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宝坻找工作地区找个色色钕

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王女士9126
一楼带小院,中介勿扰,不出,看房时间电话联系
对租客要求: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刊登内容,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本站用户。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视频、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故仅供用户参照使用。
在签订合同前,切勿支付任何费用,以免上当受骗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宝坻黄庄推特色生态游 清明假期亲近自然欢乐行
  天津北方网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清明小长假期间,宝坻区黄庄镇的特色旅游村小辛码头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与一般的赏景踏青不同,他们自带树苗为这里增添新绿。在小辛码头村北,游客或三五同事,或一家三口细心地把自己带来的树苗栽进树坑,并挂上绿色标签,许下绿色心愿。
  张先生一家三口一大早从市区驾车来到这里,他告诉记者:“之前就听朋友介绍,来到这里之后发现这的自然环境非常好,文化、人文环境也非常不错,借这次植树活动,来到小辛码头村,一是带孩子感受一下这种氛围,二也是一种寄托吧,希望孩子跟小树一样能够成才。”
  这次参加义务植树的游客共有200多人,大部分来自京津等城市。小辛码头村推出的春季“植树游”,把他们吸引到了这里。近年来,小辛码头村的生态乡村游搞得风生水起,成为城市游客亲近自然的首选之地。而每年春季,这个村都会与各地的环保组织合作,推出“植树游”项目,为游客提供植树场地,实现生态、经济双增收。(通讯员杨靖雯 焦杨 陈振)
稿源: 天津 编辑: 吴宏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宝坻的民俗民风
宝坻的民俗民风&
&&&&&&&&&&&&&&&&&&&&&&&&&&&&&&&&&李寿祥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及变异性等特点。民俗文化所涉及的领域,不外乎语言、行为、心理、传承,四个方面。如过去各种劳动组织,操作的表现形式,和技术特点、耕作习俗、建筑风格,和衣食住行等其他物质民俗、宗教信仰、节日习俗,人的一生所要奉行的各种仪式、各种赛会、民间文学艺术活动等等。民俗依赖于特定的民众群体而存在,流行于民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特定的民众群体成员所共同维护,并对群体中每一个成员具有约束力。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的多数人,都要接受这个社会群体的民俗的约束和调控。在特定的条件下,民俗规矩有时比法律、政令有着更深刻更广泛的渗透力。由于民俗本身,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累,因此,它不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在今天的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入乡随俗”、“出国问禁”等俗语也都说明了民俗的功能。
宝坻历史悠久,在民间遗有许多风俗习惯,有些属传统文化,道德风尚的传承。这些习俗虽历经历代衍变,但仍民间流传,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随着社会进步,许多旧习俗被摒弃,一些新习俗逐渐形成。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外一些习俗进入境内,对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一定影响。
一、传统节日风俗
春节:又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的民族节日。远古的时候,对“年”就有不同的叫法,最早叫“载”,意为万象更新;到夏代叫“岁”表示新年一至,春天就来了;商代叫“祀”表示四时已尽;到周代才开始叫“年”。所谓“有年”就是好收成,“大有年”就是大丰收。到了汉代,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到南北朝时,将正月初一正式定为“春节”。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了我国采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年。为了区分农历和阳历两个“年”,将阳历1月1日称“元旦”,同时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为“春节”。“春节”这一名称,古时也称“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意在从正月初一的早晨,开始步入新的一年。
有关“年”在民间,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尽管它带有迷离色彩,但听起来也十分有趣。相传,在太古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凶残无比,人们叫它“年”。“年”每隔365天的晚上,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因此,人们都要熄灯避灾躲难。一次,有一个“年”到了一家门口,恰巧这家人穿着红衣,点燃一堆竹子取暖,先是一个小孩不当心,把一个盆子碰落在地上,“当啷”一声,把“年”吓了一跳,紧接着然起的竹子又发出“啪啪”爆响,这个“年”因怕响、怕红、怕火而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每到这一天,就敲锣打鼓,和燃放爆竹来驱邪。从此,“年”再也不敢来了。人们高兴地相互串门问好,表示祝贺。因此形成了拜年的习俗。同时,贴红对联来代替穿红衣,放鞭炮、烟花来代替爆竹与焰火等习俗。就这样形成了“年节”,及现在的“春节”。这个传说,现在听起来是感到荒诞,可是,因这种传说是在洪荒年代诞生的,也不足为怪。
明、清两代,宝坻为畿内重镇。三、八集日,腊月初八一过,春节的味道越来越浓。集日普遍进入节日状态,腊月十三集,是进入“春节”第一个大集。备年货之众,可谓人山人海。粮食市唱斗声,声声有韵;牲畜市袄袖内讨价还价,双方面目变化无穷;肉市里人声鼎沸,市中卖货者,棋布星罗;几、案、笔墨、人丛作书、卖春联者,五色新鲜;卖年画者芦棚麟次、摊架相依;鞭炮、蜡烛、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积满街,各处皆然。腊月十七日是宝坻“年关”三大集之首。这一天赶集人群如流,擦肩磨臂。凡四近境之民,披星戴月,络绎不绝。有推车者,驾马者,载者,携担者,熙熙而至。日出入市,日没而散。腊月二十三日,亦是“年关”的一个大集。比起十七集来则要逊色的多。到腊月二十八日,是“年关”的最后一个集,名曰“穷汉子集”。
旧时,宝坻人将进入腊月,即归入春节时段。从民谚中,也可以了解过春节的过程与情景。一进腊月初一,家家户户用玉米炒爆米花,在炒爆米花时,孩子们高兴的蹦蹦跳跳,有节奏地唱道:“腊月初一炒一炒,银子钱花不了,腊月初一蹦一蹦,又无灾来又去病。”炒米花成为春节的前奏曲。
腊八节:即农历腊月初八,这一传统节日的到来,春节序幕便拉开了。这一天家家户户吃“腊八粥”,以祭祀佛祖。早晨天不亮就吃,腊八粥吃的越早越吉利。意味早吃早收、早平安。在吃腊八粥时,孩子们也会唱到:“谁家的烟筒先冒烟,谁家的高粱先红边。”腊八粥是五谷杂粮,掺入花生、栗子、枣、核桃仁、杏仁、糖等原料,在文火中慢慢煮熟炖烂。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之功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色香味俱佳的腊八粥,已经成为有趣的节令小吃了。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节日气氛进入高潮。民间将其进程编成顺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房土,二十六打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道酉(亦有说糊香斗),三十流油,初一磕头等。
祭灶,是古老的习俗。腊月二十三晚上,给灶王爷送行时,用糖瓜粘住他的嘴,意在”粘住口,不得多言“。灶王像是木板套色印品,多出版于东丰台镇。灶王像有:灶王夫妻双人座,也有灶王独人座。供奉在堂屋灶台上端,配“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一家之主”。待来年祭灶时揭下焚化,“请”回新的再贴上。
祭灶仪式:二十三晚饭后,全家聚在一起,在灶王神桌上摆好,糖瓜五碗、水一碗、草料一盘,秫秸插的马一匹,贡钱、元宝锞、敬神钱粮一份、香炉、蜡扦等祭器。祭祀开始时,点燃红蜡烛,由男家长主祭上香,依尊卑长幼,男先女后三叩头。待香,烛欲尽时,再行三叩礼(未出嫁姑娘不拜),接下来,将灶王、神马,连同钱粮、草料等祭品放在盆内焚化,儿童放鞭炮,边焚化边祷告说:“灶王爷上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说”等语。祭灶日也被人称之“过小年”,童谣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今虽不再祭灶,但仍有分食糖瓜的习俗。
