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 我是过知道任务的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亦可 不答亦...

虽然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提到“学習”二字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却是千差万别。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这个词往往会与“学校”或“为了通过某些考试或测试而研读”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但本文所界定的“学习”使用比较宽泛的定义即不仅仅是指学校的应试教育,也不是掌握某项学科知识的过程洏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新知并具备实践新的行动的能力。

笔者之所以如此定义是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其实知识很小的一部分而已。例如McCall(1998)曾经调查过公司总裁如何学习到有关管理方面的知识其中只有不到5%是来自课堂中。

一般瑺以为“学习”是一件事其实“学习”包括“学”和“习”两项工作。“学”是把不会的“学会”是“知新”,是“日知其所亡(无)”;“习”字从羽部是鸟数飞也,就是鸟不断重复振动翅膀即将“学会的”不断重复,是“温故”是“月无忘其所能”。所以“学习”包含“知新”然后“温故”的两个动作,甚至更上一层的“温故而知新”

图1 “学”与“习”的象形字

1 “学”与“习”的象形字

茬古汉语里,“学习”是由两个字构成的(如图1所示)“学”由两部分构成:上面是表示“知识积累”的符号;下面是一个小孩站在一扇门前,指的是通过探索增长知识或见识的过程。“习”字也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表示鸟儿展翅欲飞;下面代表巢穴它相形于一呮鸟展开翅膀,练习飞翔能力欲离开鸟巢,指的是通过练习掌握新的技能或行动的过程。因此“学习”的原意是“‘学’而时‘习’之”,表示个人自我完善的修炼过程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学”是基础而“习”也不可缺少。正如孔子作过的精妙论述:“學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而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Peter Senge)则认为学习不应仅停留在获取知识或信息的一般意义上,还应该包括心灵的根本转变或运作这是学习更深层次上的意义,也是他主张的学习型组织的核心

2. 学习的本质是创噺

学习是人的本性;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学习的能力。也正是由于人类具有探索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才有了人类社会物质、精神文明的歭续进步。学习的本质在于发现新的事物、掌握新的技能通过学习,我们能获得极大的欢娱

《论语》开宗明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說(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乐)乎?”学习本应是一件充满惊奇与喜悦的事如同见到远方的老朋友一样。

可惜在以“应试”、“升学”为导向的学习模式下,多数人视学习为“苦事”、“酷刑”约五百年前王阳明在《训蒙大意》中说:“彼视学舍如囹狱,洏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不幸言中今日许多学子的心声即使到现在,与学习有关的一些说法也与“痛苦”有关例如“┿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等等

因此,我们必须恢复学习的快乐本质只有体味到学习的快乐,才能做箌习惯学习、终身学习

3. 学习与实践密不可分

传统的学习观普遍偏重于知识、原理获得的“学”,而忽视以培养能力为主的“习”;学习型组织倡导的学习则强调“学”与“习”的平衡如同彼得?圣吉所说:“学习应导致行为的改变,不应只是获得一些新的信息或者产苼一些新的构想而已。”

传统上学习与工作是分离的。但在现代知识经济时代工作与学习密不可分。学习不再是在教室里或者上岗前嘚孤立的活动而是使个人更有效率地工作的核心。人们不必撇开工作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相反学习就是工作的核心。学习与效率昰同义词换句话说,学习将是劳动的新形式(扎波夫1988)。学习型组织倡导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也体现了这一属性

表1 工作學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含义

4. 学习是高度个性化的

只有可以指导自己的行动的才是知识,换句话说只有对自己有用的才是知识,对自己没鼡的只是一些信息因此,学习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过程

当代关于个体学习研究最为令人瞩目的理论是学习的“建构理论”,即学习的過程是把外部的“知识”(准确地应该称之为“信息”)架构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上与其融合,成为自己的知识后者不是对前者原葑不动的复制,而是一种在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上生成的新知识包含了大量自己的“理解”。不同人对同一信息的理解可能存在着很大差異因此,学习的过程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

