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fifa11玩不了”的问题,玩的好的高...

查看: 1133|回复: 6
公民, 积分 1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4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最近在玩FIFA11 UT模式,
1、想问一下怎么续约手上的球员?
2、在市场上买的球员能用几天,抽卡的球员能用几天,或者说打几场球
3、我放到交易市场上的球员能拿回来用吗?
麻烦高手们告诉一下!& & & & & & & &
佣兵, 积分 6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635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1,需要有合约卡-contracts,每场比赛消耗1点,初始值都是7点。替补不上场的不算,上场就算
2,从别人手上买的要看人家卡片还剩多少合约,抽来全新的都是默认7场,打完了请自己购买合约卡,不贵400coin可以买到+28的
3,如果没人买的话,竞价结束后可以回收到球队,send to my club.要是别人竞价了,就是铁卖了,不能回收
公民, 积分 1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4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哦哦,非常感谢,但是我现在的球员不能上场踢了,也没有COIN了,怎么办呢?
你看到了一个好人
战士, 积分 11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0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110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yerry 发表于
哦哦,非常感谢,但是我现在的球员不能上场踢了,也没有COIN了,怎么办呢?
那就准备叫你的RMB出马了
公民, 积分 1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4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出马倒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出了后怎么弄,我现在还搞不懂,是要重新抽12个人出来?那要抽那个包?
佣兵, 积分 6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635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如果你只是对付一段时间,买点点卡,抽吧。便宜的话,抽铜的就可以了。要是想投机就抽120点的白金卡。每次抽的不是都是球员,还有很多7788别的卡,我见过最多一套卡里也就5个球员,少的2个都有。
公民, 积分 1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4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抽黄金卡好吗?哪个比较划算
Powered by
扫描二维码
下载 A9VG 客户端(iOS, Android)关于PES2011与FIFA11 的问题??急!!_百度知道
关于PES2011与FIFA11 的问题??急!!
我的内存是2。 求解.5G。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是昨天玩FIFA11是开低画质都很卡我的电脑配置玩PES2011跑全高画质很流畅。
买的盗版FIFA11
大小是将近5G!、而且进入球场很慢、很长时间是黑屏
提问者采纳
如果说你的配置真的到位,用win7应该就能搞定…祝你好运,那可能是驱动程序或显卡的问题,FIFA的画面是要此同期的实况好,这样一切都搞定了不可质疑!卡是有理的,个人是玩Xbox的…推荐你买个XBOX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pes2011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家聚焦]老玩家眼中的FIFA11和实况2011,请高手指教
这两年,FIFA和实况的比较恐怕是引发众多玩家口水战的源泉。尤其是这两年大家都在说FIFA进步的很快,而实况明显的“出格”了,从销量上就能看出来……  
本人在此也谈点自己的看法。本人从初二,大概1999年开始玩实况3,一直到实况2011,也算经历了实况的10个朝代,对于其中的操作更是比较熟练,不敢说职业级,却也罕逢敌手。可以说很了解这款游戏,也一直是它的忠实粉丝。对于FIFA系列偶有接触,有早期的PC版本,这两年也接触了XBOX360主机,而实况是两面兼修,和朋友对战去游戏厅。从PS1代一直到如今的PS3。练习的时候是自己在电脑上,即PC平台。通过三个时期的比较来简单说说感受:  
一、FIFA2003 VS 实况6——对于FIFA的接触是2002年,记得但是实况系列都出到了第六代,而FIFA当年那个版本的水平也不过就实况3的水准,简单、直接,两脚传递+一脚射门=搞定。当时的评价就是太弱智、太小儿科!(PS:不是吹,在实况3,我用大罗一场比赛轻轻松松进5、6个球···有时能进十来个)。相对的:同一年的实况6就要难得多了,也真实得多·进球不是那么容易。不过也感觉维耶里、舍瓦、罗纳尔多还是比较变态。  
