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女朋友在北京内地铁世茂广场电梯事件件里 被上面滚下来的人...

我对北京地铁4号线电梯死人事件的看法
北京地铁4号线电梯故障导致1人死亡,N人受伤。
&&&&看到这条消息,我很蛋定。
&&&&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追求利润、追求名利、摆阔、死不要脸的社会,只要对自己有利,干什么怎么干都行。电梯今天不出事,迟早也会出。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急功近利环境下迅速拔地而起的那些楼房的质量,用肉眼看到楼是歪的,墙是裂的都能通过验收,暂时不歪不裂的还能好到哪去呢?任何新的东西在初期你可能都看不出埋藏的问题,比如10块买个金项链,3天后才会褪色(卖家承诺1天退货),200万买个新房,可能5年后隐患才会暴露(KFS承诺3-5年保修),可5年后找谁去呢?即使找到了,kfs说我们完全通过验收了,也过免费维修期了,想修?
可以,拿钱来我给你修,又让他赚一笔,你又能拿他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才是大问题。极端一点,来个5级地震,再看看谁岿然不动,谁未然倒塌吧。因此建议,有条件自己建房吧,没条件也不要买或住最近5年的房子,危险系数比5年前的高多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帖子主题:北京地铁人进去相片出来 脚不沾地十分正常(图)
共&14961&个阅读者&
军号:2472026 工分:144725
/ 排名:701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北京地铁人进去相片出来 脚不沾地十分正常(图)
文章提交者:心情车站9527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68-0-1.html
北京地铁建国门站人流“人进去,相片出来;饼干进去,面粉出来……”这些形容北京地铁拥挤的夸张语言诙谐幽默,悲喜交加,它们出自“北京地铁生存手册”等网上热帖,随着北京地铁新线不断开通,客流量持续攀升,北京“地铁族”已成为一支数百万人的庞大队伍。近几年北京的地铁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乘客,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客流压力过大,地铁高峰时期的拥挤也成为目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兵分几路,在早高峰时间体验了北京地铁。多坐一站才能下车记者被不断涌入的人群推到车厢中间,这时候站在记者前方乘客的头发已经贴到了记者脸上。地点:7时40分,北京地铁4号线马家堡站。车站助理用话筒重复着“请大家自觉排好队往前走。”排队的乘客在铁栏杆的“规定”下转了3个弯。7时45分,《经济参考报》记者排进等车的队伍中,每队有15人左右,地铁里的电视上显示“下列车2分钟进站”。其实,车与车之间的等待时间不到1分钟。马家堡站是4号线的倒数第三站,车进站后记者钻进车厢,被夹在人群中,手已经没有抓扶的地方,能清晰地听到周围人的呼吸及轻声的抱怨———“别挤了。”进入4号线北京南站站后,真正的考验才开始。这里的很多乘客从火车站出来,大多带着旅行箱,记者被不断涌入的人群推到车厢中间,这时候站在记者前方乘客的头发已经贴到了记者脸上。车行到陶然亭,本来已经“饱和”的车厢竟然又挤进了几位乘客。到菜市口站,记者本想下车却因为太拥挤而挤不下来,想挪动一步都不大可能。而到宣武门换乘站想不下都不行,只要抬脚就会被队伍裹挟着出站。行动迟缓的女性常常对被推搡不满。从宣武门下车后,记者只得又坐上对面的列车往回走,8时,返回菜市口轻松出站。等两三辆车才能上去“乘客之间全部都是零距离,认识不认识的男男女女,都是我前胸贴你后背,我的马尾辫堵在他的嘴巴上,脚不沾地、站在别人腋下什么的是家常便饭。”地点:7时35分,北京地铁八通线传媒大学站。《经济参考报》记者刚到就遇到了地铁限流。围栏里的人塞得满满的,队伍足有五六十米长。等闸门打开,大家都拼命往里冲,都想着把限流的时间抢回来,场景甚是“壮观”。而无论是安检、刷卡还是乘坐扶梯,哪个人要是没有跟上队伍或是动作慢点,会立即招来白眼和“快点、赶紧”的埋怨。一辆开往四惠的列车进站,刚刚还是黑压压的人群,立即分裂成几团,哄涌到车门的位置,使劲往车上挤。上了车后,好运气的能捞个扶手,个儿高的也能手撑顶棚,大部分人都是毫无依靠,任由人流的摆布,只要能上了车,不管把自己塞在什么地方都行。有心急之人看到车门迟迟关不上,要么帮着门口的乘客拽着包、要么揪着对方的衣服,同时还要靠站台保安或其他工作人员使劲推着,车门反复多次才能勉强关闭。即便如此,挤上去的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继续等待下辆车、下下辆车,忍受着一波又一波的拥挤。