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建立幸福,那么除了百度还有什么么资格延续?

创造“深圳质量”建设民生幸福城市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创造“深圳质量”建设民生幸福城市
  “我们将按照省委全会和市委全会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民生幸福城市,为建设‘幸福广东’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届政府将更努力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发展质量放在第一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单纯去追求GDP规模,而是追求更绿色、更高质量的GDP。”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提高民生福利水平,并以此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举办一届‘精彩、简约、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体育盛会,把大运会办成年轻人欢乐的盛会、友谊的盛会、青春的盛会,突出创新、低碳的概念。”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向鹏 甘霖 秦小艳
  昨天下午,在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市长许勤围绕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市民关心的一系列重大热点问题,精彩回答。
  谈GDP增长:
  追求更绿色、更高质量的GDP
  深圳卫视记者:“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深圳未来五年GDP年均增长10%左右的目标,比“十一五”下降了3个百分点。我们了解苏州提出的“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目标是12%,广州是11%。请问市长,深圳主动降低速度,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格局下,会不会担心深圳被标兵落下,被追兵追上?
  许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对深圳来讲,这也是深圳经济特区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有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GDP只能说明经济总量,但不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发展的质量。我们把“十二五”期间速度定为10%左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这是经过科学测算得出的目标。我们对深圳目前的环境承载能力,资源供给能力,能源和水资源状况,产业基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经济特区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定位等进行了严密科学的测算,确定了10%的发展目标,兼顾了长远和未来,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第二,这个目标突出了转型。我们把速度定得合理一些,可以留出更大的空间来加大优化产业结构的力度,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果把GDP速度定得过高,有可能迫使大家去追求速度,那么在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上的力度就会降低。
  第三,这个目标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按照“深圳质量”的发展理念,我们将更多地关注单位面积GDP产出,单位GDP能耗、水耗,力争用较少的物质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口径财政收入3507亿,相当于GDP的37%,单位GDP的能耗、水耗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和1/10,这反映深圳的经济质量是比较好的。所以,本届政府将更努力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发展质量放在第一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单纯去追求GDP规模,而是追求更绿色、更高质量的GDP。
  第四,这个目标充分考虑了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按照中央和广东省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特区建设好,而且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辐射能力,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这也是深圳经济特区感恩改革开放,进一步回报全国人民、回报全国各地的主动选择。比如,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积极推进“双到”和“双转移”,全力做好援疆工作。我们在确定发展目标时也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
  谈“深圳质量”:
  把质量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新华社记者:我们注意到过去深圳以“深圳速度”闻名海内外,这次您提出“深圳质量”为新的标杆,请问市长出于什么考虑?
  许勤:过去30年,深圳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边陲小镇快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GDP年均增长25.8%,财政收入和出口年均增长都超过30%,到深圳来的外国友人和全国各地的同志看了以后,都感觉到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深圳已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以新的理念引领发展。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圳质量”这一新理念和新目标,力图打造深圳新的竞争优势,这是建立在“深圳速度”和“效益深圳”基础上的,是继承和创新、提升和延伸的关系。《报告》对“深圳质量”做了一些阐述,借此机会,我想再作一些补充。
  第一,这是深圳实践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去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出席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要求深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就是期望深圳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能够继续发挥好特区的示范作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前不久闭幕的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也明确提出,要把好字放在前面,好字当头,要在好中求发展。这些都为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的一系列要求,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地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基础上,在去年10月份出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今年1月出台了《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这两个决定是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的具体部署,已经包涵经济质量和社会质量的概念。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地提出把“深圳质量”作为深圳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标杆,这是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的指导思想。可以说,只有落实“深圳质量”这个新的发展理念,把质量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在质量优先的前提下实现快速发展,我们才能不辜负中央和全国以及广大深圳人民的期望,建成一个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深圳。
  第二,这是深圳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新辉煌的必然选择。深圳过去有很高的发展速度,有较大的经济总量,这为打造“深圳质量”提供了基础。而深圳在能源资源和环境各方面的约束,不可能靠扩大经济总量推动未来的发展,只能靠提高经济质量和社会建设的质量,这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必由之路。深圳未来的经济发展更多要靠智力和知识,从质量和价值上去提升,提高整体发展水平,为全国的科学发展,为全国和谐社会建设再次发挥好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
  第三,这是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大家可以看到关于“深圳质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从五个方面来叙述的,包含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和生态五个方面,实际上是全面协调发展的一个新理念,这是为了进一步改变过去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现状提出来的。所以,“深圳质量”不仅局限于经济、社会领域,而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政府的行政质量,企业的经营质量,产品质量等等。
  谈房价:
  从增加供给、加强调控、强化监管三个方面入手
  晶报记者:我们想提一个最受市民关注的房价问题,我们知道去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感觉房价水平偏高,我们想问一下市政府在房地产调控和保障性住房方面有哪些考虑?
  许勤:房价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重点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全国的房价问题十分重视,去年国务院专门下发文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深圳坚决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迅速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严厉打击哄抬房价等各种投机炒作行为,应该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里有一组数字,2010年深圳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是313.2万平方米,同比负增长52.6%,二手房销售923.4万平方米,负增长24.8%,整个房价年底和年初相比也下降了20%,这是总的调控情况。尽管如此,深圳作为一线城市依然是房价比较高的地区,要求我们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打击捂盘惜售等投机炒作行为。
  今年,我们将从增加供给、加强调控、强化监管三个方面入手,多策并举,着力解决住房问题。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在去年计划建设5万套,实际开工超过5万套的基础上,今年我们从各方筹集了145亿元,计划建设6万套保障性住房,争取开工3万套,竣工1万套,对户籍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货币补贴。在土地资源保障上,要求规划和国土部门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年内供应126公顷土地,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二是加强宏观调控。在坚决贯彻国家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方针政策的同时,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在城市更新改造的住宅建设、商品房建设项目中,配建相当比例的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优化住房结构,有效平抑市场价格。三是强化市场监管。继续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对拖延开竣工、捂盘惜售、恶意抬价等行为实行严厉打击,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谈地铁票价:
  地铁票价的制定体现公益性持续性
  南方都市报记者:我想提一个市民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地铁票价的问题。去年听证的时候有关部门选择了最贵的方案,不知道是出于怎样的考虑?选择这个方案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市民的承受能力,特别是中低收入和工薪家庭。我们知道重庆的城市轨道系统选择了低廉的单一票价,政府未来会不会出台措施来确保有需要的人能够坐上地铁?
