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市邮编哪所中学最好?

浙江省江山市第二中学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浙江省江山市第二中学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浙江省江山市第二,其前身为江山县私立志澄初级中学,创办于1923年(民国12年), 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光荣历史,是浙西(衢州)地区第一所私立中学。
创办人徐志澄,原名缙琛,江山茅板乡人,民国初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后在本县文溪小学任教十多年。在长期的教书生涯中,徐先生耳闻目睹本县青少年长途跋涉外出求学的种种艰辛和困苦,便矢志在本县创办一所私立中学。为解决办学经费,徐除自己慷慨解囊外,还邀请了当时学界名流周邦英、叶德魁、姜志纯等多人,共同商议有关发动社会捐资等事宜。经过精心筹划,学校终于在1923年9月正式开学。首期招收一个学级34人(施行男女同校),租借城关慈巷王祠为校舍,推举在浙江省立第八中学(现衢州一中)任教的周邦英回原籍出任第一任校长,以孚众望。&?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因为学校创建于战乱时期,创建于多事之秋,这个新生儿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面临着贫病的煎熬,邪恶的摧残。1924年秋,军阀孙传芳军队,自闽北越仙霞岭进驻江山,占用了校舍,校产和设备被破坏殆尽。事后,亲戚朋友皆劝志澄停办学校,先生却不以为然,竭尽全力,使学校很快地得以恢复。1925年6月,上海“五卅”惨案后,本校师生发起召开了有100多名师生及爱国士绅、商人等参加的“江山国货维持会成立大会”,大会由青年教师毛春翔主持,与会者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等口号,毛春翔老师还在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演说。会后,学生和青年店员们深入各商店、码头及水陆交通要道,宣传、抵制、查禁英、日“洋货”。志中校园,革命活动十分活跃。在革命精神的熏陶下,以后曾有不少志中师生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帝,反封,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如革命烈士、校友徐葆兰、何嘉璜等等。徐葆兰烈士因参加了驱逐反动文人学阀、教育厅厅长张道藩的学生运动,被当局列入拘捕的黑名单。为逃避追捕,他只身前往上海,改名换姓,就读于上海新华艺校,“七七事变”后,徐返回江山,参加江山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继后又以小学教员的公开职业身份为掩护,秘密从事党的工作,日,因叛徒告密,被宪兵逮捕,押往上饶集中营,受尽折磨,卒于狱中。早年投身革命、从事地下工作并遭受国民党追捕、蹲过反动派监狱的还有毛鹏仙、毛春翔等。这是后话。
1928年9月下学期,学校已发展为3个学级,学生154人,校舍设备也初具规模,1931年2月学校经省教育厅批准正式立案。
1937年春,学校已发展为五个学级有学生241人,除招收本县学生入学外,还有来自衢县、常山、广丰、玉山等地的莘莘学子。当年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敌机多次飞临江城上空狂轰滥炸,其间空袭警报频繁,为学生安全计,学校被迫迁往南乡茅坂,借徐氏宗祠及关王庙,新厅为校舍。就这样,学校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面,得以继续存在。嗣后,学校不断发展,学习环境也得到改善。然好景不长,1942年夏,日寇窜犯江山,恣意烧杀掠抢前后三个月,学校被迫停倮,多年来辛苦经营所添置的教学设备毁于一旦。为了尽快重建学校,时任校长的徐缙瑞不辞艰难困苦,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学校于10月即行复课,并且招收了新一届学生,全校共10个班级,学生500多人,教员29人,还在苗山脚下另行建了一幢可容400人的二层楼校舍,学校呈现出一派蓬勃向上的好势头。为了振兴江山教育,学校在1943年秋在江山城关原址增设了分部。1944年—1945年,为满足江山国民教育师资需要,学校先后对四届毕业生131人专门进行师范教育。1947年改城内分部为本部,茅坂为分部,两地共14个班级,学生715人,教职工48人。教师报酬以课时计算,全年经费达一亿六千九百零四万元(法币)。学校从开办到1949年1月共毕业学生35届1547人。
日江山解放,9日,学校恢复上课。不久,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采取“维持、整顿、改造”的方针。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认真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遵守政府法令,努力办学,根据省教育厅6月制定的&&,得到政府在经济上的补助。1951年10月根据衢州地区专员公署3039号文件,改校名为“江山县私立文溪初级中学”,此时,国家经济虽然还处于恢复阶段,但由于人民政府重视教育,及时发放助学金,使得大批工农子女获得入学的机会。自此,学生的成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经过思想改造学习,思想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广大师生热烈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学校工作蒸蒸日上。1952年春夏之交,正当抗美援朝斗争取得节节胜利之际,朝鲜人民代表团在洪淳哲团长率领下来我国访问,本校青年教师汪逸羽诵读洪团长&&的诗歌以后兴奋得彻夜不眠,写下了题为&&的和诗,请&&转交给洪团长。&&4月6日第四版&抗美援朝专刊&登载了这首长诗。
