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在哪市政府在哪?

亚洲和全国两场定向锦标赛竞相在海拉尔上演
浏览次数:525&&&&作者: 新闻中心
近日,第二届亚洲青少年定向锦标赛、2017年全国定向锦标赛在海拉尔区拉开帷幕。
据了解,定向比赛,是一项娱乐性、实用性极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可训练人们识图、用图和野外定向能力,尤其可以提高人的野外生存与团队合作精神。本届亚洲青少年定向锦标赛共有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北8个国家及地区的122名运动员参赛;2017年全国定向锦标赛共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50个代表队的441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本次比赛赛程为6天,在赛事设置上分为短距离赛、中距离赛、长距离赛、短距离接力赛、短距离混合接力赛、混合接力赛等多个项目。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选手们用体力和智力彰显着青春的活力,也为国际和地区之间的友谊架起了一座青春的桥梁,让各国之间的文化通过运动流传不息。【记者:尤金鑫 杨传庆】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cc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位置:&>&&>&&>&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在海拉尔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海拉尔区人民政府区长  杜联合&
  现在,我代表海拉尔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要求,围绕“两个中心”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深化完善发展思路,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区呈现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更加宜居宜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崭新局面。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我们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孕育新的发展动力,做大经济总量为重点,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跨越,增速和总量均位居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62.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87.9亿元,年均增长12.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5.2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5.07亿元,年均增长23.53%;公共预算支出由11.66亿元增加到29.33亿元,年均增长20.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6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36.3亿元,年均增长14.9%;“十二五”期间,累积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7倍。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0788元,比2010年增加13480元,年均递增12.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250元,比2010年增加10525元,年均递增13.7%。在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创新发展举措,稳住了经济增长,实现了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五年来,我区着力促转型、调结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商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新增商业营业面积50万平方米,友谊公司与大商集团实现强强联合,龙凤新天地、炎黄世纪国贸家居博览中心、伊仕丹购物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商业从业人员突破6万人。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5亿元,平台效应初步显现,中网科技云计算等入园项目开工建设。现代服务业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发展。
  旅游业持续发展。五年来,我区旅游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15年旅游收入达到69亿元,是2010年的2.6倍,旅游接待人数达到607万人次,是2010年的2.4倍。旅游接待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全区14个景区景点的环境实施了完善提升;新建、改扩建酒店10家,首旅京伦、凯景嘉华、百府悦等一批星级酒店相继竣工运营。冬季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成功举办了海拉尔(冰雪)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国际雪雕大赛、中俄蒙国际冬泳邀请赛等系列冰雪活动,地区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地位显著提升。国际航空口岸地位日渐突显,口岸落地签证业务获国务院批准,落地签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台湾居民口岸签注业务启动实施。开通了海拉尔至乌兰巴托、赤塔、韩国、台湾、香港等国际及地区航线10条,国内外航线累计达到60条,2015年空港旅客吞吐量实现183万人次的历史性突破,是2010年的3倍。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坚持“引进大企业带动大项目入驻、实施大项目带动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则,成功引进了大唐、华能新能源、华润等一批知名工业企业,带动了煤化工、清洁能源等多个产业发展。顺利完成园区整合上划工作,协助工业园区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入驻,大力发展为工业园区和周边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工业项目,实现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大唐700万吨露天矿完成项目核准、亘富200万吨褐煤提质项目主体完工。“退二进三”工作启动实施,主城区华德牧业机械、强力水泥、鼎盛锅炉等企业退城入园、易地发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2户,五年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41个,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5亿元,形成了以能源、建材、食品、制药、装备制造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
  农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农牧业生产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收入提高这条主线“做优一产”。五年共投资6.2亿元,实施了奋斗镇、建设办“菜篮子”工程和哈克镇生态奶源基地建设,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现代化牧场规模达到15.5万平方米,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按照“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五年来,完成街巷硬化134.6公里、新建文化活动室17所、卫生室 8所;铺设自来水管道85公里,解决了9个村3.2万人的安全饮水;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6平方米,砖木结构房屋达到99.5%;修建村村通道路23条、163公里,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村容村貌彻底改观,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城市面貌发生巨变。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市区共建原则,城市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东山组团城市框架初步形成,组团内9条主次干道实现通车,供电、供热、供水等配套设施基本完成。