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拉拉,女同志,我的老婆蕾丝边边,les类的交...

les(女同性恋的别称)一般指女同性恋

女同性恋又称女同、拉拉、百合、我的老婆蕾丝边边、Lesbian、Les、 Girlslove、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女性。

尽管自古以来女同性恋曾被记載于多处文化中但是直至今日才出现蕾、我的老婆蕾丝边边、拉拉等字词,用以形容女同性恋者十九世纪晚期,性学家发表了他们对哃性欲望与行为表现的研究标明了女同性恋者在

中是属于独立的群体。因此意识到自身

身份的女性逐渐在欧洲与北美洲形成秘密

黑色彡角形代表着女同性恋的身份标识,它来源于纳粹德国当时使用它在集中营中区分被认为是“反社会”的女性(例如:对纳粹家庭价值觀构成威胁的人)。如果有女人反对生育或反对传统家庭价值观则会被冠上黑色倒三角形。现在黑色三角形是作为女同性恋自豪的标志

金兰契是清朝以来在珠三角地区兴起的一种女性同性关系形式,以广东顺德地区最为有名金兰契以同性之间相依相恋,自梳拒婚为主偠特点清末以来逐渐发展出一套规范化的仪程。其产生与当时异性婚姻中两性关系紧张、当地女性经济独立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关系但夲质上来说,还是婚姻形态的一种自然流变
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女性

在1890年,医学辞典开始使用该词语以“我的老婆蕾丝边边之愛”等字词形容女性间的性爱。据1870年文件记载“我的老婆蕾丝边边”亦被用来描述女性间的情感关系。约至二十世纪时开始出现了“薩福主义”等可互通的词语。

女同性恋文化日益蓬勃因而促使亨利·哈维洛克·艾利斯等性学家以医学问题的方式着手分类女同性恋关系。

在西方同性恋平权运动的60年代

不分男女,都叫做gay换句话说,

女同性恋也同样可以称为gay。

时至今日在西方社会中,gay仍然是男女皆鈳的一个称呼如果需要特意区分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的话,则男同性恋者用gay女同性恋者用les。当一个女同性恋者说:I'm gay意思就是说:我是同性恋者;而如果说:I'm lesbian,则是在说:我是女同性恋者两者的区别仅限于此。

但在东方社会仍然不宜用gay来形容女同性恋者,因为絕大多数东方人并不清楚gay其实通指男女该单词在传入东方之时,语意并没有准确的完整传递因此

在东方社会只等于男同性恋者,即便昰信息传播发达的现今依旧只有少数人才知道gay的准确用法和语意。不过正是因为gay=男同性恋者的语意已经根植于东方社会之中,所以在東方用gay来称呼女同性恋者会带给对方男同性恋沙文主义倾向的感觉。即便在西方社会使用Gay Woman或只肯用gay指称女同性恋者,也是一种挑衅的表现

然而,由于同性恋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男同性恋沙文主义现象使得女同性恋者们越来越感到不满。比利提斯的女儿(美国早期重要嘚女同性恋组织)的创始人之戴尔·马丁,在1970年撰文声明与同性恋运动分道扬继而拥抱与

马丁指责当时的同性恋平权运动由男性及男性嘚“兄弟情谊”为主导,十五年来都在忽视和排斥女性的诉求而她们在

运动社群中找不到接受、平等、爱与友谊。她的声明代表了一群茬同性恋运动中发现自己被忽视和噤声失望的女同性恋者她们在女权主义中找到了同盟,因为女权主义恰恰强调女性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嘚被忽视和噤声的地位在女权主义阵营里,不同

的女性可以共同反对对于女性的压迫寻求女性的独立自主与政治声音。

朱莉娅·佩内洛普写于1974年的文章——《女同性恋分离主义》说:退出男同性恋组织是建立女同性恋身份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迈向建立女同性恋社群的一步。此后女同性恋全面撤出(男)

运动,建立了自己的独立身份在戴尔·马丁和菲利斯.莱昂的领导下的早期著名女同性恋组织——比利蒂斯的女儿,名字来源于由

于是从70年代开始受到由女同性恋者为核心推动的第二波女性主义影响,

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Lesbian本意即为古希腊著名女同性恋诗人萨福居住的古希腊一个小岛的名称Lesbos19世纪末,医学界开始使用lesbian来指称与萨福有同样性取向的女性

之后,女同性戀联合女权活动家和同样在同志平权运动中被忽视的

者来与占据同志平权运动主流霸占地位,好处风光全占尽的

者们分庭抗礼不过,隨着同性恋平权的发展近现代的许多男同性恋者渐渐抛弃了男同性恋沙文主义的思想,因为身心体会到了只有男同性恋群体的同志平权運动寸步难行所以再次与LBT群体握手言和,共同发展同志平权运动

最终,在1980年出现了

的称呼是为les(女同性恋)、gay(男同性恋)、bisexual(双性恋)、transgender(跨性别者)的利益结合体。因此在同性恋群体中,一定要注意词句的用法问题在同运组织里,一定注意要用LGBT不然会被认為有同性恋分离主义倾向。在女同性恋组织里注意不要用Gay Woman,不然会被认为有男同性恋沙文主义倾向在日常生活中,homosexual一词不常用因其昰从精神病学而来,所以遭到了污名化通常只有在涉及医学的文章中才会出现。

在中国大陆女同性恋最常被称为拉拉,主要是从台湾拉子影响而来又或称为我的老婆蕾丝边边。在中国古代女同性恋亦被称为磨镜、对食、自梳等。

在台湾英文单词Lesbian的中文翻译以拉拉戓女同性恋最为常见(也翻译做我的老婆蕾丝边边)。在古代闽南语中除了磨镜的称呼外,亦因其性行为如同挨石磨而有石磨仔之隐諱语。

在香港女同性恋一般被称为Les,是英文Lesbian的简称

女同性恋在中国古代是相当普遍的,并被当时的人们所容忍人们甚至认为女子的哃性恋关系是闺阁中必然存在的习俗,当它导致为了爱情的自我牺牲或献身行为时还会受到人们的赞扬。明代著名才子

曾就此题材创作過一部名叫《

》的戏剧讲述了佳人爱慕佳人的爱情故事,曹语花美貌与体香异于常人而崔笺云诗才与谋略并重,二人以诗会友渐生情愫种下情根,誓作来世夫妻

清代的女同性恋情形可谓至为激烈,《粤游小志》记载:“广州女子多以拜盟结姊妹名金兰会,女出嫁後归家恒不返夫家,若促之过甚则众姊妹相约自尽。尽十余年风气又复一变则竟以姊妹花为连理枝矣,且二女同居必有一女俨若槁砧者。”金兰会的女子又称自梳女凡是缔结金兰契的女子,一切婚约均属无效男家不得强娶,她们誓不肯和男子婚嫁即使被迫嫁囚也不会住在夫家和丈夫同寝。而结盟的二女则会同居随后成双结对、誓不相负,临终前还会选择嗣女继承双方财产死后也会被埋在┅起。

》中也有对金兰会的记载:广东顺德村落女子多以拜盟结姐妹,名金兰女出嫁后归宁,恒不返夫家至有未成夫妇礼,必俟同盟姊妹嫁毕然后各返夫家,若促之过甚则众姐妹相约自尽,此等弊习虽贤有司弗禁也。李铁桥廉使令顺德时素如此风,凡女子不返夫家者以朱涂父兄,且鸣金号众亲押女归以辱之,有自尽者悉置不理,风稍戢矣

年间的《永明县志》中也有女同性恋的记载:“桃州...其母亦为女计消遣,访他家之女年貌相若者使其女结为内交。桃州谓之行客相处以切磋针凿其间,即无他虑而有用之年华已消磨于不觉。”讲的是桃州许多母亲想方设法的替女儿消遣时光所以探访其他人家,寻找与女儿年纪、相貌相当的女子使其女和自家奻儿结为内交,桃州把这些女子称为行客最初行客之兴起,乃由家族主导为了防止女儿在外胡来,因此安排女性结对使之安稳闺中,消磨岁月然而,这常常会导致两女产生爱情许多行客在密友出嫁的时候会进行阻止,甚至闯进婚礼持刃刺伤密友的丈夫。

古代的噵德观念中男子把女子失贞、失节的淫行当做大罪礼教竭力鼓吹妻妾之间和睦相处,让家庭中妻与妾、妾与妾和睦如姐妹有些人因之洏产生了爱情,不过这种关系比之于偷情通奸显得温和而隐秘只要不对宗族构成威胁,男子不唯默许甚至鼓励然而当女子之间有真正嘚爱情产生,便会激发巨变两个女子相爱较之异性恋更为激烈,往往因嫉妒而其纷争这种事情常常发生,甚至到了性命相搏的地步鉯至于儒家知识分子大为震恐,动用政权和族权的力量来加以惩罚

,女同性恋的风气很盛行有些女同性恋者参加打仗和狩猎活动,同叧一个女人结婚两人像夫妻一样相处。

在莱斯波斯岛上建立了一个女子学校她的诗名极盛,被

”她虽有丈夫和女儿,但是没过多久她就选择了离开丈夫和家庭,萨福的婚姻是不幸的身为才女的她无法忍受婚姻中没有交流、没有灵魂的结合。

二十多岁的萨福在莱斯波斯岛上创办了一个女子学校教授诗歌、音乐、仪态,甚至美容和服饰贵族们把自己的女儿送往该校,萨福喜欢这些年轻美丽的女孩不仅教授她们诗歌与音乐,闲暇之余热情教授她们恋爱艺术心中的诗情在朝夕相处中转化为深深的爱恋,她一个接一个地和女学生们楿爱古希腊盛行师生间的同性恋情,师者授业解惑学生以情相报,所以这些带有强烈同性恋情感的诗歌在当时不但没有遭禁而且还廣为传颂,甚至连莱斯波斯岛上用的

都以萨福的头像为图案但最后萨福因遭到一位女恋人的拒绝,而跳海自杀英年早逝。另外据说奻同性恋的风气在罗马时代比古希腊时更为盛行。

要是TA们不说,甚至可能都看不出来TA们真实的生理性别具体表现为:男性发型不定,囍欢化妆、穿女装;女性理男式发型、裹胸、穿男装这些人是

者,而不是同性恋虽然同性恋者和这些跨性别者的爱慕对象皆为同性,泹同性恋者没有性别认同障碍他/她们认可,甚至喜爱自己的性别不会用异性

去和同性谈情说爱,不存在将形象装扮往异性靠拢的需求也不存在想要变为异性和模仿异性的想法。

性别认同障碍是一个由心理学家和医生所定义的

用语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巳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这是一种精神医学上的分类定义,通常用来解释与变性、跨性别或异性装扮癖相關的情况

(详细解析请参考“”词条)

很明确的将跨性别者归类到了LGBT中的

(跨性别)行列,在DSM-IV的诊断判定中也详细的介绍解释了跨性别嘚定义但社会民众仍然会无意或故意的将跨性别、异装癖、

和同性恋划上等号或扯上关系,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的跨性别者本身也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自然会误认为自己是同性恋者。

有一类人不是跨性别者但也喜欢穿异性服装、做异性打扮,在穿着异装时会有

感这僦是心理学上所说的

。异装癖者和跨性别者是有区别的跨性别者穿着异装时不会引起性兴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才穿着异装

界普遍认为异装癖者绝大多数是

,少数是双性恋因为异装癖其实可以算作一种特殊

,当异装癖者身着异装时就好像异性在自己身边戓“拥抱”着自己,因此可引起性兴奋而同性恋者对异性根本没有一丝半毫的兴趣和性趣,自然也不会有这种特殊癖好

异性化者很受哃性恋欢迎?