“早高峰会从7点半持续到9点,每趟车挤不上几个人,只能对进站乘客限流,这还是正常情况,赶上雨雪天气,压力会更大。”传媒大学站内一位工作人员说。“我只求能上来车就行,等个两三辆很正常,列车里边乘客之间全部都是零距离,认识不认识的男男女女,都要我前胸贴你后背,我的马尾辫堵在他的嘴巴上,脚不沾地、站在别人腋下什么的是家常便饭,想从兜里掏个手机、纸巾什么的,几乎没有可能。”乘客姚婷说。据了解,乘客们还用调侃的方式形容八通线站点,土桥是隐士站、临河里被称为“贤士”站、梨园和果园都是“战士”站、北苑和八里桥为“勇士”站,到了管庄、双桥和传媒大学都升级为“壮士”站、高碑店则干脆成了“烈士”站,而四惠和四惠东站因拥挤发生争执的双方多在此站下车动手解决,则被称为“恩怨解决”站。热门地区“永远都是春运状态”记者曾多次看到结伴而行的乘客被挤散了,或者被分在了车上车下,有的孩子望着车门两隔的母亲哇哇大哭。地点:8时左右,地铁1号线四惠东站。从八通线下来的旅客在这里换乘地铁1号线,乘客便如潮水一般,涌向各个楼梯通道。人流都是蹭着挨着,只能缓慢挪动,不时还要停下步伐等候停滞的队伍重新“开动”。很多人为了省事,直接跳过围栏,《经济参考报》记者粗略计算,2分钟里有14男5女,共19个人选择这种方式,提早进入一号线站台。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也理解他们上班心切,并未阻止他们的行为,而是一个劲儿地叮嘱他们注意安全。由于四惠和四惠东不仅有多个大型社区,还有多个长途汽车、公交车换乘站,因此这部分客流和来自通州的客流形成叠加,对一号线地铁形成更为强大的冲击。记者曾多次看到结伴而行的乘客被挤散了,或者被分在了车上车下,有的孩子望着车门两隔的母亲哇哇大哭。地铁1号线贯穿北京城市东西,连接着国贸C B D、天安门广场、西单商业区、金融街等“热门地区”,基本上每时每刻都是运营高峰,被乘客们戏称“永远都是春运状态”。乘客姚婷说,自己从家到单位花费的时间1小时10分钟左右,但是限流、等车、换乘就要近半个小时。到了复兴门,车门打开,大家一涌而下,大部分人顺着人流往换乘二号线的方向走,这时候几乎人挨人。到了楼上,两个方向可以到达二号线换乘站,这时不怎么拥挤,可以加快脚步了。眨下眼睛都能“碰”到旁边的人“这么多人倒是不用怕小偷了,眨下眼睛都能碰到旁边的人。”地点:7时30分,北京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此时客流量已经明显增加。为了限制进站客流,地铁部门在站外设置了硬质缓进通道,乘客需要排队沿着护栏拐5个弯才能进站。8时许,客流达到顶峰。《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乘客的队伍从车站门口一直排到站外的过街天桥,排队乘客数百人,仍有乘客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加入队伍。不时有乘客翻过护栏,疾步跑向车站。记者站到队尾,队伍统一迈着小碎步向前行进,站在人群中无需用力,体重180斤的记者被人群夹裹着“轻松”地前进。记者目测从队尾到车站大门距离不过30米左右,但随着队伍沿着缓进通道,足足用了8分钟才走完这段距离。通道最后一段明显收窄,从可并排站立四五个成人收缩成仅容两人通过。通道的尽头是约有20级的台阶,几乎所有乘客都是快步冲进车站。8时20分,记者来到天通苑站的站台。一列列车刚刚离开,站台上显得比较空旷。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从各个入口涌入的乘客就将空旷的站台填满,后来的乘客只能小跑着寻找排得短些的队伍。列车尚未停稳,急于上车的乘客便涌向屏蔽门,“两侧排队”的规定早已无人遵守,每个车门前都排上至少四五队焦急的乘客。后排的乘客一层一层地用力,将前面的人几乎是“塞”进车厢。当列车驶出天通苑站时,车厢内几乎已经没有空隙,有经验的乘客提前将手机、游戏机、M P4等拿在手里,占上一点空间聚精会神地玩游戏、看电子书。列车行至立水桥站时,更多的乘客涌进车厢。车内广播也从甜美的女声换成了干脆的男声:“挤不上去的乘客就不要挤了,请等下一趟列车。”站台上的工作人员也不断地呼叫堵在门口的乘客,等待下一趟列车。记者看到,一名人高马大的男乘客由于衣角总是被夹在车门,导致列车无法关门,不得不双手拽着车厢内的横杆,连续做了3次引体向上的动作,才将身体完全挤进车厢。而在下面的车站,每站每个车门等候的都有至少20名乘客,等车的乘客不得不将挤在门口的人用力向里推,才能腾出空间挤进去。 “我动不了,你就从我身后挤吧”,站在车门附近的一个女乘客说。记者身上的羽绒服被挤成薄薄的一片,想完成把手机从上衣口袋掏出来的动作都十分困难。“这么多人倒是不用怕小偷了,眨下眼睛都能碰到旁边的人”,记者身边的一个男孩打趣道。