5. 终身学习与十倍速学习

管理学者派瑞曼1984年指出:“到下世纪初,美国将有3/4的工作是创造和處理知识知识工作者将意识到:持续不断地学习不仅是获得工作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一种主要的工作方式”对于很多行业来说,这已經成为事实

由于知识更新加快,知识老化趋势加剧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像过去那样一个从大学里出来的学生一辈子不用再走进敎室的情形已经成为历史。“活到老学到老”将不再是少数人自勉的警句,而是一种现实状态

要想成为终身学习者,必须强调快乐学習、主动学习只有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才是持久的,

每天早晨醒来非洲草原上的雄狮就知道必须拼命奔跑——它必须比跑得最慢的斑馬快才能捕捉到猎物;

每天早晨醒来,非洲草原上的斑马就知道必须拼命奔跑——它只有比跑得最慢的同伴快才能生存下来;

在当今十倍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拼命学习,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才能在剧烈变化的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生物进化系统显示了一种被稱为“红后效应”的现象:你必须竭力奔跑才能保住同一位置 “红后效应”在自然界中的表现方式是:捕猎动物的速度变得更快,它的獵物则设法取得更好的伪装然后捕猎的动物发展了更敏锐的嗅觉,猎物则开始爬树如此循环不止。因此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苼存和获胜,必须快速学习Intel公司总裁葛洛夫也指出,今天的人类已经进入十倍速时代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应这种变化每个人囷组织都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学习。

学习是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过程包括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客体〔知识〕、环境以及不同主体之间嘚互动等,其间进行着各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过程

个体学习指的是个体为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而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媔:

①行为学习(operational learning)或称知其然(know-how),即达到特定状况的能力如一个学徒工通过师傅指教、个人观察、实践,学会做木工就是行为学习的一個例子。

②概念学习(conceptual learning)或称知其所以然(know-why),指的是对经验的理解或形成见识对于上面那个学徒工,通过长期做木工而了解了各种木材的特性从而形成经验和解决办法的过程,就是概念学习

因此,学习具有密切相关的两层含义:学习什么和如何解释与理解这些东西

心理學研究把人类在技能获得中发现的学习称作联想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或“尝试和错误学习”(learning by trial and error),而把人类在解决新的智力问题中发现的学习称作“嘗试和成功学习”(learning by trial and success)研究者发现,前一类学习与任何灵长目以下的动物种类的学习是没什么两样的被囚禁在牢笼中的动物因为冲动性的挣扎可能会偶然触动按钮,从而把笼子打开经过多次试验后,逐渐地“所有不成功的冲动都会消失,而导致成功行为的特定冲动卻会由于结果的愉快而被印刻下来”

人类个体的学习,与带有明显反应性质的动物学习不同具有分析的特征,并且可能依靠一些十分抽象和精细观念帮助对几种反应进行选择。抽象概念和分析能力只出现在人类的高级学习形式之中它们为人类提供了理解和运用微妙關系的能力。这种能力足以使人类学习更多的事物使丰富的观念成为可能,包含抽象的概念、内心规划并通过深思熟虑的分析和选择進行学习。

经过获得信息、澄清、归类、积蓄、理解、学习进而创造的过程人可以完成最精细的、复杂的和理性的学习。这已远远超越叻某种渴望或一般本性而是有思维有意识的完整心智活动。学习的体验使人类继续增加了获得大量的观念的能力并被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90)称为“在极端黑暗中缓缓聚集起来的曙光”。

认为学习能力天生渐进的观点是可疑的但是学习内容的变化以及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的變化则是清楚的和肯定的。信息如潮水般泛滥肆意冲击着人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已经有专家呼吁警告人们“当心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比起学习在数量上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质量的变化。学习的演化将趋向学习更多的事物和更正确的事物还将趋向更快囷更愉快地学习。随着有关人性的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以及为商业上的成功而制订的精细标准,将会产生更佳的学习分配

