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洲彤的博客小档案   座右铭:做真实的人,...

伍洲彤:我的小屋
&“零点乐话”是一个孤独的声音,一次天真的释放,一首午夜的歌,一座温馨的小屋。我努力把自己分开,一个属于白天,一个属于午夜。我把零点看作是昼与夜、现实与理想的交替,两个“我”在此刻见面、融汇、统一……
母亲说,我是生在家里的。那是一间很小的屋子,青瓦、泥墙,门前有一棵桂花树。离开那地方已经很久了,却时常在梦中回到那小屋。有一个小男孩,刚学会走路,摇摇晃晃蹒跚着脚步,在屋子里进进出出。后来我发现,许多童年的回忆好像都和这座小屋有关。
&几年前,抽空回老家看了看,那间小屋已经不见了,它只能在我的梦中出现了。而我的生命中还有另一座小屋,在那里面,我的生命慢慢成熟。罗素把人生比喻成长河,而我把它看做是一座小屋,因为它曾承载我的生命,如今又将承载我的灵魂。此刻,我就在里面;你本是过客,却不知何时走进了我的小屋。难道你是我童年的玩伴,难道在你的生命中也有这样一座不同寻常的小屋吗?谁知道呢?我只知道,因为这座小屋我们在一起了。
我的小屋&&&
童年的小河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童年在我的一生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也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以后的生活。
父母因为“文革”下放到成都附近的一个小县城,我也出生那里。在童年的印象里,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纯朴的地方。我每天上学都要顺着一条小河走四五里的路。每到这时,我便会脱了鞋,感觉着光滑的鹅卵石及几尾在脚边游动的小鱼,光着脚丫在水里走。偶尔,我也会恶作剧般地偷掰些玉米和伙伴们烤着吃。玉米的芬芳和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让我心中至今仍保持着一种朴质的感觉。
和同龄孩子不一样的地方是,我父母是音乐老师,对我的管教非常严格。从我4岁起,他们便教我拉二胡,稍大些又让我练钢琴。别的孩子在戏耍时,我总是被父母锁在屋里练习每天必须完成的乐曲。我那时正是贪玩的年纪,虽然表面上很听话,可背地里也会经常耍一些小聪明——我那时小,还不会看表,父母规定我每天练琴前必须燃一柱香,香燃完了,才可以出去玩,我为了让香早些燃完,便一边拉琴一边吹香。小把戏维持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被发现了。在父母忧伤的叹息生中,我终于意识到练琴是为我自己的将来。如果我没有学音乐,也许会和别的孩子一样度过一天真的童年,然后步入平淡的生活轨道,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寄人篱下的日子
1982年,小学毕业后,我很幸运地考入了四川省音乐学院附中,这所学院是西南三省的最高学府。称之为幸运是因为当时学院的二胡专业只收两名学员,而且已是内定好的,我却因为突出的成绩脱颖而出。学院在反复研究之后,破例招收了第三名学员。就这样,我带着亲朋好友的祝福,迈进了理想中的学府,也开始了远离父母,寄人篱下的日子。
当时我的父母考上北京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一家人只有我一个人留在成都,被安排住在一个亲戚家里。从那时起,我变得内向、不爱说话且不合群,性格变化了很多。加之亲戚家的独子从小娇生惯养,我与他们住的时间久了,难免发生磨擦,每次发生矛盾,亲戚总是偏心自己的儿子,我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时常想念远在北京的父母。我于是发奋地读书和练琴,想早些回到父母的身边。就在那段日子里,我变得独立有自我主张了。
中学毕业的时候,面临是继续留在四川省音乐学院读高中升大学还是去北京,我矛盾了很久。毕竟考上音乐学院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放弃了也许再不会有机会进这座高等学府了,这无疑是很大的冒险。最终我还是决定退学,回北京到父母身边。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父母时,父母劝我一定要三思。我说这是我想了很久的决定。明白事理的父母很快为我联系了北京的一所普通高中,我终于结束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坐在北京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我感到空气是那么新鲜,然而压力也很快就铺天盖地地向我涌来。在音乐学院是不学数学和外语的,而在普通高中这些却是主课。刚来时,我的学习成绩非常不好,为了跟上功课,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年,我顺利考上了北京某学院的法律系。一门心思想当律师的我上了半年学后,发现当律师越来越不是我追求的目标了,我的梦想仍是深造音乐。我又一次退了学。复读了一年后,也就是1989年,我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理论系。大学时光使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尤其是《美学》、《心理学》的选修课,对我以后做主持人有很大的帮助。
