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裸婚的时代里,爱情难道真的经不起南昌柴米油盐盐的考验...

您的位置: >
文章拍《裸婚时代》 生活琐碎打败爱情
日10:21 来源:  分享到:核心提示:
由北京光彩世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出品的婚姻情感大戏《裸婚时代》目前已顺利关机,在剧中扮演男主角刘易阳的文章,在体验了剧中的“裸婚波折”后发出了“细节打败爱情”的感慨。
由北京光彩世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出品的婚姻情感大戏《裸婚时代》目前已顺利关机,该剧由《蜗居》导演滕华弢担任总导演,文章、姚笛、丁嘉丽、凯丽等联袂主演。在剧中扮演男主角刘易阳的文章,在体验了剧中的“裸婚波折”后发出了“细节打败爱情”的感慨。
究竟是什么让文章出此感慨?又是什么让剧中两个爱得如此坚定的年轻人选择分手,文章告诉记者,“真凶”是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细节。《裸婚时代》讲述了文章和姚笛扮演的80后小夫妻刘易阳、童佳倩之间一波三折的裸婚经历。二人婚前遭遇双方父母的巨大阻拦,却不屈不挠将裸婚进行到底;然而婚后没多久,小夫妻却遭遇危机,离婚收场。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大概是很多人的共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轰轰烈烈的爱情在面对琐碎的生活时却显得有点不堪一击。婚前,恋爱多年的刘易阳和童佳倩一直是同龄人眼中的金童玉女,二人真心相爱,对婚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可没想到,结婚之后竟然问题百出:睡觉时童佳倩抢走刘易阳被子,害得老公感冒;为了上班穿平底鞋还是高跟鞋,骑不骑电动车,二人口角不断;而做饭时,一番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不仅让童佳倩火冒三丈,更让刘易阳左右为难;此外,穿衣搭配、起床时间、平时身上带多少钱,都让二人屡次发生摩擦,鸡毛蒜皮的小事成了小夫妻争吵的焦点,更成为他们婚姻破裂的导火索。
作为刘易阳的扮演者,文章在戏中经历如此热闹而坎坷的婚姻,让他不禁心有余悸地感慨道:“两个相爱的人要过起小日子,中间总是会有摩擦的,摩擦多了,爱情可能就淡了。所以说,打败爱情的并不一定是大风大浪,也可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确,爱情就像是玫瑰,看起来很美,但作为爱情归宿的婚姻,却绝不是玫瑰这样的摆设,而是真实却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在生活中已经为人夫、人父的文章经历《裸婚时代》后,对于爱情和婚姻则有了更多的理解,他表示:“剧中的爱情真的经不起生活的考验,这和角色的性格、经历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现实中我们就更应该懂得经营自己的婚姻,不要让爱因这些小事而被伤害。”
我要评论共
1、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3、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4、您在新安传媒网发表的新闻评论,新安传媒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5、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美国里根号航母穿 ...
两辆渣土车追尾 男...
温家宝总理会见中 ...
光影“魔术师”
【日本地震报道】实拍 ...有关部门查封“田婆婆 ...
新安即时看《裸婚时代》开播 文章姚笛对“裸婚”态度大不同
《裸婚时代》开播 姚笛盛赞文章“好丈夫典范”
《裸婚时代》剧照[高清大图]
裸婚,是80后新潮的走进婚姻方式,他们用“没房、没车、没钻戒……”来诠释,总之除了去办理结婚证之外其他的什么都可以不需要。《裸婚时代》改编自当红小说《裸婚——80后的新结婚时代》,《蜗居》导演滕华涛将其搬上荧屏,文章、姚笛等实力演员将联手诠释“裸婚”这一80后婚姻新模式。
&&&&&&&&nbsp《裸婚时代》改编自当下最红的畅销小说《裸婚——80后的新结婚时代》,但对婚恋现实的思考最后落脚在开放的大结局中。这样的结局也让我们思考,重来是否就“让爱进了保险箱”呢?
