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冷暴力暴力

家庭暴力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请记住这样自救
家庭暴力的认识与应对
甜阁下,心理咨询师
一、 今天,你被暴力了吗?
家庭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温暖的摇篮,是心灵的归宿,然而暴力却在破坏着家庭的幸福和谐,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矛盾和伤害。
在妇联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家庭中遭受到配偶暴力对待的女性占 24.7%,受到身体暴力的女性占 5.5%,农村和城镇分别是 7.8%和 3.1%。
在传统文化观念中,丈夫打妻子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在今天的社会来看,丈夫打妻子就不是简单的&家务事&,而是侵害人权的违法行为了。女性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暴力对女性的健康通常会造成:性传播疾病、意外怀孕和流产、受伤、残疾等后果,精神上会抑郁焦虑恐惧、引发性功能障碍、饮食失调,最严重的后果会导致自杀,以及杀死丈夫。在女性暴力重犯中,因为家庭暴力而杀死丈夫的比例很高。
一旦发生第一次家庭暴力,就很难停止,如果没有相应的干预,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消除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二、 家庭暴力有哪些类型?
家庭暴力有明显的性别特点,90%的受害人都是女性。
家庭暴力有四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1、身体暴力:对身体的各个部位施加的攻击行为,比如推搡、拳打脚踢、咬人、拧拽、打耳光、揪头发、或者使用器物伤害对方的身体,比如用刀扎、皮带抽打或烟头烫;
2、性暴力:在对方表示不同意的时候,用暴力手段威胁对方发生性关系,或残害对方的性器官等性侵犯行为;
3、精神暴力:通过辱骂、贬低、恐吓、诽谤等方式,直接影响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用故意冷淡或者拒绝沟通、不允许对方和外界接触、不给治病、不肯离婚等手段对对方进行精神折磨,强迫对方做不愿意做的事;
4、经济控制:通过对家庭中的金钱财物、时间、交通工具、食物、衣服和住房的控制,限制对方的行动和意志的自由,造成对方人身和精神的依赖,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发生家庭暴力时,通常是多种形式共同存在,对女性的身心伤害极大。
三、 怎样的家庭更易出现暴力?
也许你会认为,家庭暴力只发生在农村家庭、或者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身上。实际上家庭暴力普遍地存在于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水平和职业人群当中。具有什么样特征的家庭更容易出现家庭暴力行为呢?
1、家庭中具有暴力传统的,暴力会潜移默化给下一代,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用暴力去解决;
2、家庭气氛紧张,家庭成员缺乏尊重和理解,容易发生矛盾,触发暴力行为;
3、家庭存在经济困难或纠纷的时候,家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个时候容易产生暴力冲突;
4、子女教育问题也是产生暴力的因素之一,父母双方意见不和、争吵指责、互相推诿、体罚孩子,经常会导致暴力的发生;
5、家庭生命周期中的特殊的变化,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导火索。比如妻子在怀孕期间,容易遭受暴力;下岗裁员、投资失败、亲人去世这些生活的意外打击都有可能让家庭产生暴力行为。
6、另外,有酗酒历史的人,或是有性功能障碍、慢性疾病的人,也会通过暴力来掩饰自己的问题。
发生家庭暴力最为根本的原因,是社会中存在的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男性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会向女性施加暴力,达成控制对方的目的。
四、 哪些人具有暴力倾向?
