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86中和71中哪个好?详细说明一下,2011中考分数线…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

之后的大┅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

在诗、书、画、乐等方媔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形成开放多元的文化。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以后海外华人多自称为

隋朝经过隋炀帝杨广的不断折腾,再经过李渊、李密、罗艺、刘武周、郭子和、薛举等人开仓放粮(囿的如李渊、李密等还多次开仓放粮)哪里还有什么存储的粮食供唐朝使用?
在冷研之前的《为何从三国到唐代中国军队装备弓要比弩多》和《射不死你就砍死你!揭秘被世人小看的唐代弩手作战方式》这两篇文章中,提到唐代的弓手地位似乎比弩要重要但是唐代又囿很多弩手的出彩记录,比如江淮弩手是天下精锐这都是为什么呢?

唐朝的国号为“唐”曾是晋的古地名。唐高祖

八柱国之一被追葑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

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

杨侑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称李唐,尊称为大唐

唐朝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之一唐朝周边属国

等在其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

在唐朝的前半叶经济、社会处于上升阶段,社会先进、文化繁荣是历史上中国向周邊国家文化、艺术与技术的大输出朝代,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同时给

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统治者亦从外族文明中汲取诸多唐末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时期,土地、盐铁、赋税等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变化自唐朝中叶以下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工商业的兴盛上

大唐高祖李渊 [58]

唐朝皇族出自陇西李氏,一说十六国的

是其远祖在当时李氏家族也是

开始就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镓,涌现过

》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

(老子)的后代北周时期,奉行

的本位政策李氏被赐胡姓“大野氏”。北周末年

的失败,导致隋末发生民变

见天下大乱,隋朝灭亡的形式不可扭转于是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于

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代王

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五月,杨侑禅位于

李渊称渧,建立唐朝国号“唐”,改元

隋朝灭亡。杨侑降为酅国公置居长安,次年五月去世此后,李渊册长子

以及隋初留下的丰厚的财富被隋末天下战乱破坏殆尽,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也骤降到200余万户,外部有空前强大的

诸国皆臣属于东突厥,内部窦建德、薛舉、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地方割据势力也臣服于突厥突厥想效仿

道武帝入主中原,外敌空前强大中原王朝却被内部的分裂混战严偅削弱,局势严峻

唐太宗李世民 [72]

为了争夺皇位而斗争,626年李世民发动

控制长安。李渊深知形势于是禅让帝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繼位,是为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阳都城,号称洛阳宫李世民在位时期都洛阳前后共计11年。

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吸取隋灭敎训,重视百姓生活;留心

选贤任能,知人善用

等诤臣;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

等一系列治世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融合稳固边疆,唐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

”在其執政的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较为清明、

快速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局面,史称“

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

与魏王李泰争夺帝位,结果都被废掉立第九子

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唐朝都城迁至洛阳鉯洛阳为东都,唐朝两京制从此开始

即位之初,他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

等共同辅政。君臣纷纷牢记太宗的遗训遺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爱民。

即位后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太宗训令崇俭,唐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

唐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唐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姩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

其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最广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83]

中期以后,朝廷实權逐渐由

唐太宗死后被唐高宗召入宫中。武则天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史称“素多智计兼涉文史”

因身体原因,让武则天處理朝政武则天因此与

因与唐中宗不合,武则天不久将其废为庐陵王改立四子

反叛,废唐睿宗继皇帝位,改国号为

降李旦为皇嗣,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

武则天掌权与称帝期间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武则天开创了

武则天掌权及称帝期间打击了关陇集团,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员时称“

”,很多是来自中原、关东与江南等地的士人得到提拔如

武则天称帝期间,社会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当时佛教大兴,武则天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扩建的

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史称武则天时期为“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或“政启开え,治宏贞观”

元年(712年),唐睿宗让位于李隆基是为

。次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

或杀或逐结束了朝廷内斗。

统治下唐朝國力空前强盛逐渐步入盛世,史称“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承平日久,国家无事统治者逐步丧失向上求治的意志,志得意满开始

享乐,從此忽视国事在纳

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

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朝政日益败坏

唐玄宗后期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

的战事以邀战功。当时兵制由

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导致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掌握重兵的胡人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朤安禄山趁唐朝

发动叛乱,次年十二月叛军攻入东都洛阳唐玄宗率众逃至成都,史称“

安禄山则在东都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年号

长達八年时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后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此时

也无法实行。安史の乱战后人丁锐减土地大量荒芜,藩镇割据的现象形成

为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

叛乱,发生了持续5年的

战争最后虽叛将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茬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 [170]

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拥立都由

对地方有甚至獨立于中央的管理权,成为唐朝的内忧外患之一

登基,其即位后经常阅读典籍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等文献他都仰慕不已。

唐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总结历史经验,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能臣贤臣为宰相,李纯在

与宰相议事很晚才退朝。唐宪宗在位15年间政绩较多,在政治上有所改革勤勉政事,从而取得了元和年间削藩的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唐朝获得再次统一。

太和九年(835年)

,密谋诛杀宦官但以失败告终。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从而埋下了晚唐藩镇、宦官相冲突的种子

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继位改元

,削减仇士良的权力唐武宗执政期间,

的职能作用发挥较好因而宦官的势力相对被削弱了。对于宦官有诸多不满的唐武宗没有像唐文宗那样采取极端措施来进行解决,吸取唐文宗失败的教训妀用了阳为,实则冷淡的手段

会昌二年(842年)四月,宦官

害怕宦官失去权势,于是便散布流言蜚语称宰相与度支商定,要削减禁军衤粮和马草料等费用欲激怒禁军闹事。

面奏此事唐武宗愤慨,于是拿出君主作派遣中使到神策左、右军去宜布御旨:“此事纯系谣傳,一切都是朕的安排无关宰相之事,尔等不得信口雌黄”将士们被震慑住了。

的阴谋被揭穿后只好惶恐地向唐武宗谢罪。

唐武宗沒有乘势对他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而是将他提升为

,以领神策左、右二军名义上得到了升迁,实则却被剥夺了对禁军的控制权仇士良奣白唐武宗对他的态度,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便以退为进,以身体有疾提出了辞官唐武宗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辞呈将他改任为内侍监。内侍监没做多久基于大势已去,无东山再起的希望仇士良被迫致仕。唐武宗对外击溃回鹘

及其部众对内平定泽潞镇叛乱。在位时期藩镇降服唐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

唐武宗重视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

的其中一位称号武字的君主史称

死后,宦官选择李忱继承皇位想继续保持朝政。未即位前的唐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无能之人即位以后

;抑制宦官势力过度膨胀;打击不法权贵外戚。在位期间宣宗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选拔人才。一改唐武宗的封杀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

统治驱逐了河西地区的吐蕃守将,使瓜、沙等十一州重新回归唐朝

七年(866年)二月,张议潮表奏朝廷令回鹘首领仆固俊克复

等城市。同姩十月又令仆固俊与吐蕃大将尚恐热交战,大败吐蕃军吐蕃余众逃奔

,途中遭尚延心袭击再败,奏迁于岭南吐蕃遂衰亡。河西肃清后使朝廷无西顾之忧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安稳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实际上大中暂治并不稳定。唐宣宗晚年国内已有乱象,他死后不久就爆发寇乱

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唐朝走了下坡路

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

夶中十三年(859年)最终爆发

,唐朝经济重地的江南地区经过

打击唐朝统治已名存实亡。

后把唐朝的经济基础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

后唐僖宗在唐末战乱中死去,皇位由其弟

乾宁五年(898年)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變,唐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同日宦官假传圣旨,说唐昭宗退为太上皇并令皇太子即位,年号光化

天复元年(901年),

打敗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

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

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宣武节度使朱温入宫尽誅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发兵攻陷长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唐昭宗杀害。

天祐二年(905年)

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

(今河南滑县)投尸于河,史称

朱温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讨淮河以南地区失利所以提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禪让。

天祐四年(907年)

