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馆有恐龙化石的么?就是平常...

金华恐龙长什么样? 快去博物馆眼见为实_八版_金华日报_金华新闻网
关注我们:
金华恐龙长什么样? 快去博物馆眼见为实
“龙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龙化石”15日开展
提示: 不用再跑去杭州,在金华就能看恐龙化石啦!从本月15日开始,由金华市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主办的“龙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龙化石”展在金华市博物馆开展。孩子们平时上学没时间去,没关系,寒假也可以看,展览将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底。
这次“恐龙化石展”将展出哪些金华人平时看不到的“宝贝”?12月13日下午,记者赶到金华市博物馆先睹为快。
工作人员正在拼装镰刀龙。&
记者 许健楠 文/摄
不用再跑去杭州,在金华就能看恐龙化石啦!从本月15日开始,由金华市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主办的&龙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龙化石&展在金华市博物馆开展。孩子们平时上学没时间去,没关系,寒假也可以看,展览将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底。
这次&恐龙化石展&将展出哪些金华人平时看不到的&宝贝&?12月13日下午,记者赶到金华市博物馆先睹为快。
在市博物馆的一个展厅内,&恐龙王国&正在紧张地布展当中。金华市博物馆馆长徐卫告诉记者,这是金华第一次办恐龙化石展。展出的恐龙,有五具完整的恐龙骨架,如丽水浙江龙、镰刀龙、陆家屯鹦鹉嘴龙,以及出土于汤溪镇中戴村的吉兰泰龙等。其中体积最大的一具,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东阳龙&,高约12米。来自于金华本地的这具恐龙化石,是这次展览当之无愧的&主角&,由于体积太大,展厅都放不下,它将被安放在空间更大的博物馆大厅。此外,展览还展出了80多件(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中,有一枚珍贵的恐龙蛋胚胎化石。这些展品来自于浙江自然博物馆。
&这是一次科普展览,详细介绍了恐龙时代浙江地质状况、恐龙生活的环境,这说明,浙江是非常适合恐龙生存的地区。前不久,东阳、义乌还发现了恐龙的脚印。很多学生和市民对于数千万年前金华地区恐龙的活动都比较好奇。这次展览的主要教育对象就是中小学生。&徐卫说。
此外,本月19日,还有&恐龙专家&来给金华市民办讲座,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博士金幸生将给有兴趣的市民上一堂有关恐龙的公开课。
本次展览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亮点,有别于展品静态展示的传统展览,展览设置了一个互动游戏。这是一款体感游戏,玩的就是穿越:仿佛进入了一个&侏罗纪公园&,站在大屏幕前,你只要举起手,数千万年前的翼龙就会拍拍翅膀,温顺听话地停到你的手上;狡诈且凶猛的迅猛龙跑到你面前,你只要飞起一脚,就能把它踹得远远的;面对身形巨大的暴龙,你最好跟小伙伴们一起原地起跳或猛烈跺脚,暴龙也会被你这一招吓得落荒而逃。
是不是很刺激,明天开始,赶快去金华市博物馆体验一番吧。
来源: 作者:许健楠
责任编辑: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团队在化石爱好者帮助下在鱼化石层位发现恐龙足迹化石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浙江在线(浙江日报记者 刘慧):记者19日获悉,浙江自然博物馆的金幸生团队最近在化石爱好者吴立功、黄力等协助下,对诸暨、永康和建德等地的鱼化石点进行野外调查,在建德和浦江交界的鱼化石层位发现足迹化石,经初步鉴定为小型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这是在杭州市域首次发现恐龙生活痕迹。
浙江省是恐龙化石最多的省份之一,已在18个县市区发现恐龙骨骼、恐龙蛋和恐龙足迹化石,东阳市还被命名为恐龙之乡。迄今以浙江省发现的恐龙化石命名的恐龙种类,有浙江吉兰泰龙、丽水浙江龙、中国东阳龙、天台越龙和东阳盾龙等6种恐龙,此外还有恐龙化石正在鉴定研究中,不久就会有新种恐龙被命名。浙江省此前发现的恐龙化石都在白垩纪的中晚期,同位素测定年龄为距今1亿年左右。金幸生说,这次建德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与白垩纪早期寿昌组中的鱼化石共生,寿昌组的同位素测定年龄为1.18亿年,可以推测,这次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绝对年龄为距今1.2亿年左右,是浙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恐龙生活痕迹。
金幸生介绍说,恐龙足迹是恐龙在温度、粘度、颗粒度非常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的足迹。尽管一只恐龙一生行走的步数不计其数,但是能留下来的脚印化石并不是很多,甚至是稀少的。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动物的脚印是不能保存下来的。在干硬的地面上,动物走过以后只能留下浅浅的印痕,随之便消失了。假若地面过软,含水量较高,流动性较大,脚印会很快被周围流动的泥沙埋没。只有当泥沙的温度适当时,脚印才能被保留下来。更重要的是,印有脚印的层面要适时地被外来的沉积物所覆盖,过早或过晚都不能形成足迹化石。所以脚印化石是大自然用天然的录像机为动物活动录下的“特写镜头”,是自然历史的脚印。
恐龙足迹可分为正型与负型两种:正型指下凹的足迹,即恐龙踩下的脚印本身,保存在岩层正面;负型指凸出的足迹,它保存在岩层的底面。恐龙踩出的脚印如果未被覆盖,天长日久变成岩石后,就成了正型脚印。如果脚印立即被由水带来的沉积物掩埋,形成岩石后,如果保存凹形足迹的下部岩层比较软,它们就容易被风化掉,于是在其上层岩层的底面便留下凸出的足迹。