  许勤:地铁是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建设也是市委、市政府一项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经过前两期的建设,我市地铁总运营里程到今年6月份可达到178公里,将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的压力。由于地铁建设成本非常高,在制定地铁票价时我们综合考虑了地铁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地铁的公益性、持续性和连续性。
  一是体现了公益性。据测算,我市2012年-2014年地铁建设的运营成本、折旧以及付息等成本,每公里为0.72-0.92元。新票价平均费用在每公里0.37-0.38元,相当于成本的1/2,每年政府的补贴金额近35亿左右,应该说充分考虑了地铁的公益性。
  二是体现了可持续性。我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还要投入近1500亿元。财政资金是有限的,如果地铁补贴多一点,就意味着要压缩住房、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投入。如果不能形成地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也会影响到我市未来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市民的出行方便,成为新的民生问题。
  三是体现了连续性。为了减轻市民的出行负担,新票价政策按照“就低不就高”原则,平均费率低于一期票价,具有连续性。
  谈民生幸福:
  将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深圳特区报记者:住房问题也好,地铁票价问题也好,都跟老百姓的幸福密切相关。今年1月初召开的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建设“幸福广东”的目标,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建设“民生幸福城市”。请问本届政府在推进民生幸福城市建设方面具体有些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
  许勤:这次省委全会鲜明地提出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深圳也非常明确提出要建设民生幸福城市,大力推动社会建设、打造“深圳质量”,为建设幸福广东做出贡献。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市建设,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改善民生,使市民生活更幸福、城市环境更美丽、城市更有吸引力。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提高民生福利水平,并以此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届政府在民生建设上进行了充分的考虑,特别是在今年工作中做了细致的安排。
  这里,我向大家公布两个数字:一是今年用在民生和公共服务上的政府投资占全年政府投资的88%以上,二是市本级财政用于政府民生和公共服务上的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3.4%,这两个数字就可以反映我们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在财政安排上的倾斜。
  从长期来看,我们还将着力做好“五个提高”: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水平。到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万元,在去年3.2万的基础上再增加1.7万,实现大幅度提升。二是提高民生福利。我们计划新改扩建11所高中,今年就将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3万个、普高学位6500个。加快推进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和重大卫生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实现每一个功能组团至少拥有一家三级医院。三是提高市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加强治安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四是提高城市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位。五是提高全社会法治水平,进一步加快法治城市的建设。
  谈物价:
  只要政府目前有能力有条件做的都会尽全力做
  第一现场记者:去年以来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很大,还有预测说今年会延续这样的态势,想问一下深圳市政府对此有什么对策?另外,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障低收入群众方面政府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第二,要很好地开展需求分析。对于全市车辆出行需求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情况,要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在不同时段、不同路段车辆出行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需求管理政策,引导各种方式的交通流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合理分布,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在现有交通条件下尽最大努力缓解交通拥堵程度。
  第三,要加强交通规划和交通设施建设,着力完善、优化整个路网体系。未来城市规划与布局,要从更大范围考虑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加以优化。一些重点片区的交通问题,比如,像梅林关、布吉关这些交通瓶颈地区,相关部门一定要采取措施,加强规划引导和组织协调,逐步加以缓解。要尽快打通全市的断头路,改善交通大循环和微循环系统,使得大循环和微循环都能够畅通。
  第四,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交通效率。比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TS),这个系统在韩国首尔应用效果非常明显。根据深圳和韩国SK电信签订的备忘录,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引进智能交通系统方面已经做了一年多的工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把好的技术、方法引进来,不断优化我市交通体系,引导市民选择合理路径出行,缩短出行时间。
  另外,政府交通管理措施也需要不断改进优化。当然,解决交通问题,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配合、参与,希望大家一起来关注、治理城市交通问题。
  谈大运:
  办一届简约特色创新低碳的盛会
  广州日报记者:今年是深圳大运年,大家知道亚运会刚刚谢幕,深圳如何学习广州举办亚运会的经验,您对大运年有什么期待,希望大运会给深圳留下什么遗产?
  许勤:首先,我想对广州成功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表示衷心的祝贺。即将来临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深圳历史上最盛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举办大运会,对深圳提升城市品质、弘扬深圳精神、展示城市风采、改善社会民生提供了重要机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要向广州全面学习。广州在成功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为深入学习广州经验,在亚运会举办期间,深圳大运会执行局及相关部门,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和工作人员都直接参与了亚运会,在亚运会运行过程当中学习经验。亚运会、亚残运会闭幕后不久,我市相关市领导就专门带队到广州去学习交流。最近我也会利用到广州开会的机会,与广州市的领导学习交流,希望得到他们更多、更好的经验。
  第二,要突出深圳特色。突出“青春大运、文明城市、和谐家园”的主旋律,举办一届“精彩、简约、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体育盛会,把大运会办成年轻人欢乐的盛会、友谊的盛会、青春的盛会。要突出创新、低碳的概念,这次大运会要最大规模地采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排放,要把这些理念结合进去。
  第三,要围绕“办赛事、办城市,新大运、新深圳”的主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市容环境和城市品质,切实改善民生,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深圳这座城市从生态环境、城市形象、城市品位、文化素质和市民素质、国际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大运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举办大运会不是目的,办大运的目的意义远远大于这个平台。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大运办成一个低碳大运、民生大运、精彩大运,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深圳在全国的知名度,努力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第四,要全面动员共同参与。大运会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盛会,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广州成功举办亚运之后对深圳办好大运都给予了很高期待,办好大运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办好大运会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头戏,各项工作需要全面展开,这不仅是各个政府部门、各个区的工作,也是全体深圳市民的一项行动,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迎大运、创文明”的动员大会,提出要大干200天,并制定行动计划,总共有90项具体行动。在这里,我呼吁全市人民共同行动,一起为办好大运做出努力。
  谈保障房申请:
  对故意申报虚假信息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大公报记者:大家提到关于深圳市保障房的制度,我们知道深圳市第二批保障房申请初始公示名单里有富豪申请的现象,当然相关的部门也有一些解释,但回答不能令市民满意,想问深圳今年在保障房政策方面有什么变化,未来保障房会不会向“只租不售”转变?现有条件下,能不能学习新加坡和香港那样的公租房制度?