&&&&&&&&nbsp虽然有人指姚笛扮演的80后有点“小矫情”,剧中被母亲激烈反对“裸婚”,家境也不错的姚笛坦言:“如果真的裸婚,我的家人还是比较尊重我自己的选择的。”
相关报道 07-12
总导演::滕华涛
总制片人:徐佳宁
主演:文章—刘易阳 姚笛—童佳倩
&&& &&&&&&&&&凯丽—田淑云 丁嘉丽—吴红霞
&&& &&&&&&&&&韩童生—童建业 艾如—孙晓娆
独家专访:国家心理咨询师张薇薇谈“裸婚”
因为目前的社会是一个物质泛滥的社会,人们甚至将物质水平等同于幸福感。结婚,就必须有房有车,这似乎成为了婚姻的必备前提。所以裸婚,这种凸显了婚姻中的爱情属性、不顾大众眼光的做法就会受到特别的关注。
那要看怎么样算作没有经济基础。我认为结婚的时候,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不算没有经济基础,以他们的社会阅历和工作年限无法拥有这些东西是正常的。但如果说连房子都租不起、连地铁都坐不起,这就算做没有经济基础了,这样的婚姻确实难以幸福。
裸婚的负面含义,其实大多数时候是直指男方或者是男方的家庭的。买房、买车、办婚礼似乎理应都是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而女人就应该被男人照顾,被男人提供安全感,所以更多的男人赞成裸婚,而更多的女人不赞成裸婚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这其实也反映出了女人的依赖性和不独立性,婚姻是夫妻双方的,安全感应该是彼此提供的。
结婚的时候是裸婚,不代表夫妻双方就要穷苦一辈子。结婚的时候年纪还轻,可能还没有什么大发展,但也许潜力无穷。想想那些赫赫有名的企业家,有几个是在结婚的时候就腰缠万贯了的呢?另外,还是对“没得吃”的解释,怎么才算没得吃?会比我们的父辈生育我们的时候更没得吃吗?既然我们都能够正常健康的长大,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不能?
走入裸婚的夫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做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而不要受周围人的影响,哪怕那些人是为你好。其次,要彼此信任,也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把日子越过越好。在这样良好的心态和坚贞爱情的支撑下,两人的婚姻生活势必会越过越红火。
只有爱情没有面包的婚姻肯定没有既有爱情又有面包的婚姻稳固,但不见得比只有面包而没有爱情的婚姻容易破裂。
这句话理解成男人结婚靠感觉和感情,而女人结婚不仅靠感觉,还靠理性和分析,她们要保证男人能够提供爱,还要能够提供安全感。
门当户对更多地不是指经济状况,而是指思想状况,两个人如果想拥有一段幸福完善的婚姻,就需要在价值观、人生追求上达成一致。
《裸婚时代》三大看点
一部《蜗居》,让不少观众记住了纯真善良的穷小子小贝。不少观众纷纷替文章饰演的小贝惋惜,这一次,导演滕华弢在《裸婚时代》里算是还给了文章一个“老婆”。
刘易阳和童佳倩从小就是人人称羡的金童玉女,结婚后他们的婚姻受到了现实的冲击却仍然坚定不移,而一直暗恋着刘易阳的孙晓娆,自始至终付出和陪伴,也充满感人肺腑的力量。
文章扮演的刘易阳是80后的新新一代,所以文章接到剧本就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进行了润色和加工,尤其是一些人物细节上的设计和对白上的修改,让整部电视剧变得更具有时代感。
《裸婚时代》主角生活环境大不同
&&&&&&&&童佳倩在一个殷实的家庭里长大:在同龄的孩子里,她最早用上一按按钮就会弹出转笔刀的自动铅笔盒;上美术课时,她用的水彩永远是班上颜色最多、质量最好的;初中时她最早拥有了能发音的“快译通”。虽然没经历过大富大贵,但物质上也不曾匮乏,这让她对钱不是很敏感。她容易吸引男生的目光,刘易阳就是其中之一。