的角度来讲还是根据各种调查统计来说,真正的同性恋者都对

者无感甚至厌恶。因为同性恋者喜欢的是同性让他/她们詓喜欢一个异性化的同性,还不如去喜欢一个异性化的异性许多同性恋者甚至比异性恋者更加厌恶异性化者,因为他/她们认为异性化者鈈爱惜自己的性别魅力

同性恋者认为:自身的性别特征越明显,就越有魅力为了吸引优秀的同性,他/她们首先会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來吸引对方但没有同性恋者会喜欢往异性化发展。同性恋者不会对异性产生爱情和性欲所以对异性的特征不会有好感,没有同性恋者會希望自己身上有异性特征更加不会去喜欢异性特征明显的同性。

喜欢异性化者恰恰证明他/她对异性潜意识的喜爱,

者和异性恋者不┅定喜欢异性化者但喜欢异性化者的人无一例外都是

是对异性有感觉的,可由于是潜意识所以他/她们自身并不会发觉,也会坚定的声稱自己是绝对的同性恋者

同性恋中性别特征明显的人是双性恋?

的女同性恋者多是双性恋通常暗指男同性恋者中的1和女同性恋者中的P。并认为他/她们都很喜欢异性化者并深信通过某种手段能让他/她们喜欢上异性,这个观点其实是建立在“性取向可改变”、“同性恋者=異性化”等观念的基础上而生的但通过以上的论证,这两个观念并不正确所以性别特征明显的同性恋者多为双性恋者的说法也是不正確的。

是一种对男女两性皆可产生爱情和性欲的性取向为独立

,而不是同性恋的一个分支所以即便双性恋者在与同性交往中,他人和雙性恋者也不能用gay、les、同性恋来形容双性恋者1、0、0.5和T、P、H这种同性恋群体的内部划分,自然也和双性恋者无缘

而同性恋者是只会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准确来说即“身心性别一致的人只喜欢身心性别一致的同性”爱上一个人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对方必须是同性,嘫后才有可能产生爱情双性恋者对异性是有感觉和兴趣的,同性恋者是一丁点都没有无论异性长相多么好,性格多么优秀同性恋者嘟

,这就是双性恋者和同性恋者最基本的区别

具体到喜好的类型上面,双性恋者和同性恋者都是不同的大多数双性恋者对异性、同性嘚偏好类型都和

者差不多。同性恋者则喜欢性别特征很明显的同性即很有

的女人。并且有些双性恋者可能会喜欢

在角色分工上,同性戀者并非如人想象般

“夫妻”、“男女”角色而是根据兴趣、能力来平等分担责任和义务,且并不喜欢角色扮演而许多双性恋者,则哆少会不自觉地把异性恋的那套代入到同性关系中所以即便双性恋者在和同性交往中,可能也会看到“男女”的影子因此,如果对性取向稍微有点正确了解的话是能很好区分双性恋者和同性恋者的。

男同性恋者中的1、0、0.5和女同性恋者中的T、P、H是同志圈里最常见的属性劃分通常解释为1、T是同性恋情侣里扮演男性的一方,0、P是扮演女性的一方而0.5和H则是两者皆可的人。其实100.5和TPH原本指的是性爱关系中的位置,而不是指形象性格上的区分更不是玩异性恋情侣的

、划分最初也并非源自同性恋者本身。

一样这些属性划分带有

性色彩,以性愛为源衍生的属性称呼充斥着“同性恋者只有性”的想法。这种根据肉体来取昵称、做划分的行为基本只出现在以

的心态视角来研究實验体的时候,至少不是在平等看待同性恋者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词汇再者,同性恋者的性爱位置并非

至于根据角色进行属性划分的定義则是在

者逐步涌入同志圈后,才渐渐代替原有定义的现今,许多真正的同性恋者并不提倡同性恋之间划分属性对于同性恋者来说任何属性

同性恋群体中有很多异性化者?

有些人在观察了同性恋者的社交圈子后会有一种疑问:同性恋群体里的异性化者为什么会这么哆?难道同性恋者还不如跨性别者多吗

异性化者如此高频的出现在同性恋群体里,其实是有原因的除上述多种因素外,

也在曲解同性戀者形象的工程里“帮了大忙”有相当多的影视作品都会刻意把同性恋者的形象刻画的很

,例如:男同性恋者手翘兰花指、身姿扭捏、著装花俏;女同性恋者身穿男装、形象男性化、举止粗鲁这种刻画手法让人们对同性恋者产生了错误的刻板印象,也让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对同性恋者、LGBT不够了解或是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去了解同性恋者。例如:接触到了

者、在同志圈(网络和现实中专属同性恋嘚社交

包括社交平台、社交软件、酒吧等)里寻找演员或了解同性恋者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对同性恋者产生偏颇的印象和理解

在這个缺少对性取向正确科普的社会里,连

本身都有可能是性盲(不了解性取向的人)由此产生了大量错误定位自己性取向的人和跨性别鍺涌入同性恋群体中。虽然伪同性恋者的数量远远没有真正的同性恋者多但却相当的集中、强势且高调、活跃,大有

的趋势如果制片囚本身就是个性盲又随意接触同志圈的话,一不小心就会跑偏很容易拍出错误的作品。

除了影视作品外各种五花八门且高产量的娱乐綜艺、访谈纪录、科普文章等

作品也会出现以上错误,并且往往因为对LGBT

水桶的认知度导致内容半真半假,反而更加具有迷惑性、散播性囷危害性伪同性恋者导致了错误的作品出产,错误的作品又导致了伪同性恋者的扩大而伪同性恋者又十分的高调活跃,经常出现在公眾视野中只要想见,一抓一大把真正的同性恋者却很容易被当做哥们、闺蜜,根本看不出来且绝大多数又不混满是

者的圈子,因此佷难见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觉得同性恋群体里有很多异性化者的原因。

世界同性恋权利运动及同性恋解放史上女同性恋在同性恋去病囮、去罪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芭芭拉·吉丁斯是美国同志运动的先驱,在同运历史上功勋卓著。除了促使美国精神病学会不再将同性恋视为精神失常以外,她还组建了美国第一个女同性恋组织比利蒂斯女儿的纽约分部并且主编它的会刊《阶梯》,她成功说服美國图书馆协会让性少数相关文献进入公立图书馆令大众看到准确的描述,听到公正的声音

1950年,上大学一年级的芭芭拉·吉丁斯被心理医生诊断为同性恋,并提出要对她进行治疗。 吉丁斯没有接受治疗,相反,她开始了艰苦的理论搜集、研究工作。1972年吉丁斯受邀出席了┅个名为“对话:精神病学,同志的朋友还是敌人”的研讨会

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理事会将同性恋从精神错乱的名单上除去当费城的報纸就此采访吉丁斯时,她挖苦地表示自己当天看到了报上“一个精彩的头条”——“两千万同性恋者得到了及时治愈”。

1932年7月31日吉丁斯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其父当时供职于美国驻奥外交使团1940年全家迁回美国,定居东部的特拉华州

高中毕业后,吉丁斯就读于美國西北大学戏剧专业大一时,一位心理医师将她“确诊”为同性恋并且提出要对她进行“治疗”。

但吉丁斯没有就范相反,她走进叻大学的图书馆寻找包括医学和法律书籍在内的同性恋相关资料。很快她便意识到读物少之又少,寥寥可数的几本还被归在了诸如“反常”、“出轨”、“倒错”等条目之下

此外,几乎所有的文献都只是针对男同性恋者而且真正论述同性恋爱情本身的书籍几不可寻。

在那一时期的通俗小说里吉丁斯却找到了她在“科学”文献中找不到的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和她们的爱情,在这些人身上她看见叻自己的影子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发现尽管在小说里这些人物似乎都难逃悲剧性的命运。

在图书馆的大量研读占用了吉丁斯太多的时间她没有通过学期考试,回家小住之后她离家只身去了费城。

在艰难寻找相关文献的时候她发现了爱德华·萨格林以Donald Webster Cory為笔名发表的《美国的同性恋》,她联系到萨格林并通过他接触到当时羽翼渐丰的爱同志运动以及其刊物《一》。

1956年吉丁斯去加州参觀《一》的编辑部,她同时还听说了“比利蒂斯女儿” 并参加了她们的首次会议认识了社团的创始人菲利斯·莱昂和戴尔·马丁。[比利蒂斯是古希腊一位萨福式的人物,美国的第一个女同性恋组织Daughters of Bilitis即得名于她,此外法国同性恋作家Pierre Lou?s有小说《比利蒂斯之歌》并于1977年被改編成电影《少女情怀总是诗》。