有暴力倾向的人,不一定就会发生暴力行为,只是发生暴力的可能性会比普通人高一些, 这些人包括:
1、低智力的人。这类人由于智力发育水平低,只能从事简单的工作,对环境的变化反应比较慢,动作的协调性差,容易自卑和发脾气;
2、易激惹的人。这类人性格暴躁,耐性比较差,控制欲强,不管你有没有惹他,错的都是你,会周期性爆发不良的情绪;
3、个性偏执的人。这类人多数自我中心,敏感多疑,总怀疑别人不怀好意,也不领别人的情,揪住一件事就没完没了;
4、病态人格的人。容易夸大事实,缺乏安全感,随意撒谎,喜欢幻想,体会不了别人的感受,情绪爆发起来六亲不认;
5、酗酒和吸毒的人。酗酒和吸毒容易导致人格上的倒退,变得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行,一有需要就马上要实现,没有办法等待,经常靠恐吓、打骂家人,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心。
这些人的思维通常缺乏逻辑,存在非理性的成分,用正常的渠道进行沟通会比较困难,和他们保持安全的距离就显得很重要了。
五、 家庭暴力的周期表现
家庭暴力是一点一点升级的,暴力行为的升级分为四个阶段,呈周期性循环,包括愤怒的积蓄期、暴力发生期、道歉和原谅期、&蜜月&期。
在愤怒积蓄期,丈夫和妻子之间出现矛盾,关系紧张,互相争吵,愤怒情绪不断在积累,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会是几个月。
暴力的发生,通常是由某件小事引发,丈夫失去了自我控制,使用暴力伤害了妻子的身心,宣泄之前积压的愤怒情绪,妻子在暴力发生这个阶段,是没办法阻止丈夫拳脚相加的。
暴力之后,丈夫会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为自己的暴力寻找正当理由,向妻子道歉,口头保证不再打妻子,妻子也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两个人和好如初。
在蜜月期,夫妻和好,尽量相处平和,但由于没有改变以前的沟通方式,矛盾和误会重新慢慢积累,愤怒的情绪也逐渐加强,两个人又因为某件小事,开始发生暴力行为。
家庭暴力不断循环会摧毁妻子的自信心,无法判断丈夫说的话的真假,家庭面临着破裂的可能,妻子也会为停止丈夫的暴力而做出伤害自己或违法的事。
六、 如何打破暴力的循环?
暴力的发展有螺旋式重复的特点,面对家庭暴力的关键在于阻止暴力的发展,特别是要引起对第一次的暴力的重视。对丈夫说来,第一次动手打人,内心往往是矛盾不安的,需要时间来消化,以及冷静思考自己的暴力会对两个人的关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这个时候,妻子为了少挨打,迅速认错,丈夫就会形成妻子本来就是该打的错误认识。对于妻子来说,在第一次遭受丈夫暴力对待的时候,态度一定要鲜明,明确告诉丈夫:&我绝对不允许你打我&,而不是急于缓和关系,在自己身上找错,一定要让丈夫在动手打人的事上反思,汲取教训,让丈夫感觉到妻子是不可侵犯的。夫妻还可以共同商量阻止暴力的方法,比如,在互相争吵中,情绪难以控制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对方,让对方离开,或者自己转身出去,让自己深呼吸、快步走、拨打公益热线电话倾诉等等,这些都是让暴力情绪降温的有效的方法。
七、 发生家庭暴力应如何自救?
第一点:妻子在下列情况下避免和丈夫起冲突
1、丈夫酗酒之后,或者工作不顺利,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不要和丈夫争论,这个  时候争论会点燃丈夫的怒火,容易引火烧身;
2、在丈夫的秘密被揭穿的时候、丈夫与其他人竞争失败、计划落空的时候,不要质问丈夫,质问会让丈夫恼羞成怒,不利于情绪控制;
3、不要贬低丈夫的出身、不要嘲笑他的性能力、不要评价他的父母和好友,不要讥讽他的人品,丈夫的内心总会有一些禁忌的事,这些禁忌通常带着丈夫的难言之隐和不痛快,有时牵一发动全身,丈夫为了维护自尊有可能会大打出手;
4、当丈夫情绪长期不能发泄的时候、家里的重要亲人去世或生病、家庭经济紧张的时候,不要轻易说刺激他的话,就算是无心的,丈夫也有可能会认为你在故意找碴;
5、不要抓住丈夫曾经的犯过错误反复指责,在丈夫要求沟通和解释的时候,不要赌气拒绝回答,不对丈夫的行踪监控和审问,避免引起丈夫的逆反心理。
这些因素在夫妻日常的生活中经常破坏婚姻的和谐,通常是引起暴力的导火索,一定要引起重视并有预见性。
第二点:在家庭暴力周期中应做的安全保护措施
生活在充满暴力的家庭中,危险非常大,女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呢?
