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科学家的道长?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一) – 国学网
我的图书馆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一) – 国学网
  (五)衰微期
  清以后,道教基本已经停止了发展。清代开始,满清统治者信仰萨满教,入关后又信奉藏传佛教,并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但为了统治全国,对传统的道教又不得不加以利用。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道教更是衰微。顺治入关后,从笼络汉人出发,对道教较为宽松,基本上沿袭明代加以保护;康熙对道教开始采取两手:一方面明确规定取缔巫师、道士的跳神驱鬼活动,违者处死;延请者也要治罪,这对符箓派正一道打击特别大。康熙二十二年(1683)诏谕吏部:“一切僧道,原不可过于优崇。若一时优崇,日后渐加纵肆,或别致妄为,尔等识之”(《清实录》第五册132页)。康熙二十六年又诏谕:“至于僧道邪教,素悖礼法。其惑世诬民尤甚。愚人遇方术之士,辄以为有道,敬之若神,殊堪嗤笑,俱宜严行禁止”(《清实录》第五册385页)。另一方面,又屡屡加封正一道天师:康熙二十年,授54代天师张继宗为正一嗣教大真人;康熙三十三年,令其进香五岳;康熙四十二年,又授张继宗光禄大夫品秩,并追赠52代天师张应京、53代天师张洪任为光禄大夫;康熙52年,又赐帑修葺龙虎山大上清宫。继后的雍正由于登基前的继位之争和登基后改诏传言,极力欲争取民心,是清代帝王中最为优待和重视道教的一位,他从“三教同源”角度,主张儒释道都为其统治服务。但从乾隆起,对道教的贬抑越来越厉害。乾隆先是宣布藏传佛教为国教,道教为汉人宗教。道教首领的地位一再被加以降贬,对道教的限制活动亦不断增强。道教的组织活动渐趋停滞。乾隆四年(1739)下令:“嗣后真人差委法员往各省开坛传度,一概永行禁止。如有法员潜往各省选道士,授箓传徒者,一经发觉,将法员治罪,该真人一并议处”(《清朝续文献通考》卷89)。也就是说,正一道只能在龙虎山一带传授,严禁到外地发展道徒。乾隆五年,正一道天师到京祝皇帝万寿节。鸿胪寺(礼宾司)卿梅谷成上疏:“道流卑贱,不宜滥厕朝班”,于是传统的朝觐制度已被废除。另外又下令废除多年来由道士担任太常寺乐官制度,改由儒士担任。嘉庆道光年间,道教地位的贬抑波及龙虎山道官。:嘉庆九年龙虎山提点由二品降为三品;嘉庆二十四年,则降为五品;道光元年(18212)则降为六品。并下令:“如有私钤执照发给法官,及用空白札付向各省选考道士,并容士民投充挂名等事,该法官及投充人,从重治罪”(《清朝续文献通考》第一册,8494页,商务印书馆,1936)。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在宗教政策上实行信教自由,道教得以合法存在。但民国政府对道教没有财政上支持支持。民国元年,江西省督政府即取消龙虎山天师正一真人封号。袁世凯复辟时,虽曾封62代天师张晓初为“正一嗣教大真人”,但随着袁世凯皇帝梦的破灭而破灭。嗣后,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内忧外患加剧。道教更失去外部生存发展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7年,中国大陆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管理中国道教内部的事务。文化大革命中又毁于一旦,道观、道教文物被毁,道士被逐出,组织被解散。文革结束以后,道教才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可是正式出家的道教徒并不多。
  目前中国大陆的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近10万人,其中住观道士约3万人,散居正一派道士约6万多人,登记备案的道教活动场所3万多座。道教组织有中国道教协会、省一级地方道教协会、地区(市)一级地方道教协会。大陆法嗣张继禹,日生于江西贵溪县上清镇天师府。的父亲张宝训,是个裁缝为张道陵第六十五代裔孙。祖父张祥之,为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之胞弟(排行老大),张继禹现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
  1949年,正一道的63代天师张恩溥携子张允贤和堂侄张星景辗转到达台湾,并带走家传印、剑。1950年,张恩溥成立“台北道教会”和“台湾省道教会”,并自任理事长。1968年成立“中华民国道教会”,张恩溥当选为理事长。张允贤来台后因心脏病早逝,1969年张恩溥去世后,由張允賢奶媽的兒子張源先代理掌教,2008年张源先去世,由張星景兒子張道禎正式接掌第六十四代天師之職,居台湾嗣汉天师府。台湾道教基本上随着早期的汉人移民而来到台湾,日治时代末期,很多民众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场,因此道教备受打压,道教宫观屡遭损毁,必须兼供佛像或民间神祇才能得以保全,这种混杂现象延续至今,且导致台湾道佛不分的情况。现据台湾民政部门统计道教乃为台湾第一大宗教。
  香港的道教主要有先天道、全真道和纯阳道三大派别。1961年6月,香港成立道教联合会,由香港各道堂代表组成,是目前香港最大的道教组织。
  清代著名的道士是娄近垣,他是唯一受到清廷优待,也是正一道唯一有著述传于后世的道士。另有全真道道士王月常,他虽未获清廷重用扶植,但他振兴了全真道,使全真道走向了民间。近代则有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陈撄宁。
  二、道教的信仰、神祗及道术
  (一)道教的信仰
  道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有着特色鲜明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垂法济人、无量度人,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服食仙药,外丹等,炼气与导引,内丹修炼,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来功德成仙。
  道教以道为至高信仰,认为无形无象、玄之又玄、无法言说。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不停地无中生有、有又还无地周而复始运转变化”。道教早期主要思想《易经》以及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