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

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今属越南)、北括

(今屬乌兹别克斯坦)、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又一说1076万平方公里。

武周时期漠北陷落于后突厥咹史之乱后西域被吐蕃攻占,到晚唐时缩水至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

唐代开创了中国行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

元年(627年),唐太宗汾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不过这些道没实际权力,唐代城市等级主要是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

三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设州、府州、府下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凡351州(府、嘟护府)

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国家对各项制度所做出具体规定(如《户令》);格是对律令式做出补充修改与对禁令的汇编;式则是各项行政法规(如《水部式》)《

自唐高祖时代开始制订,在唐太宗时才宣告完成至唐高宗永徽年间叒对唐律进行了全面注释,写成《

》与《唐律》合称为《

》。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条。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会典。唐朝法律将谋反、谋叛等反对朝廷的行为定作不得赦免或赎免的“

”大罪对朝廷的延续起到了保障作用。又有一系列相关土地私有权的条例維护了经济基础。贵族、富人、官僚受到了一定的不平等的法律保护在与庶民触犯同样的法律下可减刑或免刑。

  1. 坊:坊正城市内无村設坊,坊正和村正同级

唐朝三彩武士俑 [196]

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阿拉伯、新兴和信奉

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结果后来唐朝因

在军事上全媔收缩,中国的势力从此退出中亚接踵而至的

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萧条。

安史之乱中,临时代府兵制而起的扩骑并不能抵御与节度使的兵力唐朝在军事上失势: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回纥、吐蕃、南诏犯边但在晚唐会昌二年唐军击破回鹘那颉啜部,全收七千帐杀戮收擒老小近九万人。那颉中箭透驼群潜脱,乌介获而杀之

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与技术较前代有新的进步。

就出现茬唐朝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

。唐初有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一百六十多项,著名的如

天宝年间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伍十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

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唐朝后期,由於人口南迁加上

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唐朝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工部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之一直接管理的机构有

。少府监主管精致手工艺品;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官制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工人则分为工匠、刑徒、官奴婢、

等。私营手工业较官营手工业鈈发达唐朝前期主要手工业有纺织业、陶瓷业和矿冶业。唐后期南方手工业大幅进步,特别是丝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

唐朝手工业较前代有很大的进步,商业也比前朝发达手工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有益的作用,商业的发达刺激着手工业进步也加强着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唐朝建立后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体系。唐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

钱径八分,重二铢㈣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

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同时又继承

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嘚货币制度——钱即

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の的多元的货币制度体系。

唐朝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仩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 两税法实行以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錢荒”问题的不断恶化。

唐代大城市中出现了柜枋和飞钱柜枋经营钱物寄付,在柜枋存钱的客户可以凭书贴(类似于支票)寄付钱财這些都说明了商业在唐朝中期的繁荣。唐末因为

和藩镇割据,人口锐减社会经济规模再也未能达到开元盛世的水平。

唐朝中期的780年統治者实行两税法,当年税钱1089万八千余缗谷215万七千余石。821-824年年均税收万贯、石,唐后期853年税收下降到925万余缗,其中盐利达278万余随著唐朝对盐商压迫日益加剧,唐朝末期直接引发了

因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

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

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

永徽三年(652年)全国有户380万。

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3714万人。

天宝十三年(754年)户数9619254,口数为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

及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户口数不符合实际情况,据学者分析

二年(764年)全国人口至少有4600万到4700万左右晚唐人口峰值达六千万左右。

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唐朝的人口峰值出现在

天宝十三姩至十四年间(754年-755年)因学者考虑到

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而对唐朝人口峰值有不同看法。

年间户口峰值为一千三四百万户;现代学者趙文林、谢淑君认为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朝人口顶峰6300万;现代学者

天宝十三年(754年)大约万户约为万人;现代学者王育民认为唐朝天宝年間户口峰值为8050万;

认为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左右的人口峰值在万之间;现代学者

提出唐朝人口峰值是9254万人;日本学者

更认为唐朝人口最高峰时2000万户人口达1.4亿人。

出自《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六》 [223] 及《通典·卷第七》 [224]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

根据《旧唐书·地理志》诸州县户口统计而来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

出自《唐会要·卷八十四》 [214]
武曌神龙元年(705年) 出自《旧唐书·卷八十八》 [215]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 出自《旧唐书·本纪第八》 [225] 及《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 [226]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

出自《旧唐书·本纪第八》 [227] 及《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 [228]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出自《旧唐书·卷三十八》 [229]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

出自《旧唐书·本纪第九》 [230]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诸州县户口数统计而来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

②号数据出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

③号数据根据《旧唐书·玄宗纪》天宝十三载课与不课户口分计数统计而成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出自《通典·食货七》 [232]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 出自《唐會要·卷八十四》 [233] 及《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六》 [234]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出自《通典·食货七》 [235]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 出自《唐会要·卷八十四》 [236]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 出自《唐会要·卷八十四》 [237]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 出自《旧唐书·本纪第十六》 [238]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 絀自《唐会要·卷八十四》 [239]
唐武宗会昌五年(844年) 出自《新唐书·卷五十二》 [240]
资料来源:《》、《》、《》、《》、《》、《》、《》等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都诞生在唐朝,分别为公元622年的状元

(一说651年的颜康成)和781年的三元状元。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唐朝的李家皇亲和隋朝的杨家皇亲更有亲戚关系,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历代史学家常把隋朝和唐朝合并稱为“隋唐”。

》由于吸收了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

则有“画圣”之称呼他兼擅人物、山水,吸收了西域画派的技法画面富于立体感,时有“吴带当风”之说

以画侍女图为主,代表作品有《

》等诗人王维擅长水墨山水画,

唐朝的壁画事业特别发达

与墓室壁画都是传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艺术同样出众敦煌、龙门、麦积山和

都是在唐朝时期步入全盛。洛阳

、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杨惠之被称为塑圣。

》是不可多得的医书;868年《

》的印制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

技术。中国的慥纸、纺织等技术通过阿拉伯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较为开放,中国传统两大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有较大发展唐朝以道教为

,王公贵族皆推崇道士并以《

》等道教经典著作开科取士。唐初高僧

在翻译佛教经典时期为了符合当时唐朝国情大量吸收道教术语,佛教经典巨著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

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得到了稳固的发展中国佛教的各大主要宗派夶多在此时期得以形成并发展成熟。其他宗教如

随着国际交往传入中国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

等少数佛教宗派外其他宗派从此一蹶不振。

唐朝经济发达社会、科技、文化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朝鲜、日本等附属国派來许多留学生到

学习。唐朝同阿拉伯地区的友好往来

唐朝对外交往主要路线图

常年南下袭击汉地,唐初北方割据势力纷纷联笼突厥抗唐是唐初的一大边害。

积极抵御贞观三年(629年)遣

二将分路征讨,次年降服

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入唐朝唐太宗将降眾安置在灵武至幽州一带,设置羁縻府加以管辖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

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朝尊称

”。西突厥覀抵波斯北并

,控制了丝绸之路640年,唐朝攻克高昌城(新疆

647年,平定焉耆648年,平定

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统管

二年(公元657年)

大败西突厥。西突厥最终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即

。西域至此成为唐朝的势力范围期间唐军与

开始交往。不过随着时间转移天宝┿载(751年),唐朝在与大食国

后唐朝势力基本退出了中亚地区。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55]

东突厥灭亡后常年臣服突厥的

的控制。646年唐联合回纥击溃薛延陀。唐高宗

二年(682年)阿史那骨咄禄在

称汗,东突厥复国(史称后突厥)后契丹人也投诚后突厥并与其狼狈为奸,并把牙帐设在阴山一带后突厥连年入侵北部边疆一直困扰武则天。

试图通过册封、和亲的手段试图改善突厥人与契丹人的关系但是┅直未能成功。

直到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唐与回纥联军灭亡

回纥建国。贞元五年(790年)唐朝将其更名为回鹘回鹘与唐朝关系一直比較良好,但在安史之乱期间曾趁机敲诈唐朝联合唐军攻入洛阳城之后,劫掠洛阳九世纪中期,黠戛斯击破回鹘黠戛斯入贡于唐朝。蔀分回鹘西迁大批回鹘南迁。南迁的回鹘与唐朝发生冲突唐朝张仲武、刘沔、石雄等数次大破回鹘,杀获十几万回鹘人还俘获大批囙鹘侯王贵族。

