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2011厦门社平工资有什么高中生参加的比赛...

您所在的位置: >
厦门一中科学教育有不少“全市第一”
●1984年厦门一中购买了一台电脑,是厦门中小学中第一个拥有电脑的学校。
●1984年厦门一中电脑兴趣小组成立,在全市中小学中是第一个。
●1999年厦门一中学生洪毅颖获得国际化学奥赛金牌,这是厦门市中学生第一块国际奥赛金牌。
●2014年厦门一中学生刘定峰获得当年的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这是厦门市首个信息学国际奥赛金牌。
厦门一中青少年核电站辐射监测联盟成员在监测样品。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佘峥图/厦门一中提供)大约12年前,有位叫林廷懋的厦门一中学生,参加信息学奥赛全国赛后,有了几天空当,他捡起停了好久的钢琴,练了三天,跑去考级,拿到钢琴十级证书。林廷懋后来被保送到北大。
十年后,他的学弟、厦门一中高三年学生黄越冬,参加化学奥赛全国赛拿到金牌后,深陷于化学无法自拔。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他却每天把自己关在化学实验室里,自己设计方法要合成异想天开的化合物。黄越冬后来考上了清华。
对于厦门一中来说,它受人拥戴,被人羡慕,北(大)清(华)率,高考成绩,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是,肯定不是全部。很大程度上,这所学校像接力棒式涌现的“科学小达人”现象,更加令人着迷。
这些如同外星人般神奇的孩子,肯定有上天赋予的美妙天赋,但是,现在看来,厦门一中就如同一支神奇的化学试剂,在他们年少关键时刻,触发他们内心科学潜能,从此爆发出“小宇宙”de能量的。
A、舍得投入
32年前,花相当于一年的办公经费买回电脑
厦门中小学的科学教育的记录,相当一部分来自厦门一中。譬如说,厦门中小学第一个电脑兴趣小组,诞生在一中,第一台电脑,也属于一中。1984年,时任厦门一中校长黄种祥到处筹钱,和计算机厂讨价还价,成功地把后者要价1.7万元的计算机砍到1.4万元,购买了一台型号为TRS-80、仅有48K内存的计算机。这个价钱相当于当时厦门一中一年的办公经费。
30年后的2014年,电脑兴趣小组的34名学生,回到厦门一中相聚。很多人都在感慨:当时厦门只有厦大和研究机构有电脑,没想到一所中学也能拥有电脑。
因为只有一台电脑,计算机老师庄岩只好让学生排队上机,每人20分钟,要一直排到晚上。30年后,有人还记得当时放学后一口气飞奔位于教学楼顶层的电脑室的激动,后来,有位同学凭借每天登台阶冲刺抢电脑练就的本领,高三时打破学校5000米记录,最终被保送大学。
第一台电脑奠定了厦门一中信息学在厦门甚至福建中学的地位,并把优势保持到现在。2014年,厦门一中学生刘定峰获得当年的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这是厦门市首个信息学国际奥赛金牌。
不过,这并不是厦门一中学生第一次获得国际奥赛金牌,1999年,厦门一中学生洪毅颖获得国际化学奥赛金牌,这也是厦门市中学生第一块国际奥赛金牌。
能够到国际上参加比赛,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是一点不为过。每年的学科竞赛,每个国家(地区)国家队队员只有五六人。
B、因材施教
老师有方法,特别“懒”的女生保送上清华
事实上,不要说入选国家队,单是每年进入国家集训队去竞选国家队,竞争就已经是白热化。每个省每个学科每年只能派出10人左右参加全国赛。这些来自全国各地二三百名高手,再选出五六十人,组成国家集训队,这里集中了全国中学生“最强大脑”。
这几年,厦门一中有8人入选国家集训队,殷文馨是其中一位,2014年,她入选生物奥赛国家集训队。
