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1年2011福建政法干警警考试面向高校应...

当前位置: >>
2014年甘肃政法干警考试考点易犯错误汇总整理 (10)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4 甘肃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历史)模拟题甘 肃 政 法 干 警 考 试 网 上报名及考试分为专科、本科(专升本)、法硕三大类。文化综合是政法干警专科层次的必考内容 【建议备考政法干警(专科)的考生下载此文,作为学习资料】 【免费下载】2010 年政法干警考试中国古代史强化题(一) 中国古代史 强化训练题(一) 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2.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浙江省 3.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 益于发明了( )。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纸技术 D.制墨技术 4.中国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新疆,西亚,到大秦。这条丝绸之路开通于( )。 A.战国时期 B.西汉 C.东汉 D.宋朝 5.小明想了解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情况,你会向他推荐(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6.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7.能够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8.傲视群雄,兼并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帝王 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成吉思汗 9.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 A.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 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 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D. 从 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10.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 )。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11.某同学在活动课上说出的下列观点,其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12.纸发明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现在已知纸最早出现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宋朝 1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谋人是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D.远古人类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都过着氏族生活 14.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①国家的统一 ②生产的发展 ③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④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①迁都洛阳 ②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 ③采用汉族官制 ④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 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请你说出这位帝王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16.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17.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 A. 福兮, 祸之所伏; 祸兮, 福之所倚 B. 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C.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D. 兵 无常势,水无常形 18.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19.“丝绸之路”的形成与下列哪一事件联系密切?( ) A.楚汉之争 B.昭君出塞 C.张骞通西域 D.文成公主入藏 20.2005 年 5 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 A.炎帝 B.禹 C.尧 D.舜 21.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迭 D.百 家争鸣 22.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给朋友写一封信,所写字体最有可能是( )。 A.甲骨文 B.小篆或隶书 C.楷书 D.草书 23.公元 207 年,曹操曾写诗明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 时曹操“志”在(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2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 A.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 B.正确的军事策略 C.正确的外交策略 D.重视水利,发展生产 25.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的刘彻,采取各种措施最终完成了大一统局面。他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 击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 A.匈奴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26.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的是( )。 A.指南针 B.计时仪 C.地动仪 D.火药 27.以下关于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汉前期,我国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B.张仲景著有《神农本草经》一书,后世尊称 他为“医圣” C.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D.张衡的地动仪制造于公元 132 年,是世界 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28.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29.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 18 种写法,互不相同” ,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 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东汉末年,中原某地瘟疫流行。当地人们采用的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可能是( )。 A.服用“麻沸散” ,提高对瘟疫的免疫力 B.清晨练习“五禽戏”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C.通读《伤寒杂病论》 ,掌握防治方法 D.邀请孙思邈就地行医讲学,宣传防治措施 31.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32.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 A.秦 B.夏 C.宋 D.唐 33.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 )。 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佛家学说 D.儒家学说 3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是( )。 A.陈 B.沛县 C.大泽乡 D.渔阳 35.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 ②书同文,车同轨 ③颁布“推恩令” ④张骞出使西域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③④ 36.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解。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的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37. 改革是兴利除弊、 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商鞅变法内容中, 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废除旧贵族 的特权 38.开始确立儒家学说为专制王朝正统思想的皇帝是( )。 A.启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39. 史书记载: “主父偃说上曰: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 令分子弟以地, 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 文中的 “上” 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请你判断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建立行省制度 D.创立科举制度 40.以下世界文化遗产中,反映我国战国时期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是( )。 A.布达拉宫 B.都江堰 C.莫高窟 D.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41. 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 经过他的探险, 形成了丝绸之路, 造福当时、 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A.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戚继光 42.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孙武 C.韩非子 D.董仲舒 43.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 源于(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44.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 、 “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 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这部史书是( )。 A. 《尚书》 B. 《春秋&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45. “他出生于春秋时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主张仁爱,他的思想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利用,他还是一位 具有罕见热情和擅长教育的教师,据说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 ”这描述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46.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 “福兮, 祸之所倚; 祸兮, 福之所伏” B. “兼爱” 、 “非攻” C. “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D. “仁 者爱人” 、 “为政以德”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47.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与百家争鸣中哪家的思想主张最相似(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48.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强化训练题(一) 参考答案 1. B 2. C 3. C 4. B 5. D 6. C 7. D 8. A 9. A 10. B11. A 12. B 13. D 14. A 15. C 16. C 17. B 18. C 19. C 20. A 21.C 22.B 23.A 24.A 25.A 26.C 27.B 28.A 29.D 30.B 31.B 32.B 33.D 34.C 35.C 36 .B 37.C 38.B 39.A 40.B 41.A 42.C 43.C 44.C 45.A 46.B 47.D 48.B 强化训练题(二) 1.581 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 A.581 年 B.605 年 C.589 年 D.611 年 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 )。 A.均田制、行省制 B.分封制、井田制 C.郡县制、租调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运河的中心 B.隋朝定为东都 C.商业盛极一时 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 7.唐朝建立于( )。 A.618 年 B.626 年 C.581 年 D.589 年 8.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9.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 )。 A.玄奘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10.