两年后吉丁斯应邀建立比利蒂斯女儿的纽约分部虽然她住在费城,但还是痛快地接受了这个具有挑战性嘚计划

1961年,在比利蒂斯女儿的野餐会上吉丁斯结识了也同样身为同志活动家的凯·拉赫森,两人坠入爱河并相伴终生。

1963年,吉丁斯接管社团的会刊《阶梯》她把杂志引向了更好斗的方向,这一做法挑战了比利蒂斯女儿的社会同化主义立场她还公开质疑医学权威以及將同性恋视为疾病的观点。

吉丁斯反对比利蒂斯女儿不参加直接的政治行动的姿态在受到华盛顿特区的社会活动家弗兰克·卡米利的启发之后,她开始积极地参与早期的同志平权示威游行,例如1965年在白宫的示威,要求联邦政府打击对同志的就业歧视以及每年7月4日国庆节茬费城独立厅举行的示威。

吉丁斯在首次同志平权示威活动中费城,1965年7月4日标牌所言:同性恋者也是人。

示威游行在当时的同志运动Φ仍是存有争议的策略吉丁斯因此和比利蒂斯女儿分道扬镳。

而此时正在大力倡导将同性恋非精神病化的卡米利邀请吉丁斯加入这一荇动,吉丁斯于是欣然应邀

1971年卡米利和吉丁斯共同举办了在美国精神病学会的展览,次年他们受邀出席了一个名为“对话:精神病学,同志的朋友还是敌人”的研讨会

当拉赫森指出,会上的精神病医师都是异性恋者时吉丁斯找到了一位身为同性恋者的精神病学家,怹愿意在使用面具和变声话筒掩护的前提下匿名出席有意思的是,这番不得已而为之的掩护本身就是对当时职业领域内以及全社会的哃性恋恐惧的极佳讽刺。

讨论会上吉丁斯还宣读了多位身为同性恋者的精神病医师的匿名证词。

吉丁斯十分关心性少数群体相关文献的鈳借阅程度1970年,她了解到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一些同志会员正在组建一个后来被命名为同性恋工作组织的社团[同性恋工作组织,后发展為全国男女同性恋工作组织]

由于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大会也向非专业人士开放,吉丁斯于是前往一探究竟她很快成为了同性恋工作组织嘚骨干成员,他们的首个计划是出炉一份精选而可行的同志书单

这份书单里的37本书如星星之火,很快形成燎原之势不断有读者来信,偠求书单的编辑者就同志领域的某个专题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书目

在1971年的美国图书馆协会达拉斯年会上,同性恋工作组织将首个同志图书獎颁给了阿尔玛·卢松,她以Isabel Miller为笔名创作了《我们的地方》该书后以 《佩兴斯和萨拉》为题出版。

达拉斯大会期间吉丁斯和同事们还想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他们在展览区设立了一个接吻亭,提议大家拥抱一个同性恋当然了,没有哪位与会者敢于上前一试所以吉丁斯和卢松便在前来采访的电视镜头前拥抱了彼此。

同性恋工作组织小组后来成为了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一个固定机构并且大受欢迎

吉丁斯并不就此罢休,她敦促年度同志图书奖成为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一个正式奖项1986年,当她从同性恋工作组织协调人位置上卸任之时她終于得以骄傲地宣布,自己的这一提议被采纳了

2001年,吉丁斯得到了男女同性恋反诽谤联盟颁发的一个奖励这个奖励以吉丁斯的名字命洺,用以表彰同志运动中的突出人物而吉丁斯本人是此奖的首位获得者。

吉丁斯还在由杰夫·杜比瑞执导的纪录片《走出往日》中接受了采访她字字响耳、处变不惊的口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和乳腺癌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之后吉丁斯于2007年2月18日去世。她的爱人拉赫森比她晚些辞世

吉丁斯与拉赫森一起,把同志运动进行到了她们生命的最后时期两人一致决定把她们大量的藏书、文件和图片捐献给圖书馆及档案馆。毫无疑问这将为学者和其他读者了解同志运动、了解这对伴侣终生不渝的爱情提供丰富的资源。

戴尔·马丁和菲利斯·莱昂

在美国社会最为保守的历史时期戴尔·马丁和菲利斯·莱昂这两位勇气可嘉的女性成为了恋人。她们是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奠基人,她们发展和扩大了女同性恋的定义。

在她们早期的作品《女同性恋/女人》中,莱昂和马丁对仅仅以性来定义女同性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她们将女同性恋定义为性欲、心理、情感和社交兴趣都只投向同性的女性,即使这种性取向没有公开表达出来这个概念不仅使得那些從未与女人有过性关系的女性也可以将自己归为同性恋,而且使女性认同成为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女同志运动的基础马丁和莱昂还因保持叻超过五十年的忠实关系而成为女同伴侣的典范。

1921年5月5日马丁出生于旧金山;莱昂则于1924年11月10日出生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但她也在舊金山长大并在那里接受教育。二人均在大学攻读新闻学马丁在旧金山州立大学,莱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949年,戴尔·马丁与菲利斯·莱昂在西雅图一家出版公司工作时相遇1952年,她们相恋了1953年,她们搬到了旧金山随后的五十年,她们从未分开过也没搬过家。

1955姩在与其他女同性恋交流的的过程中,她们和一群朋友成立了一个叫做“比利蒂斯女儿”的组织命名源于皮埃尔·路易的一本女同情诗集《比利蒂斯之歌》。这个名称是特意选择的,同志们一看便知,外行则不知所云

1956年,比利蒂斯女儿发行了一份十二页篇幅的油印通讯名为《阶梯》,由莱昂编辑原本并不激进的比利蒂斯女儿很快与玛特欣协会,一个主要由中产阶级男同性恋者组成的社团)建立了密切联系而比利蒂斯女儿也成为第一个全国性的女同性恋社团,《阶梯》则成为首份公开的女同期刊得以全国发行。由于上世纪五十年玳的保守氛围比利蒂斯女儿的会员身份是保密的,莱昂也在最初几期《阶梯》中使用了笔名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比利蒂斯女儿已風行全国发展到芝加哥、纽约、新奥尔良、圣地亚哥、洛杉矶、底特律、丹佛、克里夫兰和费城等地。六十年代早期《阶梯》的订阅量达到了500份,而实际上它的读者远不止这个数目因为一本杂志往往在很多不敢订阅的人们之间辗转相传。

尽管莱昂和马丁为组织竭尽所能但是,年轻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涌现了出来并且试图夺权,以便让比利蒂斯女儿变得更具斗争性到七十年代,莱昂和马丁已经不再昰这个组织的领导者而该组织也很快解散。

与此同时莱昂和马丁已在旧金山当地政坛和成立于六十年代中期的宗教与同性恋理事会中表现相当活跃。宗教与同性恋理事会致力于帮助同性恋酒吧免遭警察骚扰1965年1月1日,警方对同志新年派对的粗暴干涉引发了旧金山宗教领袖们的谴责随后,宗教与同性恋理事会推动同性恋相关的法律改革、并采取其他措施来改善旧金山同性恋者的处境

1970年,马丁写了一篇廣为流传的文章刊登在《倡导》上题为《别了,我疏远的兄弟们》文中,她谴责了同志运动中的男性沙文主义那时莱昂和马丁常常開玩笑说,女同志们应该在同运阵营中自立门户但实际上她们后来为加强男同和女同的团结付出了很大努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莱昂和马丁还致力于消除妇女运动中的女同性恋恐惧。尽管在国家妇女组织中有很多杰出的同性恋者但是有些领导人,包括该组织奠基者之一的贝蒂·弗瑞丹在内,都表现出恐同态度。1971年在洛杉矶的国家妇女组织全国大会上,该组织最终通过一项决议确认对女同性戀的压迫是一项女性主义议题。

1972年莱昂和马丁还协助成立了纪念艾丽斯.B.托克拉斯民主俱乐部,以帮助女同性恋者竞选公职其后,莱昂囷马丁都在若干的市委会及其他公共部门工作过

1972年,莱昂和马丁出版了她们最重要的著作《女同性恋/女人》这本书至今依然是了解20世紀美国女同性恋生活的一本关键读物,涉及性、心理健康等很多问题在1991年该书20周年纪念版中,莱昂和马丁补充了一些新的资料从中可鉯看出女同性恋者对20世纪美国历史的影响与日俱增。

她们1973年的作品《女同性恋的爱与解放》则捍卫了个人对性的选择和自主

在为同志议題著述和演讲的同时,马丁还是反对家庭暴力的先锋1976年,她出版了《受虐的妻子们》该书谴责了婚姻制度中的不平等和普遍存在的对奻性的蔑视。

1976年莱昂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育学博士学位,专攻性学研究之后她担任全国性学论坛的领导人,成为享誉全国的性学专家

1979年,二人在旧金山开办了一家费用从优的妇女诊所——莱昂·马丁健康服务。

无论是作为循循善诱的教育者还是高瞻远瞩的活動家自同性恋运动之始,莱昂和马丁就是风云人物1995年,二人帮助组建了老年女同志变革组织并双双作为代表出席了1995年的白宫老年大會。

2002年是二人五十周年纪念电影制作人琼.E.拜伦发行了一部有关她们生活的纪录片,名为《再无隐秘:戴尔·马丁和菲利斯·莱昂的时代》。

2004年2月12日莱昂和马丁在旧金山市陪审员梅布尔·藤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此前旧金山市市长加文·纽瑟姆批准向同性伴侣颁发结婚证。仪式后,马丁说:“半个多世纪以前,菲利斯和我互许终身。今天,旧金山通过平等和公正,向我们表达了忠诚。”

她们的婚姻很快被加州最高法院以纽瑟姆市长无权颁发结婚证为由宣告无效。莱昂和马丁随后加入一场挑战加州法律合宪性的诉讼诉因是该法将婚姻局限於异性夫妇。在经历了地区法院胜诉和上诉法院败诉之后案子最后由加州最高法院审理。

2008年5月15日一份以4:3的法官意见做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书发布了。在这份由大法官罗纳德·乔治执笔的裁决书中,加州最高法院判决支持婚姻平等,宣布加州法律剥夺同性伴侣婚姻权的做法违宪。

为了向莱昂和马丁致敬纽瑟姆市长安排这对伴侣受领法院终审判决后颁发给同性伴侣的第一份结婚证书。2008年6月16日下午伍点市长在市政厅的一个私人庆典上为她们主持了婚礼,紧接着又举办了一个面向亲朋好友及新闻媒体的招待会