1、关心和爱护自己,尽可能抓紧时间让自己休息,放松神经,保持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与健康;
2、注意安全,收拾好随身携带的重要物品,如果出现紧急情况,要迅速脱离目前的环境;重要的物品包括:身份证、户口本、驾照、亲人和重要联系人的联系方式、房产证、医疗记录、保险信息和单据、派出所与妇联的联系电话、备用钥匙、现金与银行卡等等;
3、把家中容易被当成武器使用的器物藏起来或处理掉;
4、事先要物色好可以暂时居住的地方,不要让施暴者轻易找到;
5、将自己的处境告诉可以信赖的亲人、朋友、领导与同事,可以商定一个求助的暗号,当发生暴力的时候,能够快速通知他们来帮助自己;
6、和孩子约定暗号,教会孩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看到暗号不要靠近,打电话向外界求助;
提前做好家庭暴力的防范准备,尽可能将伤害程度减小到最低。
第三点:发生了家庭暴力该怎么办?
家庭暴力具有反复持续、周期循环的规律,当暴力成为男性的一种习惯,对女性造成的伤害会相当大。一旦暴力发生,女性要让自己尽量做到:
1、保持冷静,不要直接顶撞和刺激施暴者,避免受到更进一步的报复;
2、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颈、胸、腹等身体的重要部位;
3、向亲戚、邻居、朋友、路人求助;
4、躲到安全的地方尽快拨打 110 报警;
5、制造声响和大声呼救;
6、保留暴力现场原貌;
7、24 小时内到医院去验伤和治疗、并保留证据;
8、拨打家庭暴力专线电话;向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妇联求助;
9、对自己受伤情况进行司法鉴定,要求相关部门为自己提供人身保护以避免遭受施暴者的继续伤害。
即使是脱离了暴力关系,仍需要警惕施暴者有可能的报复行动,要和亲人朋友保持紧密的联系,或者更换住址,必要的时候寻找公安警察的帮助。
第四点:分居或离婚后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有时分居或者离婚,不意味着家庭暴力就此停止了,有的施暴者会变本加厉地骚扰受害者,这个时候,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更换门锁和窗户插销;
2、告诉保姆或老师,哪一些人才有权把孩子接走;
3、教会孩子在施暴者绑架他们的时候打求助电话;
4、经常变换上、下班的路线;
5、不接骚扰电话、更换电话号码,告诉家人朋友如果施暴者打电话来要屏蔽信息,拒绝骚扰;
6、尽量和亲人朋友呆在一起,如果发生紧急状况,要让亲人朋友帮助报警;
7、产生情绪问题,和心理咨询师保持咨询与沟通;
8、要知道离家最近的派出所和医院的地点;
9、不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向陌生人透露;
10、把自己的遭遇告诉单位,有需要的时候向领导以及同事求助;
11、 遇到跟踪与威胁,及时打 110 报警。
即使是离开,受害者的生活也不是充满阳光的,除了提高警惕,还要让自己拥有积极的心态,多与妇联、派出所、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保持联系,争取外界的支持,渡过难关。&&&&&&&&&&&&&&&&&&&&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为您提供婚姻法家庭暴力规定、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冷暴力、家庭暴力怎么办、家庭暴力案例、家庭暴力离婚等内容,资深婚姻律师为您免费解答家庭暴力相关法律咨询,咨询热线:
家庭暴力栏目内容
我们关注您的婚姻幸福、家庭和谐和财富安全!
婚姻纠纷流程
专业婚姻律师温馨提示:我们建议离婚诉讼期间尽量分居。主要是考虑到,离婚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双方实在是无法再继续共同生活。既然一方已经起诉离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起诉方最好另租他处,或是到亲戚朋友家借住生活,这样一来可以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二来又可以避免家庭矛盾的升级。
如果您遇到婚姻问题,可以拔打免费婚姻法律咨询电话:,专业婚姻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家庭暴力相关热点
家庭暴力相关咨询
专业、高效、负责,我们因为专业而与众不同。专业的婚姻律师,您的私人律师,可信赖的人。
免费发布婚姻法律咨询,专业婚姻律师为您解答!