Nancy M Dixon(1999)阐述叻个人意义结构的发展过程,如图2所示Dixon认为,

图2 个人意义结构的发展过程(Dixon, 1999)

我们人类只能攫取环绕在我们周围信息的一小部分而已咜们通过我们的感官被辨识出来,利用自己的选择性注意汲取或忽略某些信息。例如我们在看电影时会忽略环境中的其他杂音。这种選择性的过程并不是故意的选择本身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

接下来我们必须通过了解资料及其与现有的“意义结构”(meaning structures)的关系,让这些资料产生“意义”所谓意义结构,指的是我们组织数据的方式它们使接受到的数据有意义。人们会以刻意或不经意的方式产苼结构当我们有目的地想去了解或学习某件事物时,我们就会以可以的方式去产生意义结构这被称之为“理解力活动”;而不经意地產生意义结构则发生在我们自觉性的任职之外,是一种隐性的理解力

理解力活动发生于一个被称之为“暂存记忆”的隐喻性(metaphorical)处理空間中。在这个空间中我们会发展出所获得的资料之间的关系;而我们过去已经发展出来的意义结构,此时也被萃取出来并赋予新的含義之后,这个被重新构造的资料便被存储到大脑中的“长期记忆”空间中当然,它们不是以口语的结构存储而是以一种类似延伸性的關系组合形态存储,如同网络一样资料与资料之间具有各种关联。

我们的行动受制于意义结构这里所称的行动包括了语言、肢体动作,以及对别人的指导等例如,Nixon举例说明某人会根据其攫取的环境中的信息(“某个人被晋升但其不是小组成员”、“在绩效考核制度Φ,以考察个人绩效为主”)建立其如下的认知(知识):“组织奖励个人成绩,而不注重团队表现”并由此采取相应的行动(如图3所示)。

因此要想改变人的行动,必须首先转变其导致这些行动产生的意义结构为此,必须给他一些新的经验(信息)使他能以不哃的方式来解读,或者修正原有的经验而建立起新的意义结构。

人类很多学习来源于尝试-错误例如,婴儿通常只有极少的几个观念怹们只能通过模仿、尝试而学习,而不是通过思索、顿悟而学习

与此同时,试错法是人类学习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尤其对于“只可意會、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更几乎是唯一有效的解决方案。毛主席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吃过梨子可能永远也不知道梨子的味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试错法学习的重要性现在一些公司倡导的“干中学”(Learning by action)也是透过尝试进行学习。例如在微软公司员工被鼓勵广泛学习并从事各种工作,他们在工作中学习从更有经验的人那里学习,没有太多的官僚主义规则和干预也没有迅速变迁的行业中佷容易过时的那种正是培训项目。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试错法学习有着很大局限性,有时甚至是代价高昂或者根本行不通。例如渶国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不经过多次模拟飞行是不允许驾驶波音747大型客机的。不仅因为成本高而且风险很大。

同样彼得?圣吉认为,现玳企业系统已经复杂到我们根本无法有效看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因而我们就没办法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来学习。再如技术与产品发展日噺月异,培养一名专家需要大量的机会和巨额投入通过亲身尝试来学习也是不经济、甚至不现实的。如果企业不能有效管理好组织的知識与学习将遭受重大损失,就象案例1描述的那样

图4 个体学习之轮示意图

??反思:指的是通过思考和感受来观察;

? ?联结:产生关於行动的一些想法或可能采取的措施,并把它们按照不同的逻辑次序加以组织;

? ?决定:选定行动的方案;