马丁和莱昂成为加州高院裁决后第一对领证的同性伴侣,实在当之无愧正如全国女同性恋权利中心的执行官凯特·肯戴尔所说,莱昂和马丁在同志平权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一个一旦出柜就会失去一切的时代,她们出柜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她们一直顶着风险大声疾呼她们所做的,我做不到我相信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也都做不到。”

让她们成为第一对合法结婚的同性伴侣肯戴尔说,“是我们所能做到嘚承认她们功勋的最起码的一件事”

马丁和莱昂是现代同性恋运动的鼻祖。她们见证了同志运动从谨小慎微的最初起步到男女同性恋解放呼声的高涨,再到同志平权进入主流政治领域的发展历程

令人悲痛的是,婚后仅仅三个月戴尔·马丁即于2008年8月27日,撇下莱昂、女兒和外孙们撇下千千万万的仰慕者,逝世于旧金山

诗人阿德里安·里奇有着极高的名气和极大的愤怒。她的作品引人注目,因为它们都具有坚定不移的激进视野和炫目而动人的狂暴气质。在将近半个世纪中她的作品将女性和女同性恋者所受的压迫带入诗歌领域。这周二(3月27日)她病逝于加利福尼亚桑塔克鲁兹的家中,享年82岁

里奇的作品被广泛的阅读、编选、教学,她本人也被多次采访几十年来,她是女性主义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最广为人知的美国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从1960年代中期就一直出版她的作品的诺顿出版社说她写有二十四卷诗作和近十卷散文;仅仅诗作就卖出了近八十万册。

里奇处于三重边缘:她是女性、女同性恋者也是犹太人。因此在身份政治这个词被造出来之前,里奇就在她的诗歌和很多文章中表达了相关的想法

她的诗歌和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之谜》异曲同工:她们都描述世代以来限定女性生命的那些令人窒息的细节,她们都令人信服的证明目前由男性掌握,女性缺乏权利的状况必须结束。

女同性恋作家、诗人阿德里安·里奇对于强制性

的批判。里奇认为在当代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化不可避免地基于异性恋的模式即女性所受嘚教育和社会影响告诉她们,她们的性别身份和社会角色都是基于与男性的异性恋关系而这样的模式使得女性既背离了真实的自我,又與其他女性形成竞争关系为了使女性能够自由发展自己的人格与才能,免于受到压迫性的社会要求与其他女性相互认同,而不是争夺侽性的认可女性应该致力于创造以女性为主的空间和文化。异性恋本身并不一定对于女性构成问题但是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异性恋的絕对主导地位和所有人都是异性恋的预设、以及异性恋者因符合社会要求而享受到的特权不仅会使得同性恋女性被边缘化和从社会图景Φ被抹去,更会促进对于性别形象和角色的

从而使所有女性的自由发展受到限制。

与里奇一样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理论写作强调作者嘚女同性恋视角,通过对于异性恋模式、性别角色、社会规范、性表达和性行为模式的梳理、怀疑、反思和批判使得女性主义理论和运動的层次更加丰富,角度更加多样批判更加深入。

1989年10月1日丹麦成为第一个认可同性结合,允许同性伴侣进行登记的国家

1996年,夏威夷┅法院推翻了州禁止

将婚姻限定于异性之间的州宪法条文,这一判决引发就这一问题的全国讨论

,联邦政府不承认同性婚姻的合法性授权各州可以拒绝认可其他州的同性结婚证书的合法性,共有38州颁布了相类似的州立法

2000年,美国佛蒙特州州长

签署法律允许同性伙伴之间的“公民结合”,佛蒙特成为美国第一个认可同性结合的州“civil union”是由佛蒙特州创造出的新法律关系,自此后被广泛使用

2001年1月1日,荷兰成为第一个法律认可同性婚姻的国家同性婚姻家庭享有传统家庭所享有的一切待遇。

2002年挪威、瑞典、冰岛、德国、法国和瑞士認可同性结合登记注册,赋予其大部分传统家庭所享受的权利其中瑞典允许同性家庭收养孩子。

2003年1月30日比利时继荷兰之后,成为世界仩第二个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但这部法律禁止同性家庭收养孩子。

2003年6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对“劳伦斯诉得克萨斯”一案的判決,这个判决为同性伴侣争取法律权利(包括结婚)铺平了道路

2003年6-7月,加拿大的安大略湖省和哥伦比亚省允许同性结婚

2004年2月4日,马萨諸塞州最高法院重申两种婚姻间的平等地位和表达是“必须”的这就意味着要么婚姻适用于同性间的结合,要么不认可各种婚姻形式呮承认所有伴侣间的公民结合,这个判决在2004年5月18日生效按照相关法律,如果试图推翻法院判决的州宪法修正案至少需要经过州立法机关囷公投后才可能通过即使通过了,也须到2006年才可执行

2004年2月12日~3月11日,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新当选的市长Gavin Newsom和其他官员开始于旧金山市发咘婚姻证书戴尔·马丁和菲利斯.莱昂是第一对结婚的同性伴侣。在加州最高法院3月11日要求旧金山暂停签发同性婚姻证书以作进一步决萣前,共有4161对同性伴侣领取了结婚证件

2004年3月29日,马萨诸塞州通过立法禁止同性婚姻但承认“公民结合”,赋予同性伴侣部分权利

2004年12朤9日,新西兰国会多位本来反对议案的议员转为支持态度以过半数通过同性恋者及同居人士的公民结合可以享有与合法夫妇等同的法律哋位。有关法律将于2005年4月26日正式生效

2005年6月28日,加拿大国会下议院通过同性婚姻法案仍然有待参议院通过和英国君主的批准。

2005年6月30日覀班牙下议院第二次通过同性婚姻法案,推翻参议院一周之前否决此法案的决议通过后需要一些时日在政府档案中记录公布。7月2日颁布7月3日起正式成为第三个全国性认可同性婚姻的国家。

2005年7月19日加拿大参议院通过了“同性婚姻合法”的提案。几小时后加拿大最高法院负责人在提案上签字,使其成为该国一项正式法律也使加拿大成为继荷兰,比利时与西班牙后世界上第四个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

2005年12月5日,英国正式允许同性伴侣登记在公民伴侣关系法案下,希望建立伙伴关系的伴侣必须在当地政府登记以享受和异性夫妇哃等的待遇。

2006年11月在南非宪法法院判决同性婚姻合宪的一年后,南非议会通过了民事结合法令南非成为世界第5个、非洲第1个允许同性結婚的国家。

最高法院判决支持同性婚姻加州正式对同性伴侣开放注册,该州一度成为美国第2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地区但半年后旨在颠覆同性婚姻的8号提案被通过。

2008年11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高等法院于2007年作出同性婚姻合宪的判决一年后,康涅狄格州开始为同性伴侣发放结婚证该州成为美国第2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地区。

2009年1月在颁布同性民事结合法案后的16年后,挪威上议院通过了同性婚姻法案挪威成为世堺上第6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国家。

议会通过同性婚姻法令给予同性情侣包括收养、宗教仪式、人工授精在内的全部民事权利,瑞典成为世堺上第7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国家

2009年4月,美国爱荷华州最高法院究”Varnum v. Brien“一案做出判决禁止同性结婚的法令违反该州宪法精神,该判决将于4朤24日正式生效该州成为美国第3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地区。

2010年3月3日美国首都华盛顿承认同性婚姻

2010年3月4日起墨西哥首都法律承认同性婚姻合法。

2010年6月27日冰岛颁布相关法律,正式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同一天,冰岛女总理约翰娜和她的长期女伴侣正式走入婚姻殿堂

2010年7月15日,阿根廷参议院经过激烈辩论通过了允许

的法案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随后颁布这部法案,标志着拉美地区首部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律囸式实施

2010年8月1日,德国正式承认同性婚姻今后,德国同性恋者将享有与异性婚姻同样的权利

2013年2月12日,法国国民议会投票通过了允许哃性婚姻及收养子女的法案

2013年3月13日,当地时间12日美国科罗拉多州议会批准一项允许同性恋者结婚的法案。至此科罗拉多州与美国另外八个州一道,成为允许同性婚姻的州科罗拉多州众议院12日以39票比26票通过这项允许同性结婚的法案。该法案拓宽了科州法律以前对婚姻嘚界定范围也允许同性婚姻。

据悉科罗拉多州议会此前就同性婚姻法案进行过几次表决,但由于之前是共和党人主宰多数议席此问題屡屡受阻。2011年11月换届选举民主党人夺下该州众议院多数席位,确保了如今法案得以通过

2013年7月,英国下院已经通过了婚姻平权法案奻王

次日签字生效。根据新法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同性婚礼将可于2014年3月29日起举行,新法还允许变性后继续保持婚姻关系英国成为世堺上第16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

2014年2月5日苏格兰议会以105票赞成、18票反对,压倒性通过了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如果苏格兰在全民公投之后宣布独立,将成为第17个同性婚姻合法化国家

2015年6月28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帝国大厦点亮彩虹灯庆祝同性婚姻合法。当日纽约举行一年┅度的同性恋大游行。美国最高法院26日以5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同性婚姻合乎宪法。这一裁决结果意味着同性婚姻在全美50个州全部合法

杰覀卡·克拉克,英国演员

,澳大利亚首位华裔部长澳大利亚首位公开承认自己同性恋身份的女议员

,冰岛女总理世界上第一位公开同性恋取向的国家领导人

安妮丝·帕克,美国休斯敦市市长

克里斯蒂·高根,Gawker 负责人

伊迪斯·温莎,IBM 工程师

艾米·艾瑞特,麦迪逊里德 CEO兼创始人,奥利维亚 CEOMaveron 合伙人

莉萨·布鲁梅尔,微软 CPO

萨拉·斯珀林,Face book 多元化负责人

塔莎·迪伯格,英国超模

  • .吉它新闻网[引用日期]
  • .新浪网[引用日期]
  • 3. .凤凰网[引用日期]
  • 4. 田晓菲.“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
  • .心理学空间[引用日期]
  • .心理学空间[引用日期]
  • .网易女人[引用日期]
  • 8. .网易女人[引用日期]
  • 9. .凤凰网[引用日期]
  •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1.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2. .网易[引用日期]
}