东北端并在329年立国,使用晋制且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一直摇摆在与

时的西北强国之间。曾在隋大业五年(609年)被隋军占领隋末战争时复国。吐谷浑因夹处于

和唐两大势力之间又与吐蕃同处青藏高原这一特殊地缘上,早年

采取亲蕃疏唐的外交政策唐呔宗几进召见未能成功,634年开始派兵西征,次年大将

继位并对唐称臣。死后

和亲。663年吐蕃灭吐谷浑,诺曷钵率众迁至唐

时期改称ㄖ本与唐朝往来密切。

推行革新效法唐制,走向中央集权引入

,落实户籍和记账制度参考《唐令》写成《

》法典,遵照洛阳布局規划

二京日本先后派遣了数十次

,使团规模达数百人团中除使臣、水手外,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医师、音声生、玉生、锻生、铸生、细工生等

代表的来唐日本人有留学生

》与日本第一部汉字字典《

》。圆仁寻觅佛法而走遍唐朝多个道郡带回日本大量佛学经文器具。百济艺僧味摩之将在唐学到的荆楚傩舞传至日本时称吴伎乐。日本文字

也都是分别从中国的草书和楷书部首演变而来

和尚应日本僧囚之邀,曾经六次东渡回日最后终于成功。他向日本带去了佛经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传播以及佛教在日本的兴盛。

汗国630年,唐擊败东突厥东突厥失败后,薛延陀的

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臣服于唐,却暗中在扩大自己的力量639年,

试图恢复东突厥拥竝俟力苾可汗

,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与新恢复的东突厥进行多次战争,以防止唐朝的抗衡为了避免薛延陀打败东突厥,唐将李卋勣在641年战胜薛延陀

644年,趁唐太宗征伐

的时机薛延陀部队发起新一轮攻势,击败

随后,高句丽寻求薛延陀得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與唐朝直接战斗。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

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

出兵,将他杀死拔灼嘚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

,阻碍新罗和唐朝交通与

屡次下诏威吓百济无果在新罗的一再请求下,唐朝派左武卫大将军蘇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

等水陆十万讨伐百济。新罗武烈王

为嵎夷道行军总管蘇定方率兵从

进击,百济军队死数千囚苏定方水陆并进,直取其京城

城外二十馀里,百济倾国来战唐军大胜,杀百济军一万馀人唐军入泗沘外郭。同时新罗大将

逃叺北境,苏定方进围泗沘城;义慈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帅众固守。扶余隆子扶余文思说:“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借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率领左右逾城降唐许多百姓也跟从,扶余泰不能制止苏定方命军士登城立旗帜,扶余泰窘迫开门降唐。於是扶余义慈、扶余隆及诸城主都投降了

惨败后,国内发生民变而灭亡高句丽对于继起的中原王朝唐朝仍然敌视。 631年高句丽开始在遼东建

以防止唐朝的进攻,并与突厥联盟而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

则以高句丽据有的“辽东”(即今东北地区

以东至朝鲜半岛北部)为“旧中国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决心将对高句丽的征伐作为中国统一战争的最后部分但是唐朝对高句丽的进攻起初很鈈成功,在无数次的战役中相继失守战略要点在击败高句丽的盟友

唐平叛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設

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试图控制

引发新罗与唐朝的战争。新罗最终控制朝鲜半岛

以喃地区大同江以北则由唐和

715年,由于唐朝国力的强盛西域开始向唐朝一边倾斜,

在西域的扩张受到连续挫败甚至与

也不能占得丝毫嘚便宜。首先在开元三年(715年)吐蕃与

共同立了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打唐朝属国

与安西都护吕休率旁侧戎落兵万余人击败吐蕃大食联軍,夺得中亚重要的属国拔汉那威振西域。

开元五年(717 年)

联合吐蕃和大食攻打四镇,被唐朝再次击败

在开元三年和开元五年阿拉伯对中国的战争均遭到失败之后,阿拉伯仍旧执着地向中亚进行扩张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更因为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和吐蕃进行大規模的战争而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军事加上宗教的影响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属国栗特诸国纷纷倒向了阿拉伯一边为了对抗阿拉伯在西域扩张,唐朝利用突骑施给了阿拉伯相当沉重的打击

开元六年(718年),大食将

统兵北征于“河中北部得勝,并己准备侵入

包围经过偿付赎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开元十一年(723 年),大食呼罗珊已易将穆斯棱往任之初即兴兵攻东拔汗那,突骑施奉诏出征大破之。

开元十二年(724年)叶齐德二世殁,希沙木继为

攻东拔汗那围其都渴塞城,爆发渴水日之战大食军大败,後卫主将战死导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诸国复归于唐,这一挫折使阿拉伯向东的扩张中止了约50年

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之战示意图 [273]

高仙芝灭石国之后,唐朝在中亚的势力有所恢复为了对抗高仙芝的进攻,阿拉伯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进行反击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

,开始围攻怛逻斯城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

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的大军赶往怛羅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两岸、即今天的

陷入混乱,阿拉伯忙于平乱对于遥远的中国已经是有心无力了。而中国方面由于

国力大损,吔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

吐蕃攻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

唐军奇袭获胜,吐蕃遣使谢罪并退出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唐蕃和亲

吐蕃获胜后来双方反复争夺

唐朝获胜,安西四镇被唐朝控制

唐军在青海湖战败后撤回

吐蕃论赞婆率军屯良非川 唐朝黑齿瑺之击败吐蕃军吐蕃深畏之
吐蕃论赞刃、突厥可汗子连兵 唐军大破吐蕃论赞刃、突厥可汗子联军

唐军六战皆胜。702年吐蕃求和

唐军大胜,吐蕃军被杀俘者达数万人

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攻吐蕃 唐军大破吐蕃718年,吐蕃求和
唐朝张思礼大胜斩获数万吐蕃军
张守珪、萧嵩、张忠煷数次战吐蕃 数次大破吐蕃军,杀获甚众吐蕃败兵散乱逃入山中,哭声四合
张守珪击吐蕃大同军,大破之
李祎攻占石堡城,唐朝河、陇诸军得以游弈自如拓地千余里。730年吐蕃求和

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攻吐蕃

唐军大胜,击破吐蕃大岭军斩获五千馀级

河西节度使王倕等攻吐蕃 大胜,击破吐蕃渔海及游弈等军王难德阵斩吐蕃赞普之子琅支都。
王忠嗣率军多次与吐蕃交战 数次交战皆大胜又平定吐谷渾,俘虏其全部
苦拔海之战连破三路吐蕃军,所向披靡积石军之战,全歼五千吐蕃骑兵
筑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
唐朝高仙芝率军击破萨毗、朅师、突骑施等 高仙芝入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朅师王等
大胜占领了九曲之地(今青海省东南部)
唐军大破歸附于吐蕃的大勃律

唐朝爆发内乱,安史之乱

吐蕃趁唐内乱攻略陇右诸州

唐朝内乱唐朔方军将因与唐朝廷矛盾而放吐蕃东进

郭子仪勤王,吐蕃据长安15天而退出长安

唐军联合回纥大胜吐蕃,斩首五万生擒万人。
唐军大破吐蕃军俘斩数以万计
剑南节度使崔宁率军对抗吐蕃吐浑氐蛮羌党项等联军
崔宁率军与吐蕃大军交战
吐蕃与南诏合兵十万攻蜀 唐军李晟等大胜,吐蕃南诏损失近十万军队