  道家思想作为首先独创了朴素唯物主义本体论学说的代表,从春秋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先秦时期在著名的儒墨显学里独树一帜,汉初,完全成为显学。所以,汉朝就有了具体正规的教团产生,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来深奥的道德哲学更进一步升华、粹炼。它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当代社会也有各种积极的意义,诸如:道法自然,珍爱生命、珍爱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修身养性。它以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精神和肉体进行自我控制,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突破生命的桎梏,延年益寿。通过提升了个人的生命质量,再进一步为人类社会做贡献。道教经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记录了道教的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方术、斋醮科仪,还保留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医药学、养生学、化学、音乐、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珍贵资料,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道教典籍老子的《道德经》,早在16世纪,就被西方人译成西方文字,17世纪以后,借助西方的商船往返,顺着西方传教士的足迹,《道德经》逐步由中国传入欧洲,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文字,老子思想逐渐传遍欧洲大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最初正是根据伏羲、黄老的阴阳学说提出了二进制思想,并给太极阴阳八卦起了一个西洋名字“辩证法”。几百年来,《道德经》的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排第二。
  (二)道教的最基本教义
  尊道贵德——道教最高信仰;清静寡欲——道教行为标准;自然无为——道教生活态度;柔弱不争——道教自我修养;返朴归真——道教理想状态;天人合一——道教文化主体;天道承负——道教善恶报应;性命双修——道教修炼要诀。
  (三)道教的神祗
  道教是多神教。道教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下面只能介绍一些地位较高且较有影响的神祗。
  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它们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三清”的说法始于六朝,但此时“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别为神宝君、天宝君、灵宝君三位大神居住。后来,“三清”才逐渐作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称,而“三清境”亦成为其居住地。
  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六位天帝,分别为:统御万天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玉皇大帝)、统御万雷人间兵革之事的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星的中天紫微北极大帝、统御万类的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统御万灵的南极长生大帝、统御万地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这种说法源于中国古代“六合”观念,所谓“六合”,指宇宙的巨大空间,即上、下、四方(东、西、南、北)。
  道教中的星神,包括金星、辰星(水星)、荧惑星(火星)东西南北中“五斗星君”、四方二十八宿星君(包括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龙形,称青龙;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组成鸟形,称朱雀;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组成虎形,称白虎;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形,称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方之神”)、紫微垣众星君、太微垣众星君、天市垣众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斗姆”。“斗姆”作女像,传说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医治之功。此外,北斗、南斗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据《度人经》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故民间多举办“北斗会”、“南斗会”。
  三官大帝
  即天、地、水“三官”,有关其来历说法颇多,或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说起源于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气,或以为即尧、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汉末天师道为病人祈祷时需举行“三官手书”仪式,即将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写于纸上分别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时期,“三官”又与“三元”相配而成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虚大帝”和“下元水官洞阴大帝”。据称,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赦罪、水官能解厄,分别诞生于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们为了祈福、拔罪和禳灾,多分别在这三个日子举办“上元”、“中元会”和“下元会”。