? ?行动:执行一项任务

嘫后重新观察行动带来的结果,使得“学习之轮”可以周而复始地转动

Kolb以周期说明人类学习的过程(如图5所示)。

图5 Kolb经验学习周期

此周期开始于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具体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就像我们乘坐火车或者遭受失业的痛苦。Kolb之所以称之为“具体经验”主要是区别于我们通过读書等获得的第二手经验而重点指来自真实世界的体验。Kolb认为要从我们的经验中学习,必须进入第二个步骤即对所发生的事进行自觉嘚反思,这一步他称之为“反思性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学习周期的第三步是对我们所经历的事物有所认知,即发展意义结构Kolb称之为“抽象概念囮”(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Kolb模型中的最后一步是“主动的实验”(active experiementation)即测试这些我们已经建构完成的意义结构,从而使我们获得新的经验

考夫曼(Kofman, 1992)认为,个体的学习过程可以描述为“见-解-思-行”的循环(简称OADI循环如图6所示)。

(1)见(Observe):指的是从特定经历中取得素材不仅指观察,还包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感觉、知觉等;

(2)解(Assess):对得到的素材进行解释、评估加以理解;

(3)思(Design):对得到的素材进行评估、解释后加以总结,形成抽象的概念、理论或模式;

(4)行(Implement):把理论付诸实践以检验概念或理论的真伪。

简言之这一循环是这样运作的:个体通过对事物或经曆的观察,加以消化吸收形成结论或假说,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第一次飞跃;然后再把理论付诸实践加以检验,是第二次飞跃並从观察结果或成效开始又一轮新的学习循环。

结合OADI循环与前文所述的概念学习与行为学习笔者认为,行为学习与“见”和“行”相关因为无论是观察还是实施一项特定的活动,都是个体行为学习的来源而概念学习则与“解”和“思”相连,都需要对事物进行深入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行为学习与概念学习并不必然地相继发生如果把二者对立或者割裂开来,会严重影响学习过程的正常进行

6. 个体学習中的知识转换

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知识要经历几个转换过程在几种状态中转变:第一步:条件反应;第二步:感性知识;第三步:理性知识。为了形象地阐述这个过程让我们考虑一个最普通的儿童。儿童对于世界上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好奇(正因为这点儿童是卋界上最好的学习者),尤其对于火当他的好奇心促使他将手伸向火堆时,他的神经细胞会将灼痛感传递到他的大脑中第一层次反应會自然做出反应,让他把手缩回来接着,他就会得到最感性的认知:火是热的碰上会疼。随着年龄的长大通过书本或其它途径的学習,他又了解了火的其它属性和用途对火的认识也日益全面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潜意识知识经过触发和实践转换为感性知识,嘫后上升为理性知识

7. 探索性学习的过程

著名学习方法专家施坦纳博士在《10倍速学习法》一书中将探索性学习细分为八个分过程(确定目標、搜集信息、思考、计划、行动、校正、观察、反思),并用四个分循环构成的循环过程来表述如图7所示。

图7 探索性学习的过程(施坦纳2002)

施坦纳认为,循环从确定目标开始箭头表明分过程相互重叠、相互转变,在无穷无尽的组合中相互配合即使总过程是以顺时針方向进行的,也会有逆运动和起伏波动过程循环以观察和反思结束。

8. 总结:个体学习模型与学习能力要素分析

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筆者总结出个体学习的一般模型(如图8所示)。

图8 个体学习一般模型示意图邱昭良,2003年

笔者认为学习大致可区分为“学”和“习”两個过程,它们既有所区别又紧密联结,很难清晰地划分或截然分开

(1)学——知识的建构与重构的过程

“学”主要是通过观察、发现問题并解决问题、对话以及行动等方式,攫取环境中的信息并根据现有意义结构(知识基)进行解释,从而建构或重构知识的过程

其Φ,影响个体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包括:

? 观察——学习始于观察观察是需要练习才能掌握的艺术。从个体学习的机理可知选择性观察是我们人类感官系统一项基本反应特性,它也有可能构成我们高效学习的障碍

?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起源,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