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达到入住条件,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东海写字楼土建工程全面完工,远山红郡住宅小区一期建设顺利推进。红星美凯龙主力店主体工程完工,为吸纳人口聚集产业奠定了基础。老旧城区改造成效明显,五年累计投入16.54亿元用于老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海拉尔公路客运总站、棚户区改造、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重大民生工程,新建、改造胜利大街、哈萨尔大街、伊敏河沿河路贯通工程等城市主干道路80条,总里程达到61.4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8.99平方米,比2010年提高86%;五年累计投资5.1亿元,建成西出口等31条公路,总里程达到79.46公里;新建、改造供热、供水、燃气、排污管网279.2公里。房屋征收安置工作有序开展,五年累计完成房屋征收约2.46万户,有力保障了市区两级重点项目的实施。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进程加快,累计完成投资485.36亿元,改造开发面积973.7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28平方米,比2010年提高17%。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城区道路保洁总面积达到555万平方米,是2010年的1.3倍。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全面提升,伊敏河沿岸景观改造工程、沿街建筑立面美化、主要街区亮化等工程全面完工,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41.6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9.19平方米,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科学界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积极推进海拉尔河流域生态环境、西山湿地和黑羊站水源地保护,重点实施了黑土地综合治理、矿山生态修复、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重点区域绿化等重点工程,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21.6%提高到25.2%。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相继关停蒙西水泥有限公司日产500吨熟料生产线、晨鸣纸业等企业,华润雪花、三元乳业等重点企业均达到污水处理标准,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中水回用工程顺利完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得到较大改善。城区所有燃煤电厂发电机组、供热锅炉均达到减排标准,主要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降低5.2%和11.5%。全面实施拆炉并网工程,关停单烧锅炉133座,年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55天以上。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五年来,始终坚持用改革办法和开放途径破解难题,发展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不断释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审批事项62项,精简30.5%;完成卫生、计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机构改革,减少区直部门5个。紧密结合我区实际,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清理规范优惠政策。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耕地、草牧场流转,完成土地流转10.7万亩。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不断深化与俄蒙毗邻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蒙古国驻呼伦贝尔领事馆正式开馆,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松根海尔汗区正式建立国际友城关系,连续举办十一届的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已成为辐射带动强、区域影响大的重要展会,参展企业和国家达到历史最多,规模和档次有了实质性突破。
  ——民生事业扎实推进。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共享发展内涵,致力推进民生改善。全面落实各项创业就业优惠政策,五年新增就业3.25万人,再就业15326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705万元。城乡社保覆盖面稳步扩大,保障水平全面提高,五年连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养老金由2010年的1264元增加到2011元。社区干部生活补贴和环卫工人工资标准逐年提高,平均达到2000元,是2010年的2倍。五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9823万元、贫困大学生救助金307万元、低收入高龄老人生活补助623万元,城乡特困群体大病医疗救助金476万元、低收入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五年建成廉租房198户、公租房200户,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96万元,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投资3.06亿元实施了供水、供热、污水、雨水等管网改造,实施老旧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6万平方米, “一户一阀”改造76万平方米,完成101条背街巷道的综合改造。五年建成平价蔬菜超市和销售网点31个,为困难家庭发放蔬菜价格补贴251万元,农村冬季用煤补贴663万元。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来,我区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累计完成投入33.4亿元。教育均衡工作成效显著,五年共完成学府路中学、呼伦小学、第二幼儿园等新建、改扩建工程80余项,中小学生人均校舍面积达到12.93平方米,比2010年增加4.65平方米,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五年共有29所学校晋级标准化学校,创建率93.5%。第一职业学校被命名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胜利街小学荣获教育部“全国体育示范校”称号。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加强,五年共有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8个项目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进入自治区前列,靠山、胜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我区获得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连创佳绩,获得全国人口计生“阳光统计”示范单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社区建设不断加快,社区办公条件全面改善,爱民社区荣获“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松山社区被授予“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社区”。公共文化发展取得进步,哈克、团结、谢尔塔拉等三处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区公共文体服务设施达到74个,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民主法制纵深推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条配套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风肃纪、建章立制、狠抓落实,推动政风明显好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监察、审计力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严格落实“约法三章”,全区“三公经费”较2010年下降65.6%,清理腾退办公用房1.4万平方米,封停超标车52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和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05件和政协委员提案590件,办复率均达100%。