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福州市小学对口中学,中学,大学,一直都是一种精英文化教...

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西方的教育方法真是比我们先进很多吗?
477 次点击
11:17:47 发布在
&&&&景峰会计师,旅居澳大利亚&&&&来源:观察者网&&&&关键字:澳大利亚教育澳大利亚小学澳大利亚中学中西教育澳大利亚重点学校&&&&【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景峰】&&&&不少中国人认为,西方教育好于国内教育,便送孩子出国学习,以求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国内的某些报纸、杂志、电视上,也有国外教育多么先进,如何寓教于乐的报道,使有些人满心以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不用像在国内那么努力,那么辛苦,孩子却同样能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能够学好知识。特别是有些大V还说,就是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所以才造成了今天中国“出不了大师”,在基础科研方面落后,以及为什么几乎没有在大陆工作的科学家能获得诺贝尔奖。&&&&一开始是研究生出国留学,后来是大学生,再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是高中生,而现在国内的经济更好了,为了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有的更是将孩子在中学,甚至于小学时就送出国读书。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国外的学校和国外的教育情况呢?&&&&国外的教育真是如上面所说的这么好吗?我不得不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现实:西方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精英教育,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素质教育,这是我从这十几年在澳大利亚陪伴我小孩从幼稚园到大学的教育,并且亲身观察,读报纸,以及和我小孩同龄孩子父母的交流中得出的结论。&&&&为了使大家能够对国外的学校和教育情况有所了解,我在本篇文章中介绍一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下面简称新州)的小学学校和教育情况,并将在随后的文章中介绍中学,中学毕业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如何测评的问题,以及大学的一些情况,同时介绍一下澳洲的师范教育和老师的选拔情况。 因为我的两个小孩都是在澳大利亚新州悉尼上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所以我可以说,我对新州的教育体系,并通过我的孩子和朋友聊天对教师的资历以及能力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必须在这里指出的是,据我的那些在澳当教师的朋友们讲,悉尼是澳大利亚教育水平最高的城市,后面是墨尔本、布里斯班、珀斯等城市。悉尼是新州的首府,要执行新州的教育大纲,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教学大纲。&&&&可能有的朋友说我是管中窥豹,但我认为这是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个经验或者说总结,可以代表澳大利亚或者整个西方的教育现状,因为悉尼引领澳大利亚的教育,并且澳大利亚紧跟西方认为的各方面的先进理念。&&&&新州教育基本概况&&&&我先简单谈一下新州教育年限的划分,一般为学前班一年,小学6年,初中4年,也就是7年级到10年级,也就是我们国内的初一到高一,和高中2年,11年级和12年级,相当于我们国内的高二和高三。小学标准每个班为20至30人,初中标准每个班为30人,高中标准每个班最多为24人。但中学分科后,有的班不足10人。&&&&这13年教育,每一年都有教学大纲,至于学生能否达到那个水平,就很难说了。有的学生初中(10年级)毕业,就去读职业课程去了,还有的去工作了,差一些的就成社会闲杂人员了。&&&&澳大利亚90%以上的学生实行的是就近上学原则。那不到10%的学生是私立学校,和由于考上小学重点班(这些小学中只有一,两个班是重点班,也称精英班)和重点中学以及中学重点班(这些中学每个年级只有一,两个班是重点班),而不得不多花1到2个小时在学校和回家的路上。另外在悉尼,学生在周日早7点到晚7点乘车和城铁是免费的。&&&&澳大利亚新州的小学是从学前班(有些州的学前班不在小学上),也就是幼儿园(kindergarten)开始的。也就是说小学是7年,一年学前班加6年小学教育。法律规定小孩满6周岁就一定要上学。但学前班没有要求小孩要会什么,不像国内的很多小学要求报名的小孩要在语文和数学上达到什么水平。