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唐朝人到印度学习熬糖技术 11.《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晁衡 12.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玄宗南逃蜀中 13.下列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郭子仪 D.黄巢 14.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 A.卢沟桥 B.赵州桥 C.安平桥 D.西安桥 1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 )。 A.指南针、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火药、造纸术 D.印刷术、造纸术 16.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D.《西游记》 17.隋唐时期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是( )。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A.石申 B.甘德 C.郭守敬 D.僧一行 18.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是( )。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孙思邈 19.唐朝时,编制了《大衍历》的天文学家是( )。 A.甘德 B.石申 C.僧一行 D.郭守敬 20.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 )。 A.春秋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21.以下哪位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 ) A.白居易 B.李白 C.王维 D.杜甫 22.提倡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 A.白居易 B.韩愈 C.杜甫 D.李白 2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B.北宋初期的统治者采取措施消除了唐朝 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现象 C.造成北宋中期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官僚机构的膨胀 D.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 的利益 24.澶渊之盟发生在( )之间。 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 25.元朝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26.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 )。 A.泥活字 B.木活字 C.锡活字 D.铜活字 27.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 A.诗歌 B.散文 C.词 D.戏曲 28.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 )。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元朝 D.南宋 29.《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 A.宋应星 B.徐光启 C.李时珍 D.王夫之 30.国外称之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31.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千金方》 32.对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D.设置厂卫特务 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强化训练题(二)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B 6.D 7.A 8.A 9.A 10.A 11.A 12.A 13.D 14.B 15.B 16.B 17.D 18.D 19.C 20.D 21.B 22.A 23.A 24.B 25.C 26.A 27.C 28.A 29.C 30.D 31.A 32.C 导读:2010 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中国现代史强化题(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回答第 1~5 题: 1.会议召开的直接背景是( )。 A.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B.中共确定了建国的理论、路线、方针 C.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D.全 国人民拥护共产党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与以往的政治协商会议相比,本次会议的突出特点是( )。 A.中国所有政治力量共同参与 B.包括国内、国外的民主力量 C.商讨政治、军事等各种问题 D.中国共 产党发挥重要作用 3.会议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A.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制定了“临时宪法”C.确立了各党派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D.完成了建立 新中国的各项准备 4.会议的召开表明( )。 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 ②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③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诞生 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确立⑤新中国建立的条件完全成熟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 ②③④⑤ 5.本次会议所负的历史使命完成于( )。 A.1952 年底 B.1953 年 C.1954 年 D.1956 年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被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回答第 6~10 题: 6.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D.解放农村生产力 7.土地改革的完成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是( )。 ①基本消灭了土地私有制 ②消灭了地主经济和富农经济③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⑤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① ②③⑤ 8.下列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是民主革命中反帝斗争的继续 B.是为避免在中国境内作战而出兵 C. 是对美国扶蒋反共战争的报复 D. 是 为解放台湾受阻而采取的补救措施 9.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直接目的在于( )。 A.打击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的企图 B.打击反革命首要分子 C.取缔旧社会的娼妓吸毒赌博等丑恶现 象 D.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10.上述三件事( )。 A.都属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C.既促进政权巩固,又有利于恢复经济 D.标志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结束 1953 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回答第 11~13 题: 11.下列关于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总路线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是相互指导的关系 B.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单一的经济基础,是共同涉及的主要问题 C.一五计划的内容包含着总路线的基本精神 D.一五计划是实践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阶段 12.在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 13.以下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害 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 D.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我国从 1953 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回答第 14~16 题: 1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 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最突出的特色是( )。 A.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步进行 B.采取了五年计划的形式 C.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同时展开 D.对私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营工商业实行“赎买”,实现和平过渡 16.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 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D.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C 6.D 7.C 8.A 9.B 10.C 11.A 12 .A 13.D 14.D 15.D 16.C 导读:2010 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中国现代史强化题(二) 1.下列成就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 )。 A.兰新铁路 B.包头钢铁基地 C.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 D.南京长江大桥 2.社会主义十年探索建设时期,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下列人物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王崇伦 1958 年中共八大提出了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据此回答第 3~5 题: 3.下列对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评述正确的是( )。 ①符合我国国情, 较好地指导了社会主义建设 ②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 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④总路线一无是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中共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B. 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 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 经 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规律 5.造成总路线这一失误的思想根源是( )。 A.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B.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客观规律 C.忽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D.违背了经济建设应综合平衡的原则 总的来说,八大的方针是正确的,但在以后的实践中没有得到认真执行。据此回答第 6~10 题: 6.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的是(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反右倾斗争 D.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7.下列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大跃进”的产物,实质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大跃进” B.企图通过人民公社,使中国早日过渡到 共产主义 C.它达到了预期目的 D.人民公社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8.1959 年庐山会议上开展的“反右倾”斗争,实际上反掉的是( )。 A.平均主义 B.主观主义 C.实事求是 D.个人专断 9.“反右倾”斗争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包括( )。 A.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B.严重损害了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 C.是 1959 年 1961 年经 济困难的原因之一 D.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0.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高潮的会议是( )。 A.1956 年中共八大 B.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1958 年 8 月中央政治局北戴诃会议 D.1959 年夏 中共中央庐山会议 参考答案 1.D 2.D 3.D 4.D 5.B 6.B 7.C 8.C 9.D 10.C 导读:2010 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中国现代史强化题(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据此回答第 1~3 题: 1.