  许勤: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相关部门做了一些解释。在“两会”期间,吕锐锋常务副市长也就这个问题与人大代表进行了沟通交流,这里具体情况我就不再重复。从保障房建设来讲,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力度,同时更要广开渠道,充分动员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推动保障房建设。第二,要把加强保障房建设与推动城市更新改造结合起来,一些城市更新项目要配建保障房。第三,要从制度上严格把关、严格审查,对保障房申请人的资格、条件认真反复进行核查,加大公开公示力度,欢迎媒体和社会各界继续给予监督。第四,要加大惩处的力度,对于申请人隐瞒信息或者故意申报虚假信息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坚决杜绝此类行为的发生。
  第二,要很好地开展需求分析。对于全市车辆出行需求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情况,要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在不同时段、不同路段车辆出行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需求管理政策,引导各种方式的交通流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合理分布,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在现有交通条件下尽最大努力缓解交通拥堵程度。
  第三,要加强交通规划和交通设施建设,着力完善、优化整个路网体系。未来城市规划与布局,要从更大范围考虑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加以优化。一些重点片区的交通问题,比如,像梅林关、布吉关这些交通瓶颈地区,相关部门一定要采取措施,加强规划引导和组织协调,逐步加以缓解。要尽快打通全市的断头路,改善交通大循环和微循环系统,使得大循环和微循环都能够畅通。
  第四,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交通效率。比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TS),这个系统在韩国首尔应用效果非常明显。根据深圳和韩国SK电信签订的备忘录,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引进智能交通系统方面已经做了一年多的工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把好的技术、方法引进来,不断优化我市交通体系,引导市民选择合理路径出行,缩短出行时间。
  另外,政府交通管理措施也需要不断改进优化。当然,解决交通问题,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配合、参与,希望大家一起来关注、治理城市交通问题。
  谈大运:
  办一届简约特色创新低碳的盛会
  广州日报记者:今年是深圳大运年,大家知道亚运会刚刚谢幕,深圳如何学习广州举办亚运会的经验,您对大运年有什么期待,希望大运会给深圳留下什么遗产?
  许勤:首先,我想对广州成功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表示衷心的祝贺。即将来临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深圳历史上最盛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举办大运会,对深圳提升城市品质、弘扬深圳精神、展示城市风采、改善社会民生提供了重要机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要向广州全面学习。广州在成功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为深入学习广州经验,在亚运会举办期间,深圳大运会执行局及相关部门,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和工作人员都直接参与了亚运会,在亚运会运行过程当中学习经验。亚运会、亚残运会闭幕后不久,我市相关市领导就专门带队到广州去学习交流。最近我也会利用到广州开会的机会,与广州市的领导学习交流,希望得到他们更多、更好的经验。
  第二,要突出深圳特色。突出“青春大运、文明城市、和谐家园”的主旋律,举办一届“精彩、简约、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体育盛会,把大运会办成年轻人欢乐的盛会、友谊的盛会、青春的盛会。要突出创新、低碳的概念,这次大运会要最大规模地采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排放,要把这些理念结合进去。
  第三,要围绕“办赛事、办城市,新大运、新深圳”的主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市容环境和城市品质,切实改善民生,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深圳这座城市从生态环境、城市形象、城市品位、文化素质和市民素质、国际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大运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举办大运会不是目的,办大运的目的意义远远大于这个平台。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大运办成一个低碳大运、民生大运、精彩大运,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深圳在全国的知名度,努力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第四,要全面动员共同参与。大运会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盛会,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广州成功举办亚运之后对深圳办好大运都给予了很高期待,办好大运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办好大运会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头戏,各项工作需要全面展开,这不仅是各个政府部门、各个区的工作,也是全体深圳市民的一项行动,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迎大运、创文明”的动员大会,提出要大干200天,并制定行动计划,总共有90项具体行动。在这里,我呼吁全市人民共同行动,一起为办好大运做出努力。
  谈保障房申请:
  对故意申报虚假信息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大公报记者:大家提到关于深圳市保障房的制度,我们知道深圳市第二批保障房申请初始公示名单里有富豪申请的现象,当然相关的部门也有一些解释,但回答不能令市民满意,想问深圳今年在保障房政策方面有什么变化,未来保障房会不会向“只租不售”转变?现有条件下,能不能学习新加坡和香港那样的公租房制度?
  许勤: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相关部门做了一些解释。在“两会”期间,吕锐锋常务副市长也就这个问题与人大代表进行了沟通交流,这里具体情况我就不再重复。从保障房建设来讲,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力度,同时更要广开渠道,充分动员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推动保障房建设。第二,要把加强保障房建设与推动城市更新改造结合起来,一些城市更新项目要配建保障房。第三,要从制度上严格把关、严格审查,对保障房申请人的资格、条件认真反复进行核查,加大公开公示力度,欢迎媒体和社会各界继续给予监督。第四,要加大惩处的力度,对于申请人隐瞒信息或者故意申报虚假信息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坚决杜绝此类行为的发生。该用户没有自我介绍
孩子幸福拥有的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呈现出勃勃生机。第二,马克思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必然是一种“世界历史性存在”。这意味着不能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建设,而应坚持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交流与合作。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深层次改革,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全方位开放,可以说是对这种“世界历史性存在”的最好阐释。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必须进一步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第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价值取向,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然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党和国家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反对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教条主义。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我们所说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指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不动摇,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并非静止不变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丰富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继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应坚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变化的需要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容。同时,解放思想一定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根本前提。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从根本上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这告诉我们,解放思想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能离开实事求是,否则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就成了主观主义的胡思乱想,成了脱离实际的标新立异。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不断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既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包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者是统一的、一致的。