&&&&新州的学年是每年的1月底2月初到当年的12月20日前,每个学年分4个学期(terms),每个学期一般为10个星期,然后放假2个星期,只有年底的第4个学期放6个星期左右。&&&&学前班和小学上学时间是早晨9点,学前班的前两个学期是2点30分下学,后两个学期和所有的小学就同步了,都是3点下学。每节课的时间,各个学校不同,但一般为60分钟到90分钟,学生上课时可以喝水和上厕所,但如果上厕所,一般必须两个学生一起去,以保证安全。&&&&一般移民比较多的小学里,会有专门教英语为第2语言的老师,英文缩写是ESL,全称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我的两个小孩都在这个ESL班里上过课,是在学前班的时候。每天都上课,至于上多长时间,因人而异,我的老大上了大约4个月,而小的只上了两个月。因为老大可以在家和小的讲英文,练习。&&&&老大时间长有两个原因,一是没人可以跟他练习,我不愿意陪他练习,最主要是我怕给他带歪了,虽说我在澳大利亚有大学文凭和硕士文凭;二是我们当时在家不允许说英文,因为我们觉得小孩如果能够在学校好好上课,语言不应该是个问题。但小的是女孩,比较内向,而且争强好胜,所以对她就比较宽松了些,允许他们在家说英文,但也就是半年。&&&&因为当时我们知道学前班的英文(也就是我们国内的语文) 教学要求主要是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沟通交流,并能写一些简单的句子,明白大小写,很简单,所以觉得学中文对他们来讲不是什么额外的负担,特别是想到一个华人一定要会中文,以后会非常的重要,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还是对了,不过这是题外话。&&&&每一学年的教学都要跟着教学大纲走,但如果学生实在跟不上,也就算了。所以在悉尼,学校从2年级就开始分班,是按照1年级末考试结果分的。前20名,现在会多于20名,组建一个班,叫快班或重点班(ENRICHMENT),大家都叫这个班为E N班。其它的班也都是按照排名,每20多名一个班。然后每年这些班都会按照前一年的考试成绩调整,但一般大体上多数的孩子是定了。学校一般对E N 班比较重视 - 这点其实和国内是相同的。所以很多中国家庭在孩子上一年级就开始给孩子补习了,因为如果孩子能够在2年级进入E N班,那4年级考上小学重点班和6年级考上重点中学或中学重点班就有一定的希望了。&&&&&&&&ABC News关注虎妈等现象&&&&小学教育和小学重点班&&&&现在我谈谈小学重点班,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里谈重点中学以及中学重点班。其实西方很重视精英教育,基本上,小学重点班和重点中学以及中学重点班都会得到政府特殊的关照,比如设备可能更好一些,电脑更多一些,教师更有责任心并且资历资质更高一些,学校管理的更严格,学的更多一些,最起码校风会更好一些。因为那些孩子的家长都想让他们的孩子读好书,当然也包括一些自己就想读好书的孩子。总的来讲,学习环境和资源都相对多一些,那成才的机会也就多一些。&&&&小学重点班是每年4月报名,7月底考试,参加考试的是当年4年级的学生,10月下旬会得到结果。每年每个年级全州有7万多学生,但只有1万多报名考试的,录取不足1千2百人。那6万有各种原因不报名,比如上的是私立小学,或者不在乎(特别是一些老外不在乎),但也不排除有可能根本就觉得没希望。凡是录取的,那5年级和6年级就在小学重点班上学。&&&&为了进小学重点班,华人家长都很努力,孩子们也很辛苦。由于我们住的是华人居多的小区,所以有几个补习学校就在我们附近。平时我们会看到很多学生下午3点下课后去补习,一般2,3年级的补习时间是周日下午4:30到晚上7:30,周末是9:00至12:30,或下午1:00 至4:30;4,5年级的是周日下午4:00到8:30,周末是早8:00至下午1:00,或下午1:00至5:00。 有些家长在周末带孩子赶几个补习学校,来补不同的科目,所以周末的时候,基本上是家长陪着孩子满处跑,上不同的补习班。似曾相识? 对了,和国内的情况一模一样。&&&&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小学重点班,家长四处托人为孩子找补习资料,去不同的地方买资料。孩子晚上要做很多练习,也是11点左右才能上床睡觉。&&&&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上好一些的学校,不仅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还要花费很多费用。我不止一次的听到新来的国内移民父母的感叹:过去一直以为西方教育有什么魔法,孩子和大人不用那么辛苦,而孩子又能学到知识,还能学好知识,现在终于知道了,和国内没什么两样。&&&&澳大利亚人报今年7月22日报道称,要想保证考上小学重点班或重点中学,补习费用每年要2万澳元。据悉尼晨锋报日报道,澳大利亚的补习市场大约是26亿,想想人口才2千4百万,平均每个澳大利亚人花1000多澳元的补习费用。但补习的绝大多数是亚洲人,更确切的说是华人。同时报道称每个学期的补习费用一般800澳元左右,如果需要额外辅导,每个课时另加50澳元左右。一年4个学期,而且很多孩子不只在一所学校补习,所以我认为2万澳元这个数字是相当可信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每年每个学生都花这么多。&&&&现在再谈谈补习学校。很多名声好的补习学校,都是需要考试才能进去的。