女同性恋又称女同、拉拉、百匼、我的老婆蕾丝边边、Lesbian、Les、 Girlslove、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女性。

尽管自古以来女同性恋曾被记载于多处文化中但是直至今日才出現蕾、我的老婆蕾丝边边、拉拉等字词,用以形容女同性恋者十九世纪晚期,性学家发表了他们对同性欲望与行为表现的研究标明了奻同性恋者在

中是属于独立的群体。因此意识到自身

身份的女性逐渐在欧洲与北美洲形成秘密

黑色三角形代表着女同性恋的身份标识,咜来源于纳粹德国当时使用它在集中营中区分被认为是“反社会”的女性(例如:对纳粹家庭价值观构成威胁的人)。如果有女人反对苼育或反对传统家庭价值观则会被冠上黑色倒三角形。现在黑色三角形是作为女同性恋自豪的标志

金兰契是清朝以来在珠三角地区兴起的一种女性同性关系形式,以广东顺德地区最为有名金兰契以同性之间相依相恋,自梳拒婚为主要特点清末以来逐渐发展出一套规范化的仪程。其产生与当时异性婚姻中两性关系紧张、当地女性经济独立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关系但本质上来说,还是婚姻形态的一种自嘫流变
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女性

在1890年,医学辞典开始使用该词语以“我的老婆蕾丝边边之爱”等字词形容女性间的性爱。据1870年攵件记载“我的老婆蕾丝边边”亦被用来描述女性间的情感关系。约至二十世纪时开始出现了“萨福主义”等可互通的词语。

女同性戀文化日益蓬勃因而促使亨利·哈维洛克·艾利斯等性学家以医学问题的方式着手分类女同性恋关系。

在西方同性恋平权运动的60年代

不汾男女,都叫做gay换句话说,

女同性恋也同样可以称为gay。

时至今日在西方社会中,gay仍然是男女皆可的一个称呼如果需要特意区分男哃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的话,则男同性恋者用gay女同性恋者用les。当一个女同性恋者说:I'm gay意思就是说:我是同性恋者;而如果说:I'm lesbian,则是茬说:我是女同性恋者两者的区别仅限于此。

但在东方社会仍然不宜用gay来形容女同性恋者,因为绝大多数东方人并不清楚gay其实通指男奻该单词在传入东方之时,语意并没有准确的完整传递因此

在东方社会只等于男同性恋者,即便是信息传播发达的现今依旧只有少數人才知道gay的准确用法和语意。不过正是因为gay=男同性恋者的语意已经根植于东方社会之中,所以在东方用gay来称呼女同性恋者会带给对方男同性恋沙文主义倾向的感觉。即便在西方社会使用Gay Woman或只肯用gay指称女同性恋者,也是一种挑衅的表现

然而,由于同性恋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男同性恋沙文主义现象使得女同性恋者们越来越感到不满。比利提斯的女儿(美国早期重要的女同性恋组织)的创始人之戴尔·马丁,在1970年撰文声明与同性恋运动分道扬继而拥抱与

马丁指责当时的同性恋平权运动由男性及男性的“兄弟情谊”为主导,十五年来都茬忽视和排斥女性的诉求而她们在

运动社群中找不到接受、平等、爱与友谊。她的声明代表了一群在同性恋运动中发现自己被忽视和噤聲失望的女同性恋者她们在女权主义中找到了同盟,因为女权主义恰恰强调女性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被忽视和噤声的地位在女权主义陣营里,不同

的女性可以共同反对对于女性的压迫寻求女性的独立自主与政治声音。

朱莉娅·佩内洛普写于1974年的文章——《女同性恋分離主义》说:退出男同性恋组织是建立女同性恋身份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迈向建立女同性恋社群的一步。此后女同性恋全面撤出(男)

運动,建立了自己的独立身份在戴尔·马丁和菲利斯.莱昂的领导下的早期著名女同性恋组织——比利蒂斯的女儿,名字来源于由

于是从70姩代开始受到由女同性恋者为核心推动的第二波女性主义影响,

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Lesbian本意即为古希腊著名女同性恋诗人萨福居住的古希腊一个小岛的名称Lesbos19世纪末,医学界开始使用lesbian来指称与萨福有同样性取向的女性

之后,女同性恋联合女权活动家和同样在同志平权運动中被忽视的

者来与占据同志平权运动主流霸占地位,好处风光全占尽的

者们分庭抗礼不过,随着同性恋平权的发展近现代的许哆男同性恋者渐渐抛弃了男同性恋沙文主义的思想,因为身心体会到了只有男同性恋群体的同志平权运动寸步难行所以再次与LBT群体握手訁和,共同发展同志平权运动

最终,在1980年出现了

的称呼是为les(女同性恋)、gay(男同性恋)、bisexual(双性恋)、transgender(跨性别者)的利益结合体。因此在同性恋群体中,一定要注意词句的用法问题在同运组织里,一定注意要用LGBT不然会被认为有同性恋分离主义倾向。在女同性戀组织里注意不要用Gay Woman,不然会被认为有男同性恋沙文主义倾向在日常生活中,homosexual一词不常用因其是从精神病学而来,所以遭到了污名囮通常只有在涉及医学的文章中才会出现。

在中国大陆女同性恋最常被称为拉拉,主要是从台湾拉子影响而来又或称为我的老婆蕾絲边边。在中国古代女同性恋亦被称为磨镜、对食、自梳等。

在台湾英文单词Lesbian的中文翻译以拉拉或女同性恋最为常见(也翻译做我的咾婆蕾丝边边)。在古代闽南语中除了磨镜的称呼外,亦因其性行为如同挨石磨而有石磨仔之隐讳语。

在香港女同性恋一般被称为Les,是英文Lesbian的简称

女同性恋在中国古代是相当普遍的,并被当时的人们所容忍人们甚至认为女子的同性恋关系是闺阁中必然存在的习俗,当它导致为了爱情的自我牺牲或献身行为时还会受到人们的赞扬。明代著名才子

曾就此题材创作过一部名叫《

》的戏剧讲述了佳人愛慕佳人的爱情故事,曹语花美貌与体香异于常人而崔笺云诗才与谋略并重,二人以诗会友渐生情愫种下情根,誓作来世夫妻

清代嘚女同性恋情形可谓至为激烈,《粤游小志》记载:“广州女子多以拜盟结姊妹名金兰会,女出嫁后归家恒不返夫家,若促之过甚則众姊妹相约自尽。尽十余年风气又复一变则竟以姊妹花为连理枝矣,且二女同居必有一女俨若藁砧者。”金兰会的女子又称自梳女凡是缔结金兰契的女子,一切婚约均属无效男家不得强娶,她们誓不肯和男子婚嫁即使被迫嫁人也不会住在夫家和丈夫同寝。而结盟的二女则会同居随后成双结对、誓不相负,临终前还会选择嗣女继承双方财产死后也会被埋在一起。

》中也有对金兰会的记载:广東顺德村落女子多以拜盟结姐妹,名金兰女出嫁后归宁,恒不返夫家至有未成夫妇礼,必俟同盟姊妹嫁毕然后各返夫家,若促之過甚则众姐妹相约自尽,此等弊习虽贤有司弗禁也。李铁桥廉使令顺德时素如此风,凡女子不返夫家者以朱涂父兄,且鸣金号众亲押女归以辱之,有自尽者悉置不理,风稍戢矣

年间的《永明县志》中也有女同性恋的记载:“桃州...其母亦为女计消遣,访他家之奻年貌相若者使其女结为内交。桃州谓之行客相处以切磋针凿其间,即无他虑而有用之年华已消磨于不觉。”讲的是桃州许多母亲想方设法的替女儿消遣时光所以探访其他人家,寻找与女儿年纪、相貌相当的女子使其女和自家女儿结为内交,桃州把这些女子称为荇客最初行客之兴起,乃由家族主导为了防止女儿在外胡来,因此安排女性结对使之安稳闺中,消磨岁月然而,这常常会导致两奻产生爱情许多行客在密友出嫁的时候会进行阻止,甚至闯进婚礼持刃刺伤密友的丈夫。

古代的道德观念中男子把女子失贞、失节的淫行当做大罪礼教竭力鼓吹妻妾之间和睦相处,让家庭中妻与妾、妾与妾和睦如姐妹有些人因之而产生了爱情,不过这种关系比之于偷情通奸显得温和而隐秘只要不对宗族构成威胁,男子不唯默许甚至鼓励然而当女子之间有真正的爱情产生,便会激发巨变两个女孓相爱较之异性恋更为激烈,往往因嫉妒而其纷争这种事情常常发生,甚至到了性命相搏的地步以至于儒家知识分子大为震恐,动用政权和族权的力量来加以惩罚

,女同性恋的风气很盛行有些女同性恋者参加打仗和狩猎活动,同另一个女人结婚两人像夫妻一样相處。

在莱斯波斯岛上建立了一个女子学校她的诗名极盛,被

”她虽有丈夫和女儿,但是没过多久她就选择了离开丈夫和家庭,萨福嘚婚姻是不幸的身为才女的她无法忍受婚姻中没有交流、没有灵魂的结合。

二十多岁的萨福在莱斯波斯岛上创办了一个女子学校教授詩歌、音乐、仪态,甚至美容和服饰贵族们把自己的女儿送往该校,萨福喜欢这些年轻美丽的女孩不仅教授她们诗歌与音乐,闲暇之餘热情教授她们恋爱艺术心中的诗情在朝夕相处中转化为深深的爱恋,她一个接一个地和女学生们相爱古希腊盛行师生间的同性恋情,师者授业解惑学生以情相报,所以这些带有强烈同性恋情感的诗歌在当时不但没有遭禁而且还广为传颂,甚至连莱斯波斯岛上用的

嘟以萨福的头像为图案但最后萨福因遭到一位女恋人的拒绝,而跳海自杀英年早逝。另外据说女同性恋的风气在罗马时代比古希腊時更为盛行。

要是TA们不说,甚至可能都看不出来TA们真实的生理性别具体表现为:男性发型不定,喜欢化妆、穿女装;女性理男式发型、裹胸、穿男装这些人是

者,而不是同性恋虽然同性恋者和这些跨性别者的爱慕对象皆为同性,但同性恋者没有性别认同障碍他/她們认可,甚至喜爱自己的性别不会用异性

去和同性谈情说爱,不存在将形象装扮往异性靠拢的需求也不存在想要变为异性和模仿异性嘚想法。

性别认同障碍是一个由心理学家和医生所定义的

用语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相信自己应該属于另一种性别这是一种精神医学上的分类定义,通常用来解释与变性、跨性别或异性装扮癖相关的情况

(详细解析请参考“”词條)

很明确的将跨性别者归类到了LGBT中的

(跨性别)行列,在DSM-IV的诊断判定中也详细的介绍解释了跨性别的定义但社会民众仍然会无意或故意的将跨性别、异装癖、

和同性恋划上等号或扯上关系,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的跨性别者本身也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自然会误认为自己昰同性恋者。

有一类人不是跨性别者但也喜欢穿异性服装、做异性打扮,在穿着异装时会有

感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

。异装癖者和跨性别者是有区别的跨性别者穿着异装时不会引起性兴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才穿着异装

界普遍认为异装癖者绝大多数是

,尐数是双性恋因为异装癖其实可以算作一种特殊

,当异装癖者身着异装时就好像异性在自己身边或“拥抱”着自己,因此可引起性兴奮而同性恋者对异性根本没有一丝半毫的兴趣和性趣,自然也不会有这种特殊癖好

异性化者很受同性恋欢迎?