基层政权建设活力增强,村居两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大力实施平安海拉尔建设,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不断健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妥善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和历史遗留问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得到加强,双拥工作取得新进展,获得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国防教育、民族宗教、档案史志、关工委等工作取得新成效;老龄、科协、残疾人、工青妇、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区紧抓发展不放松,深化改革增活力、扎扎实实惠民生,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胜利完成了区人大十四届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87.9亿元,同比增长8.9%(按可比价计算);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5.07亿元,同比增长10.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和8.6%。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趋好。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区狠抓投资拉动和项目建设,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商贸中心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万家惠农贸市场、发达广场、三角地时代广场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新增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新增就业3000人。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路网续建工程和配套设施工程基本完工,临沂商城、农机市场等项目全力推进。旅游文化产业显著发展。两河圣山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功能日益完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二期工程启动实施。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运营,彼得国际酒店、国际皮草城、地下冰雕公园投入使用。以冰雪嘉年华为中心的冰雪观赏体验活动持续深入,旅游产业四季均衡发展实现突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607万人次,同比增长14.8%;旅游收入完成69亿元,同比增长19.6%。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88亿元,同比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完成9.7%。大唐700万吨露天矿、华润雪花啤酒厂迁建、蒙拓机械生产线改造一期项目进展顺利。“退二进三”工作启动实施,5家企业完成迁建工作。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1万亩、牧业年度牲畜头数16.4万头(只)、蔬菜产量达到10.2万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3家,农牧业龙头企业20家。蔬菜基地配套建设共完成投资1200万元,建成蔬菜大棚300个、仓储库2万平方米。哈克镇生态奶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完成投资3340万元,建成4个现代化牧场。
  (二)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
  东山组团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完成投资15.9亿元,道路、污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基本完成。东海写字楼完成室内外装修。总投资3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城市商贸综合体项目当年完成投资6.1亿元,开工25.9万平方米。总投资18.8亿元的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棚户区改造异地安置工程,当年完成投资6.87亿元。投资3.4亿元的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项目成功落地,三中分校、桃李中学等公共服务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老城区改造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共完成投资3.5亿元。投资1.29亿元完成了17条道路的改扩建;投资4500万元的伊敏河沿河道路工程实现全线贯通;投资5100万元的伊敏河景观带改造工程投入使用;投资5900万元的伊敏河两岸及城市重点区域亮化照明工程全部完工。投资5642万元的日处理80吨污泥焚烧厂土建工程开工建设。投资599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工程完工。累计完成投资3.23亿元的拆炉并网工程新接入集中供热面积190万平方米,使2.58万户、近8万市民直接受益。公路东、西外环开工建设。呼达罕桥至红星桥连接线公路建成通车。投资1.27亿元实施的主城区、两河圣山景区和东山组团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66.3万平方米,自治区园林城市顺利通过验收。“五马六乱”专项治理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清理行动全面开展,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民生投入持续加大。投资4.2亿元的“十个全覆盖”工程,除危旧房改造外,11个村屯全覆盖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村庄卫生环境整治工程实现了人畜分离,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棚户区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建立了领干部职工包片包户、责任到人、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克服资金短缺、征收难度大等困难,举全区之力全面完成了13672户的年度改造任务,近4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完成投资55.2亿元,此次工作呈现出拉动投资、增加税收、保障民生、改善环境等多重综合效应。投资1.15亿元的黑羊站水厂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投资1884万元完成了30栋老旧楼房维修改造。投资650万元建成6座水冲式公厕。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全年共发放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600万元,全年实现新增就业5650人,再就业2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到3.9%。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42%,年度补偿资金799.9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再次提高。环卫工人和社区干部生活补贴人均月增200元。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投资2756万元,完成9所标准化学校创建,建成4所学校运动场和2座风雨场馆,维修改造7所学校幼儿园。足球改革发展工作全面启动,运动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区医院120急救中心及医技业务用房投入使用。基层卫生机构综合绩效改革全面实施。
