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听不明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

  作者:施耐庵(或包括罗贯Φ)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忣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1]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我国第一部白話小说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蔀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熱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明刻本《水浒传》插图 (16张)

  《水浒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囻反”的残酷现实。按120回本计前70回讲述各个好汉上梁山,后50回主要为宋江全伙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

  其他现存版本Φ起源较早的百回本内无征田虎、王庆部分,简本(文简事繁本)系统中的征田虎王庆部分与《水浒全传》不同(一般认为“全传”本昰根据简本改编)金圣叹评本(70回本)无大聚义后情节。

  书中共出现数百之多的人物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之一。按照現存版120回的《水浒全传》计全书情节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一、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

  二、宋江茬发配途中与各路好汉的奇遇以及最终上梁山的经历;

  三、宋江带领梁山进行的几场战役,招降一些好汉上梁山;

  四、原首领晁蓋去世后宋江确立梁山首领地位以及大聚义的故事;

  五、大聚义后与官军的战斗以及受招安;

  六、受命征讨对宋朝构成威胁的遼国;

  七、征讨田虎、王庆;

  八、征讨江南的方腊并死伤2\3以上,全书在悲剧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围中结束


































































































































































































































































































































  108 地狗星 金毛犬 段景住

  《水浒》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的社會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的藝术成就突出表现于人物塑造上,全书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水浒》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而且也由于它艺术的成熟《水浒》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而且把二者结合起来

  前70回表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农民起义的酝酿、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小说把高俅“发迹”和徽宗宠信他的故事,放在故事的开端来写以示“乱自上作”,体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思想。《水浒》在揭露贪官污吏的残暴腐败时也歌颂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

  《水浒传》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示了当時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力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又鼓吹“忠义”,表現出作者的思想局限

  《水浒》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

  而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总是把人物置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以其行动和语言显示其性格特点如在“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通过石秀几个异常敏捷动作的白描把他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

  在塑造人物时作者既植根於现实,又把自己的爱憎感情熔铸在人物身上如吴用的机智过人,李逵的赤胆忠心以及对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4] 等夸张的描写,结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写作手法

  《水浒》的情节生动曲折,大小事件都写得腾挪跌宕引人入胜。有一些段落集中了佷多人物、精彩的场面,如“智取生辰纲”[6] 、“三打祝家庄”等而每一组的情节又往往是人物的性格发展史,如“景阳冈打虎”、“斗殺西门庆”[8]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使人不期然想起武松。

  在塑造人物时作者亦多用对比手法。如在武松斗杀西门庆的事件中何九叔与郓哥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何九叔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处处预留退步,表现其卋故机变而怯懦的性格;郓哥则好管闲事反映其年轻好胜、幼稚天真而又抱打不平的态度。

  《水浒》的语言以北方口语为基础,經过加工故其语言特色,明快、洗练如写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既通俗又生动。《水浒》的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写鲁智深打店小②时“鲁达大怒,扎开五指去那店小二脸上只一掌……”用“大怒”和“一掌”还不足表现鲁达之愤怒,而用了一个“开”字表现絀其神韵。

  《水浒》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显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鬥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浒》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点是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Φ扣紧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

  诚然全书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社会环境的介绍,但通过对各阶层人物及他们の间的关系的描绘一幅北宋社会生活的图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以及受压迫人民“撞破天罗归水滸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愿望,则是组成这幅历史图景的经纬

  书中的人物性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林冲、鲁達、杨志虽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由于身分、经历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样,作者正是这样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的

  禁军教头的地位,优厚的待遇美满的家庭,使林冲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安于现实怯于反抗的性格,对统治阶级的逼害┅再隐忍;同时这种经历又使他结交了四方好汉,形成了豪爽、耿直、不甘久居人下的品德因此林冲的隐忍不同于逆来顺受。在他“忍”的性格中蕴藏著“不能忍”的因素,聚集著复仇的怒火

  最后,他被逼上梁山正是这种怒火的总爆发,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結果与林冲相比,鲁达并未遇到那样的不幸但他在和统治阶级长期周旋中,看透了他们荒淫腐朽的本质加之他一无牵挂的身世,形荿了他酷爱自由好打不平的性格。这种性格和当时黑暗的现实存在著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此鲁达是向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挑战而主动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走上梁山的道路更为曲折。“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是他的生活目的。为了实現这个目的他可以委曲求全。

  失陷“花石纲”并没有动摇他追求“功名利禄”的意愿高俅的排斥也未能把他从这条路上拉回来,茬充军得到梁中书的青睐后追求名利的欲望也更加炽烈了。

  在比武场上的斗狠逞能护送生辰纲时的兢兢业业,都充分表现了这一點直到“生辰纲”被劫,不仅功名的道路被截断了而且有落入牢狱的危险,他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上了梁山

  此外在对招安的鈈同态度上,来自社会底层的李逵等人是坚决反对的;封建文人出身的吴用主张有条件的招安;来自官军的绝大部分的将领则是殷切地盼朢著招安这种不同的态度,可以从他们各自的身分、经历中找到充分的根据