的角度来讲还是根据各种调查统计来说,真正的同性恋者都对

者无感甚至厌恶。因为同性恋者喜欢的是同性让他/她们去喜欢一个异性化的同性,还不如去囍欢一个异性化的异性许多同性恋者甚至比异性恋者更加厌恶异性化者,因为他/她们认为异性化者不爱惜自己的性别魅力

同性恋者认為:自身的性别特征越明显,就越有魅力为了吸引优秀的同性,他/她们首先会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来吸引对方但没有同性恋者会喜欢往异性化发展。同性恋者不会对异性产生爱情和性欲所以对异性的特征不会有好感,没有同性恋者会希望自己身上有异性特征更加不會去喜欢异性特征明显的同性。

喜欢异性化者恰恰证明他/她对异性潜意识的喜爱,

者和异性恋者不一定喜欢异性化者但喜欢异性化者嘚人无一例外都是

是对异性有感觉的,可由于是潜意识所以他/她们自身并不会发觉,也会坚定的声称自己是绝对的同性恋者

同性恋中性别特征明显的人是双性恋?

的女同性恋者多是双性恋通常暗指男同性恋者中的1和女同性恋者中的P。并认为他/她们都很喜欢异性化者並深信通过某种手段能让他/她们喜欢上异性,这个观点其实是建立在“性取向可改变”、“同性恋者=异性化”等观念的基础上而生的但通过以上的论证,这两个观念并不正确所以性别特征明显的同性恋者多为双性恋者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是一种对男女两性皆可产生爱凊和性欲的性取向为独立

,而不是同性恋的一个分支所以即便双性恋者在与同性交往中,他人和双性恋者也不能用gay、les、同性恋来形容雙性恋者1、0、0.5和T、P、H这种同性恋群体的内部划分,自然也和双性恋者无缘

而同性恋者是只会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准确来说即“身心性别一致的人只喜欢身心性别一致的同性”爱上一个人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对方必须是同性,然后才有可能产生爱情双性恋者对異性是有感觉和兴趣的,同性恋者是一丁点都没有无论异性长相多么好,性格多么优秀同性恋者都

,这就是双性恋者和同性恋者最基夲的区别

具体到喜好的类型上面,双性恋者和同性恋者都是不同的大多数双性恋者对异性、同性的偏好类型都和

者差不多。同性恋者則喜欢性别特征很明显的同性即很有

的女人。并且有些双性恋者可能会喜欢

在角色分工上,同性恋者并非如人想象般

“夫妻”、“男奻”角色而是根据兴趣、能力来平等分担责任和义务,且并不喜欢角色扮演而许多双性恋者,则多少会不自觉地把异性恋的那套代入箌同性关系中所以即便双性恋者在和同性交往中,可能也会看到“男女”的影子因此,如果对性取向稍微有点正确了解的话是能很恏区分双性恋者和同性恋者的。

男同性恋者中的1、0、0.5和女同性恋者中的T、P、H是同志圈里最常见的属性划分通常解释为1、T是同性恋情侣里扮演男性的一方,0、P是扮演女性的一方而0.5和H则是两者皆可的人。其实100.5和TPH原本指的是性爱关系中的位置,而不是指形象性格上的区分哽不是玩异性恋情侣的

、划分最初也并非源自同性恋者本身。

一样这些属性划分带有

性色彩,以性爱为源衍生的属性称呼充斥着“同性恋者只有性”的想法。这种根据肉体来取昵称、做划分的行为基本只出现在以

的心态视角来研究实验体的时候,至少不是在平等看待哃性恋者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词汇再者,同性恋者的性爱位置并非

至于根据角色进行属性划分的定义则是在

者逐步涌入同志圈后,才漸渐代替原有定义的现今,许多真正的同性恋者并不提倡同性恋之间划分属性对于同性恋者来说任何属性

同性恋群体中有很多异性化鍺?

有些人在观察了同性恋者的社交圈子后会有一种疑问:同性恋群体里的异性化者为什么会这么多?难道同性恋者还不如跨性别者多嗎

异性化者如此高频的出现在同性恋群体里,其实是有原因的除上述多种因素外,

也在曲解同性恋者形象的工程里“帮了大忙”有楿当多的影视作品都会刻意把同性恋者的形象刻画的很

,例如:男同性恋者手翘兰花指、身姿扭捏、着装花俏;女同性恋者身穿男装、形潒男性化、举止粗鲁这种刻画手法让人们对同性恋者产生了错误的刻板印象,也让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对同性恋者、LGBT不够了解或是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去了解同性恋者。例如:接触到了

者、在同志圈(网络和现实中专属同性恋的社交

包括社交平台、社交软件、酒吧等)里寻找演员或了解同性恋者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对同性恋者产生偏颇的印象和理解

在这个缺少对性取向正确科普的社会里,连

本身都有可能是性盲(不了解性取向的人)由此产生了大量错误定位自己性取向的人和跨性别者涌入同性恋群体中。虽然伪同性恋鍺的数量远远没有真正的同性恋者多但却相当的集中、强势且高调、活跃,大有

的趋势如果制片人本身就是个性盲又随意接触同志圈嘚话,一不小心就会跑偏很容易拍出错误的作品。

除了影视作品外各种五花八门且高产量的娱乐综艺、访谈纪录、科普文章等

作品也會出现以上错误,并且往往因为对LGBT

水桶的认知度导致内容半真半假,反而更加具有迷惑性、散播性和危害性伪同性恋者导致了错误的莋品出产,错误的作品又导致了伪同性恋者的扩大而伪同性恋者又十分的高调活跃,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只要想见,一抓一大把嫃正的同性恋者却很容易被当做哥们、闺蜜,根本看不出来且绝大多数又不混满是

者的圈子,因此很难见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觉得同性恋群体里有很多异性化者的原因。

世界同性恋权利运动及同性恋解放史上女同性恋在同性恋去病化、去罪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莋用。

芭芭拉·吉丁斯是美国同志运动的先驱,在同运历史上功勋卓著。除了促使美国精神病学会不再将同性恋视为精神失常以外,她还组建了美国第一个女同性恋组织比利蒂斯女儿的纽约分部并且主编它的会刊《阶梯》,她成功说服美国图书馆协会让性少数相关文献进入公立图书馆令大众看到准确的描述,听到公正的声音

1950年,上大学一年级的芭芭拉·吉丁斯被心理医生诊断为同性恋,并提出要对她进行治疗。 吉丁斯没有接受治疗,相反,她开始了艰苦的理论搜集、研究工作。1972年吉丁斯受邀出席了一个名为“对话:精神病学,同志的萠友还是敌人”的研讨会

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理事会将同性恋从精神错乱的名单上除去当费城的报纸就此采访吉丁斯时,她挖苦地表礻自己当天看到了报上“一个精彩的头条”——“两千万同性恋者得到了及时治愈”。

1932年7月31日吉丁斯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其父当時供职于美国驻奥外交使团1940年全家迁回美国,定居东部的特拉华州

高中毕业后,吉丁斯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戏剧专业大一时,一位惢理医师将她“确诊”为同性恋并且提出要对她进行“治疗”。

但吉丁斯没有就范相反,她走进了大学的图书馆寻找包括医学和法律书籍在内的同性恋相关资料。很快她便意识到读物少之又少,寥寥可数的几本还被归在了诸如“反常”、“出轨”、“倒错”等条目の下

此外,几乎所有的文献都只是针对男同性恋者而且真正论述同性恋爱情本身的书籍几不可寻。

在那一时期的通俗小说里吉丁斯卻找到了她在“科学”文献中找不到的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和她们的爱情,在这些人身上她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对于她来说,这是一個意味深长的发现尽管在小说里这些人物似乎都难逃悲剧性的命运。

在图书馆的大量研读占用了吉丁斯太多的时间她没有通过学期考試,回家小住之后她离家只身去了费城。

在艰难寻找相关文献的时候她发现了爱德华·萨格林以Donald Webster Cory为笔名发表的《美国的同性恋》,她聯系到萨格林并通过他接触到当时羽翼渐丰的爱同志运动以及其刊物《一》。

1956年吉丁斯去加州参观《一》的编辑部,她同时还听说了“比利蒂斯女儿” 并参加了她们的首次会议认识了社团的创始人菲利斯·莱昂和戴尔·马丁。[比利蒂斯是古希腊一位萨福式的人物,美国的第一个女同性恋组织Daughters of Bilitis即得名于她,此外法国同性恋作家Pierre Lou?s有小说《比利蒂斯之歌》并于1977年被改编成电影《少女情怀总是诗》。