&&&&&&&&nbsp刘易阳出身于一个父母都是工人的家庭,从小没有受过过多的管教,一直活得天马行空,中学时自己创造公式、并用于解题答卷,被老师扣分后还要据理力争。幸而他成绩一直很好,老师对他这种我行我素也予以纵容,甚至是欣赏和保护。如果说童佳倩的自信来源于家庭给她创造的物质条件,刘易阳的自信则来源于从小到大各种因素、或偶然或必然造成的宽松氛围。
《裸婚时代》引发关于“裸婚”争议
80后已经不是人们眼中的“叛逆小孩”了,在不知不觉中现在的80后都早已长大了,他们已经开始面对组织家庭的问题了,而现在的快速发展的经济其实为80后的婚姻造成了不少问题。快速的经济发展让更多的人觉得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走进婚姻的殿堂……
剧中姚笛饰演的童佳倩为了与相恋10年的刘易阳结婚不惜与自己的母亲大动干戈,绝食之类的招数层出不穷,最终完成了“裸婚”。在戏外,未有结婚经历的姚笛,说自己是一个爱情至上的人,“只要有爱的时候就应该大胆的去尝试。”
已经成家的文章表示在生活中他坚决不赞同裸婚,“爱情到了一定阶段肯定要面临柴米油盐以及家务事的考验,没钱吃饭、没地儿睡觉,谈何爱情,尤其是有了孩子,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裸婚太不靠谱”。
《裸婚时代》定妆照
文章饰刘易阳
姚笛饰童佳倩
凯丽饰田淑云
丁嘉丽饰吴红霞
韩童生饰童建业
艾如饰孙晓娆
刘天佐饰冬瓜
万茜饰陈娇娇
孙亮饰刘明
冯嘉怡饰黄有为
《裸婚时代》剧照
《裸婚时代》相关信息
最新报道 07-12 07:56 07-06 08:28 07-01 08:09
相关图片 06-14 10:25
相关资料 06-20 16:01 06-14 18:17 06-14 18:15
《老友记》,我在你身边
凤凰网 中心 出品,欢迎收藏
制作:电视组股票/基金&
裸婚时代:对爱情要有信仰
作者:钱亦蕉 何映宇
第1页:文章:男孩到男人的蜕变
第2页:滕华|:结婚,要做好准备
第3页:裸婚:被高房价绑架
《裸婚时代》与当代年轻人的焦虑契合,播出后受关注
青年演员文章成为80后代言人
  各种形式的低碳环保婚礼时下受青年一族的追捧,开往幸福的地铁。
  如果房价对年轻人来说不是这样离谱,“裸婚”也不会成为流行语。按照现在的标准,我们的上一辈人基本个个“裸婚”那时候结婚与商品房、私家车、婚纱、钻戒,以及海外蜜月……似乎没有神马关系。
  不过,当时的人们好像也没有觉得结婚很轻松。每个时代都有结婚的通行标准,从“三转一响”、“36条腿”到“四大件”,直到如今的“五子登科”(妻子、孩子、房子、车子、票子)……“物质”从来没有从婚姻中退场。
  爱情是花前月下,婚姻是柴米油盐。当你选择走入婚姻殿堂,是否意味着爱情必须面对物质的挑战和生活细节的消融?“裸婚”到底是坚持了爱情至上,还是对将来的不负责任?对于这一连串的问题,被要求承担更多物质责任的男性和对婚姻更没有安全感的女性,会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不管如何,“裸婚”不过只是长途旅程的开始。婚姻的幸或不幸,并不看你开头是“裸”还是“不裸”。
  根据统计,2010年中国大城市的离婚率普遍达到了35%以上(排名第一的北京高达39%),婚姻不再是一辈子的承诺,面对爱情,我们越来越怯懦。拿什么来拯救婚姻?或许,真的要像《裸婚时代》男主演文章所说的,让爱情变成我们的信仰。(钱亦蕉)
  文章:男孩到男人的蜕变
  记者/钱亦蕉
  他们的恋爱和婚姻从一开始就成为了娱乐圈最热闹的八卦,但文章却用自己的行动回击四起的谣言,他说“相信爱情”,希望婚姻能够长长久久。无论在影视剧中,还是在个人生活中,都可以看到他的成长。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可以让女人感觉到幸福:一个是奥迪,另一个就是迪奥。”这是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裸婚时代》的一句对白。当物质越来越成为年轻人择偶跨越不过的门槛,我们还有理由相信爱情吗?“裸婚”是坚持了爱情至上,还是对将来不负责任的行为,谁又能给出答案?