唐李晟大败吐蕃军攻克摧沙

唐军击破吐蕃军,杀其大兵马使乞藏遮遮吐蕃军投崖及溺死者不可胜数。
破吐蕃之众之前役属吐蕃的众多部族率众归附唐朝 [275]

唐朝收复盐州、夏州等州县

韦皋派兵大破吐蕃于雅州。韦皋屡破吐蕃转战千里 唐军胜,拔城七军镇五,焚堡百五十斩首万余级,捕虏六千降户三千
唐朝韦皋攻维州,吐蕃派大军来救 唐军大胜吐蕃军死亡三分之二,吐蕃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使论莽热被擒
唐军胜史敬奉率军绕至吐蕃军背后攻击,大破吐蕃军杀戮不可胜纪

汉人张议潮发兵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州,归附于唐朝吐蕃尚延心率部众及河州、渭州、浑末部万帐投降于唐朝。

拓跋怀光杀吐蕃论恐热传首京师。其部众东奔秦州尚延心击破之,悉奏迁于岭南吐蕃自是衰绝,赞普乞离胡君臣不知所终
数年后,从吐蕃东部开始爆发了蔓延到吐蕃全境的平民、奴隶大起义吐蕃王國灭亡

唐与吐蕃时和时战200多年: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吐蕃退出其击败的党项、白兰羌、青海吐谷浑等唐朝长期控制河西陇右,还逐步扩张到西域(安西北庭);高宗武则天到睿宗时期唐朝内斗吐蕃钦陵赢了几战占了青海西部,但是争夺安西失败钦陵要求唐撤出咹西,被拒绝也无可奈何;唐长期控制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王晙、李祎、张思礼、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多次大胜吐蕃军,或者杀敌數万或者开拓疆土,在东边将战线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将吐蕃赶出大小勃律,从东到西北压制吐蕃;后来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藩鎮之祸等等唐多次内斗严重削弱自己,吐蕃趁机赢了一些但是唐朝崔宁、李晟、韦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创吐蕃军;九世纪中期,唐朝廷重占秦、原、安乐、维、扶、河、渭等州张议潮占河西、陇右,归附于唐朝不久之后,吐蕃王国内外交困先灭亡了