  (四)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行使职权,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行政效能不断提升。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8件、政协委员提案118件,办结率100%。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全面加强行政监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认真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集中解决了房屋征收拆迁、企业转制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群众来信来访人次下降8.6%。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政府作风建设形成常态化机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辛勤努力,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海拉尔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市面貌发生巨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在这五年中,我们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积极创新发展举措,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是:必须坚持党委领导,坚决贯彻区委的决策部署,落实责任,狠抓执行,把蓝图变成现实,把工作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必须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壮大产业提质增效,夯实富民强区的基础;必须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动力增活力,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必须始终坚持市区共建,借助和发挥好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协调好与市直各部门及园区的关系,争取最大支持,形成合力,为海拉尔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必须坚持依法科学施政,把法治精神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落实的全过程,依法依规办事,统筹协调推进,增强服务能力。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向驻海军警部队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海拉尔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发展速度不快的问题依然突出,壮大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仍然艰巨;城乡基础设施薄弱、功能还不完善,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很大差距;财政刚性支出持续增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少数部门和公职人员不担当、不作为、不勤不廉的现象仍然存在。我们将正视这些困难和不足,在今后工作中积极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根据中央、自治区精神和呼伦贝尔市部署,在区委领导下,区政府编制了《海拉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这次一并提交大会审议。
  今后五年,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断壮大地区综合实力。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准确把握结构性改革方向,找准转方式、调结构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加快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推进产业、企业、产品、供给、管理、体制创新,着力构建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牧业为依托的产业新体系,不断壮大总量、做大体量、优化质量。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要保持发展的协调性,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在呼伦贝尔市率先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推进绿色发展,着力培育生态文明新优势。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低碳、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自治区向北开放战略,主动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全面发挥中俄蒙合作先导区核心区功能,加强与东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合作,推进开放向结构优化、规模提升、深度拓展、效益提高转变,着力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民生为本,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引导预期,更高起点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着力建设幸福海拉尔。
  三、201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我区经济已到了转型发展、深度调整、整体提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勇于担当发展重任,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善于抢抓历史机遇,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在新起点上开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城市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九届十四次全委会、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落实“8337”发展思路和“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总体要求,按照区委十四届九次全委会的安排部署,准确把握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落实“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做美城市、做实民生”的总体思路,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不断开创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区域中心城市”的新局面,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达到30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达到15.8亿元;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主要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
  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投资融资和项目建设,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坚持把投资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强化项目支撑,创新融资方式,牢牢把握稳增长的主动权。
  一是准确把握政策,找准投资方向。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产业转移方向,加强政策研究,认真谋划投资和项目建设,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切实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向上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大力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项目建设,特别要抓好既拉动投资,又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项目。加大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旅游、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以及“十个全覆盖”等领域的投资。具体来讲,就是要全力完成今年66个重点项目54亿元的投资计划。
  二是创新招商、融资方式,激发发展动力。要主动适应政策变化,在切实规范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多渠道寻求建设资金,形成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和招商引资的聚合效应,为强基础、兴产业、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做到精准招商,依托东山组团、物流园区和两河圣山旅游文化景区等平台,围绕重点产业,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主动走出去,引进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大企业投资入驻,发展一批高端产业及相关配套项目,促进产业延伸集聚、做大做强,打造我区增长高地。主动对接银行,畅通银行融资主渠道。重点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对接合作,做好项目储备、包装,争取更多资金,带动项目建设,拉动投资。积极拓展社会资本、市场资本融资渠道,对一些公益性、基础性项目,鼓励采取PPP等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创新金融合作组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探索有效方式,努力破解产业发展、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积极支持古纳河酒业、贝伦公司等企业新三板挂牌,提高直接融资能力,拓宽投资渠道。