二十四、写大字,各户拿红纸,找能写毛笔字的人,求写对联。
二十五、扫房土,是家家户户过春节例行的大事,经世代相传,积已成习。扫除屋内尘埃,还要把家具擦拭干净,撕掉墙上的旧年画,窗上的旧窗花,整理佛龛和财神龛,撕掉焚化旧对联等物。扫房后,全家要洗澡,男剃头,女修发。干干净净,以迎诸神下届,扫除家庭秽、晦、穷诸气,创造洁净的家庭环境,烘托节日气氛。
二十六、打年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贴“道酉”,“道酉”亦作“道有”,民间新年吉祥的符号。道:万物之源;酉:禾谷富裕;有:财富、富裕之意。过年贴“道酉”民俗,始于宋代,因此,才有“腊月二十九,家家贴“道酉”的民谚。过年时,“道酉”贴在各种器物上,是用一种黄表纸砸成小幅黄钱,长三寸,宽两寸,下端剪成两个斜尖,成燕尾形,共砸成九个小圆钱,另用红纸剪成小方块,涂上金粉,再印或写“福”字,贴在上面。过年时,商家的幌子、钱柜;居民的各种器物上,甚至马车、生产工具上都贴“道酉”。后来逐渐演变为,到处贴福字。
除夕:农历腊月三十为除夕,又称大年三十。人们将这天视为年禧,送旧迎新主要庆典,都集在这一天。
贴春联,又称贴对子。为使宅院充满“纳福迎祥”的新春气氛,人们在腊月二十九日,或除夕早晨开始美化宅院环境,屋里屋外,或器物上贴”福”字,表示吉祥如意,门框贴春联,门楣贴横批,贴上阊裙,门扇贴“门心对”,大门贴门神,作为守护家宅神。
此外,家家在对门口处,贴“出门见喜”;室内贴“抬头见喜”、“宜入新年”、“阖家欢乐”、“人口平安”;躺柜和钱柜上贴“招财进宝”、“黄金万两”;院内贴“满院生辉”;车辆贴“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畜棚贴“六畜兴旺”、或“槽头兴旺”;猪圈贴“肥猪满圈”;粮囤贴“粮满囤”;碾子贴“青龙大吉”;石磨贴“白虎大吉”;灯笼杆上贴“太公在此,诸神退位”。
摆供桌。旧社会,几乎家家常年供奉祖宗、佛、财神、灶王神,要摆四处供桌,如平时不供奉神祇的户,要临时摆天地桌,每个供桌上的供器有香炉、蜡扦、香筒。上供可分三堂或五堂,供品有饭山(将大米用开水捞一下,盛在碗里要满一些,米上再放一些枣即可)、馒头、肉、密供、水果、年糕、年饭等。供财神一般设龛,龛两侧贴对联,“天上金银主,人间福禄神”,横批“增福财神”,供奉观世音菩萨,对联是:西湖三月景,南海一枝春,横批:南海大士。摆天地桌:又称供大纸。除夕下午四时以后,在堂屋或院内摆天地桌,供品与其它供桌同,外加猪头、鸡、鸭三供。二十九糊的香斗代替香炉放在天地桌前,所供奉神码用天地三界十八诸神,或用福、禄、寿三星,财神画像。不论供奉哪路神祇,都放在一个红纸大口袋里,半装半露,夹在神纸夹子上,享受香火。
除夕夜,大年三十晚上至初一凌晨,屋里屋外都要掌灯,院内和大门口墙上,点“爬山虎”灯,院里还要竖一高杆,上挂“天灯”,屋内点走马灯、保险灯等。小孩点上手提灯笼上街,成群结队的打灯笼,还同时唱道:“打灯笼来,转悠悠,今年不收明年收,收的高粱点点红,收的麦子无处盛,好喂!大元宝哎!金马驹家来啦,得了喔嚯!”等等。大点的男孩放鞭炮,妇女开始做年饭包饺子。院内撒上芝麻秸。撒芝麻秸的含义有两点:一是踩碎(岁),二是希望来年的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祭祖,除夕上午,家家都到祖坟烧香、放炮,请祖宗回家过年。三十早上,先将宗亲三代祖匣打开,称之亮祖宗牌位,开始上香摆供。将祖宗请回家后,全家老少分辈叩头。祭祖后,全家吃团圆饭,饭菜丰盛,预示来年丰衣足食。用过团圆饭,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儿、孙,发“压岁钱”。
关于压岁钱有几种说法,只择其一,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里出来,专摸熟睡小孩的脑门,被他摸后就会发高烧,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大人怕“祟”伤害孩子,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为了防止“祟来侵扰”夫妻两不睡觉,逗孩子玩。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包,到深夜,小孩受不了,先睡着了。这对夫妻将包好的几枚铜钱放在孩子的枕边,这时大人也熬不住,他们也睡着了。小黑妖乘机进屋,用手去摸孩子的头时,突然孩子枕边的铜钱,发出一道金光,吓得祟尖叫着逃跑了。很快,这件事就传开了,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放在枕边,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岁钱”。“祟”与“岁”发音相同,久而久之,就演变为“压岁钱”习俗。进入子夜送祖宗,大门外烧纸放鞭炮。
守岁,传统习俗于晚宴后,拜年之前就不能就寝,谓之“守岁”。整夜为祖先、佛、财神、灶王焚香、续香(取香火不断嗣之意)。男人可以串门,女人不准出门,谓之怕冲神。
接神,到子夜,家家户户要“接神”,摆好供桌,供品。四碗饺子,每碗五个,点燃香烛,由长辈主持。主持人举着点燃的香,到院里向神所在方位叩头,表示迎请。引神进屋,将香插入炉内,再叩头,全家依次跪拜,礼毕化纸钱、放鞭炮。
接神之后,到五更天,化天地纸。全家聚在一起进行团拜,首先到祖宗供桌前,给祖宗牌位叩头。而后,长辈坐在太师椅上或炕上,接受晚辈拜年,行磕头礼。长辈给晚辈拜年钱,然后全家坐在一起,吃五更饺子。
拜年,正月初一为元旦,黎明前家家放鞭炮,表示新的一年开始,初一上午,由男子在村里和族里给长辈拜年,已婚妇女下午拜年。一般见面说些“恭喜发财”之类,吉利祝愿的话,进屋小坐寒暄几语即应告退。从初二开始,人们带礼品到亲戚朋友家拜年,主家盛宴款待。特别是年轻的夫妇,成双或带着孩子回娘家拜年,又称初二是“姑爷节”。
祭财神,正月初二早晨,家家户户和商家都要祭财神。设供桌、摆五供,烧香叩头、焚化纸钱、元宝锞等。大户人家与商家,祭财神讲究排场,用整猪、整羊、鸡、鸭、鲤鱼,谓之“吉庆有余”。祭祀后供品撤下来,主家取肉做馄饨,谓之元宝汤,其余供品赏下人享用。
开市,正月初一到初五,街上各商号上板休市,只有油、盐、粮店,在门板上留小洞,对外营业。初三八点到十点,下半板开市两小时,到初五下全板营业半天,到初七开全市,最为隆重。有掌柜带领全体伙计,给“天地三界十八诸神”上香叩头,然后将诸神、钱粮、香根请到街上焚化,谓之“送神”。这时,锣鼓、鞭炮齐鸣,伙计们用劲摇算盘,用秤杆敲秤盘,店里店外响成一片,取其“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在热闹的气氛中,拉下事先预备好的门帘,露出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红对联,横批“陶朱事业”,开始正式营业。开张后的第一位顾客,如是童男,则预示着买卖常年兴隆,要加倍多给所购货物。
破五节:旧时的传统节日,时在正月初五。是日禁忌繁多:妇女不许串门,谓之忌门,去则以为不祥。这一天不能干活,如犯之,则主本年内遇事破败。相传,“破五”与“泼污”谐音。春节期间,家家都清扫得干干净净,脏水脏土不能乱泼乱倒,要积攒在一起,等到破五这一天再泼出去,意泼污。另一说是:春秋战国时,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在吴国为人质,受尽苦头,后来吴王夫差放了勾践,勾践为复仇,卧薪尝胆,终于强盛起来,于正月初五起兵伐吴灭了吴国。为了纪念”破吴“的胜利,每年这天都要庆祝,久而形成了”破五节“风俗。还有一种说法“送穷土”,这和姜子牙的老婆马氏有关,相传马氏是“破败星”下凡,走到谁家谁家穷,姜子牙封神时,封她一个“穷神”。别的神受封后都有庙宇宅第,谁也不给“穷神”修庙,她就找姜子牙要住的地方,姜子牙说:“明天太阳未出来之前,谁家未起来打扫炕席底下土,你就住在谁家。”姜子牙怕大家受穷,就派“快报通灵神”告知天下,大家怕穷神到家,一家比一家起得早,打扫炕土,并用纸剪成穷神,和脏土一齐倒出去。总之,这一天不吉利,一般不串亲访友,中午必吃大馅饺子,谓之把破破烂烂的东西包进去。意在“捏破五”和“捏小人嘴”,世代相传已成“破五”节习俗。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夜谓之宵,故名。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道教先师“上元赐福天宫紫微大帝”,是正月十五的诞辰,因此,逐渐演变成民间盛大节日。是日吃元宵,观花灯、放焰火、猜灯谜、走花会等习俗。当地花会主要有:舞龙、舞狮、中幡、高跷、小车、旱船、竹马、跑驴、秧歌、挝官、吵子、少林会等。据传,这些花会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填仓节: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旧时称“填仓节”,也叫“天仓节”,“打囤”。是农历正月最后一个节日,也是民间象征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的节日之一。如果说“腊八”是春节的序幕,那么“填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了。
每年的填仓节这一天,粮商米贩,致祭仓神,鞭炮最盛,伙计吃“犒劳”。一般人家要买些米面充实储备,取其一年“仓满盈”之吉,。
在农村,正月二十五日黎明寅时(晨四至五点),家家户户在院内或打谷场上,用灶灰撒一个大圆圈,象征仓、囤,圈内放五谷杂粮,上压砖。日出后掀砖,查看贴在砖上的颗粒多少,粘附多的主丰收,少的主欠收,粘的什么种籽多,主收什么。
