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去北京而学不喜欢的哲学,怎么看北京时间?

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30秒后自动关闭
北京:外卖小哥爱学习等餐时看《西方哲学史》
请选择打赏金额:
播放量12.7万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更多数据:
Copyright (C)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快速下载海量视频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免费观看1080P视频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剧集: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2,022被浏览84,009分享邀请回答237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0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5 个回答被折叠()这学期选了古希腊哲学和康德黑格尔哲学,老师指定的教材是挪威人希尔贝克写的《西哲史》。我觉得对于刚看哲学书的人而言可能会觉得难读,枯燥。我自己另外看了《邓晓芒讲黑格尔》《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康德哲学讲演录》,读懂了这三本书,也就接受了最初步严格哲学思维的训练。今年我还重读了笛卡尔《谈谈方法》两遍,每一遍都有新的理解。另外,网上有个叫strongart的80后哲学家的哲学视频讲座也很好,推荐《怎样看哲学书才有激情》《哲学不是文化与历史的旁观物》以及思想随笔《写给喜欢哲学的朋友们》。对于初学者来说,傅佩荣的书可能会轻松些,比如《西方哲学与人生》《心灵导师》等。      另外我觉得直接读原著很重要,我一年半前就读了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看懂的地方感觉很深刻,当然很多术语还不懂,还需要看第二遍。至于康德,我现在还不敢去看《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先看些邓晓芒的讲演录,以及学习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上升以后,再来看。        读哲学书使我变得清醒,能从一些以前很容易困扰自己的生活琐事中跳出来,更能把握好每一天。借用strongart的话来说就是“深入到哲学这样的东西之后,对世俗的事情就不是那么在意了,仿佛已经是听不到那些渺小的噪音,剩下来的就唯有死亡的音符了。/ 当然也不用想得太恐怖,能够等待死亡的人是幸福的,只有这样的人才会真正的珍惜生命。大多数人总是等到死神逼近的时候才惊慌失措,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我还没准备好呢。”        哲学也使我养成了和自己内心对话的习惯,也就是和自己更高的自我对话,这是我以前从没有出现的。意识到自己的“我”是主体,同时更高的“自我”可以把自己看成和别人一样,属于客体。        今后我要学好数学,另外多阅读和写作一些文学作品,都会对哲学有帮助。另外以后我读哲学书会少做一些摘录笔记,多写一些自己的感想,以前把时间花在摘录上太多了,现在发觉时间都浪费了,还不如多读几遍书。        记得当年我是从看周国平的散文喜欢上哲学的,看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等,当时觉得很不错,现在来看却觉得平平淡淡,就好像我刚看鲁迅杂文时觉得感觉很好,现在却不想看了。我是先看尼采叔本华的,叶秀山说你尼采和叔本华是哲学中的艺术。现在则是康德,维特根斯坦,笛卡尔,休谟的思想吸引了我。周国平在推荐《哲学与人生》这本书的推荐序言中说“一个优秀哲学教师的本事不在于让学生接受他的见解,而在于让学生受到他的熏陶,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最近在哲学考研论坛上看到一个对哲学简洁的概括,也就是“开头看山是山,后来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类似于黑格尔的正反合,打个比方,就是一个人得了抑郁症以后康复,那么他比从来不抑郁的人就知道了抑郁的时候是怎么回事。        另外,在网上我也找到一些哲学文章,“自我批判”之类的,也给我以启发。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充足理由律是叔本华很重要的一个贡献。但这小子把邻居大姐推倒楼下以至重伤,应该说很让人感觉他的理由并不充足,罗素就很看不起他,当然,是指他的为人。
  暑假准备重读叔本华,再看看休谟《人类理解研究》还有傅佩荣《易经与人生》
  感觉傅佩荣中哲水平一般般。
  &笛卡尔,休谟的思想吸引了我。&    这哥俩的思想不是一个路子啊,LZ应该是看的有点晕了.    另,我发现和要命兄弟关注的萜很接近啊,真实荣幸.我也得再注册上黄花半把,或者黄花大把,黄花一堆等马甲,多几个法身好用.
  漫谈人的几种哲学境界(strongart)         人的哲学发展经历着不同的境界,下面我就来简单罗列一下:                  Lv0:常人         这样的人只思考必需的生活和实用技术,对哲学思辨完全没有感觉,甚至认为那是无聊者的胡思乱想。大多数浑浑噩噩生活的人都在这个层面上。                  Lv1:觉醒者         这样的人哲学意识开始觉醒,开始留心身边的哲学问题,偶尔也尝试给出初步的回答。一般而言,孩子的童年结束时都有一个自然进入Lv1的阶段,此后可能继续发展下去,更多的人则是重新退化为常人。                  Lv2:探索者         这样的人在哲学意识的推动下,开始阅读一些哲学书籍,逐渐用哲学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一般自发的哲学爱好者大都处在这个阶段。                  Lv3:哲学史家         这样的人在阅读哲学书籍的基础上,开始系统的研究哲学史,一定的哲学史背景有助于验证哲学思想,但这对自我的哲学发展是一条歧路。中国大学的(西方)哲学教授大多处在这个层面。                  Lv4:哲学专家         这个层面的人已经摆脱了历史的束缚,对某些专门的哲学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在局部开创出一个自己的领域。国外大学的哲学教授一般都处在这个层面上,一些其他学科的顶尖人物,也是其学科内的哲学专家。                  Lv5:哲学家         这个层面的人能够把握自己的哲学思想,能提出原创而深刻的哲学命题,甚至还拥有自己的哲学体系。比如尼采、萨特,当然也包括我Strongart。                  由于中国国情特殊,除上述正级别的哲学人士之外,还有不少负级别的情形。                  Lv-1:神学士         这个层面的人用某种僵化的模型来刻画世界,并且把自己的思考完全局限于这个图景之中,却又往往把这个模型作为唯一的真理。神父和中国的马哲研究者一般都处在这个层面上。                  Lv-2:巫学士         这个层面的人用某种原始的图景来刻画世界,思想中渗透了这个原始的神秘因素,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图景是自己创造的。原始部落的巫师、中国哲学研究者还有所谓的易学大师一般都在这个层面上。                  Lv-3:文化酱缸虫         这个层面的人已经深陷文化酱缸之中,完全抛弃了自我的存在,迂腐而失去了思维的能力。中国传统文人就是这个层面的典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c2cbf0100edqy.html
  邓晓芒的哲学史方法论也不错
主要看劳特里奇哲学史
搞清楚哲学理脉
在看各个专著
    楼主看来,有长期计划,在哲学方面努力,支持一下。除了  数学和文学以外,在中国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  政治,一个独裁者,可以让一个国家几十年没有哲学。不管怎么说  哲学本身,还是很有趣味的。      
  中国人写的哲学书
一般不要看
好多都是按照格式瞎写的
只能看到知识
学不到学问
哲学书是讨论问题的
他不告诉你学术经过
直接告诉你答案
或者说不告诉你如何找路
学到满肚子的死知识有什么用处?还不是只会鹦鹉学舌么?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吗?     即使你学习的是中国哲学
也先看西方哲学
进行方法论积累
宣布立场的哲学书不要看
看论文也要看那些论证严密的东西
中国哲学缺乏论证最好了
这正是学习中国哲学的人赖以成名的好机会
玩西方哲学
你怎么比过他们?华人也只有陈康才吃得下西方哲学的饭
其它人全都吃中国哲学的饭
邓晓芒他们也是在中国比较行了
有问题多交流吧
  偶也来凑热闹了,今天发现一个人注册了钟爱一生还是忆恋今生,晕
  strongart明显精神有问题,而且也谈不上有多高境界,基本上都是些名著中扒拉出来的二手货,楼主怎会对这人感兴趣?
  strongart文章可以啦  关于精神、主义与因果(strongart)   
   最近有个马甲为“跟大哲混”的网友在我的贴吧里发了很多问题,下面我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来回答一下。        
1.为何看了哲学就与家人朋友们冷漠了,与他们没法交流了?    