  玉皇大帝
  民间信仰中的天界最高神灵。有人以为其乃是由殷商时期最高的天神“帝”或“上帝”发展而来。在早期道教的《真灵位业图》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之名,但其阶位却并不高,仅排在玉清三元宫右位的第十一及第十九位。宋代,真宗皇帝称其远祖赵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书于赵宋,故特上玉皇大帝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后徽宗又再加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从而大大提高了玉皇在民间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开来。道教多将玉皇视为“三清”之下的“四御”之一,以为他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总领宇宙主宰之君”,其职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专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圣诞日,道观和民间多举办“玉皇会”。
  五星七曜星君
  五星又称五曜,指的是岁星(木星)、荧惑星(火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镇星(土星)。加上日、月,合称七曜。道教尊七曜为神,名为星君。日月和星神的崇拜,起於上古。两汉时,谶纬之学多有据星象以验人事吉凶者。道教以日为阳精,称其为“日宫太丹炎光郁明太阳帝君”,或称“日宫太阳帝君孝道仙王”,作男像;以月亮为阴精,称其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像。《云笈七签》之《总说星》节中,五星各有名号:东方岁星真皇君(又称木德真君),名澄澜,字清凝;南方荧惑真皇君(又称火德真君),名维淳,字散融;西方太白真皇君(又称金德真君),名浩空,字德标;北方辰星真皇君(又称水德真君),名启垣,字积原;中央镇星真皇君(又称土德真君),名藏睦,字耽延。
  护法四帅
  道教的护法神。《道法会元》中称四元帅之名号为天蓬玉真寿元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佑圣真武灵应真君。卷十五云:“天蓬元帅宝印照我,天猷元帅仗剑卫我,翊圣真君持戟守我,玄天真武水火助我。”说明玉印、玉剑、大戟、水火分别为四位护法元帅的神器。此外,该书卷三十九还用四圣来命名四元帅,称天蓬玉真寿元真君为天蓬元帅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为天猷元帅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为翊圣黑煞真君,称佑圣真武灵应真君为紫皇天一天君玉虚师相玄天上帝。
  四大元帅
  道教祈禳仪式中驱邪伏妖的四位神灵。分别是:马灵耀(华光大帝)、赵公明(财神之一)、温琼(温元帅)、关羽(关圣帝君)。道长在道场祈禳中,通常要请四元帅降临,以助驱邪伏妖。
  文昌帝君
  文昌本是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被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汉代则专指天上文昌宫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为道教与民间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乃与蜀中的梓潼神张亚子(又作张恶子或张垩子)有关。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入蜀,曾梦见张亚子显灵,因而追封他为左丞相;唐末,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入蜀,又亲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经唐朝皇帝的崇拜,梓潼神张亚子遂由地方神成为天下通祀的大神。宋代,梓潼神又多次得皇帝加封,并因预卜科举功名甚验而甚得读书人尊崇。元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与文昌星神遂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元明以后,各地多建有文昌宫、文昌祠等,人们多于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日举行“文昌会”。
  道教中助信徒财运亨通之神。又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分。武财神是赵公明、关公;文财神为比干、范蠡。其中赵公明同时也是道教的四大元帅之一。除此还有五圣、和合二仙、文昌帝君等。
  王灵官
  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有的书说他是武当山中五百灵官的统帅,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火车王灵官“,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就指这位王灵官。王灵官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手执铁鞭,有三只眼,纠察天上人间,除邪祛恶,不遗余力,所谓“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吕岩)、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此八人道教史上确有其人但被神化。
  四大天师
  “天师”原是古代对有道者的尊称,后世道教徒称张道陵为天师。“四大天师”为道教史上的四位重要道士,分别是张道陵、葛玄、许逊(许旌阳)、萨守坚。
  以上仅是道教所崇神灵中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道教崇拜的神灵成千上万,他们多在举行斋醮法会时被恭请莅临,如唐宋时的《道门科范大全集》、《道门定制》等道教科仪经典中即收录有大量的道教神名。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迹在道教经典中也多有记载,如汉代的《列仙传》、晋代的《神仙传》以及元代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俱记有历代神仙得道之事。