家庭暴力专题推荐
最新家庭暴力专题
热门家庭暴力专题
家庭暴力相关咨询
家庭暴力相关案例
家庭暴力相关资讯
家庭暴力相关文书
家庭暴力相关协议
法邦婚姻律师为您提供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怎么办,家庭暴力离婚案例的相关案例、法律咨询、法律法规、法律文书、法律常识等内容!
如果您遇到婚姻方面的问题,可以拔打我们的免费婚姻咨询电话:。专业婚姻律师为您服务。或发布:恋人之间打架是否家庭暴力(图)
  反家暴立法终于有眉目。11月20日,有媒体报道,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期的反家庭暴力法,目前已由国务院法制办拟出草案(送审稿)。
  《草案》明确,违背配偶意愿实施性侵、对未成年人实行性侵的都属家暴,而恋爱同居时有暴力行为等都可以按家庭暴力的情况进行处理。这一内容引发舆论热议。
  恋爱期间,男女朋友之间的暴力为何也属家庭暴力?如果这一规定正式入法,又该如何取证?如何判定恋人关系?会否增加更多的司法资源消费?
  据《羊城晚报》报道
  11月20日,广东省妇联召开反对家庭暴力立法研讨会,记者从会上翻阅了《反家庭暴力法》(草案)。
  草案除明确“家庭暴力”的定义外,还专门列出“准入条款”:“具有恋爱、同居、扶养、照料或委托监护等关系以及曾有过配偶关系者之间的暴力行为,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草案对实施家暴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也进行了相应明确,最突出的是明确提出,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或法院正在审理双方离婚案件期间,男方以暴力手段强行与女方发生关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进行处罚,即“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广东省妇联权益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首次以强奸罪对这两种情形进行处罚。
  草案也明确对于受害人因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对加害人造成损害,构成犯罪的,应当免除、减轻或者从轻处罚。
  大部分受暴者被施暴时不愿出声,相关职能部门也无法作出裁定,甚至有所推诿。
  对此,草案明确“首问负责”制度,明确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接到有关家庭暴力的报告、控告和举报时都应当接受。而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的报案、控告和举报后,应当立即出警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其中包括及时询问当事人和现场目击证人,使用录音、录像、摄像等方式固定相关证据并制作书面记录等。
  草案还明确,受害人没有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存在家庭暴力情形的,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护措施。
  [网友热评]
  @惊鸿一瞥1984
  中国的传统观念家暴是家务事,外人不能干涉,好多女性(尤其是农村)长期被家暴,只好愤而杀人。不像外国,可以申请限制令,一定范围内不可接近。今天的立法者开始重视保障人的权利。
  家庭暴力建议适用故意伤害,经济控制类可以进入家暴范畴,现在很多母老虎控制住了老爷们的工资卡……
  @Zodiac1981
  恋爱期间不排除一个女人有可能男友不止一个,一个男人也可能不止一个女友。面对这种情况无论男女皆不能算作家庭成员,否则就会造成各种问题,比如他说是她说不是,第三方又说是,谁说得清楚?不是家庭成员又何来家暴呢……
  @落兮归兮
  恋爱同居时暴力行为算家暴,那一定程度上认为同居关系为家庭关系,是不是也就是间接承认了本来违法的非婚同居关系的合法性。
  [法理争议]
  立法干预“恋爱”是否涉嫌越权?
  早在反家暴立法动议时,就有人提出,不应该就家务事专门立法,国家不应当干涉,此次将家暴主体扩大到具有恋爱关系、同居的男女,立法涉嫌越权。
  网友@进击的阿瑞斯认为,法律不管法外空间之事,把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恋爱关系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可能把现有本身就紧缺的司法资源过多的投入到收效不大的活动中。“保护妇女自然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是法律有其局限性,有些事还是应该交给道德等社会规范来调整,法律不应过多干涉。”
  今年10月,《新京报》援引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忆南的话说,《反家庭暴力法》有充分的正当性基础,公权力可作为补充性力量介入。家庭私生活传统上是自制、内部消化的,但当个人权利与自由受到损害时,公权力有权介入,维护公民权益。
  “但这种介入是有限度、有边界的。”马忆南强调,在公权介入反家庭暴力时,应尊重必要性与适当性原则,看该问题是否已穷尽手段,无其他更为软性的调节方法。
  刘明认为,将家务事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约束婚姻关系或恋爱关系之间的当事人,引导婚姻和恋爱关系的和睦,预防和制止婚姻和恋爱关系中的家庭暴力等侵权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对双方权利的保障,不存在越权问题。
  记者赵颖慧
  [草案疑问]
  恋人未成家为何会是家暴主体?
