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我找个现代湖南卫视热民风民情介绍,民生状况。要详细

修水规划定稿评审后[1].._甜梦文库
修水规划定稿评审后[1]..
第一章一、规划范围与期限(一)规划范围旅游开发基础条件分析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 、 、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 、 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 年; 10.国家建设部, 《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1987 年; 11.江西省旅游局, 《江西省旅游管理条例》 ,2003 年; 12.江西省旅游局, 《江西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 ,2003 年; 13.修水县, 《修水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 14.《修水县公路建设规划》2004 15.《修水县环境保护“十五”规划》 16.《修水县林业发展保护规划》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居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之间,修河 是江西省五大水系之一,本次修河旅游区总体规划范围是:修水县境内从双 井村到抱子石电站总长 26 公里的修河及两岸 2-5 公里不等的范围,总面积 约 60 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修河旅游区规划分三期进行建设: 近期: 年; 中期: 年; 远期: 年。 (三)规划依据 1.国家旅游局,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2000 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003 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游规划通则》(GB/T 1), 2003 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 ; 5.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和 2015 年、2020 年远景 目标纲要》 ,2000 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 ,2001 年; 7.中共中央 2004 年 1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 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4 年;二、自然条件分析修水县属江南丘陵地貌,在江西省地貌区划中,为赣西北中低山丘陵区。 县境内四周群山环绕,向中部依次低山起伏,丘陵广布,修河及其一级支流 两岸发育河谷阶地。地势周围高、中间低,西北幕阜山脉和东南九岭山脉呈 抱合之势,使腹地构成向东北开口的盆地。全县最高点在县境东部的山门峡, 海拔 1716.5 米;最低点在东北修河出境处港口,海拔 75 米。 修水县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貌形态影响,形成复 杂多变、差异的垂直山地气候。常年日照偏少,云雾偏多。温差悬珠。雨量 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匀。霜期较短,区域差异显著。有较丰富的水能资源, 但灾害频繁,尤以旱涝灾害为主。 修河是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修水县黄龙山,自西向东流贯 全境,东出武宁,经永修汇赣江注入鄱阳湖,全长 354 公里,境内上游惯称 渣津水,渣津以下为修河,境内干流河长 134 公里。发源于修水县境内四周 山地和铜鼓县的 10 条主要支流,蜿蜒曲折,汇注修河,总长 586 公里。支流1 间溪、河密布,纵横如网,呈树枝状,形成完整的水系。修河在本县境内总 流域面积 4227 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94%。 因地貌形态多姿,气候条件优越,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有 种子植物近 2000 种,低等植物藻类、菌类、苔藓类、蕨类也广泛存在。植物 群落方面,有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竹林、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等主要 群落。水生植物群主要分布在河滩、水域中。修水县野生动物繁多,仅脊椎 动物近 200 种,现存哺乳动物 29 种,鸟类 42 种,爬行类 29 种,两栖类 20 种,鱼类 70 余种。 修水县自然资源丰富,有泰清、汤桥的温泉资源,钨、瓷土与陶土等矿 产资源,板栗、锥栗、猕猴桃等食用植物资源以及 41 种药用植物资源,鲢、 鲤、草鱼等食用动物资源,等等。等曾就学于此。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任分宁主簿时,曾开办书院,后称濂溪书 院。徐、祝等大姓亦办有书院,培养众多人材。自唐宋至清代,本县共有进 士 201 人,举人 317 名,仅宋代即有进士 160 名。北宋一朝,双井村出进士 48 名,被称为“进士第一村” 。历代有丞相 2 名,尚书 16 名,正一品官员 3 名,从一品 1 名,正二品 5 名,从二品 4 名;知名文学艺术家 21 名。宋代名 臣徐禧,布衣腾达,胸蟠甲兵,殉节永乐城,有“宋殒长城”之叹。黄庭坚 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 ,也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徐禧 子徐俯,官至参知政事,又是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名句流传至今。南宋政治 家、军事家、四川按抚置制使余d,治蜀 10 年,屡挫蒙军,励精图治,功勋 卓著。明代周季麟、周季凤兄弟,均官至左都御史,史称“双凤” 。清代万承 风,为宣宗侍读朝廷重臣。近代以来,更是名人迭出。桃里陈氏一门,有 4 人名载《辞海》 ,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支持维新变法,向光绪帝推荐维新 人才,在湘办新学、兴新政,为全国封疆大吏中唯一支持和从事变法者。其 子陈三立,为同光体诗派领袖,清末民国初诗坛泰斗。三立长子陈师曾,近 代著名画家,与齐白石齐名。三子陈寅恪,闻名海内外的史学大师,著名教 授,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古琴大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查阜西,曾 参与组织著名的“两航起义” 。著名中医徐瀛芳,民国期间,是全国中医委员 会七委员之一,被医学界誉为“中医科学化先锋” 。当代著名作家胡旷,所著 《潘虎》等文已成为当代文学史上文艺性革命斗争回忆录的代表作。此外, 还有著名科学家陈封怀,著名书法家黄绮,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蜚秋等。 古代和近代共留下各类专著 272 部 1198 卷,这些都成为修水人民的骄傲。 在众多的名人中,古代以黄庭坚最为突出,近现代则以陈宝箴为首的陈 门五杰最具代表,他们成为修水名人文化中的最亮点。 军事文化(红色文化) :修水是江西西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 代以来,屡有重大兵事发生。明、清时期,多次高悬过李自成、石达开、李 秀成等王师义旗。 修水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之一。1927 年,中三、历史沿革与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修水县境内即有人类在此生活。商封艾侯国,春秋为 艾邑,先后属吴、越、楚国管辖。汉建艾县,隋代并入建昌县,唐代为武宁 县,德宗贞元年间析武宁县西八乡置分宁县,唐、宋两朝均为上望等级的泱 泱大县。元代升为宁州;清嘉庆六年(1801 年)改名义宁州。宣统二年划出 县南一部分另设铜鼓厅,民国元年(1912 年)称义宁县,3 年改名修水县, 现属九江市管辖。修水县总面积 4504 平方公里,为江西省幅员最广之县,人 口 80 万,辖 36 个乡镇,共 350 个行政村。 历史文化:修水县是一个古老县份和著名苏区,也是吴楚文化的结合点, 历史文物、革命文物甚多。有 2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 年结束的全县文 物普查中,收集流散文物 750 件,全县有古文化遗址 116 处,其中新石器时 代晚期遗址 8 处,商周遗址甚多,尤以上奉山背跑马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最著名,1978 年被命名为山背文化。 名人文化(进士文化):修水县向称“文章奥府” ,宋代黄庭坚的曾祖父 黄中理开办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延引四方学子,宋郊、宋祁兄弟和黄庭坚2 共中央决定在湘、鄂、赣边区组织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谋 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在修水制作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起义部队下设四 个团,其中第一、四团驻扎修水,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卢德铭任总指 挥。1927 年 9 月 9 日,震撼世界的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起义部队在修 水举起义旗,后随毛泽东同志踏上前往井冈山的道路。1931 年 9 月,中共湘、 鄂、赣省委及省苏维埃政府在修水上衫成立,使修水成为湘、鄂、赣革命根 据地的中心和著名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整个大革命时期, 为革命献身的修水人有 7 万余人,其中登记在册的烈士 10336 名,修水人民 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现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革 命烈士纪念馆”,“秋收起义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后人瞻仰。 土物文化:修水自然条件优良,特产丰富,其中茶叶与蚕桑是最具代表性 的地方特产。茶文化:赣西北地处山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为天然宜茶 区域。产茶以宁州红茶(简称宁红)为主,产地含修水、武宁、铜鼓 3 县, 称宁红区。其中修水红茶产量占宁红区的 80%。后唐年间,本县就产制茶叶。 后唐清泰二年(935)毛文锡《茶谱》载: “洪州双井白芽,制作极精。 ”至两 宋,宁茶蜚声国内。北宋黄庶、黄山谷父子将家乡精制的双井茶推赏于京师, 一时名动京华。欧阳修《归田录》誉为“草茶第一” 。蚕桑文化:修水县蚕桑 生产历史悠久,宋代张商英《黄龙崇恩禅院记》载,分宁“桑阴阴而被野” 。 清代有“绢出义宁州”之誉,征村素有蚕乡之称,民间流传着“三斤毛铁半 斤钢,打把锄头去栽桑,一条田塍栽三转,三条田塍栽九行”的歌谣。清光 绪三十一年(1905 年)义宁州产丝 6250 斤,居全省之首。 中医文化:修水中医源远流长,名医迭出,据同治《义宁州志?方技》 记载,以医术著名于京都、省垣或乡里的有 43 人。清末及民国时期,行医方 式多属私人挂牌设寓、坐堂,或兼营中药,或兼甸其它,尔昭其子,师传其 徒,中医得以发展、光大,其时修水县人所著医书达 20 余部之多,载入《江 西医林人物录》的名医有 48 人。民间流传“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到樟树不 齐”的说法。至解放初,本县共有大小药店 200 余家,药工 300 余人,主要分布在义宁镇、山口、马坳、渣津、三都,县城规模大的有“黄源生”“裕 、 生复”“仁记”“张福记”“源太和”等药店。 、 、 、 饮食文化:在饮食文化方面,修水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在饮茶、茶点方 面:修水人喜欢饮茶,遇客先敬一碗茶。修水茶区别于外地茶的特点是以佐 料下茶,故称喝茶为“吃茶” 。