“填仓节”的由来。相传,在很早以前,大旱三年,赤土千里,地裂人荒,颗粒不收。可是,皇家不管人民的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因此,连年饥荒,饿殍遍地。给皇家看粮仓官,守着大囤的粮食,目睹父老兄弟们饿死,实在无法忍受。他打开皇仓,把粮食分给穷苦百姓,救了一方灾民。但他无法像皇家交差,就在正月二十五日这天,放火烧仓,自己与仓同焚。后人为纪念他,便形成“填仓节”。
另外,传说这一天是“耗子”娶亲日子。家家晚上不点灯,不给耗子照明,并用一根木棒,在屋内门前门后,犄角旮旯用劲礅,边礅边念叨:“礅礅嗒嗒,十个耗子九个瞎”。意在瞎耗子找不到食物而饿死,今民间已不再流行。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的二月二龙抬头节。农历二月,春回大地,正是农事开始,祈望丰收。龙被视为祥瑞之物,兴云布雨主宰,同时人们有“望子成龙”的愿望。这一天,有男孩家庭要“引龙回家”。方法是用灶灰,从饮水井边蜿蜓撒入宅内,布入宅厨,旋绕水缸三圈,再由井里担一挑水,脚踩灰迹回家,倒入缸内,称曰“引龙回家”。这一天用龙来称呼食物和各种活动,如水饺称“龙耳”、元宵称“龙蛋”、面条称“龙须”等。男孩在这天“剃龙头”,妇女不做针线活,免刺伤龙眼。出嫁女正月不能住娘家,二月二娘家须接女儿回家住几天。民间流传着:“二月二,接女儿,接不来,掉泪儿”。是说,如接不来定有缘故,还要到女儿家去问询。
二月二龙抬头节的来历,源远流长。相传,武则天夺唐室江山,改国号周,自称周武皇帝。玉皇帝大怒,命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准降雨,旱的庄稼枯死,土地裂缝。民众到处求神降雨无成,眼看生路断绝,众雨神耳闻目睹,虽不忍心,但谁也不敢违抗玉帝旨意。一天,从远处飘来一朵云,不一会就把整个天空遮住了,“哗”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久旱逢雨,人心大快,人民对空跪拜,感谢老天爷降福人间。
这条玉龙上次曾为救民行雨,被降到凡间受罪,化成一匹白马,跟唐僧跋山涉水,受尽磨难,因取经有功,被召回天河。这些天来,看着饿死人的惨景,不顾再次打下人间的危险,喝足天河水,又为人们行雨。玉帝听说,勃然大怒,又把它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山下,立一通碑,碑文写道:
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登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
人们为了报答玉龙救命之恩,盼他重上云天,再降甘露,急待金豆开花。他们找哇找哇,找不到金豆开花。到来年二月二这一天,人们晾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醒悟到,这玉米象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吗,于是家家户户炒玉米花,并在院内设香案,用玉米花摆供,让玉帝知道“金豆”开花了。玉龙抬头一看,知道是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来!”太白金星人老眼花,看不清楚,便一招手收了佛尘。镇压玉龙的大山是太白金星的佛尘所演化,随着佛尘的升起,玉龙一声长啸,跃上云间用平生之力,对着干旱的大地“哗”又行起雨来,转眼沟满壕平,滋润了大地禾苗。
值日神禀报了玉帝,玉龙又违旨降雨,玉帝急唤太白金星责问。太白金星知错,只好说:“玉帝说等金豆开花便放玉龙吗?今早我看到凡间金豆都开花啦,我就收了佛尘。”玉帝大怒说:“那是抄的玉米花!”太白金星见玉帝发了火,就一言不发的站在那里。等玉帝气消了些,才试探着说:“我想,咱天上的香火全靠老百姓供奉,要是把他们都饿死了,咱们以后咋办呢?”玉帝听后,无言可对,只好把玉龙放回天堂,继续给人们行云布雨。民间为了纪念它,每年二月二这天早晨,炒玉米花,有的还边炒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这一习俗流传很久。
清明节习俗:清明节扫墓习俗由来已久,秦朝以前,名门望族已有此习,唐朝民间盛行。旧时扫墓祭祖为同姓家族集体行动,在清明节到来之时,本族长者组织本家族男子,到祖坟添新土,压“挂纸”,以示后继有人。清明当天,有长者带领本族男子去祖坟前祭奠,备有供品。祭奠时,按辈分给祖宗叩头,同时燃放鞭炮,祭奠后将供品撤回,由值年之家和族人做酒席,共同聚餐,名曰“吃坟”,亦称“吃祖宗饭”。有的大家族,要在祖坟营地搭棚摆酒宴,举行祭奠活动,要持续两三天,以示家族团结,子孙后代繁盛。
除大家族统一祭祖外,各户还要到本支祖坟前再祭。妇女不进墓地,不吃祖宗饭。而在家门前“烧包袱”,进行祭奠。“包袱皮”是用木刻版印上焚文“往生咒”的大纸袋,中间印莲花座牌位,写收钱亡人名讳。“包袱”内装纸冥币、假银元、元宝锞等。焚化时,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焚化前先在圈外烧几张纸,“打发外鬼”以防冒领。男女儿童在清明节这天,折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意在“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今多于清明当日或之前,为逝去的亲人祭扫坟墓,摆供,献花、烧纸、燃放鞭炮等。
2008年,清明节被国家规定为法定假日。
寒食节:清明节习俗之一,是禁火寒食。冬至后105天,是清明的前一天,过去称寒食节。谓之寒食,禁火之俗。相传,起于纪念介子推。春秋时,晋文公与介子推流亡列国,子推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不肯出山,抱木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寺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烧死日禁烟火,只准吃冷食。东汉时,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改为冷食三日。三国时,规定不得寒食。节日还要插“子推燕”,扫墓等俗。人们用面粉和枣泥做饼,捏成燕子状,叫做“子推燕”,用柳条串起挂于门。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得,萧萧风雨人归去。”今民间已将寒食、清明合为一个节日。
过庙节:又称庙会,始于宋代,元明进一步兴起,清代达到鼎盛。后来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庙会又称庙市,是以佛、道、地方文化艺术、城乡物资交流,多元素融合的集市形式,出现的社会活动。庙会中心场地是寺庙,在庙会期间,由各商家筹资,请戏班搭台唱戏,时称野台子戏,有时还要请多台戏,又称对台戏。寺庙周边街道,由商家搭棚布货,且棚连棚形成一条条临时商业街市,诸如布衣、生产资料、日用百货、儿童玩具等,比平时集市要丰富得多。小贩也见空儿插针,摆摊设点儿,各售其货。可以说:“庙会就是一次十足的物资交流大会”。届时,还有民间花会,吹歌的、说评书的、唱大鼓的、跑马戏的、练拳脚、舞枪弄棒的、演杂技的、拉洋片的、卖膏药的、形形色色艺人团体,都粉墨登场助兴表演,增加了庙会热烈气氛。在庙会期间,四里八庄的百姓,都来赶庙会,善男信女到佛前,顶礼膜拜焚香祷告,祈求平安。
由于各地区的庙宇,分布的多少、庙宇的大小,和宗教有别原因,各地过庙的日期也有不同,有过农历四月初一的、四月十五的、四月十八的,宝坻的黄庄,过五月初五。庙会地点,村东南的奶奶庙。北里自沽过四月二十八,庙会地点在村北的积善庵。宛洪桥村过五月初三的庙会。民国以后,由于社会制度的变化,庙会逐渐衰落。但人们过庙的习俗,却一直保留着。每年逢庙会日期全家聚餐过节,子女给父母“过庙”,出嫁女儿回娘家“过庙”。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等。旧时的传统节日,“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因“午时”为“阳辰”,亦称“端阳”。宝坻人们将“端午节”俗称“五月当五”。端午节习俗始于战国之际,宋代为表彰楚国大夫屈原,追封其为“忠烈公”,正式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定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后演化成吃“粽子”、插柳等方式以表纪念。
俗称“善正月”、“恶五月”。因五月气候湿热,多病毒瘟疫,认为这是“邪祟”。将钟馗像挂在堂屋,以示驱邪。除了挂钟馗像外,还要用红纸剪成葫芦、蝎子、蛇、蜈蚣、蟾蜍、爬山虎、公鸡衔蝎等五毒图形,贴在窗户上。门楣上插柳条,艾草、菖蒲、悬于门上以驱毒气。
另外,还要用红纸剪成葫芦挂在门上,相传,唐末黄巢率义军杀富济贫,为避免错杀好人,定下以门上挂葫芦为标记,相沿成俗。
扔灾,端午节前,巧妇用五彩布缝制成小老虎、葫芦、榆钱、葱、蒜等,用五彩线穿起来,于五月初一的早上,缝在小孩衣服的后背上,或挂在胸前,小姑娘们用纸,做成“粽子”或榆钱,缠上五彩线,戴在头上。到五月初五午时之后摘下来,连通窗户上贴的五毒,一并扔到门外,谓之“扔灾”。节日期间,人们要饮雄黄酒,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吃粽子。
2008年,端午节被国家规定为法定假日。
晒衣节:农历六月初六日,旧传统晒衣节。因此时正是盛暑,万物极易霉烂。不论是皇家贵族,黎民百姓都有晾晒、洗浴活动。
相传,此日晒衣衣不蛀,晒书、晒粮不生虫,家畜洗澡不生虱蚤,女人洗发,保一年不垢。故此,老儒破书、贫女敞缦、破衣烂衫都要拿出来暴晒,逐渐形成习俗。
另外,六月十五,凡家有人出门在外的,都要摆平安供,供奉神祇有,关公、财神、福、禄、寿不等。
在六月二十一至二十四日,为“四大红”,即关公、马神、火神、龙王,四红脸神像的诞辰。如这四天都是晴天,主大旱,来年无麦;如四天全阴雨,主当年大涝;如半阴半晴,主当年半收,俗云:“似红不红,八个点就赢”。