所以对于这些学校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其实很多通过了考试的学生都是有很强基础的,通过补习老师的辅导和指导,特别是大量的练习,他们很多都能考出很好的成绩,并且能够考上精英学校。然后学校再拿这些学生做广告,招来更多的学生。&&&&我曾经参加过我女儿小学校长召开的家长会。他说他们学校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现在每年考上小学重点班和重点中学的学生比过去提高了很多。&&&&我不是很赞成他的说法。于是在提问环节,我讲了我的想法。我说我不否认学校和老师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我认为还有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孩子和父母付出的更多,他们为了孩子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学校,不辞辛劳四处去补习,没有节假日。&&&&但是更重要的我没说,那就是考上小学重点班和重点中学的学生主要是华人的孩子,现在这个学校很多孩子家庭受教育背景和过去的这个学校的孩子们的家庭背景受教育很不同。他们的父母很多都在中国国内时受过良好的教育,来澳后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父母都有强烈的愿望,同时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希望这些孩子也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非常努力的向这个方向奋斗。&&&&我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们街坊的小女孩和我女儿同岁,所以上小学的头几年在同一所小学上学。她父亲是在澳大利亚出生长大的,母亲是第一代移民。我女儿上了两个月的英文强化班就毕业了,而那个女孩一年级的时候,却不得不去上英文强化班。但这种强化班,只是强化最基础的英文。我过去有时会收到英文差的我都读不懂的英文邮件,而这些邮件是澳大利亚毕业的澳大利亚人写的。&&&&另一个问题是国内的教师更负责任,比如要求学生上课要坐好,拿笔姿势要正确,在看书与写字时,眼睛与书本要保持一尺距离,做眼保健操保护视力。教师和父母沟通很多,通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通知给学生留的作业,所以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特别是现在很多学校通过微信与父母沟通,更方便了,而且更及时了。&&&&反观在澳大利亚,即使家长有合理的要求,老师根本不会答应。我儿子3年级时,由于他的视力开始出现问题,我曾经约见过他的班主任。他的班主任和另一个老师一起见的我,另一个老师自称是他年级的辅导员。在谈话中,我提出在课堂看书写字时,能否提醒我儿子拿笔姿势,以及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距离,因为他的眼睛已经出现近视的先兆。两个老师拒绝了我的要求,说澳大利亚没这个规定。&&&&我儿子1年级时,在一次我老婆和他同学母亲聊天时,他母亲才知道澳大利亚学校也有作业,但很少。她回家问她儿子为什么不做家庭作业。她儿子说老师从来没问过他为什么没做作业,所以就没做。我老婆回家问我儿子,我儿子说,如果他们上交了作业,老师会批改作业,但没做,老师也不会追着学生收作业。幸运的是我每天下班回来,吃晚饭时都会和我的小孩谈他们在学校的情况。晚饭后和他们一起读书做作业,有时做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翻译。&&&&澳大利亚媒体对补习的态度&&&&其实澳洲的媒体对补习的讨论,甚至于批评都很多,特别是每到3月份考小学重点班,7月份考重点中学,10月份考大学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讨论或批评补习的文章或者访谈出现。今年7月21人悉尼晨锋报就报道了政府准备对精英学校考试进行大的修改,主要是政府认为精英学校不能成为富人的专有学校,政府担心的是富裕家庭可以每年花2万多澳元给孩子补习,所以他们可以请的起补习老师,玩的起这个游戏。&&&&悉尼晨锋报日的一篇文章借用一位家长的话说:补习就是欺骗。另一位家长说:为什么剥夺你孩子的童年......?如果他(足够)聪明,考试成功,他就不用强灌。第3位家长说:即使她(自己女儿)能考上重点中学,也不会让她去,因为98%全是亚洲人。&&&&澳洲国家广播公司今年7月26日报道:澳洲天主教大学MASCH教授的研究发现,越精英的学校,对学术自我概念的负面影响越大。他说他研究的结果:重点学校有利于学业有能力的孩子这一假设始终受到挑战。言外之意,重点学校未必对孩子的学业有好处。&&&&澳洲国家广播公司今10月9日报道:悉尼大学DUNN教授谈到为什么医科大学除了对考生有考分的要求外,还要有严格的面试,最主要是现代医生不单要智力优秀,具备良好的科学训练,还要有能与人建立关系和有效沟通的能力。&&&&国内对国外教育的认知差异&&&&现在再谈一下因材施教的问题。虽说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教学大纲,但每个州基本上没有像我们国内一样有统一教材,咱们国内是一个学年语文和数学各两套书。但澳洲基本上每科都没有教科书,比如英文,都是本校或老师按大纲, 看学生水平列计划, 找教材,然后教学生。