喝茶待客极讲礼仪,客人吃茶也有一定规矩。 每逢红白喜事,主人都设茶房,请几位妇女专门准备茶水,不时给亲朋好友 敬茶,此活称“司茶” 。旧时,民间青年男女还有以“送茶”相亲的习俗。逢 年过节与喜庆日,民间多以自制果品随茶待客。在地方风味方面:修水县传 统菜肴、小吃品类多,地方风味浓。芝麻豆粉糍粑、枫树坳豆腐丝、渣津豆 豉.、酱干等,最突出的是饣 子、腊肉、艾米果,为地方风味之上乘。 肖 客家文化:据《义宁州志》载:康熙初年,义宁州(包括今修水、铜鼓 两县)遭水旱等灾害,民不聊生,死丧和背井离乡者甚众,人口锐减,田地 大片荒芜。为了恢复生产,当时的知州班衣锦奉旨向广东、福建、赣南等处 招民垦荒,上述各地客家人,热烈响应,迁来人数逐年增多,达数万。他们 在山上搭棚居住,开山垦地,生活极为清苦。通过耕种,大批荒芜田上土质 渐肥,产量倍增,家境逐渐好转,在修河沿河居住,制造船只,对于促进当 时水运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修水的客家文化,不仅有一般客家文化所具 有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勤劳勇敢的精神以及对修水农业生产和水运 中起到的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客家人陈氏五杰,更为修水的客家文化增添了 光彩。 祠堂文化:从民俗学的角度看,祠堂的繁荣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经 济与文化繁荣。修水历史上名人辈出,祠堂文化极为丰富,目前正在着手恢 复八贤祠等,恢复和挖掘各祠堂内的名人文化资源、建筑特色资源以及民风、 民俗资源等。 四、社会经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修水县朝着争当九江率先崛起的排头兵,提前跨入全3 省县域经济实力十五强的奋斗目标,结合实际不断完善“353”战略,经济和 社会发展都取得了较大成就,现已形成茶桑、药材、水电、林果、矿产等五 大支柱产业。 2004 年修水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89843 万元, 比去年增长 15%, 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第一产业完成 91011 万元,增长 6.05%,第二产业完成 91590 万元,增长 25.31%,第三产业完成 107242 万元,增长 15.15%,三种 产业结构比为 31.4:31.6:37.0。 2004 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零售额 97886 万元,比上年增长 13.95%。全 县完成财政收入 22660 万元, 比上年增长 26.1%,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16360 万元,比上年增长 22.7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农民人均纯收 入 1396 元,比上年增长 6%,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在岗职工)14951 人,比 上年减少 1.79%,年工资总额 14795 万元,比上年下降 1.56%。 目前修水正在着力推进“四创”工程,即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 城市、省级山水园林城市和全国生态示范县,这必将有力地改善和提升修水 县的整体形象,构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使修水有实力从江西省 走向全国。同时,修水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调整产业结构的“1116”工程, 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产业化工程的发展思路,蚕、药、羊、茶将成为修水县域 经济的支柱产业,突出了修水物产资源的特色,为修水发展成为三省九县边 贸中心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础。目前约有东电、南山、宁红、山谷、政府招待所等 11 家宾馆与招待所,1010 个床位,主要以满足当地居民及一般公务客人的需要为主,没有涉外和星级 旅游饭店;修水县城内的餐饮以社会餐馆为主,商业网点和娱乐场所虽然相 对较多,但也是以地方消费为主,档次较低。五、旅游业发展现状修水旅游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还没有独立的旅游主管部门,旅游工 作由文化广播旅游局兼管。从近年的旅游接待及收入分析,2002 年总接待人 数约 3.1 万人次,直接或间接收入约 60 万元;2003 年总接待人数约 3.3 万人 次,直接或间接收入约 65 万元;2004 年总接待人数约 3.6 万人次,直接或间 接收入约 80 万元,旅游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修水除了一些名人纪念馆、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等以外,还没有真正意 义上的旅游区(点),旅游资源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较差,4 第二章旅游发展背景分析上是度假休闲。据美国专家预测,到 2030 年,旅游业将成为全世界 80%以上 人员的生活必需,可见生态度假旅游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中国近年在各类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中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据不完全 统计,年均接待生态游客为 2500 万人次左右,生态旅游年收入达 5.2 亿元, 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新兴的生态旅游虽然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就 我国国情并结合实践效果而言,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全面地大范围地开发生态 旅游产品的条件。由于生态旅游基本都选取生态环境相对优良的地带作为产 品开发区,而旅游产开发与经营,伴随着游客的活动,必然对当地生态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并极易引起当地环境的退化 现象。因此,我国目前更应该提倡的是理念形态的生态旅游,即旅游业的生 态化发展与管理,在旅游者中树立生态消费观念,在旅游企业中实施生态化 运营,提供绿色产品、倡导绿色生产、实现绿色增长,在行业管理中加强旅 游业的生态化管理,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旅游概念作为一项 原则,广泛适用于一切旅游活动中。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双休日”制及节假日的推行,休闲度 假旅游已成为寻常百姓关心的话题。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是人类共同的天 性,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的一种迫切要求。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工作与生活节奏都明显加快的今天,人们希望能利用闲暇时间从工作的劳累 与紧张中解脱出来,放松精神、陶冶情趣、锻炼身体、调节生活。因此,他 们大多希望到气候宜人、环境幽静、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没有污染的地方 去康复自己的身心,希望休闲地能提供多样化、大众化的娱乐、休闲和康体 项目。显然,如同修河规划区这样的风景优美的山水小城具有发展生态度假 旅游的良好条件,是休闲度假者的首选。一、生态度假旅游发展态势生态旅游是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以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为主要吸 引物,为游客提供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了解文化的旅游经历,并做到生态 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谐统一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模式。相对于传统 旅游产品而言,新兴的生态旅游产品具有下列显著的特征。 (1)在回归自然 的氛围中,以生态环境教育与自然知识普及为主要内容,是一种新生、自然、 异质性的高品质旅游活动。 (2)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追求生态、社会、经 济三大效益的最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体现。 (3) 一般多选取受人类环境影响相对较小,自然环境保存较好,生态系统稳定的 区域作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地。 (4)它与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游客与当地居民共同作为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和谐共处,最大限度调动当 地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使之成为生态旅游的直接受益者。 (5)参与生态旅游 产品规划、开发、经营的人员均具备良好生态意识,同时,游客及当地居民 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 (6)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其对游客数 量进行全面、有序的控制。 自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后, 生态旅游在世界上以年均 10%―30%的速度发展 (世界旅游业年均发展速度为 4%) ,年产值达 2000 亿美元以上,它被普遍看 作可能是传统大众旅游升级换代的最佳替代产品,代表了 21 世纪旅游发展的 方向。 生态度假旅游是社会进步和旅游产业走向成熟的产物。随着各国经济的 增长,人们收入的提高及带薪假日的延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于在各 个旅游点之间长途跋涉、疲于奔命的旅游方式,旅游目的也从传统的开阔眼 界,增长见识,向通过旅游使身心得到休息放松、陶冶生活情趣等方面转变, 是现代旅游的新价值取向。因此,以生态度假、康体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旅游 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有资料显示,在欧洲和北美,旅游客源输出的 70%以二、江西生态度假旅游发展特点生态旅游是江西生态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利于发挥江西 生态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能促进江西旅游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5 升级换代,从而推动旅游业的超常可持续发展。同时发展生态旅游对于加速 江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劳动力转移,加快资金积累,推动两个文明建 设均具有深远意义。具体分析江西发展生态度假旅游具有以下 6 个方面的特 点。 (一)有利的区位条件 江西地处我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 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联系密切,具有极好的地理区位条件,历来被称为 “东南沿海的后花园” 。浅内陆省份的江西不但是中国长江经济带开发的重要 组成部分,而且处于我国东部向西部经济开发重心转移的必经要道上,占有 明显的地利优势。 (二)良好的生态基础 江西地势南高北低,周高中低,最北部浩淼的长江把江西基本封闭,是 我国少见的省级封闭式自然地理单元,江西境内山、江、湖紧密关联,形成 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水陆生态系统。