这位女生的特别之处是“懒”。一个星期,必须有四五天的时间每天睡够八九个小时,“包括中午45分钟午睡”,才算有力气去完成作业,因此,她经常无法完成教练蓝福彬布置的作业。蓝福彬说,当年到武汉集训,备战全国赛,40多天,她胖了10斤,原因是“吃得好,睡得饱”。
蓝福彬知道她有这一习惯,即使她在他的课堂上睡过去,他也不打搅她;知道她最怕写作业,也不会催她交,还会应她要求,勾题给她做。
在被保送上了清华之后,殷文馨曾经很得意地说,还好蓝老师纵容我。但是,蓝福彬告诉她,这并不是纵容,这是因材施教。他早就看清了她的“本质”。有些人是通过背题型来寻找解题规律,她是用知识来解题,根本不用做那么多作业。
从某种角度看,这所中学已经领悟到创新教育的真谛,有时,创新教育其实意味着你如何来保护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肥沃的“土壤”里尽情绽放。厦门一中的不少老师,还记得两年前校学生会主席林若谷,都已经高三了,他还整天和老师抢会议室开会,安排民主选举票选他的接班人。周君力说,我们只好站在门外,等他把会议开完。林若谷因为在全国化学奥赛中获得银牌而获得清华大学160多分加分。
C、鼓励创新
即便是学习困难户,有一技之长在这就能发光
当然,并非每位孩子都是像殷文馨、林若谷、邓彦那样“睡觉都能拿奖牌”的孩子,15年前,一位名叫江腾舟的孩子就属于学习困难户,但是,厦门一中老师黄建通看到他每次进入科技发明基地时闪亮的眼睛,他“收留”了这位孩子。
多年后,黄建通还记得这位孩子,一到课堂就犯困,但是,只要到发明基地,立马变回“龙”。后来,江腾舟发明了“可收集降水的植物栽培容器倒扣”,这是个斗笠形状的容器,里面填上“尿不湿”,能让植物在沙漠中成活的容器,获得了第95届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当时是国内中学生在历届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中获得的最高级别发明奖项。
不过,这个基地现在已经进入到2.0时代。一年多前,一中的六名学生组成一个研究小组,组长是位叫黄心怡的女孩。他们成立青少年核电站辐射监测联盟,他们到福清核电站、深圳大亚湾核电站调研,譬如说,到当地农贸市场买菜,采集核电站附近土壤,再进入实验室监测,看看样品是否被污染了,以监测核电站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以及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本来课题已经很高大上了,联盟还通过社会媒体的征集,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基地,迄今已经吸引全国18个省市、48所中学参加这项监测。指导老师王君黛说,他们认为,需要发动更多人的力量。
王君黛代表他的学生接受采访,这是因为黄心怡现在人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这位一中高二学生正在那里做放射性对细胞癌变方面的研究。去年,她到伦敦参加2015年青少年科学家论坛,她介绍的内容就是青少年核电站项目,还因此被评为“十佳最有价值”项目之一,今年这个项目获得第31届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下月将参加全国赛。
D、相辅相成
学霸参加学科竞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有趣的是,虽然竞赛繁忙而费时,但是,99.99%的学科奥赛和创造发明者参加者,都是学霸。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厦门一中物理奥赛总教练吴碧兰发现,六位参加物理奥赛的学生,五人的高考成绩位列全省第二、三、四、七位,考得最“差”的是全省第68名。
黄天翼就是其中一位既会竞赛又会学习的学生,今年他是福建高考理科榜眼。因为名为“天翼”,他因此被同学称为“手机”。“手机”说,虽然竞赛和高考题目不尽相同,但是,他认为,参加学科竞赛事实上是有助于高考成绩的提高,坚持是他从竞赛中学会的品质。
