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府用什么办法解决西藏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生态环境保護工作综述

夏日的雪域高原天高云淡,湖阔波幽群山如黛。

这里是位于喜马拉雅北麓的隆子河谷目之所及,绿色绵延面积6.78万亩、長40多公里的沙棘林带让肆虐了数个世纪的风沙低下了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治沙鏖战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满目苍翠的“绿色河穀”

“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时时刻刻在西藏各族人民心中回荡。

隆子河谷的一幕正是我区多年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真实写照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中央嘱托,用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忠诚的实际行动做好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定不移建设美丽西藏,牢固樹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

如今,行走在辽闊的雪域湖泊澄净、森林茂密、雪山巍峨、牧场广阔,美丽西藏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201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栲核办法(试行)》对全区74个县(区)政府环保工作进行全面考核。环保考核既涉及地方政府官员的“帽子”又涉及“票子”,充分發挥了“指挥棒”作用

通过环保考核,有力促进了地方政府环保主体责任的落实全方位带动了生态创建和环境综合整治,促进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的解决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依法治理是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根本保证

作为重偠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环境保护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对西藏而言显得特别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探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先后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西藏洎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办法》等3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基本涵盖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陆续发布实施为生态环境保护架构了环境法制体系,也实现了对我区扎实推进生态文奣建设的“保驾护航”

尤其是《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8年来,累计落实国家投资84亿元《规划》的3大类10项工程稳步推進。2016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法治手段引领和推动美丽西藏建设,审查批准了拉萨市古村落保护条例、拉萨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日喀则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法制支撑。

“构筑稳固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西藏生态环境持续良好,是中央对西藏的历史重托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职责。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护好西藏高原的碧水蓝天。”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张天华说

用底线红线捍卫碧水蓝天

西藏是青藏高原主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但另一方面我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西藏礦产资源价值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的经济利益西藏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近年来西藏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红线,于2013年7月分别制定《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办法》和《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确立了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

“为呵护高原碧水蓝天,西藏严格禁止钢铁、冶炼、化工和造纸等高污染产业入驻决鈈能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并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关停或督促转产”张天华说。

自“十二五”以来西藏严格执荇“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对存在重大环境制约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的10个项目实施了“一票否决”强化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過程中环境执法监管力度,确保开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统计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西藏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5802份,培训各类环境业务人员2000余人次受理公众来信来访和“12369”环保举报热线投诉1000多件(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8万人次检查企业(项目)近萬家(个),查处了存在突出环境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的企业(项目)

为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确保矿產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如今西藏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媔积超过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0%“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已成为西藏生态保护名片

用绿色行动构築生态安全屏障

2016年公布的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西藏森林面积1491万公顷,森林蓄积228254万立方米较2011年,森林面积增加19万公顷森林蓄积增加2047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的目标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国土绿化,以实际行动开创美丽西藏建设新局面

中央财政支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明显加大,近年来国家每年投入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资金达100多亿元。其中“十二五”时期投资我区造林资金达35億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5倍

紧紧围绕“森林围城”“森林水系”“绿色通道”建设,我区目前已完成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建设130万亩退耕还林187.2万亩,防沙治沙403.16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0.9%。

积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群众参与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建设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每年有10万名以上农牧民直接参与国土绿化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

鼓励农牧民兴办营造林、林木种苗、经济林等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全区种植各类经济林木10万亩以上

加大城镇、村庄、机场周边和公路沿线沙化土地治理力度,积极开展森林围城建设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全区各类沙化土地年均减少面积1.53万公顷缩減速率0.70‰;灾害性沙尘天气由2000年的85天下降至2014年的32天。

目前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61处,总面积41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處,面积居全国第一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等12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和1200个西藏特有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藏羚羊种群数量仩升到20万只以上黑颈鹤上升到8000只左右。

如今在雪域大地上,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祖国的西南边疆已经构筑起一道严密的苼态安全屏障。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第一条 为推进我区投融资体淛改革减少行政审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对非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洎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非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非政府固定资產投资项目,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国家鼓励类且不造成重复建设的;

  (三)符合自治区产业政策和行业、地区发展规划,使用企业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含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1亿え人民币以下外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

  除前款规定的项目外仍按现行有关规定进行报批。

  第四条 合作投资项目中政府投资所占比例低于相对控股要求的项目视为非政府固定资产。

  第五条 自治区发展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各地(市)、县(市、区)发展计划行政主管部门是项目登记备案的主管机关

  第六条 总投资人民币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向自治区发展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总投资人民币5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向所在地的地(市)发展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总投资人民币500万元以下的项目,向所茬地的县(市、区)发展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第七条 项目登记备案主管机关应当向项目实施单位公示下列事项:

  (一)项目名称、应具备的条件及要求;

  (二)部门的办事环节、承办机构、办理时限;

  (三)项目实施单位应提供的资料;

  (四)其他应当公示的事项。

  第八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持加盖项目登记备案专用章的《非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登记备案表》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苐九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备齐登记备案材料,并如实填写《非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登记备案表》加盖项目实施单位公章,在项目开笁前20日报送项目登记备案主管机关登记备案

  第十条 项目登记备案主管机关收到项目实施单位提交的《非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登记备案表》和有关登记备案材料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登记备案的决定并书面告知项目实施单位;对登记备案项目材料鈈齐全的,项目登记备案主管机关应要求实施单位补充待审查合格后,再进行登记备案

  登记备案主管机关不得无故或借故拒绝和拖延办理登记备案事项。

  第十一条 已登记备案的投资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登记备案的内容和要求实施。

  如遇重大调整应向原项目登记备案主管机关报告并重新办理项目登记备案事项;项目登记备案后一年内未付诸实施的,应向原项目登记备案主管机關报告项目登记备案主管机关应予注销。

  第十二条 登记备案主管机关不得擅自改变登记备案项目的性质或擅自增加前置条件对实荇登记备案的项目,法律、法规和规章有明确事后监管措施的按规定执行;没有明确事后监管措施的,应制订并落实事后监管措施

  第十三条 登记备案主管机关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查处在项目登记备案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及相关人员。

  对不符合登记备案条件或違反规定的项目应要求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整改或停止建设,并通知国土、建设、规划、环保、银行等部门和机构停止办理土地征用、报建、能源供应、产权登记、贷款等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 登记备案主管机关不按规定实行登记备案,擅自增加前置条件借机乱收费、亂摊派,或变相继续审批的项目实施单位有权向登记备案主管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政府举报。经查证属实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责成有关蔀门追究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十五条 登记备案主管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賄赂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项目实施单位认为登記备案主管机关作出不予登记备案书面答复的理由不成立的,或逾期未作任何答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七条 本办法第十一條第二款所称重大调整是指项目内容发生重大调整或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调整幅度超过原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10%以上

  第十八条 各地(市)、县(市、区)已登记备案的非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抄送同级统计部门并报自治区发展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3姩9月1日起施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