金幸生说,本次发现的恐龙足迹正型负型都有,在采集回来的标本上共保存有4只恐龙足迹,两只比较清晰。发现的足迹为典型的三趾型,应该为小型兽脚类恐龙所留下,从发现的足迹化石上也能判断恐龙爪很尖利,是肉食性恐龙。
“本次发现的化石保存在青灰色细粒至中粒砂岩中,与之相同层位中发现有寿昌中鲚鱼等化石,层位为寿昌组。说明恐龙当时生活的环境为湖泊边缘,植被茂盛,湖泊中鱼类、贝类繁盛,岸边植被繁盛,是恐龙的宜居之所。”金幸生说,从1.2亿年前的湖泊,抬升为现今的海拔400多米的高山,是由于地壳运动所致。
近30年来,在辽宁省西部白垩纪早期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和鸟类化石,为鸟类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大量的化石证据。中国的许多古生物学家都认为,浙江白垩纪早期地层中的鱼化石和辽宁西部地层中发现的鱼化石类似,推测浙江白垩纪早期含鱼化石地层也会有恐龙和鸟类化石。这次建德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证实了古生物学家的推测,也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获此消息后非常高兴,盼望不久能在浙江发现更多的恐龙和鸟类等脊椎动物化石。
2015年,浙江自然博物馆金幸生团队根据工作计划,对浙江中生代鱼类化石点进行野外调查,其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以前发现的鱼化石点现状,制订今后的调查保护计划。“在义乌野外工作时,还从化石爱好者吴立功、黄力等人处获知,建德也有个化石点,并愿意带我们去看看。”在吴立功等人的陪同下,金幸生等对化石点进行调查,意外发现了恐龙足迹化石。
“在去调查的路上,大家就说有鱼化石的地方应该有恐龙、鸟类化石,但是迄今尚未发现。中午吃饭还特意点了鸡爪,说是吃啥找到啥。本来只是图个吉利,没有想到梦想成真。”金幸生说,发现足迹化石时,先看到一只,当发现有多只足迹在同一层面上时,大家都高兴地跳了起来。浙江自然博物馆有恐龙化石的么?就是平常都有的吗?急急_百度知道
浙江自然博物馆有恐龙化石的么?就是平常都有的吗?急急
看恐龙化石到杭州哪个博物馆比较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自然博物馆,昨天刚带我儿子去过,有很多恐龙化石。 每周一闭馆不开放。
采纳率:1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浙江自然博物馆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不能读取jquery
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不能读取工具条
上海自然博物馆有了长羽毛的恐龙化石 获赠11件古生物化石标本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8月15日获赠一批珍贵礼物,朝阳济赞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向该馆捐赠了11件古生物化石标本,其中包括2件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1件国家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此次捐赠缘起上海科技馆原创的&如何复活一只恐龙&展览。这一展览通过创新的理念、互动体验的手段、体现前沿科研成果的内容,向公众展示了恐龙科学复原的神奇与有趣。它在上海展出56天,吸引了逾35万名观众。8月2日,&如何复活一只恐龙&结束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出后,由朝阳济赞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引进,今起在辽宁省朝阳市化石谷进行为期1个月的巡展。朝阳市是包括中华龙鸟、近鸟龙、小盗龙、羽暴龙、鹦鹉嘴龙等诸多恐龙化石的发现地,巡展首站选在朝阳,可谓恐龙的&回家之旅&。为表谢忱,朝阳济赞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向上海自然博物馆捐赠了一批化石标本。
  捐赠品中有2件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一件为赫氏近鸟龙化石。它是一种小型有羽毛恐龙,属于手盗龙类的伤齿龙科。化石发现于辽宁,生存年代属于侏罗纪中期或晚期,是已知最早的有羽毛兽脚亚目恐龙。赫氏近鸟龙的前、后肢和尾部都分布着奇特的飞羽,填补了恐龙向鸟类进化史上的关键性空白。另一件为三燕丽蟾化石。这是世界上骨骼保存最完整、精美的早期蛙类化石之一,为研究蛙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其生存年代距今至少1.2亿年,与狼鳍鱼、孔子鸟、中华龙鸟等生活在同一时代。
  捐赠品中还有1件国家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辽西满洲龟,1995年发现于辽宁省北票地区,生活在约1.5亿年前的晚侏罗世(侏罗纪的第三个时期)至早白垩世(白垩纪的第一个时期)。在辽西满洲龟生活的时代,辽宁西部一带温暖潮湿,有大面积的湖泊水域,这种龟的生活习性可能与现代水龟较为接近。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上海”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博宝艺术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资讯
日前,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四楼科普教室举办了《浙江恐龙化石挖掘》讲座,由从事古脊椎动物研究的专业人员郑文杰主讲。
本次讲座采用图文并茂的PPT形式,介绍了近几年来在浙江发现的恐龙化石,包括浙江吉蓝泰龙、礼贤江山龙、丽水浙江龙、中国东阳龙等。并通过展示挖掘现场的工作照片、视频以及化石实物,让观众能比较深入的了解挖掘恐龙化石的情景。此外,讲座中还通过提问等互动环节,活跃了现场的气氛,提高了讲座的效果。
杭州日报网 边晓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