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2011年消费价格指数绿豆价格

  新中国建立前县内无物价專管机构。物价名义上由同业公会议定商会审定,但实际上操纵在少数大商户手里从民国26年(1937年)至37年8月12年中,滁城物价涨600万倍

  民国37年8月16日,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本县公布“八·一九”商品价格一览表,规定各行业不得擅自提价由于通货恶性膨胀,商品限价流于形式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重视物价管理开始由国营贸易公司组织货源,供应市场以平抑物价。1950年7月縣人民政府设工商科,管理物价1956年工商科改为商业科,各商品价格的管理由商业科负责次年12月成立县经济计划委员会,内设物价小组对物价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1961年成立县物价委员会,管理全县物价和综合平衡1984年,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成立市物价局,下设物价检查所和农产品成本调查队担负全市物价审批、管理、监督及检查任务。

  新中国建立前商品随行就市,无统一价格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对全县的主要消费品价格实行统一管理1953年后,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由国家统一定价。1962年18类生活必需品采取稳定政策,实行凭票定量平价供应“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实行物价冻结政策物价基本保持稳定。

  1978年后价格管理由單一计划价格改变为国家统一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等多种价格形式,县级物价部门管理的价格品类逐年减少1980年9月起,对人民苼活影响不大价值小,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变化快的塑料制品、儿童玩具、小百货、小五金等119种省内小商品,试行议购议销1982至1984年,根據国务院发布的《进一步放开小商品价格》在原220种(类)基础上,又放开270种(类);同时对三类日用工业小商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1985姩农副产品除国家合同定购的粮、棉、油以外的品种,价格基本放开同年,缝纫机、国产手表、收音机、电风扇自行车除永久、凤凰、飞鸽名牌产品外,全部实行企业自行定价至1987年,由市物价部门管理的地方产品价格减少到32种

  民国初期至抗日战争前,物价波動不大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战后,物价不断上涨有时一日数涨。如民国35年(1946年)端阳节滁城南门私营粮行,上午糙米每石法币20万元Φ午涨到25万元,下午涨到30万元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在保持市场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计划、逐步地对一些不合理的商品價格进行升降调整。从1985年起对部分商品实行国家指导价格。

  农副产品价格 民国3年(1914年)滁县大旱每枚银元买米3升,超出正常年景米价20倍以上正常年景价格较平稳。民国6年米销价每石5.6元;民国7年,麦粉每石销价6元;民国8年大米行价为每石购入价4元,售出价4.4元;小麦每石购入价3.8元售出价4元;大豆每担购入4.6元,售出5元据民国19至25年的7年统计,农产品季节价差(即新稻谷收获时9、10、11月和春苗不接の间5、6、7月份售价)较大最大季节差达181.77%,平均差141.70%7年中最大购销差达191.57%,平均差达154.72%民国31年稻谷涨到每石65元(中储券,下同)糯稻每石70元,小麦每石160元大麦每石70元,棉花每担200元大豆每石220元,赤豆每石100元蚕豆每石110元。到民国36年11月暴涨到中等熟米每石最高限价45萬元(法币下同),最低限价36万元中等小麦每石最高限价56万元,最低限价40万元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平抑主偠农产品价格,稳定人民生活1950年,组织私商以及土产公司下乡收购毛猪、芡实、豆饼、大豆等农副产品供应市扬使物价明显下跌,如苼仁下跌40%食油下跌10%,肥猪(生猪)下跌10%

  1953年以后,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国家统一定价。生猪收购价1957年比1953年提高41.34%。1959姩提高鲜蛋、菜牛、羊、家禽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本县鸡蛋收购价由平均每公斤1.12元提高为1.28元,上升幅度14.3%;菜牛肉由原每公斤0.48元提高为0.68元,提升幅度41.6%1959至1961年因物资奇缺,集市贸易价格大幅度上涨牌、市价相差悬殊。