专家坦承:解决地铁拥挤难度很大造成北京地铁拥挤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规划、设计、运力均衡等,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目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困难,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有轨道建设专家表示,在现有条件下缓解拥挤的手段有限,而且实施的难度比较大。开通不到半年就达到设计最高客流北京市重大办总工程师杨广武说,最初北京修地铁就是为了战备用的,所有的结构和设备的设计都是出于战备的考虑。这就是为什么北京地铁1号线从苹果园到复兴门这一段轨道的站厅、站台,以及出口通道都比较小的原因。由于目前地铁一号线正在使用中,而且客流压力很大,对一号线如果采取大规模更新改造将会对日常运营造成很大影响。交通专家段里仁说,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因为城市地面的土地资源有限,将交通流引向地下,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不会发生拥堵。但另一方面,北京市交通出行的自身特点也造成了北京地铁客流压力大的一个原因。二环以内的中心城区功能过于集中,不论是金融、商业,包括政府单位多集中于这一区域,而居住区则多集中于城市外围。这就形成了北京这种潮汐式的交通流量。每天地铁1号线西边从苹果圆到复兴门基本每站都是上车的人,很少有下车的人,到了复兴门车厢里一下就宽松了。东边也是,从四惠东到建国门也是只见上不见下。这种特点对于高峰时期的地铁运营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目前北京地铁虽然建设速度很快,但新建线路与原有线路之间的客流不是互相承担的关系,而是建一条就把更多的人吸引到地铁上来。另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毓才说,北京的城市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地铁都是提前好几年就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其中包括对客流的一个预计,地铁的建设都是根据这个规划来建设的。但目前北京地铁运营的现实表明,在规划和设计上没能考虑到北京城市和人口发展会这么快。北京地铁5号线、10号线、4号线等开通没有半年就已经达到设计最高客流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核心区甚至有被“挤爆”的可能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总队长孙伟年介绍,瞬间大客流量冲击容易造成挤死踩伤等安全事故。车站、列车、变电站、风亭、轨道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整条运营线路瘫痪,大量客流瞬间聚集在空间狭小的站台和通道内,一旦受到其它意外因素的影响造成群众心理恐慌,在极度拥挤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尽管我们已经竭尽全力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反复进行了多次实战处置演练,但还是很担心。”孙伟年说,“客流高峰期,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或行人跌倒等偶然因素,很容易引起踩踏导致死伤。”孙伟年说,市场需求与运量的矛盾、地铁运力与站台容量的矛盾等都是影响地铁安全的因素。例如,目前北京地铁1、2号线的实际客流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设计能力,随着周边新地铁线路不断扩展,地下路网和外网的形成,1、2号线 核心区甚至有被“挤爆”的可能。此外,有专家指出,百姓的安全意识也存在明显欠缺。由于我国长期处在和平环境,全民应对恐怖袭击活动警惕性差,能力弱。目前的公益广告、移动电视、公众场所的滚动字幕,关于文明礼仪的提示占了大多数,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对安全问题提示、安全教育的宣传不够,在公共交通系统和商市场等大量人群聚集地,光靠专门机关防范安全事件是不够的,需要全民都有安全意识和常识。五大措施提高地铁公交运力对于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解决地铁客流高峰时期压力过大的问题,北京市交通专家段里仁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地铁和公交运力。一是提高车辆运行效率,继续挖掘各条线路潜力,在有条件的线路,进一步缩短发车间隔。二是扩大编组,提高运力。对于旧有线路进行大规模的施工改造,增加目前地铁列车的车厢数量,可以较大幅度提高运力。