从没人听开始
我大学还未毕业时就已在电台实习了一段时间。号,音乐台开播了,但当时我的普通话还不过关,又没经验,所以只能做幕后工作——当一名音乐编辑。记得我编辑的第一个节目叫“月色撩人”,把许多描绘月光的乐曲和歌加以组合,可有些感受是无法对别人诉说的,强烈的情感在心中难以抑制,甚至连歌声都无法替我表达。我想说话。我需要一个窗口宣泄内心强烈的感受。
由此,独立主持一档节目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当时领导对我主持节目的能力还没有把握,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决定让我一个没人听的时间先练练。音乐台是全天24小时播出,当时夜里还没开办有主持人的节目,只是放一些音乐。那个时候夜里好像很少有人听广播,在这个时间让我去锻炼应该比较安全,于是台里让我在夜里办一档节目。当我得知这个好消息后,激动地一夜没有合眼。多晚没关系,没人听不要紧,我可以做自己的听众!可做一个什么样的节目好呢?
治病的语言
一天晚上,我偶然翻开大学时一门选修课的笔记,看到这样一句话:音乐可以用来治病,特别是心灵的疾病。这让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可不可以做一个用音乐来治疗人们心理问题的节目?但随后我便自我否定了,这种节目一定是需要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丰富的阅历,对心理学应该有较深的研究。可我当时连大学都还没有毕业,从未踏入过社会,又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显然没有资格做这样的节目。我先给自己泼了一盆凉水。
就在我准备放弃这一想法时,又想起自己刚刚完成的一篇论文《浅论音乐语言》,论证音乐和语言的关系。我想,如果音乐是一种语言,我为什么不能用音乐代替人类的语言来解答问题呢?即使我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但只要对音乐有足够的感知,把音乐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来解答人的心理问题,好像也不是不可以。说实话,当时这只是一个天真而朦胧的想法,我甚至没有再三的推敲,便决定照这个方式做了。
&&&&&主意已定,我马上开始准备。首先要在午夜选一个时间,领导说晚上11点以后都可以,我想了想,决定把节目时间定在零点。原因很简单:首先,它代表一天的结束,又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具有特殊的意义;其次,零点,代表开始,从零开始!
只有在夜深,我和你才能敞开灵魂,去释放天真,把温柔的吻,在夜半时分,化成歌声依偎你心门。我祈求星辰,月儿来做证,用尽一生也愿意去等,终会有一天把心愿完成,带着你飞奔,找找永恒。我决定,在零点敞开我的灵魂,去释放天真。
零点,把音乐做为语言,用它去说话——“零点乐话”!七天以后,也就是1993年三月的第一个星期三的午夜12点,我终于第一次坐在了话筒前……
你好,朋友们,当零点的钟声在耳边轻轻敲响,你我又共同迎来新的一天,我是伍洲彤,欢迎光临零点乐话这座温暖的音乐小屋……
第一期零点乐话的录音已在无数次的搬家过程中丢失了。第一次主持节目,开始的时候我甚至紧张得连“你好”这两个字都说不出口,几次说完话之后,都忘记了关话筒,直到在音乐中听到一个很粗的喘气声才察觉到。现在想起来,当时的那种紧张劲儿真是可笑。走出直播室,我说了什么,全都忘了,唯一感觉到的是《心在跳》。
当初,乐话小屋选择在零点开播,有人认为这是个错,说太晚了,有谁能熬到这个时候?如今看来,选择并没有错,因为这个时刻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六年来,收到写给“零点乐话”的信有34532封,其中有很多令我难忘的事情。最令我感动的是一年立秋前的一天下午,我收到了从杭州寄来的一个包裹,打开一看——一本“零点乐话”节目的手抄本!不知这位听众为此花费了多少时间……捧着这飘散着墨香和浓浓真情的手抄本,我感动得无法言语。
像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我被不计其数的感动包围着。每一个到小屋子的人都是病人,因为人人都需要精神上的帮助;每时每个人又都是医生,因为人人都带着帮助别人的想法,哪怕只是一句体贴呵护的问候,一首善解人意的歌曲,一串爽朗清脆的笑声,一个发自肺俯的祝愿,一声同情安慰的勉励,或者只是坐在一旁静静地用心去倾听、去体会。这是一条很长的路,我们已经走了十年,我们还将继续向前,每周三午夜12点,相依相伴,感受温暖和浪漫,此刻我就在你身边。音乐广播,经历十年,浪漫永远,真情不变……
爱你一万年
人,之所以回忆,一定是想从过去寻找一些美好的东西。曾还有一份爱放在你面前,因为这座小屋,你拥有它,如今十年过去了,这份爱你仍好好保留着。我问你:你会爱他多久?你说永远,但如果非要在这个永远前面加上一个时间,你会这样说吗?爱你一万年。
&&&&&这是一种心的体验,这是一句永远不变的诺言。让我们所有人,所有因为这座小屋,因为音乐广播而相聚在一起的人,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许下一个心愿。有一首歌,每年我们都会听到,但以前好像都是为自己,而今夜,却是为一座空中的小屋,为一个让我们敞开灵魂,来自一份内心深处的爱。十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所有痛苦,似乎都在这一刻化成了一句最深的祝福,FM97.4,你听到了吗?