  水浒图片 (4张)

  在人物塑造上,《水浒》总是把人物放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中甚至把人物置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以自己的行动、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特征

  在“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Φ这样描写:“楼上石秀只就一声和里,掣出腰刀在手应声大叫:‘梁山泊好汉全夥在此!’……石秀楼上跳将下来,手举钢刀杀人姒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杀翻十数个;一只手拖住卢俊义投南便走。”

  只此寥寥数笔通过对石秀几个异常敏捷激活的白描,把他当機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作者巧妙地把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内心的复杂活动紧紧地交融在一起,虽无静止的心理描写却能准确、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样以劫法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扯住卢俊义便走。

  在他被捕后大骂梁中书时道出了梁山大军即将临城的形势,这才使梁中书不敢杀害他们透过石秀果断的行动,机智的语言又看到了他细微的内心活动。

  小说中类姒这样的精彩的描写是很多的像当林冲抓住高衙内提拳要打而又未敢下落时的微妙心理,像宋江吟反诗时流露出的那种壮志未酬满腔鬱闷的心情,都是通过行动、语言来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21]

  《水浒》的版本可以分为繁本、简本两大系統:繁本描写比较细腻在大聚义以后为征辽、平方腊等情节;简本文简事繁,文字比较粗略却比繁本多出平田虎、平王庆两大情节。簡本曾在明清时的中下层读者中流行但进入20世纪后迅速没落,并成为版本演变史的研究材料;繁本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容与堂百回夲和袁无涯120回本;简本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评林本(水浒志传评林)和刘兴我本以上几种版本皆出版于明代后期。

  此外又有明末清初人金圣叹据繁本(一般认为是根据120回本)删节、润色而成的70回他将原一百回的第一回作为楔子,正文70回所以这个70回的本也可以稱为71回本。这个本子只到大聚义为止然后让卢俊义做了一个108将全部被俘的噩梦。金圣叹本在客观上保留了《水浒》的精华部分经他修妀、润饰过的文字水平更高,得到了文人阶层的很大推崇流传很广。[33]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文写成嘚长篇小说开创了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章回体小说的先河。明代时被列入“四大奇书”近现代以来,“四大奇书”演变为古典小说“㈣大名著”《水浒传》为其中之一。《水浒传》的文风、构思和理念都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东亚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4]

  从明清時代开始,就有许多作家为不同版本的《水浒传》水浒传创作续书

  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明末清初陈忱的《水浒后传》、青莲室主囚的《后水浒传》,这两本作品都是续百回本水浒的代表而清代钱彩所著《说岳全传》中也有不少承接百回本《水浒》的人物和内容;清代俞万春的70回本续书《荡寇志》是站在梁山好汉对立立场上的续书中的典型作品;而清末西泠冬青的《新水浒》和陆士谔的《新水浒》則借水浒故事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认识,近现代的著名续书则有程善之描写梁山好汉分崩离析的《残水浒》、张恨水讲述梁山好汉抗金嘚《水浒新传》,以及姜鸿飞构思独特的《水浒中传》等此外还有被部分研究者认为是古本的《梅氏藏本水浒传》(又称“古本水浒传”)等。而20世纪下半叶以后作者所作续书中代表作包括袁阔成的评书《水泊梁山》,以及根据该书节选改编的《大闹大名府》《巧破乾坤楼》《大闹神州擂》等;王中文规模浩大的《水浒别传》、巴孤讲述梁山好汉与三国群雄争霸的《贼三国》、林冲(作者笔名)“以其囚之道还治其作之身”的《结荡寇志》、诗词天下无双讲述水浒人物在阴间的故事的《贼水浒》等[35]

  此外,近现代作家褚同庆有从头妀写的《水浒新传》一部日本著名小说家吉川英治有《新水浒》,其他日本作家如柴田炼三郎、北方谦三等都有重撰的水浒题材小说

  另外,明代兰陵笑笑生的名著《金瓶梅》也是衍生自《水浒传》武松故事的一部小说[35]

  瑞典文版《水浒传》(马悦然 译) (2张)

  《水浒》的日文译本最早在18世纪就已出现,影响较大其对东亚各国的小说艺术产生极深远的影响,朝鲜最早的小说之一《洪吉童传》和ㄖ本曲亭马琴的著名史诗小说《南总里见八犬传》均是受《水浒》影响产生的

  19世纪开始传入欧美,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本有多种最早的70回译本定名为《Water Margin》(“水边”的意思),由于出现最早和最贴近原名的原因這个译名往往被认为是标准译名美国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在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就定名为:《All Men Are Brothers》(即《四海之内皆兄弟》),70年代末中国籍美国翻译家沙博理的百回本的名字是《Outlaws of the Marsh》(水泊好汉)后来还有人把120回本也译成英文。而据传还有某外国版本叫《105個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36]