加之江西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雨热同季,四季分明,良好的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分布 非常有利于生物多样化的发育。地质年代中,离现今最近的第四纪冰川对江 西的覆盖不完整,留下不少生物物种孤岛,使江西成为亚洲热带、亚热带植 物区系的起源中心之一,这更为扩大了江西生物多样性的优势。江西全省现 已有 44 个自然保护区、50 个森林公园,32 个风景名胜区,其总面积占省国 土面积的 4%,此外还多种形式建成自然保护小区上千处,共中仅婺源县就有 188 处之多。全省森林植被率现已达 55.24%,位居全国第二位,甚称江南绿 洲。良好的生物资源为江西发展生态度假旅游提供了深厚的物质保障。 (三)特色的生态文化 封闭式的地理单元影响并孕育了具有江西特色的赣文化单元。赣文化是 中华文化大家族中的一枝奇葩,其中佼佼者如客家文化、青铜文化、瓷器文 化、傩文化、革命史迹文化、渔文化、茶文化等保存相对较好的文化资源, 均是开发文化生态旅游中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四)可持续的发展后劲 历史上江西长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省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 重较大,改革开放 20 年来这种总体格局尚无根本改观,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 70%以上。传统型农、林经济虽然拖了江西经济的后腿,使江西成为了我国经 济欠发达地区,但辩证地分析,在今日中国各地社会经济中明显存在着工业 发展与环境污染、环境退化的现实,江西目前的经济落后表象后面是保住了 一个青山绿水的环境,长远来看,它不但为江西发展生态度假旅游提供了前 提,而且为江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五)强有力的品牌支撑 江西地近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京九铁路与浙赣铁路在南昌相交汇, 使南昌成为连结京、沪、粤中国三大旅游客源地的汇合点,应当肯定江西发 展生态度假旅游具有良好的远景客源市场。江西是国人公认的旅游资源大省, 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鄱阳湖等闻名遐迩,是江西的骄傲,也为 传统观光旅游与生态度假旅游的结合升级换代提供了前提,其中尤其是井冈 山“红花”与“绿叶”相映成辉,7000 公顷的次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是 引人入胜的风光,近年井冈山主动向生态旅游产品转向,已建成花卉、果业 9 大生态旅游观光基地,并拥有生态旅游观光专业村 19 个,稍加雕琢,即可成 优秀的生态旅游示范基地。此外被人们誉为“江南最后的香格里拉”的婺源 县、东江之源三百山、南昌梅岭、九岭山、武功山、柘林湖等均为良好的生 态旅游选择区。 (六)政府的高度重视 江西现在拥有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旅游业的社会环境。省委、省政府近期 依据省情作出重大战略决策,确立江西在 21 世纪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 略发展道路,具体将生态旅游与有机食品工业、生态农业作为新世纪三大生 态支柱产业,并从政策、资金、管理、人才等多方面予以扶持。旅游业作为 经济支柱产业,地位获得空前提高,全省上下涌动着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热情, 旅游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当此之机,扬长避短,逐次发展生态旅游,天时、6 地利、人和皆备,可谓正当其时。异性,它是一种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相结合、自然山水景观与乡村、 小城人家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地,山、水、滩有机结合,小城文化、乡土文化、 郊区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充分体现了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差异性,构成本规 划区独具特色的生态度假环境。这种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不仅能够使休闲者 获得自然享受,同时又能获得小城文化的感受和体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 社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是修水生态度假旅游独特的魅力所在,也为江西 生态度假旅游的发展扩展了新的领域。 (四)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沿海城市群众的休闲后花园和森林绿 色银行总体发展战略相符合。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省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这条新路就是 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积极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在加快工业 化、城市化的同时,始终保持青山常在、绿水常流、永续利用。同时,江西 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中兴特色产业” 的新路,推进江西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战略决策。 因此,修河旅游区的旅游开发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江西建设成为沿 海城市的休闲后花园和建设森林绿色银行的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三、修河流域在江西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生态度假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它的发展要受到资源、环境 质量的影响,更要受到一个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受到人们消费 水平与消费理念的影响,受到原有产业基础的影响。修水县地处九江,是三 省九县中心城市,区位条件优势,与主要中心城市,如南昌均在 3 小时交通 圈内,是短期度假的理想之地。因此,不论是从江西省旅游经济发展角度分 析,还是从满足人们的需求角度分析,以及从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产业升 级换代角度分析,修水具备了发展生态度假旅游的时机与基础。 从修水县旅游资源特色及区位条件分析,修水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 对江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以下明显作用: (一)丰富江西旅游产品内容 江西目前有山(庐山、三清山、井冈山、龙虎山等名山资源) 、湖(鄱阳 湖、仙女湖、柘林湖)的知名品牌资源,而以河流峡谷风光见长的资源尚没 有开发。修河是鄱阳湖五大水系中水质最好、风光最秀美的河流峡谷资源, 正可以互补对“河”品牌开发中的不足,构建江西省的“四山三湖一河”的 旅游拳头产品结构,达到错位发展的目的,丰富江西的旅游产品。 (二)增加休闲度假空间 随着人们度假需求的不断增加,度假空间也要不断增加,江西省目前虽 然已有很多著名的旅游胜地,但由于这些知名胜地资源等级高,如庐山是世 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地等,旅游发展规模与开发强度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江西省若仅靠几个知名品牌旅游地,会增加知名品牌的环境压力与资源保护 压力,因此,需要增加度假空间,以分流环境压力较大的旅游区的游客,促 进对遗产资源的保护。 (三)增加特色休闲度假的类型 修河规划区与目前江西省已有的旅游区在生态环境背景上具有明显的差7 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评价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 云岩寺、兜率寺 场所一、旅游资源类型及丰度(一)旅游资源类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 ,根据对修河规划区旅游资源的考察,本规划区拥有旅游资源大 类 7 种,亚类 17 种,基本类型 34 种,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9 种,人 文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26 种。主要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约 92 个,其中属于自然 资源的 16 处,属于人文资源的 76 处。 表 3-1主类 亚类 A 地文景观 AA 综合自然旅游地 FB 单体活动场馆FAF 建设工程与生产 磨滩果园、磨滩鱼塘 地 FAI 军事观光地 FBB 祭拜场馆 民兵训练基地 黄庭坚纪念馆(山谷祠)、八贤祠、陈 寅恪纪念馆 FC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 FCA 佛塔 建筑 FCC 楼阁 FCG 摩崖字画 文峰塔、和尚塔 溪山自在楼、澄秋阁、冠云亭 南崖山黄庭手书 “佛” 、 “薜荔崖” 、 “藏 龙洞” FCH 碑碣(林) FCI 广场 FCK 建筑小品 FDC 特色社区 黄庭坚纪念馆内碑碣林 五杰广场 九曲回廊、顺济亭、石门、一翠亭 双井村修河旅游资源单体分类表基本类型 AAA 山丘型旅游地 主要旅游资源单体 南山崖、旌阳山、凤凰山、饣肖子山、 夜合山 AAD 滩地型旅游地 AAE 奇异自然现象 AAG 垂直自然地带 磨滩、津头到南姑桥河滩 上天梯 钓矶 东岭石林 FDE 书院 FE 归葬地 FEB 墓(群) FFA 桥 FD 居住地与社区FDD 名人故居与历史 黄庭坚故里、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 纪念建筑 工家革命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和第一团 团部驻地旧址、陈宝箴纪念馆 高峰书院、廉山书院 黄庭坚墓、黄中理墓、黄叔鳌墓 跨浦桥、宁红大桥、黄田里大桥、五 杰大桥、修水大桥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ACD 石(土)林ACE 奇特与象形山石 抱子石 AE 岛礁 B 水域风光 BA 河段 C 生物景观 CA 树木 AEA 岛区 BAA 观光游憩河段 CAB 丛树 马家洲 FF 交通建筑 十里秀水、明月湾 东岭桃花、三都古樟群 FG 水工建筑FGA 水库观光游憩区 义宁三角洲 段 FGD 堤坝段落 抱子石电站EB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EBA 历史事件发生地 修水商会旧址 E 遗址遗迹 遗址 F 建筑与设 FA 综合人文旅游地 施 FAA 教学科研实验场 茶叶生态科技园 所 G 旅游商品 GA 地方旅游商品GAB 农林畜产品与制 双井草茶、 菊花芝麻豆子茶、 饣肖 子、 品 丝绸、 “黑米酥”“红山”食用油、裕 、 发河粉8 GAE 传统手工产品与 万顺特种工艺品、根雕、砚台 工艺品 H 人文活动 HA 从事记录 HAA 人物 黄庭坚、章杭山、黄中理、黄叔鳌、 48 进士、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 陈寅恪、陈封怀、徐俯、余d、周季 麟、周季凤 HAB 事件 江西诗派、进士文化、工农革命第一 旗 HC 民间习俗 HCA 地方风俗与民间 六月六、中元节 礼仪 HCC 民间演艺 HD 现代节庆 HDB 文化节 舞龙灯、花灯、宁河戏、锄山鼓 黄庭坚诞辰纪念日、秋收起义爆发纪 念日(三)资源空间分布与资源集合区划分 修河沿岸集中了修水县最秀丽的水上景观、著名的文化和小城镇旅游资 源,根据旅游资源组合状况,为了便于突出特色、功能互补、集中重点、连 片开发,在空间上将其划分为 7 个旅游资源集合区: 1.双井村山谷故里特色乡村、文化、历史、自然景物集合区; 2.津头到南姑桥河滩湿地景观、野趣、科普景物集合区; 3.城区城市广场、红色资源、名人纪念馆、马家洲景物集合区; 4.