案子算的了什么?警察办案是需要高额经费付出的,警方怎么可能将徐玉玉案子列为重案来侦破?&&&&这次徐玉玉案件被列为公安部督办的案子,根本原因在于徐玉玉死了。她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一旦警方列为重案,案子是可以快速侦破的。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死了人,警方才高度重视?&&&&电信诈骗并非新出现的犯罪现象,它就像苍蝇一样盘旋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公安部门怎么会不清楚这个状况?&&&&徐玉玉死了,随即嫌犯落网,没有死的被害人,又有多少在受着煎熬?从根本上来讲,徐玉玉之死,只是警方不作为的一个缩影。第 4 楼
15:05:07&&的原帖:不能奢望警方“全力以赴破案”,因为警力经费都不允许。但至少你得立案,而且给予安慰。我估计立案了,但是接报警察也会把难处告诉徐玉玉。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7:04 &&
15:03:01&&的原帖:看看纸媒是怎么说的:“据警方介绍,徐玉玉报案当天,警方就已立案,并进行了汇报,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力侦破此案,并立刻成立了专案组,刑警大队也参与其中。”----这可能吗?要是格格报案还差不多。那是在徐玉玉脑死亡以后的故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8:39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9:48 &&
设在福建省安溪县魁斗镇的移动电话通信基站曾经是“全亚洲最繁忙的基站”,在短信诈骗高峰期间,安溪境内一天发出的手机短信达上百万条之多。安溪县移动公司曾数次对这里的通信基站进行了扩容,但还是难以满足通信需要。-----------------------安溪县移动公司不打自招,曾数次对短信诈骗的通信基站进行了扩容,扩大行骗能力。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12:21 &&
16:08:39&&的原帖:笨死的不要这样说,每个人都会有瞬间思维盲点的时候何况行骗者抓住了徐玉玉渴望得到助学金的弱点,难免落入彀中。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13:18 &&
16:08:39&&的原帖:笨死的第 13 楼
16:12:21&&的原帖:不要这样说,每个人都会有瞬间思维盲点的时候何况行骗者抓住了徐玉玉渴望得到助学金的弱点,难免落入彀中。&&&&现在都在指责警方和银行及相关单位,是的,这些单位是有责任,但是此事最主要的责任应该是其自己和其家庭!首先,此女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你去取钱,你为什么要汇款?其次缺乏常识,交钱需要签字,取钱难道不需要签字吗?银行都下班了,政府机关都要下班了,请问是又谁能给你拨付助学金啊?既然在建行几次都失败了,请问为什么不向银行工作人员请教,为什么不拨打银行电话,请求支持。第三,既然去区教委申请补助,请问是向谁申请的?工作人员电话是多少?既然接到电话通知要发放补助,从基本常识而言,应该向帮助你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从家长到此女都没有想到给工作人员打个电话,一是表示感谢,二也可核实一下发放信息啊?&&&&你说是学校申请助学金流程不清楚,请问一下,这个学校是指哪个学校?是高中还是大学?如果你是指高中,你高中都毕业了,还想要高中的助学金,你不觉得有点太可笑了吗?如果是指大学,你还没有报道,大学还没有确定你是否能到校入学,请问,其能给你发放助学金吗?&&&&从报道上来看,其是申请的区教育局的助学金,但是奇怪的是,此女及其家人在收到(自称)区教育局的通知,说助学金已批,其为什么不问一下是如何发放的?起码要问一下是直接打到卡上,还是分次发放?最起码的也应该给经办人打个电话,表示一下感谢啊!起码也应该和同学分享一下啊,请不要告诉我其和同学已经没有联系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13:42 &&
16:09:48&&的原帖:设在福建省安溪县魁斗镇的移动电话通信基站曾经是“全亚洲最繁忙的基站”,在短信诈骗高峰期间,安溪境内一天发出的手机短信达上百万条之多。安溪县移动公司曾数次对这里的通信基站进行了扩容,但还是难以满足通信需要。-----------------------安溪县移动公司不打自招,曾数次对短信诈骗的通信基站进行了扩容,扩大行骗能力。在中国每个人都是透明人,一切尽在警方掌控之中,没有警方的不作为,电信诈骗如何大行其道?
共 19655 次点击,128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431033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9557 / 昨日发帖:19808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珠三角&&├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徐玉玉是如何死的?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人死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