乞巧节:亦称“少女节”、“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是“乞巧节”,是姑娘向天上织女乞求智巧的日子,又说是牛郎织女渡鹊桥,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是日早晨,人们出门见不到喜鹊,说它们都给天上牛郎织女搭鹊桥去了。如有雨,则是牛郎织女夫妻见面后,哭出来的眼泪。是日中午,未婚的姑娘注清水于盆碗内,日光下暴晒一二个小时,在水面投绣花针,针浮水面,且映入盆底的针影细长,如针如笔,则说该女“巧”;映影短粗如棒槌,此女主“拙”。针若沉入盆底,则该女“极笨”。传说,是日晚间未婚少女蹲在葫芦架下,可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还有姑娘们偷摘人家的瓜果青菜,被主人骂为吉利,然后姑娘们在一起用偷来的东西包饺子吃一顿乞巧饺子完事。在七月七日以之前,姑娘们还做“工夫鞋”,此鞋特别小不可穿用,到“乞巧节”时,都拿到一起相比,看谁做得最好,谁就最巧。
“乞巧节”是我们这个地区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二十一世纪初,已渐被人们淡忘的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被附会为中国的“情人节”,渐显节日气氛。大多为初婚或恋人,情人间互送鲜花、巧克力等礼物,或发短信以示祝贺。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亦称“鬼节”、“孟兰节”。后渐成为佛教、道教的节日。旧时,道士要在三官庙举办道场,祈祷风调雨顺,赐福吉祥。这天早晨,众道士闻鼓上殿,在鼓乐齐鸣中拈香,法会开始,午夜子时完场,特别是晚上法会最热闹。
在这一天,各寺庙任人礼佛敬香。晚上,在村前村后的河流或水坑“立法船”、“放河灯”(亦称荷灯),法船用彩纸糊就,船头绘猛虎图,上站开路鬼,“黑白无常”二鬼,船内十殿阎罗,桅杆挂正面写“盂兰盆会”,背面写“普度众生”的旗子,船后有掌舵鬼、划船鬼数人。船周围设49个灯座,晚上点燃。荷灯用彩纸糊成莲花,低下用一块木板或半个茄子、西瓜、南瓜皮做底托,中心插上蜡烛,点燃后放入水面,任其飘荡,灿若繁星。放到坑池或河流举行这一活动,晚上,千万盏灯随波荡漾,缓缓移动,很是壮观。
近年来,民众于此日多烧冥币等物,纪念逝世亲人。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民间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每季每月的十五,分别称为孟、仲、季。因为,八月十五居于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仲秋”。“仲”即居中,而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又居仲秋之中,故称为“仲秋节”或“中秋节”。中秋节正当秋分,太阳差不多是直射到月亮朝地球的一面,看起来显得又圆又亮。“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独在异乡旅居的人,举头望明月,暗暗地思念故乡和亲人,自然会想到家人的团聚。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两汉时已具雏形,其时在立秋日。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宗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节日里,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时夜市骈阗、通宵不撤,闾里儿童,手提月饼,连宵嬉戏。清代,中秋之夜,家家外出人员,尽力赶回家过团圆节,祭月,摆上香灯供品,设酒宴,全家团团圆圆,庆祝中秋佳节。并在赏月间,人们观看今夜的晴雨,来推测明年正月十五的阴晴。谚语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月饼,中秋佳节吃月饼的习俗,是中秋佳节的特色。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在很早以前叫小饼或甜饼,它原是祭奉月神的供品之一。亦是中秋佳节以月饼相馈(当地叫送份),取团圆之义。不过,在民间关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却来自元朝。据说,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中原时,残酷压迫和奴役人民,而又怕人民起来造反,老百姓家不允许有金属器具。就连菜刀也要十家合用一把,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起义领袖组织人们起来反抗。为了秘密传递通知,在馈送月饼里夹一起义的小字条,约定在八月十五日为起义时间,到中秋之夜,家家掰开月饼,看到传单,一起动手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从此,每到中秋节,亲朋好友相互送月饼,用以纪念这一人民群众的斗争节日。今中秋节仍保留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并与“元宵节”、“端午节”称三大传统节日。通常要接出嫁女儿回家过节,举家吃团圆饭,或晚辈给长辈过节。
2008年,中秋节被国家规定为法定假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旧时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五谷飘香。民间素有重阳登高、赏菊、喝葡萄酒等习俗。
民国以后这些民俗渐淡,到了20世纪30年代,只留下老人节的传说。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将该日定名“老人节”。1990年后有关部门,于是日组织离退休老年人看电影、开展书画笔会、太极拳和旅游等活动。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日为寒衣节,又名“冥阴节”,后人给已亡故父母祖先“送寒衣”。即由纸店买来彩纸,裁成布匹状,纸上印有牡丹花、菊花、蝴蝶为主的种种图案,有的裁成裤、袄状和冥钱,装在包裹里焚化。旧时在厅堂设奠,现在,在傍晚于门前或街道上焚烧祭品。老丧一律不举哀,新丧不送彩衣。
此俗颇为盛行,一些迷信的人于是日焚烧祭物,甚至影响到市容卫生。
&&&&冬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定出的一个。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气候进入到最寒冷的阶段,有“冷在三九”之说。冬至以后,日渐长,夜渐短。旧时,对冬至非常重视,而且有祝贺的习俗。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可见古代对冬至是很重视的。
民间常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耳朵。”每逢冬至节到,家家户户都吃一顿饺子。这种习俗:相传,汉朝末年,有位名叫张仲景的医生,妙手回春,被称为“医圣”。在一年的腊月告老还乡,他看到农村那些穷苦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好多人的耳朵冻烂了,于是在冬至那天,叫弟子们替他行医,搭棚,盘起大锅,专舍“祛寒娇耳汤”给人治疗冻伤。药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放到锅里煮熬,熬好后把羊肉和药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娇耳”,分给就医的人。每人给一碗汤,两个“娇耳”。服用后,觉得全身和耳朵发热。张仲景热心为大家治病,从冬至到大年三十,人们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后来,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一种食品。也就是现在的饺子。久而久之,成了习俗。从此,民间就有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
&今宝坻的村民还流传着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二、宝坻日常生活饮食习俗
&饮食习俗&&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食风俗,并以独特的民族特色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饮食习惯的形成大致经过了自然饮食和制作饮食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使人类在饮食上发生的质的变化。在满足生理食欲的要求之后,增加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吃好、吃香、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体力、智力,以延年益寿。通过科学考查,可知,早年的中国猿人就已经会使用火了,几万年前的人知道用烧热的石片烤吃食物,也已经学会人工取火,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人会制造彩陶,公元前2000年已能制造黑陶,并已有一种供烹饪用的器皿。可见,饮食风俗可上溯数万年,有文献记载是从夏朝开始的。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无论主食、副食都趋于精、细、香、优的方向发展,在主食方面,许多游牧少数民族,以肉类为主食逐渐过渡到谷物为主食或肉于谷物并重。以前,北方很少以大米为主食,南方很少以麦面为主食的现象已在改变。饮食消费方式上,一般都是一日三餐制。平时讲究吃饱、吃好,节假日讲究吃香、吃出花样、特色、喜兴来。