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仅不会阻碍社会思想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反而有利于它的繁荣发展。第一,马克思主义能够为社会思想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能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探索和揭示科学真理、繁荣和发展思想文化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就会比较自觉并力求按照客观规律去办事,我们的思想就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从而避免或减少盲目性。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利于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文化和谐发展。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不管其精神生活多么复杂、思想文化如何多样,都必然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和思想体系。如果不是这样,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失去思想灵魂。各种思想文化要实现和谐发展,离不开一个主心骨。和谐文化不是只要多样不要统一,正如一曲美妙的音乐虽然需要不同的音符来表达,但多样的音符只有统一于共同的主旋律,才能演奏出和谐的乐章。在意识形态领域,这个主旋律就是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社会意识多样化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不排斥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而且是以社会意识多样化为重要基础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大量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列宁说过,马克思的学说“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全部知识的坚固基础”。马克思主义要不断向前发展,必须研究、吸收、借鉴人类所取得的各种新的思想成果,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所以,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能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思想营养。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不断吸收人类的文明成果中向前发展的,也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辩论和斗争中向前发展的。只有坚持社会意识的多样化,才能使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生动活泼,使我们的思想文化百花齐放,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为马克思主义提供取之不竭的思想资源。我们要防止和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各种观点,尤其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社会思想“自由化”的口号下,企图照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搞“全盘西化”。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则在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旗号下,鼓吹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看成多元意识形态中的一元,否定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坚决反对这两种错误思潮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片面强调思想意识统一性和一致性、否定社会意识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倾向。正确的态度是,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
推荐你看本书:内容简介本书对华夏原始文化进行了梳理,对不同的文化文本进行了互文性研究,并提出中国古代文化观念的基本形态为象征文艺观、抒情文学观和历史文学观——中国古代“三元文学观”——这一新见解,同时对这三种文学观的产生、流变、特征、影响、作用方式以及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书资料翔实,论证方式新颖独特,是一本新意迭出、引人深思的著作。 --------------------------------------------------------------------------------作者简介顾祖钊,日生,安徽省太和县人,1966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学科负责人,中西文艺理论融合研究所所长,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协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艺术至境论》、《文学原理新释》、《中西文艺理论融合的尝试》、《诗魂的追寻》等。 --------------------------------------------------------------------------------编辑推荐我们常以“华夏”自称,但是“华夏”作为我们民族的称谓,从何得名,却始终是一问题。本书对华夏原始文化进行了梳理,对不同的文化文本进行了互文性研究,并提出中国古代文化观念的基本形态为象征文艺观、抒情文学观和历史文学观。这是一本中国人值得思考的书。 --------------------------------------------------------------------------------目录《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童庆炳 序 第一章 华夏艺术的原始浑一阶段 一 原始艺术呈现的华夏民族的文化时空 二 浑朴天真、璀璨夺目的华夏原始艺术 三 对华夏原始艺术的几点思考 第二章 华夏巫术文化和第一个文学观“诗言志”的产生 一 华夏巫术文化兴起与不平等社会的产生 二 华夏巫术文化特征与第一个文学观念的发生 三 《周易》经、传的诗学品格 第三章 先秦儒家象征文艺观 一 孔子及先秦儒家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 先秦儒家象征的哲理的文艺观 三 先秦儒家象征文艺观形成的具体原因 第四章 先秦象征的哲理的文艺观对后代的影响 一 汉魏六朝时期的象征与哲理文艺观 二 唐宋时期象征的和哲理的文学思潮 三 元明清时期主理派文学观的起伏 第五章 华夏抒情文学观念的发生及流变 一 华夏抒情文学观念的酝酿阶段 二 华夏抒情文学观念的确立阶段 三 华夏抒情文学观念的发展时期 第六章 华夏历史文学观念的发生及发展 一 华夏历史文学观念的诗史混同论阶段 二 华夏历史文学观念“以诗为史”的阶段 三 华夏历史文学观念的激烈争鸣与发展 余论 后记
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 朋友,当你筹划着新的一天工作生活时,是否想到了安全? 当您悠然自得地在易燃场所品尝香烟时可曾想到,您随手丢掉烟蒂的同时也丢下了一颗燃烧弹。 当您在学习公司有关安全的规章规程时,您是否想到,她是用血的教训凝成的,她将指导我们不再是灾难重演。 当你对别人提醒与忠告不以为然时,你又怎能想到,一时的疏忽,一次小小的失误都将给每个人带来痛苦,给家庭蒙上阴影,给社会带来负担,给国家造成损失。 人们热爱生命,因为她能让人领略到幸福与温情,尤其对于默默坚守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生命就更显得格外的珍贵,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一个个血淋淋的事故致使摧毁一个个不在完整的家的时侯,酸涩在眼,刺痛在心,这一切使我们不仅呐喊:“是什么带来了这不幸的灾难?”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频繁的安全事故能使任何一家企业走向衰败与死亡。每天我们都能从各种媒体报道甚至于自己的身边看到各种安全事故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损失与痛苦,但从事故分析结果上来看,我们却又总能见到这样的事实:那伤人性命,吞噬财产的熊熊烈火可能就是那个忘记掐灭的烟头,而那从高空坠落的作业人员则往往是因为安全带的疏忽。安全与危险只是一瞬间,安全来不得半点麻痹与放松,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有回来的时候。 朋友们:让我们牢牢记住吧!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幸福寄希望于安全,安全又给予我们无限美好的幸福,让我们牢记安全,时刻沐浴在幸福的阳光之中享受安全幸福的乐趣,我希望我们大家能够携手共进:“为了公司的生产,为了个人的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爱人的牵挂,为了儿女的祝愿,请紧绷安全这根弦,,真正做到“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和谐的社会状态,有其内在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日,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和谐的社会状态,有其内在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因为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2.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3.诚信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没有诚信,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没有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 4.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也就是说,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不是死水一潭,而是要在发展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必须充满活力。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5.安定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是指社会发展的稳定、社会关系中的和睦相处和人们的心理平和。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社会安定决不是“万马齐喑”,而是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总之,和谐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定胜天,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不科学的,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爱护自然,才是爱护自己。