三是在新建线路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使用载客量较大的新型A型地铁列车,与北京现在使用的B型车相比,可提升20%以上运力。四是尝试大站快车。如加大地铁车站站间距,加快列车运行时速,把部分车站设计为4线结构,可同时停靠两辆同向行驶的列车,其中一辆为大站快车。五是试行高峰时段差别化票价政策,平常时段降低票价,高峰时段提高票价,以分散高峰客流压力。此外,切实保障地面公交优先,增加公交专用道,短途出行时可用公交替代地铁。做好城市发展与轨道建设的前期规划,进一步提高轨道建设速度,加大轨道线网密度,并且做好地面公交、自行车等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的衔接,提高整体交通出行效率。2020年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000公里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北京将继续加速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建成通车里程增加330公里,使北京轨道交通网路更加完善。吉林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般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成线阶段,就是开始有了轨道线路;第二阶段是成网阶段,就是轨道线路逐步形成网络;第三阶段是围绕轨道线路以及车站在周边形成一个整体功能区域。目前北京就在成网的阶段,“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再投入3500亿元,加紧使轨道网络更加发达。日,北京地铁5条新线路同时开通试运营,北京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了300公里。这5条地铁线路包括房山线、昌平线、15号线一期、亦庄线和大兴线,总长度达108公里。一次性开通如此大规模的轨道线路,在国内尚属首次。这些地铁线路全部开通后,北京地铁运营线路由9条增加为14条,地铁运营总里程由228公里增加到336公里,首次突破300公里大关。据介绍,2005年底,北京地铁运营里程为114公里,现在运营里程增长了近两倍。2005年,日平均客运量为186万人次,现在增加到每天近600万人次,增长了2倍多。全路网目前每天发车近4000列,较2005年增加2500多列。2005年,北京只有4条轨道线。现在,北京市拥有14条线路,在市区内已经逐渐成网,轨道交通开始逐步成为市区主要交通方式。据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郝伟亚透露,根据最新的规划,2015年前,北京市将在原定561公里轨道线路的基础上,新增建成和开工轨道线路近200公里。预计到2020年,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000公里
延伸阅读:
狂傲不羁情难抑,龙行天下义当先
狂龙军团公社002号列兵
诚挚邀请您加入狂龙军团公社,共扬中华民族文化!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北京地铁人进去相片出来 脚不沾地十分正常(图)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90583 工分:13326
左箭头-小图标
色狼都是被挤出来的,呵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9665 工分:16863
左箭头-小图标
在我看来,北京的地铁线路十分脑残(也许是历史问题形成的吧),一个线路往往只有其中一小段在你需要经过的路线上,乘车期间换乘3、4次很正常,多跑个3、4里路是必须的(换乘站中间还用栅栏格成许多往复回绕的路线),人为地增加乘客的滞留量。那么多线路没形成网状结构,却有很多环状结构镶嵌在中间,就是这些环把线路截成一段一段的。我在北京呆那几天乘地铁刚开始直想骂人,过了几天就也习惯了,不得不佩服人的接受能力啊,所以说我的观点可能已经习惯的北京人不接受,但事实就是如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54589 工分:3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infodata
在第4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离开森林的狼
在第4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nfodata
在第42楼的发言:......