地方、民族风味&&在中国的饮食习俗中,有诸多流派和地方风味。著名的八大菜系有:鲁菜、川菜、扬菜、粤菜、湘菜、闽菜、徽菜、浙菜、京菜和泸菜颇受人赞扬。这些大菜原来仅限于小范围流行的风味食品,后来,走进大小餐馆,寻常百姓家。这些风味菜肴独具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也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具有地方风味和民族的特色的中国餐馆走向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餐馆在美国就有25000家;在法国巴黎1600家;在荷兰3000家;在比利时有3000家;在英国4000家;在马德里81家;在维也纳70多家;在罗马10家;在加拉加斯50多家。在国内,对具有民族风味、地方风味的菜肴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使民族风味的菜肴显现出丰富多彩的趋势。
天津市宝坻区的宝坻,历史悠久。在源远流长的创世之河中,淳朴的充满智慧的宝坻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高超精湛的饮食工艺,创造出各种精良的饮食之作,使人们的生活,由原始粗糙渐入精细繁盛,为生活增添了无数的光彩与乐趣。宝坻的人们,平时一日三餐,有稀有干,来客时,设宴款待,节日、时令饮食品类繁多。特别是黄庄镇小辛码头村,已成旅游村,设有农家院和农家饭。为了游客吃好吃美农家饭,就要系统地发掘整理各种农家饭菜,以保农家饭的原汁原味。
如宝坻的贴饽饽熬小鱼:宝坻贴饽饽熬小鱼在京津唐一带享有声誉,久盛不衰。历史上宝坻易涝,盛产鱼、虾、蟹、蚌。贴饽饽熬小鱼是宝坻人们平时的一道家常饭,具体做法是:锅内放入少量食油,待油热后,将洗净的小鱼均匀地撒在锅内,待水汽蒸发后,煎成黄色嘎渣,用酱、酱油、醋、葱、姜、蒜、花椒、大料、糖和水烹之,加入适量盐,再将事先烫好的玉米面做成饽饽沿锅贴在鱼汤的上缘,烧熟后,揭开锅,小鱼鲜嫩,饽饽香脆可口,人们一见会食欲大增。贴饽饽熬小鱼制作方法简便,俗称一锅掀。
熘饹馇:用宝坻特产的六瓣红大蒜、当地最有名的林亭口饹馇,也可用杂豆面自制饹馇。做法:饹馇、虾仁、火腿、木耳、青菜为主料,饹馇切成菱形块,火腿切丁,青菜改刀,木耳手撕一下,蒜切片备用。锅放底油,将葱花煸出香味,加主料,出锅前再放蒜片,关火后放入适量盐、味精、鸡精、香油等即可。其特点是蒜香浓郁,质感滑嫩,地方风味突出。
葱花饼:制作葱花饼主料有宝坻特有的三辣之一大葱和面粉,配以精炼的猪油渣为副料。制法:先将面粉加水和好备用;大葱油渣切成沫,加入盐、味精、鸡精、香油等拌匀,卷起做圆形饼,锅内擦油,将饼烙成两面成金黄色,出锅改刀装盘即可。其色泽金黄,外酥里嫩,葱香浓郁,是宝坻人们的家常便饭,菜饭合一,省工省事。
螃蟹卤过水面:过水面和热面汤家家都会做,在此就不在描述了,单说螃蟹卤制作方法:将螃蟹洗净去盖,盖内拨出蟹黄去掉蟹胃,再将蟹腮去掉,蟹身放到盛器捣烂过滤去渣,然后将盖内蟹黄放到一起,也可放入适量的鸡蛋,加盐搅匀,锅内放底油,葱姜蒜炝锅调汁,当汁开锅后,放入蟹汁,关火后加适量味精和香油即可食用。蟹卤拌面鲜香可口,回味无穷。
螃蟹饺子:饺子馅制作与做螃蟹卤相同,将螃蟹处理好后,也可加鸡蛋和少许韭菜,入调料搅匀,把饺子皮捏成筒状,将蟹汁灌进去封口,蒸、烀、煮都可。螃蟹饺子入口鲜而不腻,实属宝坻的饮食特色。用蟹汁还可做蟹羹,蒜末姜末酱油醋调之即可。
吃螃蟹:除蟹卤、蟹饺之外,食蟹方法繁多。卤蟹、蒸蟹、炸蟹、醉蟹、糟蟹酱、剁蟹酱。这里应提及的炸蟹:一般炸蟹是用芦叶蟹,个头小、双钳无毛,滚糊炸之即可;醉蟹,用酒腌制即可食用;糟蟹酱,将蟹洗净入缸加盐腌制,发酵后可食之;剁蟹酱,将蟹卤熟或蒸熟,去掉胃、腮后用刀剁碎成酱,加蒜泥香油拌匀食用,这种吃法老年人居多,连皮带肉一起食用,味道鲜美还补钙一举两得。吃蟹时令应在农历七八月份,在这个时节食蟹最讲究,宝坻人们的口头语:“七上八下蟹最肥”。
食鱼:宝坻历来水多鱼就多,种类也多。现在有些鱼已绝种,绝种的鱼类大体上有:黄钻、刀鱼、红眼鳟子即淡水鮻鱼、针鱼、石鲢鱼、银鱼等。因鱼种类多,大小不一样,食鱼的方法也不一样。前文提到“贴饽饽熬小鱼”,和它一样做法的还有:
粘卷子熬鲶鱼:将鲶鱼去肠去腮洗净,大的可断成节,入锅用油煎后烹汤,调料与贴饽饽熬小鱼一样。在鱼汤之上粘卷子;还有炖大鱼块粘卷子,用大个的鲤鱼、草鱼、花鲢、黑鱼等。去鳞去腮去肠剁成块,入锅煎好后烹汤,但最好加适量的排骨和肥猪肉片。熬熟后,香味飘满街,闻到鱼香味可使人胃口大开。
鲶鱼丸子:将鲶鱼洗净,去腮去肠,用刀把鲶鱼剁成肉泥。加副料:酱油、糖、料酒、盐、少许醋、葱、姜、蒜切成沫,味精、五香面,调匀,做成丸子,烧、汆都可;用此料还可做成“咸食”(其实是用油煎成的鲶鱼肉饼)。这种丸子也可用嘎鱼来做。
白水煮鱼:选一至二斤的鲤鱼、草鱼、大鲫鱼都可,用水煮之,煮熟后捞出上桌,另加酱油、醋、姜蒜沫调好料一碗,用鱼肉沾料食用,颇有蟹肉之味道,清淡可口。煮鱼的汤加上汤料,又是一道鲜美的鱼汤,一做两吃。
煎咸鱼:选用一两左右的鲫鱼,去腮,去鳞,去肠,洗净加盐腌制,然后入锅用油煎熟,宝坻的人们最讲究吃烙大饼卷咸鱼,吃起来香脆爽口。
炖咸鱼干:制作咸鱼干要选用大鱼。方法是:将鱼去鳞去腮去肠,由脊背劈开,鱼肚相连,成圆形扁片。洗净后入缸,一层鱼、一层盐,腌咸后出缸晒干。食用时,将鱼干切成块,用开水发开,入锅烹汤,调料与熬鱼同,也要加适量的排骨和肥猪肉片。炖鱼干要大汤大火,炖熟的鱼干入口有吃瘦肉之感。
蒸咸鱼:选用2两左右沉的鲫鱼或其它鱼均可。去腮去肠去鳞洗净。入锅用油煎成两面金黄(不加糊),将煎好的鱼码在盛器中,一层鱼,一层盐,然后用锅蒸,蒸的次数越多越好吃,现在用高压锅蒸一次便可。其调料只有百味之首盐。入口咸鲜,纯鱼味。
白菜熬干鱼:虾米小鱼可炮干鱼,将小杂鱼洗净,锅内擦少许油,入锅摊开,小火炮成黄色嘎渣后,出锅晾晒,干后备用。到冬季,锅贴饼白菜熬干鱼一锅掀,再烧几个辣椒拌在里边,味鲜辣香还能驱寒。
辣鱼杂:宝坻人们有一句口头语:“舍得老子娘儿,舍不得大鱼肠。”意寓是什么都可以舍弃,鱼杂不能不要。可见鱼杂对食欲该有多么的重要。辣鱼杂的做法:将大鱼肠取出,摘掉苦胆和苦鱼肠(也就是带有食物部分鱼肠)。大鱼肠应改刀,鱼泡用刀割破,加底油烧热,鱼肠入锅摊开,待水汽基本蒸发后,烹汤,调料与熬鱼一样,不要忘记放入辣子,大汤急火,烧成一可汤出锅即可。切记,鱼杂好吃不好吃都在于开始一定要将水气煸干,这样才会好吃,很有地方特色。
食河虾:在宝坻的农村人们吃虾可分:卤虾、炒虾、炸虾、糟虾酱、摔虾仁。糟虾酱与糟蟹酱是一样的。将虾洗净入缸加盐密封缸盖,当虾酱发酵后即可开缸食用;摔虾仁:是用开水将虾焯熟晒干,然后装到口袋里用力摔,去皮成虾仁备用,炒虾仁、做馅都可。
食螺蛳:宝坻盛产螺蛳,人们都爱吃。吃法有:煮螺蛳、炒螺蛳,将螺蛳肉拨出来,加韭菜炒螺蛳肉,将拨出的螺蛳肉加调料伴着吃。还有把螺蛳肉剁碎,烙饸子吃。吃螺蛳肉具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食蚌:蚌的种类很多,但除了蛏外,蚌肉似胶皮嚼不烂,可是做汤味道鲜美汤汁乳白色,把蚌肉剁碎加韭菜炒着吃或烙饸子。是一道宝坻地方特色风味小吃。
食粥:宝坻的老百姓,一天三餐,早晚两顿饭有粥,家家如此。粥有:高粱面粥、高粱渣粥、玉米面粥、玉米渣粥、大米粥、小米粥、大麦米粥、豆粥、南瓜粥、白薯粥、甜沫粥、到腊月初八还有腊八粥。除此之外还有:
豆面菜粥:这种粥制作简单,先把黄豆加工成面和渣。做时,选用白菜、菠菜或可食用的野菜做原料,用葱、姜、蒜、盐、油、五香面等料炝锅,然后,放入切好的蔬菜翻炒,再加水放豆渣、豆面加火煮熟。这种粥清淡的可做主食,口重时也可作菜肴。
&馇咸豆粥:馇咸豆粥时,提前先把黄豆泡好,锅内放油少许,油热后放入葱、姜、蒜、盐、五香面等,将葱煸出香味时,再放入黄豆和蔬菜,一齐炒,炒到七八分熟时,加水放入玉米面,此粥熬得要稠。咸豆粥营养丰富,鲜香可口,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懒豆腐:亦称小豆腐。做懒豆腐开始和做豆腐一样,先泡好黄豆,然后用磨磨出浆、不用过滤。用葱、姜、蒜炝锅,也可少许放些蔬菜,翻炒后放豆浆,如太稠可加适量的水,熬熟即可。味道鲜美无比,营养丰富,可软化血管,常年饮用延缓衰老。
打糊饼:在过去,宝坻的人们比较贫困,家庭妇女想尽办法调剂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不知是那年那月,,又不知道是谁发明的,这一道正餐便饭。打糊饼做法简单,省油、省柴、省菜又省时间,吃起来非常爽口。做法:主料使用玉米面、高粱面、小麦面均可,但使用玉米面的居多。有掺馅的,也有饼上加馅的。通常用温水或剩粥和面,使和出的面比摊煎饼的面要稠些。馅糊饼属饭菜合一做法,面和好后,将切碎的葱、韭菜、白菜等馅料,加油、盐、五香面拌匀。如做掺馅糊饼就把馅与面和在一起,然后用锅炮熟;如做馅糊饼,则要先摊面,再把馅摊在面上,炮熟。两种馅糊饼各有千秋。做得好糊饼,上嫩下脆,色香味俱佳,用这种家常菜招待游客准受欢迎。
蒸散馔儿:节日饮食习俗。比如,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署伏的面、立冬吃饺子、腊八粥。春节蒸发糕、蒸粘糕、蒸馒头、蒸豆包、蒸团子、打散馔儿等。现在是家家常吃的饭食,都会做。散馔儿恐怕现在有的人都未听说过,它是用锅蒸出来的正餐糕类主食。
做散馔儿原料多用黏高粱,白黏高粱面做散馔儿口感最好,黏面二、其它面一的比例和面。和面前,先将面粉入锅炮热炮干,然后,用开水加糖和面,少许加水,边加水边用手反复抄腾,到潮湿粉状,手攥成团,触之即散。
做散馔儿要用蒸锅,锅内添水,水上放平屉,平屉上铺屉布,然后用粗箩或筛子往锅里筛和好的面粉,待厚度到5厘米左右,用铲子把表面抹光,再用刀切割成块,盖上锅蒸30分钟即可出锅。色呈淡紫,上下两面光平,口感是,干、松、软、甜、散,吃起来风味独特,为糕类食品一绝,是农家独有的食品。