  此外,还有东王公、太岁、马王爷、九天玄女、碧霞元君、六丁神将、六甲神将、四值功曹、雷神、雨师、风伯、电母、广成公、容成公、赤松子、黄石公、洪崖先生、王乔、安期生、河上公、东方朔、阴长生、丁令威、宋毋忌、壶公、城隍、土地、药王爷、灶君、门神、五通神、二郎神等三百多位。至于鸿钧老祖、通天教主、陆压真人、镇元子等,则是神魔小说小说编造的人物。
  (四)道教的道术
  道教所从事的道术很多,如占卜、符篆、祈禳、禁咒、内丹、外丹、炉火黄白、辟谷、行□、房中、仙药、服气等等。撮其要者,可分五大类:
  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充满身心的一种学问。其中“食饵”即是利用补药、酒及日常饮食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筑基”则是利用静坐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玄典”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拳法”是以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的方法;“符咒”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医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中“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病和修炼的一种方术;“针灸”是针法和灸法和合称,是利用人的脉络、气血循环的原理,刺激患部,来治疗疾病的方术;“灵治”是利用掌握人的心灵(心理状态),进而以治疗人疾病的一种方术。也就是现所称谓的“心理治疗”。
  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类命运的一种学问。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数》、《子平推命》、《星平会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风水)”等五种,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的形相来推算祸福穷通的一种方术。其中“印相”是观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运的方法;“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铺的名称,通过五格剖相,同时运用命理等结合来推断吉凶发展的一种方法;“人相”又分为面相与手相两大类,通过观察面、手部的纹线与气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种方法;“家相”即住宅(阳宅)的风水,以观察其格局,进行分析来推断对人类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种方术;“墓相”(风水)即是坟墓(阴宅),以通过选地安葬祖先,而达到对后代子孙荫庇的一种方术。总之,“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
  包括占卜、选吉、测局三种,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是以《易经》为理论依据,结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约而推断吉凶的方法。又可分为“易断”及“六壬神课”两类;“选吉”主要著作以《奇门遁甲》为代表,通过布局、布斗、符咒等结合,处理事物发展不吉的因素,其主要运用于古代军事;“测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数》为代表,通过十二运卦象之术,是推算国家政治命运、气数、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
馆藏&37952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中国历史是著名的道士有哪些?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中国历史是著名的道士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李白等等,我可以郑重的告诉你古代名人非儒即道。
王重阳,丘处机,吕洞宾,张道陵,葛洪,张三丰
袁天罡,张道陵
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
葛洪,张道陵,张鲁,张角,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吕纯阳(吕洞宾),尹志平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三)全国十大著名道观
我的图书馆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三)全国十大著名道观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三)  三、全国十大著名道观  1、北京白云观   见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二):道教两大祖庭   2、武汉长春观  位于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鹄山(蛇山)中部,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王重阳门人邱处机道号“长春子”而得名。是我国道教著名十方丛林之一,为历代道教活动场所,称“江南一大福地”。 历史上著名的江西的庐山也设有长春观的下院。 该观被武汉市列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武昌长春观  长春观历史悠久,道学源远流长。相传古代,此地为湖汊,因多松树而称之为“松岛”。楚地崇巫,故秦汉以后,此地设有“先农坛”、“神祗坛”、“太极宫”,为王侯祭祀天地、祖先之地。据传道教始祖老子曾应弟子之邀赴庐山“会五老”,曾经过鄂州双峰山麓的“长松岛”。后人附会此“松岛”即是“长松岛”,并建“老子宫”以纪念。 长春观一带在三国时是一片茂密的竹林,被称为“紫竹岭”。《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就发生在长春观旁的螃蟹甲,长春观东院亦有孟宗祠亦纪念此事。