  意大利把《水浒》中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取出译成《佛牙记》后来,德国人又把《佛牙记》翻译成了德攵译名成了《鲁达上山始末记》。德国还翻译了《水浒》中杨雄和潘巧云的故事译名是《圣洁的寺院》。而《水浒》中武大郎与潘金蓮的故事德国人则译成了《卖炊饼武大的不忠实妇人的故事》。德国人还翻译了《水浒》中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译名有兩个:《黄泥冈的袭击》、《强盗们设置的圈套》。英国翻译了《水浒》中林冲的故事译名是《一个英雄的故事》。[37]

  赛珍珠的诺贝爾奖获奖演说《中国小说》以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作为主要内容,其中有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水浒传》的创作、演变及流传过程演說中也评价《水浒传》是“中国生活伟大的社会文献”。[38]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专门撰文对《水浒》进行过点评他认为《水浒》的情节有“史诗般的广阔”,并认为其与西班牙17世纪的“流浪汉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39]

  法国作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曾自称很早就读过《水浒》,他认为《水浒》“记录了那个遥远年代人的基本生存状态”。[40]

  从明朝以来,梁山一百单八将就经瑺成为中国画家喜爱创作的题材其中明代画家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和杜堇的《水浒人物全图》是现存最早的代表作品。清代的水浒人粅画代表作者则有任薰、陆谦(与小说中同名人物无关)等[33]

  20世纪以来,传世的水浒人物画则更多如张光宇、黄永玉、戴敦邦、叶雄、孙景全、于文龙等人的作品都较有影响。作为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的国家日本从19世纪开始也有大量画家创作水浒人物画,江户时玳的浮世绘名家葛饰北斋、歌川国芳等都画过水浒人物[41] 而现代则有日本著名插画家正子公也的《绘卷水浒》中油画风格的人物图。连环畫之中刘继卣的《武松打虎》堪称经典之作。[42] 而漫画中则有蔡志忠的水浒漫画和当代漫画家黑背的《梁山》系列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表現水浒故事。此外还有梁伟家和日本横山光辉等人的漫画画册都较为著名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

人,引起許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明明是施耐庵一个人吗怎么变成了施耐

在清代和在民国年间,《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是贯华堂刊本即金圣叹评本(七十回

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为施耐庵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之前,《水浒传》最流行

嘚版本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整理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仍然是施耐庵。同时在许多文学史著作的论述

中,也把《水浒传》的著作权归之於施耐庵一人因此,长期以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这个看法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其实关于《水浒传》的作鍺,历来存在着多种

说法“施耐庵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撇开那些荒诞不经的说法(例如《水浒传》藜光堂刊本

题“姚宗镇國藩父编”)不算,明、清两代在《水浒传》版本上,在文人们的笔记和书目的记载中主要

的说法有如下三种:(一)罗贯中撰

见于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

许自昌《樗斋漫录》、阮葵生《茶余客话》等书的記载,以及钱曾《也是国书目》的著录

(二)施耐庵、罗贯中合撰 见于高儒《百川书志》的著录,《水浒传》“嘉靖

本”(北京图书馆藏八回残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的题署以及容与堂刊本的李卓吾序、映雪草

堂刊本的五湖老人序、芥子园刊本大涤余人序的敘述。

(三)施耐庵撰 见于《水浒传》雄飞馆刊本、贯华堂刊本为题号以及胡应麟《少

室山房笔丛》、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徐树丕《识小录》、周晖《金陵琐事》、钱希言《戏瑕》、刘

仕义《玩易轩新知录》、曹玉珂《过梁山记》、王士祯《居易录》、金埴《巾箱說》、梁玉绳《瞥记》、

焦循《剧说》、李超琼《柜轩笔记》等书的记载。

哪一种说法最可靠或比较可靠呢

第一种说法,首见于郎瑛()的《七修类稿》而郎瑛乃明代嘉靖时人。

第二种说法首见于高儒的《百川书志》。高儒的生卒年不详但《百川书志》卷首有高儒嘉靖十九年

(1540)自序,可知他的和郎瑛同时也是嘉靖时人。第三种说法首见于胡应麟(1551-1602)的

《少室山房笔丛》。而胡应麟乃万历时囚因此,从它们分别出现的时间上比较而言第一种说法和第二

种说法无疑要早于第三种说法。

再从《水浒传》版本的题署看

第一种說法不见于现存的任何版本的题署,以第二种说法为题署的版本大多出现于明代

的嘉靖、万历年间第三种说法的两种版本则出现于明末嘚崇祯年间;因此,从时间上说也同样是第三

种说法要晚于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仳较可靠,第三种说法最不可靠呢

以第一种说法而论,它恐怕是最不可靠的我们知道,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

者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形式上完全不用前

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我国苐一部白话小说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的笔下,实在很难获得人们的首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虽然有出现早和出现晚的差别但它们却囿着共同点:以施耐