时令食品属于季节性食品,如:烀青棒子,烧青棒子、烀豆枝儿、烀白薯、烤白薯、碾转儿等,都和农作物成长期有关。特别是宝坻有收一年吃十年的说法。可是,由于地势低洼,十年九涝,时常也有断顿的时候。有的年头,青黄不接时,就将快要成熟的粮食打下来充饥,有的粮食必须要到季节才能食用。
碾转儿:过去宝坻,在麦收前夕,麦子定浆壮籽后,农户常把尚在泛青的麦穗采回家,放到笸箩或簸箕里搓下麦粒,然后用锅炒熟,去掉麦壳和杂质,剩下纯麦粒,再用碾子轧成饼片或用石磨磨成带弯的长条状,似破开单股细麻绳。吃在口中,会有浓浓的清香味,如加蒜泥、香油拌均,可作菜肴。它既是零食也可做主食,是一独特风味的农家小吃。做碾转儿季节性强,只能在麦收前几天的时间里,可抢偿这鲜美食品。
烀棒子:宝坻地区的人们将玉米称为“棒子”。烀棒子很简单,将七、八成熟的青玉米去掉外皮,留下贴玉米粒的几片嫩皮,入锅用水烀熟,吃起来香甜可口,别有一番风味。烀棒子的水,还有清血质、降血压、降血糖之功效。青玉米也可烧烤,它另有特殊的风味。烀棒子锅还可同时放入白薯和青豆枝儿,一锅掀。青豆枝儿烀熟后可直接拿着豆枝儿剥豆粒吃,也可剥出豆粒加调料拌着吃,这些食品只有做零食不做主食。在过去,城市的居民吃不到这些美味佳肴,纯绿色的农家风味小吃。
改革开放后,随着反季节食品时代的来临,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青棒子,如今有了黏棒子,水果棒子等,适应烀吃的优质品种大行其道,以其味道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宝坻的喜庆礼仪习俗
&&&&&1、婚嫁: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大喜之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意味着男女已经长大成人,到了组成家庭,传宗接代的时候,是“喜事”、“红事”。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围绕它有着十分严肃、隆重的仪礼。就是古语所说的“六礼”。主要有“纳彩”、“问名”、“纳吉”、“纳证”、“请期”、“迎亲”。
&&&(1)保亲,就是“六礼”中的“纳彩”。在旧社会,男女婚姻都由父母包办,由中间人牵线,俗称“说媒”。社会上专有保媒拉线的女士。人们称他们为“媒婆”,有的官府还委以专司其事的称之“官媒”。另外还有指腹为婚或“娃娃亲”等。
&&&&(2)过门帖,婚事基本说定后,首先就是“过门帖”男女双方各用红纸折子写上婚配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三代名号、职业、由媒人传送,这是“六礼”中的“问名”。主要是让算命先生算一算,双方“八字”是否相生相克,如双方“八字”相合婚事基本可定。
&&&(3)放定,既是订婚。“六礼”中的“纳吉”。俗称过“龙凤帖”。放定可分两个仪式,有放“小定”和放“大定”之分。从放“小定”至放“大定”,时间较长,三、五年,十几年不等。放“大定”既是男方通知女方迎娶的日期。当女方收到“大定”彩礼时,即“六礼”所说的“纳证”、“请期”。此仪式常在迎娶前一百天举行,由男方在上半月、下半月各选一个吉日,让女方决定用哪个吉日,为的是躲开女方的经期。旧时认为,如行经期结婚,是“红马上床,家败人亡。”又如,女的过门后立即怀孕,未经过经期,生男叫“迈门子”,生女叫“迈门花”,说什么“迈门子,妨到底”,“迈门花,妨三家”。所以,迎娶日期的选择格外谨慎。
&&&&放“大定”过彩礼数量不一,大户人家则有十二抬、二十四抬、三十二抬不等,一般的民户,则是以女方所要的彩礼数量为准。
&&&(4)陪奁,就是现在所说的送嫁妆。宝坻的旧式婚礼,女子出嫁都是头一天过嫁妆,由女方请男宾四至八人,抬夫若干人,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到男家为之陪奁。当天女方要请亲朋好友吃饭,可是饭不能白吃,请来的宾客要为出嫁女送贺礼,布料、首饰、银元都可,谓之“填箱”。
&&&&陪奁的多少,根据女家的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民户以一对箱子,一对匣子,一对瓶、一对罐,为多,视为“六抬”。富户人家陪嫁有二十四抬,三十八抬不等,但必须有瓶、罐、箱子六大件。其它为钟表,盆景,古玩,字画,金,银铜器等。此外,脸盆、尿盆、脚盆、子孙盆必须有的。最贫的户只陪有一对匣子,一个梳妆匣子,一盏长命灯,俗称“三匣一儿喇”。长命灯用锡铸成,形似喇叭,戏称儿喇。
&&&&(5)迎亲,六礼中所说的“迎亲”,也叫“迎娶”。迎娶礼仪凡多。
&&&&搭喜棚,喜棚可分夏凉棚、冬暖棚。女方家贴单喜字,男方家贴双喜字,门口贴对联,如:“吹笙堪引凤,攀柱喜乘龙。”横批;“天作之合”、“龙凤呈祥”等。
&&&&迎娶前,男方要找四位全福人为新郎新娘做被褥,被褥四角缀上花生、枣、栗子、意为早生贵子爱女。婚期头天晚上,要宴请亲朋、厨师、宾客等,谓之“请支”。还要请吹班,晚上吹吹打打,谓之“响房”。将迎娶花轿摆在庭前,谓之“亮桥”。找四个童男陪新郎寝于新房中,谓之“压炕头子”,意为多生贵子。
&&&&喜房,房中设天地桌,供奉天地爷,五供蜡扦,桌上放桃木弓,柳木箭,新秤杆,宝瓶。除“娶新太太”其他人不能随意出入喜房。
&&&&旧习俗,男方要请一位年长的女“娶亲客”,是全福人、懂礼节、能应酬。在找一个童男,给新人提盖头,要用一只手提到底,途中不倒手,否则新娘将来会改嫁。另有一男孩,从男家带一壶水,倒在女家的水缸里,再从女家打一壶水倒在男家水缸里,谓之“金银水”,互相发财之意。
&&&&发轿,迎娶仪式正式开始。通常都是在早晨五六点钟,发轿前,男方先派两人抬着食盒内装鱼、肉、米、面四色礼放到女家,女方收留部分礼品后,将准备好的“子孙饺子长寿面”装入食盒再抬回男家。
&&&&发轿前,首先由“支客”向娶亲事主请示:是否可以发轿,娶亲人先到喜房给天地爷上香。这时,支客高喊:“娶亲人上香啦!”院内鼓乐齐鸣,由支客托一铜壶茶盘,内有皇历一本,苹果一个,红灯一盏,小镜子一面,神香一柱,女娶亲人“照轿”,意为驱邪。女娶亲客坐在轿里,谓之“压轿”,不放轿帘。同时,新郎与娶亲男客、提盖头、金银壶的二男童一同上轿出发,轿前鸣锣开道,旗牌伞扇相随。
&&&&娶亲行列到达女方村口,首先鸣锣,女方闻讯即将大门紧闭,意为辟邪气。由娶亲男客陪新郎官叫门:“开门、开门,别误吉时。”女方支客向外喊话:“奏吉庆曲吧!”外面吹班鼓乐齐鸣。请娶亲人员到客房,向东家道喜,新郎拜见岳父岳母,谓之“谢亲。”随后赴宴准备回程。
&&&新娘上轿前,先用线绞去脸上的汗毛,谓之“开脸”。改变发型,由长辫改纂,穿上红腰子,换上婚服,蒙上盖头,怀揣宝瓶,宝镜,由姑表兄或舅表兄等人抱上花轿,一路之上,不许下轿,不许回头。
&&&&途中凡经过庙、祠、坟、井、桥时,要撒喜字,女娶亲客用红毡子将轿遮挡一下,意为“避邪”。
&&&&娶亲队伍临近家门时,也须先鸣锣,喜轿到门后,新娘下轿脚不能沾地,由二女童搀扶,走红地毡,另有一童男一童女,用两块毡子向前倒着走,曰:“倒毡子”。由新郎官象征性的射三箭,谓之“桃花女破周公。”然后,新娘跨过木马鞍,象征一生平安。再迈过碳火盆,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日后夫妻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到天地桌前,天地桌左右,坐着新郎的父母,大宾,证婚人和主婚人。由支客大声高歌:“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三叩首;二拜高堂,三叩首;三拜宾客,三叩首;夫妻对拜三叩首,将新郎新娘送入洞房。”
&&&&婚后琐礼很多,新娘由上轿到第二天早晨不得出去大小便,怕冲喜。所以新娘出嫁的前一天不进水米到洞房后的第一个锁礼,就是“坐帐”。新郎新娘双双坐在炕沿上,然后新郎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谓之“初会”。旧时这是新郎新娘第一次见面,俗称“露脸”。
&&&&&然后吃“子孙饺子”,一男童在外大声问“生不生”,新郎则回答“生”,表示能生儿育女。接着还要饮交杯酒,酒杯用彩线系在一起,由女娶亲客递给新郎新娘各一杯,各饮半杯再交换,谓之“千里姻缘一线牵”,这就是“合卺”之礼。
&&&&当晚要吃团圆饭,新郎新娘首席,由女娶亲客奉陪,吃什么都要说一句吉祥话,如吃馒头,则说“满口福”,吃丸子则说“圆圆满满”,以示祝愿。最后是“拜三代”,“认大小”。俗话说:“新媳妇不拜祖,不是本家人。新婚之夜,长命灯不灭,夫妻二人不说话,妈妈列,谁先说话谁先死。
&&&&第三天,新娘由男方的长辈带领到左邻右舍,当家十户进行拜望,称谓“拜三”。然后新娘新郎夫妇乘轿或马车到娘家会亲,俗称“回门”。见面后,先拜见岳父岳母行叩头礼。再分辈认大小。
&&&&酒宴。旧时结婚最讲究的是摆酒宴,不论大户小家,事主必须给来贺喜的亲朋好友预备酒席,谓之”办事情。”凡是“办事情”男女双方均各自设立帐房,收礼盒,亲友前来贺喜,谓之“随份子”,“行人情”,“随礼”。男方叫“结婚喜酒”,女方叫“馈奁”喜酒,也叫“填箱酒。”
&&&&酒席的丰简,视事主的经济条件而定。分“荤招”和“素招”两种,一般农户都用“素招”。所谓“素招”席面上没有鸡鸭鱼肉,只设四盘八碗素菜,俗称四八席。大户人家办酒席用鸡鸭鱼肉,海鲜等称“荤招”最低的是六盘八碗,俗称“六九席”,最高档的称“四四”到底,“八八”翻番等。四四到底,即四干、四鲜、四荤、四海鲜、随吃随添,不见空盘空碗。酒足饭饱后,再上四鲜,即苹果、香蕉、橘子、蜜柑等,谓之“压桌水果”。八八席与四四席大体相似,花样多点,增倍加翻而已。
&&&寡妇再嫁。寡妇再嫁的婚礼,仪式与新婚差不多,但简化的多。寡妇再嫁时,其夫家往往提出非常苛刻的条件,索要大量财物。再嫁时要向婆婆、公公行叩别礼,给亡夫烧“离别纸”,结婚时间多在下午,新娘下轿先不拜堂,要先去五道庙拜土地,回来的路上,男方左手拉一把扫帚,扫除邪恶。右手拉一根长杆,意为“一杆子扎到底。”肩上披一条中式白腰裤子,表示“白头偕老”,路越走越光明。女方要提盏红灯,新房门后放一把镰刀,以防故夫“勾魂”。
&&&&2、祝寿习俗