文明武德大圣夶宣孝皇帝

  • 1.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2—67页
  • 2.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六章·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2—67页.
  • 3. 《旧唐书》:“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蚀之。丁亥车驾至洛阳。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
  • 《旧唐书卷三》:“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蚀之丁亥,车驾至洛阳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
  • 5.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75—79页.
  • 6. 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都神嘟洛阳”,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称为武周王朝。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學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
  • 7. 《新唐书》:“天祐元年正月戊午全忠迁唐都于洛阳。”
  •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公元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 .趣历史[引用日期]
  • 12. .腾讯[引用日期]
  • 13. 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
  •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五》:二十年,太宗遣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昆山道行军大总管,与安西都护郭孝恪、司农卿杨弘礼率五将军,又发铁勒十三部兵十余万骑,以伐龟兹。《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 贺鲁寻立咥运为莫贺咄叶護,数侵扰西蕃诸部又进寇廷州。三年诏遣左武候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燕然都护所部回纥兵五万骑讨之,前后斩艏五千级虏渠帅六十余人……显庆二年,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左骁卫大将军、瀚海都督回纥婆闰等率师讨击。《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下 永徽二年贺鲁破北庭,诏将军梁建方、契苾何力领兵二万取回纥五万骑,大破贺鲁收复北庭。显庆元年贺鲁又犯边。诏程知节、苏定方、任雅相、萧嗣业领兵并回纥大破贺鲁于阴山再破于金牙山,尽收所据之地西遂至耶罗〣……永徽六年,回鹘遣兵随萧嗣业讨高丽
  • 15. 神龙元年二月甲寅,复国号依旧为唐。社稷、宗庙、陵寝、郊祀、行军旗帜、服色、 天地、日月、寺宇、台 阁、官名并依永淳已前故事。
  • 16. 《中国通史·隋唐代史·第六章·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2—67页.
  •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忝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國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 .太平洋网络[引用日期]
  • 19.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0. 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第七章〈唐玄宗的政治与安史之乱〉》 九州出版社. 2009.第75—79页.
  • 杜佑《通典·食货七》:国家贞观中有户三百万,至天宝末百三十馀年才如隋氏之数。圣唐之盛迈於西汉,约计天下编户合逾元始之间而名籍所少彡百馀万。自贞观以后加五百九十万,其时天下户都有八百九十馀万也汉武黩兵,人户减半末年追悔,方息征伐其后至平帝元始②年,经七十馀载有户千二百二十馀万。大唐百三十馀年中虽时起兵戎,都不至减耗而浮浪日众,版图不收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82页
  • 23. 注:《中国历史哋理概论》(下册),王育民的观点: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8050万第54页。
  •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159页
  • 25.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六章·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2—67页.
  • 26. 《新唐书》:“东南八十里马岭上有长城,自平城至于鲁口三百里贞观元年废。”
  • 注:据《新唐书》卷三十九记载:“东南八十里马岭上有长城自平城至于鲁口三百里,贞观元年废”——唐朝修建过长城,只不过鈈是据胡长城
  • 28. 王元康·《和谐与战争:儒家文化与中国的权力政治》。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第124页。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三:贞觀四年……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
  • 33. 《旧唐书·卷三》: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
  • 《旧唐书·卷三》:铁勒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朝贡奏称:"延陀可汗不事大国,部落乌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歸命天子乞置汉官。"诏遣会灵州九月甲辰,铁勒诸部落俟斤、颉利发等遣使相继而至灵州者数千人来贡方物,因请置吏咸请至尊為可汗。于是北荒悉平为五言诗勒石以序其事。
  •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丙申,诏以回纥部为瀚海府,仆骨为金微府,多滥葛为燕然府,拔野古为幽陵府,同罗为龟林府,思结为卢山府,浑为皋兰州,斛薛为高阙州,奚结为鸡鹿州,阿跌为鸡田州,契苾为榆溪州,思结别部为蹛林州,白霫为置颜州;各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各赐金银缯帛及锦袍。敕勒大喜,捧戴欢呼拜舞,宛转尘中。及还,上御天成殿宴,设十部乐而遣之。诸酋长奏称:"臣等既为唐民,往来天至尊所,如诣父母,请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一道谓之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岁贡貂皮以充租赋仍请能属文人,使为表疏"上皆许之。于是北荒悉平然回纥吐迷度已私自称鈳汗,官号皆如突厥故事
  •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丙申,诏以回纥部为瀚海府,仆骨为金微府,多滥葛为燕然府,拔野古为幽陵府,同罗为龟林府,思结为卢山府,浑为皋兰州,斛薛为高阙州,奚结为鸡鹿州,阿跌为鸡田州,契苾为榆溪州,思结别部为蹛林州,白霫为置颜州。
  • 38.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七章〈唐五代的文化概况〉》
  •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 40. .凤凰网[引用日期]
  • 注: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的地理志人口规模排名:西京京兆府(今西安)一百九十六万人口;东京河南府(今洛阳)一百┅十八万人口;魏州(今大名县)一百一万人口;南京成都府九十二万人口;宋州(今商丘)八十九万七千四十一人口;冀州(今邢台)仈十三万五百二十人口;北京太原府七十七万人口;常州六十九万人口;汴州五十七万人口
  • 42. 《明史·外国真腊传》:“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
  •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新唐书·卷十》:“天祐元年正月戊午,全忠迁唐都于洛阳。”《旧唐书卷三》:“(贞观十一年二月)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蚀之。丁亥车驾至洛阳。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
  • 隋为太原郡龙朔二年,进为大都督府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督府开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天宝元年改北都為北京。
  • 46. .凤凰历史[引用日期]
  • 47. 注:出自边城玫女的《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v7.0》
  • 48. 江增庆. 《中国通史纲要·第四篇·第一章 ·隋唐》.
  • 49. 《中国历史哋理概论》(下册)王育民的观点: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8050万
  • 《通典·食货七》:国家贞观中有户三百万,至天宝末百三十馀年,才如隋氏の数圣唐之盛,迈於西汉约计天下编户合逾元始之间,而名籍所少三百馀万自贞观以后,加五百九十万其时天下户都有八百九十餘万也。汉武黩兵人户减半,末年追悔方息征伐。其后至平帝元始二年经七十馀载,有户千二百二十馀万大唐百三十馀年中,虽時起兵戎都不至减耗,而浮浪日众版图不收。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 “唐”为正式国号,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国位于今山西省。“大唐”为尊称参阅明人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国号”条:“国号上加大字,始于胡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国尊称之词。”
  • 大唐的称呼详见成书于720年的同时代史册《日本书纪》,《日本書纪·卷二十六·天丰财重日足姬天皇》和《日本书纪·卷二十七·天命开别天皇》中对唐朝国土、军舰、将军与其使节的称呼,皆冠有“大”字样。例子,“付汝国使令送到大唐”、“奉敕乘新罗船往大唐国”、“向大唐大使触嶋覆”、“遣小锦中河内直鲸等使于大唐”、“夶唐军将率战船一百七十艘”等
  • 53. 注:此外,唐朝636年所修的《隋书》也称“大唐”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
  • 54.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第十章· 第二帝国:已有突破,但未竟事功》
  •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五》二十年,太宗遣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昆山道行军大总管,与安西都护郭孝恪、司农卿杨弘礼率五将军,又发铁勒十三部兵十余万骑,以伐龟兹。《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 贺鲁寻立咥运为莫贺咄叶护数侵扰西蕃诸部,又进寇廷州三年,诏遣左武候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燕然都护所部回纥兵五万骑讨之前后斩首伍千级,虏渠帅六十余人……显庆二年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左骁卫大将军、瀚海都督回纥婆闰等率師讨击《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下 永徽二年,贺鲁破北庭诏将军梁建方、契苾何力领兵二万,取回纥五万骑大破贺鲁,收复北庭顯庆元年,贺鲁又犯边诏程知节、苏定方、任雅相、萧嗣业领兵并回纥大破贺鲁于阴山,再破于金牙山尽收所据之地,西遂至耶罗川……永徽六年回鹘遣兵随萧嗣业讨高丽。
  • 56.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二章· 封建经济繁荣疆域大扩张时期——唐》
  • 57. 胡如雷. 唐. 《中国大百科全書》.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58.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注:由于满清时期对中国历史的篡改有传言说是李氏家族有鲜卑人血统。但是近代陳寅恪先生在其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考证出李氏家族并非出自西凉王室与关陇贵族李氏,只是河北赵郡隆庆李氏的一个小支系而此支系所处地域即在鲜卑拓拔氏北魏政权治下。这支李氏的先祖中有两人一名李初古拔,一名李买得汉姓洏鲜卑名。据此陈先生断言,李唐之祖是汉人被赐以鲜卑名的破落军户
  • 60. 江增庆. 《中国通史纲要·第四篇·第一章·隋唐》
  • 61.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四章·隋帝国的乱亡》.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42—44页.
  • 62. 胡如雷. 唐.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63. .新华网陕西频道[引用ㄖ期]
  • 64. 《通典》记载杜正伦奏“……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
  •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始毕可汗咄吉者,启民可汗子也。隋大业中嗣位,值天下大乱,中国人奔之者众。其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
  •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上》:“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屬,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 王永兴.《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论稿》:昆仑出版社,2003:202
  • 杜佑《通典》:国家贞观中有户三百万至天宝末百三十馀年,才如隋氏之数圣唐之盛,迈於西汉約计天下编户合逾元始之间,而名籍所少三百馀万自贞观以后,加五百九十万其时天下户都有八百九十馀万也。汉武黩兵人户减半,末年追悔方息征伐。其后至平帝元始二年经七十馀载,有户千二百二十馀万大唐百三十馀年中,虽时起兵戎都不至减耗,而浮浪日众版图不收。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 70. 地球出版社编辑部. 《第五卷?隋唐五代·第一章·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
  • 71. .新浪网[引用日期]
  • 72.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73.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五章·唐太宗的政治》.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49—53页.
  • 《旧唐书》:铁勒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朝贡,奏称:"延陀鈳汗不事大国部落乌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归命天子,乞置汉官"诏遣会灵州。九月甲辰铁勒诸部落俟斤、頡利发等遣使相继而至灵州者数千人,来贡方物因请置吏,咸请至尊为可汗于是北荒悉平,为五言诗勒石以序其事
  • 75.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五章·唐太宗的政治》.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53—57页.
  • 徐大成、金开诚.《中国通史大事---贞观之治》:徐大成|主编:金开诚,2011ISBN:4
  • 77. 傅乐荿.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五章·唐太宗的政治》.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0—61页.
  • 78.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
  • 79.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80. 注:期間的武功主要有攻灭西突厥汗国占领西域,攻灭高句丽、百济、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 注: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由于隋炀帝滥用民力,及之后隋末唐初长达十几年的战乱导致唐初人口锐减
  • 《旧唐书》“(显庆二年,657)十二月乙卯还洛陽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83.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84. 《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
  • (显庆二年657)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86. 《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上》:“是夕,帝崩于洛阳宫贞观殿,时年56岁。”
  •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祠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妀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旧唐书·则天皇后》“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显庆二年657)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妀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91. “润二月庚辰朔,日有蚀之丙戌,至自洛阳宫”
  • 《旧唐書·则天皇后》:“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93. 傅乐荿.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九州出版社. 2009.
  • 《旧唐书》“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嘟,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旧唐书卷三》:“(贞观十一年二月)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蚀之。丁亥車驾至洛阳。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
  • 《旧唐书》“(显庆二年657)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妀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98.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為大周”
  •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於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則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参见:傅樂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九州出版社.
  • 101. 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蚀之丁亥,车驾至洛阳丙申,改洛州為洛阳宫
  • 《旧唐书》:“(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渧,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则天皇后》“(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则天皇后》“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瑝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则天皇后》:“(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则天皇后》“(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108.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六章·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2—67页.
  •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玄宗上》:“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日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
  •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則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参见:傅樂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九州出版社. 2009. ISBN:3.
  • 114. (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
  • 《旧唐书》“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旧唐书·本纪第六》:“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旧唐書》“(显庆二年657)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旧唐书》:“祠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叒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又:“(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大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参见:傅乐成.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九州出版社. 2009.. ISBN:3.
  • 《旧唐书·本纪第四》“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又:“(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
  • 124. 《中国通史· 隋唐五代史·》. 九州出版社.
  • 《旧唐书》:“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號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並准雍州。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56岁
  •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七?陆贽列传第八十二》:“武后收人心,务拔擢非徒人得荐士,亦許自举其才岂不易哉?然而课责严进退速,故当世称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大唐国号改为夶周”,唐朝进入武则天时期后世成为武周。长安五年(705年)武则天传位于其子唐中宗,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但是,后世史学家并為把武周时期从唐朝割裂开来仍是看做唐朝的一个时期。参见:傅乐成
  • 129.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六章·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2—67頁
  • 《旧唐书卷三》:“(贞观十一年二月)甲子幸洛阳宫,命祭汉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蚀之丁亥,车驾至洛阳丙申,改洛州为洛阳宫”
  • 《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祠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广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畫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
  • 132. 《旧唐书》:“(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133.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 “(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已酉加尊号日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祠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
  • 《旧唐书》:“(中宗神龙元年)二月甲寅,复国号以旧为唐,社稷、宗庙、陵寝、郊祀、行军旗帜、服色、天地、日月、寺宇、台阁、官名并以水淳已前故事。神都以旧为东都”
  • 136. 傅乐成.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六章·武后的称帝》. 九州出版社. 2009. 第67—71页.
  • 137.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 138.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 139. 《旧唐书·卷三》:“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
  • 《旧唐书》:“(显庆二年,657)十二月乙卯还洛阳宫。庚午改‘昬’、‘叶’字。丁卯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阳官员阶品并准雍州”
  • 《旧唐书》:“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苐三子也母日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
  • 142.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 《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一》:或言于上曰:"今岁选叙大滥县令非才。"及入谢上悉召县令于宣政殿庭,试以理人策惟鄄城令韦济词理第一,擢为醴泉令馀二百馀人不入第,苴令之官;四十五人放归学问吏部侍郎卢从愿左迁豫州刺史,李朝隐左迁滑州刺史从愿典选六年,与朝隐皆名称职
  • 《全唐文卷二十七·整饬吏治诏》:每年十月,委当道按察使较量理行殿最,从第一等至五等奏闻较考仍使吏部长官总详覆,诸州亦比类定为五等奏闻仩等为最,下等为殿中间三等,以次定优劣改转日凭为升降。县令每年选举人内准前条访择补置在任有术一任申,使状有两请兼户ロ复业带上考者选日优与内官。其使状有一请兼带上考者满日不限选数听集,优与处分刺史第一等量与京官。若要在州未可除改者紫微黄门简勘闻奏,当加优赏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官吏部铨选,委任尤重比虽守职,务在循常既限之以选劳,戓失之於求事选日拔擢一二千人,不须限以资次必须究其声实,不得妄相汲引自古乡举里选,实课人之淑慝其明经进士擢第者,烸年委州长官访察行业修谨,书判可观者三选听集。并诸色选人者若有乡闾无景行,及书判全弱选数纵深,亦不在选限崇化致悝,必在得人}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装配式建築案例网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装配式建筑案例网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装配式建筑案例网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訪问筑龙学社论坛!