《鄂州志》中还言:“时有黄鹤飞腾于紫竹间”。观旁的白鹤井有白鹤泉一口,是仙鹤们饮水之处。又称吕仙炼丹井。此井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修长江大桥后被封,但仍存。  北宋期间,双峰山建有元庆观,嗣承龙虎山阁皂派符箓金丹教义,为天师道道场。南宋的朱熹在他的《鄂州社稷坛记》中真实地记载了这里设坛祭祀的情景:鄂州“城东黄鹄山,废营地一区。东西十丈,南北倍差,按政和五礼画为四坛”。  元初,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因助元太祖成吉思汗平定天下有功,多次受封赏,并掌管天下道教。丘处机仿佛教创十方丛林制度,派弟子至荆湖之地的武汉创办道教丛林,在松岛修建长春观。丘处机号长春子,全真派北七真中称长春真人,弟子遂将此观定名长春观,以祭奉其师。丘处机在元军南下时“一言止杀”、济世救民,因此也得民众拥戴。每年农历正月十九为长春真人圣诞,长春观要举行隆重盛大的丘祖会,武汉民俗称之为“迎春会”,也称“燕九节”。《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为此作有《燕九竹枝词》:“才是星桥又步云,真仙不遇心如结”,描绘了这一盛会。  明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曾对长春观进行大规模维修和重建。楚昭王朱桢过生日,至黄鹄山长春观为其父朱元璋祈寿降香,取“长春观”长春二字,将黄鹄山改称长春山。明世宗嘉靖年间,该观 “仙真代出,为湖北丛林特著,屋宇间,道友万数,香火辉煌”。  长春观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曾进行维修和重建,长春观此时被誉为“江楚名区,道子云集之处,黄冠皈依之所”。观内珍藏的全套明版《正统道藏》,是全国仅存的四部道藏之一。著名的音韵学者钱大昕,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慕名而来长春观阅查《道藏》,在来成楼写下了《三洞旋华序》。但咸丰二年(1852)又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太平军与清军曾三次争夺武昌城,长春观为其大帅指挥部,又因太平军信基督教,视佛、道二教为异端,逐毁长春观和宝通寺。清王朝在湖北督办军务的钦差大臣官文有首七律《观焚》记其兴废感慨:“古观焚如岁月迁,问谁火里种青莲。 春风料峭双峰树,郁气氤氲万缕烟。 每意沧桑增阅历,欲寻洞府学神仙。 有缘到此空休返,且上回头普渡船”。 同治二年(1863),龙门派十六代传人何合春自武当山来此,发愿重修长春观。得到得官文及江南提督军门李世宗等地方官员和士绅的赞助,进行了大规模修缮。整个观宫仿明代建筑模式,以斗拱铆榫纯木结构,重修了“三皇殿”、“紫微殿”、“玉皇阁”、“来成楼”、及殿后登山石级,使长春观“庙貌森严,回复旧观。”同治四年(1865),在北京白云观主持传戒的大律师张耕云,应长春观监院于本贤、金教法之邀来观开坛说戒,盛况空前。  长春观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也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早年的“辛亥革命”的策划者曾以道观为掩护居此处筹划起义事宜; 1926 年,北伐军叶挺独立师驻扎长春观,并在三皇殿设立前线指挥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曾在观内暂住。起义中,藏经阁、来成楼、三皇殿均遭炮弹击损。邓演达在此督战,衣袖被子弹击穿,俄国翻译纪德甫殉难在观内。为此,郭沫若有诗同痛悼:“一弹穿头复贯胸,成仁心事底从容。 宾阳门外长春观,留待千秋史管彤”。民国14年(1925)侯永德任监院期间,得到督军萧耀南、士人项竹坪的损资而修藏经阁。黎元洪赠匾“大愿圆满”,萧跃南赠匾“道岸同登”。 1931年,侯永德道长又谋得湖北省主席夏斗寅的支持捐资,对道观进行大规模的修缮,长春观建筑群格局终于完成。全观面临武珞路,背依双峰山,依山而筑,层层递进,错落有致。中为5重大殿,现存4重,依次为灵宫殿、太清殿、七真殿、三皇殿。东西4院,原为乾坤两道清修之所,现保存部分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对原在黄鹤楼旧址的吕祖阁拆迁,遂由政府拔款,将吕祖阁的神像等迁入长春观,并对长春观进行维修。“文化大革命”中,长春观作为“四旧”被毁:神像被捣毁,宗教活动被迫停止。文革结束后,1982年政府拔款,重修长春观殿宇,重塑神像,1984年宗教活动得以恢复并对外开放。“文革”后长春观“燕九节”的祭拜活动  长春观有闻名于世的“三绝”,那就是全国仅留一块的“天文图”、带有藏族风格及欧式风格的建筑、乾隆帝御赐“甘棠”石刻。国内本有三块《天文图》碑,为道教天文学家所留,上刻有“谕旨”二字。一块在杭州玉皇山,一块在陕西某观,一块即在长春观。前两块皆毁于文革,仅留长春观一块全图碑,乃为一绝,是极珍贵的天文学文物;长春观是我国道教唯一的一个带有藏族风格及欧式风格的建筑群。原因有二,一是清末助建长春观的钦差大臣官文乃满族人,崇信藏传佛教,所用工匠受其影响,将藏族吉祥物大象及藏红花图案装饰于殿堂。二是清末长春观主持侯永德原本是左宗棠手下的一员将官,后出家为道人,主持长春观时受西方思潮影响,以欧式风格和中式风格相结合,修建了全国唯一的欧式建筑为主体的道教建筑——道藏阁,其屋檐上用水泥“堆塑”而成的传统花饰,其工艺现已失传,堪为一绝;再则是位于道藏阁前的乾隆亲书石刻“甘棠”二字,也是在道教建筑中为数不多的帝王题词,亦为一绝。长春观内全国唯一以欧式建筑为主体的道藏阁  长春观的建筑特色颇有特色,形成一个分为左、中、右三路依山势而上、层层递进的建筑群体,结构严谨,布局得体。  中路主体建筑为五进:灵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太清殿左为鼓楼,右为钟楼、古神坛、古先农坛,两坛之间为“地步天机”和“会仙桥”。右路为十方堂、经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阁和藏经阁等;左路为斋堂、寮堂、邱祖殿、方丈堂、世谱堂、纯阳祠等。&  主要建筑为砖木结构,斗拱飞檐,梁柱栏板和殿内神龛的雕刻,细腻生动,精致典雅,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筑艺术特色。    灵官殿  位于中路一进,进山门后之首殿。殿内供奉道教镇守山门之神王灵官。殿宇居高临下,极为威严气派。长春观灵官殿  太清殿  位于中路二进, 穿过灵官殿后天井,即是长春观大殿太清殿。大殿正中供奉道祖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左奉关尹子文始先生,右奉南华真人庄子。太清殿左侧有和合洞,供奉和合二仙。