这一点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证明。拼资源,拼消耗,贻害子孙后代的事情,这些过去我们曾经犯过无数次的错误,无论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根本性的伤害。现在,我们必须从观念、战略和行动上予以纠正,树立和坚持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适应的观念、战略和行动。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因为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2.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3.诚信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没有诚信,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没有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 4.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也就是说,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不是死水一潭,而是要在发展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必须充满活力。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5.安定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是指社会发展的稳定、社会关系中的和睦相处和人们的心理平和。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社会安定决不是“万马齐喑”,而是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总之,和谐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定胜天,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不科学的,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爱护自然,才是爱护自己。这一点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证明。拼资源,拼消耗,贻害子孙后代的事情,这些过去我们曾经犯过无数次的错误,无论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根本性的伤害。现在,我们必须从观念、战略和行动上予以纠正,树立和坚持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适应的观念、战略和行动。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因为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2.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3.诚信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没有诚信,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没有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 4.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也就是说,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不是死水一潭,而是要在发展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必须充满活力。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5.安定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是指社会发展的稳定、社会关系中的和睦相处和人们的心理平和。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社会安定决不是“万马齐喑”,而是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总之,和谐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定胜天,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不科学的,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爱护自然,才是爱护自己。这一点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证明。拼资源,拼消耗,贻害子孙后代的事情,这些过去我们曾经犯过无数次的错误,无论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根本性的伤害。现在,我们必须从观念、战略和行动上予以纠正,树立和坚持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适应的观念、战略和行动。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因为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2.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3.诚信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没有诚信,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没有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 4.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也就是说,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不是死水一潭,而是要在发展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必须充满活力。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5.安定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是指社会发展的稳定、社会关系中的和睦相处和人们的心理平和。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社会安定决不是“万马齐喑”,而是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总之,和谐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定胜天,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不科学的,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爱护自然,才是爱护自己。这一点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证明。拼资源,拼消耗,贻害子孙后代的事情,这些过去我们曾经犯过无数次的错误,无论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根本性的伤害。现在,我们必须从观念、战略和行动上予以纠正,树立和坚持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适应的观念、战略和行动。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个人在个性、品德、修养、爱好、才能等方面的雏型。因些,近年来,中小学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左右,  目前,有近3亿儿童、青少年生活在农村。他们的家庭教育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也决定着未来国民的整体素质。?前不久,记者分别对湖北省大悟县、河南省淮滨县、武陟县和山西省昔阳县的12个乡镇共100个中小学学生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中发现目前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盲目性太强。?由于大多数家长文化素养质偏低,所以他们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教子成龙”之方 ,这是农村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在所调查的100个家庭的200名家长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2人,占6%;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有26人,占13%;初中文化程度的有64人,占32%;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多达98人(其中还有32人未达到小学毕业),占49%。另外,48%的家长说不清家庭教育的真正含义,更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他们很少对孩子进行成才教育、成人教育、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一切皆由其“自我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于是许多农村学生的家长便偏颇地认为“读书无用”,对孩子的学习也放松了要求。据统计,在100名中小学学生中只有28人曾得到过家长的辅导,有11%的家长检查过孩子的作业,查看过孩子的学业成绩单。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有74%的家长从未亲自给孩子买过一本书、订过一种报刊,从来没有就孩子的学习问题与孩子进行过交流,或者给予点拨、引导、鼓励。?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够出人头地,可又不知道怎样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平时忙农活、忙家务,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很少过问。也有的家长平时让孩子信马由缰,但见孩子考试成绩不佳,便“一股脑儿算总账”,对其进行打骂。?特别让孩子们难以接受的是,有半数的家庭缺乏文明教育,家长们语言粗鲁、口无遮拦,即使在孩子面前,也是满嘴脏话、言语污秽;此外,农闲时,有的还经常酗酒、赌博,严重污染了家庭的育人环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在调查采访时,记者发现不少乡镇的成人学校和中小学校都设有家长学校,但仔细了解发现 ,这些家长学校已名存实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学生家长不能到校接受家长学校免费培训。?一位家长学校的老师介绍:“这些家长学校原本都计划每学期为家长们上两次课,对他们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培训,同时向他他介绍其子女在校学习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情况,目的是让学校有长互相沟通、不断交流,共同探讨教育的新路子。