比如EN班,老师就教的多些,快些,老师每周教他们20个单词;但其它的班可能就是15个,甚至10个单词。&&&&数学有一些统一的练习册,但老师更是按学生水平施教。6年级还在做加法题,不过就是数大点,我们刚来时听到这个,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当我们老大上5年级时,就知道了,这不是什么新闻。&&&&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是因人施教。悉尼基本上是20至30个学生一个班,而我们是40-60学生一个班,据报道个别地方的班级有上百学生的,因人施教根本不可能。因为学生太多,可能水平又相差很多,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我儿子上小学时,新州教育局曾在悉尼的一些小学里试办过混合班,就是2,3年级的,或者3,4年级的,甚至于2,3和4年级的,各挑出一些来,混合在一起上课。一开始我们还挺高兴,觉得孩子真棒,和高一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后来才发现,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太大。因为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差一学年的学习,还真是差很多,特别是老师也没法教。等我女儿上学时,这个政策就取消了。&&&&另一个国内谈论很多的是,西方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到图书馆找图书做作业了。是,这是事实,我两个小孩2,3年级时,老师留的一些作业便需要在图书馆或上网找资料做作业。 因为在澳大利亚每个中小学校都有图书馆和专业图书管理员,而且每个社区也都有图书馆。比如我小孩上学的学校,不管小学还是中学都有上万册藏书,中学更有几百种音像制品,几十种报刊杂志,几十台电脑供学生选择借阅和使用,而这些学校的学生都不足1000个学生。&&&&公立学校教育名义上是免费的,但每个学校都对学生收费,其中一项收费就是图书馆费用,同时一些老校友每年也做捐赠,这样也保证了学校除了能得到政府的拨款,还有一些其它的收入来更新图书馆的藏书。&&&&在我们居住的社区,图书馆有十几名员工,14万册藏书,50-60种报纸和杂志,上千盘各种音像制品,以及几十台电脑供大家借阅和使用。如果本图书馆没有这本书,在别的图书馆有,本图书馆可以为我们与那个图书馆联系,为我们借这本书。而我们的社区才2万多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澳大利亚老师可以留这样的作业。&&&&但是我们国内不是每个中小学校都有如此规模的图书馆,也不是每个社区都有图书馆。即使在北京,中小学校都有图书馆,但都不是很大,也没有那么多的图书,报刊杂志,电脑供学生借阅和使用。因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上学的时候,小学和中学都没有图书馆,最起码现在有了。但还需要提高,不光是硬件,还有软件,包括图书管理员的培训和充实。&&&&2015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努力抓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五大关键要素“。我坚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持续投入,并且一些成功人士开始回馈社会,老校友开始向自己的母校展开捐赠,特别是电子图书的出现,中小学校图书馆藏书和电子书籍会快速增加,并随着学校图书管理员的专业化培训,我们小学老师给学生也留研究作业的日子不远了。&&&&在本篇最后,我想说我们的教育有改进的空间,但更有很多优点(比如最近有新闻说英国将我国上海小学数学教材全部翻成了英文,并准备在一些小学应用),所以我们既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应该盲目自大。&&&&参考文章:&&&&&&&&&&&&&&&&&&&&&&&&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48:23 &&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南会馆&&├珠三角&&├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西方的教育方法真是比我们先进很多吗?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现在的教科书,中国和国外的小学教的一样吗? 有哪些?小学 中学 高中 大学,现在都教什么?_百度知道
现在的教科书,中国和国外的小学教的一样吗? 有哪些?小学 中学 高中 大学,现在都教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国内注重文化积累,国外注重实践。
现在教的不过是一边让你看到前人的成就学习他们的成就,一边告诉你们要自己创新,一边又限制孩子的自由发挥
采纳率:100%
以说教的完全不一样,国内的大学&#8943,而国内许多高中的选修课,国内学的小学知识差不多和国外初中一样多,国内初中相当于国外高中,已经是国外大学里面的必修课了。但是
大学怎么了?