长春观太清殿  七真殿  位于三进正中,为长春观主殿,供奉王重阳弟子”全真七子“;为首邱处机,为龙门派祖师;正月十九相传为邱处机生日,每年今日,有“燕九节”,又称邱祖庙会。  七真殿左有忠仁堂,供奉关公。右有甲子殿,殿正中为“斗姆元君”,元君三目、四头、八臂,为天上众星之母,主管群星。左为三台星君、南斗星;右为“左辅”、“右弼”星和“北斗七星君”。道教认为,南斗主生,北斗主死,因此拜者甚众。过七真殿,则有会仙桥。相传每年的七月七,有缘人可在此遇见神仙,有求必应。  过桥后左侧吕祖殿,相传吕祖传道王重阳、马丹阳等全真七子,是为道教北宗。吕祖殿本位于蛇山江边,因修建长江大桥,文物拆迁移至长春观。七真殿内七真画像  三皇殿&  四进正中为三皇殿,此为长春观最高处。中供奉伏羲、黄帝和神农三皇。左奉财神,右为慈航道人观音菩萨。楼上有玉皇阁,供奉玉皇大帝。  三皇殿左侧方丈堂。自方丈堂向西转下,西侧有来成楼,道藏阁,颇有西洋模样;道藏阁藏有四部《正统道藏》中的一部,弥足珍贵。道藏阁前左有石刻,上书“甘棠”二字,乃乾隆亲书御赐,此为道教建筑中为数不多的帝王题词,亦为长春观三绝之一。道藏阁前乾隆题写的“甘棠”石  3、苏州玄妙观&&  全国名为玄道观的道观很多,有泉州玄妙观、南阳玄妙观、四川安岳玄妙观、吴山玄妙观、荆州玄妙观、沔城玄妙观、仙桃玄妙观、庐山玄妙观、荆州玄妙观、苏州玄妙观等,其中以苏州玄妙观最为著名。苏州玄妙观是位于苏州古城中心观前街。玄妙观的主殿三清殿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重建于南宋淳熙年间, 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南宋穿斗式样木构建筑。殿宇保留了不少宋代遗物,如梁架、斗栱等。面阔9间,雕刻华丽,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州玄妙观  玄妙观相传原是春秋时代宫旧址。道观创建于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初名真庆道院。东晋明帝太宁二年( 324 ),敕改上真道院。唐玄宗开元二年(714),更名开元宫,赐内帑重修。唐昭宗大顺元年(890)遭受兵火,仅存山门,正殿,北宋太宗至道年间(995 —997),改为玉清道院。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诏改天庆观,赐帑建东西南北四庑,新修东西墙垣,由专业画师画成“三天天宫胜景”巨幅壁画。徽宗宣和七年(1125),道君皇帝赵佶敕赐香火田五十顷。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 ),毁于兵火。绍兴十六年(1146)至孝宗淳熙六年(1179),苏州地方官王唤、陈岘、赵伯 肃先后主持修复重建。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 ),始称玄妙观。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玄妙观又一次受到战乱的破坏,幸未全毁。明洪武年间(1368 —1398 )朱元璋整顿宗教,赐封苏州玄妙观为正一丛林,设管理道教事务的机构道纪司于观内。千年古观此时不仅是苏州道教的主要活动中心,而且也成为地方政府司仪、祝祷的场所。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 —1435),道士张宗继倡建弥罗宝阁。英宗正统三年(1438),巡抚周忱、知府况钟首捐俸资,于正统五年建成弥罗宝阁,为玄妙观增添了一座气势宏伟、绚丽多姿的副殿。该阁毁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  清代,为避康熙皇帝玄烨的名讳,改玄妙观为圆妙观,又名元妙观,直到民国后,才恢复玄妙观的旧称。康熙十四年(1675),布政司慕天颜首倡重建弥罗宝阁,咸丰十年(1860)又毁于战火。同光年间,红顶商人胡雪岩独立捐资重建宝阁。  辛亥革命后,吴县议事会在玄妙观方丈宝成立。民国元年,道纪司被废,吴县道教公会随之产生。当年8 月28 日傍晚,弥罗宝阁突然起火,全部烧毁。1933年,苏州各界在其旧址上建起了一座中山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玄妙观在文革中被彻底摧毁。改革开放后,自1999 年开始,花了五年多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整治更新工程。一期工程的重点是全面维修和保护玄妙观的古建筑,其中包括对已毁的重要殿堂进行恢复性重建,对观内外整体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并增设相应的市政、安全设施。晚清时代的玄妙观民国初的玄妙观和老道士  玄妙观在清代康熙年间最为鼎盛,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道观之一,有殿宇三十多座。后几经战乱,屡建屡毁,现存主要建筑有正山门和三清殿。观内有山门、三清殿、运木古井、财神殿、文昌殿、“妙一统元”匾、朝北玄帝铜殿、一步三条桥、老子像碑、无字碑等“十景”:  山门  为一座北朝南,是一座五开间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唐代,历经变故,现存为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修。入门迎面即见一块竖匾,上书“圆妙观”,是清末通州名士沙玉召所书,笔力浑厚,字态端庄。内奉六位尊神,即马、赵、温、王四大元帅和辟非、禁坛二将军,据说为元代所塑。“文革”中该像被毁,后经中国道协黎遇航会长提供画稿,著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等精心绘制,由苏州太仓的张文淇先生以壁画的形式替代塑像。 后市道协请雕塑大师刘国祥重塑六大神像,历时二年竣工,现在正山门右侧还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石一块。这是元代著名文人牟山峴撰文,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2010年初山门内该设黄金首饰商店,引起民众不满,年底撤出。玄妙观山门重塑的六大神像以及2010年初山门内开设的金店元代牟山峴撰文赵孟頫书写的《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文  三清殿  三清殿是玄妙观的主殿, 始建于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97),是苏州仅存的一座南宋殿堂建筑,也是全国最大最古老的道观殿堂之一。设计者是当时著名画家赵伯驹之弟赵伯驌。大殿为重檐歇山式,屋脊高10余米,两端有一对高约3.5米的南宋砖刻螭。