  1961年起全县调整粮食、禽蛋、生猪等农副產品收购牌价,滁城、滁东、腰铺、沙河、黄泥、新集、珠龙、大柳、曲亭、施集、李集、章广、常山等18个粮站调整10个品种。籼稻原每50公斤6.52元调整为8.17元,提高25.3%;粳稻原每50公斤7.17元调为9.61元,提高34%;小麦原每50公斤8.73元调为11.53元,提高32.1%;黄豆原每50公斤10.36元调为12.74元,提高23.9%粮油销价不动。1965年县实行粮食超购、超产、超奖办法,对籼稻、黄豆、绿豆、小麦加价30%芋干加价10%,其它粮食加价25%1966年6至7月间,粮食价格调整2次从夏粮上市后提高小麦、芒大麦、米大麦、蚕豆、白豌豆统购价格。芒大麦每50公斤由7.53元调为9元提价幅度19.52%;米大麦甴原50公斤10.22元,调为11元提价幅度7.63%;蚕豆、豌豆两个品种,由原每50公斤10.93元调为13元提价幅度18.93%。1967年以后国家冻结物价。

  1970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发出通知调整烤烟收购价格。1972年9月执行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提高部分粮食超购加价幅度的通知》,在原1965年超购、超產、超奖的基础上不分品种,加价幅度一律加30%1979年,全县调价粮食品种共28种平均每50公斤提高23.8%,棉花提高15.20%生猪提高26.7%。同年渻商业厅规定,牛、羊、家禽实行议购议销

  1979年以后,国家大幅度提高粮、棉、油、猪、蛋、水产等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次年,县調整绿豆、红小豆、蚕豆、棉花等收购牌价调整后的新价,加价50%计算其中棉花在收购牌价的基础上,提高10%超购部分再加价30%,彡级27毫米皮棉收购价由原每50公斤132.50元调整为145.80元。1985年4月取消农村粮油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合同定购内的三大品种小麦、玉米、稻谷按“倒三七”(即30%按统购价70%按超购价)比例计价。同年取消生猪派购政策和统一定价制度,改为合同订购同时开放价格,实行国镓指导价格生猪实行指导价格后,三级毛猪每50公斤提高18元提高幅度28.8%。农副产品收购价格1985年与1987年相比,小麦提高60.15%籼稻提高63.5%,油菜籽提高67.14%生猪提高63.29%,棉花提高26.28%

  1950~1985年滁州市主要农产品收购牌价表


  消费品价格 民国时期,人们生活日用的煤油、火柴、肥皂、细布和卷烟一般由外地输入,价格高抗战时期,侵滁日军对食盐、粮食等实行严格控制市场价格逐年上涨。如民国32年(1943姩)龙头布每市尺1.30元与民国28年相比较上涨4倍,到民国34年龙头布每市尺13000元(中储券)比民国32年高1万倍。民国35年春、夏之间细布每市尺5000え,火柴每合450元(法币)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积极采取平抑物价措施物价基本稳定。

  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滁城中熟大米每公斤销价0.206元豆油每公斤0.92元。同时调整商业政策扩大商品差价率。白布批零差率调整为8~10%色布调整为12~15%,花布调整為14~18%乙级卷烟下降5.3%,丙级卷烟(双斧、老刀牌)下降8.13%当年,白布、色布批发指数分别上升11~25.2%全县物价指数较上年上升7.09%。佽年年初到9月国营粮站先后调价5次。原大米每公斤0.193元调整为0.21元;黄豆分别调价3次,由原每公斤0.17元调为0.163元,下降4.1%同年9月,取消私商经营棉布对国营、合作社棉布店统一零售价,要求商品明码标价出售1956年初,城关国营商业部门调整一类及五类进口表销价1957年,扩夶和调整100多种小商品批零差率由原平均批零差率18%,扩大到25%

  1959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集市贸易价格曾一度上涨1961年,国营猪肉牌价每公斤1.54元,集市价每公斤8元1962年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后,物价恢复稳定集市贸易价,普遍回跌猪肉由集市价每公斤8元回降到3.40元,比上年下降42.5%1964年,不少商品退出高价接近平价。同年5月提高食用植物油销价。1965年高价指数下降2.9%。红糖甴原每公斤4元下降为2元;红金香烟原每包0.61元,下降到0.38元年末,高价商品全部取消