二、,主要是玩PES6,即奉为经典的实况10.当时在朋友家接触了同年代的FIFA,第一感觉是进步很大,但也只赶上了实况8的水平,等于是落后两代。而同期的FIFA也不过是实况5的水平,能稍微高点,但是比之实况8还是要差点,关键是太想当然。举例来说,那个任意球百发百进的我就不说了。(PS:对于实况8,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梦幻,太过简单。所以省略过去,不予比较。)  
三、,这几年FIFA和实况都是每年都更新换代,PES2009是一个跨越,往后两年的PES版本都是在2009基础上简单修正。大家都了解,实况10经典版本之后的改动大部分玩家有很大意见,改变了操作习惯,很难适应。举例来说,传球要掌握方向,直塞更是要精准,盘带要求身体等等···但是我认为这更加真实,操作难度的提升增加了操作的技术含量,更加符合实际。*举个例子来说,在现实中后腰拿球后要转身,然后才能分球,但是在前几个版本里,完全突破了人体技能的限制,本身不需转身依然能够给出180度得有力、准确的传球——太假了。而这两年的FIFA也不过就是略微超过实况10,传球、进攻很流畅……射门也没太大难度。(补充:前天下载的FIFA11,对战职业级电脑,使用键盘,我用阿森纳轻松5:0战胜巴萨,如果使用手柄,可能更悬殊,却是没什么难度。而对于实况这两代的电脑AI,恐怕没几个人能说轻松灌电脑5个球)  
  旗帜鲜明的提出:  
1、FIFA11还是落后实况起码2个版本。  
2、FIFA更加容易上手,实况系列对于操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3、别不信:FIFA和实况的比较如同CF和CS1.6的比较,不在一个档次。实况玩的  
好的人,很快就能上手FIFA,而反之,则不然。  
  有木有讨论下PSP上的实况?感觉跟电脑上不是一种游戏啊
  实话,FIFA离实况差的远
  LZ玩PS3或者box360吗?    玩了之后再来发表感想吧
  @石头阿丁  14:52:36    有木有讨论下PSP上的实况?感觉跟电脑上不是一种游戏啊  -----------------------------  大学时候用过PSP,玩过两把,感觉完全就不是游戏啊···纯粹玩自己呢。不说跟PS2平台比,跟PC都没法比。  
  @袋鼠啊袋鼠  14:54:59    LZ玩PS3或者box360吗?  玩了之后再来发表感想吧  ----------------------------  不好意思,我已经玩过了。多少还是了解的。  这两年经常去一家游戏厅,SONY,PS3+BARVIA玩实况,也常去奥体在XBOX上网玩过几次FIFA,但主要是玩任天堂的WII,打网球。  
  还是比较喜欢实况
    作者:那一炮de风情 回复日期: 14:58:23  回复
      @袋鼠啊袋鼠  14:54:59      LZ玩PS3或者box360吗?    玩了之后再来发表感想吧    ----------------------------    不好意思,我已经玩过了。多少还是了解的。    这两年经常去一家游戏厅,SONY,PS3+BARVIA玩实况,也常去奥体在XBOX上网玩过几次FIFA,但主要是玩任天堂的WII,打网球。  ---------------------------------------------------------    玩过还得出实况远远超过Fifa的结论?你这就有点开玩笑的意思了
  曾几何时,喜欢实况,就好像喜欢意甲,是一群具有懂球,讲求配合,注重技战术等一系列特征的资深球迷玩家喜欢用来标榜自己的东西。而勇于承认自己喜欢英超爱玩fifa的人就比较少了,也显得比较傻,容易遭人唾弃。
  看了十几年的Fifa和实况之争,简单说几句吧:    第一阶段:最开始的时候,实况玩家都是家用机玩家,从SFC——PS——PS2一路走过来的    那时候PC上只能玩到Fifa    无论实况玩家怎么努力的想说实况才是真正好玩的足球游戏,PC上的Fifa玩家都不承认    那个年代实况和Fifa争论的话题遍地都是,毕竟PC玩家在人数占了绝对的多数嘛    第二阶段:后来实况也登陆PC了,一比较高低自见分晓。实况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这段时间内也很少再有实况和Fifa争论的话题了    第三阶段:近几年,Konami原地踏步不思进取,实况系列一直没什么起色(当然主要原因也是近几年日本的游戏厂商开发实力被欧美全面反超),上一作WE2011稍有好转    而反观Fifa,在吸收了WE成功的经验后,近几作大幅度的提升。全面超越实况几乎已经是业界公认的事实。    可是,很多象LZ这样的PC玩家还在力挺实况。其原因有两个:    1、一直玩惯了实况,产生了惯性思维  2、Fifa是全平台战略,PC、家用机、便携机、甚至手机各个平台都有,但是核心之作是在家用机上,国内玩到的人比例还太少(去游戏厅玩那几个小时就别提了)
  潜水很久,也想发言给大家参考下了。    我是老的实况玩家,从1代一直玩到最新的2011,主机有从最初的PS1更新到PS3,所以个人感觉还是比较中肯也算有点资格评价的。    实况的最终目标是玩家对战,而且是22个玩家的集体对战!实况做到最新的这一代,完全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一代!这一代最接近玩家对战的现场感!它革命性的将体力,角度控制,按键力量完美的结合起来了,以上的各种因素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发挥!    但这次的改革却让很多实况玩家转投FIFA阵营,为何呢?因为国内很多玩家都喜欢一个人率领一支球队和朋友对战,通过快节奏的突破来赢得比赛。FIFA2011的感觉是很好的移植了以前的实况,节奏快,比分大!爽!    但是如果朋友你有一台PS3,通过网络和几个朋友一起玩比赛,通过耳机互相交流,通过第一人称视角观察,通过自己的按键力量,摇杆角度去传球或射门,你会疯狂爱上实况的!    相信我!