厦门一中生物基地负责人、科技竞赛教练曾国寿则认为,学科竞赛的最终意义在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这些兴趣是科学探索的动力。
多年前,曾国寿带领学生到黄厝去采集文昌鱼,清晨五六点,他们骑着车从思明电影院出发,到了黄厝,真正的考验才来到:他们必须经过长达100多米齐腰的海水带,才能到达可能有文昌鱼的沙滩,海水大约只有9摄氏度。曾国寿上周回忆说,他喝了口白酒,先下水,他的学生也就跟了上去。
上了沙滩,更加冷风刺骨,他们几乎是在发抖状态下采集到标本,自以为大功告成,不料,送到海洋三所检验后被告知:这不是文昌鱼,是蠕虫。还得再下海采集一次。
当年的一位少年就此走上生物科学之路,现在是厦大海洋系副教授的他没有忘记厦门一中在沙滩上给他上的科学第一课,他说,小小的文昌鱼的发现,激发了我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每隔一段时间,厦门一中就会涌现一些少年,天资聪颖,个性奇特,让人怀疑他们是乔装改扮的“外星人”,令人喜爱着迷。
今天,我们为您介绍其中的四位。
厦门一中 2002级学生林廷懋
●2005年被保送到北京大学
●现在在建设银行厦门研发中心工作
缺课两个月 期中考仍考年段第一
在厦门一中“江湖”上,一直有林廷懋的传说。他的信息学竞赛指导老师吴旭日说,当时他各门学科都才华横溢,每科的老师都想拉他去参加竞赛。他温顺地接受人们的安排,林廷懋说:这应该没有什么坏处,况且,知识本来就很有趣,而科学的思维又总是相通的。他在物理、化学和信息学的全国性比赛中,都得过奖,包括一等奖。
他是如此热衷于各种竞赛,以至于没有了竞赛,他都会觉得无所事事,他也不认为奥赛和高考备考有矛盾,相反的,他认为,只有深入学习某一个学科,养成探究的习惯,理解能力加强了,才有机会去动手实践,也便能游刃有余地学习各种课内知识。
林廷懋高二年时,一度因为备战各种竞赛缺课近2个月,回校只上几天课,参加期中考试,他还能取得年段第一名。
这位男孩十分幸运,他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一直受到周围的人的保护,并得到欣赏。譬如说,作业曾经是个焦点。作为一名学生,他必须完成作业。但是,这些对于像林廷懋这样的天才少年来说,似乎又没有什么必要。他的老师最终也睁一眼、闭一眼了。
厦门一中 2011级学生黄越冬
现在就读清华大学二年级
高考前一个月 不进教室却埋头做实验
黄越冬是那种12年一贯制的好学生,人称“黄优秀”,“黄优秀”有个“能掐会算”的本领:从家里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这段时间能背多少个单词,他计算得好好的,因此,他总会在上课铃响的那一刹那,踏进教室。
因为在全国化学奥赛中获得金牌,当年,黄越冬在高二年时,就已经被清华大学“预订”——只要他们在第二年高考考上本一线,就能被清华录取,相当于被清华加了162分。
事实上,在学科竞赛的“江湖”里,黄越冬一度想退出,在老师周志平的忽悠下,高二下才重返江湖,一进去就无法自拔。周志平说,备战全国决赛实验考试的十几天里,黄越冬每天要从7:00做到22:00,他因此获得“拉面小王子”美称,原因是他天天吃拉面。这并不是因为他真的那么爱吃拉面,而是可以节约时间。
不过,高考前,“黄优秀”突然画风大变,这一变,把校长周君力吓了个半死。在参加完化学奥赛获得全国一等奖后,都快高考了,他有一个月拒绝进入教室,每天把自己关在学校化学实验室做实验,还跑到低年级的奥赛小组,抢着要辅导学弟学妹。黄越冬说,我需要舒缓高考情绪。
学科竞赛培养了黄越冬对化学的兴趣,黄越冬大学选了药学。这位年轻人说,热情的人生不会输。
厦门一中 2005级学生戴彦祺
●2008年被保送到北京大学
●现在在网易163当主管
“嫌弃”中高考 认为难度低
为了能不参加中考和高考,戴彦祺从初一年就开始努力:参加各种竞赛,获奖,然后免试。但是,他宁愿参加“非人”的奥赛,而不愿意参加容易多的中考、高考?戴彦祺说:因为奥赛比高考难啊!