&&&&过生日做寿古来就有,但只限于官宦与大户之家。到了清末明初,民间才兴起过生日之风,而且有一个老例:庆九不庆十,如办五十寿辰时,是在四十九岁举行,余者类推。只有长辈才举行贺寿活动。年轻小辈,如父母健在的,不能办生日,有的未成年的公子哥,在父母允许并且亲自操持下过生日,只不过做碗面条,煮几个鸡蛋而已。在吃鸡蛋前,先将鸡蛋在桌子上滚一下再吃。意为,一年平安顺利的一滚就过去了。
&&&&做寿庆,有钱人家像办喜事一样,夏搭凉棚,冬搭暖棚,棚内挂寿字,每角绘一个桃子,寿字的一点也画作桃子,谓之“五桃献寿”。老太太办生日,在四角和中间绘五只蝙蝠,谓之“五福捧寿”使人一看,便知是男是女办寿日。
&&&&棚外还要搭上红黄两色的牌坊,挂上红黄两色的彩球。棚内设茶座,茶点上挂有鹤鹿同喜,镶万不断的桌围帘。
&&&&寿堂设在正厅,男寿星正面挂“百寿图”、“一笔寿”,供奉寿星老,案上摆有蜡扦,糕点寿烛,女寿星正面挂“五福捧寿图”、“麻姑献寿”,案上摆鹤叼莲花的蜡扦,不论男、女寿星,供品一律为寿桃寿面。
&&&&受贺人按男左女右坐寿堂上,接受亲友的拜贺,一般不行叩头礼,只是“两揖三叩”、并说:“祝您多福多寿”。等吉语,只有直系亲属、子侄、外孙才行“两揖三叩首礼”,对未成人的孙子、外孙等,还须给些叩拜礼赏钱。如果长辈来贺寿,受礼人要主动离座,让长辈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给他(她)叩头。
&&&&祝寿结束后,老寿星及其家属、亲友齐聚寿堂,先由老寿星上香、子女行叩拜礼,然后将挂在寿堂上的“寿星图”或“麻姑图”请下来,列队送到门外焚化,谓之“送驾”,随后亲友入席,酒宴开始,至此庆典始告礼成。
&&&&有些大户人家,庆寿礼时,还要办堂会,请戏曲艺人演戏祝贺。
&&&&不同形式的办生日。家境富有、年事已高、想在有生之年看看个人的后事,采取红事白办的方式。
&&&&生日到,门前扎彩球,高塔彩牌楼、院内搭寿棚,设香案、男供“寿星图”,女供“麻姑”,高搭经台,请和尚、道士念寿经,谓“祈运增幅延寿、消灾解厄吉祥道场。”请冥衣店糊楼库、箱、柜、金山、银山、桌子、盆景等纸活。楼库上写明“天堂寄存”、箱、柜上要贴上封条。到晚上,由吹班前引、僧、道随行送到庙场前焚化,意为未死之前先建“冥府”。
&&&&放生是最大的善举,可以增福延寿,在这天,子女由市场购得鸟雀,活鱼等到野外、河里去放生,放的越多功德越大。
&&&&3、生儿育女习俗
&&&&男女的结合,生儿育女本是自然规律,生男曰“贺璋”之喜,生女曰“弄瓦”之喜(意为织布纺线)。由此派生出很多繁琐的习俗。
&&&&洗三,婴儿降生后,三天要给婴儿洗澡,谓之“洗三”,可以给婴儿洗去“前世”带来的污垢,使之今生平安吉利,同时,也有消灾去病之意。
&&&&洗三前,本家要备好点心、小米、斗、升、锁头、毛巾等,若是女孩,要用红丝线穿好绣花针,在酒盅里用香油泡三天,洗三时给女婴扎耳朵眼。
&&&&洗三的仪式在午饭后举行,由接生婆主持。首先,在产房内设香案,供奉:三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痘疹娘娘,眼光娘娘神像。香炉用小米做香灰。产妇的炕头上供炕公炕母。由产妇的婆婆上香叩头,接生婆随拜。拜后,将一盆盛有槐条、艾叶熬成水的铜盆毛巾等摆在炕上。接生婆抱起婴儿,再拿棒槌在盆里搅,边搅边说:”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了。”开始给婴儿洗澡,边洗边念祝词:“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要比一辈高,洗洗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然后点燃艾叶球,生姜片做托,放在婴儿的囟门上,灸一灸,再给婴儿梳妆打扮,也是念念有词:“三梳子,两拢子,长大带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女婿)准四衬,刷刷牙,漱漱口,人群说话不丢丑。”用鸡蛋在婴儿脸上滚一滚,说什么“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白白嫩嫩的,真是爱煞人。”然后再用大葱打三下(意即聪明),再把金银小锞子往婴儿身上掖,说:“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穷人。”用镜子&照照婴儿的屁股,把各种纸制的鲜花撒在婴儿身上,意即不出天花,又没灾没病。这时,姑姑姨娘,本家长辈都要向洗盆内投钱,首饰等,谓之“添盆”。由婆婆将供奉的神码,香根取下,送到院中焚化。接生婆将“炕公、炕母”的神码取出焚化并说:“炕公炕母本姓李,孩子大人交给你,多送男,少送女。”把焚烧的灰用红纸包好,压在炕席底下,让他(她)们永远守着炕头,保佑大人孩子平安。随后向本家请安、道喜、请赏钱。“添盒”金、银、小米、毛巾、鸡蛋、喜果等,一股脑的归接生婆兜走。
&&&&办弥月,弥月即“满月”。宝坻习俗,婴儿降生后,有作“十儿”的,有办“满月”的,也有庆“百岁”的,总的看,还是办“满月”的居多。
&&&为小孩办满月,有许多妈妈例。首先要给小孩剃头,名曰去“胎毛”,说是防“压运气”,还要剃去眉毛,小孩长大后“别没(眉)眼高低的”,意为将来能观察事物。
&&&&办满月,门前也要高搭彩牌楼,挂红黄彩珠,院内搭客棚,正厅铺红毯,挂绣花桌帘的八仙桌,供满月神,即碧霞元君等十三位娘娘,本命寿星,门神,灶王、土地、炕公、炕母等家宅六神,高点红蜡烛,左右设案陈列所收礼品。
&&&&小孩的枕头用红布做成,蓝布做压枕子,内装红高粱、枕头有一头缝一个小辣椒,内装小孩头发,意为装着小孩的灵魂,小孩的魂不能丢了。
&&&&给小孩带的第一顶帽子,男孩必须是虎头帽,女孩必定是莲瓣帽,长大后面似莲花。给孩子穿的第一双鞋,是老虎鞋,要绣上两只大眼睛,意即引导小孩看路准,不摔跤。小孩穿的衣帽,讲究用“姨家布,姑家活”,给小孩缝衣服或裤子,故意用姑家姨家各一块不同颜色布料,作出不同颜色的两个袖或两个腿。孩子穿了不得病好活。还有姑家送鞋、姨家送袜。有的户小孩做满月还请吹班奏乐,以增添喜悦气氛。
&&&&抓周礼、小孩满周岁也叫“庆周岁生日”。在民间流传很广。
&&&&小孩庆周岁,虽然不像办满月那么隆重,但亲朋好友不请自到。大都以线穿钱、穿珠宝、金银小锞子、金银锁等,套在小孩的脖子上,谓之“挂钱”。
&&&&“抓周儿”的仪式都在吃中午的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在炕上、床上或桌上,摆上印章、书、文房四宝,算盘,钱币,首饰,花朵,胭脂,食品,玩具。女孩则要加摆铲子,刀,勺,剪子,针线等。让孩子坐在中间,不预任何诱导,任其选拿,视其先取何物,以此来测卜长大后的志向。如果小孩先抓印章,必定做大官;抓文房四宝,长大好学,必有锦绣前程;抓算盘能理财;如抓玩具、食品,也不能斥之为“好吃”,“贪玩”,也要说成长大后必有口福。总之,长辈们对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在一周岁之际,为其祝愿而已。
&&&&为儿女消灾祛病的习俗,旧时,医疗条件较差,又缺乏育儿保健知识,贫困之家,无力求医,往往去求神佛保佑。
&&&&还童儿,属道教仪式,是许愿,还愿的一种形式,人们认为,孩子是送子娘娘赐给的,孩子有了病,是由于不慎触犯了神灵所致,娘娘要把小孩收回去。所以到冥纸铺糊一个小纸人,写上小儿的姓名,等娘娘庙开庙时,由孩子妈妈到庙里进香还愿,将纸童儿焚化,意味着把纸童儿做小儿的替身,还给了娘娘,孩子就好活了。
&&&&送娘娘,也属道教仪式。多是在小儿久病经许愿后痊愈,择吉日举行,供奉十三位娘娘和家宅六神,上供叩头,而后将神码向东送出,送的越远越好。而后焚化,富户人家还要办酒席庆贺一番。再向四邻亲友各家要一寸布,做一件“百家衣”,意在小儿永不有病长命百岁。
&&&&跳墙,也称“跳门坎”。是佛、道两教均有的仪式。过去有的小孩生下来体弱多病,经算命的先生占卜,认为在俗家不好活,须当和尚或道士就破解了。于是大人便领着孩子到庙里烧香许愿,愿当“跳墙”。与僧或道士商妥,择吉日举行仪式。
&&&&仪式开始前要给孩子洗身,斋戒三日,剃光头,换上僧衣或道袍,带着礼品到寺庙里认师傅。先由家长给神、佛上香,再叫孩子给佛祖、师傅、师叔行三叩头礼。然后师傅送来红帖子,上书“皈依三宝弟子法名某某”,将一挂用丝线拴着的三枚铜钱的“锁”和一挂佛珠套在孩子的脖子上。这时众僧或道士高声诵“吉祥语”、“大悲咒”等。仪式后,大户人家要给僧众或道士一顿素宴或以金钱顶替,小户人家只给师傅叩头或稍有表示。
&&&&孩子认师后,便成了“寄名子弟”、但在每年开庙会时,由家长领着到庙里打钟撞馨,伺候香火半天。
&&&&跳墙,是还俗之意。一般是在年满十八岁或结婚前举行。“跳墙”的当天,富户人家舍寺庙一头驴或一匹马,小户人家则给糊一头纸驴,以示替小孩今后在寺庙里出力,侍奉佛祖。另外,还须买五十双筷子、扫帚、掸子,备用。殿前放一条板凳,搭上红布,表示庙的红墙。
&&&&仪式开始,家长领孩子上殿烧香叩头,师傅将原来挂的“锁”剪下来,再叫孩子打扫一下殿堂,披上僧袍,面南而跪,师傅走过来说:“自小多灾病,父母担惊骇,自许入空门,全凭佛祖带。前殿不打扫,后殿不礼拜,脱下僧袍来,赶出山门外。”再将一百根筷子一齐撒于孩子的头上,意即打了一百禅杖。这时,孩子甩掉僧袍,跳过板凳墙,向前跑一百步不准回头,众僧齐诵“消灾免难经”,最后由值堂僧将香根及纸驴一并焚化,还俗礼成。
&&&&孩子从庙里回来,要洗澡、理发,以示一切从新开始。
&&&&4、宝坻的丧葬习俗
&&&&宝坻人为发送亡者,特别是年老去世之人所举办的一种活动。按宝坻的传统习惯,人们结婚时要贴红对联,戴红花,新郎新娘要披红挂彩,故称“红事”。而人死了,其子孙们要披麻戴孝,一律用白布,故称“白事”。丧事活动的历史悠久,究竟从何日起,已无从考证。
&&&&丧葬是人生最后一次生活礼仪,表示人生最终归宿的程序,因而隆重、庄严、肃穆,但也非常繁琐复杂。这一复杂的礼仪,家家户户无不遵循这一约定习俗礼仪。“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丧葬礼仪,体现了人类的尊严与自我尊重。这种活动,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而沿袭至今,但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移风易俗,举办丧事的活动已从简许多。