  一句话:玩实况只能进一个球的人去玩FIFA就能进3.4个。
  我还是挺喜欢实况的,虽然网上很多说2011很失败,前几年就听说FIFA超过了实况,我玩了几场大呼上当。我认为理想中的游戏应该战略和战斗都实现,就像三国志和三国无双的结合。几年前我就觉得实况的发展不能总停留在球队,控制单个球员并选择人生方向更有意思。有代入感
  弱智帖,玩过manul么,只玩了assisted+职业级也敢叫嚣    职业级上还有世界级和传奇,大脑容量偏少的楼主你晓得伐
  都是sb游戏~~都有太多硬bug玩得人想砸电脑~~~~垃圾
  玩实况的人肯定比踢球的人多得多,所以,当然标准差很多了
  我天,lz玩过主机上的FIFA竟然还说实况好玩...
  楼主错在一个问题     你说实况的进球比fifa难是因为你玩的fifa是最简单的模式  全自动传球射门  实况以前也是全自动,也就是电脑有修正的。  从pes2011开始实况号称360度传球。也就是电脑无修正的传球。  其实这个fifa一直就有。  因为fifa默认是自动传球,你没有调过,所以就觉得进球比较容易。  这就好比你玩实况开的5星,去踢fifa踢的是3星。  就是这样的。  
  @无端笑哈哈  15:24:34    潜水很久,也想发言给大家参考下了。      我是老的实况玩家,从1代一直玩到最新的2011,主机有从最初的PS1更新到PS3,所以个人感觉还是比较中肯也算有点资格评价的。      实况的最终目标是玩家对战,而且是22个玩家的集体对战!实况做到最新的这一代,完全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一代!这一代最接近玩家对战的现场感!它革命性的将体力,角度控制,按键力量完美的结合起来了,以上的各种因素都会很大程度上影...........  -----------------------------    这个问题,fifa早就可以每个人控制单独的球员联机的时候n多人一起玩了。  实况是学fifa的,一球成名也是的,fifa先有的be a pro后来才有的实况的一球成名。    希望大家在评价两款游戏的时候能够多深入了解。    我两款游戏都玩,在学校和同学就玩实况,联网就fifa。
  个人爱好不同吧,实况我也算老玩家了,从实况4到2011,依稀记得360上的2008用c罗10个任意球可以进5个(我是摇杆控)也玩过360上的fifa2008确实做的很好,自从360三红后再也没有接触过主机。到现在一直玩实况2011在pc上确实做的不错,玩过后觉的相当真实,回头再玩以前的实况作品简直就是草上飞。不过实况2010里中后场任意球开到禁区找前锋头球进球的感觉非常爽。顺便提一句2011里最高难度进5球不算难。最近玩了fifa2011pc版做的相当不错。所以决定入手ps3。虽然我也是实况迷,我觉得游戏就是让人高兴的,只要好玩就可以了。反正讨论来讨论去,做游戏的也不会看到,不过帖子里那些骂人的就不好了。玩个游戏提点想法很正常,不必太较真游戏而已嘛。
  @那一炮de风情
14:50:00   这两年,FIFA和实况的比较恐怕是引发众多玩家口水战的源泉。尤其是这两年大家都在说FIFA进步的很快,而实况明显的“出格”了,从销量上就能看出来……     本人在此也谈点自己的看法。本人从初二,大概1999年开始玩实况3,一直到实况2011,也算经历了实况的10个朝代,对于其中的操作更是比较熟练,不敢说职业级,却也罕逢敌手。可以说很了解这款游戏,也一直是它的忠实粉丝。对于FIFA系列偶有接触,有...........  -----------------------------  我第一次玩实况2011时  直接上第二难度(我记得好像实况只有四个难度,业余、一半、职业、世界吧?那我应该玩的也是职业。)  巴萨vs皇马轻松搞定    而且我不玩实况的  一直玩fifa    fifa2011一开始半职业难度(第四难度)就输球  现在玩也就保证世界级能赢球  传奇级的胜率大概只有一半    fifa11的难度绝对不一样  只玩过职业级别和世界级别、传奇级别的差距很大
大家还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ifa11玩不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