戴彦祺在厦门一中时,也是位炙手可热的人物,不少老师都抢着要他参加学科竞赛,校长不得不为他开了协调会,据说,在会上,不同科目的老师甚至吵起来了。
他后来参加数学奥赛,连续两年获得省一等奖,他的指导老师王淼生当时说,我只是“钻一点空子”,如果他能把所有时间都花在数学上,那么,他进入国家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他的信息学奥赛指导老师吴旭日也“痛心疾首”,他到现在还记得,全国赛有两道最难的题他拿了全国最高分,但是,一道最简单的题他却“倒数第一”,一下子被扣去60分。
正是因为两道题的全国第一,以及在数学奥赛福建省赛区获得一等奖,北大看中了他。戴彦祺说,这就够了,反正已经达到不用参加高考就可以上北大的目的。
吴旭日总结说,戴彦祺的成功一方面有他的天资,另一方面,学校营造的气氛也功不可没。
厦门一中 2011级学生刘定峰
现在就读清华大学二年级
技术宅男 课堂上曾是个话痨
刘定峰是学生当中,少有的“三鸣惊人”:他在一中读初三时,获得数、理、化竞赛省一等奖,三科都是厦门第一名,他其实还获得信息学省一等奖,但不是厦门第一名,没好意思说。
高一年,刘定峰因为获得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而被清华提前录取。
2014年,他获得信息学国际奥赛金牌。
厦门一中为他开了三次记者见面会。刘定峰的爷爷曾任厦门市副市长,不过,自从孙子获奖后,爷爷在退休后出版的一本书中,以“刘定峰的爷爷”自居。
他们都没有料到他会是那样的人。小学五六年级,刘定峰还是个调皮的小男孩,玩水枪,玩火都是他擅长,他爸妈经常要被叫去学校。吴旭日说,小学的计算机老师曾友情提醒:“小心”那小子,他可会搞恶作剧。不过,刘定峰到了一中后,“完全变了一个人”——他的身心被各种学科竞赛占据了。
这个技术宅男是个话痨,一度被老师投诉上课爱说话。不过,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刘定峰并非爱唠叨,而是他听了一会儿课,便都会了。因此,老师经常要扔给他几道题,他便闭嘴了。
【新闻链接】
[ 07-12][ 07-12][ 07-10][ 07-10][ 07-10][ 07-09][ 07-06][ 07-06]
【字号 大 中 小】
大学城酷图
福建今日重点
国际国内热点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
举报邮箱: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7
国新办发函[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白)010-(夜)&当前位置:&&&&&&&&&&&
2011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 & 字号:、、
厦门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的有利时机,奋发有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持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全力打好“五大战役”、打造“五个厦门”,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荣膺全国科学发展典范城市、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全国十大低碳城市,名列中国服务型政府十佳城市前茅,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535.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68亿元,下降4.0%;第二产业增加值1304.10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1207.02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为1.0∶51.4∶47.6。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734元,增长10.1%,折合10947美元。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电667.7千瓦时,比上年减少63.33千瓦时;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水11.7吨,减少1.62吨。
  财政收支
  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65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70.77亿元,增长32.6%。在地方级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314.85亿元,比上年增收75.14亿元,增长31.3%,占地方级收入增量的82.5%。其中,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增收明显,合计增收74.07亿元,分别增长40.5%、27.3%、100.8%、26.7%和62.6%。
  全年财政支出389.07亿元,增长30.8%。其中医疗卫生支出19.55亿元,增长34.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7.53亿元,增长50.9%;教育支出58.37亿元,增长34.5%;交通运输支出46.86亿元,增长60.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2亿元,增长40.5%。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2(详见表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4%,消费品价格上涨6.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0.2。其中,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1.3%,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下降0.4%。从两大部类来看,生活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上涨0.6%,其中衣着、一般日用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1.8%、2.5%,耐用消费品出厂价格下降6.3%,而食品类产品出厂价格则上涨4.7%;生产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与上年持平,其中原料类产品出厂价格上涨18.6%。
表1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指数(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肉禽及其制品
 & 水产品
 & 干鲜瓜果
 & 在外用膳食品
二、烟酒及用品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六、交通和通信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各区经济
  各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思明区74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湖里区623.39亿元,增长18.4%;海沧区380.74亿元,增长16.0%;集美区334.62亿元,增长13.5%;同安区180.98亿元,增长11.3%;翔安区269.50亿元,增长15.8%。
  全年区级财政收入115.01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思明区增长22.8%,湖里区增长39.9%,海沧区增长39.1%,集美区增长45.2%,同安区增长19.3%,翔安区增长81.3%。
  二、农村经济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14亿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农业产值17.97亿元,增长5.6%;牧业产值12.49亿元,下降14.9%;渔业产值6.08亿元,下降13.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44亿元,增长2.7%。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04万亩,比上年下降0.4%。粮豆播种面积12.47万亩,增长0.9%,粮豆总产量4.58万吨,增长1.9%;蔬菜播种面积25.43万亩,与上年持平,蔬菜总产量58万吨,增长6.5%;年末水果实有面积10.94万亩,下降1.0%,水果总产量1.75万吨,增长23.6%。肉类总产量5.53万吨,下降23.2%;蛋品总产量4471吨,增长3.0%;奶品总产量581吨,下降3.8%。年末全市生猪存栏数38.27万头,增长1.2%,生猪累计出栏70.57万头,下降25.1%;年末家禽存栏数176.83万只,增长1.1%,家禽累计出栏数394.57万只,增长2.2%;水产品产量3.25万吨,下降14.3%。