答:这说明你的思想成长了,而他们还留在原地,被自己的观念束缚着。这样的束缚要比你想象的厉害,所以不要妄想去改变别人,否则只能让自己更痛苦。不妨尽可能的摆脱它们,然后去寻找更加高级的交流,实在找不到的话就忍受这一份孤独吧。         
2.精神不能推动肉体?我想让我手动一下,它就动了,这只是巧合?    
答:这当然不是巧合,我们可以把精神看作是肉体的一种性质,其实主要是肉体自己在动,然后同时产生了精神现象。但我们不能直接把握肉体,所把握的只能是肉体活动在精神中的投影,因此就误认为是精神在推动肉体了。    
补充:以上只是一个初级解释,完整的解释涉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这个我早在去年大地震前就解决了,可是一直没有相关部门邀请我发表成果,所以暂时还不便透露答案。         
3.您比较喜欢哪个主义?貌似你喜欢存在主义?    
答:我不喜欢什么主义,主义的说法完全的胡弄外行人的,给他们的思想加上立场,而我的名言恰恰是思想先于立场。如果非要套个什么主义的话,那就算是达达主义吧,不知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达达主义者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反达达主义者。          
4.请问都有谁的哲学对研究数学有帮助?    
答:哲学对数学研究的帮助不是很大,就算有也得是高层次的数学研究。我想真等到那个层次之后,就算没有适合的哲学,也能够自己把它发明出来。         
5. 到底存在因果关系吗?    
答:其实这是一个约定,当两件事情按照特定的次序非常相关的时候,就可以称其为因果关系。你若是把这个相关度提高到不可能实现的地步,那自然就没有因果关系了,对于次序也有类似的看法。亚里斯多德就对原因有着不同的区分,但他所谓的原因在有些人看来就不属于原因,我觉得关键还是区分各种可能的典型次序,而不是抽象的讨论因果。         
6. 为什么我思故我在?我想很久也不懂。    
答:初级讨论很简单,可以反过来想,如果我不在的话,那又是什么在思呢?如果我能体验到某个人在思的话,即使是怀疑那个在思的对象,那么那个对象也只能是我,也就是说我自己在怀疑自己。    
当然,后来很多哲学家对这个命题有其他解释,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找找。    
  读下去,一定会碰到”选择“的,选择什么样的哲学,象黑格尔海德格尔之类我看几句就要吐了,即使他们有一些价值,同理,所谓的一些后现代哲学家!    
  读哲学能读出诗意来我觉得是很糟糕的!
  这些书读多了,如果你原本有智慧就会陷入迷惘;如果没有就会陷入宗教。
  哲学这个概念是西方的.  我对此一无所知.可我对不懂的东西比较有兴趣.所以关注这个贴啦  不过,我自己对信仰/周易等等有自己的保留看法.    楼主简单说下,定义下:什么是哲学?    ------读哲学书使我变得清醒,能从一些以前很容易困扰自己的生活琐事中跳出来,更能把握好每一天。----------  我得说,对任何事物的绝对关注,都有这个效果.喜欢飞机模型的关注自己的模型,喜欢画画的关注画画,通通都可以获得很有质量的生命.关注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是人获得有意义人生的途径之一.    顶
  strongart的博客我看了......恩,反正我是分辨不出疯子和天才的区别的.够吓人啊
  写给喜欢哲学的朋友们 (Strongart之思想随笔 )   
主题:[哲学] |
| 浏览数(271) | 评论数(0) | 02-22 01:56  看到很多朋友对哲学有兴趣,也有很多朋友对哲学有误解,下面我就来谈谈一些常见的问题。     
1.哲学有用吗?  
这个问题要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社会层面,另一个是精神层面。在社会层面上,哲学是无用的,有用的只是一些貌似哲学的东西,比如八卦算命和公文引用。在精神层面上,哲学是有用的,因为可以丰富人的心灵,其用途也主要在于这里。所以,我们不妨就当它是一种思想的游戏,毕竟只有游戏才称得上是真正严肃的事情。遗憾的是,许多80前的文化空心人根本不重视自己的心灵,自然就不需要哲学,只留下种种狭隘的实用的解释。  
2.哲学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但至少可以指出什么不是哲学。如果你去看中国大陆大学里的哲学学科分类的话,会发现大致可以分为中西马三个部分。遗憾的是,所谓马哲只是意识形态对现实的粗浅概括,所谓中国哲学只是类似于民科思想的大杂烩,它们往往只有麻醉的作用,让你自以为明白了很多问题,实际上却只是把问题掩盖起来了。即使是我们所谓的西方哲学,也往往沦为一种文化的旁观之物,略带歧视的被称为“西学”,所以很多人学得的都不是属于哲学的那个部分!就我看来,真正的哲学需要自我心灵的参与,必须把自己变成作者才行。正是这个原因,我简直怀疑80前到底还有没有哲学!  
3.怎样学哲学?    
这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上面我已经说了,要把自己变成作者,所以一些准备工作还是有益的。主要是发展自己的精神:逻格斯与阿蒂斯,就是逻辑与艺术的两种精神。发展逻辑可以从研究数学和自然科学开始,发展艺术则可以从阅读与写作文学作品开始,也许你并没有特意看哲学书,但有一天会发现自己仿佛已经理解了一点哲学。当然,如果有能力,也可以阅读一些哲学著作,特别是有的著作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这里我要提醒的是,和中国大陆的哲学教育的理念不同,我认为哲学史与哲学是差距是很大的,哲学教材也仅仅具有字典的意义,所以不用对它们太在意,找本厚的备查就是了。单纯为了增加哲学知识而去学哲学,那可就真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了。  
4.介绍一些优秀的哲学吧。    
这也是无法超越的哲学,因为它们都是把作者的精神发挥到极限的产物。有的人总说它们片面,不够辩证,然而这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偏见。我认为辩证法只是在变戏法,让你自以为能顺着它的思路表达一些东西,实际上却是把问题含混过去了。哲学的开端就是要打破这种常识的片面性,而它们所划定的不仅是单纯的边界,更是一种元边界。这样的哲学有康德的自在之物、维特根斯坦的梯子、尼采的超人、马克思的实践、叔本华的意志、萨特的自由等。也许还有遗漏的地方,请有兴趣的读者补充吧。    
5.推荐一些哲学书。    
很多人都来请我推荐一些哲学书,这让我感到比较为难,因为各人所喜欢的哲学书都是不同的,随便说上几本“无可指摘”的名著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或许有这样的阅读程序,你可以先找一本介绍哲学概貌的书(尽量别用中国书,更别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因为那些书不怎么诚实),然后看哪个家伙讲得比较可信或者可爱,就可以专门看他的书,如果他的书中又联系到了其他人,不妨也就顺着链接下去吧。还有请大家不要迷信你们老师所推荐的书,那里面多半带有那个年代的偏见,更是带有中国文化的偏见。也许他们自己都没看过多少,只是他们的老师曾经这么推荐,所以他们也就依葫芦画瓢了。         
顺便说一下,其实我看过的哲学书并不多,也就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叔本华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不包含附录中的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等。至于其他的认识,大致都源于所谓哲学史中的二手介绍,因为我的眼中已经是无所谓什么原著了。要么是原创的,要么就不是哲学了。  
最后提醒一点,我们的国情比较特殊,所以不能听到某个东西被叫做“哲学”,就把它当作哲学,聪明的人还是相信自己的感觉吧      
  周国平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ouguoping  傅佩荣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fupeirong  strongart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trongart  晓芒学园:http://www.xiaomang.com/  豆瓣康德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kant/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bsbfish  第一哲学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sx/  梁文道文集:http://blog.sina.com.cn/liangwendaowenji  心理专家李子勋博客:http://blog.sina.com.cn/u/    
  不同意-2和-3级别的看法,中华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我有一个极端的想法:如果你想寻求真理,千万不要学哲学。最好是看一些科普读物,当然要概括性较高并且非常深入的。读一本这样的书,比你读十位哲学家的著作收获更多。科学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即哲学已经不能更高一层地总结和概括它们了。
  举例:  1、你信奉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一旦你在实验室里得到了不确定性原理,这就不是一个问题了。  2、辩证唯物主义者告诉我们,偶然性是相对的,必然性是绝对的。但是,一旦你读了量子力学,你还这样看问题吗?  3、黑格尔《纯粹理性批判》中不知道时间有没有一个开始,因为他认为两个相反的结论同样不能令人信服。但是,一旦你得知大爆炸理论在各个方面都得到验证,这个问题还能称之为问题吗?