不要用韩国和日本这种小国家来比较。这些小国家消耗绝对数量小,消耗资源有限。到美国这个数量级,世界资源负担起来就已经开始困难了,你当美国喜欢跑中东打仗,那就是为了保护石油资源的安全,如果中国达到美国的生活水准,地球资源肯定不够用。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人口基数下,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
烧饼,日本没有能源危机??日本发动二战是为什么?日本与中国争夺东海又是为什么??日本当年殖民东北又是为什么??
日本人口早就超过一亿人了,而美国也不过两亿人,可即使这样,日本人从来没有限制过人口生育,更不要提自我阉割的独生子女,只有中国的SB专家才会提出这么变态的政策
烧饼,自己算中国14亿人一户一台车多少汽油,把美国人杀了都不够中国用的,再说能源没事。 中国人就那么贱命,不用汽车吗?对,中国人就是命贱,连生育权都没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32606 工分: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离开森林的狼
在第4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nfodata
在第42楼的发言:......
不要用韩国和日本这种小国家来比较。这些小国家消耗绝对数量小,消耗资源有限。到美国这个数量级,世界资源负担起来就已经开始困难了,你当美国喜欢跑中东打仗,那就是为了保护石油资源的安全,如果中国达到美国的生活水准,地球资源肯定不够用。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人口基数下,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
烧饼,日本没有能源危机??日本发动二战是为什么?日本与中国争夺东海又是为什么??日本当年殖民东北又是为什么??
日本人口早就超过一亿人了,而美国也不过两亿人,可即使这样,日本人从来没有限制过人口生育,更不要提自我阉割的独生子女,只有中国的SB专家才会提出这么变态的政策
烧饼,自己算中国14亿人一户一台车多少汽油,把美国人杀了都不够中国用的,再说能源没事。 中国人就那么贱命,不用汽车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54589 工分:3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infodata
在第4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宇文靖辉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午夜独酌
在第18楼的发言:......
人是生产者,人也是资源消耗者。你以为中国的土地可以无限制的养人吗?
中国的人口密度远远低于日本韩国,朝鲜的人口密度比韩国低,也未必生活的就比韩国水平高。世界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即使只算东部地区,中国的人口密度也达不到日本的密度
为什么日本没有计划生育?
中国不但是计划生育而且是独生子女
我不反对计划生育,但是坚决反对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政策的恶果会越来越凸显
不要用韩国和日本这种小国家来比较。这些小国家消耗绝对数量小,消耗资源有限。到美国这个数量级,世界资源负担起来就已经开始困难了,你当美国喜欢跑中东打仗,那就是为了保护石油资源的安全,如果中国达到美国的生活水准,地球资源肯定不够用。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人口基数下,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烧饼,日本没有能源危机??日本发动二战是为什么?日本与中国争夺东海又是为什么??日本当年殖民东北又是为什么??日本人口早就超过一亿人了,而美国也不过两亿人,可即使这样,日本人从来没有限制过人口生育,更不要提自我阉割的独生子女,只有中国的SB专家才会提出这么变态的政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39403 工分:68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infodata
在第4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靖辉
在第4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nfodata
在第44楼的发言:......
不拿美国事儿拿谁说事,保持目前人口就永远不会达到美国生活水平,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靠人多。你自己去算,中国每个家庭都有汽车要多少油,把美国人都宰了都不够中国用的。别听外国人胡说八道,说中国人口如何如何,14亿人口在目前科技水平下,永远是个定时炸弹。
世界上只有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只有中国实行独生子女,难不成全世界都错了,就你中国对?