高沙村耕读文化、田园风光资源集合区 5.磨滩野外拓展训练、红色资源集合区 6.龙岸对面大型休闲设施-高尔夫-赛马场空间预留区 7. 抱子电站大坝及周边抱子望归景物、 工业观光、 渔家文化资源集合区。 (四)资源总体特色 资源总体特色:山水、名人、乡情、生态休闲度假; 自然生态资源:山水滩于一体,自然环境秀美; 历史文化资源:古今兼融,文化多元; 社会旅游资源:九市县交界点,三省省会城市中心。 (五)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卖点 山谷故里双井村; 十里秀水,生态休闲。 (六)旅游资源的不足与威胁 自然旅游资源:河滩面积较小,河面较窄小,有的河段有一定视觉污染; 山林水体植被景观质量一般,缺乏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奇山异水景观资源。 历史人文资源:资源单体小而散,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旅游吸引 物。(二)旅游资源单体价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对主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得出优良 级单体 23 个,其中 5 级单体 1 个,4 级单体 6 个,3 级单体 16 个(表 3-2), 占主要旅游资源单体总数 30.26%。 表 3-2等 级 5 级 4 级 黄庭坚 南山崖、十里秀水、黄庭坚故里、双井村、江西诗派、工农革命第 一旗 3 级 东岭石林、马家洲、茶叶生态科技园、南崖山黄庭手书“佛” 、高 峰书院、 黄庭坚墓、 抱子石电站、双井草茶、48 进士、 陈门五杰(陈 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江西诗派、进士文化修河主要旅游资源单体分级表主 要 单 体二、同周边资源的对比分析(一)与县域内其他资源的比较9 表 3-2 修河规划区与修水县域内其他旅游区资源特色比较名称 黄龙山 位置与范围 修水县西部,为湘、 鄂、赣三省的天然屏 障;黄龙山风景区方 圆数十里, 主要资源点 龙王峰、龙湫 池、太 资源特色与发展方 向 宗教文化与自然观 光的结合(中国佛 一黄龙宗的发祥 地,黄龙宗早年传 入日本,现在日本 有 15 个支派。 ) 清水岩 样云瀑布 汤桥温泉 布甲溶洞 游区) 修水县东北 15 公里, 天然溶洞群、东岭石林 与规划区相连 修水县上奉乡观前村 修水县汤桥乡 修水县布甲乡 石河段两岸 瀑布 温泉 溶洞 双井村、明月湾、钓鱼 台、南崖 奇特岩溶地貌景观 观赏 瀑布景观观赏 温泉休闲度假 岩溶地貌景观观赏 山河滩城于一体的 生态休闲度假 规划区(修 河旅游区) 修河中双井村至抱 子石河段两岸 柘林湖 九江市区 100 余公 里的修河中上游 仙女湖 新 余 城 区 西 南 20 公 鄱阳湖 江西省北部、长江 南岸 史幕、试剑石、犀牛望 瀑布坑、泰清温泉、鸣 水瀑布、黄龙寺风景名胜区花径、美庐别墅、 中共庐山会议会址 等的自然景观 于一体的观 光、避暑度假 地 湖泊景观观 赏地与鸟的 天堂中国最大淡水湖、 鞋山、观鸟 国家候鸟保护区、 国际重要湿地 省级生态功能保 库之一 闻仙塔、万年桥、 昌山庙、龙王庙、 蛇岛、白鹭岛、猴 岛等 亚洲第一大土坝 ---- 柘 林 水 电 枢 纽工程而形成的 人工湖 江西五大水系之 一 护区、 江西四大水 读书台、铃岗岭、月、鲤鱼朝天、 滴水崖、 教禅宗五家七宗之湖泊型观光 休闲地飞瀑、 温泉、 墓塔、 湖 泊 型 休 闲 诗刻、黄荆八景、 雪公洞、小庐山、 猴子岩、莲花寺、 滴水洞 双井村、明月湾、 钓鱼台、南崖 山、河、滩、 城于一体的 生态休闲度 假 度假乐园规划区 (修河旅 修河中双井村至抱子规划区与周边地区资源比较分析可知,这些资源在属性上存在一定差异, 特别是与邻近的资源规模较大的黄龙山相比,在资源特色与发展方向上存在 明显不同。因此,只要对各旅游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引导,不会与本规划区 产生雷同;相反,由于在资源特色上的互补性,它们的开发将有利于提高整 个修水县旅游的吸引力。 (二)与周边地区资源的比较 表 3-3 修河规划区与周边旅游区资源特色比较名称 三清山 位置与范围 江西省东部门户玉 山县北 50 公里处 性质 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 主要资源点 三洞口、梯云岭、 玉京峰、三清宫、 玉灵观、冰玉洞、 西华台、南清园、 万寿园、西海岸 庐山 九江市南 36 公里 处 世界自然与人文 文化遗产、 国家级 仙人洞、锦绣谷、 含鄱口、三叠泉、 丰富的文化 内容和优美 资源特色 道教文化与 山地自然景 观为一体色 观光休闲地与周边旅游区比较:第一,规划区与其他旅游区在资源特色上存在一定 的差异,修河规划区是融山、河、滩、小城和名人和事件于一体的,具有明 显开发生态休闲度假优势的区域。因此,只要充分挖掘与展示自己的特色, 定能打出自己的品牌。第二,从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规划区完全处 于起步阶段,其他旅游区相对成熟。第三,与一些著名旅游区如庐山、三清 山等相比,在资源等级上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比较,规划区旅游资源开发贯穿以下思路:要充分利用庐山、三清 山、鄱阳湖等资源保护要求高,旅游开发强度受到一定制约、旅游接待容量 有限等的客观现实条件,进行旅游开发功能上的差异定位,错位发展,并根 据自己的山、水、滩、乡村、小城、名人等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生态休闲度 假旅游的特色品牌。10 三、旅游开发定性定量评价(一)旅游开发定性评价 1.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1)环境优势 修水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流域内工业企业较少,工业污染相对较轻。同 时,修水县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全县森 林覆盖率达 67.6%,林木绿化率达 72.4%,属我国南方 48 个重点林业县之一, 修河规划区两岸植被生长繁茂,有杉树、马尾松、香樟、刺槐、油桐、杞木、 杜鹃等 20 多种乔木和灌木。因此修河两岸长期以来保持了较好的水质条件和 空气质量条件,修河是江西省五大水系中水质保持最好的河流,特别是十里 修河段,风光秀美,景色怡人,为发展生态型的休闲度假旅游打好了坚实的 环境基础。 (2)城市中心地位的优势 修水县是三省(湘、鄂、赣)九县(武宁、靖安、奉新、宜丰、铜鼓、 平江、通城、崇阳、通山)的交界处和三个省会城市(长沙、武汉、南昌) 的中心点,是三省九县的边贸中心。东距江西省会南昌 220 公里,西距湖南 省会长沙 240 公里,北距湖北省会武汉 260 公里;另外,距三峡旅游区最大 中转站之一的岳阳和京广、浙赣铁路中转站的株洲以及距九江市的距离都在 200 公里左右,城区的中心地位优势十分明显。 (3)资源组合优势 资源种类组合优势:有以黄庭坚为主的名人资源优势、以特色小城及乡 村乡土风情组合的人文生态;有以水、山、河、滩于一体的自然生态优势; 以及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组合优势。 资源地域组合优势:以修河为纽带,将各种资源有机地串联于一体,为 资源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领导重视的优势 对修水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引起了江西省政府以及修水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江西省政府领导对修水开发旅游业已做了工作考察,并将开发旅游做 为修水县扶贫致富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修水县各级政府对旅游开发也给 予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将旅游做为修水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05 年的工 作重点,并在各级政府与各部门中,在思想上达成共识。 2.旅游资源开发劣势 (1)接待设施简陋 由于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接待设施十分简陋,目前的住宿、餐馆和商 店以及娱乐场所基本上都是为当地居民服务,没有一家上星级的旅游饭店, 也没有定点旅游餐馆和购物商店。 (2)资源点散乱 规划区旅游资源虽然种类较多,但各类旅游资源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 大部分旅游资源还处于自然状态,没有进行很好的开发利用;一些已开放的 游览点,也是各自为政,没有进行很好的产品包装和旅游宣传促销,小、散、 乱现象突出。 (3)交通滞后 修水县不近铁路,不沿高速公路,没有航空,水运不发达,公路交通是 唯一的交通方式。近年来,公路建设尽管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布局渐趋合理, 公路等级明显提高,通行能力日益增强,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 基础差、起步晚、投入少等原因,交通落后的状况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通行能力不强,严重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4.旅游资源点可进入性较差 由于旅游资源散落在各地、各乡村,又没有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各旅游 资源点的可进入性较差,如县城城区至双井村、抱子石、三都等旅游资源相 对集合区的公路路面状态差,修河也没有开辟相应的客运航线。 (二)旅游开发定量评价 应用旅游地开发综合评价模式,对修河规划区进行旅游开发综合定量评 价,结果如下。11 表 3-4方面 参数 优美度 康娱价值 科学文化价值 旅游 资源 条件 要素种类 规模度与特殊度 组合条件 集聚度 小计 空间容量 舒适性 地理 环境 条件 安全性 卫生健康标准 小计 客源地区位条件 客源 条件 区域人口出游水平 与相邻旅游地关系 小计 区域发展总体水平修河旅游开发综合评价赋分值表(参考)权重(%) 10 8 8 2 8 2 2 40 4 2 2 2 10 10 5 5 20 5 2 8 10 2 2 1 30 100 6 7 9 7 9 7 10 7 7 8 8 8 7 8 记分 8 8 8 8 7 9 7 得分 0.80 0.64 0.64 0.16 0.56 0.18 0.14 3.12 0.32 0.16 0.14 0.16 0.78 0.70 0.35 0.40 1.45 0.30 0.14 0.72 0.7 0.18 0.14 0.1 2.28 7.63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修河规划区旅游开发综合评价最终分值为 7.63 分, 旅游开发综合条件比较成熟,只要政府重视,旅游开发具有较大潜力。开放开发意识与社会承受力 城镇依托及人口劳动力条件 社会 经济 条件 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 物产物资供应条件 资金条件 建设用地条件 小计 合计12 第四章旅游客源市场开发规划6.0%、5.6%、4.8%、4.4%、4.1%(见表 4-1) 。这些数据也基本与江西省旅游 客源统计数据基本吻合。由此可以看到,旅游区周边省份、广东省、上海市、 北京市等地区将是本旅游区的重要客源市场。一、客源市场现状分析修水县旅游业属于后发产业,旅游市场的培育尚未形成,旅游市场的发 育特征也不明显,客源市场及旅游需求等各方面数据的统计调查工作也属未 深入开展状态。目前本旅游规划区域内已经开始接待游客的景点主要有秋收 起义红一师纪念馆、红一团团部纪念馆、黄庭坚纪念馆、黄庭坚陵园和东岭 石林等,其中东岭石林为开放性景点。从秋收起义纪念馆和黄庭坚纪念馆接 待情况来看,目前主要接待的当地及附近县市的中小学生和来修水进行商务 活动或探亲访友的外地客人。东岭石林属季节性观光点,主要满足修水本地 居民和中小学生春游活动及观光。 基于目前规划区域的旅游现状,为了更好地把握修水旅游市场的需求特 征、 市场结构及旅游者行为特征,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于 2005 年 2 月 15―3 月 28 日在修水、南昌、九江、武汉、上海、杭州等地对旅游者进行市场问卷 (访问)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样本的男性比例略高,年龄结构合理,职业分 布广泛。在选择调查对象时,没有局限于修水、南昌、九江、武汉等地居民, 而且也选择了一些来修水、南昌、九江、武汉旅游、商务的外地游客作为调 查对象,样本的地区分布范围较大,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本次问 卷调查的数据真实性强,可分析价值高。通过对 1756 份有效实地问卷调查的 统计得出如下分析结论。 (一)游客市场结构分析 1、旅游者性别比例:男性占 53.4%,女性占 46.6%。 2、客源区域结构:市场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本省居民是旅游区的主要客 源,约占旅游客源总量的四成,为 39.7%;其次分别为广东、湖南、上海、浙 江、北京、湖北、福建、江苏等地,分别占旅游客源的 9.4%、6.3%、6.1%、地区 江西省 上海市 湖北省 其他 百分比 39.7 6.1 4.8 13.7表 4-1 旅游客源地域分布表(%) 地区 广东省 浙江省 福建省 百分比 9.4 6.0 4.3 地区 湖南省 北京市 江苏省 百分比 6.3 5.6 4.13、年龄结构表现为 25-34 岁的游客最多,有 45.2%,其次是 35-44 岁的 人群,占 23%。可见修水游旅市场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这也与我国旅游市 场基本相吻合,因此,在对旅游区规划和开发中应注意迎合这一大市场,但 同时也不能忽视青少年和老年人市场。 4、文化结构:被访问者中高中和大专学历两个层次人数最多,两类合计 占到调查样本总数的 67.7%,本科学历及本科以上也占到总数的 15.7%,可见 大多数游客的文化程度较高,这说明开展一些休闲、度假、文化型旅游活动 将会有一定市场。 5、职业分布:企业人员最多,占到样本总数的 32.3%,其次为公务员、 学生、教师,分别占到样本总数的 12.3%、10.1%、9.7%,共占总数的 30%; 收入水平则表现为月薪 3000 元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90.3%, 其中