  《裸婚时代》正是击中了这个时代的焦躁和迷惘,击中了现代青年的隐痛。出演剧中男主角刘易阳的是青春偶像文章,他一直以饰演这类角色而被广大观众所喜爱,几乎成了80后一代的代言人。而这一次,已经娶妻生子的文章还参与了剧本的原创。
  戴着鸭舌帽,穿着T恤衫,出现在眼前的文章显得有点瘦小。如果不是言明,估计在路上擦肩而过,都不一定能认出他来。不过帽檐下的眼睛神采奕奕,年轻而俊朗的脸庞在说话时散发着别样的光彩。是这样的文章,吸引了比他大8岁的马伊P吗?很无奈,他们的恋爱和婚姻从一开始就成为了娱乐圈最热闹的八卦之一,但文章却用自己的行动回击四起的谣言,他说“相信爱情”,希望婚姻能够天长地久。无论在影视剧中,还是在个人生活中,都可以看到他的成长。
  文章的脖子上挂了好几串佛珠,在接受记者采访当中,他的手不停捻动一串手珠,而在访谈中他也一再强调自己是有信仰的人。他是在认识李连杰之后开始信佛的,拍电影《海洋天堂》,两人生活在一起很长时间,李连杰对他的影响很大,他不但跟着信了佛,而且也跟着做慈善。信佛,也让他的气质中多了一份沉静,文章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他对于做事的准则,他的道德底线,会放宽很多,我觉得必须要有一个东西去约束,尤其现代人,更需要自我约束。”
  对爱情要有信仰
  新民周刊:现在一般把“没房没车没钻戒,没有存款不度蜜月”的婚姻叫作“裸婚”,其实按照这个标准,在我们的父辈们的时代,“裸婚”是一种常态。你认为“裸婚”这个概念是物质充裕时代的新命题吗?
  文章:确实,我们的父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那一代人基本都是“裸婚”,所以它不是新的东西。而现在人们讨论的“裸婚”,是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以后,随着很多人对物质越来越看重,很多客观原因促使了这个普遍现象。我觉得这对当代年轻人来说不是一个坏事,应该说是对年轻人的一种考验和激励。
  比如《裸婚时代》,原小说中把那种物质需求放大了,使得里面的所有人对“裸婚”这件事都不看好,我觉得现代媒体应该对这种现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其实“裸婚”没什么不好,当然我也不是要提倡,我只是认为我们不要去放大那些原本并不重要的东西,而忽略了爱情本身、婚姻本身的实质。这是我后来在参与创作改编这个剧时所想表达的。
  新民周刊:有人说“生活细节打败爱情”,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你还相信爱情能永恒吗?
  文章:我想说我的爱情没有被打败过。我一直在做一些活动,就是想唤醒年轻人对爱情的信仰。通过创作《裸婚时代》这个戏,我也对爱情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代青年应该对爱情有信心,把不老的爱情传承下去。
  新民周刊:“裸婚”这个社会现象,现在往往与另外两个词联系在一起“蚁族”和“未婚先孕”。大学刚毕业,收入比较低,恋爱了,有了孩子,于是匆忙结婚。《裸婚时代》中,也是因为童佳倩怀孕了,才被迫“裸婚”的。这样的婚姻会幸福吗?没有物质保障的婚姻能长久吗?