计划生育可以,但是独生子女就是断子绝孙泯灭人伦的政策,历史早晚会批判
他们没到14亿,地球资源就这么多,有你的就没我的不想说你得了白内障,人口密度比中国大的国家和地区多得是自己反思去吧,独生子女政策必将被历史批判唾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32606 工分: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靖辉
在第4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nfodata
在第44楼的发言:......
不拿美国事儿拿谁说事,保持目前人口就永远不会达到美国生活水平,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靠人多。你自己去算,中国每个家庭都有汽车要多少油,把美国人都宰了都不够中国用的。别听外国人胡说八道,说中国人口如何如何,14亿人口在目前科技水平下,永远是个定时炸弹。
世界上只有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只有中国实行独生子女,难不成全世界都错了,就你中国对?
计划生育可以,但是独生子女就是断子绝孙泯灭人伦的政策,历史早晚会批判他们没到14亿,地球资源就这么多,有你的就没我的本文内容于
1:16:23 被小编a26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39403 工分:689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infodata
在第4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宇文靖辉
在第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nfodata
在第42楼的发言:......
不要用韩国和日本这种小国家来比较。这些小国家消耗绝对数量小,消耗资源有限。到美国这个数量级,世界资源负担起来就已经开始困难了,你当美国喜欢跑中东打仗,那就是为了保护石油资源的安全,如果中国达到美国的生活水准,地球资源肯定不够用。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人口基数下,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
你也少拿美国说事,世界上不止一个美国,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主体民族实行阉割政策的计划生育,难不成全世界就你聪明别人都是傻子??
我反对的不是计划生育而是独生子女政策,如果一定要计划生育,每对夫妻可以控制生两个孩子,只生一个完全泯灭人伦!
不拿美国事儿拿谁说事,保持目前人口就永远不会达到美国生活水平,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靠人多。你自己去算,中国每个家庭都有汽车要多少油,把美国人都宰了都不够中国用的。别听外国人胡说八道,说中国人口如何如何,14亿人口在目前科技水平下,永远是个定时炸弹。世界上只有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只有中国实行独生子女,难不成全世界都错了,就你中国对?计划生育可以,但是独生子女就是断子绝孙泯灭人伦的政策,历史早晚会批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32606 工分: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宇文靖辉
在第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nfodata
在第42楼的发言:......
不要用韩国和日本这种小国家来比较。这些小国家消耗绝对数量小,消耗资源有限。到美国这个数量级,世界资源负担起来就已经开始困难了,你当美国喜欢跑中东打仗,那就是为了保护石油资源的安全,如果中国达到美国的生活水准,地球资源肯定不够用。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人口基数下,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
你也少拿美国说事,世界上不止一个美国,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主体民族实行阉割政策的计划生育,难不成全世界就你聪明别人都是傻子??
我反对的不是计划生育而是独生子女政策,如果一定要计划生育,每对夫妻可以控制生两个孩子,只生一个完全泯灭人伦!不拿美国事儿拿谁说事,保持目前人口就永远不会达到美国生活水平,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靠人多。你自己去算,中国每个家庭都有汽车要多少油,把美国人都宰了都不够中国用的。别听外国人胡说八道,说中国人口如何如何,14亿人口在目前科技水平下,永远是个定时炸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16082 工分:1414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infodata
在第4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宇文靖辉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午夜独酌
在第18楼的发言:......
人是生产者,人也是资源消耗者。你以为中国的土地可以无限制的养人吗?
中国的人口密度远远低于日本韩国,朝鲜的人口密度比韩国低,也未必生活的就比韩国水平高。世界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即使只算东部地区,中国的人口密度也达不到日本的密度
为什么日本没有计划生育?
中国不但是计划生育而且是独生子女
我不反对计划生育,但是坚决反对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政策的恶果会越来越凸显
不要用韩国和日本这种小国家来比较。这些小国家消耗绝对数量小,消耗资源有限。到美国这个数量级,世界资源负担起来就已经开始困难了,你当美国喜欢跑中东打仗,那就是为了保护石油资源的安全,如果中国达到美国的生活水准,地球资源肯定不够用。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人口基数下,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你也少拿美国说事,世界上不止一个美国,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主体民族实行阉割政策的计划生育,难不成全世界就你聪明别人都是傻子??我反对的不是计划生育而是独生子女政策,如果一定要计划生育,每对夫妻可以控制生两个孩子,只生一个完全泯灭人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32606 工分: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宇文靖辉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午夜独酌
在第18楼的发言:......
