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的谁???

通灵佛教网&||||||
一个人应当明白自己的是假的、虚幻的,佛家即称之为「臭皮囊」,臭皮囊怎么洗也不乾净,也还是臭的;怎么照顾也是会坏、会腐烂……& 人们通常执着「我」、我的、 我所有的东西、我所有的亲人。但是,人们可曾想过,「我」在哪里?「我」是什么?其实,「我」就是我。& 众生来到世间皆是际会,因我们的业与父母子女有缘,所以,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由父精母血结成我们的身驱,由我与配偶的父精母血结成子女的身躯,以此身躯来世间接受业报,受报之后,一切又回归虚幻空无。& 佛法云,身体是四大假合,一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在业报下谈我,实在是「我有我,实无我。」 有位走到旷野,发现一间没人居住的房子,他虽看出此屋平常有许多走兽、鬼怪往来栖息的踪迹,然由於天色已晚,且无他处可以住宿,只好住了进去。心想:「天一亮就走,应该不会那么巧,正好让我碰上什么事吧!」 半夜,有个鬼拖着一具进来,僧人一见非常害怕,赶紧躲到墙角去。又一会儿,见第二个鬼进来,两鬼相遇竟起了争执。 第二个进来的鬼说:「是我的,你为什么拖着它不放?」 第一个进来的鬼说:「我先拿到,当然是我的。」 两个鬼为此大吵一架,第一个进来的鬼说:「这样好了,我们找个人作见证,看这死尸到底是谁的?」 二鬼不约而同转向僧人望去,僧人虽然害怕,但已被他们挑中,只好硬着头皮出来为他们做见证。 他想:「这件事实在很难判,两边都是鬼,说那一边对,都会得罪另一边,结果我都会很糟糕。乾脆我就依我所看见的老实说吧!」 於是,他面对着第二个进来的鬼,并指着第一个进来的鬼说:「我在这里,看见他把死尸背进来。」 第二个进来的鬼听了很生气的折断僧人的手臂,第一个进来的鬼赶紧以死尸的手接回去,第二个进来的鬼更生气,又劈下僧人另一只手,第一个进来的鬼又连忙以死尸的手装回去。 第二个进来的鬼气疯了,连续将僧人的头、手、脚、身体卸下来,而另一个鬼则忙着以死尸的头、手、脚、身体装回僧人身上,弄得现场肢体七零八落,两个鬼忙抢着零落的尸块往嘴里塞,不一会儿工夫,零乱的肢体已被二鬼吃得精光,接着二鬼就跑出洞去,留下茫然的僧人。 僧人满心疑惑地大喊:「谁是我?」心想:「这又不是我的身体!」对这情景他也不知如何处理?茫茫然走出山洞。& 回到寺中,他立刻跑去问师父,说:「父母生的身体不知在哪里?我的身体就是另一个死尸,到底死尸是不是我?」 师父回答:「身体本来就虚虚幻幻,可以用就好。」 僧人对这次经验永远都不忘记。但每次使用这具身体时,都觉得好怪好怪! 人都有执着,如果执着身体,每天做身体的奴才也甘愿,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就变成习惯。& 做身体的奴才会变成习惯,习惯了,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自在。同样的,修行也会成习惯,每天拜佛,哪一天不拜了,会觉得怪怪的;每天看经文,哪天停止不看了,也会觉得怪怪的;每天打坐,哪天不坐禅就会觉得心放不下。 反之,如果我们不以修行做譬喻,对那些成天看戏、游玩的人,临时要他做苦工,操得他们全身疼痛,精神疲乏,虽劳累却不得休息,然,久而久之,身体适应了,每天劳动也会成为习惯。 一个人应当明白自己的身体是假的、虚幻的,佛家即称之为「臭皮囊」。臭皮囊怎么洗也不乾净,也还是臭的;怎么照顾也是会坏、会腐烂,如果我们能藉假的身体赶紧修行,做利益众人的行为,说利益众人的事,想利益众人的方法,这才能使我们身口意三业获得清净。 在业报中,身体不可能由我们自己主宰,虚虚幻幻,随时都在变化。 既然从佛法中明白,身体虚幻变化无常,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因缘,藉得人身之因缘赶快修行。 摘自让心情晒晒太阳16被浏览5,935分享邀请回答29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登录网易通行证
使用网易通行证(含网易邮箱)帐号登录
提交您的投诉或建议
视频画面花屏
视/音频不同步
播放不流畅
分享给朋友:
扫描分享给微信好友和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给微信好友和朋友圈
通过代码可以让这个视频在其它地方上播放!
复制FLASH代码
复制HTML代码
复制页面地址
使用公开课APP下载视频
扫描二维码 手机继续看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还可分享给您的好友。
没有公开课客户端?
登录后才能查看我的笔记
暂时没有笔记!
确定删除笔记?
即将播放下一集,请您保存当前的笔记哦!
对字幕纠错要登录哦!