1956年5月江山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6月按中共江山县委文件,将文溪中学由私立改为公办,校名改为“浙江省江山县第二中学,9月2日又奉命改为“江山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8月,新创办的县工业中学机械、化工两个班设在一中校内。同年年底,为了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中共江山县第一初级中学支部正式建立,祝日光同志任第一任支部书记。1959年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建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秩序,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其时学校已发展为15个班级,782名学生。毕业生升学考试各科成绩总评为全县第一,居金华地区第二位,其中数学成绩为金华地区第一。&&记者来学校采访,帮助总结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并在日的&&上发表了以&&为题的经验介绍文章,自此以后,邻近各县常有教师前来听课,江西省上饶一中、二中还与学校长期挂钩,互相学习。学校全体教职工齐心合力,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工作,提出了“誓夺全区第一,力争全省领先“的口号,努力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1959年—1962年连续三年,初三毕业生参加金华地区升学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学校声誉大振。
1966年“文革”开始,社会动乱不已。1968年秋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并自行更名为“新一中”,1969年春与“江山中学”合并,称为“江山城关中学”(原江一中为城关中学第一教学点),隶属城关镇管理领导,学制从三年改为二年,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1972年9月,江山城关中学改称为“江山中学”,收回由县领导。原“江山一中”称“江山中学分部”。
1978年8月,拨乱反正,学校恢复建制,称“江山县第一中学,方岳年、祝春和先后出任书记兼校长,学校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全校师生认真贯彻&&,大力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各教学班之间开展“学英雄、比思想、赛成绩、创三好”活动;并且着手重建教研组,开展正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风气日趋浓厚。课堂教学强调提高效率,落实双基,以年级段为单位把好知识质量关,于是,教育质量得到迅速提高。与此同时学校为发展勤工俭学,创办了校办工厂,分设砚台、铁件加工、电镀、羊毛衫编织等车间,年产值15.5万元,其中所产西砚,远销日本等地,1978年下半年,增设高中班。
1983年9月为适应中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招收高中职业班两个(会计、机电)开创了江山全日制城镇职业教育的先例。1984年,根据县教育局一条龙办学计划(江一中专负城关初中教育)停止普通高中招生。1985年为了在城关首先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面向城关镇划片招生,小学毕业生免试直接进入中学。为适应义务教育需要,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除原有理、化实验室外,又另辟生物仪器室和实验室以及教师资料室和阅览室。年,学校从几门主要学科中,挑选出6名骨干教师组成了以当时负责教学工作的吴之琅老师为团长的“江山县教育局讲师团”,深入到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山区学校—塘岭乡初中开展“教育扶贫”活动,讲师团成员均以普通科任教师的身份,承担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任务及相关学科科任教师的指导工作。所派教师一年轮换一次,第一批派出4人,第二批派出2 人。在这同时,塘岭乡初中校长还前往江山一中挂职学习、锻炼,全程参与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等各项活动。 1986年秋,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作了些改革,原来的“教导处”被一分为二为“教务处”和 “政教处”,前者主管教学、后者主管德育。学校提出了“立志、勤奋、守纪”六字校训。针对普及义务教育后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为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专长,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举办了政治、文史、理化生、音体美、书法、摄影、工艺等各种兴趣小组有二十多个,80%学生的学生参加活动。并受江山市卫生局委托,创办了一期以培养江山市城乡多医院护理人员为目的的“护理班”(1989年7月毕业)。 1987年开始,学校开设劳技课,在课程设计上把职业教育引入普通教育。这一年又新创办了两个校办企业,即江山五感器厂、华昌实业公司。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赋予江山二中以新的生机和活力。1988年3月,因撤县建市,改校名为“江山市第二中学。下半年,学校实行教学大循环制,按年级段办公。1989年,江山市教委对二中领导班子进行了充实和调整。新一届学校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逐渐成为广大教职工的共识。为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学校对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作了修改和补充。修改后的校训为 “团结、文明、求实、创新”;新确立的教风为:“情理方格”、学风为:“立志、尚礼、勤奋” 。1991年,学校被江山市教育委员会确定为江山市示范初中,市教委给学校提出了“常规要求落实、校风校纪严明、教研风气浓厚、教育质量较高”的要求。为落实好市教委的要求,学校大抓了校容校貌和校园文化建设;大抓了校风校纪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力量的协调配合,通过“学科渗透”、“军民共建”等形式,不断拓展育人渠道,并取得了许多令人欣慰的成绩。1992年6月,浙江省“两史一情”教育现场会在江山二中召开。当年,学校被评为“江山市文明单位”、“江山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山市花园式单位”、“衢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校团委被评为“江山市红旗团委”、江山二中少年团校获 “浙江省最佳中学生团校”光荣称号;学校党支部被评为“衢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一直保持在60—70%之间,居全市前茅。学校体、音、美、劳教学,富有特色,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体育达标先进单位。