大殿为九开间,重檐歇山式,宽44米,深25米,总面积1100平方米,为南宋木构建筑,屋顶正中是铁铸的三根戟,表示平升三级之意,两端的龙头是宋代雕刻,约3.5平方米。殿内有高大殿柱40根,左右山墙檐柱30根。屋面坡度平缓,出檐较深,斗拱疏朗宏大,特别是内部月亮式梁架上檐内槽斗拱的上昂做法,为国内首例。  三清殿作为南宋时代的木结构建筑,在全国也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和山东曲阜的大成殿可与之相比。由于三清殿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人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妙观主殿三清殿  殿内正中的砖砌须弥座,高1.75米,分上、中、下3层,系南宋遗物。座上供奉3尊高17余米泥塑的三清全身像,法相庄严,神采奕奕,虽经重修,仍不失为南宋道教雕塑中的精品。殿前建有宽广的青石砌成的露台,露台三面围以青石栏杆。石栏构件之间以熔化的生铁浇连,冷却后视之犹如铁钉钉合一般,故称为“钉钉石栏杆”。石栏板上的浮雕人物、水族、鸟兽等,形态逼真,极为精美,相传是唐、宋时代的作品。其中的石狮子浮雕是五代遗物。“钉钉石栏杆”上的浮雕五代时石狮子浮雕  殿内尚存吴道子绘老子像复刻石碑,碑上有唐玄宗李隆基的御赞和颜真卿的题字,被称为三绝碑。另有“天庆观尚书省到并部符使帖”石碑,两碑均是南宋原物,为国之艺术瑰宝。吴道子绘老子像复刻石碑  位于散曲三清殿的东,高6.7米、宽2.7米的巨大无字碑。它就是著名的方孝孺无字碑 ,为我国四大无字碑之一。其余三块是泰山登封台无字碑和乾陵武则天无字碑,连同十三陵无字碑 。上面原刻着明代洪武间宰相、建文帝朱允炆的老师、大文学家方孝孺撰写的一篇碑文。记述的是洪武四年(1371)清理道教,称玄妙观为正一丛林,设道纪司,革昆山县五十顷香火田充军晌等史实。字字铁划银钩,不同凡品。后来燕王朱棣篡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称永乐帝,要方孝孺为他起草诏书。方孝孺誓死不从,结果惨遭杀害,十族同诛。他死之后,朱棣连这块碑上的碑文都不放过,下旨全部铲除,石碑就成了今天的无字碑 。尽管碑文是被朱棣强令铲除的,但是,石碑仍补后人妥为保护,至今巍然独存于玄妙观内。方孝孺无字碑  运木古井  位于蓑衣真人殿的天井内。1999年玄妙观维修过程中在三清殿前中轴线上发现一座古井,井中出土近30件文物,此古井系五代遗物。井亭上有施起鹏所题“元都第一景”匾额。相传建造弥罗宝阁时,一时木材短缺,经道人布施法术,即有木材从井中源源输出,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现此井已淹没,尚存一井栏。其实运木古井的传说,不光玄妙观有,在其它寺观中也有。杭州西湖南屏山下的净慈寺就有一口运木古井,其传说内容和玄妙观大同小异,不过施展法术的是家喻户晓的济公。运木古井  财神殿&&&&&&&&原殿位于东脚门,现移建于此。殿内供奉三位财神:中间的是文财神比干,因其无心从而专司买卖公平,左右是武财神赵公明和关羽。玄妙观财神殿  文昌殿  建于清乾隆末年。殿堂格局别致,殿内供奉文昌梓潼帝君,两旁奉祀孔子、朱熹。文昌本为星名,民间俗称“文曲星”,为主宰人间功名,禄位之神。苏州文化昌盛,文士众多,文昌崇拜旧时极盛。玄妙观文昌殿,中为文昌梓潼帝君,两旁为孔子、朱熹  妙一统元”匾&  悬挂于三清殿檐下,原由金之俊所书,笔力雄健。但经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字体已见陈旧剥蚀,亟需重摹见新。然而匾上“一”字已全无印迹,难以摹写。许多名人为之补写,但效果都不理想。忽然来一农夫自荐,经试笔,果然令人满意。原来,这个农夫每天挑柴进城叫卖,必到三清殿露台小憩,天天看到匾上的大字,日久,字形默记心中,以致一挥而就。三清殿檐下“妙一统元”匾  朝北玄帝铜殿  原玄帝殿前庭,有一座铜合金浇铸的小型模型殿,面阔四尺,进深三尺,高三尺九,置于石座上,坐南朝北,面向玄帝殿(已毁)。此殿铜色古湛乌黑,外观造型均仿自武当山金殿,内供北极玄天上帝,亦称真武大帝。旧时,信众乐于触摸铜殿以祈福消灾。此殿现陈列在三清殿万年台之东。&&玄妙观“朝北玄帝铜殿”  一步三条桥  三清殿露台东侧踏步下的甬道上,有三条并排的青石板,宛如桥面。石板不长,常人一步即能跨越,故称一步三条桥。据称旧时石碑下有水穴,雨后有鱼从穴中跃出。民国时,水穴已填为平地。现三条青石仍在,信者以为吉祥物,若能一步逾越,即能求得年年有余。至此观光者不妨一试。&&  4、浙江金华观&&  坐落在浙江省金华市双龙洞南侧,民间称黄大仙观,为黄初平叱石成羊、得道成仙的道教圣地。相传在东晋年间,在金华北山的丛林山坡,牧羊少年黄初平遇到仙翁,见初平有异相,仙翁“爱其良谨”, 引入洞内石室学道修炼,授以提炼飞升之术。其兄黄初起因弟弟进山牧羊四十载未归,遂“巡历山水”,“遇道士求弟遂得,并问羊安去?初平叱之羊起,于是白石皆成羊数万头。”此后,初起也留居北山石室,随弟修炼,相继成仙。兄弟俩常云游四方,为百姓治病排难,济世济民,福庇人间。为纪念二仙,金华百姓在黄初平成仙的叱石成羊处兴建了赤松官,尊黄初平为黄大仙,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港澳、东南亚及美洲各地的侨胞将黄初平奉为圣灵黄大仙。金华观原系赤松宫下观,赤松宫相传为道仙赤松子安期生登真羽化之地。赤松宫每岁差道士主持金华观,掌三洞香火,盛极一时,在港澳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影响尤大。浙江金华观  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此观重建洞天福地,并赐有“天下名山”匾额。朝廷曾三次差大臣到金华观参拜大仙。清道光十四年(1834)再建时,发掘出“叱石成羊”等奇景,应验了当年黄大仙牧羊在此“叱石成羊”的传说。  金华观地处金华北山的双龙风景名胜区,为道教中的第三十六洞天,亦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自然风光奇绝:不仅有9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和鹿湖、双龙水库、山口冯水库等明珠,还有著名的双龙水石奇观、冰壶洞内飞瀑和朝真洞天奇观。金华观坐落山中,红墙筒瓦,绿树环抱,清静幽雅,别有天地。  5、广州五仙观&&&&  位于广州市惠福西路,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关于五仙的传说,据《宋张励五仙观记》转引《南务岭表记》及《图经》所载,汉晋时,“初有五仙人皆手持谷穗,一茎六出,乘五羊而至,仙人之服与羊各异,色如五方,既遗穗与广人,仙忽飞升以去,羊留化为石。广人因即其地为祠祀之。”这即是五仙观前身。故广州又叫羊城、穗城。广州人民为了感激五位仙人,在他们当年降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以示纪念。