元/月的则占总调查样本的四成多;地区分布表现为近距离游客,如修水、南 昌、九江、武汉、长沙的游客数量大大高于其他地区,说明开发“一日游” “二 日游”线路和针对近距离地区如九江地区、南昌市、赣湘鄂边境地区的客源 市场进行营销开发的潜力较大。此外,由于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地区是江 西省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而且这三个地区居民经济收入也居全国前列, 因此,针对这三个地区也应大力进行市场开拓。13 从访问中看出:旅游者出游的目的各不相同,其中“旅游观光”被选的比例 (二)旅游者行为结构分析 1、从得到旅游信息的渠道统计,游客从电视电台媒体获得旅游信息所占 比例最高为 72.9%, 报刊杂志占 65.5%, 旅游社推荐 60.6%, 亲戚朋友介绍 63%, 各类旅游网站 59.7%,其他途径为 51.3%(此项为多选题) 。说明大众媒介中 的强势媒体能较强刺激游客的视觉和听觉,在目前全国逐渐涌起的红色旅游 热之时,配合当前许多红色题材的影视剧,将修水旅游以秋收起义纪念地的 子品牌形象将其通过电视电台媒体将其推出去,将会较好地起到扩大影响力 和美誉度作用。 2、对以何种方式外出旅游的统计结果表明, “自助旅游”被选的比例最 高,占 70.6%。选择“参加旅游团”的游 68.7%,比例居第二位。出差时顺便 旅游占 55.6%,由单位安排占 57.9%(此项为多选题) 。基于旅游吸引力的距 离衰减效应和近地缘关系的考虑,赣湘鄂边区将成为修水旅游重要的客源市 场。修水 100 公里内主要有武宁、靖安、宜丰、铜鼓、平江、通城、崇阳、 通山等县市;150~300 公里内大中城市主要有南昌、九江、武汉、黄石、鄂州、 咸宁、长沙、岳阳、株洲、湘潭等,其中南昌、武汉和长沙分别是江西、湖 北和湖南的省府,修水规划旅游区距南昌 220 公里,武汉 260 公里,长沙 240 公里,基本位于三市中心点。随着以南昌、武汉和长沙三地为核心的赣湘鄂 边区经济的发展,短距离的远足型旅游、一日游、周末旅游以及自助旅游、 家庭旅游将会成为时尚和风潮,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加入到旅游大军的行列, 旅游成为人们生活和消费的有机构成部分。这对于修水开发旅游,提升旅游 产业,发展旅游经济将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3、对同行旅游人员的调查统计结果是,选择“我自己”的比例占 54.2%; 选择“和爱人一起”的比例占 60.8%;选择“全家人一起”比例占 56.1%;选 择“和朋友结伴”的比例占 55.5%;选择“单位同事”的比例占 51.9%;选择 “其他”的比例占 49.9%(此项为多选题) 。对于游客旅游时间的选择和安排, 选择“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比例远远高于“利用出差机会”等。另外?省委、县委、政府和领导重视 ?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 ?深―阿高速的修建 ?全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与 实施 ?南昌正在大力打造梅岭休闲度假 区,这将对本旅游区将产生一定 的截流现象,此外,浏阳河也在 开展以红色、乡村为题材的旅游 区,具有同质化竞争性 ?旅游业的开发将对山水、环境、 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 旅游可持续发展 ? 环境优势: 青山碧水、 空气清新、 植被丰富、民风淳朴 ?区位优势:地处三省交界,位于 赣湘鄂三省府城市的中心 ?资源优势:不仅有众多的自然旅 游资源,也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 源。 ?旅游开发晚,知名度较低 ?旅游接待设备及旅游服务配套设 施缺乏 ?旅游区内景观虽然较多,但分布 较散乱 ?相对旅游发展的要求而言,旅游 交通较滞后最高,占 90.3%;其次是 “探亲访友”“参加会议”“公务出差” 、 、 。游客在旅 行上安排的日程也各不相同,具体统计结果表明,行程安排在“一天”和“二 天”这两者的比例远远高于“三天”以上。这再一次说明开发“一日游”“二 、 日游”线路和针对近距离地区如九江地区、南昌市、赣湘鄂边境地区的客源 市场进行营销开发的潜力较大。 (三)修水旅游客源市场的 SWOT 分析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14 二、客源市场定位与形象(一)客源市场定位 根据以上对市场结构和游客行为特征以及对修水发展旅游的 SWOT 分析, 我们认为对修水旅游客源市场定位既要考虑目前现有的条件、基础和市场特 点,也要充分认识到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变化;既要扬长避短,通过改善 不利条件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也要敏锐抓住外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修河旅游区的客源市场定位做出以下界定。 1.地域性客源市场定位 根据修河旅游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特征和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背景, 对旅游区的地域性客源市场定位应考虑以国内市场为主。根据客源市场的重 要程度、开拓的先后次序以及市场营销的投入重要程度,对国内旅游客源市 场细分为三级目标市场。 (1)一级目标市场:以南昌、九江、萍乡、岳阳、长沙为核心的赣湘鄂 边区。 从历年江西省旅游客源统计及我们进行的实地调查都表明,江西、湖南、 湖北市场在江西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考虑到近地缘关系,我们认为这 一现状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此外,从区位条件来看,修河旅游区距南昌、九 江、萍乡、岳阳、长沙等五个大中城市都在 200 公里左右,虽然目前交通现 状不佳,但一旦交通改善,这些城市都处于旅游区 2~3 小时交通圈内,正是 国际上通常认定的旅游辐射圈。而且这些城市也是附近区域中的经济、社会 中心,经济相对发达、交流密切频繁、市场潜力巨大。对于这一近距离客源 市场,修河旅游区必须将其作为一级目标市场来开发,通过大力宣传、强势 营销、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增强对这一区域内居民和游客的吸引力,并提高 其重游率。 (2)二级目标市场:以珠三角、长三角为核心的华东和华南地区 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华南地区素来是江西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尤其是广 东省,该地游客约占江西旅游者总量的一成。华南地区由于经济发达、距离适中,处于周末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范围之内。 以长三角为核心的华东地区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 事业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经济区。其中,长江三角地区以仅占全国 1%的 土地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 18.5%的国内生产总值,具有巨大的消 费潜力。从江西省历年旅游统计看,随着江西省与华东地区社会经济、商贸 联系的加强,该地区入赣旅游的人数和消费呈逐年增长态势。对于以乡村观 光、休闲度假为主要特色的修水旅游,华东、华南地区无疑是一个发展潜力 巨大的市场,只要产品独特、环境优异、民风淳朴、设施齐备、服务完善, 必然可以吸引这一地区的居民前来旅游。 (3)三级目标市场:国内其他地区 从旅游资源、产品特色和目前旅游业发展基础角度考虑,修河旅游区近 期不具有独立吸引全国市场的能力。但从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复兴、文化旅 游的兴起、乡村旅游的发展来看,作为秋收起义旧址和黄庭坚故里的修水,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意义无疑使旅游区具有发展潜力和持久的生命 力。同时,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也是目前江西旅游产品 的有益和重要的补充。通过有效的旅游营销宣传,不仅可以吸引到南昌、九 江、武汉、黄石、鄂州、咸宁、长沙、岳阳、株洲、湘潭进行旅游、商务活 动的游客,也可以吸引国内远距离游客前来进行乡土体验、乡村休闲、山居 度假式旅游。 此外,在国际旅游市场定位与认识方面,目前严格意义上的国际旅游市 场开发还不成熟,但有几种情况值得注意: ①是在南昌、九江、武汉、岳阳、长沙等城市或地区工作的外方员工, 可以考虑将修河旅游区作为其在中国工作其间休息日会友度假的地方; ②是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与外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商务交流,可 以将修河旅游区作为展示乡村风貌、进行商务交流的场所之一; ③是前来南昌、九江、武汉、岳阳、长沙等周边城市进行旅游活动的国 际旅游者,通过与这些地区景区、景点的业务联合、资源共享,将其引入到15 修河旅游区来。 ④黄龙寺、兜率寺的佛教文化带来的东南亚佛教朝拜客源市场。的城市人逐渐处于精神紧张、生理机能低下的亚健康状态。对山居市场的开 拓,将有助于缓解城市居民的负面因素,通过在旅游区隐士般的度假、休养, 有效地恢复其生理机能和精神状况,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3.专业性细分市场定位 在专业性细分市场中,中青年、银发市场是开拓的重点,此外,以学者、 书画家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也是值得关注的市场。 (1)中青年市场 从旅游区的功能定位来看,休闲、度假、观光是产品开发的三驾马车, 尤以休闲为重点。对应于一个人的发展阶段来看,中青年阶段无疑既有用于 旅游消费的金钱,也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还有勇于探索、面对新事物的接 受能力。因此,对于旅游区的发展来看,这一市场是推广和开拓的重点市场。 (2)以老干部为核心的银发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老年人的消费观念都已更 新,开始注重自我的生活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充实,而晚辈的孝心,精神上的 鼓励,经济上的支持,更进一步促成了银发市场的成熟。从目前江西旅游者 年龄构成比例看,中老年游客仅占较小的比重,具有很大的市场开拓空间。 