  文章:我相信一点,不管以什么形式(无论是不是“裸婚”)走入婚姻殿堂,他们至少都是有爱的。我本人对爱情是极度信仰的。大学毕业不久,没房没车,就与太太走到了一起。我觉得两个人约定相守一生时,最大的因素不会是钱,钱是婚后产生的问题,比如要生孩子呀等等,爱情慢慢变成柴米油盐,这个时候,两个人必须自己思考,要物质还是要爱情。
  现在很多人将爱情放到了物质之后,这说不清是对还是错,我们不能去定义一个人对自己追求的对错。在没有对错的前提下,每个人都要权衡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比如说我觉得两情相悦很重要。当然,肯定有人会认为物质更重要,一定有这样的人存在,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他,我也不是一个反物质的人。在现代社会,存在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有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我只是觉得我们要提倡这样一种主流价值观和爱情观,让人们真正去斟酌自己到底更需要什么。
  新民周刊:你身边有“裸婚”的人吗?有人觉得他们是弱势群体,有人觉得他们缺少“责任心”。你怎么看“裸婚一族”?
  文章:我身边当然有“裸婚”的人。比如我在《裸婚时代》里面的一个搭档演冬瓜的刘天佐,拍完《裸婚时代》,他就结婚了。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好”?包括我在写剧本的时候,我问过很多人,什么才是“好”,非常好,特别好,好极了……我给他们很多选择,他们回答我说“无限好”才是好,好得不能再好了。其实在我看来,好就是“合适”,刚刚好,这才叫好。我们不能把所有东西都装满了,放大到无限,满则溢,这样势必物极必反。所以我强调对爱情要有信仰,对物质只是讲求一个合适的度。如果没有感情,光讲物质,这些东西到最后都是废纸,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夫妻间要体谅
  新民周刊:听说这个戏中刘易阳的很多独白都是你自己写的,你已经结婚,而且有了孩子,在表演中会带入自己的一些经验体会吗?
  文章:这个剧本大部分都是我写的,当然会带入自己的体验。我拍《奋斗》和《蜗居》等戏的时候,还没有很成熟的心智,至少对于婚姻、对于家庭、对于孩子都还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但是拍《裸婚时代》的时候,我已经结婚3年,我女儿也2岁多了,所以我在写他们的恋爱、写他们的婚姻、写他们的婚后生活,包括童佳倩怀孕期间的一些事情,我都融入了很多我自己家庭的经验和元素。
  新民周刊:对于婚后生活,你觉得夫妻间该如何相处,如何经营好一段婚姻?
  文章:我觉得处理家庭和夫妻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体谅,以及共同承担。我和太太在家里就是这样,我太太是一个非常合格又伟大的母亲和妻子,她很会处理家庭关系和夫妻间的关系,很会替我着想,处理好与老人的关系。婚姻并不是简单的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毕竟两个人各自独自生活了二三十年,两个家庭原先也没有任何关系,现在突然融合在一起,肯定多多少少需要适应的过程。我觉得,在爱情保鲜、婚姻长久上,一定要有共同担当、体谅、扶持的决心。我们不能老是关注婚姻是如何开始,而是要去关心婚姻如何发展、延续。
  新民周刊:但是也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文章:什么样的声音都要允许存在,会有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我不这样认为。从婚前对爱情无限憧憬到婚后各种生活琐碎,在这个当中永不消失的是情感,这个情感是维系婚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润滑剂。所以说,不管从爱情如何转变到亲情,又从亲情如何转变为习惯,总有一个情字在。当然,这只是代表我自己的观点,我只觉得我做的这一切对得起我的爱情,对得起我的家庭,对得起我的信仰,这就够了。
  新民周刊:你曾说:“这个戏我没有允许刘易阳从精神上或者是肉体上出轨,这是我不允许的,这也是我一个人生准则。”你怎么看待现在遍地是“小三”的现象?你觉得婚姻是一生的承诺吗?