伍洲彤小档案
北京音乐台DJ
星座:天蝎座
座右铭:做真实的人
性格:双重
特长:钢琴、播音
毕业学校: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喜欢的休闲运动:凡是带球的运动都喜欢
喜欢的季节:秋天
心情不好时:看球赛、找朋友
印象中最糗的事:小时候不小心掉进了粪坑
主持的栏目:“零点乐话”、《中国歌曲排行榜》、《影视娱乐》、《音乐魔方》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 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 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中考回眸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分)从微博到微信&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④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⑤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⑥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⑦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⑧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⑨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小题1】 第⑥段划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小题2】第⑦节说微博能成为“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是因为其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从微博到微信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 ④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⑥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A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B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⑦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⑧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⑨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12、文章开头从最近“两条消息”写起有哪些作用?(4分) &&& &&&&&&&&&&&&&&&&&&&&&&&&&&&&&&&&&&&&&&&&&&&&&&&&&&&&&&&&&&&&&&&&&&&&&&&&&&&&&&&&&&&&&&&&&&&&&&&&&&&&&&&&&&&&&&&&&&&&&&&&&&&&&&&&&&&&&&&&&&&&&& 13、根据第⑥段内容,回答问题。(6分) (1)A句“截止本文写作时”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 &&&&&&&&&&&&&&&&&&&&&&&&&&&&&&&&&&&&&&&&&&&&&&&&&&&&&&&&&&&&&&&&&&&&&&&&&&&&&&&&&&&&&&&&&&&&&&&&&&&&&&&&&&&&&&&&&&&&&&&&&&&&&&&&&&&&&&&&&&&& (2)B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 &&&&&&&&&&&&&&&&&&&&&&&&&&&&&&&&&&&&&&&&&&&&&&&&&&&&&&&&&&&&&&&&&&&&&&&&&&&&&&&&&&&&&&&&&&&&&&&&&&&&&&&&&&&&&&&&&&&&&&&&&&&&&&&&&&&&&&&&&&&& 14、第⑦节说一些政府将“微博”当成“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是因为其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 &&&&&&&&&&&&&&&&&&&&&&&&&&&&&&&&&&&&&&&&&&&&&&&&&&&&&&&&&&&&&&&&&&&&&&&&&&&&&&&&&&&&&&&&&&&&&&&&&&&&&&&&&&&&&&&&&&&&&&&&&&&&&&&&&&&&&&&&&&& 15、第⑥节和第⑦节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5分) &&&&&&&&&&&&&&&&&&&&&&&&&&&&&&&&&&&&&&& &&&&&&&&&&&&&&&&&&&&&&&&&&&&&&& &&&&&&&&&&&&&&&&&&&&&&&&&&&&&&&&&&&&&&&&&&&&&&&&&&&&&&&&&&&&&&&&&&&&&&