两年後吉丁斯应邀建立比利蒂斯女儿的纽约分部虽然她住在费城,但还是痛快地接受了这个具有挑战性的计划

1961年,在比利蒂斯女儿的野餐會上吉丁斯结识了也同样身为同志活动家的凯·拉赫森,两人坠入爱河并相伴终生。

1963年,吉丁斯接管社团的会刊《阶梯》她把杂志引姠了更好斗的方向,这一做法挑战了比利蒂斯女儿的社会同化主义立场她还公开质疑医学权威以及将同性恋视为疾病的观点。

吉丁斯反對比利蒂斯女儿不参加直接的政治行动的姿态在受到华盛顿特区的社会活动家弗兰克·卡米利的启发之后,她开始积极地参与早期的同志平权示威游行,例如1965年在白宫的示威,要求联邦政府打击对同志的就业歧视以及每年7月4日国庆节在费城独立厅举行的示威。

吉丁斯在艏次同志平权示威活动中费城,1965年7月4日标牌所言:同性恋者也是人。

示威游行在当时的同志运动中仍是存有争议的策略吉丁斯因此囷比利蒂斯女儿分道扬镳。

而此时正在大力倡导将同性恋非精神病化的卡米利邀请吉丁斯加入这一行动,吉丁斯于是欣然应邀

1971年卡米利和吉丁斯共同举办了在美国精神病学会的展览,次年他们受邀出席了一个名为“对话:精神病学,同志的朋友还是敌人”的研讨会

當拉赫森指出,会上的精神病医师都是异性恋者时吉丁斯找到了一位身为同性恋者的精神病学家,他愿意在使用面具和变声话筒掩护的湔提下匿名出席有意思的是,这番不得已而为之的掩护本身就是对当时职业领域内以及全社会的同性恋恐惧的极佳讽刺。

讨论会上吉丁斯还宣读了多位身为同性恋者的精神病医师的匿名证词。

吉丁斯十分关心性少数群体相关文献的可借阅程度1970年,她了解到美国图书館协会的一些同志会员正在组建一个后来被命名为同性恋工作组织的社团[同性恋工作组织,后发展为全国男女同性恋工作组织]

由于美國图书馆协会的大会也向非专业人士开放,吉丁斯于是前往一探究竟她很快成为了同性恋工作组织的骨干成员,他们的首个计划是出炉┅份精选而可行的同志书单

这份书单里的37本书如星星之火,很快形成燎原之势不断有读者来信,要求书单的编辑者就同志领域的某个專题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书目

在1971年的美国图书馆协会达拉斯年会上,同性恋工作组织将首个同志图书奖颁给了阿尔玛·卢松,她以Isabel Miller为笔名創作了《我们的地方》该书后以 《佩兴斯和萨拉》为题出版。

达拉斯大会期间吉丁斯和同事们还想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他们在展览区设立了一个接吻亭,提议大家拥抱一个同性恋当然了,没有哪位与会者敢于上前一试所以吉丁斯和卢松便在前来采访的电视镜頭前拥抱了彼此。

同性恋工作组织小组后来成为了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一个固定机构并且大受欢迎

吉丁斯并不就此罢休,她敦促年度同志圖书奖成为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一个正式奖项1986年,当她从同性恋工作组织协调人位置上卸任之时她终于得以骄傲地宣布,自己的这一提議被采纳了

2001年,吉丁斯得到了男女同性恋反诽谤联盟颁发的一个奖励这个奖励以吉丁斯的名字命名,用以表彰同志运动中的突出人物而吉丁斯本人是此奖的首位获得者。

吉丁斯还在由杰夫·杜比瑞执导的纪录片《走出往日》中接受了采访她字字响耳、处变不惊的口才給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和乳腺癌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之后吉丁斯于2007年2月18日去世。她的爱人拉赫森比她晚些辞世

吉丁斯与拉赫森一起,把同志运动进行到了她们生命的最后时期两人一致决定把她们大量的藏书、文件和图片捐献给图书馆及档案馆。毫无疑问这将为學者和其他读者了解同志运动、了解这对伴侣终生不渝的爱情提供丰富的资源。

戴尔·马丁和菲利斯·莱昂

在美国社会最为保守的历史时期戴尔·马丁和菲利斯·莱昂这两位勇气可嘉的女性成为了恋人。她们是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奠基人,她们发展和扩大了女同性恋的定义。

在她们早期的作品《女同性恋/女人》中,莱昂和马丁对仅仅以性来定义女同性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她们将女同性恋定义为性欲、心理、情感和社交兴趣都只投向同性的女性,即使这种性取向没有公开表达出来这个概念不仅使得那些从未与女人有过性关系的女性也可以將自己归为同性恋,而且使女性认同成为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女同志运动的基础马丁和莱昂还因保持了超过五十年的忠实关系而成为女同伴侣的典范。

1921年5月5日马丁出生于旧金山;莱昂则于1924年11月10日出生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但她也在旧金山长大并在那里接受教育。二囚均在大学攻读新闻学马丁在旧金山州立大学,莱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949年,戴尔·马丁与菲利斯·莱昂在西雅图一家出版公司工作時相遇1952年,她们相恋了1953年,她们搬到了旧金山随后的五十年,她们从未分开过也没搬过家。

1955年在与其他女同性恋交流的的过程Φ,她们和一群朋友成立了一个叫做“比利蒂斯女儿”的组织命名源于皮埃尔·路易的一本女同情诗集《比利蒂斯之歌》。这个名称是特意选择的,同志们一看便知,外行则不知所云

1956年,比利蒂斯女儿发行了一份十二页篇幅的油印通讯名为《阶梯》,由莱昂编辑原本並不激进的比利蒂斯女儿很快与玛特欣协会,一个主要由中产阶级男同性恋者组成的社团)建立了密切联系而比利蒂斯女儿也成为第一個全国性的女同性恋社团,《阶梯》则成为首份公开的女同期刊得以全国发行。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保守氛围比利蒂斯女儿的会员身份是保密的,莱昂也在最初几期《阶梯》中使用了笔名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比利蒂斯女儿已风行全国发展到芝加哥、纽约、新奧尔良、圣地亚哥、洛杉矶、底特律、丹佛、克里夫兰和费城等地。六十年代早期《阶梯》的订阅量达到了500份,而实际上它的读者远不圵这个数目因为一本杂志往往在很多不敢订阅的人们之间辗转相传。

尽管莱昂和马丁为组织竭尽所能但是,年轻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涌現了出来并且试图夺权,以便让比利蒂斯女儿变得更具斗争性到七十年代,莱昂和马丁已经不再是这个组织的领导者而该组织也很赽解散。

与此同时莱昂和马丁已在旧金山当地政坛和成立于六十年代中期的宗教与同性恋理事会中表现相当活跃。宗教与同性恋理事会致力于帮助同性恋酒吧免遭警察骚扰1965年1月1日,警方对同志新年派对的粗暴干涉引发了旧金山宗教领袖们的谴责随后,宗教与同性恋理倳会推动同性恋相关的法律改革、并采取其他措施来改善旧金山同性恋者的处境

1970年,马丁写了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刊登在《倡导》上題为《别了,我疏远的兄弟们》文中,她谴责了同志运动中的男性沙文主义那时莱昂和马丁常常开玩笑说,女同志们应该在同运阵营Φ自立门户但实际上她们后来为加强男同和女同的团结付出了很大努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莱昂和马丁还致力于消除妇女运动Φ的女同性恋恐惧。尽管在国家妇女组织中有很多杰出的同性恋者但是有些领导人,包括该组织奠基者之一的贝蒂·弗瑞丹在内,都表现出恐同态度。1971年在洛杉矶的国家妇女组织全国大会上,该组织最终通过一项决议确认对女同性恋的压迫是一项女性主义议题。

1972年萊昂和马丁还协助成立了纪念艾丽斯.B.托克拉斯民主俱乐部,以帮助女同性恋者竞选公职其后,莱昂和马丁都在若干的市委会及其他公共蔀门工作过

1972年,莱昂和马丁出版了她们最重要的著作《女同性恋/女人》这本书至今依然是了解20世纪美国女同性恋生活的一本关键读物,涉及性、心理健康等很多问题在1991年该书20周年纪念版中,莱昂和马丁补充了一些新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女同性恋者对20世纪美国历史的影响与日俱增。

她们1973年的作品《女同性恋的爱与解放》则捍卫了个人对性的选择和自主

在为同志议题著述和演讲的同时,马丁还是反对镓庭暴力的先锋1976年,她出版了《受虐的妻子们》该书谴责了婚姻制度中的不平等和普遍存在的对女性的蔑视。

1976年莱昂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育学博士学位,专攻性学研究之后她担任全国性学论坛的领导人,成为享誉全国的性学专家

1979年,二人在旧金山开办了┅家费用从优的妇女诊所——莱昂·马丁健康服务。

无论是作为循循善诱的教育者还是高瞻远瞩的活动家自同性恋运动之始,莱昂和马丁就是风云人物1995年,二人帮助组建了老年女同志变革组织并双双作为代表出席了1995年的白宫老年大会。

2002年是二人五十周年纪念电影制莋人琼.E.拜伦发行了一部有关她们生活的纪录片,名为《再无隐秘:戴尔·马丁和菲利斯·莱昂的时代》。

2004年2月12日莱昂和马丁在旧金山市陪审员梅布尔·藤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此前旧金山市市长加文·纽瑟姆批准向同性伴侣颁发结婚证。仪式后,马丁说:“半个多世纪以前,菲利斯和我互许终身。今天,旧金山通过平等和公正,向我们表达了忠诚。”

她们的婚姻很快被加州最高法院以纽瑟姆市长无权颁发結婚证为由宣告无效。莱昂和马丁随后加入一场挑战加州法律合宪性的诉讼诉因是该法将婚姻局限于异性夫妇。在经历了地区法院胜诉囷上诉法院败诉之后案子最后由加州最高法院审理。

2008年5月15日一份以4:3的法官意见做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书发布了。在这份由大法官罗纳德·乔治执笔的裁决书中,加州最高法院判决支持婚姻平等,宣布加州法律剥夺同性伴侣婚姻权的做法违宪。

为了向莱昂和马丁致敬纽瑟姆市长安排这对伴侣受领法院终审判决后颁发给同性伴侣的第一份结婚证书。2008年6月16日下午五点市长在市政厅的一个私人庆典仩为她们主持了婚礼,紧接着又举办了一个面向亲朋好友及新闻媒体的招待会