  也就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叔本华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不包含附录中的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等  ----------------------------------------------------------     (逻辑研究)那个维特根斯坦和康德叔本华尼采根本就不是一类的在哲学上(当然维特根斯坦可能受过叔本华的影响)!    
康德 --------- 叔本华,尼采也非一类  
弗雷格----罗素-----前提维特根斯坦才是一类    
   漫谈人的几种哲学境界(strongart)             人的哲学发展经历着不同的境界,下面我就来简单罗列一下:                          Lv0:常人             这样的人只思考必需的生活和实用技术,对哲学思辨完全没有感觉,甚至认为那是无聊者的胡思乱想。大多数浑浑噩噩生活的人都在这个层面上。                          Lv1:觉醒者             这样的人哲学意识开始觉醒,开始留心身边的哲学问题,偶尔也尝试给出初步的回答。一般而言,孩子的童年结束时都有一个自然进入Lv1的阶段,此后可能继续发展下去,更多的人则是重新退化为常人。                          Lv2:探索者             这样的人在哲学意识的推动下,开始阅读一些哲学书籍,逐渐用哲学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一般自发的哲学爱好者大都处在这个阶段。                          Lv3:哲学史家             这样的人在阅读哲学书籍的基础上,开始系统的研究哲学史,一定的哲学史背景有助于验证哲学思想,但这对自我的哲学发展是一条歧路。中国大学的(西方)哲学教授大多处在这个层面。                          Lv4:哲学专家             这个层面的人已经摆脱了历史的束缚,对某些专门的哲学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在局部开创出一个自己的领域。国外大学的哲学教授一般都处在这个层面上,一些其他学科的顶尖人物,也是其学科内的哲学专家。  
Lv5:哲学家             这个层面的人能够把握自己的哲学思想,能提出原创而深刻的哲学命题,甚至还拥有自己的哲学体系。比如尼采、萨特,当然也包括我Strongart。  ----------------------------  
摆出这个罗列的人把自己放到上帝的位置了吧,很反感此类的东西,在没有深入了解前就摆一副自己很超然的态度定义别人.从这段文字我没看到其人高深的哲学思想只看出了他的狂妄无知.  
我也不认同尼采、萨特等人的哲学思想,他们卓越之处只是将自己拥有的思想系统化理论化这也给Strongart之流借此装腔作势并唬骗世人.其实我们祖先的哲学境界并不比他们差,比如吕坤,如果有兴趣了解请欣赏《呻吟语》一书.  
我个人认为对哲学理解的深刻与否不在于你一定要接受系统的哲学教育,啃了多少本西哲之类的书,重点在于看人看事看万物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被他人的理论所左右,用俗话说就一个&悟&字.
  关于Strongart这个人我还跟着楼主给出的博客进去看了下,他给那些网友的思想随笔根本就是胡言乱语的不知所谓看不出任何真才实学,骗骗学生还可以,如果拥有独立思想的人看了不免发笑
  作者:面前的月亮 回复日期: 23:43:14 
    举例:    1、你信奉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一旦你在实验室里得到了不确定性原理,这就不是一个问题了。    2、辩证唯物主义者告诉我们,偶然性是相对的,必然性是绝对的。但是,一旦你读了量子力学,你还这样看问题吗?    3、黑格尔《纯粹理性批判》中不知道时间有没有一个开始,因为他认为两个相反的结论同样不能令人信服。但是,一旦你得知大爆炸理论在各个方面都得到验证,这个问题还能称之为问题吗?  ------------------  1、不确定与不可知论不是一回事。不确定性与休谟对困果关系的质疑才是一回事。  2、辩证唯物论没有这样说过。辩证唯物论认为没有绝对真理,没有彼岸的真理,真理离不人,但人为了认识世界却少不了对世界的规范。  3、如果哲学家比物理学家、比天文学家更懂这些,现在就无所谓哲学家、物理学家。不知道您的宇庙大瀑炸理论在联系到量子物理的不确定性原理的时候会产生后果?
  说句题外话,古尔德提出自己对进化论的理解(就是现在的主流版)的时候,最先支持他的是苏联科学家,因为这个理论符合他们的哲学观。另外,如果我没记错,量子物理在30年代前也这个样子。  别理解错了:P
  更正:量子物理在60年代前也这个样子。嘿嘿。
  作者:400517 回复日期: 07:19:08 
    作者:面前的月亮 回复日期: 23:43:14        举例:      1、你信奉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一旦你在实验室里得到了不确定性原理,这就不是一个问题了。      2、辩证唯物主义者告诉我们,偶然性是相对的,必然性是绝对的。但是,一旦你读了量子力学,你还这样看问题吗?      3、黑格尔《纯粹理性批判》中不知道时间有没有一个开始,因为他认为两个相反的结论同样不能令人信服。但是,一旦你得知大爆炸理论在各个方面都得到验证,这个问题还能称之为问题吗?    ------------------    1、不确定与不可知论不是一回事。不确定性与休谟对困果关系的质疑才是一回事。    2、辩证唯物论没有这样说过。辩证唯物论认为没有绝对真理,没有彼岸的真理,真理离不人,但人为了认识世界却少不了对世界的规范。    3、如果哲学家比物理学家、比天文学家更懂这些,现在就无所谓哲学家、物理学家。不知道您的宇庙大瀑炸理论在联系到量子物理的不确定性原理的时候会产生后果?  ——————————————  1、所谓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无非是对人的能力的判断,可以用一个问题来吧它们区分开,即:有没有这样一个问题,给人类足够长的时间(这是主要的)和科技手段,人类可以解决它。  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对于一个运动的粒子,我们对它的运动速度测量得越精确,那么对它所处的宇宙间的位置的认识越模糊。既然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我们不该对人的能力设定一个边界吗?所以可知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2、偶然性是相对的,必然性是绝对的。这个结论我在初中上辨证唯物主义课程时,就读到了。难道现在的辩证唯物论者不再这么说了?  世界的发展是按一个理论框架(当然现在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走向必然呢?还是随机地发展呢?爱因斯坦坚持前者,量子力学坚持后者(那个薛定谔的猫的试验可以说明这一点),时间证明,量子力学可以经受得住实验物理的考验。  上帝掷骰子吗?  是的。  3、在二十世纪以前,哲学家可以深入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的研究领域,对他们的理论作出高度的概括和总结,虽然当时哲学家不见得掌握物理学家的试验手段,但对他们的结论和成果是非常熟悉的。可是,自从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80年代以后),科学(我指的是自然科学,而非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入,事实上哲学在这时已经没落了。换句话说,科学正在独自走向真理,哲学(按教科书上的定义:对各门科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早已经对此无能为力了。我知道我这个结论很多人无法接受,我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发表过同样的看法,但我相信我的观点最起码值得那些迷信哲学的人思考一下。
  不可知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不可知論的提出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不可知論,或稱不可知主義,是一種哲學觀點,認為形而上學的一些問題,例如是否有來世、上帝是否存在等,是不為人知或者根本無法知道的想法或理論。  ------------------------  1、是我搞错了。  2、教科书上的辩证唯物论也是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论本质上属于不可知论。  3、一个真正理解哲学的人,应该明白“哲学死了”的含义。哲学不能再指导一切,但仍然具有方法学上的意义。当然,象楼主这种人不在其内,论坛上的“哲学家”们也均不在其列。    其实我们观点大同小异,只是我对不可知论的定义没有过了解,望辞生义,你对辩证唯物论的了解只限于教科书。“我有一个极端的想法:如果你想寻求真理,千万不要学哲学。最好是看一些科普读物,当然要概括性较高并且非常深入的。读一本这样的书,比你读十位哲学家的著作收获更多。科学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即哲学已经不能更高一层地总结和概括它们了。”这个回复我完全同意,要不然也懒得回复了。    无论是现在主流的进化论观点,还是当初的量子力学,都得到了一些不受重视的苏联科学的支持,而且他们在信中几乎也表明这只是因为这个观点与自己的哲学观相符。我只是想说明,辩证唯物论起码不是教科书上说的“偶然性是相对的,必然性是绝对的”。