&&&&&&&&&&&&&&&&&&&&&&&&&&&&&&&&&&&&&&&&&&&&&&&&&&&&&&&&&&&&&&&&&&&&&&
(4分)从微博到微信&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④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⑤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⑥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⑦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⑧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⑨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小题1: 第⑥段划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小题2:第⑦节说微博能成为“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是因为其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我所知道的钱学森
文/叶永烈
  钱永刚曾说起过钱学森上大学时的一个小故事。故事虽小,却折射出钱学森严格自律的可贵精神。
  那是1980年,钱学森回到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当钱学森去拜访金悫(qu8)教授时,金教授拿出一份珍藏了47年的“文物”,说起了发生在1933年的一段回忆。后来,金教授把这件“文物”捐给了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永久收藏,而金教授讲述的故事在上海交通大学也传为佳话……
  1929年9月,钱学森以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考取了交通大学,从北京来到上海。钱学森记得,当时获总分第一名的是钱钟韩,后来成为工程热物理和自动化专家,曾任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即院士);总分获第二名的是俞调梅,后来成为同济大学教授,武汉长江大桥、上海宝山钢铁厂顾问。
  1933年,22岁的钱学森在交通大学机械系读三年级,金悫教授讲授水力学。6月23日,进行水力学考试。按照当时交通大学的规矩,考试之后,老师在试卷上用红笔打上对号或者错号,然后在下一堂课发给学生,让学生校看,这样,学生就知道什么题答对、什么题答错了。学生看过后,这试卷再还给老师,老师在试卷右上角的分数栏里用红笔写上分数。
  钱学森一看金悫教授发下的试卷上,全部都打对号,意味着这次稳拿100分。可是,钱学森细细一看,发现一个小小的错误:在一道公式推导的最后一步,把“Ns”写成了“N”。于是钱学森立即举手,说明自己的错误,主动请求老师扣分。金悫教授一看,果真如此,于是给了钱学森96分。
  钱学森主动要求扣分,使金悫教授深为感动。金悫的“悫”的含义,就是“诚实谨慎”。金悫从小受到的家教就是“诚实谨慎”。正因为这样,他非常赞赏这位诚实的学生钱学森,保留了钱学森的这份试卷。即便在抗日战争中那流离颠沛的日子里,这份试卷仍存放在金悫教授的箱子里跟随他到了大西南。在47年之后,听说钱学森回到母校,金悫教授拿出了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献”。
  在交通大学档案馆,还保存着一份弥足珍贵的文献。那是钱学森有一次做热工实验的实验报告。整个报告竟长达一百多页,非常详细地记录了他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的细节。报告字迹非常工整。当时,热工实验老师陈石英给了他满分100分。
  交通大学当时作为国立的大学,校规是相当严格的。学校规定,考试科目有30%以上不及格者,不准补考,令其留级;超过50%不及格者,令其退学。有的班级到二年级时尚有2/3的学生,到毕业时只剩下1/3的学生了。
  钱学森曾回忆说:“当时交通大学的求知空气并不很浓,却十分重视考分,学期终了,平均成绩计算到小数点以后两位数字。我对此很不习惯,但也不甘落后,每门功课必考90分以上,获得了免交学费的鼓励。”
  在交通大学,我还看到1934年6月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先生发给钱学森的奖状:“兹有机械工程学院四年级学生钱学森,于本学年内潜心研攻,学有专长,本校长深为嘉许,特给此奖状,以资鼓励。”
  顺便提一句,金悫教授也是一位人格高尚的老师。1983年,他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把私房一幢赠给交通大学做职工宿舍,把2万元人民币积蓄捐赠给学校做学生奖学金。
(选自2009年第9期《名人传记》)
1.作者提到了保存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哪几件与钱学森有关的文献资料?它们分别体现了钱学森怎样的人格魅力?