国内大学,除了顶尖的,985和211,其他的水平真的不敢恭维,而且,现在的大学生都抱着混及格的目的学的,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本人就在一所985大学,现在大二
差别太大了
那你问这个问题就是废话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中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教育视野
对于教育,中国家长“焦虑”背后的实质是什么?来源:江西教育 教师博览 & 发布日期: 10:53:34& 点击:& 发布人:admin& 
一、对教育的焦虑 /&其实是对时代的焦虑
作为校长,我时常会面临很奇怪的家长质疑。例如,同一时间,会有家长反映老师抓得太紧,也会有家长反映老师管得太松。
有一次,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提醒我,听说学校现在抓得比以前紧,是不是因为换了新校长?我哭笑不得,我刚刚还要求老师更多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而减少应试训练呢。
另一群焦虑的家长则不能接受学生在学校里有闲暇时间,他们希望看到整齐划一的课堂,希望看到课后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继续自习。&你们的校长和老师不作为,在误人子弟!&一位家长愤怒地说。
可是你选择了国际教育这条路,将来你的孩子去国外读书,谁来管他们呢?我问。焦虑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发呆,我却认为他们在内省。正因为此,尽管孩子们顽皮,有时也懒惰,但我在他们毕业时看到的更多是自信,是坚定。若选择不自由,则成长无意义。
而以上这两种质疑的家长,恰好是典型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中国用了4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200年的路,时代变化的速度是惊人的,一代人和一代人的价值观、知识结构差异特别大。这个例子能够精确地说明现在我们对教育的焦虑,往往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现在家长和教育者的主体还是70、80后,我也是70后,我一直觉得这代人是有心理创伤的,是不够自信的。
一是跟我们成长的环境有关,我们经历过国家闭塞、贫弱的阶段,面对突然打开的世界,就像山里的孩子走入大城市一样,内心惶恐不安。这不是我们个人的问题,是时代的问题。
二是跟我们受过的教育也有关,我们那代人文精神先天缺乏,因为当年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科不好了才去选文科。更可怕的是,花了那么多时间学理科,科学精神竟然也很匮乏。
三是跟时代的快速变迁有关,我们都经历过信仰的崩塌,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容易走极端,国际事务又摆脱不了受害者情结。至于现在大家经常谈的批判性思维就更缺乏了。
总结下来,70后家长的这种&不自信&就会表现为:
&崇洋媚外&,月亮就是国外的圆。一有条件就要把孩子往国外送,成为了一种情结;
赶上了时代的红利,很多成为了社会精英,但是内心总有不安全感,对物质很看重;
价值观分裂,经常会有一些自相矛盾的诉求;
我有个朋友在奶粉公司,他们做过一个&婴儿奶粉选洋品牌还是国产品牌&的调查,70后几乎全选洋品牌,80后则洋品牌和国产品牌都接受,90后甚至还倾向于国产品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70后心里有三聚氰胺的阴影,90后呢,成长的过程中国家已经强大了,他们成长的环境,像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一点也不比国外差。
年轻一代没有心理创伤,更有底气,有自信。而且他们实际上非常爱国,现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出国留学,很多人都是要回来的,只有三、四线城市的学生,更多可能希望留下来。
也正因如此,我预测这10年是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的黄金发展期。10年后就难说了。因为目前出国留学家长的主体是70后,再过10年,就是80后、90后的天下了,两代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等到90后做家长的时候,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是否还那么热?还真不好说。学生出国潮,很可能就是70后、80后家长的一个历史阶段性的现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70后这一代人确实推动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讲到底,教育不是学校推动的,是家长推动的。放眼全世界,学校与所处社区密不可分,家长倒逼学校进行改革,虽然有很多的纠结痛苦,但教育的水平总体来说是进步的。
为什么中国的学校进步比较快,是因为中国的文化当中对于教育的关注程度高。
中国文化里面觉得教育是家长的责任,西方觉得教育是你个人的选择。西方家长会认为,高中毕业以后你要读大学,你的学费自己解决。但是中国的孩子能读大学,中国家长肯定砸锅卖铁也得送孩子读书。西方现在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为什么这么强,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文化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
而教育者的成长,是要认识到我们这一代人的缺陷,反过来向年轻人学习,向新生事物学习,向宇宙间不变的规律学习。我们要保持谦卑,用我认识的一位重点高中校长的话说就是:你以为学生真的是我们老师教会的?我们能不耽误他们就不错了。
同时,家长们有一定的焦虑也很正常,没有焦虑,就没有成长。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眼界空前开阔,世界扁平了,连接紧密了,经过这样的焦虑,我们的自信心反而能够提升。当自信心建立起来,对自己和他人,东方与西方,就能做到知己知彼,也就不会那么走极端了。
二、对东西方对比的焦虑 /&其实是文化不自信的焦虑
&东方和西方就像两个钟摆,有时很远,有时很近&。&
1. 中国的基础教育肯定是强的
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肯定是比西方的基础教育要强的。而且我们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创新能力的看法也是有问题的。
我一点儿不认为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差。为什么?