  古尔德之后的进化论已经完全明确:生命是一种偶然,人类是一种偶然。量子力学有关解释中我觉得容易理解的有哥本哈根解释、薛定谔的猫、费曼的小孔实验,其中最具哲学意味的是哥本哈根解释,但对普通人理解最有帮助的费曼的小孔实验。说实话,我的哲学观是辩证唯物论,虽然我还是被费曼小孔实验的结果雷了一下,但我觉得这些科学的观点跟我哲学观没有任何冲突。    我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论者完全是一个偶然,但我得说,如果没有对辩证唯物论的学习,我理解进化论与量子物理的科普知识,不会那么容易。可能是辩证唯物论的确提供了一个方法论,也可能应了一个我认识的非常博学的人说的“哲学还是可以锻练人的思维能力的”。
  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对于一个运动的粒子,我们对它的运动速度测量得越精确,那么对它所处的宇宙间的位置的认识越模糊。既然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我们不该对人的能力设定一个边界吗?所以可知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  不如说,结论是这个问题的提法是错误的。没有理由说同时了解动量和位置才是了解,那只是从经典图像继承来的幻觉,所以解决的办法是宣布这种认为了解动量和位置才算完全确定的概念框架本来就是应该舍弃的。那就没有你这个问题了
  作者:沉思的鱼 回复日期: 17:44:51 
    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对于一个运动的粒子,我们对它的运动速度测量得越精确,那么对它所处的宇宙间的位置的认识越模糊。既然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我们不该对人的能力设定一个边界吗?所以可知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    不如说,结论是这个问题的提法是错误的。没有理由说同时了解动量和位置才是了解,那只是从经典图像继承来的幻觉,所以解决的办法是宣布这种认为了解动量和位置才算完全确定的概念框架本来就是应该舍弃的。那就没有你这个问题了  ——————————    第四章
不确定性原理  
科学理论,特别是牛顿引力论的成功,使得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侯爵在19世纪初论断,宇宙是完全被决定的。他认为存在一组科学定律,只要我们完全知道宇宙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我们便能依此预言宇宙中将会发生的任一事件。例如,假定我们知道某一个时刻的太阳和行星的位置和速度,则可用牛顿定律计算出在任何其他时刻的太阳系的状态。这种情形下的宿命论是显而易见的,但拉普拉斯进一步假定存在着某些定律,它们类似地制约其他每一件东西,包括人类的行为。  
很多人强烈地抵制这种科学宿命论的教义。但直到本世纪初,这种观念仍被认为是科学的标准假定。这种信念必须被抛弃的一个最初的征兆,是由英国科学家瑞利勋爵和詹姆斯·金斯爵士所做的计算,他们指出一个热的物体——例如恒星——必须以无限大的速率辐射出能量。按照当时我们所相信的定律,一个热体必须在所有的频段同等地发出电磁波(诸如无线电波、 可见光或X射线)。例如,一个热体在1万亿赫兹到2万亿赫兹频率之间发出和在2万亿赫兹到3万亿赫兹频率之间同样能量的波。而既然波的频谱是无限的,这意味着辐射出的总能量必须是无限的。  
为了避免这显然荒谬的结果,德国科学家马克斯·普郎克在1900年提出,光波、X射线和其他波不能以任意的速率辐射,而必须以某种称为量子的形式发射。并且,每个量子具有确定的能量,波的频率越高,其能量越大。这样,在足够高的频率下,辐射单独量子所需要的能量比所能得到的还要多。因此,在高频下辐射被减少了,物体丧失能量的速率变成有限的了。  
量子假设可以非常好地解释所观测到的热体的发射率,但直到1926年另一个德国科学家威纳·海森堡提出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之后,它对宿命论的含义才被意识到。为了预言一个粒子未来的位置和速度,人们必须能准确地测量它现在的位置和速度。显而易见的办法是将光照到这粒子上,一部分光波被此粒子散射开来,由此指明它的位置。然而,人们不可能将粒子的位置确定到比光的两个波峰之间距离更小的程度,所以必须用短波长的光来测量粒子的位置。现在,由普郎克的量子假设,人们不能用任意少的光的数量,至少要用一个光量子。这量子会扰动这粒子,并以一种不能预见的方式改变粒子的速度。而且,位置测量得越准确,所需的波长就越短,单独量子的能量就越大,这样粒子的速度就被扰动得越厉害。换言之,你对粒子的位置测量得越准确,你对速度的测量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海森堡指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乘上粒子质量再乘以速度的不确定性不能小于一个确定量——普郎克常数。并且,这个极限既不依赖于测量粒子位置和速度的方法,也不依赖于粒子的种类。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是世界的一个基本的不可回避的性质。  
不确定性原理对我们世界观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甚至到了50多年之后,它还不为许多哲学家所鉴赏,仍然是许多争议的主题。不确定性原理使拉普拉斯科学理论,即一个完全宿命论的宇宙模型的梦想寿终正寝:如果人们甚至不能准确地测量宇宙的现在的态,就肯定不能准确地预言将来的事件了!我们仍然可以想像,对于一些超自然的生物,存在一组完全地决定事件的定律,这些生物能够不干扰宇宙地观测它现在的状态。然而,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而言,这样的宇宙模型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能看懂这段话吗?如果有疑问,我可以更详细更由浅入深的解释一下,但时间限于明天晚饭以前。
  作者:鳐光 回复日期: 19:47:58 
    漫谈人的几种哲学境界(strongart)  人的哲学发展经历着不同的境界,下面我就来简单罗列一下:  ——————————————————————————  你白看哲学书了
  自从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80年代以后),科学(我指的是自然科学,而非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入,事实上哲学在这时已经没落了。换句话说,科学正在独自走向真理,哲学(按教科书上的定义:对各门科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早已经对此无能为力了。我知道我这个结论很多人无法接受,我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发表过同样的看法,但我相信我的观点最起码值得那些迷信哲学的人思考一下。  ————————————  哲学是爱智慧,是反思  是探讨道路,而不一定是解释世界。  所以你这么谈哲学属于中学教科书水准,  你压根还不知道哲学的大门里有些什么。
  作者:kanishka 回复日期: 18:45:24 
    作者:鳐光 回复日期: 19:47:58        漫谈人的几种哲学境界(strongart)    人的哲学发展经历着不同的境界,下面我就来简单罗列一下:    ——————————————————————————    你白看哲学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必对楼主这么严厉呢?我们都曾年轻过,从楼主的帖子可以看出,他仅仅是未出校门的学生而已。不过,一个人在25岁以后还对这类浅薄的让人齿冷的分类法感兴趣的话,那就是无可救药了。
  作者:kanishka 回复日期: 18:50:16 
    自从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80年代以后),科学(我指的是自然科学,而非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入,事实上哲学在这时已经没落了。换句话说,科学正在独自走向真理,哲学(按教科书上的定义:对各门科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早已经对此无能为力了。我知道我这个结论很多人无法接受,我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发表过同样的看法,但我相信我的观点最起码值得那些迷信哲学的人思考一下。    ————————————    哲学是爱智慧,是反思    是探讨道路,而不一定是解释世界。    所以你这么谈哲学属于中学教科书水准,    你压根还不知道哲学的大门里有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实如此。不过,也许我跟你眼中的哲学概念确实不是一回事。
  说实话,在哲学方面,我自认为我连中学教科书的水准也达不到。哲学是什么?教科书机械地告诉我们,哲学是对各门科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我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  不知道你眼中的哲学是什么?能不能大概地描述一下?你可不要说哲学是爱智慧,是反思,是探讨道路。因为这几句话可以套在任何一门学科上。
  事实上,哲学一度与其他学科是密不可分的,很多大哲学家本身就是优秀的自然科学工作者、社会学家或心理学家。他们不仅亲自参与科学实验,并且得出了很多在当时极为先进的科学结论。这是因为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尚不足以与哲学分道扬镳。  我认为,现在的哲学家,真正的发展空间并不在自然科学领域,而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说到底,人类的知识无非可以归纳为三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
    网上有复旦大学哲学老师王德峰的课堂MP3,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听听.    我只是对哲学有兴趣,有时候觉得生活很无趣,并没有太多有意义的事.    找不到的朋友可以短消息我.