  全市33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263.9亿元,增长24.5%;出口创汇5.2亿美元,增长18.7%;上缴税金12.5亿元,增长28.5%;带动本地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6.7万亩、牲畜饲养量53.6万头;带动本地农户数11.8万户,增长21.2%;吸纳本地农户从业人员1.7万人,增长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456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工业增加值1116.71亿元,增长19.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4.0%。
  至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58家,工业总产值446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489家,产值3920.3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7.8%,产值增量755.22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完成产值3059.0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轻工业完成产值1405.79亿元,增长11.8%,重工业与轻工业之比为2.2U1。
  重点发展的十三条产业链工业总产值2940.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5.9%,增长19.1%,除现代照明和太阳能产业链外,其余十二条产业链均比上年实现增长。其中有六条产业链的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它们分别为:平板显示产业链产值911.36亿元,接近千亿元大关,增长34.2%;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链产值698.77亿元,增长12.8%;汽车产业链产值326.36亿元,增长12.4%;农副产品与食品加工产业链产值306.12亿元,增长24.6%;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链产值141.66亿元,增长12.6%;工程机械产业链产值137.33亿元,增长10.4%。
  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7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6.2%;工业总产值3370.4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5.5%,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0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工业总产值1622.08亿元,增长22.2%;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1132.66亿元,增长13.2%;化工行业工业总产值615.75亿元,增长19.9%。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414.19亿元,产销率为98.87%。出口交货值190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出口交货值率43.3%。全年出口交货值超亿元的企业共有202家,出口交货值1688.5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88.4%。全年出口交货值增量超亿元的企业有48家,共完成出口交货值1128.6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59.1%,其中出口交货值增量超十亿元的企业6家。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1.34,比上年提高9.64个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3.21%,下降0.72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8.54%,下降2.8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3.18%,下降0.09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1次,下降0.0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13%,下降0.8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6.15万元/人,增长18.32%。实现利润总额294.30亿元,增长8.24%。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彩色电视机934.72万台,增长63.1%;软饮料251.90万吨,增长30.9%;移动电话1612.03万台,增长51.6%(详见表2)。
表2 &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比2010年增长(%)
彩色电视机
微型电子计算机
笔记本计算机
铲土运输机械
民用钢质船舶
高压开关板
低压开关板
电光源(灯泡)
合成纤维单体
亿千瓦小时
  建筑业
  建筑业增加值187.3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6.59亿元,增长18.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11.17亿元,增长19.3%;安装工程产值31.48亿元,增长13.5%;当年建筑企业新签合同价款698.68亿元,增长13.1%;建筑企业期末从业人员26.61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69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6.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城镇投资1112.17亿元,增长30.7%。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0.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8%,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02:20.95:79.03。全市191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86.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2%。
  基础设施投资318.33亿元,增长17.2%,其中交通行业投资151.24亿元,增长10.0%,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33.95亿元,增长31.7%。工业投资231.08亿元,增长29.5%,其中电力、燃气及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5.65亿元,增长0.5%;制造业完成205.43亿元,增长34.3%。社会事业投资56.48亿元,增长78.1%,其中教育事业投资16.98亿元,增长5.6%;卫生事业投资4.97亿元,下降8.3%;文化体育事业投资30.54亿元,增长2.5倍。
  房地产开发投资436.31亿元,增长10.1%,其中土地购置费185.58亿元,下降25.9%,占房地产投资的比重42.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5%。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3592.7万平方米,增长12.6%;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073.07万平方米,增长36.3%;商品房销售面积438.26万平方米,增长2.7%,其中住宅销售263.77万平方米,增长10.5%;至年底,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255.71万平方米,增长29.3%,其中住宅待售面积92.47万平方米,增长105.8%。
  五、交通、邮电、旅游和会展