在中老年市场中,又以老干部为重要的目标群体,其一,修水是我国老革命 根据地,是秋收起义的发祥地,这能引起老干部群体的共鸣;其二,相对其 他中老年者而言,老干部具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这是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 对此,修水可以根据银发市场的心理特点与需求特性,推出适合这一群体的 疗养休闲旅游产品,将该群体作为旅游区的特色客源。 (3)文化旅游市场 本旅游区中,除了有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外,还具有 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以黄庭坚为代表的诗书文化、黄门四十八进士所组成 的进士文化、陈门五杰等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文化等。通过举办定期或不定期 的黄庭坚文化节、江西诗派论坛,并结合黄庭坚故居、黄庭坚墓园、南崖石 刻、八贤祠、濂山书院等保护、修缮和建设,开拓文化旅游市场。此外,旅2.功能性客源市场定位修河旅游区的功能性市场定位是以乡村休闲市场为主,生态观光和山居 度假市场为辅。 (1)乡村休闲市场 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是修河旅游区区别于周边旅游景区的核心所在,相应 地,乡村休闲市场也是旅游区的主攻市场。在青山碧水的大环境下,通过古 香古色的山居建筑、淳朴好客的乡村民风、朴素自然的民情风俗等营造出野 趣生态的特色乡村氛围,并配以齐全的休闲设施、周到的旅游服务,配合强 有力的促销和宣传活动,从而刺激周边客源市场的旅游需求,产生强大的吸 引力。形成乡村特色的城市边缘休闲旅游区。这一市场的确立,不仅是修河 旅游区资源整合的结果,也迎合了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更进一步与周边旅 游景区点功能互补,从而实现地区性的旅游产品竞合,优化资源条件,发挥 最佳的旅游效益。 (2)生态观光市场 虽然以休闲、度假、养生、会议等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是旅游业发展趋势, 但传统的观光产品、观光市场在我国旅游业中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和地位。尤 其是观光产品与生态系统的结合所形成的生态观光型旅游产品近年来更成为 旅游者的新宠。在本规划旅游区中,不仅有长达 20 余公里的修河,还有树木 葱郁的青山、随风摇龅穆础⑿憷龆嘧说乃仙值鹊取U庑┨跫沟 旅游区形成了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野鸭凫水、燕啾蛙鸣的生态体系,有助 于开发面向生态观光市场的旅游产品。 (3)山居度假市场 除了乡村休闲和生态观光市场外,山居度假也将是本旅游区的重要市场。 现代社会学家研究表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16 游区内山谷故里、湿地野趣等景区的建设完成,将成为文艺创作的基地,极 大地激发文艺创作者的灵感,成为产生文艺作品的源泉。快速发展期, 年预测考虑因素: 促进因素: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的趋势;全国社会经济 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赣湘鄂边区异质化旅游区的整 合与合作,形成旅游网,使得各种资源在区域内实现共享;以庐山为首的赣 西北地区旅游发展,知名度的提高。 阻碍因素:周边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旅游发展的商业化趋势。 稳步发展期, 年预测考虑因素: 促进因素:进入增长幅度有所减慢;城市化后带来的对乡村旅游产品的 持续的需求。 阻碍因素:生态系统保护的限制。三、旅游人数预测1.预测依据 (1)旅游区环境容量。 (2)主要目标客源市场需求分析。 (3)旅游区客源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4)旅游区服务接待能力增长可能。 (5)宏观旅游发展背景及经济发展背景。 2. 年游客量预测结果 修河旅游区目前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旅游客流量非常小,旅游经济效益 也较差。根据这一情况,通过对现有其他同类型旅游区的开发情况的比较研 究、客源市场总体定位、旅游区自身的综合条件和发展潜力评估,我们采用 德尔菲专家预测法和回归法对修河旅游区
年游客量做出以下预测。表 4-2 时间 2006 年-2010 年 2011 年-2015 年 2016 年-2020 年 修河旅游区游客量预测 平均年增长速度 25% 18% 8% 游客量(万人次) 30~35 万 65~70 万 85~90 万四、客源市场开发规划(一)形象定位 1.形象定位的思路 (1)反映城市人回归自然,追求绿色与生态的消费变化趋势。 (2)要能体现修河旅游区风光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古朴的原生态系统。 (3)打好黄庭坚故里品牌,通过名人效应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开拓休闲 旅游和文化旅游市场。 (4)反映修河旅游区位于赣西北,地处赣湘鄂边境,处于南昌、武汉、 长沙三个省会城市中心的特殊区位条件。 (5)通过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实现与周边地区其他旅游区点的竞合。 通过与周边旅游区点的比较,我们认为修水旅游的优势在于: 青山碧水、燕啾蛙鸣、树木青葱, “这里的空气都是甜的” ,因此,具有 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这也是发展休闲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的重要基础条件。 山岗、溪水、竹林、芦苇、田野、古村、寺庙等资源空间组合理想,视觉效 果好。 这里也是北宋江西诗派代表人――黄庭坚的故里,利用黄庭坚的文学地开发建设期, 年预测考虑因素: 促进因素:基数小,增长幅度大;政府对旅游区发展于政策和财政上的 大力支持;位于南昌、长沙、武汉三市中心,具有优良的区位条件;深阿高 速公路的修建与贯通,极大地提高了旅游区的交通条件和可进入性。 阻碍因素:旅游基础设施的欠缺,旅游意识有待于培养。17 位和历史传承,通过名人品牌和文化影响力,达到扩大旅游区名气和影响的 作用。 地处南昌、武汉、长沙三个省会城市中心,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与客源 优势;深阿高速公路建成后,高速路沿旅游区而过,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 2.形象定位 (1)总体形象 修河旅游区要充分利用黄庭坚这一文化品牌,以其为代表展示旅游区丰 富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开展参与、体验性文化旅游活动,拓宽旅游区的休闲 功能和文化旅游功能。此外,总体形象还必须要与长达 20 多公里的修水相结 合,与旅游区内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令人神往的古朴、 健康、休闲的原生态氛围。因此,修河旅游区的总体形象应从文化内涵和文 学意境上来反映其特色、主题和功能。据此,将其总体定位为: “城乡一体, 水天相连;山林斑斓,河水清澈;竹苇翠绿,粉墙黛瓦;小船悠悠、情意浓 浓;民风民俗,艺术内涵;青山绿水,生态野趣;度假休闲,魅力无限;美 的空间,人的乐园” 。即“黄庭坚故里,原生态修河” 。 (2)形象标志 该标志以“修”字变化成一艘船在美丽的修 河上奋力划行为主题立意构图,蕴涵三层含义: 一是体现一种精神, 一种奋勇向前、 勇往直冲的 激励精神; 二是以船和碧水突出修河主题; 三以 绿色体现一种回归自然的原生态理念。 (3)宣传口号 主题口号: “山谷故里,诗画修河”或“黄庭坚故里, 原生态修河” “修水――红土地上的香格里拉” “野趣、原始、秀丽、淳朴,不是九寨沟,胜似九寨沟” ――前者主要表达了以下几重意思:第一,前半句指出这是黄庭坚(山谷)先生的故乡,间接表明修河旅游区最突出和最优秀的人文资源;第二, 通过借助黄庭坚名人效应,有助于文化效应上扩大修河旅游区文化影响力及 其对游客的吸引力。第三,后半句指明了旅游区所在政区――修水县。同时, 修水一词也与旅游区所处的修河流域相重叠,即旅游区沿江西五大河流―― 修水为中心展开;第四,诗画修河表明了旅游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整个旅游区如诗如画,联想到“江山如画” ,使人不禁胸中涌起对我国大好河 山的自豪感;同时,也和江西诗派联系起来。 ――后者主要借助意境的构架,为旅游者提供一种梦幻般的旅游意象。 它主要包含以下几重含义:第一,直接指明旅游区的行政区位;第二, “红土 地”即代表了地处江西红色土地,也指明了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第三,本 句的中心在于“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Shangri-La)为英文中“世外桃源” 的代名词,既反映了当地秀丽、自然的环境和野趣、原始的生态植被,也显 示出当地淳朴的民风民情、祥和宁静的人民生活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与 世无争境界。这样就与旅游区休闲度假的主题紧密结合起来,共同营造出美 丽、安宁、和谐,从而令人向往的意境。此外,香格里拉一词的运用也附比 于云南的香格里拉,利用其现有的旅游影响力来扩大修河旅游区的旅游吸引 力和宣传效应。 同时,在旅游区的宣传促销时,可以围绕主题形象,针对不同的目标市 场进行不同的口号设计: “这里的空气都是甜的” ――通过对当地空气的描述反映出旅游区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优良的生态 系统,主要适用于休闲度假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的宣传。 “庐山脚下野趣十足的乡村城市” ――强调与庐山旅游的共轭性,通过空间距离来拉近前往庐山旅游者与 本旅游区的关系,同时也点明了旅游区的主题产品和定位,为将来与庐山旅 游区的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服务。 “秋收起义主要策源地”18 ――反映本旅游区红色资源,除了秋收起义纪念馆之外,还有第一师师 部驻地旧址、第一团团部驻地旧址、军旗飘扬大型雕塑、彭德怀旧居等,不 仅可以向银发市场推出形成革命怀旧概念产品,也可以向各年龄阶层宣传爱 国主义成为思想教育基地。地方特色服务:对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的居民要进行充分的培训,使他们 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经营管理过程中既文明热情,又不失纯朴的本质,营造 出邻里般的良好氛围。 旅游基础服务:由专业旅游管理人员对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服务的供 给、旅游业经营管理等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随时随地为各种类型的旅游 者提供帮助。 专题服务:根据旅游区的资源条件,开展针对性的特色专题服务,如地 方特色餐饮、老干部革命怀旧、诗画修河文艺创作大赛、十里秀水龙舟竞赛、 渔樵耕读山区体验、现代野外拓展和军事演练等。 ③视觉识别 视觉形象一:进入修水县城的标志性景观以及进入各景区的门景等,要 能够使来到旅游景区的游客产生先入为主的美好旅游意境效果。 视觉形象二:旅游区内处处山青秀水、碧空蓝天、空气清新、环境整洁, 给游客留下极其深刻的美好印象,此外奇山怪石、叠泉飞瀑、乡村烟炊、芦 苇摇曳、群鸟凫水、树木葱郁、寺庙古韵等将使修河旅游区形成一个自然生 态的旅游景观图画。 视觉形象三:近处旌阳野渡、波光点点,远处粉墙黛瓦、修水人家,建 筑依平缓坡地递接而成,于竹影摇红间见楼阁一角。或春天,桃梨纷飞;或 入秋,柿红飘香。入暮时分,修河上金蛇闪耀,渔舟唱晚,好一幅山区生活 风情画卷。 视觉形象四:经营中对外使用的旅游区介绍、大型户外广告、示意图, 内部办公用品(便签纸、内部联系单、信封、信纸、纸杯、手袋) 、标准字体、 标准色等都要与总体形象标志一致。 ④其他知觉识别 听觉:溪水潺潺、鸟儿鸣啁、竹林沙沙、伴着似有若无的鸡鸣狗吠、山 村小调,构成一幅绝美的山居图。 嗅觉:修水农家的饭菜香味、民居院落中花木鲜果的淡淡清香。“佛教黄龙宗的发祥地”DD针对佛教朝拜、研究等宗教文化市场,以境内中国佛禅宗五家七宗 之一黄龙宗的发祥地DD黄龙山黄龙寺( “宋代江西四大丛林之一” )为主, 兼顾兜率寺等名寺宗教文化的发展朝拜、寻根。 “赣西北最后的原始大森林” DD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可推介黄港镇的原始大森林,面积约 5000 亩左 右,原始森林的独特风光在生态旅游市场前景光明。 “庐山脚下、南昌旁边的原始生态县” “水清可数鱼,林绿能辨季” DD该口号旨在突出修水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修河两岸如诗如画的自然风 光,突显其原始生态的乡村美景。 (4)形象识别 ①理念识别 通过优美的自然环境、质朴的地方风情与规范的经营管理打造现代山居 休闲度假旅游概念。 修河旅游区位于赣西北的山区中,其最大的特色是自然环境优美、民风 民情淳朴,作为面向周边城市居民、外地旅游者,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定位的 旅游地,必须要保持其特色。即在向城市人展示自然质朴的地方风貌与风情 的同时,还要保护、完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同时,作为一个旅游地,还 必须要符合旅游服务接待的常规,预防和杜绝旅游发展过程有可能带来的一 些不良行为,如拉客、宰客现象等。最终要通过旅游营销宣传和游客的口碑 效应,塑造具有山区风情的休闲度假旅游品牌。 ②行为识别19 (二)营销目标 充分利用旅游区内优美的生态环境,质朴的乡村风情,通过精心开发与 建设,把修河旅游区建设成为在赣湘鄂边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山居型休闲 度假旅游地” 。 1.加强宣传力度,促进修水“山居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地”形象品牌的 形成对于一个旅游区而言,最重要的无疑是其品牌形象和旅游意象,这直接 关系到对游客吸引力的大小和感知的强烈程度。而品牌形象的建立,与宣传 是密不可分的,即在市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标市场进行营销、推 广。因此,修河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既要重视旅游区内的景观、环境、设施建 设,也要注重目标市场的宣传促销,通过突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特色, 形成“山居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地”形象。 2.实现与周边旅游景区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和客源互流。 旅游区可与九江地区的旅游区(点)以及周边地区如浏阳河、岳阳等地 的旅游区有机结合,尤其是庐山这一世界知名品牌,通过共同合作、资源共 享等方式手段,开展区域性联合营销与推广。同时,也可借助其他旅游景区 已有的市场优势,积极开拓修河旅游客源市场。 (三)市场营销策略 修河旅游区市场营销总体思路是:整体促销与联合促销相结合、多渠道 与重点推销相结合。 1.纳入九江市总体市场营销范畴 每年九江市对旅游的宣传促销均有一定的计划与方案,包括经费上的支 助与重点市场的促销。当然,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九江市旅游营销重点主要 是为庐山旅游区服务的,近两年,在庐山旅游品牌宣传上的费用则多达 400 万元,还先后组团赴德、法、意、英、澳、韩、日等国和港澳台地区举办庐 山旅游推介会。因此,作为构成九江市旅游网的一部分,修河旅游区应尽快 纳入九江市统一的宣传促销活动之中,并将其“山居型休闲度假旅游地”的 整体形象融入到 2005 年每次大型的宣传活动之中,以此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修河旅游区形象。 2.机遇营销 旅游区营销还可重点抓住以下机遇: (1)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对修水发展大力支持的契机 (2)抓住江西省建设红色旅游线路的机会 (3)抓住九江市全面发展旅游业的机会 3.多渠道营销 多渠道营销中,重点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资料宣传 制定专门旅游宣传促销计划,分别设计针对游客、媒体、企事业单位、 旅行社使用的促销资料。 (2)广告宣传 根据形象以及不同的目标市场,对电视、报纸、广播、广告牌、汽车广 告等宣传媒介进行选择,确定宣传的频率与力度,以期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 好的效果。 (3)节事活动宣传 通过开展融自然观光、文化娱乐、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于一体的黄庭坚 诞辰纪念日、黄庭坚诗画艺术节、秋收起义纪念日、东岭赏花节、修水美食 节、修水龙舟比赛、水上森林观鸟节、诗画修河摄影大赛等节日节事活动, 扩大影响力。 (4)网络销营 利用互联网快捷、方便的营销形式,通过制作精美的网站、网页,将修 河旅游区的旅游信息充分、详实地推向各种潜在的旅游消费者,使他们在浏 览过网站、网页后有可能成为本旅游区的一名游客。 4.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宣传促销 此外,修水县也应集中有限的财力,对上述目标市场定位中的一些特定 的重要的细分市场,根据其消费特点与行为的不同,进行针对性促销。20 第五章 旅游区空间结构规划一、空间布局原则1. 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为原则 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寻求需求(客源市场)与供给(以资源 为依托的旅游产品)之间的最佳结合。景点建筑物建设与布局上,因势利导, 根据已有风貌营造整体氛围,突出民风、民俗、民情,实现旅游观光、休闲 度假、康体健身等功能的有机结合。 2.地方特色原则 尊重保护所在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重点挖掘历史遗存,注重文化的延续 和特色的体现,营造修水特色文化氛围。 3. 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客源市场情况及当地资源特色,切合实际需要与可能性制定规划,可 操作性强。 注意旅游可进入的交通条件与旅游资源分布的有机结合。 “景” (旅 游景区景点)沿路建; “路”为“景”开。 4. 分期分批建设、滚动发展原则 在建设过程中,应对各个区块、各种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的合理规划,在 此基础上进行分期实施。要做到:近期和远期结合,局部和整体结合。尤其 要突出重点,不宜过早全面铺开,四处开花。 5.可持续发展原则 充分认识和考虑旅游区未来发展的空间,达到经济、生态、社会全面协调 发展。以使旅游业能服务和促进本区块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做到三 大效益的协调统一,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6.以人为本原则 空间创造注重人对山水的亲和力和参与性, 提供便于交流的活动和放松的 适度空间,用参与和交流来松弛都市人的快节奏情绪,注重景观的视觉效果。 7.生态保护原则修河流域是难以再造的一块宝贵资源。 分区布局首先要在生态保护的前提 下,立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人类的需求相协调、相统一;处理好旅游分 区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旅游分区要促进自然生态的发展,以达到永 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二、旅游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定位1.性质 修河旅游区是集观光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河谷生态型旅游目的地。 2.目标 根据修水县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分析,集修河旅游 区的青山绿水、生态野趣和休闲度假为一体,以凸显原始生态情趣为特色, 规划修河旅游发展目标为: (1)总体目标: DD5-10 年建成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DD华东旅游线上的生态型特色休闲度假目的地。 DD 江西省西北部旅游新亮点。 DD 九江市重要生态旅游品牌。 (2)县域目标: 经过 5-10 年努力将修河旅游区建成: -- 修水旅游的形象工程、城市的增长极。 -- 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传统文化与革命教育的示范基地。 --形成绿色、古色、红色同步发展、设施完善、社区广泛参与的综合 性旅游目的地。 3.总体布局 根据修水县和修河的空间地理特点和资源、区位优势,形成“一线串七 珠,以城市为中心向两端发展”的总体空间结构。21 一线:诗画修河(诗画修河山水观光长廊) 七珠:山谷故里景区、湿地野趣景区、城市中心景区、修水人家景区、 野外拓展景区、发展预留景区、抱子望归景区。 以修水县城为中心,向修河东西两端发展,七大景区似七颗闪亮的明珠 镶嵌在诗画修河山水长廊中,成为修水的休闲度假、康乐养生的重要旅游节 点。 4.功能定位 依托旅游区的资源分布和特点,形成别具一格的具有不同功能定位的新 型旅游区,通过错位发展,真正构成华东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表 5-1序号 1 2 3 4 七珠 一线 景区 诗画修河 山谷故里景区 湿地野趣景区 城市中心景区(2)山谷故里景区 区域范围:杭口镇双井村,约 1.5 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乡村休闲度假, 、茶文化休闲,形成全国特有的仿宋故里。 主要资源依托与吸引物:黄庭坚故里、高峰书院、明月湾、黄庭坚墓、田园 风光、双井石刻、双井草茶 (3)湿地野趣景区 区域范围:黄田里修河沿岸湿地区域,面积约 3.8 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湿地野趣观光、生态科普 主要资源依托与吸引物:湿地生态、卵石河滩、水禽、芦苇荡 (4)城市中心景区 区域范围:修水县城城区(包括老城区与新城区) ,总面积 12.8 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服务接待、娱乐观光、民俗体验、红色旅游。 主要资源依托与吸引物:秋收起义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南崖黄庭坚纪 念馆、云岩寺、文峰塔、陈门五杰、马家洲半岛、新 城区风貌 (5)修水人家景区 区域范围:安坪村东侧区块(规划安坪村污水处理厂以东) ,总面积约 1.3 平 方公里。 功能定位:生态休闲度假、耕读文化体验 主要资源依托与吸引物:安坪村、竹林山坞、果园菜地、陈寅恪纪念馆、濂 山书院、特色农家、乡风民俗 (6)野外拓展景区: 区域范围:以修河边的磨滩为主要区块,面积约 1.55 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野外拓展、红色文化体验 主要资源依托与吸引物:民兵训练基地、山坞河滩、野外拓展营、军事主题 园、红一师兵站 (7)抱子望归景区各景区功能定位功能定位 山水观光、生态培育 乡村休闲度假、 茶文化休闲 湿地野趣观光、生态科普 服务接待、 娱乐观光、 民俗 体验、红色旅游5修水人家景区生态休闲度假、 耕读文化体验6 7 8野外拓展景区 抱子望归景区 发展预留景区红色文化体验、野外拓展 工业观光、渔家文化 大型休闲设施或置业旅游 设施(1)一线:诗画修河(诗画修河山水观光长廊) 区域范围:从杭口镇双井村至抱子石电站沿线 26 公里长区域 功能定位:山水观光、生态培育 主要资源依托与吸引物:十里秀水、两岸自然风光、城市风貌22 区域范围:以抱子石电站为主的区域,包括南侧山坞民居和大坝上游的开阔 水面,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工业观光、渔家文化 主要资源依托与吸引物:电站观光、渔村风情、渔家大排挡、渔家生活体验 (8)发展预留景区: 区域范围:龙岸村(龙岸)区块 ,面积约 1.8 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大型休闲设施或置业旅游设施 主要资源依托与吸引物:自然地形地貌、国际高尔夫,或国际赛马场,或景 观房产及配套设施 5.相邻景区 抱子石电站修河下游景观尚有四都东岭石林桃花、三都古香樟树群、蚕 桑文化、清水岩洞群(已作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开发) 、杭口古镇等资源,可作 为修河旅游区的旅游延伸线,通过错位发展,景区各具特色,以弥补抱子石 电站下游景区较少的缺陷。 (1)石林桃花景区 东岭石林,位于四都镇东岭村,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奇岩怪石,点缀在 一望无际的桃林,梨林间,每年三月桃花红,梨花白,整个东岭一片缤纷世界。 