  作者:沉思的鱼 回复日期: 17:44:51 
    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对于一个运动的粒子,我们对它的运动速度测量得越精确,那么对它所处的宇宙间的位置的认识越模糊。既然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我们不该对人的能力设定一个边界吗?所以可知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    不如说,结论是这个问题的提法是错误的。没有理由说同时了解动量和位置才是了解,那只是从经典图像继承来的幻觉,所以解决的办法是宣布这种认为了解动量和位置才算完全确定的概念框架本来就是应该舍弃的。那就没有你这个问题了  -----------  是不是可以说不确定性理论是要破西方形而上学之“是”?而儒家“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否更贴近真相?
  作者:站在巴别塔顶 回复日期: 01:41:45 
    作者:沉思的鱼 回复日期: 17:44:51        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对于一个运动的粒子,我们对它的运动速度测量得越精确,那么对它所处的宇宙间的位置的认识越模糊。既然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我们不该对人的能力设定一个边界吗?所以可知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      不如说,结论是这个问题的提法是错误的。没有理由说同时了解动量和位置才是了解,那只是从经典图像继承来的幻觉,所以解决的办法是宣布这种认为了解动量和位置才算完全确定的概念框架本来就是应该舍弃的。那就没有你这个问题了    -----------    是不是可以说不确定性理论是要破西方形而上学之“是”?而儒家“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否更贴近真相?  ——————————————————————  听你这么一说,我细想一下,这不确定性原理的确有点阴阳之道的味道。一个粒子的运动,包括正反两个极,即它的位置和运动形态。这两个极此消彼长,这个知道的多一点,另一个一定会知道的少一点。  不过,如果你因此认为儒家的阴阳之道更贴近事实真相,我只好掩口了。
  直接定义是什么基本都不会对,说像什么,可能是什么, 必定不是什么的机会要大得多
  方朝晖《思辩之神 西方哲学思潮选讲》上讲哲学不是爱智慧而是爱知识,不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而是具有好奇心地不断论证到底,所以严格来讲中国先秦并没有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清华大学多年开设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编写的,    特别是为广大非哲学专业的青年读者提供的西方哲学的入门之作。它的主要    特点是,针对中国人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讲解西方思想,从广阔的比较    文化视野出发,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理解西方思想的独特视角;作者擅长于选    取一系列小的思想闪光点,从若干贴近生活的生动案例出发,淋漓尽致地展    现西方哲学的内在魅力;书中对中国人长期以来理解西方哲学思想时的种种    误区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对多数中国读者来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本书语    言生动活泼,分析深入浅出,图表形象生动,能让渎者在比较短的时问内对    两千多年来西方哲学思想的精华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全书以思潮为线    索,选取古希腊、近代及当代西方哲学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部分代表人    物,主要围绕西方哲学中存在论、形而上学论争中的有关问题,阐明西方哲    学所具有的不同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独特的思辨特征。    
  作者:鳐光 回复日期: 23:38:26 
  方朝晖《思辩之神 西方哲学思潮选讲》上讲哲学不是爱智慧而是爱知识,不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而是具有好奇心地不断论证到底,所以严格来讲中国先秦并没有哲学。    .................................  楼主老哥,先秦肯定要算的。    诸子百家应该算是“社会活动家”或是类似于现在的“社会科学家”,但当时环境是允许“吵”允许“争”的大包容环境。    哲学严格点说是每个人的“反过来动用所有手段折腾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没事找事”。  哲学是内里的反省反思,从所有确定的基础上排除“没事”找“有事”的“可能”或是“应该”。    但我们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注定不能是这样的,只能从社会思想的包容和熔炼来实现。  为什么?    1.   宗教的伟大和局限    我们固有的原始自然宗教只能是拜天教,人类宗教和文字应该是捆绑在一起出现的,文字的出现加速了宗教思想的传播。  如果从宗教祭祀方面去考证考古的话,估计比基于社会断断论的合理化方向要确定许多。  这也确实是骨子里的“唯物宗教”,当然他也有局限。      我怀疑是“宗教信仰刺激并确定了人脑的理性思维方式”,要不动物也只有感性的避坑避险寻找食物的基本思维而已。  但唯物宗教的局限是他自己已经在你的脑子里掌握了思想的本体,“心”的“旅程”只能在本体之外。    2.   “心”的“旅程”只能在本体之外,那就只能从对他人的否定得出对“我”的“自我否定”,这其实是思想的“人吃人”,但那时候只能用这种办法。    3.  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势必是个类似阴阳鱼旋转的对立统一,实际上阴阳鱼的图案应该是“人在直立情况下 对自己思想的 横截面做出的描述”。  那“我”的类似于“悟”的无穷怀疑呢?  没有,就算有也只能愣说没有,自己的主宰是“天意”!      DNA动画的静止或者(二龙戏珠)也是描述出比较具体的 旋转停止的 时候的 “瞬时静止”的 现象,实际上的 “大脑运动”或者“围绕”是 无止境的?  对DNA的模型动画,也只是“感觉”,如果 平面静止哋看象中国版的“二龙戏珠”,如果 “动画”来看还要分着看,盯着哪一条龙就是以哪一条龙为“主”的效果,一会“顺时针”一会“逆时针”?        西方人或者科学家看的“视觉效果”可能会是莫比乌斯环 ,咱国人看的“视觉效果”肯定是“二龙戏珠”的 “珠”在中间,中间平面描述就阴阳鱼?  更像是“脑部意识思维结构图”,这是你的信仰你的“主义”你的宗教所决定的!    4.   唯物宗教和唯心宗教的区别    唯物宗教主宰脑子的时候是“心”在外泛滥,完成一次直线否定势必是对他人“骑在头上”的否定,只能在“往回找”的过程中完成螺旋,事实上也是谁也不能否定掉谁,也就是各自带走一片小云彩,最多是受打击后抵抗抗拒机制意识的自然启动。  我们讲辩证法,这是骨子里的原始自然宗教和文字带给我们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  唯心宗教主宰脑子的时候是“理”在外泛滥,“只认死理,不认活人”,这应该是自然科学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不能直接使用与人类社会。    5.  以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包容先秦百家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思想史的奇迹,“心”对“心”实际是“人吃人”的否定,这还能实现社会思想的包容是社会视角上的【社会哲学史】。  这和每个人视角上来看的“哲学”评判界定标准是不同的。    就算现在我们也是一种“拜物教”,那现今社会的【大社会哲学】有没有超过先秦?    小结:谁都没“牛”过谁,方朝晖“只是一码套另一码”的否定。
  “看出怎么回事”是哲学应该做的,很多人以为宋明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这简直是睁眼说昏话,    咱不是学考古的,但当时秦朝社会的“统一度量衡”本身就是对“数学”的确定。  能进行大工程没有自然科学的底子门都没有,这里墨家的贡献应该也不少。    还有虽是手工作坊但是 规模超大 标准严谨的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战争的“工业化”进行 都足可以让那些死套“资本主义”还套不出来的傻砖家“心神不宁”。
  中西方哲学对比  03年我先看了些四书五经的摘录书,还看了&论语&等.06年开始学习西方哲学,发觉很要动脑,但思维的乐趣也比较大,在看了一些西方哲学原著后回来看中国的哲学书,发觉以前看的四书五经只有不多的内容有用.鲁迅曾说:&青年人应该少读中国书.&鲁迅不是气话,因为读了西方的经典才能对四书五经的糟粕具有免疫力.我觉得看中国的古代经典不怎么要动脑,也就是记忆太多,不怎么需要理解.而西方的哲学书明显就是侧重于理解,人有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其中理解力是中枢,既承上(记忆力),也启下(创造力).这也可以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人创造力低下的原因了,一直在读四书五经,不怎么需要理解,最近几十年则是以传统的腌脑方法来学西方的数理化和人文社科,理解力一直处于低下状态.而西方近代出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这样提高理解力的经典,把大脑这个硬件的功能发挥出高的水平.