可是每次家长学校开课,都只有30%左右的家长不能按时到,有的家长从来就没到家长学校上过课。”不仅如此,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6%的中小学学生家长很少与老师、学校联系,对学校的教育思路、教育环节知之甚少,根本谈不上配合学校的教育,学校也无法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很难衔接起来。?“唯我独尊”的家长作风依然存在?在农村,目前还有不少“唯我独尊”的家长作风仍相当严重。他们要求孩子对家长必须惟命是从,若有不顺,便采取“高压政策”,甚至拳脚相加、施以棍棒。据统计,90%的家庭教育中都有打骂行为,这些家长似乎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却认定孩子不百依百顺就是错的,要让孩子“改”掉“叛逆”行为,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体罚。记者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50名小学生中,竟有49名都挨过父母打骂,而其中32名男生中有27人反映,他们在家里几乎天天都要挨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训斥或打骂;被调查的50名中学生中,多次挨父母打骂的有46人,其中,有22人至今仍经常遭受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训斥或打骂。?回忆受到打骂的原因,他们认为多数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吃饭较慢,起床后没有叠被子,星期天早上睡一会儿懒觉,平时爱看电视,节假日在家里没干家务等。黎林是某校初一班团支书,在校表现一贯很好。一次,学校上劳动课,老师要求他带劳动工具,而父亲不让带,父子俩因此发生争执,父亲以他“不听话”为由把他狠狠打骂了一顿。从此,黎林日渐消沉,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一些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致使一部分孩子形成了怯懦、孤僻的性格,有的甚至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一份心理健康调查资料显示: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较差,情绪不稳定,常常产生心理失衡,所以中小学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而农村中小学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更高。?隔代教育徘徊于溺爱的误区?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进城经商,致使一部分中小学生因父母双双外出谋业而被托付给祖辈们照料。于是,这些家庭的教育的重任也自然落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上。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根本无法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这些家庭的隔代教育往往含有很大的溺爱、娇宠成分。淮滨县某小学五年级二班班主任程老师告诉记者:“我们班4 7名同学,其中有2 9名学生因父母都在外地务工跟着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他们中有2 2人的成绩和表现均属较差,平时经常迟到、旷课,我在家访时发现,他们迟到 ,旷课的原因是每天早晨大人舍不得叫醒他们,遇到雨雪天气,大人又舍不得让他们顶风冒雨上学……”这种教育的结果不言而喻。?在被调查的家庭中,有近六成的孩子跟祖辈们生活在一起,然而,这些多辈份家庭的隔代教育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无原则的满足。有些老人们只是被动地承担起家庭保姆的义务,因而重“养”轻“教 ”、细“养”粗“教”或只“养”不“教”的现象十分严重。过分迁就孩子、保护孩子,而忽视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各种要求,老人们不论正确与否,一概无条件地满足。要吃买吃的,要穿买穿的,甚至连一些无理的要求也全部满足。结果使孩子自以为“小子天下第一 ”,生在农村却不愿过艰苦生活,不知道爱惜东西。?其二、过分的代替、包办。另一种老人对孙辈养之过娇,爱之过度,缺乏教育和引导,他们对孩子生活上本来能自理的事和力所能及的劳动也愿意包办,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结果使他们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生活自理能力差,意志薄弱,害怕困难。?其三、盲目的干涉、袒护。他们对孩子的活动干涉、限制过多,影响了孩子的主动精神和探索精神。有些老人还容易阻挠、干涉和指责子辈对孙辈的教育,充当了孙辈的“后台老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父母如果批评指出,老人便出来干涉、包庇、袒护,做孩子的“保护伞”和“ 辩护律师”。结果,一方面使父母的教育失去尊严,一方面也使孩子养成只能听表扬而听不得批评的坏习惯。这种做法无疑阻碍了正常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极为不利。?鉴于此,农村家庭隔代教育的问题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老人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支持和帮助年轻的父母教育好第三代。?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未来教育的发展。我们建议着力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培训家长,尽快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和教育能力。学校可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广泛开展争做合格家长的活动,树立典型,推广经验,以促进农村家庭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研究员回顾了整个中国学术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们面临的问题以及学术期刊的任务,强调了方法创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学术期刊发展具有的意义。他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再思考,激发人们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从理论到方法的再认识,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世界不同范围的文明冲突与对话,也对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体系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能够而且需要实现变革的时代。他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方法与创新必须凸现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推动学术进程。学术研究既要善于从文本中发现问题,更要善于从社会实践当中提炼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握时代精神脉搏,弘扬自主创新精神,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鼓励学派形成和发展,这是当前中国社会科学期刊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赵剑英研究员在开场白中指出了本次会议的目的。新世纪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最突出的是自主创新不足,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结合现实问题的学术创新能力尚未凸显出来。一方面是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科学成果比较匮乏,另一方面低水平重复的社会科学成果又大量剩余,究其深层根源也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因此,从社会科学自身健康发展的角度,我们亟需反思其方法论基础是什么,面对当代社会实践发展的特点,如何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如何从方法论层面奠定起中国学术的尊严?同时,社会科学期刊肩负着学术研究导向的使命,期刊界参与研究方法的理论反思与准备,可以与学术界一道在这场讨论中起互动促进作用。  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反思及其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吴玉章研究员认为,讨论方法论问题,应特别关注这是学术研究中内在的问题。不仅有创新问题,还有继承问题。创新离不开对问题的研究,没有一个脱离问题的一般方法论。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孙麾编审指出,从方法上来说可能有具体方法、一般方法的问题,就是我们发现很多学科都具有共同的学理基础,或者说一般理论应该说是共通的,不同的学科之间确实可以构成相同的方法论基础。  孙麾编审就学者的社会责任与理论的实现方式展开了论述。他指出,近来学术界对当前中国学术繁荣背后所隐藏的中国学术合法性危机表达了深深的忧虑,或者说对学术发展深层的学术创新问题提出了强烈的诉求。这引起了所谓的文化危机问题。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文化的认同危机。我们学习和研究西方的理论,但对批判的武器而言或我们的文化身分而言,依然是一个“他则”,更为实质的是就我们思维的事实语境或实践基础而言,那些西化的理论武装同样是一个“他则”。这引申出当前中国学术的失语问题或当前中国学术的合法性危机问题。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合法性的追问究其深层根源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偏离。学术研究这些年来文本主义盛行,基本上是西方话语的延伸,经验化、个性化研究取代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将所谓规范性研究当做创造性思维本身,结果造成了中国学术的失语症。破解中国学术潜藏的合法性危机必须确定一个核心的理念,这就是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一切文明成果的中国化。  北京大学哲学系仰海峰副教授以“从分化到整合———重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总体性方法”为主题作了讲演。他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入手,阐述了整体性方法的必要性。其次阐释了学科整合和理论想象力的问题,指出实证化的经验研究只有在这样一个总体性的文化选择背景下,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对于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一方面实证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更要意识到怎样从这样一个实证化具体的研究当中跳升出来,走向一种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关怀。  