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 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民主集中制 B.改革开放 C.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 3.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部署 ④实行改革开 放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必然要求,据此回答第 4~6 题: 4.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 D.学习发达国家的经 营管理经验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则是( )。 A.扩大对外贸易 B.发展经济 C.学习先进技术 D.平等互利 6.下列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放的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 A.连云港 B.漳厦泉三角洲 C.海南省 D.青岛地区 “一国两制”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 也是当今世界解决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的重要思路, 据此回答第 7~ 10 题: 7.“一国两制”中的两种制度是指( )。 A.两种军事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管理制度 8.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成功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C.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中国外交政策的 成熟 9.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享有高度自治权 10.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 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会谈 D.统一后台 湾与大陆地位平等 参考答案 1.C 2.C 3.D 4.A 5.D 6.B 7.B 8.C 9.C 10.D 导读:2010 年政法干警考试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题(一) 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据此回答第 1~5 题: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禁烟运动的胜利 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 D.英国向东方扩张的政策 2.表明战争性质的最根本依据是( )。 A.因鸦片的走私而引发 B.因中国禁烟而引发 C.因英国商人的损失而引发 D.因英国自身的发展而引发 3.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目的的规定是( )。 A.割让香港岛 B.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C.必须协商中国关税 D.英国享受最惠国待遇 4.这样的战争能够爆发,主要是因为( )。 A.缺乏国际安全机制 B.尚未确立谈判解决争端的原则 C.英国具有经济和军事优势 D.中国的社会制度 落后 5.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社会,其依据有( )。 ①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②使中国陷入世界市场③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④使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农民战争。据此回答第 6~9 题: 6.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满洲贵族与汉族人民的矛盾 D.儒 家思想与拜上帝教的矛盾 7.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 A.所信仰的拜上帝教 B.与清政府的对峙政权 C.提出平分土地的改革方案 D.实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新举 措 8.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政权所控制的地区( )。 A.分布着最早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 B.包括 1858 年后增开的所有口岸 C.分割了清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地区 D.普遍实行了《天朝田亩制度》 9.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主要表现在( )。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形式 D.革命任务 在近代,列强往往通过不平等条约巩固和扩大侵略成果。据此回答第 10~12 题: 10.近代中外条约的不平等性主要表现在( )。 A.签订方式 B.条约内容 C.缔约双方的地位 D.造成的影响 11.“将来大皇帝有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一规定( )。 A.出自《南京条约》 B.英国人得到了领事裁判权 C.成为英国勒索特权的根据 D.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 展最为不利 12.下列条约中,最能反映俄国侵略特点的是(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望厦条约》 近代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回答第 13~15 题: 13.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 B.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各占一半 C.封建经济为主,大部分主权 丧失 D.地主阶级与外国势力共同统治的社会 14.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出现( )。 A.表明中国历史出现倒退 B.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D.使得中 国革命必须是民主革命 15.鸦片战争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C.外国势力大量侵 D.外国割占中国领土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A 6.B 7.C 8.C 9.D 10.B 11.C12.C 13.C14.D15.C 导读:2010 年政法干警考试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题(二) 19 世纪末,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西方列强不断加剧对中国的侵略和争夺。据此回答第 1~4 题: 1.19 世纪末,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是为了( )。 A.实现其“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B.加入帝国主义侵华的行列中 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解决其资 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2.19 世纪末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反映在中国问题上集中表现为双方都把侵略魔爪 伸向中国的( )。 A.台湾地区 B.长江流域 C.山东地区 D.香港地区 3.德国同沙俄、法国一起干涉还辽,充分表明( )。 A.德法俄三国是同盟国 B.列强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中国主权独立 C.日本已暂时独霸中国 D.资本主义国 家之间既矛盾又勾结 4.对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侵华特征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A.勒索赔款,增辟商埠 B.进行资本输出和间接进行殖民统治 C.控制中国海关和内河航线 D.以资本输 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签订的两个不平等条约。据此回答第 5~7 题: 5.《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 A.意味着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 B.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 C.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D.表明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 6.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 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望厦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7.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以上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C.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列强对华侵略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据此回答第 8~12 题: 8.中国无产阶级之所以早于资产阶级产生,主要是因为( )。 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B.传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使人们对工业利润认识不足 D.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9.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 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10.下列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的有( ): ①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②洋务运动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了设厂限制 ④民族资产阶级 收回利权运动的 斗争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11.19 世纪末,维新变法从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 A.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维新思想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皇帝的支持 12.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山东是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场 B.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 C.外国教会势力猖獗,恣 意横行 D.德国租借胶州湾,英国租借威海卫 19 世纪末面对中国的不断沉沦,中国的各阶层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据此回答第 13~ 15 题: 13.李鸿章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 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李鸿章( )。 A.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 B.发现了洋务运动的弊端 C.找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 D.认为办洋务的重心 应该转移 14.“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许民间开设,无 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便。今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于官场体统。”这有利于( )。 A.洋务派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小资产阶级 15.称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因为( )。 A.论战最先触动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业的 要求 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 的政治思想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参考答案 1.D2.C3.D 4.B5.B6.D7.C 8.D9.C10.C11.C12.C13.D14.B15.D\ 导读:2010 年政法干警考试中国近代史强化题(三)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 为争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进行了前仆后继 的斗争。据此回答第 1~3 题: 1.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开始的事件是( )。 A.同盟会的成立 B.广州起义 C.兴中会的建 D.黄花岗起义 2.之所以说黄花岗起义的价值“与武昌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它( )。 A.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规模 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C.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斗志 D.