        哲学吧友评论:  1.黎鸣在blog上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批孔子的,中国人,唯上,复古严重的很,喜欢给人扣帽子,人身攻击,物欲性过强,没有精神,超越性追求。  搞不懂哲学的所谓“反思”关键,痴迷于所谓,物质和意识的本体论这个绝对脑残的问题,下文章,只能说是被记忆【古典】下了毒,其实解毒也相当简单。 说的悬一点  就是一念之间的事。从自我的,非我化,矮化,转化我自我的主体化和自由化。       这么说也不系统,看看邓晓芒的,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看看黎鸣blog,看看蔡志忠的漫画方式。  看一下黑格尔的小逻辑等。  对比一下,想一想,自己就是会有概念,可能不具体,但是已经超出了被异化和矮化的状态。   类似这个漫画,自我被矮化了,因为那个高大的圣人,是现实中压制自我的,他不是完人,却被后人有意无意的完美化,这里就出现了虚伪和不真实。  不像西方的上帝,无形,却又全知全能全善。当人们写忏悔录是,毫无遮掩,深刻刨析自我即人性,对人这个集欲望,情感,理性与一体的复杂现象体了解的就更细致,深入,全面。         的确记忆而不理解是自我非我化,矮化的根本原因。     
  推荐哲学入门书: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论&(第二版)     傅佩荣&西方哲学与人生&     &西方哲学精神/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丛书 &    &思辨之神西方哲学思潮选讲 &    &101个有趣的哲学问题 &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哲学原著: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马赫的《感觉的分析》    黑格尔《小逻辑》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还有卡尔。波普写的书  
  作者:面前的月亮 回复日期: 08:55:02 
    作者:站在巴别塔顶 回复日期: 01:41:45        作者:沉思的鱼 回复日期: 17:44:51          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对于一个运动的粒子,我们对它的运动速度测量得越精确,那么对它所处的宇宙间的位置的认识越模糊。既然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我们不该对人的能力设定一个边界吗?所以可知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        不如说,结论是这个问题的提法是错误的。没有理由说同时了解动量和位置才是了解,那只是从经典图像继承来的幻觉,所以解决的办法是宣布这种认为了解动量和位置才算完全确定的概念框架本来就是应该舍弃的。那就没有你这个问题了      -----------      是不是可以说不确定性理论是要破西方形而上学之“是”?而儒家“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否更贴近真相?    ——————————————————————    听你这么一说,我细想一下,这不确定性原理的确有点阴阳之道的味道。一个粒子的运动,包括正反两个极,即它的位置和运动形态。这两个极此消彼长,这个知道的多一点,另一个一定会知道的少一点。    不过,如果你因此认为儒家的阴阳之道更贴近事实真相,我只好掩口了。  --------------  一阴一阳是动态的一体,不是对立的,两极的概念似乎还在西方二元论的范畴之内?  不同文明因为思维方式不同其所达到的某个方面的进度是不同的,所以说某种理论更贴近事实真相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关键是学理上的证明或者 信仰 。您似乎看不起阴阳理论,其实我也是近一年来觉得中哲的东西更有境界一些,之前看得少。
  因为有讨论所以推荐,支持关于哲学的争论。    
千万表认为代表斑竹有什么观点,推荐不过是建议大家看看,俺在上面罗列的表中属于第一项——常人,^_^ 。
  邓晓芒:中国传统文化必需批判   
  【按】本文是邓晓芒先生在去年8月29日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的谈话记录。原文的标题是《这个时代太需要思想了》。邓晓芒先生是中国少数甘坐冷板凳做学问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的学问做得非常扎实——其实也是平实的表现。邓晓芒认为,西方文化之所以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乃因为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为此,他特别写了一本书《新批判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文的核心观点有:中国文化处于阵痛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必需进行批判,只有批判传统文化才能弘扬传统文化;传统不是别的,而是我们自己当下的生存状态。邓晓芒的学术姿态,与那些强调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论调判然有别。是正解。重温此文,让我们能够更加清醒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邓晓芒:这个时代太需要思想了         中国文化处于阵痛中         经济观察报:你父亲那一代人献身理想主义,你自己也一度在理想主义的鼓舞下“上山下乡”。回首历史,你是否有一种虚无之感?         邓晓芒:无数人献身理想主义,结果却结出一个怪胎。这个不是哪一个人的罪过,而是一个民族的惯性思维模式造成的。纵观半个世纪以来的种种运动、风波,追根溯源,都可以追溯到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模式。在分析社会制度发展原因的时候,只追究个人的责任是很肤浅的,必须要考虑到文化背景。         经济观察报:你的意思是说,不能够用道德谴责来代替理性的分析?         邓晓芒:道德谴责是不够的,要有理性的分析,才能知道我们的问题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在于我们的文化根基中缺乏自由、人权。中国文化处于阵痛中。今日中国需要造就一种独立的精神,独立的人格。这些东西不是来自知识分子的脑子,而是来自我们时代的现实需要。中国社会已经发出了这种呼吁,如果知识分子不去响应,就是辜负历史的责任。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取决于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思想者能否顺应历史潮流,造成一种全国上下的思潮,一种改变我们民族的惯性的思维模式。         经济观察报:我们需要思想的解放。         邓晓芒:现在有一股思潮完全是反对思想解放的。它反对普遍人性、普遍人权,而且动不动就拿出“国情”来应对它,说这些都是西方霸权,不能把我们的传统丢掉了。其实,我们从小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想丢都丢不掉!如果不反思的话,只能停留在中国传统上,就没有办法进步。普世价值的确是近代西方人找到的,但是他们也寻求了好几百年,并不是西方文化本来就有的。虽然是普世价值,但总得有一种文化把它提出来,而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现在西方文化提出来了,不能因此就认为那只适合于西方,更不能以此为借口拒绝普世价值。其实想要拒绝也做不到,比如奥运会是西方来的,恐怕没有哪个当代中国人会拒绝它。         经济观察报:随着中国的日益富强,一些人更加起劲地鼓吹传统的优点。         邓晓芒:国家富了,社会进步了,但是进步是靠什么?靠儒家吗?不可能,还是靠现代科技,靠社会开放和思想解放,靠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一些人认为,我们现在有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就可以倒退回到传统里面去,这是没有出息的想法。肚子吃饱了当然好,但是太平盛世就是吃饱肚子吗?         经济观察报:八十年代是启蒙的时代,但是经过了启蒙,为什么今天一些知识分子却要再次乞灵于传统?    邓晓芒:因为现在启蒙的话语在实践中遇到了挫折,再说也没人听了,大家想听新东西,于是马上就有了所谓的“新东西”,其实,不过是把古代的东西又拿出来炒一遍而已,这些东西在中国永远不会遭到真正的挫折。很“有效”啊!很“解渴”啊!从上到下都很支持,觉得还是传统好。这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使然,任何东西都视为一种 “法宝”,不见效就扔了,又换另外一个来尝试,不能坚持,永远也找不到合适的,当然最“合适”的就只剩下“一仍旧制”的传统了。八十年代的启蒙思潮,本身就是急功近利的,所以不能持久,不能够化成真正自己骨子里的东西。         只有批判传统文化才能弘扬传统文化         经济观察报:这恐怕就是你提出“新批判主义”命题的原因吧。         邓晓芒:对于传统文化要有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态度,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这样一种态度。中国文化几千年积淀下来,没有自我批判、自我反省,就谈不上弘扬,只有批判传统文化,才能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也才能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别的什么东西,传统文化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不长进,就是传统文化的衰落;我们进步了,就是传统文化在生长。我们要进步,就只有通过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         经济观察报:这是不是八十年代启蒙思潮的继续?         邓晓芒:当然了,我的思想基本上是在八十年代启蒙基础上一直延续过来的,也是从五四以来延续过来的,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只是通过反思,我认识到,八十年代的启蒙太浅,应该深入下去,变成我们血液中的东西。         