浙江大学法学院林来梵教授批判了当前流行的“科学至上主义”,强调要重视规范主义的研究进路。他认为所谓的问题导向,也要重视以规范性的问题为研究进路。另外要认真对待价值导向的思考,一方面不完全支持价值客观主义,另一方面又不能放纵价值的主观随意性,而应追求价值判断的正当化。他指出法学对价值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借鉴。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叶航教授对此提出了一些异议,认为价值问题正是他们建立的仿生系统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晓明教授认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创新的核心,是把握并且切中当今的社会现实,这是近代以来社会科学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和趋势。应该明确,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在相当不同的文化基础之上开展的,因此在引进西方观念、西方的范畴和术语的同时,要把握、揭示和切中这个社会现实。我们与当代西方最先进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对话过程中的目标,仍然是揭示和切中中国的社会现实。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俞吾金教授指出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很多概念都是不明晰的,包括学科分类都不太完整。二是存在严重的观念主义倾向,以单纯观念之间的东西以及观念的变化,来阐述现实生活。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但要关心文本之间、观念之间的问题,更要探索我们的研究对象与现实对象之间的关系。三是有非常严重的经验主义和心理主义的现象。很多人带着自己的感觉体验进入研究之中,这样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研究没有实质性推动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总编辑宋志明教授指出,现在科学研究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功利化现状,二是依附性的话语,三是创新性不够。社会科学方法的研究,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纯粹理论层面的,另一个是具体操作层面的,是跟内容结合在一起的,必须与具体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能够再延续原来照着自然科学那一种方法来搞社会科学。结合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应当从实际出发。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阮云星副教授认为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存在对宏大叙事方式的沿袭,一种演绎方法的展开,缺少对事实的清楚梳理。怎么论证成为一种主流,对于事实与经验研究不足。此外整个社会研究方面的数据基础创建不好,妨碍了学术创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主编方福前教授以具体的经济学学科为例,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应该走三化之路,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西方经济学中国化和中国经济问题理论化。对此,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毛丹教授认为在做具体研究进入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怎么样把西方的理论中国化,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光学习起来就难度很大。首先是要学习,而不是因为它是西方理论我们就不用了,而是看能否从原来讨论西方问题当中具体的内容中将它剥离出来,还原成为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经济研究》副主编王诚研究员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理论创新中的方法问题。他认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创新应依托于中国社会转型中在各个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创新,西方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那些创新。真正研究中国问题有独到见解和深入剖析的还是中国的文献。期刊界应该把中国学者研究的成果介绍到世界上去。  毛丹教授以三农研究为例,阐述了三农研究中的一些理论提升策略与期刊引导问题。他指出目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人们对于社会科学的期望和社会科学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差距。三农研究中有两个缺陷比较严重,一是理论短视、理论短缺,大量地做一些经验性的描述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论抽象性。二是理论面对实践的能力很差,或者本土化能力、地方化能力很差。因此要重视经验性研究的理论提升能力,并注意理论研究面对实践的能力。要提升理论的情景化、地方化的能力。可以通过对中层理论的关心,来实践上述策略。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姚先国教授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方法论本身的创新;二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三是不同方法的集成。目前比较突出的就是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的关系问题。目前定量的研究大大加强,但是在运用定量方法时有很大的盲目性,不能为定量而定量,为方法而方法。  《求是》杂志李文阁副编审从哲学专业角度指出哲学应该回归到生活,知识分子要发挥社会影响,与媒体相结合,关注公共问题,以使自身切入当下这个时代,从而有利于理论创新。  三、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对理论创新的意义  多位与会代表认为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将是今后很重要的发展趋势。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罗卫东教授详细介绍了世界范围内跨学科研究的进展,并从自己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经历出发,指出无论是从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还是从社会科学成果的发布平台的构建,跨学科社会理论研究的趋势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他认为跨学科的讨论在各个层面上的展开,未来若干年将可能对学术组织的方式产生很大的挑战。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冯钢教授对跨学科交流中无法沟通的现实表示了不满。要真正地实现跨学科的交流,必须明确三点:首先,必须要明确意识到之所以需要跨学科交流,就是要意识到学科分割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作为一种错误,任何一种学科都并不具有相对其他学科所谓的优势,学科之间的相互认知和批判是学科发展的真正出路。其次,参照现实社会反思各学科自身的逻辑问题,必须明确社会科学的任务是解释现实的社会,而并不是玩趣味游戏。第三,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理论的性质,任何理论只是我们认识现实社会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现实社会的本质或者是模本,更不是社会现实应该与之相符的真理。理论及其相应的概念总是处于不断的变更和修改之中。这三点不明确,各个学科之间的屏障就根本无法打破。他认为目前真正实现跨学科研究与交流的条件并不具备,存在学科话语霸权现象。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郁建兴教授借鉴了威勒斯坦的分析,指出冯钢教授所说的跨学科沟通的障碍是必然存在的。他借用后学科性与一体化的学科方法两个概念,引申出了“淡化学科边界,强化学术分工”的应对策略。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叶航教授纠正了人文社会科学不能用可观察可重复的经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传统观点。他介绍了国际前沿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的发展趋势,指出演化心理学、神经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成果,从一个可观察可重复的角度,广泛地用来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思想,比如得出人的道德感和正义感是人的神经机制上的一种心理感觉这样的结论,通过实证的方法为解决休谟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能。他指出当今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中已经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和视野,如果国内的学者不把我们的眼界放得更长远,再不及时跟进的话,再过十几二十年我们这方面的研究又要远远落后国际前沿的研究了。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米红教授从自身多年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经历出发,给跨学科研究泼了点冷水,指出了当下跨学科研究者的困境,他们往往是一个弱势群体,在学校里面没有归属感,并不受特别的重视。  四、学术期刊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反思与创新中的责任  赵剑英研究员指出,反思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必须达到这样一个高度自觉:一要深入调查研究,要重视实证的前沿研究,紧密结合新的实践进行创新;第二必须要引导和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第三要运用综合化、整体化方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这方面学术期刊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责任。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的窗口与交流平台,在引导学术研究方面担当两个职能:一是对问题导向的研究,二是方法的引导。