  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15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旅客运输量13883.45万人次,增长12.2%;旅客运输周转量237.1亿人公里,增长12.2%;货物运输量11931.46万吨,增长18.8%;货物周转量845.69亿吨公里,增长1.6%。至年底,厦门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3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8个;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5653.55万吨,增长12.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46.50万标箱,增长11.0%;厦金航线航班增加到每天36个,全年运载旅客138.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0%。
  厦门空港已开通城市航线172条,其中运营的118条,在厦门机场通航的外国(地区)航空公司18家,其中运营的18家,已开通24个国际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台北、高雄四个地区城市的航线。空港旅客吞吐量1575.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197.49万人次,增长15.6%;空港货邮吞吐量26.05万吨,增长6.1%。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3.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0.8亿元,增长19.5%;电信业务总量63.08亿元,增长20.3%。至年底,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53.54万户,下降5.4%;移动电话用户523.98万户,增长20.9%;全市电话普及率为188部/百人,增长11.2%;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3部/百人,下降6.5%;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45部/百人,增长17.9%;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为100.67万户,增长31.1%。
  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522.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4%,旅游总收入453.44亿元,增长18.1%。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89.49万人次,增长16.4%,入境旅游者在厦门过夜130.32万人次,增长16.2%。旅游外汇收入12.67亿美元,增长17.2%。接待国内在厦门过夜游客1608.46万人次,增长16.0%。国内旅游收入373.64亿元,增长20.4%。至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酒店69家,其中三星级以上酒店63家。
  全年举办各类展览活动149场,比上年增长1.4%,展览面积126万平方米,增长16.5%。举办各类外来会议2284场,增长66.8%,参加会议人数49.8万人次,增长28.3%。
  六、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批发业零售额67.67亿元,增长12.8%;零售业零售额640.31亿元,增长16.5%;住宿业零售额20.33亿元,增长30.4%;餐饮业零售额82.38亿元,增长15.6%。
  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490.44亿元,增长18.7%,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5%,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320.25亿元,增长10.7%。全年零售额超亿元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106家,比上年增加16家,零售额387.39亿元,净增72.25亿元,增长22.9%;零售额超千万元的住宿餐饮企业90家,比上年增加9家,零售额43.29 亿元,净增9.14亿元。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61.49亿元,增长2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38.96亿元,增长26.9%;日用品类零售额19.80亿元,增长32.9%;通讯器材类零售额7.16亿元,增长25.8%;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0.68亿元,增长48.5%;化妆品类零售额4.83亿元,增长10.4%;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2.79亿元,增长1.7%;汽车类零售额163.98亿元,增长13.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70.35亿元,增长17.8%。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
  外贸进出口总值701.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出口426.47亿美元,增长20.7%;进口275.20亿美元,增长26.8%;贸易顺差151.27亿美元,增长11.1%。
  私营企业进出口总值229.56亿美元,增长34.1%,其中出口183.12亿美元,增长32.3%;三资企业进出口总值354.44亿美元,增长13.8%,其中出口196.66亿美元,增长12.4%。
  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392.20亿美元,增长31.7%,其中出口248.29亿美元,增长27.6%;进口143.91亿美元,增长39.6%。
  对台进出口贸易总值72.36亿美元,增长13.4%,其中自台进口57.72亿美元,增长8.5%;对台出口14.64亿美元,增长37.9%。
  利用外资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68个,合同利用外资22.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4%;实际利用外资17.26亿美元,增长1.7%。
  全年引进千万美元项目91个,合同外资17.01亿美元,增长26.2%,其中新批项目37个,合同外资6.37亿美元,增资项目54个,合同外资10.64亿美元。至年底,历年累计共有50个全球500强公司在厦投资92个项目,投资总额为42.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1.5亿美元。
  对外劳务与投资
  全年对外协议投资项目78个,投资额3.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2%。实现对外劳务承包合同总金额28812.7万美元,增长3.5倍;完成营业额1.13亿美元,增长7.2%;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353人,增长7.3%;年末在外劳务人数6480人,比上年末减少1030人。
  八、金融、保险和证券
  全市政策性银行、中外资商业银行、农信社、邮储、信托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主体37家,其中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5家,金融机构主体数比上年增加2家。年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957.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8%。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419.87亿元,增长11.7%,其中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498.37亿元,增长11.5%;单位存款余额2663.09亿元,增长11.4%。
  年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340.70亿元,增长14.9%。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26.79亿元,增长15.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95.73亿元,增长33.1%;中长期贷款余额2308.57亿元,增长7.3%。