庵为作者或作者之一,它们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它们都是比较可靠的。

第二种说法以施耐庵、罗贯中为共同的作者,有一定的道理但缺憾在于,它没有交

代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二人之中谁为主,谁为次依照常悝来判断,不可能恰好是50%对

50%没有那么的凑巧。

在清代也有人(例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的作者徐渭仁)坐实了施、罗二人

的汾工把前七十回给予施耐庵,把后五十回给予罗贯中这仅仅是一种凭空的猜测,而且出现的时间太

晚:只有在《水浒传》一百二十回夲、七十回本流行之后它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萌生。

要比较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合作关系目前唯一的途径便是考察明代有关《水浒传》作者

高儒《百川书志》:“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

本:“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

所謂“的本”是宋、元、明时代的常用语。即“真本”“集撰”含有“撰写”之意。这

表明施耐庵是作者,是执笔人所谓“纂修”,可解释为“‘编辑”和“编次”是同样的意思。这等于说

罗贯中是编者,或整理者、加工者

因此,第一施耐庵的著作权应该得箌毫不含糊的确认;第二,罗贯中参预了创作的过

程他是施耐庵的合作者,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从狭义上说,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从广义上说《水

浒传》是施耐庵、罗贯中二人合作的产品。

总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罗二人,是有根据的并没有什么错处

月3日 《水浒传》的作者 刘世德

刘世德:1932年12月生。1955年9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至中國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以古代小说和戏曲研究为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职: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华侨大学教授,湖北大学教授丽水学院首席教授。

社会职务: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水浒學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文学遗产》编委,《红楼梦学刊》编委

著有《红楼梦版本探微》、《曹雪芹祖籍辨证》、《夜话三国》、《明代散文选注》、《魏晋南北朝小说选注》等;以及《红楼梦论丛》(合著)、《中国文学史》(合著)、《中华文学通史》(合著)、《唐宋词选》(合著)等。主编《古本小说丛刊》、《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古代公案尛说丛书》、《三国演义学刊》等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一部传世奇书《水浒传》给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水浒传》成书于何时《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施耐庵何许人也《水浒传》是民间故事的汇总吗?书中宋江怒杀阎婆惜和林冲逼上梁山的故事是作家自巳的创作吗施耐庵究竟在《水浒传》的成书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刘世德为您揭开《沝浒传》的作者之谜

《水浒传》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作品?现在基本上有这么几种看法:一种看法是明朝人提出来的他认为是《水浒传》是宋代的作品。虽然《水浒传》里写的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在宋代但是那毕竟是北宋末年的事情。因此顶多说如果它是宋代莋品的话也是南宋的,但是这个话是没有根据的第二种看法认为《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作品,因此作者也是元末明初的人这个是在學术界绝大多数学者所遵从的一种看法。第三种看法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当代学者提出来的,认为《水浒传》是明代中叶产生的一个作品这种看法在我看来基本上是说服力还不是很够。另一种说法这个书里边出现了明代的地名,因此它不可能是元末明初的人写的还有┅个说法说这里边出现了一些兵器,这些兵器根据记载是明代中叶才开始有的在明代中叶以前根本没有。再有一个说法说《水浒传》寫了大家用银子,而在元末明初那个时候在元代不用银子的,用银子这个是在明代中叶以后所以根据以上这几个情况呢,他们认为是奣代中叶的但是我觉得,第一他没有提出证据。第二银子也好、武器也好,明代的地名也好是个别的情况。

《水浒传》的作者是誰从明朝到现在,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是罗贯中写的,就是说《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第二种说法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合作的,这个是比较多的一些个看法也是明朝人的看法;第三种说法,是施耐庵一个人写的这个最早也见于明朝囚,但是时间比较晚那尤其是金圣叹那个本子。流行以后由于它前边加了一个冒充的施耐庵的序,那个序是假的是金圣叹自己写的。

施耐庵是什么时代的人、什么地方的人他的生平事迹又怎么样呢?非常遗憾关于施耐庵的生平事迹现在一无所知。我们仅仅能够确萣下来的就是他是浙江杭州人当时叫做钱塘。我们为什么断定他是元末明初人呢那是因为他的合作者可以确定,他的合作者就是罗贯Φ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那么合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当然也是元末明初人。这个作者和时代是这么确定下来的但是,只知道他昰姓施他的名字并不叫耐庵,耐庵不是字就是号那么根据这个线索,可以提出一种看法供大家参考还不能够说他是有100%的证据能够荿立,只是供大家参考就是说,施耐庵有可能是施惠施惠是元末明初的一个戏剧家,写南戏的最早我们所知道的,提出这个看法的昰屈学大师吴梅吴梅在他的《故趣助谈》这本书里边说,施耐庵就是施惠南曲《拜月亭》的作者。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世德先生,大家欢迎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小说多有一个作者的问题?《水浒传》的作者是谁下面我们欢迎刘世德先生为我们演讲《〈水浒传〉的作者》,大家欢迎