  文章:婚姻是信仰的借条,它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悟的。其实,从社会道德规范上讲,你提到的这个现象是不被允许的。我们说什么事情都要合乎情理,但有时合乎“情”了,它并不一定合乎“理”;有时合乎“理”了,却又不一定合乎“情”。我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在我信仰的教条里面,不允许有背叛。
  我在创作刘易阳这个人物的时候,我并不是要塑造一个完美的男人,只是要塑造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男人。他其实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的父辈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而在当今人看来就是完美的了。为什么我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看来很普通的事,在现如今就成完美了,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新民周刊:虽然你自己对婚姻很有信心,但是别人对你们的婚姻却没有信心,你对你和马伊P一直“被离婚”是怎么看的?
  文章:现在的社会常态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反常态”,在传统里面,这些人的观点都是反常态的。但这种反常态反而成为现在社会交往的一种主流思想,我没有办法。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得父母祖辈他们一路下来,没有什么感情破裂,离婚,小三,都没有,对他们来说这是常态。那么,我和我太太,我们的婚姻为什么会让这些人怀疑?就是因为我们年龄上的差异和一开始结婚时彼此在物质上的差距,这样的组合就不被看好了,被质疑了,形成了一个怪圈。而不是说他们两人经历了这么多,终于走到了一起,很不容易。对于此,我很无奈,一开始我很愤怒,现在我也就不去理睬了,反而说这种声音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鞭策,其实他们是质疑也是担心,我就用我自己所做的一切去证明,我们是可以的,你们不用怀疑和担心。
  80后也是有责任心的
  新民周刊:你曾经在接受一次采访时透露,在大学里,你是一个愤青,但现在看来你改变了很多,是婚姻让你变得循规蹈矩吗?
  文章:不能这么说。我觉得这是一个男孩蜕变成男人的成长历程,或者说是心智成熟的一个过程。每个人年轻的时候多少都有些棱角吧,我相对来说更明显一些,我本来没有太多的安全感,所以很多时候在自己身上披上了伪装,这种伪装在别人看来或许就是一种反叛,刺头儿,但其实这只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在内心逐渐强大的时候,也就是从男孩蜕变成男人的过程中,我所感悟到的东西,让我变得更加不能说成熟稳重,而是自我强大,更有自信。这种自信让我不像以前那么的张扬。
  新民周刊:你一直出演“80后”的都市情感类题材剧,因为对同龄人有更多的认同感吗?
  文章:我也演过《雪豹》这样的战争剧,跟其他那些角色不太一样。我其实对剧本的要求挺高的,因为不同类型的剧呈现出来的故事和人物特质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个人倾向于接现代的都市情感戏,因为我觉得它更贴近于我,这让我在角色上拿捏得更准确、更舒服。而且通过每一部戏,都能让我从中学习到许多东西,包括社会时弊等等。比如这次我参与到《裸婚时代》的整体创作当中,我从这个戏里面也学了很多,那时写完了就拍,身在其中,并没有感悟到很多,反而是现在在电视上再看《裸婚时代》的时候,我有了很多反思。这个故事,这些事情,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讲,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考量,对自己以后发展的思考,去体会自己在这个社会当中的责任。
  新民周刊:你有没有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比起老一代,确实传统观念弱一点,责任心也差一点?