  有恋爱关系却迟迟不结婚的年轻人增多,家暴限定在家庭成员间不符社会现实,将恋爱同居关系纳入家暴立法,可更大程度限制暴力
  媒体报道,《草案》拟将家庭暴力的主体扩大到具有同居、恋爱关系的男女身上。男女朋友之间的殴打行为也可算作家暴。
  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卓冬青视此为一大亮点,“这份全国性的立法草案在家庭暴力定义上有所突破。建议在立法时一定要保留这一条。”
  然而有质疑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侵害身体、性或精神的行为,恋人之间的恋爱关系并不稳定,也并不是“家庭”关系,他们之间的暴力行为为何也要纳入家暴范畴?
  2012年,时任全国妇联权益部部长蒋月娥曾向媒体表示,在国外,通常认为适用反家庭暴力法的人群有三类:一是有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的家庭成员,二是有亲密关系的恋人,三是前配偶。但同时指出,国内对此有分歧。
  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刘明向潇湘晨报记者表示,将具有恋爱关系的男女之间的暴力纳入“家庭暴力”,有一定的合理性。
  “现在一部分有恋爱关系却迟迟不结婚的年轻人增多,”刘明说,“不论婚姻还是恋爱,彼此尊重理解都是起码的要求,通过法律的形式,可能会为恋人之间起到指引和示范效应。”
  专家介绍,我国目前确立的家庭暴力概念仅限于发生婚姻关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但这一规定逐渐不符合社会现实,将恋爱、同居、抚养、照料或委托监护等关系,以及曾经有过配偶关系者之间的暴力行为均纳入家庭暴力法,可更大程度限制暴力。
  记者赵颖慧
  恋人间施暴如何证明恋人关系?
  目前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存在恋爱关系的证据取证较为困难,如没有这方面的证据,恋爱关系纳入“家庭暴力”也很难获得法院的支持
  据《羊城晚报》报道,《草案》明确,在家庭暴力取证方面,警方接报后,应“立即制止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控制家庭暴力加害人”,“及时询问当事人和现场目击证人,使用录音、录像、摄像等方式固定相关证据,并制作书面记录”。
  分析认为,尽管做出了上述取证规定,但将恋人间的殴打行为适用家庭暴力,还面临一个如何证明恋爱关系的难题。
  刘明表示,婚姻关系中的因家暴产生的法律问题,对婚姻关系的举证相对简单,仅凭结婚证就可以说明问题。“但在恋爱关系中,一方还需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存在恋爱关系,这类证据取证较为困难。”刘明说,“但如没有这方面的证据,哪怕恋爱关系纳入‘家庭暴力’也很难获得法院的支持,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加大了受害一方的举证难度。”
  此外男女双方如果在恋爱期间发生了“家暴”行为,但随后又立刻分手,受害方如果要起诉加害方,也将面临取证难。
  “恋爱关系中分手还是和好不一定有明确的界限”,刘明说,“我个人认为,只要有证据存在恋爱关系,且没有超过可以追究对方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就应予以支持。”
  记者赵颖慧
  [知多一点]
  什么是“家庭暴力”?