为什么今天仍然需要启蒙?这是现实的需要,不能离开现实谈思想。很多很不错的思想者往往容易陷入一种迷惘境地,好像谈思想就是谈思想本身,就是看哪个在思想上钻得更深。例如在面对西方文化时,一些学者强调西方人也在批判他们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就要把西方人怎么批判他们自己的东西搞清楚,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谈引进西方文化。这些人把自己排除在历史进程之外,这样就把自己当成圣人了,当成无所不知的上帝了。要把所有东西搞清楚才发言,你就永远不能发言!因为正当你以为把西方人的思想搞清楚了的时候,西方人可能又变了,追“新”赶“后”,你永远追不上西方人。我们处在现实生活中间,我们要针对现实。西方人批判他们的传统,批判他们的启蒙,这种批判拿到中国来能不能起作用?你在中国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什么?我的立足点是现实,只着眼于现实,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能拿来就拿来。         经济观察报:一些学者经常以貌似通才的口吻告诉我们,西方人也在反思他们的文化呢,我们干嘛还要引进他们的文化?他们也经常以嘲讽的口吻谈论民主、人权,不屑一顾的样子。         邓晓芒:这些人的可笑,就像那个“何不食肉糜”的笑话一样。如果真的想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应该对中国的事儿有所了解。现在中国最大的事情是什么事情?最大的事情是维权,而不是维权过度;是民主,而不是民主过度。西方对于民主、自由、理性的批判,是建立在他们对现实的反思之上,而中国没有民主、自由、理性的传统,在我们需要耐心培育的时候,他们却质疑这些东西的价值,完全是错位的,没有现实感,钻到学术的牛角尖里面去了。这能够改善中国的现实吗?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才有学术,不能把别的星球上的理论硬拉来用到我们这里。有些学者如果是出于学术上的呆板,胶柱鼓瑟,尚可理解;另外一些学者的表演则更像政客,而不像学者,可鄙可叹。         当前知识界没有思想         经济观察报:从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知识界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有人说,今天知识分子堕落了。         邓晓芒:也谈不上堕落,是本性的暴露。中国士大夫历来如此,他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得非常大义凛然,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又表现得非常猥琐。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劣根性,缺乏个人独立意识,缺乏个人的人格尊严。哪怕是在他表现的大义凛然里头也有猫腻。中国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具有投机的本性,他认为谁代表“天道”、“天命”就跟谁,当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也有被“天道”所弃的时候,这种时候就只有自暴自弃,堕落。         经济观察报:在你看来,当前知识界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邓晓芒:主要问题是没有思想,不去思想,只想着怎么能够出风头、出名,完全坠入名利的枷锁里去了。    经济观察报:现在的学术体制似乎也确实能给知识分子提供这些东西。         邓晓芒:收买,再就是失去了现实感。有些人没有下过乡,也没有接触过底层,压根就没有现实感,以为做学问就是在书斋里面翻书,懂一两门外语。他们老在这个层面上讲来讲去,跟他们说不清楚。我至今觉得,我的学问是在为打工仔和打工妹提供一种道德上、伦理上的、哲学上的根据,人生观的根据。         经济观察报:他们理解你吗?你的思想能够影响哪些人呢?         邓晓芒:我不需要他们的理解。社会是分层的,我不能直接面对底层说话。我的思想可以影响一些人,比如说知识分子、学术界,然后在作家里面,在社会上的读书人里面会有一些影响,通过他们就可以影响到下层社会的人了。         经济观察报: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一个思想者,你是很孤独的。         邓晓芒: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来搞这些问题,但总得有人搞。我是很自信的,因为我发现很多大学生对我的思想是能理解的,我觉得我的思想跟这个时代是合拍的,是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         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一种思想,它能够使我们中国人的眼界有一个提高。真正思想的力量不是用强制,而是用你自己的现身说法,才能引起共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2c43f0100c79m.html    
  http://tieba.baidu.com/f?z=&ct=&lm=0&sc=0&rn=30&tn=baiduPostBrowser&word=%D5%DC%D1%A7&pn=0  我在百度哲学吧的置顶文章
  总之别人都是蠢蛋就对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c2cbf0100aerd.html    Strongart:80后如何对付那些老顽固     
经常发现有一些80后受到老顽固的迫害,下面我就来教你们如何对付他们,90后也来学习一下啦~     思想上:不要说自己最珍视的东西,他们是听不懂的,也不要和他们吵架,要保持一种贵族般的藐视。   
情感上:要保持绝对的冷漠,不要让自己的同情心被他们利用,让他们彻底失望之后你就自由啦!  
经济上:无确实把握不要盲目逞强,要打破老顽固们的幻想,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失误,必要时可以进行反威胁。  
要是不要意思直说,那就请老顽固们来看我的视频吧,哈哈~
  哲学不是楼主罗列的看似深不可测的书籍, 也不是所谓的思维。  帖子太欠火候。这样的人在此高谈阔论,不才以为十分可悲。
    年轻的“哲学家”常常幻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全部问题。这是他们的悲哀,也是他们的荣光。    
  哲学并非来源于书 。  哲学是生活必须之物 。农夫有农夫之哲学 ,没有看到,是因为阁下无哲学之眼,不代表其无哲学 。  有位网友还分那么多等级, 简直像网游打怪一般 。好玩。    任何技艺,在高层次较量,全部都是哲学在过招 。哲学不过是专门研究哲学的学科分类 。不一定代表哲学内容在这里最大量,最高质的呈现。    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不同路数 ,简直就是通向巴别塔的两条路 。有二心是学不成的 ,中西合璧不可能,东西兼通是骗人的说法,要么中,要么西 。然后搞搞东解西解,赚点外块罢了。    哲学比拼的不是力,而是 指导人类 。因为指导人类,所以就有了“力量感” 。 此外, 西方哲学在16~18世纪好像就开始分家了 。我们所指的哲学,并不是它的原初定义本身,也没有必要坚持其原初定义,如果它对你的生活无益 。    就我个人体验而言 ,共鸣即哲学。
  恩,补充一点 哲学入门 。  哲学入门的关键不在外,而在内 。  即: 认识自己 。    其次,找点书看看人家的经验和方法 。找个职业存身 ,有了理想就去施行 ,有了力量就去引领大众 。世上似乎也无单纯的为哲学而哲学。大概最后的目的还是为生活而生活吧 。    所以,迷恋于虚文捏造的感觉,最终会归于平淡 。   大家自然来去 ,和则谈,不和则醉。
  作者:殷本初 回复日期: 07:59:24     您老说的好啊,先剽窃再说!
  数学是在逻辑中追求自由,哲学是在自由中寻找逻辑,都给我以思维的乐趣,说哲学来源于生活是对意识的亵渎,    觉醒者对常人就箱对牛弹琴    上面许多朋友没有理解一些话就来说是它是错的,这是strongart说的土著啊
    最好哲学和心理学一起读,这样心灵会平衡点,不理解读了会痛苦。         哲学书推荐邓晓芒写的,还有《思辨之神西方哲学思潮选讲》。心理学书推荐武志红写的《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         我当年第一遍读罗素《西方哲学史》没理解多少,等这三年阅读很多书以后有了判断力再看就能轻松弄懂很多了,包括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两年前看我并没有理解多少。我入门都花了至少三年时间。                             (strongart)3.怎样学哲学?          这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上面我已经说了,要把自己变成作者,所以一些准备工作还是有益的。主要是发展自己的精神:逻格斯与阿蒂斯,就是逻辑与艺术的两种精神。发展逻辑可以从研究数学和自然科学开始,发展艺术则可以从阅读与写作文学作品开始,也许你并没有特意看哲学书,但有一天会发现自己仿佛已经理解了一点哲学。当然,如果有能力,也可以阅读一些哲学著作,特别是有的著作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这里我要提醒的是,和中国大陆的哲学教育的理念不同,我认为哲学史与哲学是差距是很大的,哲学教材也仅仅具有字典的意义,所以不用对它们太在意,找本厚的备查就是了。单纯为了增加哲学知识而去学哲学,那可就真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了
  哲学=智慧=真理    所谓哲学,就是可洞悉世界全景(宏观+微观)的灵性视野。    就转载的访谈看,看不出邓小芒的思维能力有多厉害,strongart有天分,但太浮躁和狂妄,还小可以理解。    殷本初讲东西是两条路,不可贯通,这多半是你的认识局限,个人觉得,东西的差异不过是人为侧重不同导致的,他们的共同大于差异。另,你阐述的哲学偏重于微观,仍有失整体感。    
  叔本华、尼采足够受用终身;如果非要“与时俱进”,添上福柯、德鲁兹。
  如果把哲学比喻为海洋,比喻成世上所有的光    固然可以通过海洋里的一滴水,去寻觅真实的水与光辉,但还是难以洞悉整体的海洋和光。    最好的哲学,一定能够达成微观与宏观间的浑然一体。
  学哲学一旦心中有了高下,不如之分,那你还读什么哲学,不如不读.