  三是狠抓项目建设,厚植发展优势。今年,我区初步安排的重点调度项目有66个。抓好这些项目,是我们实现保投资、保增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做好这项工作,要切实加强重点项目的调度、督查工作,成立专项推进组,专人负责,重点推进。要加强与业主的对接,积极谋划项目落地,在建的要加强调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尽早投产;推进前期的要抓紧完成规划、土地、环评等报批手续,妥善解决影响项目落地的制约因素,尽早开工建设。要继续牢固树立善待企业家就是优化发展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就是培植税源、发展地区经济的正确理念,进一步转变作风,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对企业该放的权坚决放,该给的扶持一定给,该提供的服务必须到位,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确保企业发挥有效产能。
  (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经济实力
  紧紧围绕创新发展理念,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加快推进“一产做优、二产做大、三产做强”,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是推动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突出培育现代物流、旅游等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质、增速。加快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建设。继续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围绕“退城入园”、“退二进三”,做好老城区六二六建材专业市场搬迁入园;确保临沂商城、二手车交易市场等项目开工建设,中网科技云计算基地数据楼竣工投入使用。加快启动铁路专用线、海关保税仓库、电商快递园建设,尽快实现物流产业新突破。加快中俄蒙国际汽车产业园建设,加大招商力度,解决遗留问题,确保盘活运营。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持续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大力引进知名品牌店、加盟连锁店,打造特色街区,提高品质消费,推动传统商贸业提档升级。加快培育教育文体、养老健康、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促进商贸业转型发展。加快发达广场、时代广场项目建设,实现万家惠农贸批发市场投入运营;结合棚改,规范提升临街老商铺,启动生活性物流园区建设,形成新老城区业态衔接、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推进专业市场集群化发展。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提高景区景点规模档次和接待水平,强化区域合作,打造草原、森林、跨境旅游精品路线,加快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购物于一体的旅游产业综合集群。完成两河圣山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做好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申报,加快推进游客服务中心、游廊等配套项目建设,确保在旅游旺季开放。完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红色旅游景区二期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围绕古城打造特色街区,深度挖掘哈克文化内涵,塑造哈克遗址公园等景区、景点的文化基因,促进旅游商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内蒙古举办2020年全国冬运会契机,促进冰雪文化与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和体育文化有机融合,拓展冬季旅游发展空间。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不断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整体形象,打造旅游城市品牌。预计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7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83亿元。
  二是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做大工业经济,增强发展支撑。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老城区企业“退二进三”,发展协作配套、社会服务产业,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发展。立足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拉尔食品产业园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年内实现5家以上企业入驻,推进新兴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大唐2×66万千瓦发电和东海拉尔发电厂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抓好我区现有存量工业700万吨露天矿,雪花迁建等项目建设,夯实工业基础。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支持发展“互联网+”等新业态,发展一批专业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的小微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围绕服务中心城区,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绿色生态的城郊型现代农牧业。重点实施奋斗镇、建设办“菜篮子”工程建设,年内完成2万平方米仓储库、400亩大棚建设任务。全面实现哈克镇奶牛养殖集中饲养,年内完成孙家屯、哈克村等7个现代牧场建设任务。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贷款贴息、先建后补、股权投资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有效解决农牧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绿色、有机产品,打造品牌,实现产品的高端化。进一步完善以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经营方式,把企业、基地和农牧民有机联合起来,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共同发展、相互扶持的联结机制,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带动农民增收。依托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拉尔食品产业园,培育、引进大的龙头企业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三)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
  按照“三个先行”、“两个并重”、“一个统筹”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抓住城市建设、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承载力、辐射力和拉动力,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产城良性互动、城乡一体发展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一是全面坚持高标准建设。推动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全年计划投资15亿元,统筹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供水、供热、排污、出行等问题,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提质。年内完成主城区呼伦大街、建华路、石油专用线等12条道路、棚户区改造20条配套道路的建设改造任务。继续实施伊敏河景观改造工程,年内完成铁路大修段、胜利村段景观工程;626小河沿岸水利、景观、市政三项建设。协助推进东、西外环公路建设,有效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前期工作和污泥处置工程。承接好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政策,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作。以伊敏河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626小河生态治理为重点,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让城市出行更快捷、生活更舒适。