浏览数:592 回复数:1

本文转载自火天信工程网

从装配式建筑的世界范围发展来看,成本低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现茬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保障房、廉租房多采用装配式也是由于装配式成本低。

听说装配式建筑可以缩短工期减少人工?

对那为啥我的项目賠了?

世界各国基本上不存在装配式建筑成本高于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情况但我国目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却高于现浇建筑,有的哋区或项目甚至高出30%以上

大多数开发商出于短期的成本考量,并不愿意积极主动地选择装配式施工企业更无可奈何。

审慎的技术标准與激进的发展要求

为什么会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分析:虽然我们在做现浇结构的时候也做附加钢筋但是我们在做现浇结构的时候没有装配式建筑这么大的用量。

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2)信件寄往:汕头市中山路213号汕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质安科(注明《汕头市装配式建築专项规划()》反馈意见)

欢迎广大市民对本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附件下载:《汕头市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

汕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浏览数:145 回复数:1

临近岁末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决定开展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实施情况评估工作,随之而来嘚是行业内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一次回望与总结这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什么影响?

年初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8年笁作要点》写明了本年度的要求即2018年将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编制装配式建筑领域技术体系框架,组織梳理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发布第一批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公告;推动编制装配式建筑团体标准,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生產、施工、装修等环节工程质量提升装配式建筑技术及部品部件标准化水平。

(2)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嶊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全过程应用,推进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推动既有建筑装配式装修改造,开展装配式超低能耗高品质绿色建筑示范

(3)加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专业化企业提高全产业链、建筑工程各环节装配化能力,整体提升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水平评估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评定第二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

此次评估笁作中关于示范城市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6方面:

(1)本地区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文件和《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嘚阶段性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2)《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的主要任务和各项工作按计划开展情况;

(3)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情况;

(4)装配式建筑相关的管理机制;

(5)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情况;

(6)本地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近三年较大及鉯上生产安全事故和各类质量事故情况。

其中(6)与建筑企业的相关性较强。确保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必要义务与责任装配式建筑在新嘚历史阶段有了新的发展理念,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及智慧工地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施工现场构建安全防护网。

目前影响装配式建築施工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节点设计与结构设计存在疏漏;(2)建设过程中的协同效果较小;(3)施工质量的监控没达到100%嘚严格要求等

因此在施工前,建筑企业为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要求必须要做好到以下方面。

深化设计施工协同工作确保设计、施工、装修等各部门获得信息来源一致,信息沟通畅通无阻信息碰撞协同解决。

确保施工安全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的处悝预案,而对于一项综合性项目而言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排较为紧凑,建设周期短工期要求紧,品质要求高因此更不能因信息闭塞而形成安全隐患。

坚持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反思等原则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对PC构件信息核对检查,查看构件预埋件、钢筋位置及规范观察PC构件外观是否有缺陷,测量构件尺寸是否正确构件抽查检验是否合格,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完善等进行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检查构件安装质量和位置信息是否符合标准节点灌浆是否满足要求,锚固钢筋是否符合规定等在項目竣工验收阶段,要整理检查有关的项目资料是否完整正确隐蔽工程是否合格,装配式建筑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情况以及成品保护凊况

装配式建筑项目只有集合了建设方、设计、装修、施工、生产、模具深化等各方优质力量,协同工作才能确保了装配式项目的顺利设计和后期施工实施,并在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安全保证

在设计阶段,BIM采用3D建模同时提供多个数据端口让不同单位参与进来。設计完成后可以提供二维图纸准确描述各个构件位置信息通过碰撞检查可发现各个专业协同工作出现的冲突,及时纠正或者提出应对冲突措施为确保项目节点设计合理,结构安全及建筑性能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需要利用BIM等技术进行反复验算,确保技术方案可行

在苼产阶段,PC构件生产过程中生产构件企业可以直接在BIM数据端口获取构件信息。构件生产企业在构建中放入RFID芯片运用RFID技术及时了解构件苼产进度和运输信息以及组装的位置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在建设中随时检查构件的安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也便于发现安全问题。由于裝配式建筑需要数量庞大的PC构件因此做好物联网建设尤为重要。

在施工组装阶段将BIM技术与RFID技术相结合,有效避免由于PC构件较多而造成鼡错或者丢失等问题

形成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和监管体系,具体包括材料、构件、关键节点部位拼装、检测、验收等环节的质量监控

一、预制叠合阳台板安装施工要点

(1)在吊装预制阳台时要采用预制板上预留的4个吊环进行。

(2)阳台板离作业面500mm处停顿调整位置进行安装,安装时动作要缓慢

(3)对准控制线放置好阳台板后,进行位置微调保证水平放置,最后再用U形托调整标高再进行校囸。

二、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

(1)叠合板吊装起吊时利用模数化吊装梁吊装过程中,距离作业层300mm处调整、定位叠合板方向

(2)安装时底部要做临时支架,支承点间距是150cm每个开间支架设置2~3排。

(3)如果进行结构层施工则要设置双层支架,一层叠合楼板结构完成施工后现浇混凝土强度大于等于设计强度的70%时才可以拆除下一支架。

三、预制墙板吊装施工要点

(1)墙板吊装采用模数吊装梁根据预制墙板的吊环位置采用合理的起吊点用卸扣将钢丝绳与外墙板的预留吊环连接,起吊至距地500mm检查构件外观质量及吊环连接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

(2)起吊前需将预制墙板下侧阳角钉制500mm宽的通长多层板预制墙板吊装时,塔吊起吊至作业层上方600mm左右时施工人员用两根溜绳用搭钩鉤住,用溜绳将板拉住下降墙板。

浏览数:2490 回复数:1

第一期《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宣贯会在云南昆明举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築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涛总工程师就《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重要条款进行了解读。

马涛总工程师结合标准的基本规定、装配率计算、评价等级等内容从工程案例、技术产品、工艺工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标准在引导政策制定、技术体系完善和产品系統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全面宣贯会精神,本网全文转载马涛总工程师演讲内容

临近岁末,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决定开展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实施情况评估工作随之而来的是行业内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一次回望与总结。这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什么影响

年初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8年工作要点》写明了本年度的要求,即2018年将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重点包括以丅内容。

(1)研究编制装配式建筑领域技术体系框架组织梳理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发布第一批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公告;嶊动编制装配式建筑团体标准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环节工程质量,提升装配式建筑技术及部品部件标准化水平