  《草案》明确:“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侵害身体、性或精神的下列行为:
  以殴打、捆绑、伤害等手段侵害家庭成员的;非法剥夺或限制家庭成员的人身自由的;
  遗弃或严重忽视年幼、年老、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的;
  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的;
  违背配偶意愿实施性侵害的;
  胁迫、恐吓、跟踪、骚扰家庭成员的;
  以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造成家庭成员精神损害的;
  以其他手段侵害家庭成员身体、性或精神的。
本文来源:潇湘晨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简介/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主要分类/家庭暴力
经济的虐待不提供或严格限制合理游玩和招待的费用。不提供或严格限制生活费。胡乱挥霍家庭财产或赌博欠下债务。恶意破坏家庭财产过度把持家庭财产。限制或妨碍配偶工作。身体的虐待逼令家人负担过量家务拒绝进行家务使家人受损给家人提供不健康的饮食或者不提供饮食以物理上的暴力行为伤害家人身体。社会性的虐待不忠、出轨,或以此暗示或威胁伴侣监视或限制家人行动。严格限制家人正常社交。监视家人的隐私或个人资讯。无故或过度的辱骂、斥责、抱怨、施展语言暴力。蔑视家人,斥责其无能,比不上别人。他人面前或者互联网指责斥骂诬蔑家人。刻意无视忽略家人。威胁离家出走。威胁离婚,甚至威胁离婚剥夺伴侣财产。暗示要自杀或自残,或暗示要伤害或杀死伴侣、儿女、其他亲人、朋友及/或宠物。恶意欺骗家人性的虐待强迫伴侣性交或相反在伴侣需索时拒绝。性交时极其被动甚至拒绝情趣行为。对伴侣的性器官和性能力的侮辱嘲笑。以性交权来威胁伴侣。
心理分析/家庭暴力
权力与控制家庭暴力受害者大多社会学者认为家庭暴力乃出自施暴者企图控制受暴者。施暴方
施虐者在施暴过程中,通常以殴打伴随言语攻击。事后,常会以各种理由试图正当化施虐的原因。在一些个案中,施暴者会形容受虐者有“被虐待狂”,以将其施虐行为合理化。施虐者的性格、价值观及行为模式是构成家庭暴力的主因,其特征包括:
& o 脾气暴戾,固执凡事爱以暴力解决问题。
& o 妒忌心重,凡事干预家庭成员的行为及社交生活。
& o 以个人期望、需要及利益为依归。
& o 习染不良嗜好,如酗酒或赌博,或患有精神病,令其自我约束能力减弱。
& o 小时候也曾遭遇家暴情形的受害者或是目睹家暴受害者。
& o 压力大。 受暴方
在大多数的家庭暴力中,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母亲对于家暴的角色大多定位于“沉默的证人”,而使的大多数的家暴案件被发现时,已经算是很严重程度的伤害。当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体验或是目睹暴力的经验愈多,就愈有可能会殴打父母。也就是说视暴力为解决冲突的合法方式的家庭,就愈有可能处在各种型态的家庭暴力危险中。对受暴方的心理影响分析如下:
& 1. 儿童(子女):身体发展脆弱而易受伤、出生时体重过轻的婴儿、发展障碍、迟缓或不健全,会提高儿童受虐的危险性,受虐的儿童将来亦可能变成施虐者。除了生理上方面的虐待,还包括了精神方面的虐待(例如:施暴者会在半夜把孩子叫起来训话或是不让其睡觉等)、性虐待(例如:乱伦)和疏忽(例如:不被期待的孩子、疏于照顾导致基本需求不被满足)
& 2. 女性(妻子):被殴打妇女被形容成依赖、低自尊,会有无助感;易出现忧郁和焦虑的机率是高的。
& 3. 男性(丈夫):被殴打男性会觉得失去尊严,由于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是强者,因此不少受虐男性不敢求助。
& 4. 老年人(父母或祖父母):老年人行动较迟缓、体弱多病、记忆力衰退,容易被家人视为负累而遭受虐待。
& 5. 兄弟姊妹:一般来说,社会大众对于手足暴力的接受度较高。
相关法律/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受害者
1993年,联合国大会发表了《关于废除对女性暴力的宣言》。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4届世界妇女大会
上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提了出来。家庭暴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的关注。&古代中国卷二十“妻妾殴夫”之规定:“妻殴伤妾,与夫殴妻同罪。过失杀者,各勿论。”是的社会,《钦定四库全书·刑律》卷二十八规定:“妻妾殴夫者,杖一百……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条目:、和日,由通过的《婚姻法》修正案,首次在国家基本法律的层面上对家庭暴力问题做了规定。总则中将婚姻法第3条“禁止家庭暴力”上升为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宪法原则的体现,为日后省市地方制定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在裁判离婚的法定理由中,依据婚姻法第32条第2款第2项,把配偶某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作为法院对配偶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离婚案件,作出准予离婚的法定依据之一。