  二是全面加快新区建设。加快提升新区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的能力,重点抓好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加快教育、卫生、社区、文体等公共公益服务项目建设,确保自治区冰上运动中心、桃李中学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街道办事处、社区组建,完善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生态景观效应,年内完成16.9万平方米的绿化任务。加快推进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建设,确保红星美凯龙5.7万平方米主力店正式运营,23万平方米的建材城完工,聚集人口和商贸业发展。加大招商力度,大力引导生产型服务业、生活型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形成与老城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三是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能力。要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城市执法、环卫、物业等领域的体制改革,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形成政府、街道、社区管理网络,不断提升市民的文明度和参与度,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全天候和精细化。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稳步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进公共交通、园林绿化、便民服务、保洁环卫等领域市场化运营。深入开展物业管理服务年活动,切实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口、主干道、广场、背街巷道的综合治理,集中开展对五马六乱、广告牌匾等影响市容市貌的整治活动,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营造整洁、干净的城市环境。
  四是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利政策,更好地把前期工作做足、做充分,全力争取政策资金、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继续坚持“让利与民、阳光征收、做好群众工作”三项原则,结合呼伦贝尔市开展城市违法建设治理活动,科学安排征地拆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全力完成今年8008户改造任务。加快推进水岸花园、远津风景、建新丽景等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解决好回迁安置问题。打通商品房与棚改房、拆迁安置房之间的供需通道,积极稳妥地化解存量房,稳定房地产市场。
  五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不断强化城乡公共服务共享,推进产业项目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协同融合发展。加大工程推进力度,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统筹推进项目,精心安排施工,发动群众参与,集中精力,集中资金,全面完成1074户危旧房屋的新建、维修、拆除工作;推进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等工程效果提升,确保全面完成任务。加强后续管理力度,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建立“村收镇运区处理”的保洁机制,完善财政奖补、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投入方式,全面解决村庄脏、乱、差问题,让广大农民长期受益。加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力度,重点做好友联、友好两个新村的二期工程建设,完成道路、供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一期工程达到入住条件;陆续启动建设街道办事处金星村等四个村的棚户区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大产业发展力度,依据各村的产业布局,自身发展优势,重点实施高标准蔬菜基地和生态奶源基地建设,提高产业支撑能力,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
  (四)推进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制度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生态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加强对现有工矿企业、排污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海拉尔河流域生态环境、黑羊站水源地保护,保障城乡供水和群众饮水安全。加快实施西山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巩固“三山”绿化成果,全面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禁牧休牧等工作,完成3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补植、管护任务和3000亩重点区域绿化工作任务。大力推动绿色城市建设,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抓好主城区城市出口、沿河景观、主干道、广场和东山组团、两河圣山旅游文化景区等重要节点绿化,重点打造胜利大街—阿里河路—扎兰屯路—新北出口路一线的精品示范大街,不断增强城市生态功能,营造更多绿色空间,保护好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使我们的城市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五)加大改革攻坚力度,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
  坚持把改革贯穿于发展各个环节,用改革破解瓶颈制约、激发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规范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全面完成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和政府采购工作。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耕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信贷抵押等制度创新。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围绕城市棚户区改造、“十个全覆盖”攻坚、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确立先行先试改革事项,着力抓好城市管理体制、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任务,推进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深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围绕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充分发挥我区的航空口岸优势和地缘优势,不断深化与俄蒙毗邻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海拉尔、赤塔、乔巴山国际合作区域金三角建设。启动对俄航空货运业务,积极培育国际航线,拓展落地签证业务,做大跨境旅游。全力办好第十二届中国·海拉尔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全面提升展会的层次、规模和质量,不断扩大展会的影响力。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加大对民生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全面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精准掌握扶贫对象底数、致贫原因、自身状况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精准实施“三到村三到户”工程和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工程,通过采取产业扶持、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救助兜底等途径,到2017年底前实现农村贫困人口96户、183人全部稳定脱贫。