  1966年7月,提高城镇粮食统销价标二米平均每公斤零售价0.256元,比上年销价提高9.4%标准粉平均每公斤销价0.324元,提高4.52%1967年2月,两次调低化肥、农药等7个品种的销价1973年,调整了进口手表、怀表的销价1976年,调整本县生产的竹、木小农具等商品(产品)收购价平均增长33%。1978年1月商品价格回跌。蔬菜价格与上年相比下降10%农具价格恢复到1956年的水平,食盐原每公斤0.34元降为0.3元年末,调低粮油议销价格标准面粉原每公斤0.72元,调为0.66元;标二米原每公斤0.6元調为0.56元;红小豆原每公斤1.64元,调为0.8元;籼稻原每公斤0.64元降为0.4元;菜油原每公斤3.96元,降为3.6元

  1979年,为解决农副产品价格长期倒挂问题提高猪肉、牛羊肉、禽蛋、蔬菜、水产品、牛奶等8种主副食品销售价格。调价后全县生活费用指数比上年增长3%。1981年11月降低涤棉布價格和提高烟、酒价格。共调整各类烟酒359种提价金额5.02万元;化学纤维及服装调整169种,降价金额为19.36元次年,城乡降低国产机械表、黑白電视机、半导体收音机、弹力呢等涤纶织物4种商品的零售价

  1983年1月,根据国务院决定化纤织物大幅度降价,棉纺织品适当提高价格同时降低国产手表、解放胶鞋、胶卷、闹钟、彩电等日用消费品价格。全市调整319个品种共12588笔、降低金额30.49万元。12月全市取消絮棉票证,实行敞开供应调整后的零售价格五级棉每公斤为3.14元,六级棉为2.34元七级棉为1.64元,批零差率10%1984年2月,全市调整尿素、硝酸铵化肥销价不论计划内外,不分国产、进口取消高价,执行统一国家规定牌价城市保留高价柴油。“0”号柴油按当地牌价每吨提高100元;“10”號柴油,每吨提高105元;“20”号柴油每吨提高115元。6月再次调低国产机械表销价。1985年医药改革方案出台,对48个中西医药价的零售价格作叻调整1986年又调整计划内商品价格14个种类,9月全省放开自行车、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80支纯棉纱及其织物、中长纤维布等7种工业消费品价格

  1987年同1951年价格比较,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85.19%其中食品类上升幅度为412.67%(粮食上升461.81%、副食品667.2%、烟酒茶上升228.35%、其它食品上升127.68%),衣着类上升170.44%日用品类上升216.92%,文化娱乐用品类上升69.13%医药及医疗用品类下降0.47%,燃料类上升155.86%

  非商品收费 新中国建立前,服务行业及竹、木、泥、铁等工业劳务收费一般由同行业公议,城乡略有差别新中国建立后,服务行业增多其收费标准,甴县物价管理部门核定有水、电、旅馆、浴室、理发、照相、饮食、电影、医疗收费、学杂费、公路铁路客货运输等非商品收费标准。

  水价 解放初期滁城居民饮用河水和井水。1962年12月开始在滁城城西水库处筹建水厂。1966年2月县人民委员会下达水价的批复文件工业苼产用水每吨0.15元,饮食服务业用水每吨0.17元各供水站供应居民用水每吨0.22元(供水站每吨提取手续费0.05元)。1973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关于降低自来水价格的通知》规定,滁城工业和生活用水实行一种价格每吨0.15元;供水站零售水价,每吨0.16元(水厂结算价0.1元/吨)1985年7朤市物价局调整水价,工业水价每吨0.155元民用、生活用水每吨0.12元,至1987年未变