  周国平的的书的确是一个比较好哲学入门书。他写的哲学散文相对比较浅白,当然也会与原著相距甚远。不过读了他的散文,就有读原著的念头,因为说得太浅白,不详尽。    他的《妞妞》,是他的哲学散文以外的一个比较好的作品。
  我是理科生  理解这些东西比较困难  我们学习的马克思哲学什么的  比较恶心
  叔本华、尼采足够受用终身;如果非要“与时俱进”,添上福柯、德鲁兹。    ——————————————  确实如此,我非常喜欢福柯,福柯本身也是尼采主义者,而尼采的源头则是叔本华。    我觉得,当人对生活本身有困惑,开始自觉思考生活的意义时,这时去看哲学书比较好。  看哲学书就是进行心理疏导,哲学最大的效用就是心理治疗,所以看什么哲学书完全在于谁的哲学能打开你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喜好不同,讨论起来比较难。
  那么多哲学家所追求又是什么?
  兄弟,哪所学校的?学什么的?  我跟哲学是没有什么缘分。哲学书也没读过,好不容易打起精神,想着读读总理力推的《沉思录》,两次,都是到了三十多页,看不下去了。
  没有听说哪个哲学家是幸福的。  ------------  至少维特根斯坦临死前说:告诉我的朋友们,我这一生很幸福。    :)
  进行哲学思考是必要的,否则人就不能消除时间流逝的压力。至于幸福这种东西,则是很私人的。因为我们也没听近哪个科学家很幸福,也没有听过哪个政治家很幸福,我们只听说谁买了别墅买了车了这种尘世的幸福。真正的杰出的人是看不上这种幸福的,或者说他们一开始就打算放弃尘世的幸福,将自己的一生献身于哲学、艺术、文学。。。当然,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他们大多数生活的是如此不幸福啊。而有的人过得像猪一样的生活,却自认为很幸福。
  楼主真要想学好哲学,先离那些论坛哲学家远一点,去掉身上已经沾染上的匪气和无缘由的自大再说吧。我们哲学系每年要都要组织田野教学,没错,就是向你所鄙视的那些在level下的最底层的从不关心什么是哲学只关心猪肉多少钱一斤的人民学习,哲学是思辨性的没错,但思辨性可不等于拍脑袋性。
  1.我眼中的哲学只有世界观与方法论两部分,单纯的追求精神层面的丰富,意义不大。抛却价值基础的方法论则显得苍白脆弱,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楼主口中的80后认为:在社会层面上,哲学是无用的,在精神层面上,哲学是有用的。就完全是在扯淡了,活生生的例子,老毛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战略战术,就是哲学在社会层面应用的例子。就普通老百姓来说,不同的价值基础会有不同的处事方法,这个价值基础从何而来?如果没被各种宣传洗脑,那就是从哲学中来。    2.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20世纪之前,应该说哲学能够一统科学,可进入到20世纪,哲学跟不上科学的发展了,有点儿子超过老子的意思,呵呵
  姑且称之为&哲学&之物,和宗教一样,源于惊恐,不同在于,大部分有神宗教是遮蔽,哲学乃&去蔽&.    科学去蔽已多,今日人类仍有惊恐,此乃人性所致,亦是哲学生存之缝隙.    人类文明发展尚浅,不可自估过高.
  知道周国平就是看他的&妞妞&,后来才知道自己买的尼采的&偶像的黄昏&是他翻译的....额看书比较杂.
  哲学的最高境界~是神的话《圣经》
  MARK深入学习了,再来交流…
  每次看到lz这样的贴,我都要带着娱乐的、嘲弄的、幸灾乐祸的心态进来观摩学习一下。  如同推理迷总认为自己很聪明,科幻迷总觉得自己有想象力一样,“哲学迷”也往往会认为自己的对世界很有洞见很深刻……更要命的是,哲学迷似乎觉得哲学仅仅是关于形而上学的知识,并且总是有人要说一些“哲学家xxoo的观点解释了一切”之类的话。    另外,这个贴是这个叫做“strongart”的年轻哲学迷的广告贴么?不过很遗憾,此人所谓“深入到哲学这样的东西之后,对世俗的事情就不是那么在意了”的观点,实在不像一个现代文明下的哲学家所说的话(文艺复兴之前这话还差不多有点意思)。据我所知,哲学研究的5大领域内,两个半都是研究和讨论“世俗的事情”的(政治学、伦理学和可以算半个的美学)。
  作者:jenseitvon 回复日期: 15:11:19 
    姑且称之为&哲学&之物,和宗教一样,源于惊恐,不同在于,大部分有神宗教是遮蔽,哲学乃&去蔽&.        科学去蔽已多,今日人类仍有惊恐,此乃人性所致,亦是哲学生存之缝隙.        人类文明发展尚浅,不可自估过高.  ---------  哲学始于惊讶,惊讶与惊恐还是不同的。后者更多偏重于本能,而前者是精神的一种疑问和态度。如果用海德格尔的“去蔽”,那么在他看来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恰恰是遮蔽。
  作者:很多的 回复日期: 02:12:07 
    每次看到lz这样的贴,我都要带着娱乐的、嘲弄的、幸灾乐祸的心态进来观摩学习一下。    如同推理迷总认为自己很聪明,科幻迷总觉得自己有想象力一样,“哲学迷”也往往会认为自己的对世界很有洞见很深刻……更要命的是,哲学迷似乎觉得哲学仅仅是关于形而上学的知识,并且总是有人要说一些“哲学家xxoo的观点解释了一切”之类的话。        另外,这个贴是这个叫做“strongart”的年轻哲学迷的广告贴么?不过很遗憾,此人所谓“深入到哲学这样的东西之后,对世俗的事情就不是那么在意了”的观点,实在不像一个现代文明下的哲学家所说的话(文艺复兴之前这话还差不多有点意思)。据我所知,哲学研究的5大领域内,两个半都是研究和讨论“世俗的事情”的(政治学、伦理学和可以算半个的美学)。  ========================  这个要顶,很多的顶
  楼主可能也是一时看了叔本华的书头脑发热,  不过叔本华说过,一般的年轻人只会暂时性的投入到孤独中去寻找哲学,  过一阵子便回归原状了。  如果你能象叔本华自己那样和他的丝毛狗过一辈子,  那么你也将在哲学界有一番作为!
  在我看来叔本华和佛学有很深的渊源    不过,我个人觉得读书吸纳知识和成就个体人生生命的智慧是两码事,此为其一要注意的。    其二要注意的是:我们读书是不是在豢养我们的诤论心?而不是在辅助涵养我们的生命?    知无涯,而吾生也有涯,如何在有涯的生命中,善用此身?
  斯宾诺莎和叔本华是与东方哲学距离最近的两个
  还停留在入门阶段,看过周国平的书,已经送人了,后悔呀
  哲学也应该联系实际
  实践出真知
  怎麼覺得樓主回答的問題象神棍.這與哲學也差太遠了
  看来楼主是前辈呢我现在正沉迷于周国平的也正向尼采叔本华的方向发展
  很欣赏。向你看齐!
  楼主呢,怎么不来争论了,哲学需要争论啊。楼上有位 很多的 网友说的不错,也顶。
  多读哲学书对自己的心灵成长很有裨益。我也喜欢哲学。有空多交流!
  to 梦妖居    &惊讶&是亚里士多德说的,我所谓&惊恐&,是强调哲学和宗教同源,&去蔽&在此并非海氏术语,而是与有神宗教&遮蔽&对立    换言之,哲学倾向于怀疑、追问、构造或反驳,有神宗教却流于服从,神学问题是在&蔽&下的讨论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北京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