很简单,我曾在一次开学演讲里面讲到一个例子,我国量子通信卫星的发射在这个领域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准。为什么?因为这个领域是一个新兴领域,我们中国和其他世界各国同一个起跑线。但是在一些长期有技术封锁,有核心机密的这些领域,西方国家搞技术封锁,我们就没办法,得一步一步来。
你不给我们核心技术,那我们就要从头开始研究,而且你积累了那么多年,我得一点点弄,需要时间。再说了,诺贝尔奖级别的项目绝对是需要烧钱的,创新跟经济水平紧密相关,我们有钱了以后,才可以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不仅仅是自己的人才,也包括全球人才。
上海的中学生两次参加PISA都位居世界第一,在西方世界引起很大震动,也提升了我们的民族自信,教育自信。
前段时间有一篇讲中国孩子和丹麦孩子比赛的文章(注:2013年由丹麦广播电视台牵头,选取了两国教育水平相当的两所公立中学:丹麦城市胡奥斯一个9年级的班级和中国哈尔滨市69联中一个初三班级,进行公平公正的教育比赛。比赛项目为阅读、数学、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英语),这个比赛还拍成了纪录片。最后中国的孩子输了吗?你根本想不到,我们是4:1获胜,而且他选的中国孩子还不是一线大城市的,是哈尔滨的。
丹麦孩子在阅读、数学、团队合作、创造力上均败给了中国学生,只在英语上挽回了一点面子。这个结局我觉得很有意思,现在逐渐有这样的声音,大家开始反应过来了,原来中国的教育并不是比西方的差。中国孩子不会创新、思维局限,这样的说辞我们是否一点也不陌生?有多少来自于媒体的不断灌输和自我暗示?
我想说,当90后成为主流家长的时候,他和我们70后、80后对于教育的看法就不一样。你到网上去看看网友的评论,你哪里会觉得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差了?
再比如现在英国的基础教育,现在全面向上海学习。今年英国教育部宣布,英格兰半数约8000所小学将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上海模式,我们熟悉的《一课一练》都成英国小学教辅了。为什么中国孩子前赴后继去留学的国家,突然掉转过头,向中国学习基础教育的方法?他们到底在学些什么?
2. 东方和西方的教育,没有谁是绝对正确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事情,就是风水轮流转。我以前做过一个比喻,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其实像钟摆一样,在某一瞬间中国教育摆在左边的高点,西方教育摆在右边的高点,我们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世界连通了,信息如此畅达,大家一比较,怎么觉得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差那么多,这是静态的观点。如果动态地去看,你会看到了最高点,还要往回摆,我们处于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已。所以你去看世界教育格局,东西方的教育在互又在相互靠拢。我们在向西方学习,西方也在向我们学习。
第二点,这两个钟摆并不是完全一样的钟摆,因为教育背后的哲学与文化不一样。即便有一天两个钟摆摆到同一点,也会擦肩而过。中国的教育哲学是功利化的。在中国文化中,教育就是要改变人生命运,就是光宗耀祖,就是学而优则仕,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什么钱文忠(注: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会说我不相信快乐学习呢,快乐学习是西方的理念,中国的教育哲学认为,学习就是痛苦的,知识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西方的教育为什么是快乐的?因为它的起源就是一种贵族文化,有钱有闲的人才去接受教育。
所以为什么出来一个虎妈在西方会引起轩然大波?这是价值观的剧烈冲突。西方会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家长凭什么用这种手段去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利,你凭什么去替孩子作选择。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西方也在反思,他们的理念也有走极端的地方。比如太过于以儿童中心了。他完全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强调孩子自身的兴趣和选择。我们呢?则太强调训练。我们信奉的是熟能生巧,西方不注重训练,是怕把孩子的兴趣练没了,但是现在因为他不注重训练,孩子连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不具备。创新也是要有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的。所以现在西方教育面临这么一个大问题。
东西方教育最后会达到一个平衡&&西方会向中国靠拢,最后变成现实的理想主义。西方的教育是偏理想化的,达到现实的理想主义就比较平衡了。我们则向西方靠拢,最后变成理想的现实主义教育。因为我们的出发点还是比较现实的,我们的教育还是功利主义。回过头来说,中国的教育需要偏理想化的人去推动它,因为它的本质太功利了。
3. 双语教育,中和西的比例,平和的界限是中70%,西30%
如果用长远的眼光看,现在家长都特别热衷给孩子学英语。我觉得再过十来年,学英语这件事情可能真没那么重要了。
原因有两个。
第一,汉语也许会变成世界通用语言,如果人民币成为第一货币,汉语就是第一语言,世界语言。