内容不能少于3个字
[第1课]我是谁?
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谁? 赫顿.帕塔尔精彩的表演展示了他对身份认同,语言和口音的认识。他的表演启发听众透过表象,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关于自我的思考。赫顿和舞蹈家饶宇玉合作完成了这次演出,他的灵感来自于李小龙。(翻译:Zhiting Chen,审译:Peipei Xiang)
讲师:Hetain Patel
授课语言:英文
类型:心理 TED
课程简介: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谁? 赫顿.帕塔尔精彩的表演展示了他对身份认同,语言和口音的认识。他的表演启发听众透过表象,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关于自我的思考。赫顿和舞蹈家饶宇玉合作完成了这次演出,他的灵感来自于李小龙。(翻译:Zhiting Chen,审译:Peipei Xiang)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x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
  偶然读到一个寓言故事:&你是谁?&
  一日,一住妇人晕倒在地。她觉得自己的灵魂正在往天堂飘去,这时,一个声音问道:&你是谁?&
  妇人回答:&我是市长的妻子。&
  &我没有问你是谁的妻子,而是问你是谁?&
  &我是四个孩子的母亲。&
  &我没有问你是谁的母亲,问的是你是谁?&
  &我是教师。&
  &我也没有问你做什么职业,就问你是谁?&
  &我是一名基督徒。&
  &我没有问你的宗教信仰,只是问你是谁?&
  就这样一问一答进行了很久,可是那个声音始终不满意,说:&我不是问你这些,而是问你是谁?&
  后来,妇人醒了过来。她开始思考:我是谁?并且下定决心要找出答案。
  这则寓言故事,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从前,我认为自己职业体面、事业有成,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标准的丈夫。信耶稣之后,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基督徒,并以此身份为荣耀。这些难道不对吗?那我到底是谁,你能回答我吗?
  &&信徒,平安!
  谢谢你,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每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在被外界环境定义和评价,以至于所认识的自己不过是别人眼中的我。追求认识自己是成长的目标之一,只是其过程必然充满曲折。
  圣经《出埃及记》3--4章,记载了摩西的一段特殊经历。那里摩西问上帝,我是什么人?与你的问题&我是谁&类似。藉着回顾上帝对摩西的回应,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根据记载,事情发生在何烈山,摩西在山上放羊。他看见大异象,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上帝在荆棘中向摩西显现。上帝对摩西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他们因受督工的辖制所发的哀声,我也听见了&&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
  这次与上帝的相遇,摩西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奇,他甚至还未回过神来,上帝已经向他宣布一项重大使命,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面对新的挑战,摩西推三阻四,上帝与他之间展开了一场对话。这场艰难的对话像是一场辅导,摩西不知道自己的症结在哪儿,上帝却是一位全知全能的引导者,与他进行五个回合的谈话,摩西顿悟,于是,他的人生遭遇又一次大反转。
  第一个回合,摩西几乎冲口而出:我是什么人(有译:我是谁?)竟能去见法老呢?
  摩西之所以说出这句话,有几个原因。
  第一,按照他以往的经验,靠自己的力量拯救以色列人失败了,他因同胞受苦杀了埃及人,惹怒了法老,开始逃亡生涯。
  第二,从前在王宫生活,摩西大概已经淡忘,而现在历历在目的是逃亡时的困苦流离,他的棱角早已被磨去,但他却变得犹豫不决又缺乏担当。
  第三,他成了一个牧羊人,生活在米甸,跟米甸祭司的女儿结婚生子,他对目前的状态已经习以为常,安逸稳定的家庭,他舍不得放弃。
  第四,摩西自知能力有限。
  他提出问题,既是推托,也在陈述一个事实,更是他多年来的恐惧担忧和思索:我到底是谁?他的确想不明白自己是谁,也忘记了耶和华是谁。这个问题中既包含他的逃避和自卑,也表现出他直面上帝和自己的勇气,他盼望从上帝那里得到答案。
  上帝对他说:我必与你同在。意思是,你就是&上帝与你同在&,这就是你的身份。这是上帝差遣摩西的一个证据。上帝使他明确:不在乎你是谁,重要的是差遣你的是谁,我必与你同在,必保守你,荫庇你,在你里面成为你的力量,除此之外,你就不再需要什么了,因为你是我的使者,如若依靠外在的能力,你谁也不是,也无法完成我的托付。
  上帝没有正面回答摩西,没有用具体的特征回答他。上帝既不从物质的角度给摩西贴标签,比如,身体健壮、外貌英俊等等;上帝也没有从社会的角度来评价摩西,比如,他的地位、角色等等;上帝也没有从心理的角度评价摩西,比如,智力、性格、能力等等。
  上帝并非告诉摩西: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他应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上帝从人与他的关系角度来回答,那就是,我必与你同在。
  第二个回合,摩西听了上帝的话,说:你说我的&我&不算什么,你的&我&才是重要的,好吧,那就算我到了埃及人那里,对他们说,是你,他们祖宗的上帝打发我来的。他们肯定会问:你说是我们祖宗的上帝,他叫什么名字呢?摩西假设了这个问题,其实是他内心的疑问:那你能说说你是谁吗?你叫什么名字?