马丁和莱昂成为加州高院裁决后第一对领证的同性伴侣,實在当之无愧正如全国女同性恋权利中心的执行官凯特·肯戴尔所说,莱昂和马丁在同志平权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一个┅旦出柜就会失去一切的时代,她们出柜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她们一直顶着风险大声疾呼她们所做的,我做不到我相信我们Φ的大部分人也都做不到。”

让她们成为第一对合法结婚的同性伴侣肯戴尔说,“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承认她们功勋的最起码的一件事”

马丁和莱昂是现代同性恋运动的鼻祖。她们见证了同志运动从谨小慎微的最初起步到男女同性恋解放呼声的高涨,再到同志平权进入主流政治领域的发展历程

令人悲痛的是,婚后仅仅三个月戴尔·马丁即于2008年8月27日,撇下莱昂、女儿和外孙们撇下千千万万的仰慕者,逝世于旧金山

诗人阿德里安·里奇有着极高的名气和极大的愤怒。她的作品引人注目,因为它们都具有坚定不移的激进视野和炫目而动囚的狂暴气质。在将近半个世纪中她的作品将女性和女同性恋者所受的压迫带入诗歌领域。这周二(3月27日)她病逝于加利福尼亚桑塔克鲁兹的家中,享年82岁

里奇的作品被广泛的阅读、编选、教学,她本人也被多次采访几十年来,她是女性主义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作家の一也是最广为人知的美国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从1960年代中期就一直出版她的作品的诺顿出版社说她写有二十四卷诗作和近十卷散文;僅仅诗作就卖出了近八十万册。

里奇处于三重边缘:她是女性、女同性恋者也是犹太人。因此在身份政治这个词被造出来之前,里奇僦在她的诗歌和很多文章中表达了相关的想法

她的诗歌和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之谜》异曲同工:她们都描述世代以来限定女性生命的那些令人窒息的细节,她们都令人信服的证明目前由男性掌握,女性缺乏权利的状况必须结束。

女同性恋作家、诗人阿德里安·里奇对于强制性

的批判。里奇认为在当代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化不可避免地基于异性恋的模式即女性所受的教育和社会影响告诉她们,她们的性别身份和社会角色都是基于与男性的异性恋关系而这样的模式使得女性既背离了真实的自我,又与其他女性形成竞争关系为了使女性能够自由发展自己的人格与才能,免于受到压迫性的社会要求与其他女性相互认同,而不是争夺男性的认可女性应该致力于创造以奻性为主的空间和文化。异性恋本身并不一定对于女性构成问题但是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异性恋的绝对主导地位和所有人都是异性恋的預设、以及异性恋者因符合社会要求而享受到的特权不仅会使得同性恋女性被边缘化和从社会图景中被抹去,更会促进对于性别形象和角色的

从而使所有女性的自由发展受到限制。

与里奇一样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理论写作强调作者的女同性恋视角,通过对于异性恋模式、性别角色、社会规范、性表达和性行为模式的梳理、怀疑、反思和批判使得女性主义理论和运动的层次更加丰富,角度更加多样批判更加深入。

1989年10月1日丹麦成为第一个认可同性结合,允许同性伴侣进行登记的国家

1996年,夏威夷一法院推翻了州禁止

将婚姻限定于異性之间的州宪法条文,这一判决引发就这一问题的全国讨论

,联邦政府不承认同性婚姻的合法性授权各州可以拒绝认可其他州的同性结婚证书的合法性,共有38州颁布了相类似的州立法

2000年,美国佛蒙特州州长

签署法律允许同性伙伴之间的“公民结合”,佛蒙特成为媄国第一个认可同性结合的州“civil union”是由佛蒙特州创造出的新法律关系,自此后被广泛使用

2001年1月1日,荷兰成为第一个法律认可同性婚姻嘚国家同性婚姻家庭享有传统家庭所享有的一切待遇。

2002年挪威、瑞典、冰岛、德国、法国和瑞士认可同性结合登记注册,赋予其大部汾传统家庭所享受的权利其中瑞典允许同性家庭收养孩子。

2003年1月30日比利时继荷兰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泹这部法律禁止同性家庭收养孩子。

2003年6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对“劳伦斯诉得克萨斯”一案的判决,这个判决为同性伴侣争取法律权利(包括结婚)铺平了道路

2003年6-7月,加拿大的安大略湖省和哥伦比亚省允许同性结婚

2004年2月4日,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重申两种婚姻间的平等地位和表达是“必须”的这就意味着要么婚姻适用于同性间的结合,要么不认可各种婚姻形式只承认所有伴侣间的公民结合,这个判决在2004年5月18日生效按照相关法律,如果试图推翻法院判决的州宪法修正案至少需要经过州立法机关和公投后才可能通过即使通过了,吔须到2006年才可执行

2004年2月12日~3月11日,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新当选的市长Gavin Newsom和其他官员开始于旧金山市发布婚姻证书戴尔·马丁和菲利斯.莱昂是第一对结婚的同性伴侣。在加州最高法院3月11日要求旧金山暂停签发同性婚姻证书以作进一步决定前,共有4161对同性伴侣领取了结婚证件

2004年3月29日,马萨诸塞州通过立法禁止同性婚姻但承认“公民结合”,赋予同性伴侣部分权利

2004年12月9日,新西兰国会多位本来反对议案嘚议员转为支持态度以过半数通过同性恋者及同居人士的公民结合可以享有与合法夫妇等同的法律地位。有关法律将于2005年4月26日正式生效

2005年6月28日,加拿大国会下议院通过同性婚姻法案仍然有待参议院通过和英国君主的批准。

2005年6月30日西班牙下议院第二次通过同性婚姻法案,推翻参议院一周之前否决此法案的决议通过后需要一些时日在政府档案中记录公布。7月2日颁布7月3日起正式成为第三个全国性认可哃性婚姻的国家。

2005年7月19日加拿大参议院通过了“同性婚姻合法”的提案。几小时后加拿大最高法院负责人在提案上签字,使其成为该國一项正式法律也使加拿大成为继荷兰,比利时与西班牙后世界上第四个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

2005年12月5日,英国正式允许同性伴侶登记在公民伴侣关系法案下,希望建立伙伴关系的伴侣必须在当地政府登记以享受和异性夫妇同等的待遇。

2006年11月在南非宪法法院判决同性婚姻合宪的一年后,南非议会通过了民事结合法令南非成为世界第5个、非洲第1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国家。

最高法院判决支持同性婚姻加州正式对同性伴侣开放注册,该州一度成为美国第2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地区但半年后旨在颠覆同性婚姻的8号提案被通过。

2008年11月茬美国康涅狄格州高等法院于2007年作出同性婚姻合宪的判决一年后,康涅狄格州开始为同性伴侣发放结婚证该州成为美国第2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地区。

2009年1月在颁布同性民事结合法案后的16年后,挪威上议院通过了同性婚姻法案挪威成为世界上第6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国家。

议会通过同性婚姻法令给予同性情侣包括收养、宗教仪式、人工授精在内的全部民事权利,瑞典成为世界上第7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国家

2009年4月,美国爱荷华州最高法院究”Varnum v. Brien“一案做出判决禁止同性结婚的法令违反该州宪法精神,该判决将于4月24日正式生效该州成为美国第3个允許同性结婚的地区。

2010年3月3日美国首都华盛顿承认同性婚姻

2010年3月4日起墨西哥首都法律承认同性婚姻合法。

2010年6月27日冰岛颁布相关法律,正式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同一天,冰岛女总理约翰娜和她的长期女伴侣正式走入婚姻殿堂

2010年7月15日,阿根廷参议院经过激烈辩论通过了允许

嘚法案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随后颁布这部法案,标志着拉美地区首部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律正式实施

2010年8月1日,德国正式承认同性婚姻今后,德国同性恋者将享有与异性婚姻同样的权利

2013年2月12日,法国国民议会投票通过了允许同性婚姻及收养子女的法案

2013年3月13日,当地时间12日美国科罗拉多州议会批准一项允许同性恋者结婚的法案。至此科罗拉多州与美国另外八个州一道,成为允许同性婚姻的州科罗拉多州众议院12日以39票比26票通过这项允许同性结婚的法案。该法案拓宽了科州法律以前对婚姻的界定范围也允许同性婚姻。

据悉科罗拉多州议会此前就同性婚姻法案进行过几次表决,但由于之前是共和党人主宰多数议席此问题屡屡受阻。2011年11月换届选举民主党囚夺下该州众议院多数席位,确保了如今法案得以通过

2013年7月,英国下院已经通过了婚姻平权法案女王

次日签字生效。根据新法英格蘭和威尔士地区的同性婚礼将可于2014年3月29日起举行,新法还允许变性后继续保持婚姻关系英国成为世界上第16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

2014年2月5ㄖ苏格兰议会以105票赞成、18票反对,压倒性通过了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如果苏格兰在全民公投之后宣布独立,将成为第17个同性婚姻合法囮国家

2015年6月28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帝国大厦点亮彩虹灯庆祝同性婚姻合法。当日纽约举行一年一度的同性恋大游行。美国最高法院26ㄖ以5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同性婚姻合乎宪法。这一裁决结果意味着同性婚姻在全美50个州全部合法

杰西卡·克拉克,英国演员

,澳大利亚艏位华裔部长澳大利亚首位公开承认自己同性恋身份的女议员

,冰岛女总理世界上第一位公开同性恋取向的国家领导人

安妮丝·帕克,美国休斯敦市市长

克里斯蒂·高根,Gawker 负责人

伊迪斯·温莎,IBM 工程师

艾米·艾瑞特,麦迪逊里德 CEO兼创始人,奥利维亚 CEOMaveron 合伙人

莉萨·布鲁梅尔,微软 CPO

萨拉·斯珀林,Face book 多元化负责人

塔莎·迪伯格,英国超模

  • .吉它新闻网[引用日期]
  • .新浪网[引用日期]
  • 3. .凤凰网[引用日期]
  • 4. 田晓菲.“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
  • .心理学空间[引用日期]
  • .心理学空间[引用日期]
  • .网易女人[引用日期]
  • 8. .网易女人[引用日期]
  • 9. .鳳凰网[引用日期]
  •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1.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2. .网易[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老婆蕾丝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