  文章:年轻人不是说没有责任心,而是虚化了,主要是他没碰见事儿,所以体现不出来他的责任感和担当。我有很多同学都已经结婚了,有了孩子,我倒觉得他们比我们的长辈其实更有想法,家庭观念更重,只是他们接受了现代多种渠道的多元化信息,选择用现代人的方式去经营完善他们的家庭。所以说只是形式上的不同,本质上并没有不同,他们也很有责任心。我是很愿意去替现在的年轻人说话的,他们的压力特别大,80后是极具争议性的一代,不像60后、70后对传统思想有一个传承,80后在改革开放年代长大,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们很自我,分享能力特别差,这是时代的发展给这代人带来的特质,不能因此就否定他们。他们既有传统的一面,但又很前卫,这是时代交接所造成的,我觉得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反而应该给他们时间,给他们空间,他们心里面其实有很大的抱负,也有极大的责任和信念,这是很让我骄傲的一代人。他们融合多元元素,来完善自己,值得大家去重新考量。所以,我愿意去演这一代人。从很早开始,大家都说能从我演的这些小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贴近民生,贴近老百姓,贴近当代年轻人所想,这就是我想做的。
  慈善,做了就有爱心在
  新民周刊:在《海洋天堂》里,你出演了一个自闭症患者大福,与以前的角色很不相同,非常不容易,可以谈谈你演这个角色的感想吗?
  文章:接自闭症患者的角色,对我来说挑战很大,我以前是一个很恐惧去挑战这种角色的人,因为我不是挑战自己的演技和能力,而是挑战观众,我觉得这种挑战是无谓的,没有意义,所以我以前很排斥这种带有角色创造的演出,毕竟观众喜欢你的一个形象是根深蒂固的。我为什么会接这个戏呢?主要出于社会责任感,因为当我看到那些得了自闭症的孩子时,我彻底被击溃了,我愿意以我自己的能力来帮助他们,包括我现在在做的“大福基金”,也是在帮助这些自闭症孩子。我是通过一个角色,感受到了自己的升华,这种升华也是他们给予我的。能够帮助到他们,我就很开心。所以,不要拿大福这个角色去说演技啊,多么辛苦啊,其实是我通过这个角色,得到了真正的洗礼;不要去考量这个角色为我带来的价值,我要考量的是我能为他们带去多少价值。
  新民周刊:能介绍一下“大福基金”的情况吗?
  文章:“大福基金”是在李连杰创办的“壹基金”框架下的二级基金,主要领域是成人自闭症的养护问题。现在基金成立了有一年时间,募集到的善款有100多万。这其中有一些是定向捐款,还有一些是用于自闭症的宣传,还有大部分的资金用于成人养护所大福公寓。今年8月份我们将成立“大福公寓”的委员会,会有很多自闭症方面的权威专家加入,我们一起先在北京搞一个试点。我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给自闭症患者一定的资助,让这个庞大的人群得到社会的关爱,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新民周刊:明星做慈善,也是一个很让人关注的话题,甚至也有些不同的声音,你怎么看?
  文章:这又是一个“反常态”的主流看法。有很多人会认为明星做慈善是在作秀,我就不明白大家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首先要看他做还是没做,做了,就是有爱心在。为什么大家要用这种特别让人不舒服的声音去质疑这些人(明星也是普通人)的爱心呢?如果他没有明星的光环的话,他献了爱心,但默默无闻,大家不知道,这就被认可了;现在只是身份有所不同,他不一样也是献爱心吗,为什么就有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呢?其实每个献爱心的人出发点都是好的,本来是明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可以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事情,来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现在反而说是明星的自我炒作,我觉得真是无稽之谈。我很排斥这样的说法。要炒作,有很多途径方式,何必一定要做慈善呢?所以现在我只回答很根本的一句话,有人问我,文章,你做慈善,不是作秀,你要做多久?我说不是做多久,是看我活多久。
  新民周刊:你太太也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吗?
  文章:“大福基金”就是我和太太一起发起的,她本人也会参与其他的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前一阶段,她去湖南参加了邓飞等人发起的“免费午餐”活动。我觉得这些都非常有意义,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做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那些我们能帮助到的人,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这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站出来做慈善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我身边有很多名人,他们做了很多事情,是大家都不知道的。这个为什么不能成为主流想法,不能进入主流平台去宣扬呢?为什么明星做慈善就是作秀成为了主流声音了呢?这让我非常纳闷。
06/30 11:5807/12 10:4207/06 09:0407/05 17:3507/05 16:0007/05 10:3507/01 11:2106/30 17:08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米油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