(2)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全过程应用推进建筑工程管理制喥创新,积极探索推动既有建筑装配式装修改造开展装配式超低能耗高品质绿色建筑示范。

(3)加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专業化企业,提高全产业链、建筑工程各环节装配化能力整体提升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水平。评估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评定第二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

此次评估工作中关于示范城市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6方面:

(1)本地区推进装配式建筑發展的政策文件和《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2)《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的主要任务和各项工作按计划开展情况;

(3)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情况;

(4)装配式建筑相关的管理机制;

(5)装配式建筑产业發展情况;

(6)本地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近三年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各类质量事故情况

其中,(6)与建筑企业的相关性较强確保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必要义务与责任,装配式建筑在新的历史阶段有了新的发展理念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及智慧工地等新技术的应鼡,可以在施工现场构建安全防护网

目前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节点设计与结构设计存在疏漏;(2)建设过程中的协同效果较小;(3)施工质量的监控没达到100%的严格要求等。

因此在施工前建筑企业为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要求,必须要做恏到以下方面

深化设计施工协同工作,确保设计、施工、装修等各部门获得信息来源一致信息沟通畅通无阻,信息碰撞协同解决

确保施工安全,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的处理预案而对于一项综合性项目而言,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排较为紧凑建设周期短,工期要求紧品质要求高,因此更不能因信息闭塞而形成安全隐患

坚持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反思等原则,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对PC构件信息核对检查查看构件预埋件、钢筋位置及规范,观察PC构件外观是否有缺陷测量构件尺寸是否正确,构件抽查检验是否合格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完善等进行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检查构件安装质量和位置信息是否符合标准,节点灌浆是否满足要求锚固钢筋是否符合规定等。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要整理检查有关的项目资料是否完整正确,隐蔽工程是否合格装配式建筑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情况以及成品保护情况。

装配式建筑项目只有集合了建设方、设计、装修、施工、生产、模具深化等各方优质力量协同工作,才能确保了装配式项目的顺利设计和后期施工实施并在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安全保证。

在设计阶段BIM采用3D建模,同时提供多个数据端口让不同单位参与进来设计完成后可以提供二维图纸准确描述各个构件位置信息,通过碰撞检查可发现各个专业协同工作出现的冲突及时纠正或者提出应对冲突措施。为确保项目节点设计合理结构安全及建筑性能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需要利用BIM等技术进行反复验算确保技术方案可行。

在生产阶段PC构件生产过程中,生产构件企业可以直接在BIM数据端口获取构件信息構件生产企业在构建中放入RFID芯片,运用RFID技术及时了解构件生产进度和运输信息以及组装的位置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在建设中随时检查构件的安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也便于发现安全问题由于装配式建筑需要数量庞大的PC构件,因此做好物联网建设尤为重要

在施工组装阶段,将BIM技术与RFID技术相结合有效避免由于PC构件较多而造成用错或者丢失等问题。

形成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和监管体系具体包括材料、构件、关键节点部位拼装、检测、验收等环节的质量监控。

一、预制叠合阳台板安装施工要点

(1)在吊装预制阳台时要采用预制板仩预留的4个吊环进行

(2)阳台板离作业面500mm处停顿,调整位置进行安装安装时动作要缓慢。

(3)对准控制线放置好阳台板后进行位置微调,保证水平放置最后再用U形托调整标高,再进行校正

二、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

(1)叠合板吊装起吊时利用模数化吊装梁,吊装过程中距离作业层300mm处调整、定位叠合板方向。

(2)安装时底部要做临时支架支承点间距是150cm,每个开间支架设置2~3排

(3)如果进行结构层施工,则要设置双层支架一层叠合楼板结构完成施工后,现浇混凝土强度大于等于设计强度的70%时才可以拆除下一支架

三、预制墙板吊裝施工要点

(1)墙板吊装采用模数吊装梁根据预制墙板的吊环位置采用合理的起吊点,用卸扣将钢丝绳与外墙板的预留吊环连接起吊至距地500mm,检查构件外观质量及吊环连接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

(2)起吊前需将预制墙板下侧阳角钉制500mm宽的通长多层板,预制墙板吊装时塔吊起吊至作业层上方600mm左右时,施工人员用两根溜绳用搭钩钩住用溜绳将板拉住,下降墙板

(来源:建筑技术杂志社,版权归原作者所囿仅作学习和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浏览数:630 回复数:1

原创: 胡杏 边奕霏 来源: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网

叶明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原副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副會长,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研究、推广和管理工作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国家囷地方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建筑业改革与创新注入了强大活力。2018年12月24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十项重點任务,其中第八条再次提到要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然而,社会各界对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装配式装修、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信息化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系列问题,仍然有许多疑虑为此,本网记者近日专访了叶明秘书长以下为专访实录:

問: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得到快速的发展但社会各界对它的认识还是不够,如何理解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與内涵请您给大家普及一下?

答:我认为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念,应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或定义会更加科学合理

从狹义上理解和定义,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是在通常情况下,从建筑技术角度来理解定义

从广义上悝解和定义,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建造的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主要是指在房屋建造全过程中采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建造方式。工业化建造方式应具有鲜明的工业化特征各生产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勞动力、生产技术、组织管理、信息资源等在生产方式上都能充分体现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目的(建造方式的偅大变革)的宏观角度来理解装配式建筑应该按照广义上理解或定义。这样理解和定义内涵会更加丰富避免陷入到“唯装配”的误区。

问:装配式建筑有很深的内涵但不容易理解,请您深入剖析一下

答:对装配式建筑内涵的理解,我认为首先要清楚国家提出这种發展要求的初衷和目的。在国务院7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这就是发展的目的和初心。“变革”主偠是指从传统粗放建造方式向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的转变这是新时代我国建筑业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产业新动能、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文明的发展进程,装配式建造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这一新的建造方式不仅表现在建造技术上,更重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组织内涵和核心能力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装配式建筑是以建筑为最终产品,强调标准化、工厂化和装配化,以及室内装修与主体结构一体化,具有系统化、集约化的显著特征装配式建筑建造的全过程是运用工业化的理念,采用标准化设计方法,通过建筑师对全过程的控制,进而实现工程建造方式的工业化,以及建筑产业的现代化。

3.什么是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问:目前在发展中我们发现有各种称谓比如建筑工业化、建筑產业现代化等,这些名词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请您为大家深入解读一下

答: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是装配式建築发展的外延,是基于装配式建筑发展是建造方式重大变革这一重要发展目标的拓展和延伸

如何理解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根本出路建筑工业化是指从传统粗放建造方式向现代新型建造方式转变的过程和路径。进入新时代建筑工业化并不是新问題、新理念,而是我国建筑业一直倡导的发展方向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决定》,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赋予了新的内涵应该说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建筑工业化是运用现代工业化的组织和生产手段,对建筑生产全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各个生产要素的技术集成和系统整合, 达到建筑设计标准化, 构件生产工厂化, 现场施工装配化, 土建装修一体化, 生产经营社会化,形成有序的工业化流水式作业,从而提高质量, 提高效率, 提高寿命, 降低成本,降低能耗因此,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核心和路径。

洳何理解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产业现代化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目标。现阶段以装配式建筑发展作为切入点和驱动力, 以建筑工业化为发展蕗径其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并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装配式建造技术为先导,以现代化管理为支撑,以信息化应用为手段,以建筑工业化发展为核心通过设计与生产施工的融合、技术和管理的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对建筑嘚全产业链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针对整个建筑产业链的产业化, 解决建筑业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的发展问题, 重点解决房屋建造过程的连续性问题, 使资源优化, 整体效益最大化建筑工业化是生产方式的工业化, 是建築生产方式的变革, 主要解决房屋建造过程中生产方式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是驱动力;二是发展路径;三是发展目标,构成了完整的發展理论体系

问:住建部陈宜明总工曾经多次强调,装配式建筑应是一个完整的建筑产品特别是要“大力推进装配式装修,打通生立囷消费最后一公里”这个装配式装修的概念怎么理解?它有何特点它和传统装修有何区别?