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主体部分通过________来讲述事件,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选文最后一段对塑造钱学森的形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
4.日,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巨擘钱学森在北京逝世。请将下面的挽联补充完整,表达你继承钱老遗志的决心。(2分)
上联:青山绿水长留生前伟绩;
下联:________。
  ①有句话叫“月光晒谷”,其实月光是晒不了谷的,可是却能够晾晒人的灵魂。在现代社会里,我们需要钢铁般的意志,求得生存发展;同时,也需要温柔的月光,去爱、去体恤……
  ②不久前我去宁德采访,在车站附近碰见一个农妇,正挎着一篮子草莓叫卖。我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那是一篮鲜红欲滴的草莓。
  ③我只是匆匆一瞥,农妇就追上来了,跟在我身边不断地说:“很好的,一篮只卖10元,要不要?”我和善地摇摇头——不可能带一篮草莓长途旅行吧。可是,她紧跟不舍,斗笠被风吹掉了也无心去捡。
  ④夕阳在远处,天快暗了,她一定很想卖掉,然后拿着钞票回家。家里有饥饿的孩子在等着她吗?或者还有刚下班正等着晚饭的老公?
  ⑤但我只能说:“对不起!”她步伐不停,脸上的雀斑被晶亮的汗水洗得更加明显,沮丧极了。我想,干脆给她10元?但是她又不是乞丐!
  ⑥我突然想起在我们单位门口卖菜的男子,他的菜比市场上便宜,而且新鲜。一次,我给他一元钱,他给我一条黄瓜、一捆空心菜、三根葱,完了还要找我一毛钱。我说不用了,你客人多,招呼他们吧。可是他居然扔下菜摊和其他顾客,追了我10多米远,把一毛钱给我。他呵呵地笑着说:不是我的,一分钱都不能要。
  ⑦奇怪的是,他黑红的脸,和此刻眼前农妇的脸,居然都让我莫名地感动。他们过得都不宽余,他们流汗的脸,他们奔跑的姿势,让我还有些隐隐不安。
  ⑧最终,我掏钱买下了这篮草莓,并且把它送给了附近玩耍的小孩。
  ⑨非洲之父史怀哲曾说:“倘若欧洲人的幸福对非洲人的苦难无丝毫帮助,那幸福必然是有缺陷的。”我不是这个世界的富人,解决温饱而已,但是我同样对穷苦的处境感到酸楚,对此曾有过切肤之痛。从儿时起,我就有大侠梦,幻想自己可以飞檐走壁,做个佐罗式的英雄,出没在月光下,消失在晨曦里。
  ⑩我有一个朋友,同样有过佐罗梦。法律专业毕业后,他改行做了策划人,后来成为职业策划大师,搞了一个又一个大型活动,让那些富翁、新贵之流,很高兴地解囊掏钱,他再把这些钱,用于救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11)他有一个24K真金的头脑,也有一颗24K真金的心。他经手过一笔又一笔的善款,但他的手一直非常干净。他仍然生活清贫,但他无比快乐满足。不用剑,不用枪,甚至不用拳腿,他用智慧成就善良,真当了一回英雄。
(12)我没有如此能耐,但也以自己的方式圆梦。装修房子时,买材料我会斤斤计较,一块砖便宜两毛,就能节省好几百元;但在请民工搬运时,我从不讨价还价。给自己添置衣物我很抠门儿,但是每逢开学我都会给失学儿童寄点学费。
 (13)写下这些,我不怕有人见笑。虽然通常只有阳光能晒谷,月光是晒不了谷的,我所做的,如此微不足道,但毕竟我在接近自己的理想。每一天,我都有心去做诸如此类的小事,也许最终无法改变什么,但如果人人都有“月光晒谷”的心肠,那么爱心造就的和谐的美,就会如同花香,盈满我们的世界。(1)
本文围绕“月光晒谷”,详写了哪两件事?又略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并填写下表。
文章第⑦段中,“我”看到卖菜男子与卖草莓农妇的流汗的脸、奔跑的姿势,为什么会有些“隐隐不安”?
从全文看,作者知道“其实月光是晒不了谷的”,却呼唤“月光晒谷”,为什么?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行一次“月光晒谷”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请你拟一则标语用于布置教室。
 (2)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少于80字)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伍洲彤的博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