人是生产者,人也是资源消耗者。你以为中国的土地可以无限制的养人吗?
中国的人口密度远远低于日本韩国,朝鲜的人口密度比韩国低,也未必生活的就比韩国水平高。世界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即使只算东部地区,中国的人口密度也达不到日本的密度
为什么日本没有计划生育?
中国不但是计划生育而且是独生子女
我不反对计划生育,但是坚决反对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政策的恶果会越来越凸显不要用韩国和日本这种小国家来比较。这些小国家消耗绝对数量小,消耗资源有限。到美国这个数量级,世界资源负担起来就已经开始困难了,你当美国喜欢跑中东打仗,那就是为了保护石油资源的安全,如果中国达到美国的生活水准,地球资源肯定不够用。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人口基数下,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10717
左箭头-小图标
呵呵你真厉害,佩服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95888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27816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我也是每天看贴无数,也是基本上不回贴.后来我也发现这样很傻,很多比我注册晚的人XB都比我多,于是我也就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也是每看一贴就复制粘贴一次.顺便帮LZ把贴子顶上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16082 工分:1414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午夜独酌
在第1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宇文靖辉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午夜独酌
在第16楼的发言:......
一看你就不在中国生活,就我们这个四五线的小城市,赶上高峰,公交车上也是人挤人。莫非你是在大西北的荒漠生活的?
是,我不在中国生活,我在月球上生活,你满意了吧
东亚地区哪里不拥挤???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哪里上下班不是挤满人???怎么其他的地方不去搞计划生育??
看到拥挤的交通环境不去想想产生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不去反思公共交通建设而只是想当然的去想把人口降下来,只能说你肤浅!!这种希望通过降低人口数量而改善交通环境的想法是小学生的逻辑。
你家那四五线的小城市如果人口有50万或许公交车有30条线路300辆车,如果你家所在的城市人口只有10万人恐怕只剩下5条公交线路不到50辆车了,
你眼里只看到人是消费者却忽略了人也是生产者
跟你说多了也没用,闪人
人是生产者,人也是资源消耗者。你以为中国的土地可以无限制的养人吗?中国的人口密度远远低于日本韩国,朝鲜的人口密度比韩国低,也未必生活的就比韩国水平高。世界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即使只算东部地区,中国的人口密度也达不到日本的密度为什么日本没有计划生育?中国不但是计划生育而且是独生子女我不反对计划生育,但是坚决反对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政策的恶果会越来越凸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7608 工分:3547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宇文靖辉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午夜独酌
在第16楼的发言:......
一看你就不在中国生活,就我们这个四五线的小城市,赶上高峰,公交车上也是人挤人。莫非你是在大西北的荒漠生活的?
是,我不在中国生活,我在月球上生活,你满意了吧
东亚地区哪里不拥挤???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哪里上下班不是挤满人???怎么其他的地方不去搞计划生育??