该景区可利用石林、桃花资源开展东岭桃花节、石林观花等观光、休闲活动。 (2)天下香樟第一村景区 江西蚕桑第一镇DD三都镇依河傍水,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人辈 出, 是修水的东大门。 三都镇地势平坦, 气候宜人, 现有桑园面积 10000 亩,全镇有古樟 148 株,其中杨梅渡村胸径 1 米以上的香樟就有 23 株。三都 镇处于修、武(修水、武宁)两县十个乡镇的交汇点,是边界最大的商品聚 散地。 该景区利用三都镇的香樟群资源、蚕桑资源和便捷的交通、区位条件, 开展以香樟群观光、休闲和蚕桑文化为主题的古樟风情、生态田园观光、蚕 桑科普、休闲购物等活动。(3)黄龙山佛教文化景区 黄龙山黄龙寺,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黄龙宗的发祥地,是宋代 江西四大丛林之一。黄龙宗宋时传入日本,现在日本犹有 15 个支派,同时黄 龙山还有晋葛洪、宋黄庭坚等名人石刻和众多名胜古迹。 该景区旨在突出黄龙寺的卓越宗教文化,以宗教文化朝拜、寻根等为主 题,结合黄龙山“一脚踏三省”的自然景观,可吸引日本、韩国等国际游客, 扩大修水的客源市场。 (4)黄港原始大森林景区 黄港镇的原始大森林约有 5000 亩左右,区域内植被茂密,野生动植物资 源丰富,由于地形地貌复杂长期以来几乎无人踏足,故原始生态环境保存的 非常好。 该景区由于阿深高速的建设,将会带来便捷的交通条件。应抓住这一时 机,以赣西北难得一见的原始大森林为依托,开展森林科考、探险、野外运 动等项目,互补修水的旅游资源开发,达到错位发展的目的。 (5)南崖-清水岩风景名胜区 南崖-清水岩风景名胜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6 年通过省级规划论证。 该景区面积约 50 平方公里,集山水、石林、溶洞、湖泊、人文于一体。由于 该景区部分区段同属于修河旅游区规划范围,建议在修水县今后的旅游开发 中要注意该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开发,以修河旅游区为龙头,带动该风景名胜 区的共同发展。 (6)杭口古镇景区 已有千年历史的杭口古镇,历经岁月苍桑,目前仍保留古镇石级街道、 旧墙残垣、杭口老桥、古木参天等历史痕迹,是南宋丞相章鉴故里,留下很 多事迹与历史遗迹。由于该古镇距离双井村仅 3-4 公里,建议在旅游开发中 要注重古镇的保护性开发,互补修水的旅游产品,共同协调发展。 (7)渣津古镇景区 渣津为修水西部重镇,商周古艾侯国和秦艾县驻地,名胜古迹众多。正23 在开发的兜率寺气势恢宏,古龙安寨景色秀丽,还有包括烈士陵园在内的众 多革命历史遗址2 3 4 5 6茶园、果园、耕地 道路广场 河流、水体、河滩、湿地 山体、林地、绿地 小计32.3 0.68 57.8 64.07 15525.3 2.9 58.5 66.5 15516.3 1.9 37.7 42.9 10024.7 0.7 20.3 53.5 10019.7 3.3 19.1 54.1 10019.7 3.3 19.1 54.1 100三、土地利用规划修河旅游区总面积约 60 平方公里, 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以村镇居住用地、 河流水体、果园耕地、茶园山林和道路等构成。 伴随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区的总体旅游开发,当前的土地结构已不能 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因地制宜的合理调整和利用,提高土地利用 率,满足景区景点建设与发展的需求。 根据当前景区土地利用现状,从满足旅游区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建 设的需要出发,规划将依据国家有关要求和旅游区的特点,对旅游区的土地 利用结构作适当的调整,具体用地作如下控制: 表 5-2序 号 用地 名称备注:1.表格中比例为规划用地占该景区总面积的比例。 2.城市中心景区详见《修水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2004)中各类建设用地布局。发展预留景区远 期根据项目设置合理调整用地。修河旅游区土地利用平衡表湿地野趣景区 (ha) 规划(规划)双井故里景区 (ha)(规划)修水人家景区 (ha)(规划)现状 规划 比例 现状 1 2 3 4 5 6 建筑用地 茶园、果园、耕地比例 现状 规划 比例 1.6 2.2 5.6 4.3 25.6 50.4 40.6 31.2 3.4 1.8 2.6 1.46.1 8.2 5.5 5.7 5.9 93.3 82.8 55.2 108.5 97.4 4.6 6.2 3.1 4.1道路广场 1.1 河流、水体、河滩、 5.9 湿地 山体、林地、绿地 小计1.5 3.2 0.8 0.8 150.3 152.5 40.1 1.2 121 38043.6 48.2 32.1 114 150 150 100 38031.9 75.4 78.6 60.5 100 130 130 100续表 5-2 修河旅游区土地利用平衡表序号 用地 名称 现状 1 建筑用地 0.15 野外拓展景区 (ha) 规划 1.8 比例(规划)抱子望归景区 (ha) 现状 0.8 规划 3.8比例(规划)1.23.824 第六章 旅游项目开发规划一、城市中心景区(一)开发思路 修水县是三省九县的边贸城市,其特殊的区位条件和地理优势将为修水 的旅游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伴随城市新区的建设,修水县的城市发展也有 了合理的空间格局;随着修水今后旅游开发、营销工作的大力开展,其旅游 服务接待、信息咨询能力也将随之加强。 1.利用修水城区的现代城市资源赋存(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 文化娱乐、会议商务等与旅游六要素相关的基础服务设施)为依托,建立修 水县一级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各景区为二级旅游服务接待地。 2.完善现代旅游所必需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服 务接待系统,商业购物及商务会议能力也应相应提升,提高旅游餐饮、住宿 等要素的品味,提升旅游服务档次。 3.完善旅游信息网络资源等的服务、咨询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网上公 布信息管理。 4.利用新县府行政大楼前的中心广场(会展中心区块)建立修水旅游集 散中心,配套车辆分流停车场、景区特色公交线路及服务咨询等,游客可由 此换乘景区交通工具至周边各旅游区块游览,成为修水旅游的形象窗口。 5.逐步完善旅游集散中心与周边县市的旅游资源、信息、交通等资源共 享,构建完善便捷的旅游服务体系。 6.南崖区块继续完善和充实黄庭坚纪念馆内容,并在东侧建立以山谷文 化为主题的文化休闲广场。 7.老城区做好老街风貌的保护和秋收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的开 发。 8.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祠堂进行修缮、恢复,保护祠堂建筑特色风格, 搬迁居民,挖掘祠堂文化,陈列相关祠堂的名人事迹和生活摆设等。4 3 2 1 序 号(一)9.开发桃里村竹F里陈家大屋,利用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充分挖掘其 陈门五杰文化。 10.恢复老城区的文峰塔、状元桥等历史人文古迹,对于破坏严重或已 消失的重要人文古迹可选址根据历史风貌重建。老城墙、护城河因已不存在 可选址在马家洲市民休闲公园内得以恢复重建一段,作为城市景观的历史印 记,九井十八巷可选择一至二条保护较好的古街给予改造。(二)主要旅游项目建设城市中心景区按照空间格局划分成三大区块进行项目建设,分别是新城 区、老城区和南崖区。项目名称 新城区 主要内容 城南新区 建设时序近期 中远期游 客 集 散 中 利用城西新区行政大楼前中心广场的会展 ● 心 中心,结合建设开辟游客集散中心。以详实 的图文、 音像资料向游客介绍修水县和周边 旅游资源及交通、住宿等概况,主要为游客 提供导游、 咨询、 交通、 订票、 医疗等服务, 中心内部设茶座、座椅、触摸屏查询电脑和 电视机等设施。 此外, 中心外侧建停车场 (车 辆分流中心) ,提供可达各景区的观光巴士 或旅游公交客车等,成为主要旅游集散点。 购物休闲街 结合新县府大楼后侧通往修水的中心绿地 ● 公园建设,两侧设计成购物休闲步行街,成 为修水特色购物休闲点。 民俗文化村 《修水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2004.6)利用 太阳山地形优势,重点挖掘地方民俗文化, 建一民俗文化村落,以修水客家文化、蚕桑 文化等为主要特色。主要项目有文化一条 街、民俗文化展览馆、历史文化村落改造、 民俗度假村等。集游览、观光、购物、住宿 为一体。 ●茶 叶 生 态 科 在城西新区建设,已有详细规划。集茶叶生 规 划25 技园(二)产、销售、研究、休闲等为一体。 南山崖和西侧云岩寺及周边区块建设 中南崖区 山谷广场1约 1.0 万平方米, 结合黄庭坚诗词碑廊、 码 ● 头等的建设, 增加市民休闲场所, 设立黄庭 坚大型雕塑, 形成以山谷文化为主题的市民 文化休闲广场。 重点保护现有的 “钓矶” 、 “佛” 等摩崖石刻, ● 争取将南山崖石刻碑刻申报国家级文物保 护单位。景点, 萍乡市安源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 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名录,需进一步充 实和完善内容,提升陈列档次,加强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建设。 3 秋 收 起 义 纪 已获全省“十大红色景点”殊荣。 念馆 同上。 ●42南崖石刻工 农 革 命 军 结合修水商会旧址(警卫团驻地) ,做好修 ● 第 一 军 第 一 缮、维护工作,充实展示内容,成为修水红 师 师 部 旧 址 色旅游的一个亮点。 和第一团部 驻地旧址3黄 庭 坚 纪 念 维修改造现有山头和已有建筑设施、游步 ● 馆 道,充实展厅内容,利用多样化的电子科技 手段丰富内容。 云岩晓钟 八贤祠 见后面精品项目部分 ●5历 史 风 貌 的 恢复老城区的文峰塔、 状元桥等历史人文古 ● 恢复与保护 迹, 对于破坏严重或已消失的重要人文古迹 可选址根据历史风貌重建。老城墙、护城河 因已消失可选址在马家洲市民休闲公园内 得以恢复重建一段, 作为城市景观的历史印 记, 九井十八巷可选择一至二条保护较好的 古街给予改造。●4 5始建于元,建筑面积 971 平方米,一正二横 ● 三重。正屋分下、正、寝三堂。陈列北宋诗 人黄庭坚、御史中丞徐禧、南宋礼部尚书莫 将、兵部尚书宋朝寅等 8 位乡贤和画像。现 作为居民住房,有损毁,需搬迁居民,修旧 如旧原则进行整修和恢复,并陈列和展示 8 位贤人的相关资料。 66竹 F 里 陈 家 桃里村竹F里陈家大屋周边自然环境优越, ● 大屋 陈家名人辈出, 要充分挖掘其自然与文化优 势,开发保护好陈家大屋这个景点,补充修 水的旅游资源。 码头、停车场 结合山谷广场建设已在新建一码头。 并结合 ● 广场建一生态停车场, 面积约 2500 平方米。 老城区 修水老县城区块秋 收 起 义 广 老县府搬到新的行政大楼后, 该地块可结合 ● 场 县府背面的秋收起义纪念馆资源, 以凤凰山 为中心建秋收起义广场, 以秋收起义纪念为 主题,作为城区红色旅游资源的集中展示 地。 游 船 综 合 码 在马家洲半岛靠宁红大桥侧建一游船综合 ● 头 码头,成为修水水上游线的换乘中心,占地 约 10000 平方米。 凤 凰 山 森 林 县城四周群山建成凤凰山省级森林公园, 配 ● 公园 合城内众多园林、广场,形成修水特有的城 在园中、 园在城中的一河两岸交相辉映的凤 凰古城新貌。 五杰广场是为纪念陈宝箴为代表的陈门五 杰而修建的城市广场, 规划建议进一步利用 碑刻、 文化墙等形式在广场丰富陈门五杰的 名人文化和其传奇杰出的生平, 并结合广场 建设陈门五杰文化苑, 激励后人学习五杰精 神。 ● ●77(三)81马 家 洲 市 民 修水市民休闲娱乐大型公园,占地约 189 ● 休闲公园 亩。内建水上娱乐中心,儿童嬉戏场,修水 美食林、生态绿地等,并沿江边建滨水酒吧 风情廊,注意建设要与防洪堤相结合,建筑 不超 3 层。 (详见重点项目) 革 命 烈 士 纪 已作为萍乡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萍 ● 念馆 乡市、铜鼓县、修水县秋收起义纪念地系列9五杰广场226 二、山谷故里景区(一)开发思路 山谷故里杭口镇双井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中间是一马平川的盆地。 其山体群峰耸立,风景宜人;修河从双井村旁蜿蜒流过,彷佛一湾明月(明 月湾) ;盆地茶园、桑园、稻田相错,农舍散处周边山脚,自然风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卫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