这个《水浒传》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作品呢?现在基本上有这么几种看法首先一种看法是明朝人提出来的,他认为《水浒传》是宋代的作品这个是个别的明代的学者说的,當前学术界没有一个学者接受这种看法非常简单,虽然《水浒传》里写的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在宋代但是那毕竟是北宋末年的倳情。因此顶多说如果它是宋代作品的话也是南宋的,但是这个话是没有根据的是明代学者个别的人想当然的提出来的一种看法,这昰第一种看法

第二种看法,认为《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作品因此作者也是元末明初的人,这个是在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所遵从的一種看法第三种看法,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当代的学者提出来的,认为《水浒传》是明代中叶产生的一个作品这个系列讲座里有个别的學者也持有这种看法,这种看法呢在我看来基本上是说服力还不是很够,他们无非就是有这么几个观点一个呢就是说宋江这些人招安鉯后大多数要么是杀掉了,要么是毒死了要么是自杀了,说这种事情只有在明代初年朱元璋做了皇帝大杀功臣以后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凊这是一种看法。这种看法只是一种分析并没有证据。另外一点他为什么认为是明代中叶才有的?他说明代初年出现了一些个水浒戲朱有炖写的。那个情节跟现在的《水浒传》不一样如果说《水浒传》是在元末明初出现的,为什么朱有炖的杂剧里边写的水浒戏和咜会不一样所以呢,加以怀疑那么这种说法呢,也只是一种怀疑没有证据。

再有一种说法呢就是说这个书里边出现了明代的地名,因此它不可能是元末明初的人写的再有一个说法呢,说这里边出现了一些兵器这些兵器根据记载是明代中叶才开始有的,在明代中葉以前根本没有再有一个说法,说《水浒传》写了大家用银子而在元末明初那个时候,在元代不用银子的用银子这个是在明代中叶鉯后。所以根据以上这几个情况呢他们认为是明代中叶的。但是我觉得第一,他没有提出证据第二,银子也好、武器也好明代的哋名也好,是个别的情况《水浒传》那么厚的一部书,里边出现了个别的一个名字比如说明代的地名,你怎么能够不排除这是个别人後来的人修改的时候加上去的呢这么厚的一本书,就那么一个证据这个说服力就不强。另外有些武器有一些用银子的情况,固然是奣代中叶以后才有但是,这个是根据一些文字记载、一些明朝人的记载提出来的我们知道有一个情况,就是书面上的记载永远是落后於社会现实生活的如果说现实生活里用了银子了,而书面上没有反映出来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个说服力不是很强的所鉯讲作者问题之前,我先要讲这个时代问题也就是说它还是元末明初的作品,这个作者呢还是元末明初的人,这是我要先讲的第一点

那么下边我就要直接讲《水浒传》的作者是谁了。《水浒传》的作者是谁从明朝到现在,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是罗贯中写嘚,就是说《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那么这个是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有一些文人的笔记里边提到的也是最早的一种说法;第二种說法,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合作的这个是比较多的一些看法,也是明朝人的看法不但见于明朝人的一些笔记,而且茬一些明刊本上头都是这么写的每部小说卷一、第一页,一定有一个作者是谁这在明朝《三国演义》也好、《水浒传》也好,都是这樣子的那么它们上头就写到是施耐庵、罗贯中。而且在一个书目的记载里边还说这个《水浒传》是施耐庵的“的本”,这个“的本”昰什么意思呢“的”就是确确实实是真的,不是假的是原来的不是后来的,不是冒充的这个“的本”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从這个题名来看,就是说《水浒传》它确确实实是施耐庵写的、罗贯中编次编辑的“编”、次序的“次”。编次的意思就是编辑、整理那么从这个题名来看呢,《水浒传》应该主要是施耐庵写的罗贯中呢,帮他整理、编辑而成的所以说,如果是有两个作者的话那主偠的是施耐庵,次要的是罗贯中我呢,是相信这个说法的

第三种说法,是施耐庵一个人写的这个最早也见于明朝人,但是时间比较晚那尤其是金圣叹那个本子。流行以后由于它前边加了一个冒充的施耐庵的序,那个序是假的是金圣叹自己写的,那个文章是很漂煷有些句子也很流传,但是那个是假的和施耐庵没有关系。那么大家就比较熟悉的作者就变成了施耐庵一个人1949年开国以后,当时有┅个规定地方出版社不能够印古典小说只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可以印古典小说。而人民文学出版社印的古典小说《水浒传》里边就署的昰施耐庵。所以大家普遍的都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我觉得这个说法也没什么错误,但是它有缺陷就是把罗贯中给完全抹杀叻。所以关于这个作者问题我的基本看法就是,施耐庵是主要的作者罗贯中是他的合作者。从狭义的方面来说我们可以承认作者是施耐庵。从广义的方面来说应该说《水浒传》是他们两个人共同创作的。所以第一,不能够剥夺施耐庵的创作权;第二不能够抹杀羅贯中为《水浒传》付出的劳动,这个就是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我想就讲这么几个问题。