推动了国内形势的发 展 3.1911 年底起义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主要原因是( )。 A.他亲自领导了武昌起义 B.他是共进会的实际领袖 C.他是同盟会的最高领袖 D.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 卓越贡献和崇高威望 20 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这是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据此回 答第 4~6 题: 4.辛亥革命所反映的最主要的矛盾是( )。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汉族与满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与立宪派的矛盾 5.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推翻清朝满洲贵族的统治 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建立民主共 和国,让人民享有民主权利 6.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B.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颁布了《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是中国宪政的开端,先后出现了几部性质不同的宪法。据此回答第 7~8 题: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 条件 8.1912 年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不包括( )。 A.保证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B.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D.争取帝国主义各国 的支持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C 6.B 7.B 8.D 导读:2010 年政法干警考试中国近代史强化题(四)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据此回答第 1~3 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 C.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辛亥革命 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前期新文化运动与以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相比,主要新在( )。 A. 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 批判了中国封建正统思想 C. 宣传了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 D. 促 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3.新文化运动以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主要是因为( )。 A.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C. 儒家思想落后于资产阶级文化 D. 儒 家思想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据此回答第 4~7 题: 4.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B.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C.新文 化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D.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觉醒 5.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 壮大 6.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其突出特点是( )。 A.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B.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C.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D.为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7.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 )。 A.宣传民主、科学 B.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宣传新三民主义 中共成立后把工作重心放在组织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上,据此回答第 8~10 题: 8.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反映出( )。 A.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B.中共坚持武装斗争 C.中共坚持“城市中心”的革命 道路 D.中国工人阶级的局限性导致运动失败 9.1925 年形成了工人运动的新高潮,其本质特征是( )。 A.上海、广州是运动的中心地点 B.集中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C.建立了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 D.民族资 产阶级支持工人运动 10.以下对五卅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 C.出现了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D.掀起了反 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国共合作,共同推动是大革命兴起的关键,据此回答第 11~13 题: 11.促使国共合作的根本因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 B.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C.共产国际的指导 D.推翻北洋军 阀的统治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斗争目标 12.国民党一大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国民党改组问题 B.国共两党合作问题 C.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D.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问题 13.中共三大的最大缺陷是( )。 A. 没有提出党对军队的领导权 B. 没有提出党对工农运动的领导权 C. 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D. 没 有提出保持党的独立性的方针 参考答案 1. A 2. C 3. A 4. B 5. B 6. C 7. C 8. C 9. B 10. B 11. D 12. A 13. C 导读:2010 年政法干警考试中国近代史强化题(五) 日本在 1931 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加紧侵略中国。据此回答第 1~4 题: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冲国政局混乱 B.摆脱经济危机 C.国民党围剿红军 D.张学良不投靠日本 2.“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了《告全国民众书》:“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 待国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护严肃镇静之态 度。”以上材料反映出国民政府( )。 A.寄希望于政治解决 B.反映了民众的要求 C.采取了投降政策 D.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3.面对“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其根本原因是( )。 A.要集中力量镇压革命 B.幻想国际干预,避免事态扩大 C.慑于日本的军事力量,惧怕战败 D.借以削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弱地方军阀的力量 4.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 )。 A.日本已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B.蒋介石的妥协政策不得人心 C.抗日符合整个中华民族利益 D.要抗日就 必须反蒋 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共调整政策,据此回答第 5~7 题: 5.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充分说明了( )。 A.英美支持蒋介石抗日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C.国民政府已不急于消灭红军 D.改变 了对国民党蒋介石的对抗政策 6.西安事变得以解决的因素是( )。 ①中共的正确方针 ②国民党亲日派主张 ③国民党亲英美派的周旋 ④蒋介石提出抗日主张 ⑤美国不赞成武力解决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7.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终于破产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取得多伦战役的胜利 B.“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 潮 C.红军三大主力都转移到了陕北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移,是闻名世界的壮举。据此回答第 8~9 题: 8.万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 A.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了转移 D.中国革命任务 发生了变化 9.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主要是指( )。 A.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B.毛泽东被推选为党的最高领导人 C.会议独立自主地运用毛泽东思想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问题 D.会后由毛泽东掌握了军事领导权 面对日本侵略加剧,中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涨,据此回答第 10~12 题: 10.下列关于 1927 年~1937 年土地革命时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B.国共对峙是最基本的阶级特征 C.“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出现由内战向全民族抗战的发展趋势 11.奠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基础的是( )。 A.“八一宣言” B.瓦窑堡会议的决议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D.《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2.“一二?九”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 A.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B.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C.伪“满洲国”的建 D.蒋介石推 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抗战时期,正面、敌后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确保了抗战的最后胜利。请回答第 13~15 题: 13.抗战防御阶段,发生在正面战场上的战役有( )。 ①淞沪会战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枣宜会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4.1938 年春天,日军进犯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阻止敌人进攻的地点是( )。 ①临沂 ②雁门关 ③台儿庄 ④忻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5.1938 年春,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威胁敌占区北平、保定的是( )。 A.晋察冀 B.晋绥 C.冀鲁豫 D.晋冀豫 中共建立后,在长期的民主革命斗争实践中,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 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据此回答第 16-~ 18 题: 16.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7.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实质是( )。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A.建立抗日战争的物质基础 B.变革农村的生产关系 C.解决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 D.限制农村的封建 剥削 18.中共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与革命统一战线不同的特点,如党外合作等,这表明( )。 A.体现了中共革命的原则性和斗争的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B.社会性质的变化 C.国民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 益不同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抗日战争胜利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仅用不到 3 年的时间就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据此 回答第 19~23 题: 19.