观中有五仙雕像,伴以五羊石像,五仙又被称之为谷神。还有种说法是战国周显王时期,为楚威王相国南海人高固所见。第三种说法是在晋朝时,吴修为广州刺史,还未到任,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背着五谷来到广州州治的厅堂上。吴修于是在厅堂上绘五仙人像以示祥瑞纪念,并且称广州为“五仙城”。  五仙观在历史上屡建屡废,现址亦经历多次变迁。据有关史籍记载:南汉唐时为府尹祭祀五仙(五谷)的谷神祠;宋代以前,观内已有道士在此修行,北宋时建有祀奉五仙人的寺院。程师孟诗云:“欲举轻舟印碧虚,善邻犹得道流居”;蒋之奇诗云:“州宅之西敞华堂,我来跪拜焚宝香。堂中塑像何所见,乃有五仙乘五羊”。当时观址在十贤坊(今广东省财政厅一带)。南宋始具观之规模,宁宗嘉定年间()该观迁至西湖玉液池畔(今教育路一带),称奉真观;南宋末年又迁至今广仁路;明洪武元年(1368)五仙观毁于一场大火;直至洪武十年(1377),该寺大规模重建,另塑五仙像。观址迁于现址惠福西路坡山巷,主持修建者是广东行省布政使赵嗣坚。该观观名和地址一直延续至今。明成化五年(1469)和清雍正元年(1723)均进行重修。民国十二年(1923)占地面积仍有4600多平方米。是年,广州市政厅为筹备军饷,拍卖五仙观,中山同乡会买下会址,遣散观内道士。今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时期,五仙观规模相当宏大壮丽,殿堂多达十数处。原有照壁、牌坊、山门、中殿、后殿,两侧还有东西斋、三元殿、廊庑等。今五仙观受自然和人为损坏,观址被占,已缩至深巷之内,照壁、牌坊、中殿、三元殿和廊庑已荡然无存。建筑仅存仪门、仙迹池、后殿和岭南第一楼。五仙观内五仙人塑像五仙人坐骑石羊雕像  五仙观现存文物近二十件,明代的红米石麒麟两头、红米石棋杆架两座、青石华表(柱)两根,以及宋至清有关五仙观古碑刻13块,书法或风骨神秀,或潇洒飘逸,很具鉴赏价值。广州五仙观  仪门  五仙观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今日沿深巷拾阶而上便到五仙观仪门。仪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绿琉璃瓦歇山顶,青砖石脚。石门额上“五仙古观”大字是清同治十年(1871)两广总督瑞麟手书。仪门还保存有一对用漱珠岗火山岩刻制的石麒麟,这是国内十分罕见的珍贵文物。  仙人姆迹  位于仪门之东一小学内。有环砌砖栏之池,池内有块纵横约4米的天然红砂岩石,即“穗石洞天”之“穗石”。石面有一凹处,形似大足印。池内石刻“仙人姆迹”四字。足印下有一泉眼,名为佗泉,为广州古城内仅存两泉之一,故印内一泓清水,终年不竭。池连浓荫覆盖,清风徐来。  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晋代,“仙人拇迹”原址是珠江岸边的一个渡头(俗称“坡山古渡”),珠江河水长年累月的侵蚀、冲击,使岩石留下了两个大瓯穴。后来,这两个相邻的瓯穴又互相连接,变成了一个形似脚印的长约1米的大瓯穴。后人不明其成因,便附会为“仙人拇迹”。这一美丽的神话古迹,明代时被列入羊城八景,名曰“穗石洞天”。现为广州市重点保护文物,八十年代曾修缮一新,是羊城闹市中访古探幽胜地。五仙观内“仙人姆迹”  后殿  过仪门穿中殿遗址,便到后殿。后殿是明代宫殿式建筑,殿深10米,宽12米,高5米,为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正脊两端为回纹饰。中间为两条相向倒立鳌自,正中脊刹是宝物饰。正桁上刻有“大明嘉靖十六年十一月拾贰”等字。内檐施6铺作3杪斗拱玲珑精巧,四壁作间隔用,原为方格门窖 ,灵巧通透,富具岭南特色,整座后殿具有广东明代古建筑的特色,也是广州地区现存的少数明代殿堂建筑之一。在空间、梁架、斗栱尺度及构件加工工艺手法等方面,五仙观后殿反映了明代官式建筑的一些特征和艺术风格,同时反映了不少地方特征乃至古老的中原建筑制度。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岭南第一楼  后殿后坡之顶的一座钟楼,俗称为“岭南第一楼”。 是广州市现存为数不多的保持着木结构形式的较为完整的明代城楼式建筑。此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为行省参知政事汪广洋所建造。现存二层的木构架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的建筑。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把它与镇海楼、海山楼和拱北楼合称为“四大崇楼”。钟楼坐北朝南,宛如城楼,通高17米,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楼基以红砂岩砌筑成一高大的方台,台宽14米,深12米,高7米,中间为拱券洞门,前后贯通。上层为四面开放式木结构,呈长方形,面宽11.8米,进深9.7米,重檐歇山顶。屋顶正脊两端有一对相向倒立的鳌鱼,脊刹为葫芦珠刹。桁梁刻有“乾隆五十三年重建”字样。  钟楼四周设置了木栏杆,供游人依栏远眺。五仙观内 岭南第一楼  楼中央悬挂一口明代 青铜大钟。钟铸于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钟高3.04米,直径2.1米,重约5吨。钟体铸铭篆文“大明国兴武十一年岁次戊午圻孟春十八日辛卯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铸造”。钟口之下,正对楼基中心方形大井口,与券形洞六相通,形成一个巨大的共鸣器,不但可以使钟声洪亮悠扬,也有利于声浪传播,据说扣之可“声闻十里”, 为广东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铜钟。此钟是作为遇火警等非常事故时召救之用,无事禁止撞击,因名“禁钟”。该楼也因此称之为“禁钟楼”。该钟的奇特之处还在于只用一根葛藤悬挂,倒更有点不可思意。据说古代有一大官乘轿路过此地时,扎轿杠的绳索断了,便吩咐轿夫在半时辰内找到绳子扎好轿杠。轿夫正焦急找着,忽见路旁走来一位老人。老人指着山岩上的一条葛藤说:“可用那藤。”轿夫见藤又细又短,以为老人要耍弄他。突然老人不见了,轿夫才知道遇着仙人,连忙扯下葛藤去扎轿。也真奇怪,葛藤越扎越长,直到轿杠扎得结结实实才用完。到了驿站,轿夫仔细察看,见藤尾刻有“吕洞宾”三个字,这才醒悟到那是吕洞宾所赐的仙藤。后来坡山建五仙观、盖大钟楼,要找绳索吊大钟。轿夫便把仙藤献出,细小的葛藤把数千公斤的铜钟吊得稳稳当当的。  传说终归是传说,可一根葛藤吊起那沉重的大钟却是不争的事实。岭南第一楼内禁钟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著名科学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