第二,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会接管所有翻译,你只要戴一个类似眼镜这样的设备,随便说什么语言直接给你翻译。成王败寇是一条铁律,你经济发展了,国家强大了,别人自然研究你的制度,你的文化,你的教育,所以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我们搞清楚了没有。不要别人来学你了,你自己倒丢了。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现在这么关注语文教育,国学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双语教学里,中和西的比例,我们认为比较合适的界限是中70%,西30%。我们的班主任是中国老师,这一点很明确。外教主要上两类课程,一类是英语课,还有一类人文课。科技艺术类的有中教,也有少量外教。因为平和是一所本土学校,面向本土学生,我们要坚守中国立场,以传承本国文化为己任。
现在国际学校的格局是多元化,每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定位,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每一种定位都有其长,也有其短,有获取就必有舍弃,有一失也必有一得。平和相信并坚持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主要依靠中方教师团队,同时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走中西教育融合之路。
三、对择校的焦虑 /&其实是对自我价值感的焦虑
&学校真正对学生有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
1. 家长对自己的教育道路有不满,有反思,对学校和老师更挑剔
以平和为例,和父辈不同,我们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对教师不会那么顶礼膜拜。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的感悟,对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如果遇到一个老师,几句话谈下来,觉得在思想与精神层面不过尔尔,那么他对你老师会有绝对信任吗?有时候,孩子会很困惑,跟家长说为什么老师讲的和家长不一样,家长会说,老师讲的不一定都对,但是要懂得怎么和老师沟通。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对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确是很大的挑战。
许多家长尽管一路走来读的都是很好的学校,也成了社会精英人士,但自我价值实现和幸福感并不高,对曾经接受的传统中国式教育和自身成长路有深刻反思,如果发现学校教育依然停留在家长们读书年代的水平,自然会有强烈不满。
我接触过许多家长,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无论是人格还是学识,都有一批让我敬仰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是行家,然而即便谈到教育,也有许多观点让我这个多年的教育从业者获益良多。同时,学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每一方面的专业程度与其它行业相比,都有所欠缺。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比较理性,也比较宽容,但总会有一些家长,特别焦虑,追求完美,专业很强,又恰好是指责性人格。这些家长对学校要求极高,学校管理和教师的专业性稍有欠缺,便风雨飘摇。
2. 择校和家庭教育的道理一样,信任最宝贵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家庭教育的下策是控制,中策是激励,上策是信任。我想这也同样适用于家长和学校的关系。
如果每个家长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挑学校的缺点或者挑老师的毛病,到最后你会发现,没有完美的学校。尤其是在择校的时候就会面临这个问题。
从学校自身的角度,当然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同时也希望和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曾经有家长提出在教室里装一个摄像头,向家长直播,我说,也有人建议我校长这么做,在办公室里装个电子屏,所有教室都看得到。如果真这样做了,我就失去了教师的信任,学校也不成其为学校。
实际上很多对学校的不满或者焦虑,都是内心的投射。你不相信学校,不相信孩子,不相信朋友,不相信社会,也必将不相信自己。如果你有一个比较健康开朗的心态,你哪里会看到那么多问题,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一利就有一弊,就好像一个硬币的正面和反面,你喜欢正面,也要接纳反面。
3. 学校和老师最大的作用是什么?是老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在牛津剑桥,导师带学生就是周末把学生抓过去聊天,然后一边聊天一边抽烟,徐志摩也说过,&牛津的学生是教授用烟斗熏出来的&,就这样四年大学熏陶出来了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学者、诗人、艺术家。
学校最终是提供一个环境,让你和你的同龄人在一起,这里面有同伴的影响,但学校里面真正起作用的是教师的人格。最后我们把学校教的东西全忘光了,剩下的东西是什么?是人格。你说教师真正能够在知识上教学生多少?我觉得99%教的东西都没什么用。
但是你会记住的是一些片段:
比如聊起我们记忆最深刻的学校画面,第一个场景就是班主任走进来说今天体育老师请假,我来带班;或者是大家在自习的时候嘻嘻哈哈,一回头发现窗户后面班主任的脸。留给孩子记忆的往往是这些东西。
真正的顶尖人才,不太可能被学校教育扼杀掉。事实上,任何教育都很难扼杀他们。任何时代,哪怕再压抑都有一批独立思想的人,这批人是真正的精英。你看好像万马齐喑,但只要有机会,条件成熟了,他们会一个一个地冒出来。教育能真正改变他们的,是人格,是气质,以及与生养他们这一方水土之间的联结。
四、对幼升小选拔的焦虑 /&其实是对能力培养的焦虑
大家最关注的&幼升小&的选拔,确实存在这样的竞争:全上海的小学,稍微好一点的小学录取比例都不高。平和还好,平和去年小学收了160个孩子,我们最终参加面谈的孩子1100人不到,录取比例在1:6到1:7之间。当然这部分孩子都是非常优秀的。