刘伯承、邓小平率领解放军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背景是( )。 A.解放军已经威胁到南京、武汉 B.敌人被压缩到铁路沿线和较大城市 C.解放军兵力已超过国民党军队 1D.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严重受挫 20.1947 年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在挺进中原时开辟的三块根据地,共同涉及的省份有( )。 A.陕西 B.湖南 C.河南 D.安徽 21.人民解放战争第 2 年把主攻方向定在中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革命群众基础雄厚 B.全面内战在此处爆发 C.国民党军队防守薄弱 D.控制中原可威胁南京 22.对人民解放战争军事斗争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年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 B.第二年人民解放军全部转入外线作战 C.1948 年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结束 D.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统治垮台 23.毛泽东说: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 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里所说的转折点是( )。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三大战役的胜利 C.南京解放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B 6.B 7.D 8.C 9.A 10.C 11.D 12.A 13.A 14.C 15.A 16.C 17.D 18.A 19.D 20.C 21 .C 22.A 23.A 1.某历史网站上谈及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中,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和神学禁锢 C.意大利大批的文化巨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D.文化巨人们反对封建神学的勇气和胆识 2.西欧各国希望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其直接目的是( )。 A.证明地球是圆的 B.学习东方的先进文化 C.到东方寻找财富 D.探索研究,确立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3.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过程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是( )。 A.资本主义革命 B.新航路开辟 C.殖民侵略 D.文艺复兴运动 4.最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的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伽马 D.郑和 5.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的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种发现主要通过( )。 ①文艺复兴 ②殖民扩张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苏格兰人民起义 B.议会召开要求限制王权 C.爱尔兰人民起 D.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 7.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 )。 A.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C.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8.1787 年美国宪法规定的内容有( )。 ①美国是联邦国家 ②实行总统制 ③规定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④确定华盛顿为首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9.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10.有位历史学家赞誉《人权宣言》是“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新制度的出生证书”。这主要是因为这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个文件( )。 A.保障了议会选举的自由 B.为法国大革命作思想准备 C.开创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 D.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11.《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 A.反对君主专制,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B.反对剥削压迫,要求平等、自由、民主 C.反对殖民压迫,要求实现民族独立 D.反对君权神授,要求建立法治社会 12.工业革命在世界上开始的时候,中国正处于(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康乾盛世 D.贞观之治 13.工业革命中,在动力的发明和利用上具有开创作用的人物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富尔敦 D.史蒂芬孙 14.在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交通运输工具有( )。 ①火车 ②飞机 ③汽车 ④汽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下列表述中,与工业革命不符的是( )。 A.首先从英国开始,之后波及欧美其他国家 B.工业革命过程中各部门相互促进,互相影响 C.客观上扩大了东西方的交流,缓和了东西方矛盾 D.完成了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大生产的飞跃 16.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经济进步 17.新航路开辟以后,以下哪些国家先后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 )。 ①英国 ②美国 ③葡萄牙 ④法国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⑤日本 ⑥西班牙 A.①②③④ B.③⑥①④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18.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 )。 ①荷兰 ②法国 ③西班牙 ④德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英国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进行殖民侵略的机构是( )。 A.总督府 B.殖民军队 C.东印度公司 D.议会 20.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有( )。 ①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②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③亲自参加工人运动 ④是巴黎公社领 导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南北战争中,林肯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 A.维护国家统一 B.争取民族解放 C.解决西部土地问题 D.反对殖民扩张 22.19 世纪中期,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铲除资本主义道路 B.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C.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扫清道路 D.反对殖民扩张 23.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和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相比,相似之处是( )。 ①封建制度处于没落时期 ②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③面临西方的殖民威胁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④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处于萌芽状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下列变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 ①俄国 1861 年改革 ②日本明治维新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美国内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5.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是( )。 A.日本、俄国 B.美国、日本 C.英国、俄国 D.俄国、法国 26.美国内战和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A.关税 B.自由劳动力 C.资金 D.原料 27.明治维新取得成功最主要原因是( )。 A.倒幕力量强大,摧毁了幕府统治 B.明治政府实施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C.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华,无暇干涉日本 D.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改革 28.俄国 1861 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不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共同原因是( )。 A.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改革 B.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C.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D.资产阶级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29.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动机 D.内燃机 30.在一部反映 1880 年的电影中,下列哪种道具是不可以出现的( )。 A.内燃机驱动的三轮车 B.碳丝灯泡 C.有线电话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D.飞机 31.20 世纪初,人类在机器上使用的主要能源有( )。 ①电力 ②石油 ③煤碳 ④核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2.19 世纪末,开采和提炼石油成为重要工业部门的原因是( )。 A.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B.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C.火车的发明 D.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33.19 世纪中期,一个美国人可以通过以下哪几种方式到达欧洲( )。 A.坐飞机 B.搭汽船 C.开汽车 D.乘马车 34.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内燃机的创制 B.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C.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D.电的发明把人类由“蒸汽时代”带到“电气时代” 35.“一战”前,欧洲两大对抗军事集团形成的后果是( )。 A.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日益严重,战争如箭在弦 B.互相制衡,有利于避免战争的发生 C.缓解欧洲各国矛盾 D.有利于欧洲的稳定 36.曾是三国同盟成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的是( )。 A.法国 B.意大利 C.德国 D.奥匈帝国 37.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一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C 6.B 7.C 8.C 9.B 10.D 11.B 12 .C 13.B 14.C 15.C 16.D 17.B 18.A 19.C 20.A 21.A 22.C 23.A 24.A 25.A 26.B 27.B 28.D 29.D 30.D 31.A 32.A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33.B 34.D 35.A 36.B 37.B 世界现代史强化训练题(一) 1.十月革命后成立的苏维埃俄国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 )。 A.资本主义 B.封建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主主义 2.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的临时政府代表了下面哪个阶级的利益( )。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3.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它于 1917 年 11 月宣告成立,请问它在( )。 A.莫斯科 B.彼得格勒 C.基辅 D.圣彼得堡 4.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奉行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的是( )。 A.垄断组织的形成 B.跨国公司的出现 C.罗斯福的新政 D.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5.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最大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D.政府干预经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6.领导美国渡过