在婚姻法第五章《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中,依据第43条、第45条、第46条,规定了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救助措施与施暴者的民事法律责任。(2005修正)第四十六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第五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者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中国还是《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公约》、等国际公约的签约国,也是、《行动纲领》等国际文件的承诺国,向全世界庄严承诺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等一切弱势群体权益。&香港香港《家庭暴力条例》是香港政府于1986年制定的民事法例,主要就家庭暴力(当中包括和)受害人的民事补救事宜订定条文,使家庭暴力受害人──其中一方或男女的其中一方,可向法院申请,以免受另一方的“骚扰”。至于,涉及刑事成分的家庭暴力个案主要以(第200章)和《侵害人身罪条例》(第212章)处理;《保护儿童及少年条例》(第213章)则为儿童和少年提供保护。在《精神健康条例》(第136章)下设立的监护委员会,如有理由相信精神上无行为能力的人士正处于危险之中,&或正在或相当可能会被虐待或受人利用,&即可按条例赋予的权力发出紧急[监护令]。《家暴条例》的出现是因为当时虐待配偶个案数字上升,大部分属虐妻个案,情况令社会关注。刑事法律,可以处理任何暴力行为。但《家暴条例》的民事框架,是为“某类特定关系人士的特殊情及需要,向他们提供额外的民事补救”,向因身处某些特定关系而特别容易成为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人士(即已婚人士,以及长期维持类似配偶关系的同居者)提供额外保护。同时,为未有打算提出离婚的人,提供快捷和简便的措施,让双方在分居的时间冷静下来处理问题,也让有亲密关系的人,因不愿举报同居者的暴力行为,而提供暂缓的补救方法。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简称家暴法,是为防治家庭暴力行为及保护被害人权益而制定的法令。由于家庭暴力是全世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国际间亦高度重视妇女人权,所以纷纷制定类似的相关法令,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项研究显示,全世界大约有四十多个国家立有专法。&日本主条目::、::&韩国《家庭暴力防止以及被害者保护法》(1998年)伊斯兰教的第4章34节提及:“你们怕她们执拗的妇女,你们应该劝戒她们,可以和她们同床异被,可以打她们。”2010年10月,最高法院在一次判决中指出丈夫可以打妻子,但不可以造成明显的伤痕。 &英国《家庭暴力、犯罪及受害人法案》(2004年修正案)&瑞典《女性的暴力防止法》&西班牙《反家庭暴力全面保护法》("The Organic Act on Integrated Protection Measures against Gender Violence", 2005)&美国《对妇女暴力防止法》(1994年)
家暴问题严重的国家&/家庭暴力
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明星家庭暴力具体指女性在婚内遭到男性配偶的暴力伤害,也包括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特别是男性成员的暴力攻击。以下数据根据的相关统计资料整理而成,涉及126个国家和地区[10]
第一个括号内的数字为一国女性公民年均遭受家庭暴力的次数,第二个括号内的数字为该国在的2013年度中的性别平等指数得分(最高的冰岛为0.8731,最低的也门为0.5128):极多家暴:& o (71,?)多家暴:& o (61,0.6053)& o (58,0.6551)& o (54,?)& o (54,0.7086)& o (51,0.6613)较多家暴:& o (46,0.5842)& o (45,0.6081)& o (43,0.5935)& o (42,0.6848)& o (40,?)& o (40,0.6028)& o (40,?)
新闻误导事件/家庭暴力
有关新闻报道哈尔滨规定赚钱不给老婆花算家暴日,有新闻媒体报道在,赚钱不给老婆花就算家暴。《哈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将于11月1日起施行,新法规定:除打骂外,精神恐吓、禁闭、冻饿、经济封锁等都属家庭暴力范畴。 哈尔滨新规将“限制妻子消费”列入家暴范畴,这则传遍网络的消息,被证实系误读。日,其报道并非此意,以上消息为媒体传播过程中的误读。哈尔滨市人大及妇联有关人员亦向澎湃新闻证实,网传消息是不准确的,新规中并没有相关条款,“一切以法条原文为准”。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4次
参与编辑人数:2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57:36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庭冷暴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