同样你看考哈佛,它的录取率也是6%-7%,但是你要知道每年去申请哈佛的,都是觉得自己是有希望被录取的。所以那些95%左右落榜的人也都是牛娃,哈佛牛就牛在这里。
平和学校录取学生,考察的着眼点是潜力,如果考知识储备,应试的方法也许能补上来,但不一定反映其真实水平。平和希望能有一套评估机制,把这个人的潜力测出来。在幼升小阶段,他不一定学过什么,但是他未来能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我们每年都会录取一批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裸考&,没有经过什么训练,但是在我们的面谈中表现很出色。
这么多年来,我们发现在以下几方面具备良好素质的孩子未来在学校的表现更成功。
首先专注力。专注力可以决定孩子将来的学习成绩,上课只要注意力集中,基本上老师讲的东西就可以听懂。做作业专注,阅读专注,做事专注,他的效率自然比较高。
其次数理逻辑能力。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里面的8种智能(注:包括语言、逻辑一数理、空间、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智能。)中,数理逻辑是其中重要的一块,这个能力和数学成绩相关度是很高的。对中国学生来说,数学尤其重要。
再次是想象力。想象力好的孩子,将来即便是做数学题,脑子里会想象整个解题的过程,依靠形象思维乃至直觉思维,&看&到问题的答案。
有一些机构,每年都跑到学校门口去,把那种刚刚面谈出来的孩子抓住,把面谈的内容问出来,形成自己的题库,进行应试性的训练。学校非常反感这样的机构。这样的培训有没有效果?不能说一点没有。我们现在反过来还和机构做斗争,每年都做面试题的更新。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具备良好潜力的孩子通过&裸考&进入平和。
五、放下焦虑 /&教育的进步一定会从现实主义走向理想主义
世界上有四类人,一类是纯理想主义者,一类是纯现实主义者,一类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一类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平和高中部有位老师,复旦哲学系硕士毕业的,叫张轶超。他做了一件事情很了不起,他在读硕士期间接触了农民工子弟的慈善项目,毕业后不久就创立了&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帮助农民工的孩子练合唱、练才艺,让他们登上更大的平台,建立自信。这个事情很难,关键他一直坚持了10多年到现在,就更不容易了。他还把平和的工作辞掉,全职做这个公益项目,后来他对平和还是有感情,我们就请他回来继续做全职老师,但是也可以继续他的慈善事业。张轶超是一位纯理想主义者。在平和,他地位很高,老师和同学都很尊重他。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光有理想是不够的,要先学会生存。所以也要稍微现实一些,接点地气。平和在小学升初中阶段,已经做到了80%的校内直升。按照许多学校的做法,减少校内直升比例,增加对外招生名额,完全可以招到更好的学生。我想的却是,把校内直升比例提高一点,平和的孩子可以在小学阶段过得相对宽松一些,有几年的快乐时光。
我非常不喜欢乃至反感教师把学生留下来,加班加点补课,这种老师要被我批评的。所有学科都是平等的,凭什么你语数英最重要?补课应试提高分数,这个被提高的分数多少年后看是没有价值的,反而会遏制孩子在某方面兴趣的发展。很多人不会这么想,即便生存没有问题也不这么想,所以我说本质上我还是理想主义的。理想主义者在人群中是少数。
我曾经在全校教师会议上举过达尔文的例子,在我们教育者看来,达尔文小时候十分平庸,虽然家庭条件比较好,家长一路让他读大学,最后读当时比较流行的神学,读得很糟糕。他父亲评价他整天游荡、无所事事。后来,他偶尔有机会乘船远航,得以上船竟然是通过应聘一个陪船长聊天的岗位,必须有钱有闲才能报名,因为没啥人报名,虽然船长也不太看得上他,也只能让他上了。就是这么一段乘船探险的经历,最终成就了一位科学巨匠。
我说到这里,有老师当场就对我说,万校长,达尔文考不进平和的。我肯定他说,对,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得思考如何改变我们的评价考核体系以发现类似达尔文这样的天才,并且让这样的天才能通过在平和的学习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实现自我。平和能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名校。
教育的进步一定是从现实主义走向理想主义。我们的下一代长大后,社会环境就可能允许达尔文那样的学生出现。因为目前看,我们的家长们还是无法容忍孩子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是这种人反而没有什么物质上的焦虑,他一直在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突然间某一天,这种人可能会开启一个新时代。
我们的下一代一定会出现很多这样的对物质没什么渴望但在各种方面有奇思妙想的人才。前提条件是有一批偏理想主义的教育者在带路,这些孩子才可能有机会走得远,走得久。
声明 |&本文整理自江西教育、教师博览,本文版权归原出处所有。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学新视野
常州教科院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
华罗庚学校
&&&&&&&&&&&&&&&
版权所有 &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
学校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街道沿河西路77号 邮编:213200
电话:6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州市小学对口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