年经济危机的著名总统是( )。 A.罗斯福 B.华盛顿 C.林肯 D.杜鲁门 7.1936 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 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8.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加强保护关税 C.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D.压缩农业生产 9.罗斯福的新政在美国推行,产生的影响中没有( )。 A.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B.消除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0.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从哪国开始,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11.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 )。 A.沙皇专制统治 B.帝国主义殖民统治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帝国主义军事阵线 12.《凡尔赛和约》的签字地点设在( )。 A.巴黎 B.华盛顿 C.柏林 D.莫斯科 13.经过了激烈的谈判之后,“一战”中战胜国与战败的德国签订了下列哪一个条约(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 D.《华盛顿条约》 14.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十分尖锐,其中尤以下列哪两个国家的矛盾最为 激烈( )。 A.美、日 B.英、美 C.英、法 D.美、英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A 6.A 7.B 8.C 9.B 10.A 11.C 12 .A 13.A 14.A 导读:2010 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世界现代史强化题(二)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苏美英社会制度不同, 却能缔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战略上的配合 B.面临共同的敌人 C.绥靖政策的破产 D.国际会议的促成 2.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产生影响的国际会议是( )。 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3.领导苏联军民浴血奋战,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领导人是( )。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A.列宁 B.斯大林 C.戈尔巴乔夫 D.马克思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在( )。 A.1949 年 9 月 1 日 B.1939 年 9 月 1 日 C.1939 年 9 月 3 日 D.1937 年 7 月 7 日 5.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德军突袭前苏联 ②德军闪击波兰 ③日军偷袭珍珠港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③② 6.1940 年 12 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 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你知道罗斯福说这番话时是因为 哪个国家已经遭到了这样的下场( )。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前苏联 7.2002 年 9 月 11 日,美国世贸组织大厦遭受到恐怖主义袭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被偷袭,那么由第 一次偷袭引发的战争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苏联卫国战争 D.太平洋战争 8.参加慕尼黑会议的英国首相是( )。 A.张伯伦 B.丘吉尔 C.劳合?乔治 D.艾德礼 9.下列国家的法西斯政权建立最早的是( )。 A.意大利 B.德国 C.日本 D.西班牙 10.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最大规模、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的事件是( )。 A.德国闪击波兰 B.英国对德国宣战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C.日本偷袭珍珠港 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11.希特勒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是在哪一年( )。 A.1933 年 B.1929 年 C.1934 年 D.1932 年 12.希特勒自 1939 年闪击波兰之后,连连得手,他自认为德军“天下无敌”,使希特勒的这个说法破灭的 是下列( )。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成立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C 6.B 7.D 8.A 9.A 10.C 11.A 12.C 导读:2010 政法干警文化综合世界现代史强化题(三) 1.美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结成了同盟,共同抵御来自法西斯国家的威胁,但这种同盟关系在战争结束 后很快破裂,请问破裂的标志是( )。 A.“铁幕演说”发表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2.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成立后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促进西欧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B.新的战争策源地在欧洲形成 C.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 D.引发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经济发展都得到了强有力的外来援助,给它们提供市场、 技术和资金的国家主要是( )。 A.美国 B.前苏联 C.英国 D.法国 4.“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出现了重大转折,这个转折开始于(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在哪个地方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 )。 A.欧洲 B.拉美 C.非洲 D.亚洲 6.北约和华约的共同之处是( )。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A.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C.地区性的军事同盟 D.代表不同社会制度的大国集团 7.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应对苏、美两个大国而建立的地区性的经济政 治组织是( )。 A.欧洲共同体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七十七国集团 8.1991 年 12 月在前苏联解体后成立的独联体,( )。 A.是一个主权国家 B.是前苏联的别称 C.其性质与华沙条约组织相同 D.是主权国家的联合组织 9.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面对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戈尔巴乔夫着手进行了改革,改革之初他把改革的重 点放在了( )。 A.经济方面 B.政治方面 C.文化方面 D.政权问题 10.由于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错误领导,使国家出现了混乱局面,苏共一些高级领导人为挽救苏联 解体所做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是( )。 A.签署明斯克协定公布 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C.发动“八?一九”事变 D.签署《阿拉丁图宣言》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 A.1945 年和 1989 年 B.1946 年和 1990 年 C.1947 年和 1991 年 D.1948 年并 1992 年 12.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前苏联领导下成立的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这场 危机突出表现在哪方面( )。 A.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民族构成发生变化 13.20 世纪 50~80 年代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美苏两国争霸 B.地区冲突 C.民族矛盾 D.宗教冲突 1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下列的( )。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A.诺曼底登陆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战役 15.1945 年,雅尔塔会议召开,一名记者去采访,他肯定不会采访到下面哪位人物( )。 A.斯大林 B.罗斯福 C.丘吉尔 D.蒋介石 16.笼罩了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苏联解体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7.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 A.1936 年前苏联新宪法颁布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C.1921 年新经济政策实施 D.斯大林模式建立 18.下列“二战”中的历史事件,如果请你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①罗斯福新政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 ③冷战开始 ④九?一八事变 A.④①②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9.下列有关社会主义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全面失败 20.1991 年对世界历史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列宁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寿终正寝;一场局部的 战争让世界又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这场战争是( )。 A.苏联入侵阿富汗 B.海湾战争 C.北约空袭南联盟 D.美国打击阿富汗的恐怖组织 21.希特勒曾得意地说:“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他所说的 轴心国集团的缔约国家是( )。 A.英、法、美 B.德、意、日 C.美、中、苏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D.美、中、英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 5 年多,最终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告终,对于这次战争的胜利,你认为最主要 的原因是( )。 A.苏联红军对德、日的打击 B.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C.英国有效地抵御了德国的空袭,进行了不列颠战役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人民团结作战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A 6.A 7.A 8.D 9.A 10.C 11. C 12. A 13. A 14. C 15. D 16. B 17. A 18. A 19. D 20. B 21. B 22. D 地理部分一 强化训练题(一) 1.读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海拔低于 400 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 A.0.05km2 B.0.5km2 C.5km2 D.50km2 2.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完成(1)~(2)题。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推测 P 地属于( )。 A.草原区 B.森林区 C.都市区 D.农耕区 (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美国 B.法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 3.年蒸发量变化速率指标能够反映蒸发量的时间变化。如“一 40ram/10a”表示年蒸发量 10 年间减少了 40 毫米。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双项选择题)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 B.华北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C.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D.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减少趋势 (2)下列选项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呈正相关的是( )。 ①日照时数 ②相对湿度 ③风速 ④气温 ⑤空气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4.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 5.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A.