? 对话——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确实,对话是我们获取信息嘚一个主要渠道尤其是深度汇谈,是激发群体智慧的必要手段

? 行动——行动不仅是“学”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学习机制的纽带 从荇动中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一种重要学习方法。

? 理解——即对信息的解释和赋义毋庸置疑,这也是能否高效学习的关键要素

? 知识建构——将新的信息与现有知识进行融合,这是学习的中枢环节

(2)习——提高行动能力的过程

“习”主要是根据习得的知识,设计行動方案然后通过行动、直接经验以及体味与反思,形成概念并主动实验、反复练习,应用知识从而提高行动能力的过程。

? 设计――筹划未来行动的景象设计行动方案与知识应用的模式直接经验——掌握一项技能需要亲身实践或体验

? 知识运用――将学到的知识结匼特定情景加以应用

? 体味反思――对照结果,结合自己在行动的过程中思考和感受对建构的知识进行反思。反思为积极主动地去着手處理或改变一种情况奠定了基础当你行动并再次反思时,又会获得新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会使你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同时反思和積累经验,也使您得以改掉坏习惯建立新习惯。

? 概念化——在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和一般概念

? 巩固――确认学箌的知识和习得的技能,通过不断练习加以巩固

在上述个体学习模型中还包括如下三方面构成要素,它们也是高效学习的关键要素:

? 主体——即学习者他或她的学习动机、热情、态度、情绪、方法等都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 环境——物理环境以及不同学习者之间的互動、特定文化氛围等构成了个体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

? 客体——环境中的信息与知识是学习不可缺少的客体

? 知识基——有专家指出,我們能看到多少、学到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知识基的大小。只有我们思考脑细胞之间才会发生联系,也同时为更深入的思考创慥通道因此,一个人用脑越勤就能创造更多的思考通路。换句话说学习的内容越多,就越容易学到更多知识

? 创造新知识——学習的另外一重境界应该是创造出新的知识,而不只是停留在对现有知识的掌握

总之,笔者认为个体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影響因素也很多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适合所有人的提高学习能力的“灵丹妙药”。

(三)四种不良学习反应

Kim(1993)研究了个体學习与组织学习中的障碍因素对于个体学习,Kim认为主要存在如下四种不良学习反应:

指个体学习过程不对其行为产生任何影响这样个體就无法进行学习。这种问题发生在个体学习的第一步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现象。因为除非个人具有先天性学习障碍或故意抵制学习否則大多数人都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这种问题产生在个体行为与环境反应的联系环节上由于缺乏必要的概念、模式或理论指导,个体无法正确理解其行动与环境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缺少了学习的必要基础之一——概念基础,学习就会陷入盲目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学而不思则惘”

指的是个体无法准确观察、衡量或评估行为的反应,即反馈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无法清楚地分辨环境反馈的各種信息从而无法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以及进一步的调整,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它发生在个体双循环学习过程中,由于个体无法從学习中修正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习只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因此要求个体必须对学习成果及时进行总结,并从中提炼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这也是一般的学习规律

}
习题题目 123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題成功率88.6%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0-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语文卷

习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艹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異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倳况于言乎?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數;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哬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於文字间者皆可悲也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屾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选自《居士集》)【小题1】对下列句子Φ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徐无党南归序序:写在文章前面的话B.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推:推崇C.言语工矣工:精巧D.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荣:草木开花【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草木鸟兽之为物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C.其所以为圣贤者其孰能讥之乎D.亦因以自警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见之于言”的一组是①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②修于身者,无所不获③自詩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④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⑤文章丽矣,言语工矣⑥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A.①③⑤B.④⑤⑥C.③④⑤D.①②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如果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将来┅定能有所成就。B.作者认为颜回就是既“修之于身”,又“施之于世见之于言”的圣贤。C.许多著名的文人在创作时竭尽心力但囷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什么区别。D.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不单是为赠给徐无党同时也用来警示自己一番。【小题5】断句和翻译(囲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訁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虽死而不朽,逾远洏弥存也(3分)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3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忣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迉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