看到拥挤的交通环境不去想想产生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不去反思公共交通建设而只是想当然的去想把人口降下来,只能说你肤浅!!这种希望通过降低人口数量而改善交通环境的想法是小学生的逻辑。
你家那四五线的小城市如果人口有50万或许公交车有30条线路300辆车,如果你家所在的城市人口只有10万人恐怕只剩下5条公交线路不到50辆车了,
你眼里只看到人是消费者却忽略了人也是生产者
跟你说多了也没用,闪人人是生产者,人也是资源消耗者。你以为中国的土地可以无限制的养人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16082 工分:1414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午夜独酌
在第1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宇文靖辉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午夜独酌
在第9楼的发言:就这还有人反对计划生育呢,真应该让那些人都在高峰时间去乘地铁,直到他们改变观念后在让他们下车。
如果不把北京的特殊利益取消,就算全国只有1亿人,北京也照样会拥挤
北京拥挤不是因为中国人多,而是因为中国地区发展不均衡,那么多人涌入北京,如果不是因为有其他地方享受不到利益,谁会去
一看你就不在中国生活,就我们这个四五线的小城市,赶上高峰,公交车上也是人挤人。莫非你是在大西北的荒漠生活的?是,我不在中国生活,我在月球上生活,你满意了吧东亚地区哪里不拥挤???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哪里上下班不是挤满人???怎么其他的地方不去搞计划生育??看到拥挤的交通环境不去想想产生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不去反思公共交通建设而只是想当然的去想把人口降下来,只能说你肤浅!!这种希望通过降低人口数量而改善交通环境的想法是小学生的逻辑。你家那四五线的小城市如果人口有50万或许公交车有30条线路300辆车,如果你家所在的城市人口只有10万人恐怕只剩下5条公交线路不到50辆车了,你眼里只看到人是消费者却忽略了人也是生产者跟你说多了也没用,闪人本文内容于
13:32:22 被宇文靖辉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7608 工分:3547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宇文靖辉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午夜独酌
在第9楼的发言:就这还有人反对计划生育呢,真应该让那些人都在高峰时间去乘地铁,直到他们改变观念后在让他们下车。
如果不把北京的特殊利益取消,就算全国只有1亿人,北京也照样会拥挤
北京拥挤不是因为中国人多,而是因为中国地区发展不均衡,那么多人涌入北京,如果不是因为有其他地方享受不到利益,谁会去一看你就不在中国生活,就我们这个四五线的小城市,赶上高峰,公交车上也是人挤人。莫非你是在大西北的荒漠生活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0821 头衔:楼宇建设技术总监 工分:38545
左箭头-小图标
太恐怖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03695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外地人太多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16082 工分:1414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午夜独酌
在第9楼的发言:就这还有人反对计划生育呢,真应该让那些人都在高峰时间去乘地铁,直到他们改变观念后在让他们下车。如果不把北京的特殊利益取消,就算全国只有1亿人,北京也照样会拥挤北京拥挤不是因为中国人多,而是因为中国地区发展不均衡,那么多人涌入北京,如果不是因为有其他地方享受不到利益,谁会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0030 工分:3764
左箭头-小图标
擠爆才好呢,誰讓他們什麼都往北京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95157 工分:10294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北京这几年地铁建设速度很快了,但公共交通却越来越紧张,可见在公共交通的协调管理上北京市政府是不作为的,分区错时、公车改革、公交建设等很多的配套政策其实都是显而易见可以采取的,但为什么没有想得到呢?说到底这是一种官僚作风,官本位的问题,而不是踏实任事,解决问题的服务态度,这种服务精神的缺失不是单纯的大量投资基础建设可以弥补的,尤其在中国这种人均资源极度紧张的国家和历史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81019 工分:422
左箭头-小图标
想当年95年在北京呆时,那时地铁是五角钱一张票,后来是一下子提到二元五角,不分段收费,那时记得地铁也没有那么挤啊?看来北京人口增长速度不低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7608 工分:35479
左箭头-小图标
就这还有人反对计划生育呢,真应该让那些人都在高峰时间去乘地铁,直到他们改变观念后在让他们下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48886
左箭头-小图标
都是老外地惹的祸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81102 工分:239
左箭头-小图标
都往大城市挤。大城市待遇福利好。这也是国家自找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5177 工分:425
左箭头-小图标
孕妇禁区,挤流产出来;姑娘进去,挤怀孕出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559 头衔:一点忧伤两处闲愁 工分:61218
左箭头-小图标
造再多也没用~改善10万人出行的规划还没正式动工~房产商就把30万迁进去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79683 工分:6640
左箭头-小图标
体验过,原来住三里河,早上出门的公交车基本上都是满的,你要是怕挤等到89点人才会少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32249 工分:83548
左箭头-小图标
人,真多啊,没意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32条记录]&分页:
&对北京地铁人进去相片出来 脚不沾地十分正常(图)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茂广场电梯事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