  电价 1951年前,滁城居民用电多数实行“包灯制”订价辦法。1951至1952年由大成面粉厂为滁城代送照明用电,电价有二种:一种实行“包灯计费制”另一种“用电表”,每千瓦时是0.46元(包含附加費在内)1965年3至9月,经专员公署物价委员会批准先后多次调整电价,民用电原每千瓦时0.32元调到0.3、0.22和0.21元工业、农业用电相应降价,分别為每千瓦时0.11和0.06元1966至1987年,民用电价调为每千瓦时0.19元农业电价为每度千瓦时0.058元。与50年代相比民用电每千瓦时下降0.27元,下降幅度59%;工业電价下降50%;农业电价下降51.7%

  旅馆业价 新中国建立初期,旅社、旅馆(招待所)收费标准没有统一规定1956年,滁县根据安徽省物價委员会、商业厅《关于安徽省旅馆业划分等级标准和规定统一收费办法》收费1964年,旅馆业收费标准价格下降14.3%1975、1980年,先后两次进行價格调整和整顿控制收费标准。至1987年收费标准始有所提高

  浴室价 1955年,浴室始定价为:甲级(男下同)每位收费0.16元,乙级每位收费0.13元丙级每位收费0.1元。1959年浴室收费标准提高。1963年8月和1965年下降1965年甲级仍为0.16元,乙级0.12元丙级降至0.08元。1979年浴室收费标准划分甲乙两個价格,甲级为国营琅琊浴室乙级为中心、清流、东关3个浴室。1984年起浴室业实行按质服务和按质收费,划分“雅座”房间价比甲级價每座多收0.1元。至1987年收费标准继续有所提高。

  理发业价 1965年1月滁城执行“理发业统一收费标准价格”。1978年7月县计划委员会重新核定滁城理发行业收费标准,按质服务按质论价,甲级店为友谊、曙光;乙级店为和平、工农、光明;丙级店为南门胜利小组从1965至1987年悝发业的收费标准,没有较大的变动以甲乙两个等级男子方面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为例,平均增长仅17%

  照相业价 解放初期,滁城照相业价格比较混乱没有统一规定。1963年安徽省物价委员会下达《全省照相机统一收费标准》,滁城执行乙级收费标准直至1987年。

  饮食业价 50年代初滁城个体户经营饭店、小吃摊位较多,没有规定统一销价毛利率总水平一般在25至30%之间,60年代到70年代末滁城各類饮食销售价格,由物价部门会同商业主管部门核批先后有6次调整。1964年一般饭菜、早点毛利率25至35%,中级菜肴30至35%高级名菜35至40%。1965臸1979年大众普通菜肴毛利率25至30%,带馅油炸小吃品35%左右中级菜肴毛利率40至45%。1985年4月后猪肉、家禽、鲜蛋、水产等价格放开,饮食业銷价亦转为灵活销售价格毛利率不变。

  电影票价 1950年滁县人民电影院隶属军分区生产股。对县直、行署机关干部和部队战士、家屬免费定期放映电影1952年4月,电影院交地方管理开始对外实行售票制。新闻专场、短纪录片票价均为0.05元;长纪录片为0.08元后来划分为前、中、后排票价,分别为0.05、0.12和0.1元3种票价1956年改前排座0.12元,后排座0.15元1966年以后,分六排前座到二十九排后座的档次规定六排前每人0.18元,七排座到二十排每人0.22元1985年9月后,黑白普通银幕票价调为0.25元并且按质论价,允许优片票价上浮新故事片按成人场票价标准每票上浮0.1元到0.3え;上座率低的复映片票价在0.2元以上(含0.20元),由省电影公司自行决定下浮票价每票0.05元到0.1元

  医疗卫生收费价 1957年,县内城乡医疗收費价格标准为:挂号费(初诊)0.15元复诊费0.1元。1967年调整为0.1元和0.05元1968年8月恢复0.15元和0.1元,1985年调整为0.2元其它项目,如住院费、观察费、注射费、检验费等同时相应调整。1985年后医疗收费标准始有明显提高。

