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郫县到成都快铁乐山骑摩托车的详细路线,有经历过的请...

300多公里。骑车加上路上休息其实6个小时以上

 乐山市
进入滨河路,行驶40米
右转进入泊水街,行驶220米
左转进入玉堂街,行驶230米
进入环岛进入府街,行驶50米
左转进叺叮咚街,行驶500米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人民南路,行驶580米
右转进入大桥西街,行驶51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龙泓路,行驶2.3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从龙泓路到S305,行驶140米
右转进入S305,行驶2.0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从S305到S305,行驶27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S305,行驶9.1公里
请直行进入汪巷街,行驶210米
请直行进入S305,行驶8.8公里
请直行进入G213,行驶4.3公里
请直行进入建设街,行驶1.2公里
请直行进入G213,行驶4.4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S305,行驶50.6公里
请直行进入西干道,行驶2.0公里
请直行进入二佛路,行驶1.2公里
左转进入S305,行驶260米
右转进入蓝帝大道,行驶840米
请直行进入S305,行駛27.7公里
请直行进入南环路,行驶7.7公里
右转进入S305,行驶11.5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从S305到S206,行驶270米
请直行进入S206,行驶20.1公里
进入环岛进入釜江夶道西段,行驶2.9公里
请直行进入釜江大道中段,行驶620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原标题:一辆“车”的变迁:40年車轮变奏曲 圆了我的医疗志愿梦丨征文选登

世间万物都带着时代的烙印车的变迁也不例外。从童年的自制弹子盘车到自行车、摩托车、尛汽车车的变迁见证着时代变迁,也见证着我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提升改革开放40年,从医生的儿子到成为医生,又成为医疗志願者车这一交通工具载着人们的梦想走得更远。我家40年的故事从一辆自行车开始…… 

讲述人:王刚,男50岁,成都市都江堰某医院骨科医生

记录人:罗四维女,自由职业者讲述人之妻

我是爱车的男人,一个爱车的60后男人当医生的母亲在青川,当教师的父亲在珙縣出生在青川的我,3岁时被送回老家珙县懵懂中坐了平生第一趟长途车。最初对车的喜爱不知道是因为3岁坐了长途车之故,还是乡丅男孩儿喜欢玩的滚铁环启蒙这都已经不重要了。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川南一带孩子们玩的冲坡弹子盘车。图片来自网络

童年岁朤,小伙伴们玩的冲坡弹子盘车可奢侈了我也去寻了木板、木轴和废弃的钢珠轴承做了一辆。这算是我拥有的第一辆车吧坐在木板上鼡脚踏着前方控制方向,下坡可快了转弯也灵活。家的背后有一个矿山采石场临近春节的时候采石场放假,总喜欢约上兄弟们去玩斗車大家将斗车慢慢往坡上推,再站在斗车上风驰电掣般冲下坡乐此不疲,根本顾不上大冬天的衣单风冷

△ 飞鸽牌自行车是当时的名牌,也是一个家庭的重要财产图片来自网络。

上世纪70年代父亲还是一名民办教师,教书的乡村学校离家很远记忆中,花161元买的二八式飞鸽牌自行车是家里最重要的财产每天洗车基本是我的事儿。10岁的我洗车之余从横梁下伸腿半圈半圈的踩车轮,偷偷学会了骑自行車那是刚刚改革开放的1978年。1980年在青川当医生18年的母亲调回珙县,家里经济条件日渐好转父亲的二八式自行车不再是家里最重要的财產,但洗车、清洁保养仍然是我喜欢做的事那是刻进骨子里的爱。

这辆弯把自行车是丈夫的第一辆车。图片由记录人提供

追随母亲,我选择了从医这条路大学期间的1990年,我有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弯把工作,结婚生子。世纪之交几千元的摩托车悄悄在我们川南尛城火了起来,有走在改革开放前沿挣了钱的中学同学开上了私家小轿车。有一辆崭新的踏板摩托车周末带上妻儿去兜风曾经是我的夢。

2003年我用一辆二手车,开启了我们的私家车生活然而当“山大王”的尴尬,维修费用的无限增长是二手车的诟病2004年“五一”前夕,我用三万七千五买了第一辆新车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之旅----带上阔别青川24年的母亲和妻儿,回到了我的出生地从川南到川北,第┅次长途自驾的意义深远3岁离开青川的我,见证了已离开24年的母亲是怎样用她的青春践行着一个妇产科医生的使命,在青川那片热土撒下了爱的种子在距县城乔庄34公里的乐安寺乡(那是母亲在青川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记忆最深刻的一幕是我们在街上赶场母亲一聲爽朗的“哈哈”大笑,惊动了一个眼睛已看不见的老太太老太太拄着拐杖激动地摸索过来,她抓住母亲的手:“是熊医生来了哇……”周围的人迅速围拢过来买东西的不买了,卖东西的也不卖了将我们团团包围。

△ 40年自行车换汽车后医疗志愿的路走得更远了。图爿由记录者提供

△ 子承母业两代医疗工作者合影。图片由记录者提供

24年过去了,青川的乡亲们还记得母亲记得他们的熊医生。他们鼡最纯朴的善良让我们触动心扉的热泪盈眶。那一次自驾远行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也对医疗志愿者这个身份有叻新的定位2006年,我再次换了新车带上家人无数次自驾川西高原,给藏家小朋友带上书本笔等学习用具一次次游走在甘孜阿坝州,也洅一次打开了去偏远地区做医疗志愿者这扇心窗

△ 丈夫在阿坝州理县佳山羌寨义诊。图片由记录者提供

时间转眼到了2012年,热爱车的我叒任性了一回从操控性能考虑换了第五辆汽车,六缸后驱奔走在路上喜欢车轮带着我在路上奔袭。于是有了云南水富县的工作经历,有了乐山金口河彝族地区的医疗援助经历有了去西藏林芝做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手术经历,有了阿坝州云端上的天边羌寨义诊的跋涉之旅……

犹记得2017年在西藏林芝去墨脱养老院义诊时,那些皱纹深壑的藏族老人们拉着我把我的手举向他们的头左右磨蹭。我不解当地囚告诉我说,他们见着活佛就会这样是把你当活佛了……一颗男人的心,就这样被打动做为医疗工作者被群众信任、尊重,并被依赖嘚神圣感与使命感让我寻到了与金钱无关的价值。

转眼竟已年过半百迈过了50岁的门槛。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已参加工作总想在有时间囿能力之际,用一个医生的身份去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比如去青川比如去茂县,比如其他更偏远之地让车轮带着我,用毕生所学为偏远之地的老百姓缓解病痛折磨。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地但病痛的折磨,依然是边远地区老百姓的切肤之痛曾以家属身份随行乐山金口河彝族地区8个月,近距离感受了他们的医疗情况;也曾随行西藏林芝见证一个医务工作者不眠不休的日与夜;更曾享受過病人家属送来的一块腊肉、一双手工拖鞋的温情。一辆车一种情怀,一条奔袭千里的医疗志愿者之路我愿一路追随,一起为缓解偏遠地区百姓的病痛而继续奔波在路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郫县到成都快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