  全市保险公司35家,比上年增加2家,其中产险公司18家,寿险公司17家;专业中介机构30家。保险公司资产总额176.42亿元,增长22.1%。全年实现保费收入82.03亿元,增长24.6%,其中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34.69亿元,增长23.0%,人身险实现保费收入47.34亿元,增长25.8%;赔付支出21.96亿元,增长27.9%;保险密度2324元,保险深度3.2%。
  全市法人证券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49家,比上年增加6家;法人期货公司2家,异地期货公司在厦营业部20家,比上年增加3家。年末全市证券投资者资金开户数87.43万户,增长7.3%,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59.82亿元,下降48.5%,全年证券交易额1.19万亿元,下降4.9%。年末期货投资者开户数6.04万户,增长23.3%,全年期货交易额3.55万亿元,下降13.8%。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城市信息化
  教 育
  全市拥有各级学校(含成人教育、社会办学)1123所,学年初招生数19.11万人,在校学生数73.05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7所,学年初招生数4.59万人,在校学生数14.92万人;普通中等学校116所,学年初招生数5.44万人,在校学生数15.79万人;小学291所,学年初招生数4.07万人,在校学生数20.77万人;幼儿园559所,学年初在园人数10.33万人;成人学校137所,学年初招生数5166人,在校学生数11.1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学年初在校学生数555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任职的专任教师3.43万人,平均每一教师负担学生21人。
  科学技术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66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个,企业技术中心127个,重点实验室31个,博士后工作站20个,技术贸易机构510家。全年办理科技成果登记项目174项;国内专利授权5484件,比上年增长8.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17件,增长37.4%。登记技术合同2848项,比上年增加23项;合同成交额38.71亿元,增长48.2%。拥有视听通讯、钨材料、软件、半导体照明、电力电器、生物与新医药六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全国唯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厦门火炬高新区。2011年科技部批准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组建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创新型产业集群。
  城市信息化
  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取得进展,全市“光纤入户”率达到54%。全市宽带出口达到334.5G。全市银行卡POS终端2.94万台,比上年增长31.3%,刷卡消费额668.71亿元,增长32.7%。易通卡累计发卡384万张,全年刷卡交易额达到4.1亿元。
  新增认定软件企业71家,累计达到466家。新增登记软件产品364件,累计达到2623件。5家企业被评为福建省软件骨干企业。台湾中华资讯软体协会、台湾省电脑同业公会相继在厦门设立大陆首个代表处。成功举办第四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动漫作品大赛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520部作品参赛,增长71.8%。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成功举办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第七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第三十三届国际戏剧家代表大会。南音《情归何处》获第七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奖。成功举办了“学术的品格”中国美术名家作品邀请展、“江山雄韵”2011全国百名最具影响力中国画各家学术邀请展全国巡展、“峥嵘岁月光辉历程――中国实力派书画家提名展”、“浪漫的约会”让?皮埃尔作品展等51场展览。“翔安农民画”等七项被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厦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数据采集,合计3983件(套)文物藏品、46208张文物影相片,其中,一级文物29套(40件)。
  全市拥有文化表演团体6个,全年国内演出904场次,观众43万人次;文化馆7个,其中,国家级一级文化馆6个,博物馆4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公共图书馆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藏量达460.62万册(件),借阅量471.67万册次,读者流通量550.17万人次。出版发行各类报纸9种,期刊杂志25种。共有广播节目6 套,电视节目8套,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19%和100%。全年发行电视动画片12部、349集、4850分钟。5部动画片被广电总局评选为2011年度优秀国产动画片。农村电影放映6408场,受众人数76.6万人次;城市社区“温馨家园”放映广场电影1200场,受众人数13.9万人次。
  卫 生
  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62个,其中,医院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个、卫生院13个、门诊部106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疾控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防治院1个、疗养院3个、村卫生室297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0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8025人、执业助理医师529人、注册护士8110人;医疗机构实有开放床位11533张,其中,医院10220张、疗养院328张、卫生院403张、妇幼保健院502张。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 78.98 岁,其中,男性 76.09 岁、女性 81.80 岁。
  体 育
  2011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于1月2日举行,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64276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成功举办了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中国女子高尔夫球公开赛、厦门(翔安)国际百公里纵走挑战赛、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第三届厦金海峡横渡活动、海峡两岸香港澳门拉拉操邀请赛、海峡两岸龙舟邀请赛、通仙杯系列体育联赛等影响深远的赛事活动60余项。第十四届城市运动会共获得了8枚金牌,是历史最好成绩。市跳绳运动协会、市跆拳道协会、市排球协会成立,至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单项体育运动协会26个、人群体育协会3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市户籍人口185.26万人,常住人口361万人。
  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149.50万人,思明、湖里两区合计88.41万人,占47.7%。全市人口出生率10.0‰,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长率7.1‰,比上年增长2.8个千分点;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92.42万人、92.85万人,性别比为99.5(女性为100)。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65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居民人均工薪收入25190元,增长8.1%;人均经营净收入2703元,增长17.7%;人均财产性收入2084元,增长24.3%;人均转移性收入7597元,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314元,增长11.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4%。