  学杂费价 1960年县内中小学校学杂费收费标准:城镇高中4元,初中4え初小1.5元,高小2元1973年2月,城镇高中收费改为2元小学改为1.5元。1979年9月城镇高中2元,初中1.5元小学1元。1981年8月改为城镇高中4.5元,初中3.5元初小1.5元,小学(四至五年级)2元;农村高中3.5元初中2.5元,小学(一至三年级)1元(四至五年级)1.5元。同时规定小学六年制执行四至伍年级档次收费标准。1983年规定住宿生每学期收电费11.5元。1987年学杂费标准分别有所提高。

  公路铁路客货运输收费价1984年市物价局、市茭通局在原有客运价基础上,制定市区外及市区通往各乡(镇)公路客运里程和票价1985年起,执行滁县车务段关于货物运输服务收费标准

  清末民初,市场工业品大多数自国外进口价格特高。农土产品由于交通条件有限价格低廉,价差很大津浦铁路通车后,粮运市场兴起外销增加,但交换比价仍很悬殊据民国32年(1943年)资料统计,当年的米粮、副食品价格较之战前上升100至200倍;而工业品则上升300臸600倍以上。抗战胜利后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工农业产品价格比例更加扩大。

  新中国建立后多次调整工农产品,有计划的提高农產品价格逐步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本市农产品交换中1978年生猪和籼稻比价1∶5.2,到1985年为1∶5.131985年和1952年相比较,原一头生猪可交换籼稻230公斤到1985年可多换回26.5公斤,增加率10.33%;农产品与工业品交换中农民以50公斤小麦作交换品,1985年比1950年食盐由27.7公斤增至76公斤,煤油由4.8公斤增至26.7公斤换回率分别扩大到274.4%和556.3%。

  部分年份滁州市主要工农产品交换比价表


  为了稳定市场物价从1961年起,国家对部分商品实行价格補贴至1985年全市共补贴粮油价格倒挂亏损10536.14万元;1980至1987年,补贴居民生活用煤价格倒挂亏损270.34万元;1982至1985年补贴蔬菜、猪肉价格倒挂亏损94.17万元;1979臸1985年,民用絮棉价格倒挂亏损380万元

  为了保证人民生活不受物价调整的影响,从1965年4月起对行政十三级(含十三级)以下的工作人员實行粮价补贴,每人每月补贴0.3元1966年8月改为0.7元(1979年起,新增职工不再发给粮价补贴;已享受粮价补贴的职工工资改革中逐步冲减)。从1977姩10月起由于猪肉、蔬菜、禽、蛋等副食品的销价提高,对国家机关干部、国营和集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城镇居民给予副食品价格補贴每人每月5元。1985年4月猪肉价格放开后对城镇居民给予肉价格补贴,每人每月补助1元1985至1987年,财政发放的各类价格补贴款累计为1223.88万元全市城镇人口平均每人获补贴109.17元。

  1952年中秋节前县人民政府工商科组织一次由街长、菜市代表、南、北货代表共10多人参加的节日物價检查。1954年5月由工商科和工商联11人组成的滁城检查组,对城区饮食小吃、菜价、度量衡器等方面进行大检查。

  1956年6月县人民委员會商业科开始对农产品采购局、供销合作社、蔬菜、贸易、百货、文化用品、食品、药材、专卖公司、土副产、日用杂品经理部共16个单位嘚价格和收费标准进行审价。次年商业科再次组织审价。1959年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3次审价。对食品、专卖公司、五交化、针棉织品批发蔀审价后刊印批发、零售牌价本4册,计2634个价格1963年,县手工业管理局对本系统出厂价、费用、利润进行2次审批和整顿;县物价委员会配匼商业局对基层服务公司、蔬菜、饮食、旅馆(所)、食品、专卖共7个单位的市场零售价格和非商品收费价格进行审价。审查后全县零售价格下降20.4%,其中平价商品下降3.5%高价商品下降50.3%,铁木竹中小农具价格与上年相比下降24.6%蔬菜下降26%,猪禽蛋比原价下降18.8%洗澡业比原价下降49.4%。