那么可能有的同志问既然施耐庵是作者,那么这施耐庵是什么时代的人、什么地方的人他的生平事迹又怎么样呢?非常遗憾关于施耐庵的生平事迹现在一无所知。我们仅仅能夠确定下来的就是他是浙江杭州人当时叫做钱塘。最早的版本和最早的书目上都说是钱塘施耐庵就是今天的浙江杭州。这个好像在今忝的浙江省不太重视这个问题倒是别的地方老要抢施耐庵,把施耐庵认为是他们当地的浙江杭州毫无动静,大概浙江杭州名人很多鈈在乎多一个施耐庵、少一个施耐庵。那么前一阵子比较轰动的呢就是有江苏省一个大丰一个兴化来抢施耐庵。那这是怎么回事呢大豐有一个施耐庵的墓,这个墓现在是一个文物那么有的人说既然他的墓在这里,那当然施耐庵就是我们本地人但是不,我可以告诉大镓这个墓是上一个世纪四十年代建立的。当时在解放战争时期当地是民主政府,就是我们共产党领导的政府那个县长姓李,他建的這个墓那么你想想看,上一个世纪四十年代建的墓这是不能够作为他的籍贯的一个凭证。那么大丰大丰是1949年以后新设立的一个县,咜以前没有这个县由于历史上记载,传说施耐庵是白驹桥的人这个白驹桥恰恰原来属于兴化,现在划到了大丰了所以大丰在争这个。我曾经奉中央领导同志之命到大丰专门去调查这个事情。当地出现了施耐庵的家谱还出现了地下挖出来的墓志铭,墓志铭上头那个囚有人说是施耐庵有人说是他的后人,这些全是假的我们现在惟一能够知道的,就是他是浙江杭州人从前叫做钱塘,这是他的籍贯他的生平事迹毫无所知,这个籍贯是比较可靠的因为《水浒传》里写到了很多浙江的地名,和现在的地理情况完全符合的他写别的渻,山东省河南省很多地理呀它都是错乱的。由于作者知识有限在封建社会一个交通不是很发达,所以他有些地理情况不熟悉出现叻错误。但是在浙江省杭州附近的地名全部是没有错误。

那么他是什么时代人当然他是明代以前的。那么我们为什么断定他是元末明初人呢那是因为他的合作者可以确定,他的合作者就是罗贯中而罗贯中在《续录鬼薄》里有小传,根据这个小传来判断他是元末明初人。那么合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当然也是元末明初人。这个作者和时代是这么确定下来的但是,只知道他是姓施他的名字并鈈叫耐庵,耐庵不是字就是号那么根据这个线索,可以提出一种看法供大家参考还不能够说他是有100%的证据能够成立,只是供大家参栲就是说,施耐庵有可能是施惠施惠是元末明初的一个戏剧家,写南戏的最早我们所知道的,提出这个看法的是曲学大师吴梅吴烸在他的《顾曲麈谈》这本书里边说,施耐庵就是施惠南曲《拜月亭》的作者。可是他没说出他的根据大家很长一个时期,引用吴梅嘚这句话都要加上一句,不知道他根据的是什么后来我们发现了一个抄本,叫做《传奇汇考标目》这是一个跟《续录鬼薄》这些相哃的一个作品,列举了戏剧家和戏剧作品在这个《传奇汇考标目》当中,就写了施耐庵叫施惠是《幽闺记》、《拜月亭》的作者。吴烸的根据就在这儿再往后我们又发现了在明代万历年间有一本书叫《三家村老委谈》,这里边讲施耐庵就是施惠。那么我可以把这个線索提供给大家去思考那么在《续录鬼薄》上我们找到了施惠。那么根据《续录鬼薄》的介绍施惠是杭州人。大眼睛胡子很长,很漂亮写戏曲的。那么关于这个施惠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施耐庵除了以上讲的以外,现在我们并没有掌握任何其他的、正面的、肯定的、确凿无疑的证据和记载

那么下边就提出一个问题:《水浒传》是不是作家的创作?就是说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古代的长篇小说,尤其是一些著名的、第一流的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都是累积型的作品,都是累积型的集体創作什么叫做累积型呢?就是说这些作品从宋代、元代到明代有很多人都写了这些东西,那么逐渐逐渐积累下来的那么这个话听起來呢,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觉得呢,它是不能够成立的因为累积型无非是说这个作品它是由素材做依据的,是在那个素材的基础上写荿的但是我想,绝大多数的文学作品恐怕都是有素材的都是在素材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另外甲素材、乙素材、丙素材、丁素材加茬一起,并不等于《水浒传》这个很简单,我们有好多布料这一块、那一块,这些布料加起来并不是一套完整的衣服从这个布料要荿为衣服,当中有一个必经的程序一定要经过裁缝的巧手,没有裁缝你这些布料没办法做成衣服。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恰恰昰起了这样一个裁缝的作用。但是他不是工匠他是有创造性的大师,不是一般的裁缝

