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小小许愿手卡怎么完成

微心愿靖边县南关社区:小小“许愿卡”传递被疏忽的爱
“我叫张辰力,今年6岁了,在上幼儿园。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条件不太富裕。快开学了,我想要一个小书包,谁能帮助我呢?”
“外孙女上大学走了,就剩我一个人,很孤独。希望常有人来看看我,陪我说说话。”
“我们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了,不能自己看报,但还是很想了解国家的时事政策,希望有人能在有空时为我们读读报纸。”
站在靖边县南关社区的“许愿树”前,沉甸甸的许愿卡挂满了各个枝头。从想要一个小书包到仅仅是想要看看报,这些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却成为留守孩子们或者是年迈独居老人生活中的奢望,孤独而又沉默地隐藏在各色的卡片里。
据社区工作人员张丽介绍,2014年8月至今,社区的党支部书记每个季度都会带领网格员不定时地深入居民家中,通过实地走访收集群众的心愿,并将它们一一整理成“微心愿”挂在社区的“许愿树”上,号召社会各界有爱人士前来认领,帮助他们圆梦。在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中,为了能够真正帮助身边的居民解决困难,社区还成立了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通过微心愿来了解社区困难家庭的情况,再根据自身实际领取微心愿扶贫帮困。两年多来,社区共收集到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生活有困难家庭的微心愿300多个,已经实现89个。
梦想那么美好,而现实却充满了艰辛。这一个个小小的心愿背后,是一颗颗渴望幸福与美好的心。每个微心愿从梦想变成现实,都装满了志愿者及爱心人士的爱与关怀。
南关文化广场是社区常住居民的栖息地。在每个清晨或者傍晚,很多居民固定在这里活动锻炼,但是一直没有配备凉亭和座椅。遇上炎炎夏日或者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没有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去处,居民多次向社区提出配置凉亭和座椅的需求,认真倾听了居民的心声后,社区党支部将这一微心愿作为居民的公共需求写到了许愿卡上。时任榆林市政法委书记刘春桥在一次调研中,发现了这个愿望,立即着手实施。如今,新配备的座椅已经全部投用,居民们可以随意栖息,快意休闲了。
社区有一支100多人组成的文艺队,茶余饭后,很多队员喜欢吼一嗓子,这些文艺爱好者一直希望能有一套KTV设备,靖边县委书记刘维平看到后,立刻为他们圆了梦。
每一个心愿的实现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小小的许愿树上,各色卡片静静地挂在枝头,有的卡片下面用小小的别针挂了另外一张不同颜色的小卡片。张丽说,这是已经实现了的心愿,上面是心愿,下面是实现愿望的人。轻轻用手翻一翻“这些心愿”,下面的卡片便被带了起来,大小卡片之间的牵绊,传达了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默默牵挂。
时光太快,那么多的爱与关心还来不及说出口就已经被忙碌的生活瞬间湮没。在南关社区,至亲不能实现的梦,还可以寄托社会主义的大家庭。那些因为忙碌或者艰苦而被疏忽的爱与关心,正在通过社区党员的爱心之手被悄悄传递并珍藏。
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爱,从未走远。(曹晔)
凝聚道德正能量 传播文明新风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小许愿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