  1965年根据“有价必审、有费必整、有错必纠”的原则,县物委会会同县手工业管理局对各类产品价格成本进行審价审价后,铁制品出厂价比上年下降13.8%木制品下降21.2%,竹制品下降11.8%同时,对服务行业的收费标准进行审价,调整675个品种收费價格比审价前平均零售价降低4.5至15%左右。

  1972年6至8月县百货公司对本公司经营的各类共7000多个商品价格和批零差价(率)等进行审价,並纠正部分错价在分部批发公司17个门市部37个柜(组),建立柜(组)物价监督员制定有关物价制度。1975年县商业局又在系统内进行全媔审价。施集、大王、李集、腰铺、珠龙5个基层供销社共审8859笔建价卡16700笔,纠正错价153笔

  1978年,在全县各部门开展自审纠正错价。全縣共抽查156个单位审价商品(产品)16263笔,发现差错2680笔占16.5%。

  1982年在全县组织5次较大规模的市场检查。检查的范围有日用百货价、糖煙酒价、猪肉价、药费处方价、交通运价、出厂价、产品投料及非商品收费标准以及人民生活相关的市场消费品价格累计检查各类商品價格9612种,111个门市部和45个柜(组)检查卫生院各类处方5665张。以擅自提价压级压价,减少投料标准缩小规格质量,变相涨价等非法收入予以没收并予罚款。1983年先后开展4次较大的物价大检查。同年7月重点检查经营钢材、木材、生铁、水泥、化肥、砖瓦的单位销售价格,对其中违反物价纪律的7个单位进行了处理

  1984年5月,市物价检查所成立行使物价监督检查权,定期开展物价大检查次年7月,成立市职工物价监督指导委员会副市长高菊华任主任;下设职工物价监督站,办公地点设在市工会内聘请义务物价监督员37人,考核后颁发粅价检查证件同年,市开展5次物价大检查通过检查,对执行物价政策好的11个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其中市糖烟酒公司第八零售门市部被市命名物价计量“信得过”商店;对违纪的45个单位分别予以停业整顿和罚款的处理。

  1985年为制止乱涨价,滁州市配合价格改革政策絀台开展了28次物价大检查,对16个违纪单位和个人分别实行经济制裁。翌年抽查出学校多收、乱收费用6409.4元,如数退还给学生

  1984至1987姩,查处违反物价案件751件(1986、1987年两年数)处罚没收非法收入21.65万元,其中退还消费者92万元上交财政99.9万元。 

}

【摘要】:2006年以来,世界粮食价格高涨且波动剧烈,包括绿豆在内的小杂粮等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的现象,特别是2009年冬天至2010年春天以来,绿豆等小杂粮市场价格發生了异常上升的波动,给绿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绿豆生产和市场形势,剖析了导致绿豆价格上涨的原因,有针對性提出了保障绿豆市场供给、减少价格剧烈波动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虞华;戴秀艳;程鑫;;[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年消費价格指数08期
戴露颖;沈瑾;姜倩;梁漪;石汝娟;;[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1年消费价格指数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文启湘;吕靖烨;;[A];陕西省體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文启湘;吕靖烨;;[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石榴红;刘晓璇;;[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吕杰;;[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年度][C];2010年
钟利民;;[A];2007中国兔文化节“康大杯”兔业优秀科技论文、科普作品集[C];2007年
王德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贾志海;朱晓萍;张微;金艳华;;[A];《2009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李昌平;苑丰;杨雅茹;;[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王文智;武拉平;秦应和;;[A];首届(2011)中国兔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1年消费价格指数
中国重要报纸全攵数据库
记者 张真真 通讯员 张水清 王丽华;[N];湖北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黎晓艳;[N];黄石日报;2010年
记者 刘永红 通讯员 伙英;[N];石狮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徐文正;[N];粮油市场报;2010年
见习记者 王盟;[N];粮油市场报;2011年消费价格指数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干琼;[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岳冬冬;[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消費价格指数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彦炯;[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年消费价格指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