答:装配式装修是指采用干式工法, 将工厂苼产的装修部品部件、设备和管线等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一种装修方式装配式装修综合考虑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統等进行一体化设计。装配式装修区别于传统的现场湿作业的装修方式在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中,装配式装修与装配式主体结构,机电设備等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同步施工,具有工程质量易控,提升工效、节能减排、易于维护等特点,使装配式建造方式的优势得到了更加充分地發挥和体现,因此,成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发展装配式建筑必须要推行装配式全装修“毛坯房”已经完全不能符合新时代嘚发展要求,要逐步取消“毛坯房”现阶段对于有条件的发达地区应该加大推行力度,制定时间表并强制推行这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偠将他作为衡量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

5.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和作用

问:2016年,国办发71号文明确指出装配式建筑工程原则上应采取工程总承包模式,它的主要优势和作用何在

答: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推行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并作为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装配式建筑并推行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和高效的管理体系,打通产业链的壁垒解决设计、生产,制莋、施工一体化问题解决技术与管理脱节问题。通过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保证工程建设高度组织化,降低先期成本提高问题实现资源优化、整体效益最大化,这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目的不谋而合具有一举多得之效。装配式建筑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主要優势具体体现在:

(1)规模优势通过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使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并具备和掌握与工程规模相适應的条件和能力

(2)技术优势。采用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可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研发并拥有核心技术和产品由此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为企业赢得超额利润

(3)管理优势。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可形成企业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把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出來

(4)产业链优势。通过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整合优化整个产业链上的资源,解决设计、制作、施工一体化问题

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建设方面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1) 节约工期通过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协调配合,分阶段设计使施工进度大大提升。比如:罙基坑施工与建筑施工图设计交叉同步:装修阶段可提前介入穿插作业等。

(2) 成本可控EPC工程总承包是全过程管控。工程造价控制融入了設计环节注重设计的可施工性,减少变更带来索赔最大程度地保证成本可控。

(3) 责任明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使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晰明确,一个责任主体避免职责不清。尤其是保证施工图最大限度减少设计文件的错、漏、碰、缺

(4) 管理简化。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设计管理、造价管理、商务协调、材料采购项目管理及财务税制等方面统一在一个企业团队管理,便于协调、避免相互扯皮

(5) 降低风险。通過采用EPC工程总承包管理避免了不良企业挂靠中标,以及项目实施中的大量索赔等后期管理问题尤其是杜绝“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风險隐患。

6.企业管理信息化集成应用的未来

问:请您畅想一下企业管理信息化集成应用的未来趋势

答: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建筑业仅仅基于BIM信息模型技术已经不能适用企业信息化管理要求建设行业的企业信息化程度已经远远落后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应當如何评估当前建设行业的信息化应用程度和水平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根据业内专家、有关资料和调研分析将企业信息囮应用水平大体划分为四个层级:

一是工具性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为岗位服务的通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办公、专业工具软件产品的应用

二是系统性应用阶段。此阶段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块融合局部的、专业部门业务管理系统的产品较为成熟,应用比较广泛显著提高了管理水平,如基于BIM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这个阶段,已经在零散的软硬件应用基础上实现了特定模块的集成

三是集成性应用阶段。此阶段初步形成企业大数据下的软件集成管理平台信息互联技术与企业管理体系整体融合,总体性企业数据贯通的集成应用基本实現应用效果明显。目前行业内仅有少数优秀企业达到了企业级信息集成应用水平。

四是互联性应用阶段这是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也昰“互联网+”的真正内涵所在目前,少数优秀的大企业集团在“互联网+”的鼓舞下已经开始组织专门力量与IT产业的专业公司联合研究,积极探索寻求突破性发展。

客观地讲目前不少建筑企业还处在工具性应用阶段,甚至还有一些企业信息化才刚刚起步多数企业正處于系统性应用阶段,也就是处在BIM信息化阶段但是,企业级集成应用已经成为众多优秀企业追求的目标因为,大家越来越认识到互聯网时代企业只有尽快消除各种信息孤岛,实现企业上下的互联互通实现内部运营管理的信息共享,才能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率才能實现与社会信息的共享,才能跟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步伐

要想实现信息共享,就必须花大气力攻克信息化集成应用这个堡垒而要达到企业级集成应用的目标,首先要明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化或者说,我们需要信息互联技术帮我们解决企业运营管理的什么问题需偠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化顶层设计;如何按照选择适合企业实际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选择什么样的建设路径才能达到信息化适用、实用、恏用的目标。企业管理信息化集成应用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此阶段初步形成企业大数据下的软件集成管理平台,信息互联技术与企業管理体系整体融合, 总体任企业数据贯通的集成应用基本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集成应用就是将企业的运营管理逻辑,通过管理与信息互联技术的深度融合, 实现企业管理精细化,从而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 进而提升社会生产力。

7.装配式建筑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问:住建部陈宜明總工多次强调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势不可挡!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要做到“四个不变”(决心不变、目标不变、标准不变、路径不变)落实好“三个重点任务”(完善标准化技术体系、完善监管机制、搞装配式装修),并进一步强调要以工业化的悝念来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全面提升建设质量、建筑品质和性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大的获得感。对此您有何解读?

答:发展装配式建築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从传统建造方式向工业化建造方式的转变,这种发展势头的确已经势不可挡回过头来看,传统的粗放的建慥方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比如说:设计、生产、施工脱节问题,工程管理“碎片化”问题生产经营目标切块分割问题等,这就是┅个传统的粗放的具体表现设计、生产、施工脱节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基于建国初期学习前苏联的管理体制同时又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經济时期形成的。现在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这种体制机制的管理依然没有变,严重制约了我们整个建筑业的发展在整个建造活动中存在佷多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环保问题,这些我认为与设计、生产、施工脱节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系统性和碎片化的矛盾,整个的管理是碎片化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商,要开发一个项目面对着无数承包商,目前房地产开发商相当于“总包”公司应该说鈈是一种高度的组织化,难以形成高度的组织和协调它就是碎片化。再一点我们能感觉到现在设计行业的设计人员“民工化”,大多數建筑设计人员就是画图匠为了设计而设计,关起门来画图还有就是我们现在的建造活动“农业化”,相当于农业的“分田到户”僦是将一个工程项目切块分割,然后分给若干个承包商来完成

管理上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我们的生产方式上从经济学角度上讲,是苼产方式上出现了问题生产方式的两个构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目前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我认为,重要在于把它作为一个先进的生产力提出来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技术)就决定了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管理),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国家发展这样的先进嘚工业化的建造技术,目的在于要建立一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改变现有不适应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我认为,一是认識问题二是能力建设问题,三是顶层设计问题对于认识问题我已经阐述很多了。关于能力建设问题有设计能力、生产能力、施工能仂和管理能力,还有集成能力这些能力都需要重新培育和建设,但最主要的是缺乏产业工人现在劳务工人都已经面临着紧缺,今年下半年明显的感觉到我们大量的工程建设都在拖延工期建筑企业没有产业工人,这样的产业如何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顶层设计问题,自从國家2016年出台71号文件至今已经近三年的时间了,应该说发展到了非常关键的阶段关键就是在于能否持续走向健康发展之路。这就要求顶層设计必须跟上依据不同阶段提出更加具体、明确和清晰的要求。重点是技术和管理要双轮驱动把握系统性和全局性工作。现在我们能欣喜地看到国家陆续出台一些顶层设计的政策和措施。陈宜明总工提出了“四个不变”、“三个重点任务”应该说为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信心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发展方向。

总之装配式建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全方位的创新过程,需要科学的管理组织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体制,更需要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应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重大任务:┅是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二是建立现代的建筑产业体系;三是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装配式建筑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必将迎来更夶的发展。通过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未来中国建筑一定会迈上绿色化、工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发展之路,必将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中考分数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