  上帝忽略摩西话语中的情绪,直接正面地回答了他:我是自有永有的(原文&我是&),这就是我的称号。英文:I am who I am,中文则译为:我是我所是的那一位,或者我就是我。&我是&表明上帝不仅在时间上是自有永有的,在空间上是无所不在的,在本质上他就是一切,他就是那个&我是&,这个&我是&是万物的源泉,所以有了他就有了一切。圣经注释家指出,按照语法,&雅威&&&耶和华译为&我必是上帝&。
  这次,上帝回答摩西:我是我,你去对以色列人说,是我打发你去的。
  第三个回合,摩西说:他们肯定不听从我,不相信我。他想表达的是:这太可笑了,你让我回埃及去对他们说你的名字,他们不单会嘲笑我,还会嘲笑你呢,他们一定会说,看哪!这就是耶和华派来拯救我们的人,可是耶和华到底是谁?我们根本不相信他呀!话语中臆藏着摩西的不信。
  这时,上帝再次行神迹,显明他的大能。上帝把摩西手中的杖变作蛇,又使他手长大麻风,一会儿又使长大麻风的手复原。上帝说,如果这两个神迹他们都不信,你可以行另外一个神迹,把河水变作血。
  上帝完全了解摩西的怀疑,特意行神迹给他看,随后又赐给他行神迹的权柄和能力,加增他的信心。
  第四个回合,摩西指向自己,说:抱歉,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我本是拙口笨舌的。有学者认为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摩西在语言上有缺陷,所以,这是他自轻自贱的说法。其实摩西大可以说他在米甸多年,以至于埃及话变得生疏了,忘记了宫廷中说话的技巧。
  上帝不否认摩西的话,照样忽略他话语中的抱怨不满,上帝这样回应他:你是你,因为我创造了你,你很特别,只有当你愿意外界的标签贴到你身上的时候,标签才会贴得住,你在乎那些评价的时候,它们才会左右你。所以现在去吧,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
  第五个回合,实际上,摩西的心结已经被上帝融解,但是他无法突然放下自己,于是耍无赖,说:主啊,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反正我不去。终于,上帝发怒了。想想,之前摩西表现出自卑、怀疑、推卸,上帝都在积极回应他。为什么上帝这时发怒了?是摩西不负责任、无所谓的态度激怒了上帝。
  怒气之后,上帝仍有恩慈,说:不是有你的哥哥亚伦吗?他是能言的,会协助你。你要拿着杖,好行神迹。上帝再次给摩西承诺和权柄。
  这时,摩西答应了,回家去向岳父请示此事。摩两透过环境搭建起来的自我评价,都是不可靠的。第一次,他在王宫获得的优越感,在逃亡中被困苦瓦解;第二次,在米甸他感到自卑挫折,他遇到了上帝,上帝不否定他,不指责他,而是循循善诱,让他认识了自己,重拾信心。
  摩西不再追问自己是谁,不再顾忌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这其中,他学会了放弃评价自己,放弃外在的标签,于是他,变化了。于是,他的自我变得成熟,才能够担当重任。
  至此,谈话圆满结束。
  耶稣将要上耶路撒冷之前,曾经问门徒:别人说我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又问: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耶稣在离开门徒之前,最重要的考验不是外在的,不是讲道进步了没有,文章写得好不好,打鱼的技术过关了没有,获得过多少奖项。耶稣非常清楚,如果要问他们是谁,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我是你的大弟子,我是你所爱的门徒,等等。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标签,让门徒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结果有两个:一是妄自尊大。像建造巴别塔的人想要传扬自己,让天下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一样;二是妄自菲薄,像摩西这样推卸责任。但耶稣所要的是,门徒认识他.知道谁是基督,这就够了。
  今天,带着疑问,我们遇到上帝.会听到他的回应: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谁,重要的是我与你同在。如果你一定要问,我只能告诉你:你是你,你是唯一独特的,因为我创造了你。你越相信我的爱,就越不会在乎你是谁。
  最后分享,张国荣写的《我就是我》几句歌词:
  I am what I am
  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
  每个人都是造物者的荣耀。
  不用躲闪,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是什么,是万世沙砾当中一颗,
  我很庆幸,万物众生中磊落做人,
  怀着诚恩,告诉世界何谓勇敢。
相关文章:
·经文注释·
       
Copyright &
Jnmd.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又名: )
邮箱: nn160#qq.com(#改为@) 网站QQ群:  客服QQ:
基督福音网站,内容由热心肢体亲笔或惠寄或转投,部分为本站扫描收集整理,版权归基督所有,若有侵犯您的权益,请作者联系我站处理,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谁的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