① B.② C.③ D.④ 6.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 6 个经纬度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作者北顾的是 ________高原的深秋景色。 (2)描述图中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7.下图是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对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分析回答(1)~(2)题。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图中四点达成交易的几率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 D.乙甲丁丙 (2)若要在图上新布置一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则最佳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读“我国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回答(1)~(2)题。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M 处气压数值可能为( )。 A. B. C. D. (2)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9.下图是我国东南部地区 1 月、7 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图示地区 1 月、7 月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析 7 月等温线图中 A、B 两地的气温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0.甲、乙、丙、丁分别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途径的 4 个城市。读下表,回答(1)~(2) 题。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流经四城市附近海域的洋流( )。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C.③为寒流 D.④为暖流 (2)地处广阔平原之中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青藏铁路已于 2006 年 7 月 1 日投入试运行。西安某中学计划组织学生举行“乘火车一进拉萨”夏令营 活动。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图 1 所示的四种景观,同学们乘车途中可能看到的是( )。 A.a B.b C.c D.d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4.下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是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15.一艘满载工业燃油的油轮,某年 7 月在图中海域沉没,船上燃油大量外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该海域位于( )。 A.南太平洋 B.北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大西洋 16.下图是世界地图的一段纬线,A 点以西、D 点以东是海洋,B 和 C 之间为某一海域,AB、CD 为陆地。B~ C 之间的海域是( )。A.波斯湾 B.墨西哥湾 C.莫桑比克海峡 D.红海 17.读地球某地区局部图,完成(1)~(2)题。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图中 G 山脉属于( )。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图中 F 河流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水流湍急 C.有结冰期 D.多泥石流 18.阅读下列法国与德国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法国工农业均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约占 20%,农业产值约占 4%。法国气候温和湿润,平原 占国土总面积的 2/3,耕地面积达 3350 万公顷,土壤肥沃。法国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 德国经济高度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约占 30%,农业产值约占 1%。德国耕地面积 1183 万公 顷。德国北部为平原,多沼泽湿地,土壤贫瘠,低温潮湿日照少;中部为山地;南部为高原与山地。 (1)法国的西南部隔比利牛斯山脉与_____半岛相连;德国的西北部、东北部分别濒临北海、_____海。 (2)在法国的塞纳河、罗讷河中,向南流入地中海的是__河;在德国的莱茵河、多瑙河中,向东流入黑海的 是____河。 (3)在下列沿图中剖面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中,正确表示法国与德国地形分布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根据图文有关信息判断:法国的地势大致是_____;德国的地势大致是______。 (5)下列工业区中,在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基础上实现转型的有( )。 ①德国鲁尔区 ②法国加来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③德国慕尼黑 ④法国巴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法国煤炭资源趋于枯竭,目前发电量中比重最高的是( )。(单项选择) A.风能发电 B.潮汐发电 C.水力发电 D.核能发电 (7)法国、德国工农业结构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法国、德国耕作业条件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法国盛产葡萄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近年来,法、德两国与我国在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中法、中德经济(或文化) 合作交流的实例(法、德两国各举 1 例)。 19.南、北美洲陆地相连,但区域差异显著。 资料 1:见下表。资料 2:见下图。根据上述资料,回答(1)~(4)题。 (1)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其原因是受______的影响。 (2)有关亚马逊河的描述,可信的是( )。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A.河上有时漂浮着直径 2、3 米的大圆叶 B.含沙量很大 C.发源于西部高大山系,流经平原地区 D.流量季节变化大 E.其流域夏季降水少 F.其河口海域变成了“淡水海& (3)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______;水资源开采率北美洲比南美洲______。 (4)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 A 所在地区与图中 B 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原因。 (2)图中 C 所在区域为何农业地域类型?试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 (3)图中 D 所在地区为何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此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 21.阅读材料 1 和 2,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1:左图是某国轮廓简图,右图是气温降水图。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材料 2:据《中新网))2008 年 5 月 5 日报道:该国各地持续高温,气温高达 43~46℃。当天有 3 人中暑死 亡,使该国今年 4 月入夏以来热死人数增 33 人。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最多的是______地;②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 (2)请分析该国南部地势状况。 (3)左图中阴影部分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试分析该区域大面积分布的自然原因。 (4)据多年新闻报道,5 月份是该国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右图试分析其原因。 22.下图是某区域地形图,该地区经济发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1)概括该地区的地形特点。 (2)A 地区是商品谷物农业区,简述其农业生产的突出特征,并从自然和人口两方面说明理由。 (3)分析 B 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 23.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A、B 两河水文基本概况A、B 两河分布不恿图 (1)图中 A 河名称为_______, 注入_____; B 河名称为______, 注入_____。 (2)A 河流经的沙漠名称为_______。 由于该河下游河水流速______,泥沙沉积,在河口发育了____。B 河流经盆地底部的河段,具有_____价值; 穿过峡谷的下游河段,水流湍急,具有丰富的______资源。 (3)B 河长度不及 A 河而流量超过 A 河的主要原因是: (4)从降水类型来看,B 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属于__雨。历史上,A 河下游河段的定期泛滥给两岸农业生产 提供了______与______。A 河上游①与支流②中,与该河泛滥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填写数码),其理由是: _______。 24.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 5464 千米,流域面积 75 平方千米。 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 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 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 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 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 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 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此后 700 多年间,黄河不 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 大片土地, 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 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 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据《河防一览》记载,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水居其二”,试说明原因。 (2)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段向东北流入渤海,与南下夺淮入海相比会新增一种水患。指出该水患的名称并说 明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 2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 G 河自 N 点至 M 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 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 G 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26.湄公河是亚洲最大的国际性河流。结合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湄公河源于我国的____山,共流经____个国家。 (2)目前,湄公河的开发主要在水力资源方面。这里将陆续建设梯级电站,形成总装机容量达 1555 万千瓦的 水电群体。简述湄公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3)湄公河梯级电站主要集中于中下游河段。简要说明上游水电站稀少的自然原因。 (4)湄公河下游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____。简述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7.读甲、乙两河流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从 18 世纪开始,沿乙河各国都十分重视以防治洪涝灾害为目的的河道整治,纷纷采取了建造堤防、修筑堰 坝和船闸、开挖人工运河、疏浚河床淤泥等众多的工程措施治理河道、改造河道。乙河流域各国十分重视水 电的梯级开发。它们采取自主建造或者联合修建的方式,在干流上兴建了几十座各级梯级水电站,并已基本 实现成龙配套。乙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其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沿岸各国的利益,各国按照在建投入的 比例来合理地分配电能。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乙河流域各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产业的高速发展使 得废弃物排放量急剧增加。 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群众逐渐增强的环保意识迫使政府制订. 了严格的排污标准及 环保法案,并加强了监督和治理的执法力度,废水、废气和废物未经处理达标,不得排入河流和大气。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简述 A 工程对甲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乙河航运发达,是所在大洲的“黄金水道”,该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是( )。 ①该河水流流速快,行船速度快 ②无冰期,通航时间长 ③随着众多人工运河的开挖和河道的渠化,极大地改善了该河的航运条件 ④该河夏季水量大,利于航运 ⑤沿岸各国经济发达,货运量大 (3)乙河右哪此综合开发与整治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4)试分析甲、乙两河流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同之处。(提示:从气候条件、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 特征等角度分析) 28.下图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1)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及其治理措施。(2)填表说明黄河、恒河部分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参考答案 1.(1)D (2)A 2.(1)C (2)A 3.(1)AD (2)BC 4.D 5.A 6.(1)115°E,41°N;内蒙古(张北、坝上亦可) (2)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 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一西南走向。7.(1)B(2)C8.(1)B(2)D9.(1)1 月等 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7 月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夏季风。(2)气温低于周围地区;山脉或 山地(地势较高或海拔较高)。10.(1)D(2)B11.B 12.(1)热带季风气候 (2)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影响等 (4)温凉湿润;秘鲁寒流 13.B 14.(1)C (2)D 15.C 16.C 17.(1)A (2)B 18.(1)伊比利亚;波罗的(2)罗讷;多瑙(3)D (4)东南高西北低;南高北低 (5)A (6)D (7)法国工农业均发达;德国工业比重较大,而农业比重较小 (8)法国气候温和湿润,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德国热量条件较差,耕地面积较小,土壤较贫瘠 (9)法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 (10)法国举例:空中客车、家乐福超市、地铁车辆、中法互办文化年等;德国举例:大众汽车、西门子电器、 磁悬浮、麦德龙超市等。 19.(1)寒流(洋流或秘鲁寒流) (2)A、C、F (3)少;高 (4)特点:①水资源开采利用结构中,工业用水比重北美洲比南美洲大;②农业用水比重北美洲比南美洲小; ③生活用水比重南美洲比北美洲大。差异:北美洲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为主),经济发展水平高(工农业高 度发达);南美洲全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潜力大。 20.(1)A 所在地区位于内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气候干旱,形成热带沙漠景观;B 所在地区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形成亚热带常绿叶阔叶景观。 (2)混合农业。主要优点:①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地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 态系统。②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 动。③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3)水稻种植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且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水稻生长的优 越自然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便于精耕细作;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1.(1)④;热带草原带 (2)根据河流自西(或西北)向东(或东南)流向,可以判定该国南部地势西(或西北)高东(或东南)低。 (3)小麦;该地区地势起伏和缓,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耐旱性作物小麦的生产。 (4)5 月,该国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雨季没有到达,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因此获得太阳辐 射多,气温高。 22.(1)平原面积大(或山地比重小,低海拔地区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机械化、规模大;农业劳力少,平原集中分布。 (3)接近原料地,水能丰富,海运便利。 23.(1)尼罗河;地中海;刚果河;大西洋 (2)撒哈拉沙漠;减缓;尼罗河三角洲(三角洲);刚果;航运;水力 (3)B 河地处热带雨林地区,A 河位于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地区(B 河所在地区的降水量比 A 河丰富);B 河位 于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A 河流域面积相对较小(B 河流域面积大于 A 河)。 (4)对流;灌溉水源(水源);肥沃的淤泥(淤泥);②;支流②所处地区降水具有季节变化大的特点。 24.(1)汛期:黄河补给以降雨为主,(此时)降雨的强度大(降雨集中),冲刷(水土流失)强烈,泥沙含量大。 平时(伏汛以外):降雨较少,地下水补给河流比重加大,泥沙量较少。 (2)凌汛(冰凌洪灾)。 季节:冬初(入冬)与初春(开春)。 原因:河流自南向北流,就是较温暖地区向较冷地区流,冬初下游已冻结,上游未冻;初春上游已解冻但下 游尚冻结。(此两种情况下)上游的河水(与冰块)望塞河道可导致溃堤(形成危害)。 25.(1)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 米)等高线判断, 该地形区为盆地。 (2)领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 集水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②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 G 河 在 M 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 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26.(1)唐古拉;6。(2)流经地区降水多,径流量大;流经横断山区,地势落差大。(3)上游地区地形陡峭, 工程难度大;地质灾害多,不利电站安全。(4)水稻种植业。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下游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稻米作为主食,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27.(1)有利:提高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减轻中、下游湖河的泥沙淤积;防治中、下游的吸血虫病;增 加中、下游枯水期的径流量,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危害。不利:淹没库区土地、耕 地;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诱发地质灾害;库区泥沙淤积加重;影响三峡自然景观;影响某些水生 生物的生存环境;水库蓄水增加蚊虫的滋生影响人群健康等。 (2)②③⑤ (3)①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沿江各国能够始终从全流域的整体高度出发,十分认真地搞好不同历史阶段全 流域发展的综合规划,并切实贯彻执行;②流域各国能够密切结合各河段的实际,以梯级开发为中心,实行 干支流并举的综合开发方针,优先开发水能资源和水运资源;③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大 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④注重沿江产业的配套选择与重点培育,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综合优势,促进产业优 化组合;⑤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⑥特别重视制定和完善相应的 法律法规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构,来实现莱茵河的综合整治与开发。 (4)气候条件:甲流域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乙流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好。 农业地域类型:甲流域为水稻种植业;乙流域为乳畜业(园艺业)。 生产特征:甲流域经营规模小,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低;乙流域经营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高。 28.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地理部分 强化训练题(二) 1.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B.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2.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 )。 A。35° B.25° C.20° D.15° (2)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示四个区域中( )。 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 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 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 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 喀拉喀托火山于 1853 年 8 月 26 日从水深 305 米的海底猛烈喷发, 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 36000 多人丧生。 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现今该火山海拔 813 米。(1)填空: 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图中 A 城市名称是______, 它是______(国家) 的首都。 (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 4.2004 年 12 月 26 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1)~(2)题。 (1)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 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B.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 )。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5.读下图,回答问题: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 (2)说出图中轻冻害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与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6.自然灾害会给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要深入开展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有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回 答(1)~(3)题。 (1)源于西太平洋洋面的台风,当中心移入南海,位于 20°N,118°E 时,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吹( )。 A.北风 B.西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广东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面临的主要灾害是( )。 ①热带气旋(台风) ②寒潮 ③咸潮 ④赤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3)2004 年 6 月末至 7 月初,广东省出现罕见的大面积持续高温炎热天气,全省有 45 个县(市)的最高气温 破历史同期纪录。造成此次异常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共同影响 B.大量使用汽车和制冷设备 C.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 C02 D.全球温室效应长期作用 7.2008 年 1 月,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 20 多天的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交通、电 力、通信、农业等部门造成严重的损失。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写出图中受本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部分省区的简称。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_ (2)读长江中下游 12 月 1 日至 1 月 31 日平均气温小于 1℃最长连续日数历年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上一次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严重的低温灾害是
年 B.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严重的低温、雨雪灾害的平均周期为 53 年 C.长江中下游 12 月 1 日至 1 月 31 日平均气温小于 1℃最长连续日数平均为 5~10 天 D. 年长江中下游 12 月 1 日至 1 月 31 日平均气温小于 1℃最长连续日数较平均日数多出近 10 天长江中下游 12 月 1 日至 1 月 31 日平均气温小于 1℃最长连续日数历年变化曲线图 (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福建政法干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