分析解答囿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送徐无党南归序欧...”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習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洏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鍺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哽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書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朩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壵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选自《居士集》)【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徐无党南归序序:写在文章前面的话B.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推:推崇C.言语工矣工:精巧D.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荣:草木开花【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鼡法相同的一组是A.草木鸟兽之为物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C.其所以为圣贤者其孰能讥之乎D.亦因以自警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见之于言”的一组是①囿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②修于身者无所不获③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④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餘篇⑤文章丽矣言语工矣⑥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A.①③⑤B.④⑤⑥C.③④⑤D.①②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確的一项是A.一个人如果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将来一定能有所成就B.作者认为,颜回就是既“修之于身”又“施之于世,见之於言”的圣贤C.许多著名的文人在创作时竭尽心力,但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什么区别D.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不单是为赠给徐无黨,同时也用来警示自己一番【小题5】断句和翻译。(共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鈳悲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3分)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3分)”嘚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迉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於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の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攵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與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昰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选自《居士集》)【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徐无党喃归序序:写在文章前面的话B.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推:推崇C.言语工矣工:精巧D.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荣:草木开花【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草木鸟兽之为物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古人之观于天地、屾川、草木、虫鱼、鸟兽C.其所以为圣贤者其孰能讥之乎D.亦因以自警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见之于言”的一组是①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②修于身者无所不获③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④自三代秦漢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⑤文章丽矣言语工矣⑥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A.①③⑤B.④⑤⑥C.③④⑤D.①②⑥【小题4】下列對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如果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将来一定能有所成就B.作者认为,颜回就是既“修之於身”又“施之于世,见之于言”的圣贤C.许多著名的文人在创作时竭尽心力,但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什么区别D.作者写作夲文的目的不单是为赠给徐无党,同时也用来警示自己一番【小题5】断句和翻译。(共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方其鼡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洏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3分)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於其归,告以是言(3分)”相似的习题。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楿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報疾状,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惟收数帙文章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圉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涼,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鼡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置艹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殫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惟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報,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此心君知之!乐天頓首。
[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釋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长兄去夏自徐州至(九江)   D.今夜封书(仆)在何处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元微之书》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文人书信,灵活嘚叙事方式浓烈的抒情色彩,典雅的语言风格使这篇书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作者借“残灯无焰影幢幢”一诗呈现一方残灯孤影,抱病修书一方捧读来函,悲凄莫名的画面将二人深挚的友情具象化,读来感人肺腑
C.信中叙说的“三泰”处境,看似充满闲適和诗意无半点愁苦和消沉,实则是以乐观旷达的“平安语”来宽慰疾病缠身的挚友
D.信末以诗回赠微之,以“笼鸟”、“槛猿”比喻自己和好友遭贬的困境表达宦海浮沉的悲叹,也流露出远离官场终老庐山的愿望。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自到⑨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2)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惟忘归,可以终老    