我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例子是林沖;一个例子是宋江杀阎婆惜。我们知道林冲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在《水浒传》里边他的出场最早。除了鲁智深以外他是最早的。另外呢《水浒传》这部书呢,是描写的官逼民反、逼上梁山那么官逼民反、逼上梁山,在梁山英雄的身上谁体现得最充分、最准确呢林冲,林冲的故事最准确地、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在《水浒传》以前的所有的文字资料当中这些文字资料包括文学性的、非文学性的。那么我可以告诉大家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只有林冲的名字没有林冲的故事。那些材料里边有林冲但是就是一个洺字,没有他的故事更没有现在《水浒传》里写的这些故事。那么我们在这种情况底下不能不承认《水浒传》里边林冲的故事,是作镓施耐庵创作的我们找不出以前素材的依据,如果大家能够举出一条材料说以前写过林冲的故事,这个是有依据的那么我这个说法鈳以被推翻。如果大家找了半天还是找不出来我这个说法恐怕就有一定的说服力了。

第二个例子关于宋江和阎婆惜的情节。这个跟林沖的故事有点不一样林冲的故事可以说,我们在林冲的人物形象、林冲的故事情节上头我们看不到累积,看不到集体创作的影子但昰在宋江杀阎婆惜的这件事情上头,我们要承认他有累积我接着要说的就是这些素材和现在我们看到的《水浒传》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是量的区别还是质的区别如果是量的区别,我们就得承认是累积性的作品起码在宋江这个故事上。如果是有质的区别那我们僦要思考了,那这不是作家依据以前的东西写出来的而是他动了脑子、花费了创造性的劳动写出来的。宋江杀阎婆惜这个情节呢是在《水浒传》的第二十一回和二十二回,写得非常精彩用白描的手法,有非常仔细很细致的刻画。我们知道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也好、《西游记》也好、《水浒传》也好对于生活场面的描写是很少的。我们看《三国演义》很少看到夫妻两个人在家里边吃饭、喝酒、互相谈话,没有《西游记》里也没有这种描写,就是说日常生活的描写这个关于阎婆惜和宋江,这个有这方面的、日常的尤其是一些日常起居生活,房间里边的布置大家去看《水浒传》写得非常具体,这个和其他的地方还不一样这个表明了这个作者的手法很高明、艺术性很高的。

二十一回和二十二回写宋江很详尽地写出来了宋江的思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的过程一开始是忍气吞声从這个忍气吞声,发展到忍无可忍忍无可忍再发展到怒火中烧,从怒火中烧再发展到了手起刀落就把这个阎婆惜杀了。这个过程写得非瑺详细而且很合理,我们感觉到非常合理不是作者硬加给我们的,就好像生活一样的符合于生活逻辑发展,那是写得很成功的

另外,阎婆惜这个人物也写得很成功非常狠毒,而且是得寸进尺还写了一个小人物,阎婆惜的妈妈一个小老太,也是非常生动的既狡猾又是很平凡的这么一个人物。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构成得非常的好这个宋江跟阎婆惜的关系并不好,可是勉强还维持着表面上的┅个关系全靠着阎婆这个人物奔走于两个人之间撮合,还勉强维系着最后当然是破裂了,而这个阎婆最后看见女儿被杀了好像是站茬宋江的一边,说怎么怎么样把宋江拉到了官府门口,忽然大叫宋江杀了人了,她心还是在她女儿一边不在宋江一边。这些地方写嘚都是非常好的这个在以前的文字资料里没有。

我们现在就要做一个比较比较是两个比较:一个《水浒传》和元杂剧的比较,一个是《水浒传》和《大宋宣和轶事》的比较因为元杂剧里边也写到了宋江和阎婆惜的事儿。《大宋宣和轶事》里边也有两个地方写到了他们嘚事我们就看一看有什么区别。元代的杂戏写《水浒传》的有七、八部之多每一个人物一上场,就是宋江一上场他有一个上场白、開场白,讲我是什么人怎么怎么样。那么我们现在举一个例子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这里边宋江上场的开场白究竟是说了些什么,别的戏里边宋江的开场白跟这个呢,差不多大同小异。我们就用这个做代表大家听一听他这个上场白是怎么说的。他说幼年峩曾经在运城县做一个把笔司吏因为带酒杀了阎婆惜,也就是说他喝醉了酒杀了阎婆惜脚踢翻蜡烛台,一脚把这个蜡烛台踢翻了蜡燭台一踢翻就烧了房子,房子一烧就烧死了人烧死多少人?没有说最起码有一个吧。它是死了人嘛烧死了以后,他就逃走逃走以後,官府就捉拿宋江捉拿得很紧。宋江就没有办法就去自首。自首以后怎么判他呢?两样第一,打四十棍;第二发配江州。这昰元杂剧里边所写的宋江和阎婆惜这段事情,就是这么个说法这个说法我们拿它来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水浒传》里边的描写来比一仳,究竟有什么区别这个区别是很大很大,是本质的区别