&&&&(1)、倒头
&&&&易篑。过去,无论是大宅小户,长辈必居正房,以东为上,而且必居东屋,人生病都躺在炕上休养,一旦病情恶化,就要作好“停尸”的准备,有的准备小木床,叫“太平炕”,“吉祥板”。有的则将门板摘下来代替。病人未咽气之前就得从炕上移到“太平床”上,古时称“易篑”就是换床之意,俗例说:“不能叫死人背着炕走”。
&&&&(2)、小殓
&&&&趁病人还没有咽气,要将寿衣穿好。否则,叫没穿上衣服走等于光着身子到阴间,实际是趁尸骨未僵,便于穿载。病人一断气,儿子要用饭瓢子敲打上门坎,边敲边喊:“您拣好道走啊”,谓之“叫道”。叫道后说人有七窍有七魂,得送七便纸。
&&&&寿衣俗称“装裹”,即装老的衣服。寿衣分官衣和便衣两种,官服又分“清服”、“明服”两种。便服、棉裤、棉袄、长袍马褂,不论季节,一律穿棉,必须穿布鞋,鞋底绣莲花,不许穿皮衣、皮鞋。内衣不许钉纽扣,只缝带。衣料不许用缎子,因与“断子”谐音。寿衣的件数必须是单数。如果是女人,袖内放“九连环”一枚,镇恶鬼用。
&&&&铺盖非常讲究,少则三铺三盖,多则九铺九盖,还讲铺黄盖白,取之“铺金盖银”之意。在停尸床前设供桌,摆上“长明灯”,摆一碗“倒头饭”,上插三根筷子,每根筷子上端插一个面球,名曰“打狗棒”,还有三碗“打狗饼”。小殓仪式完成。全家孝属跪在灵床前高声举哀,焚化“倒头纸”。和尚、道士诵“倒头经”,将从冥店买来的车轿在门前焚化,谓之“倒头车”。门外挂起“挑纸钱”,用裹好纸毛的秸杆,挑白纸钱,纸钱的条数与亡人岁数相等,挂的位置是男左女右。
&&&(3)、报丧,大殓前,主家请人向至亲好友送信,请他们“探丧”。时称“报信”,也叫“报丧条子”。亲近的至亲、孝孙、孝幼要亲自去报丧,报丧时要穿孝衣或系一根孝带,不能进门,等人出来时,无论长辈小辈。都要磕孝子头,俗话说:“孝子头满街流”,“孝子头不分大小”。这时,丧家要在门口用白纸写出“某宅丧事,恕报不周”,并公布丧事礼仪日程。
&&&&(4)、成服
&&&成服即穿孝,戴孝。传统礼仪,谓之“遵礼成服”。男女孝属,均穿白布长袍,俗称“孝袍子”。子女孝衣不缝衣襟,腰间系麻绳,称之“披麻戴孝”,姑爷的孝袍子要缝底襟、不戴孝帽。孙辈重孙辈在孝帽上分别钉红色和粉色的棉球,在孝袍上缝一块或两块红布,外孙男孙女钉一块蓝布。死者是男钉左肩,是女钉右肩。死者家属,一律蒙白鞋,如双亲都以去世,则蒙严,有一健在,则不蒙严,留一黑后鞋跟,孙男孙女要留红后鞋跟。
&&&&(5)、大殓
&&&&大殓为“入木”,俗称“入殓”或“棺殓”,即将亡人安置棺中,这时亲属都在两侧,谓之“亲视含殓”。殓前搭好灵棚避日月光华。
&&&入殓时,由长子或长孙抱头,其他子孙在两旁把衾单垫褥一兜,口喊“爸(妈)请您迁居啦,”平稳的放入棺内,并将“打狗棒”放在亡人袖口,再亡人手里放几枚铜钱,谓之不能让死人空着手走。安置好后,即举行“开光”仪式,由长子用筷子挟着湿棉球,擦拭亡人的眼睛,边擦边念道:“净净眼,眼观六路”,再擦试口耳,念到:“净净口,越吃越有。”随后全体孝属一一向棺内探视,瞻藹遗容,转身大哭,名曰:“举哀”。表示最后诀别。将子盖、大盖盖好,至此大殓结束。
&&&&(6)、灵棚
&&&&不论大家小户,只要举行基本丧礼,都要搭灵棚。灵棚基本有两种,一是平顶席棚,棚顶四周有白色的挂檐,前面四扇屏风;另一种是起脊的大棚,设有瓦拢,柁头、鴟吻跑兽、钟楼、鼓楼,十分壮观。灵棚内搭经台,道士经台为“阁楼式”,佛僧经台“佛龛式”,亦称“壸门”。门前与街道搭“过街棚”和“过街牌楼”。棺停灵棚正中,将棺用绣花帐子围起,称“堂罩”灵前挂白布云头幔帐,左右两侧挂白布帘。灵前供桌,挂素花桌帘,摆供品,香炉,蜡扦、长明灯。灵前还要搭月台,台的四角绿色柱子,绘金色花纹,顶装天花板绘云纹仙鹤图案,柱有檐,台有栏杆,地板上铺地毯,三面是台阶。月台两侧摆纸活:执幡提炉的童男童女,灵人两对,其中有厨子、男仆、老妈子、丫头和四季盆景等。月台两侧放四张桌子,放金山、银山、绸缎、文房四宝、古玩、烟具等,月台前面的立柱中,挂亲朋好友的挽联,月台下摆放花篮纸活。
&&&&(7)、接三
&&&&接三也叫“迎三”和“送三”。亡人子女要为亡人准备车轿、银钱送行,亡人的灵魂到地府去报到。
&&&&纸活。本家要到冥纸铺糊一份车或轿。大菊花青的辕马、车轮能转,能拉着走,名曰“落地拉”。车前顶马一匹,骑一官人,车后有随骡。车上的纸活都要用金银纸。四只箱子粉红色,绘有花卉,每只箱子都有两个抬箱人。如果死者是妇女,还要糊一头牛,说是妇女一生糟蹋水太多,阎王爷罚她喝脏水,牛可替代喝。
&&&&接三之日,本家将纸车马、纸箱放在门前,车内、箱内放入烧纸、冥钱、金银锞子贴上封条,给赶车的、跟车的、抬箱子的人还要起一个名字,如“王福、金财、赵禄、张妈等,用小纸条写出来贴在纸人身上,并给每人身上挂纸钱,金银锞子,一个烧饼,意为发了钱粮。
&&&送三。一切都准备好以后,孝子起立,僧道法器齐鸣、全体孝属及亲友一齐高声举哀、孝子孝女喊着:“爸(妈)上车吧。”长子挑着纸钱,其余孝属分长幼辈分紧跟其后,每人都由两人搀扶,步出大门,次子以下及亲友后边的拉着前边的衣襟成为一串。鼓乐前导,出门往西,送出村外的五道庙,将纸车马、箱子、牛等纸活。挑纸钱放入车内一齐焚化,鼓乐、僧道吹奏念经,孝属跪在正中行三叩首后,呜一声大锣、鼓乐等全收。孝子回身向众亲友道谢。送三仪式礼成。
&&&&(8)、行奠礼
&&&&发引的头天晚上,行“行奠礼”俗称“行奠”。由支客高喊:“孝子、孝孙、众亲友行奠开始!鼓乐伺候着!这时笙、管、笛、箫齐鸣奏乐。先由长子、长媳妇四叩首礼,一次下排,最后是三亲六姑,亲朋好友。每人礼毕,支客都要喊:“谢”。这时孝属分出男女,向前抢一步行打扦谢礼。行奠礼属女儿最累,死者多大岁数,就磕多少头。
&&&&(9)、吹鼓手
&&&&可分两班,设在大门外的为大班,也称“大吹”,设在灵前的叫“小班”也称“小吹”或“细吹”。外面的接客,里面的随客,各有分工。
&&&&(10)、亮罩,亮执事
&&&&发引的头一天下午要亮罩,亮执事。一般都是在事主的大门口。杠可分头杠、二杠、三杠直到五杠。(五杠是穷人使的杠,不用花钱租赁。)棺罩绣片也分三等。有红色小罩,紫色中罩、和青、红金龙大罩。罩架四角有套兽,兽头挂彩穗,罩顶有如意宝珠。亮罩、亮执事就是事主所租赁的罩与执事摆出来。让亲友和民众初步看到明天发引的阵容。同时,以公告的形式通知亲友明天发引时,出堂、起杠、换杠、上罩的具体时间和发引所经路线,标出路祭的地点。
&&&&(11)、成主
&&&&成主也叫“点主”、“题主”又称“接官点主”是家族族谱的后续仪式。大族亡家多建有宗庙祠堂,供奉祖先三代、五代的牌位,都是通过“成主”这一仪式确定下来的。为了续上族谱,必须在发引之前,择吉时举行“成主”仪式。所谓“点主”就是在木制的牌位上书写:“显考某公讳某某之神主”,但在点主前,事先写成“显考某公讳某某之神王”,到点主仪式时,才用朱笔补上“神”字的一竖,谓之“贯神”,再补上“主”的一点,谓之“点主”。
&&&&点主官又称“题主官”或“鸿题官”。另外还要请两位“陪主官”也叫“襄题官”。同时还要请一位有些功名、懂得“点主”仪式的担任司仪,谓之“大赞”主持“点主”仪式。
&&&&(12)、发引
&&&&&俗称“出殡”。发引时间,在宝坻大唐庄一带是吃完早饭发引,其他的地方都是在吃完午饭发引。
&&&&&辞灵。出殡之前,照例要举行辞灵仪式。(包括“兼罐”和“扫材”。“兼罐”是在家里停灵期最后一次祭奠。上一桌席,家中长者主祭,“兼”(挟)一筷子鱼肉,装入“焰食罐”内,俗称“瞎食罐子”,罐内装有五谷杂粮,用一块红布包住罐口,五彩线扎紧,摆在灵前,以备出殡时由大儿媳抱着,俗称“抱罐”。下葬时埋在棺材前头。而后,孝子用新扫帚,簸箕扫棺材盖上的土,倒在炕席底下,谓之“扫材”。
&&&&&出堂。在起灵时,有参灵仪式。孝子依次跪在灵前,长子持幡,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孝属均持“哭丧棒”,大儿媳妇报罐。参灵后,杠头发出信号,随之一声响尺,全体孝属、亲友大声举哀。杠夫将灵棺抬出灵堂,谓之“出堂”。
&&&&起杠。“杠”的等级严明。除皇帝一百独龙杠以外:最高的八十人大杠,次之是六十四人大杠,再次是四十八人大杠。据《朝野杂记》载:“道咸年间皇家、王爷、贝勒用八十人大杠,一品大员用六十四大杠,次者四十八人大杠不等。”民国以后则无限。
&&&&摔盆。起杠前亲友辞灵(也称行奠)后,由杠头高喊:“起杠了,请盆子!”于是(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长子将盆举起摔碎,谓之“摔盆”。
&&&&扬纸钱。旧时,有专干这一行的职业者,专为丧家扔纸钱。后来逐渐演变成由姑爷或娘家人“抱斗”。斗内装纸钱、过街、过庙、过井、过桥、过坟地等处,都要扔纸钱,谓之“买路钱”、打发“外鬼”防止野鬼纠缠。
&&&&出殡行列礼仪。出殡的行列次序也有一定的规定。通常为:铜锣开道,走在最前列;纸糊的、引路王、打道鬼各一对居次;铭旌居三,即是一种幡形的长亭,写着亡人的生平事迹;香幡执事,金瓜钺斧朝天鐙等居四;飞龙、飞虎、飞凤、飞熊大旗居五;旗牌伞盖居六;引魂轿一乘,内为亡者牌位居八;吹鼓手居九;和尚、道士居十;大杠前有孝长子持引灵幡在大杠前引路、大杠居十一;孝次子、孝孙手拿“哭丧棒”跟在大杠后居十二;送殡的亲友都可以“执绋”,即用白布一条,一头系在杠上,一头拿在亲友手中,拉着前进。各种纸活跟在大杠之后居十三,称之“后拥”;送殡的车马,孝属车在前,(只限女孝属坐车)来宾车随后居于十四。
&&&&下葬。由杠夫按“山向”用大绳将灵棺系到预先打好的坑内。这时孝属们一人抓把土洒在坑内,高声举哀。随后由众杠夫们往坑里填土,堆成坟头,将引灵幡插在坟头上,遂告礼成。
&&&&&烧纸船。人死六十天,谓之“六十日”,实称“豗河”。说是亡人在这天于阴间过河,亡人坐此船能顺利的越过金桥银桥,可达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事主要糊一只船到河边焚化。六十日以后,还作“百天”办“一周年”和“三周年”从略。
二00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宝坻找工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