因此发动刊物继续推行学科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科研方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期刊界跟学界、学者应保持良性互动,共同担当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和推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  罗卫东教授指出,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对将来期刊的稿源或者采稿标准产生一些新的刺激。这也是综合性期刊在应对专业性期刊的竞争挑战时可以采纳的一个编辑方向。将来可能会要求编辑更多地与跨学科性质的研究机构进行对接,可能会形成很多个学术自治单位,它的特长就叫做跨学科研究,或者学科综合方面的研究,这也需要期刊做出一些规划。具有跨学科视野的编辑人员将会是期刊的有竞争力的资源,同时编辑也面临着从单学科的编辑到综合性的知识背景的转型过程。  对此,孙麾编审表示赞同,认为综合类学术期刊由此可以走出办刊困境。他指出,当前  学术期刊与社会科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有些脱节,最主要表现在学科式的、文集式的编辑模式,这实际上是强化了学科的独立的发展,而从竞争关系来看,这一方向恰恰又不是综合类期刊的优势,这迫使我们必须反思综合类期刊的办刊模式问题。由此他提出问题综合的理念,即顺应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提出问题综合的编辑理念,组织不同学科的资源,通过问题配置起来,可以横穿不同的学科,或者联系不同的学科来研究同一个问题,从而可以把相互之间隔绝的学科资源整合起来。他认为学术期刊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专题性的栏目越来越多,但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即很多专题性的栏目虽然有不同学科参与,但是很多学科之间还是一种外在的关系,基本上还是从自己独特学科的视角来研究问题,视域和切入的角度可能还会受到某种学科自身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真正上升到方法论的自觉,上升到社会科学整合的高度,来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的新发展。  毛丹教授认为,通过研究策略、方法的反省,希望达到四个目的:第一是发现事实,第二是改进判断,第三是加强支撑研究,第四是实现理论创新,包括社会科学方法的创新。这四个目的的最终实现,有时候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期刊来呈现的,期刊可以起引导作用。为此他提出六条建议:一是希望各期刊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期刊建设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实验地;二是各期刊应有合适的定位;三是通过更多的栏目设置突出自己的关心;四是可以通过委托一些基地、组织一些专家来进行讨论,可以通过一些专栏来进行研究;五是可以有意识介入各高校专门的论坛;六是可以发表一些高水平的专题讨论论文,从而起到期刊引导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  《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鉴传今编审认为,讨论学术期刊的责任问题,离不开对学术状况的基本估计。目前的状况是,一是引进的理论不消化,二是过于计较一些细小的问题,三是脱离现实。他批评现在的理论太多,但是不能与现实对接,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学科综合或总体性方法只是一种表现,关键在于由问题统一走向学科统一。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长兼执行总编姚申教授对学术期刊如何引导学术研究,介绍了几点设想与经验。一是教育部的“名刊工程”取得了一定实效,二是高校期刊有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三是有联合办刊的趋势,四是栏目共建发展方向,五是优势学科发展方向,六是数字化发展方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主编袁吉富教授、山东大学《文史哲》主编王学典教授、《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仲伟民编审、《理论视野》副主编张琳副教授等都认为,学术期刊应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推动学术的规范化发展。在引领学术创新的同时,要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努力发挥对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咨询作用。期刊应具备制造公共学术话题的能力,并且应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仲伟民还对注释规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注释规范应该是按照各自学科的规律来进行编排,甚至提倡一刊多制。  《吉林大学学报》主编崔月琴编审、《社会科学研究》主编张小路研究员认为当前很多学术期刊的责任意识还不是很清楚,她批评了目前一些学术期刊片面追求“文摘率”等量化指标的倾向。对于学术期刊如何引领学术研究,《广东社会科学》副主编刘慧玲研究员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术期刊要有正确的学术方向和办刊方向;二是要透出学术性;三是要透出原创性;四是要透出时代性;五是要透出适用性。《学习与探索》副主编冯向辉编审认同孙麾编审关于学术期刊的责任是既要传承文明,又要积累学术成果的观点。她指出,目前社会科学面临的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要求学术期刊在学术传承文明和积累学术成果的过程中,在选题与多元化研究方法上引导学术研究,同时要注意克服学科间的壁垒和隔障。《中州学刊》副社长郑志强副研究员指出了办刊过程中面临着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等多方面的挤压,使学术性的自主办刊方针很难很好地坚持下去,这得到了与会同行的共鸣。社会要求学术期刊发表原创性的稿件,但实践起来难度很大。社会腐败决定了学术腐败。打造一个鼓励创新、鼓励学者摆脱急功近利的学术环境意义重大。《人文杂志》主编杨明丽研究员对此表示赞同,她认为是功利化的学术体制造成了学术腐败。她同时对一些学术期刊越办越厚进行数量扩张表示了忧虑,因为整个社会高质量的文章并不同时增长。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阮云星副教授从域外办刊经验出发,提到在国外主要由学术共同体来创办刊物,使交流功能和积累学术产品功能凸显出来。在中国创办学术期刊一般是行政主导型的,大多是单位和地区分块来办的。他提出需要借鉴和学习学术共同体来建构学术刊物的经验,参与到学术共同体的活动中去。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叶继元教授认为对学术期刊的评价会对学术期刊的质量产生导向作用,从而间接地影响学术研究。他介绍了南京大学社科评价中心在评价期刊中的一些做法,解释了引文指标与专家评议指标相结合在评价中的作用。  吴玉章研究员指出,学术期刊既是学者交流观点的一个平台,也具有引领学术发展的任务。但是对于大多数学术期刊来说,引领学术是个过于高远的目标。我们在强调责任的时候,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结合。第一要明确意识到我们对学术研究现状的关心,对学术现状某种趋势的判断。其次要关注一些细节问题:一要坚决彻底消灭错别字;二应建立一种可以反复使用的注释规范;三应在每一页上做出更符合读者兴趣的安排;四应设立一些特色栏目,并且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批评。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陈永昊期望本次会议对浙江的社会科学研究、学术期刊工作,乃至浙江的文化大省建设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他说举办这次学术活动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浙江省的广大社科工作者与国内著名期刊之间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从会议进程上看,这个平台的搭建是成功的,很多学者指出过去从未与众多期刊直接对话,本次会议收获很大。期刊界与学者就学术发展问题展开互动对话,了解各自的动态与需求,这在过去也是极少见的,对学术的发展必然会起促进作用。
如果文章发表在《中国公共卫生》增刊上,学校在评定奖学金或者单位在晋升职称的时候会不会认可呢? 没有影响有的学校要求必须在每月的期刊,不认可增刊 有些增刊不算核心期刊,你应该仔细看看。另外有些单位晋升职称时不能用增刊发表的论文 正刊与增刊是不同的,增刊中的文章质量较差,专业价值相对较小。但他们的意义和作用要视不同地区的规定而定,专业价值要视内容而定。中国公共卫生大多数省份都作为核心期刊,或一类期刊。而其增刊大多数省份在评审职称时不认可,但有少数地区作为二类期刊用,仅给以学分。有些增刊相当于专刊,对一些不能公开的疫情资料,如霍乱、鼠疫等甲类传染病疫情分析文章,作为专刊,不在电子期刊数据库上公开,但对专业人士是有较大指导作用,专业价值比较大,等同于正刊,多数省是承认的,在评审职称时认可。在发表增刊时打听好当地政策和增刊性质,据我所知,中国公共卫生好象没有上述专业性质的专刊。 中国公共卫生好象有上述专业性质的专刊。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工资、就业以及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及实践的历史和现状,具备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财政学、保险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行政学、行政法学、货币银行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劳工关系、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薪酬管理、发展与就业、社会政策、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专业外语、专业统计与信息系统、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社会考察、社会调查、薪酬设计、学年论文、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行政管理等专业的硕士。  学生就业情况:本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合到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  
“同情与悲悯”为话题的作文【思路点拨】首先,我们要仔细审题。弄清话题的含义。所谓悲悯,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悲即是同情心,能互相宽谅、容忍、表现一分宽心、爱心,即是悲心。这样,这个话题就很宽泛了,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时时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光留心还不够,还要求我们有一颗善良柔软的心,有一颗对世间万物苦难的同情和悲悯的情怀。例文:同情与悲悯这世界本来就是这么悲悯.如果没有悲悯,同情没有它存在的必要价值.上帝既然决定了让悲悯处于这个宇宙,那么同情的存在无疑就是对悲悯的最好的同情.        从小,我一直会对街头乞讨的人感到莫名的伤感,当初不知道这种情感叫同情,更不知道原来感情也可以用文字来定义.但是无论怎样,我总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还有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