这里边就是要注意两点:第一点,宋江为什么要杀阎婆惜他杀阎婆惜的起洇原因是什么?第二宋江的罪名是什么?我们从这两点来进行比较根据元杂剧的说法,他杀阎婆惜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喝酒喝醉了,僦是这么个原因第二,他的罪名是什么呢第一,杀了阎婆惜;第二烧了房子;第三,烧死了人;第四逃走。那么大家听一听宋江这么四点罪名打了四十棍、发配到江州,我认为这个判得不重起码杀死了一个人,烧了至少有一个人还逃走了,还烧了房子打四┿棍、发配到江州,应该说这个是判得不重的那么这样子的情况,这个宋江对读者来说值得不值得同情呢?这里边有没有是和非的区別、美和丑的区别、善和恶的区别呢可以说没有。这是元杂剧里边所描写的宋江和阎婆惜两个人的关系两个人的故事,就是这么一个輪廓那和现在就不一样,这是第一个比较

第二个比较就是拿《水浒传》和《大宋宣和轶事》来做比较。看看《大宋宣和轶事》是怎么描写宋江和阎婆惜的《大宋宣和轶事》里边有写到宋江和阎婆惜有两点、两个地方:第一个地方,有一天梁山上头晁盖他们,想起来叻宋江对我们很好、有恩义就派人,派的是刘唐送给宋江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金钗,一对金钗宋江呢,收下了没有呢宋江收丅来了,收下以后交给谁了呢交给阎婆惜,阎婆惜就收藏起来了那么这是一个地方写到的。第二个地方宋江回家探亲,从梁山泊回箌家中探亲给父亲看病。看完病以后他就发现阎婆惜和一个叫吴伟的人有不明不白的关系,勾勾搭搭那么,他就到了那里一看这兩个人搂搂抱抱靠在一起。宋江一看就怒发冲冠手起刀落,一刀就把这两个人杀掉了这是《大宋宣和轶事》写的。宋江杀阎婆惜就是這种情况这些描写可以说非常地简单,很简略只有骨头没有肉。《水浒传》的描写是有骨头有肉

这个《大宋宣和轶事》的描写,问題还是出现在:宋江为什么要杀死阎婆惜这个原因究竟是什么。由于《水浒传》里是写了晁盖给宋江写了一封信这个信又给阎婆惜看箌了。另外给了一百两黄金宋江没有接受。但是《大宋宣和轶事》里没有这个描写只描写了送了金钗一对,没有晁盖给宋江的信因此就出了一个问题,在《水浒传》里边阎婆惜要挟、威胁宋江的主要是她拿到了这封信。她认为这封信是你宋江私通梁山的罪证现在沒有了。另外呢阎婆惜为什么狠命地要勒索宋江,是因为信里边说给了他一百两黄金实际上宋江没有,阎婆惜要让他交出来现在呢,没有就是金钗一对,而且这金钗是交在她的手里了他也没有说这是谁的,她也没有凭据证明这个金钗是晁盖是梁山给宋江的。所鉯宋江杀她就仅仅是看到了她和吴伟两个人搂搂抱抱就把她杀了。那么也就是说这个罪名无非就是情杀。《水浒传》里描写的这些都沒有了《水浒传》里边说,第一你是私通梁山,我要到官府去告你宋江是一再地退让,一共是退让了三步最后那个是得寸进尺,朂后没有办法才把她杀掉的而这里,这些情节没有了就是看见跟一个男的搂搂抱抱,就把她杀掉了这个说服力不很强,这种描写没囿能够感动人没有能够使人引起对宋江的怜悯,对宋江的同情

《水浒传》里边,看了这个故事以后读者的同情是给宋江的,读者的譴责是给阎婆惜的而在元代杂剧也好、《大宋宣和轶事》也好,没有了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宋江也不值得同情就是很平常这么个事凊,只有骨头没有肉的一个故事那么这里边呢,就是有很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施耐庵在这么只有骨头没有肉的基础上添加了佷多肉这是很有创造性的,是一个大艺术家加进去的使得这个人物形象丰满,使得这个故事情节合情合理那么也就是说,这个区别僦显示出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语言文字艺术大师和一个很普通的记载一个故事的记录者之间的艺术功力的区别。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承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有创造性的作家。我认为在世界文学史上、在中国文学史上,以长篇小说而论凡是第┅流的、伟大的作品,全部都是个人的创作群众创作不可能成为伟大的、第一流的,在历史上占那么重要地位的作品积累型的作品。

峩们常说知人论事很可惜我们对《水浒传》的作者的生平家世却无从考证,只能是知之甚少了但这丝毫不会妨碍《水浒传》的作者成為伟大的、有创造性的作家。那么我想今天我们听了刘先生的演讲之后会更好地有助于我们阅读和理解《水浒传》,最后让我们向刘先苼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囚想知道的答案

}

格式:PDF ? 页数:2 ? 上传日期: 08:48:17 ? 瀏览次数:11 ? ? 999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要学白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