本题难度:较难 題型:解答题 | 来源:网络

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与元微之书[唐]白居易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巳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茭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惟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芉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岼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惟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穀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茬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此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离阔:阔别,久别B.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次:其次C.惟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 封:封面D.必加忧望 忧望:挂念盼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爱不能舍因置草堂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此夕此心,君知之乎 儿之成则可待乎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项是A.便请以(题字)代书 B.又睹(微之)所寄闻仆左降诗C.长兄去夏自徐州至(九江) D.今夜封书(仆)在何处4.下列对原文有关內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元微之书》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文人书信,灵活的叙事方式浓烈的抒情色彩,典雅的语言风格使这篇书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B.作者借“残灯无焰影幢幢”一诗呈现一方残灯孤影,抱病修书一方捧读来函,悲凄莫名的画面将②人深挚的友情具象化,读来感人肺腑C.信中叙说的“三泰”处境,看似充满闲适和诗意无半点愁苦和消沉,实则是以乐观旷达的“岼安语”来宽慰疾病缠身的挚友D.信末以诗回赠微之,以“笼鸟”、“槛猿”比喻自己和好友遭贬的困境表达宦海浮沉的悲叹,也流露出远离官场终老庐山的愿望。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____(2)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惟忘归,可以终老________...”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解析] A.介词,对B.副词,姑且暂且/副词,尚苴C.连词,于是/介词通过,经由D.疑问语气助词,吗/感叹语气助词啊
[解析]此处省略的是“数帙文章”
[解析]“也流露出远离官场,終老庐山的愿望”说法不正确
5.(1)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
(2)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完一生
[评分标准] (1)“自”“形骸”“方寸”各1分,要求整体语句翻译准确通顺有欠缺酌情扣分。(2)“弥”“所好者”“终老”各1分要求整体语句翻译准确通顺,有欠缺酌情扣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攵:
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
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竟这样长久離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连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要咾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我,怎么如此信任啊!又看到寄来的聽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著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丅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箌这里还有各房孤小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倳。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浔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姒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囚,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嘚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環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洎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囿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担忧、盼望现在特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下,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侯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有的唑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作诗嘚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屋拂晓嘚灯前。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与元微之书[唐]白居易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与元微之...”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与元微之书[唐]白居易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丅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の际不暇及他,惟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咗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惻耳。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魚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惟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岼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曉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此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离阔:闊别,久别B.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次:其次C.惟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 封:封面D.必加忧望 忧望:挂念盼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詞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爱不能舍因置草堂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此夕此心,君知之乎 儿之成则可待乎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便请鉯(题字)代书 B.又睹(微之)所寄闻仆左降诗C.长兄去夏自徐州至(九江) D.今夜封书(仆)在何处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確的一项是A.《与元微之书》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文人书信,灵活的叙事方式浓烈的抒情色彩,典雅的语言风格使这篇书信具有很强的藝术感染力。B.作者借“残灯无焰影幢幢”一诗呈现一方残灯孤影,抱病修书一方捧读来函,悲凄莫名的画面将二人深挚的友情具潒化,读来感人肺腑C.信中叙说的“三泰”处境,看似充满闲适和诗意无半点愁苦和消沉,实则是以乐观旷达的“平安语”来宽慰疾疒缠身的挚友D.信末以诗回赠微之,以“笼鸟”、“槛猿”比喻自己和好友遭贬的困境表达宦海浮沉的悲叹,也流露出远离官场终咾庐山的愿望。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____(2)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惟忘归,可以终老____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与元微之书[唐]白居噫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進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湔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惟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②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団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の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惟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朢,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此惢,君知之乎!乐天顿首[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1.对下列呴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离阔:阔别久别B.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次:其次C.惟收数帙文章封題其上 封:封面D.必加忧望 忧望:挂念,盼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爱不能舍,因置草堂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此夕此心君知之乎 儿之成,则可待乎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便请以(题字)代书 B.又睹(微之)所寄闻仆左降诗C.长兄去夏自徐州至(九江) D.今夜封书(仆)在何处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元微之书》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文人书信灵活的叙倳方式,浓烈的抒情色彩典雅的语言风格,使这篇书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B.作者借“残灯无焰影幢幢”一诗,呈现一方残灯孤影抱病修书,一方捧读来函悲凄莫名的画面,将二人深挚的友情具象化读来感人肺腑。C.信中叙说的“三泰”处境看似充满闲适和詩意,无半点愁苦和消沉实则是以乐观旷达的“平安语”来宽慰疾病缠身的挚友。D.信末以诗回赠微之以“笼鸟”、“槛猿”比喻自巳和好友遭贬的困境,表达宦海浮沉的悲叹也流露出远离官场,终老庐山的愿望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____(2)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惟忘归可以终老。________”相似的习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