1993年学校迎来了70华诞。利用这一契机,学校在师生中、在新老校友中开展了一个以“爱我二中、建我母校”为主题的校庆系列活动、通过忆校史、颂母校、弘扬优良传统、激发爱校之心。整个校庆活动,大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是年8月,学校被评为“衢州市文明单位”,12月又获第一批“江山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十佳学校”称号。
1995年,学校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江山二中年学校发展规划》,继后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二中学生形象要求”和“二中教师形象要求”大讨论。经过讨论,最后将“勤奋、守纪、尚礼、正直、俭朴、坚毅”十二字作为江山二中学生的形象要求,将“敬业、爱生、博学、求精、团结、正已”十二字作为江山二中教师的形象要求。这一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了新的突破,应届毕业生中考总分上重点线的占江山市该档成绩总人数的27%;这一年学校先后被评为“江山市‘二五’普法先进集体”、“衢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又一次被评为“衢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遇到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即办学条件问题,校舍紧张、设备落后。这一问题及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1995年10月江山市政协主要领导前往二中进行考察,与学校领导共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中共江山市委、市政府把二中校园改造列入1996年全市工作要点,写进了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市委书记徐佳增还亲临学校了解教学大楼的选址、规划等问题,市长王之煊亲自过问工程开工的资金问题等。
1996年,江山市教育部门实施的“凝聚力工程”选点二中,市教委的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先在二中进行。学校提出了“聚精会神抓质量、从严要求抓队伍”的响亮口号,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健全教职工岗位考核制度、奖励制度及中层以上领导成员年度述职评议制度。1997年,学校校园改造在完成了图纸会审、民房拆迁等前期工作后,与市区城中路拓展工程一道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1998年12月,建筑面积为6100平方米的新教学大楼如期竣工。继后,又开始了学校新运动场建设。这几年,学校一面抓紧硬件设施建设,一面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学校教育科研、群体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成绩喜人。学校荣获“江山市十佳文明学校”、“江山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山市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市)活动先进集体”、“衢州市文明单位”、“衢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业余训练先进集体”等许多荣誉称号。这一年还有12位老师被评为首批“江山学科带头人”。这以后,学校工作可以说是一步一个台阶,荣誉也因此接踵而来。1999年学校被评为“衢州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等等。校团委被评为“衢州市99年度先进团委”。体育教师严友明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先进工作者”。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d43d7-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江山市四都初级中学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江山市四都初级中学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四都初级中学位于、、三地交界处的大湖山底,最初建校于小皂村,后移校到山背村。是江山市有名的桔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 13674 平方米( 20 多亩),建筑面积 4989.4 平方米,现有班级 6 个,在校生 173 人,教职工 29 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教师 25 人,占专任教师 86.2% ,专科学历 4 人。学校拥有电脑房(新建)一个,生机比为 4.2 : 1 ;多媒体教室四个。学校藏书 7000 多册,人均图书近 40 本。
学校现有高级教师 2 名,一级教师 19 名。多名教师被评为衢州市“十佳”班主任、江山市“十佳”班主任。近年来,学校又先后荣膺江山市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科研兴校的教育思想,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立足该校实际,不断改革创新,在逆境中拼搏奋进,促成绩。几年来,学校获奖与结题的课题达 25 个,其中衢州市三等奖 2 个,江山市二等奖 3 个。学校获省、地、市各级运动会金、银、铜牌 500 多枚。成人教育走在全市前列。浙江省教育厅公布这份浙江高中排行榜 排名依据是这个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下载客户端:
核心提示:此次的高中排行榜,正是各高中学校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平均分与合格率排名。这也是省教育厅每年唯一对外公布的高中排行榜数据,其真实性和权威性毋庸置疑。
排名,一直是教育圈里蛮忌讳的一件事,无论是给学生排名,还是给学校排名。一是很难找到大家都认可的排名依据,二是怕加重学生和学校的负担。但是,也有例外。小编刚刚拿到的一份高中排行榜,来自浙江省教育厅权威发布,据说小伙伴们都心服口服,因为排名依据,是“2015学年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这是浙江自2010年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通报制度以来,连续第七年向社会通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这份榜单,参照的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的相关项目得分和等级评定标准,同时按生源所在地区和高中学校进行了分类统计。此次的高中排行榜,正是各高中学校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平均分与合格率排名。这也是省教育厅每年唯一对外公布的高中排行榜数据,其真实性和权威性毋庸置疑。想知道哪些高中名列前茅吗?赶紧跟着小编来看一看(着急的小伙伴,可直接拉到最后看附表3)——学生体质测试数据采集基本情况2015年,浙江104所高校(含二级学院),总共上报了267854名大学一年级新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除去部分信息不全的省内生源和外省生源数据,实际采集浙江籍大一新生有效数据共199877人。按生源所在高中学校统计,样本量在30人以上的高中学校712所(普通高中学校526所,中等职业学校186所)。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分析2015年,浙江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平均分为72.88分,合格率为92.98%,良好率为18.02%,优秀率为0.79%,继续保持了2014年以来逐步改善的态势。与2014年相比,2015年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平均分提高了1.03分,合格率提高了1.2%。对比年的测试结果,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2015年浙江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单项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与前两年相一致。与2014年相比,2015年浙江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各测试项目成绩均有所提高。除力量素质项目(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得分相对较低外(平均分44.53分,合格率55.30%),其他各项合格率均达到80%以上。比较近三年各项目测试成绩,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附表1各设区市学生体质测试总成绩平均分分布范围在71.57-74.56分之间,总成绩合格率分布范围在91.10%—94.94%之间。总体上各设区市总成绩平均分与合格率近年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设区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与上一年度相比,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平均值提高了0.75—1.24分,合格率提高了0.72%—1.94%。所有设区市的平均分均在70分以上,合格率均在90%以上。各市平均分排名和合格率排名详见附表2。附表2全省共有94个生源县(市、区)列入排名范围(含各地市直),其中,大榭开发区、婺城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建德市、上城区、淳安县、海盐县、衢州市直、临安市、松阳县、桐庐县、富阳区、萧山区、海宁市、江山市、龙泉市、拱墅区等17个县(市、区)总成绩合格率达到95%以上,大榭开发区、婺城区、淳安县、海盐县、衢州市直、临安市6个县(市、区)连续2年合格率排名全省前十位。丽水市直、浦江县、三门县、滨江区、温州经济开发区、杭州经济开发区6个县(市、区)总成绩合格率不足90%,温岭市、仙居县、乐清市、三门县、温州经济开发区5个县(市、区)连续2年合格率排名全省后十位。按照生源高中学校类型统计,普通高中学生平均分为73.37分,合格率为93.9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平均分为70.74分,合格率为89.01%。与2014年相比,2015年普通高中学生平均分提高了1.08分,合格率提高了1.17%,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平均分提高了0.97分,合格率提高了1.86%。重磅在此!各普通高中总成绩平均分与合格率排名详见附表3。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浙江省萧山中学、浙江省义乌中学、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浙江省富阳中学等连续2年排名平均分、合格率全省前十名。台州市椒江区振华高级中学、台州市路桥明珠外国语学校、乐清市精益中学、宁波光华学校等连续2年排名平均分、合格率全省后十名。附表3另外,省内各中等职业学校当中,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绍兴艺术学校、宁波外事学校、临安市昌化职业高级中学、杭州艺术学校等连续2年排名平均分、合格率全省前十名。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东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等连续2年排名平均分、合格率全省后十名。
来源:新蓝网综合编辑:杨飞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省江山市邮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