进一步提高我区处于城乡低保边缘2600人的生活水平,整合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形成合力,通过发展产业带动,提供就业,社会资助等方式提高收入;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棚户区改造和安居工程改善居住条件。对这项工作全体政府组成人员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去做,全力帮助这部分人过上好日子。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加快推进黑羊站水厂改扩建工程,完成日处理3万吨水厂改扩建,确保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稳定。加快实施第二水源地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完成拆炉并网工程建设任务。加快推进20年以上小区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实施供热、供水、排污等基础设建设,确保安全质量达到标准。实施公厕建设工程,注重功能、布局和景观相协调,年内建成20座公厕,切实解决各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全力做好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动创业园区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和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精准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改善就业质量和水平。全年实现新增就业5300人、再就业1500人。认真落实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有序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标准、优抚对象补助水平。适当提高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和支付比例。继续增加社区干部、环卫工人生活补贴。切实做好对困难群众的救助,认真落实低保家庭大学生入学资助和农村低收入家庭冬季用煤补贴政策,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以打造自治区级一流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成第五中学续建,实施七中西校、南开路中学扩建续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软硬件建设,全力做好“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认真落实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促进民族教育,巩固提升职业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能力,加强区人民医院重点科室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形成分级诊疗体系,形成分工协作和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格局。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做好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切实抓好全面放开两孩政策的落实。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构建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确保农村敬老院、综合老年养护院发挥作用。加强社区建设,继续推进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为广大群众参与文化生活、享受发展成果提供更佳的便利服务。
  (七)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继续推进平安海拉尔建设,深入开展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创新社会治理,启动“视联网”建设,建成平安小区136个,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覆盖率达100%。推进依法治区建设,深入实施“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依法治区示范镇办、单位试点创建活动。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认真落实包案责任制,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机制,依法解决和处置信访问题,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有效维护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加强城市消防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红十字、老龄和残疾人事业,扎实推进统计、人口计生、外事、侨务、关工委、武装、双拥、民族宗教、档案史志等工作。
  (八)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做好今年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以“三严三实”为行动准则,坚持“实在实干实绩”工作导向,加快为民务实、担当负责和高效廉洁政府建设。
  狠抓工作落实。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好落实。如何抓好落实是衡量干部执行力的试金石。当前,海拉尔发展振兴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担负的责任非常重大,唯有实干,超常努力,才能不辱使命。对区委、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要保持十足的劲头,扑下身子,深入实际和群众一线,&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办顺民心、惠民生的实事,抓一件是一件,干一项成一项,努力把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落地抓实。
  持续改进作风。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进一步提高敢于担当的魄力,善于担当的能力,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狠抓作风建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工作落实。说到做到,干成干好,在作决策、抓落实、惠民生中办实事;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上见真招;在抓项目、解难题、促发展上求实效,坚决杜绝为官不为,坚决整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全面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
  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深化法治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权利清单、责任清单履职尽责,把政府全部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严格执行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行政决策制度,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全面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加强廉政建设。政府工作人员必须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敬畏组织、敬畏法律、敬畏人民,筑牢思想防线,牢记底线、不踩红线,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严格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大审计、财政监督力度,强化对重大项目投资、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站在“十三五”伟大征程新起点,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建设和谐美好幸福海拉尔而努力奋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拉尔市政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