  农民人均纯收入11928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人均工资性纯收入6429元,增长20.4%;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627元,增长20.0%;人均非生产性纯收入1872元,增长11.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142元,增长21.5%,农民恩格尔系数43.2%。
  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空调器233台、淋浴热水器110台、洗衣机94台、电冰箱107台、摄像机10台、组合音响30套、移动电话242部、家用电脑124台、摩托车20辆、家用汽车30辆、彩色电视机135台。
  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洗衣机64台、空调机136台、热水器99台、彩色电视机135台、家用计算机56台、电冰箱105台、摩托车117辆、生活用汽车16辆、移动电话241部。
  就 业
  全市新增就业18.21万人,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07万人;至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9%。
  社会保障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94.14万人、259.29万人、147.83万人、148.65万人和137.32万人,其中,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91.26万人、86.33万人、95.76万人、91.23万人和90.95万人。全年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征收129.78亿元,增长37.9%;支出69.75亿元,增长24.8%。各类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61.42亿元。
  全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167家,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379家,工伤保险协议机构26家,工伤保险辅助医疗器具配置协议医疗机构4家,工伤保险协议康复机构1家。共为1.89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9107万元。10.37万名退休人员进入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9.29%,社区管理率达到100%。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2013元,被征地人员月人均退养金740元。7.11万名年满60周岁以上但未享受任何养老待遇的城乡居民直接享受每月20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社会福利与救助
  全市社会救济人数3.52万人,全年共接受捐款、捐物及慈善捐赠等各类社会捐赠4345万元。城镇低保家庭9043户、18970人,农村低保家庭3949户、10333人,全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支出5885万元。全市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8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30家,公办养老机构6家,儿童福利院2家;收养床位5372张,收养老人人数2491人。市救助管理站实际救助来站救助人员5028人次。
  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家庭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2.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8.1平方米,增长9.9%。
  社会保障性安居工程实际供地58.3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6.51亿元,新开工建设41658套,新开工住房面积358.22万平方米,竣工14808套,竣工面积110.67万平方米。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和治理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45%,优级率为33.24%;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0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8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废水、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率均为100%,医疗垃圾和化学危险废物处置率100%。COD、SO2、NH3N(氨氮)、NOX(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2.59%、5.51%、2.57%和6.81%。
  城市绿化
  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46.3平方公里,拥有公园 76个,占地面积2150 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含暂住人口) 19.7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009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0.64%;污水集中处理率90.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公用事业
  全年全市自来水供水总量为3.37 亿吨,其中:生产运营用水1.30亿吨,居民家庭用水1.17亿吨,公共服务用水0.24亿吨。全市用电总量169.30亿千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95.20亿千瓦小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4.05亿千瓦小时。全市天然气供气总量19756.32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量2110.21万立方米,用气人口154.14万人。
  安全生产
  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429起、死亡人数201人、受伤人数1106人、直接经济损失1244.73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9.8%、6.1%、30.0%、6.2%。共发生4起较大事故;未发生重大事故,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其中道路交通事故941起、死亡170人、受伤1105人、直接经济损失284.70万元;消防火灾事故461起、死亡4人、无人员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52.03万元;工矿商贸(含建筑)事故27起、死亡27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408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79人;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为1.36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39人。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主要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万元GDP耗电、万元GDP耗水指标GDP按现价计算,耗水、耗电以全社会口径计算。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厦门社平工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