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南区一品街道桥口信息网村的乡村公路何时才能硬化啊?

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
2011年农村公路工作总结
发布于: 16:11:26
&2011年,在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一年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全面完成,管理养护工作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具体做了三项工作:
公里的农村公路和15座桥梁改造工程。这项工程总投资2326.7万元,工程实施中,我们积极协调建设单位,努力扎实工作,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确保了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一是明确责任强势组织推进。今年农村公路及桥梁建设任务布置以后,我们及时与相关乡镇进行对接和落实,进一步敲实了今年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区政府于3月20日召开了全区交通工作会议,把今年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布署,并与相关大块签定了目标责任状,将任务分解到相关大块,将目标细化到具体项目、里程和完成时期,将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强化管理狠抓项目实施。一方面坚持狠抓进度管理。实行每周督查、每月一通报制度,催促各建设单位认真强化时间节点和目标责任意识,全力确保任务实施推进到位。另一方面坚持重抓质量管理。坚决执行有关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管理、竣(交)工验收等方面的制度和办法,严格政府监管、社会监理、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监督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的责任,做到分级管理,逐级负责。三是严格要求规范管理行为。首要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农村公路和桥梁建设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项目招投标规定和要求组织实施,所有项目接收纪检、行政部门监督,建设过程中加强巡查监督,杜绝各类违规现象。其次要严格建设程序。农路和桥梁建设项目实行开工许可,未办理许可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已建好的也剔出建设计划。同时严格坚持工序验收制度,切实加大质量检测频度和力度,做好每道工序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一是加强县道养护,切实履行职能。根据我区县道养护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积极主动应对,努力加强县道养护管理。具体做了四件事:制定县道养护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实现县道养护全覆盖。今年9月20日,制定印发了《亭湖区县道管理养护实施方案》,方案明确6个交管所是县道养护的责任及实施单位,全区100多公里的县道,通过养护承包的方式将县道承包给具有养护资质单位或沿线村委会进行日常管养。目前,路段安排了21名养护人员,已开展进行日常管护工作。重视县道路况调查,及时维修病害,确保县道通行安全。今年,邀请市交通规划设计院专业人员,多次组织县道路况调查及县道桥梁安全检查,针对发现的病害和安全隐患专门研究制定维修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投资了100多万元,先后对出现病害的盐黄线、盐特线、永新公路、人民北路等县道病害实施了抢修,基本上解决了原有的病害,极大地方便了车辆和行人的安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加强县道危桥改造,消除县道安全隐患。今年投资了200多万元,对县道人民北路的童家沟桥、新兴南桥和阳桥口桥三座桥梁实施了改造,建设标准均达公路二级,大力改善了县道的安全状况。积极开展县道文明样板路创建工作。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布置县道文明样板路创建活动,将全长10.569公里的县道盘步线青墩高速接线段列为创建示范段,8月份制定出台了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目标、标准及步骤。先后实施了沿线绿化提升工程、安全标牌完善工程、路基路基综合整治工程和路政管理执法行动。通过全面治理,有效提高了我区县道的综合服务水平,提升了安全通行能力。二是继续加强乡村公路配套建设,夯实管养基础。乡、村公路管理养护首要紧紧抓住以路肩、绿化、公路设施为主要内容的配套设施建设,只有配套设施到位后,管理养护工作才能全面展开。前三年,我区按照《全区农村公路配套设施建设方案》的要求,完成了近450公里的农村公路配套设施建设任务,完成投资额约1100万元。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新兴镇、黄尖镇陆续开展配套设施建设,每家都建设了近70公里的农村公路,建成配套设施的农村公路通行更畅、更安、更美。
一是公路绿化工作全面完成。今年以来,我区公路绿化工作坚持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克服土地流转资金等&瓶颈&问题,抢抓有利时节,迅速掀起公路绿化建设热潮,竭力打造生态公路环境,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公路绿化任务。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任务超额完成。今年全区公路绿化计划栽植里程49.42公里。其中S331补植19.42公里,通村公路30公里(包括伍佑街道3公里,因区划调整,绿化工作暂停)。截止4月7日下午,全区公路绿化完成栽(补)植里程62.98公里,占计划数127.4%,栽(补)植苗木157897株,占计划数的357.2%,开挖分界沟26.2公里,占计划数的100.6%,土地流转1876.9亩,占计划的417.1%。其中计划内项目:S331完成补植里程15.1公里,占计划数77.8%,栽植苗木13700株,占计划数的96.5%;通村公路完成栽植里程30.3公里,占计划数的101.0%,栽植苗木50197株,占计划数的167.3%,开挖分界沟12.7公里,占计划数的48.8%,土地流转706.7亩,占计划的157.0%;计划外项目:S234南洋段完成栽植里程7公里,栽植苗木49000株,开挖分界沟7公里,土地流转651.2亩。G204新洋街道完成扩栽里程4.1公里,已栽植苗木21000株,开挖分界沟4.26公里,土地流转237亩;便仓镇完成扩栽里程3.58公里,栽植苗木14000株,开挖分界沟2.2公里,土地流转282亩;新兴镇完成扩栽里程2.9公里,栽植苗木10000株,土地还没有流转。二是标准普遍提高。根据《盐城市公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标准》,国省干线绿化布局标准为每侧公路用地外绿化带20米,8排,其中一排常绿树,乡道和村道每侧公路用地外绿化带5米,2排落叶乔木。在实际工作中,我区今年公路绿化多数道路都突破了这一标准,绿化质量有了较大提高。G204按规定每侧绿化带应为20米,8排,其中一排为常绿乔木,前几年已栽植完成,但今年计划外又按每侧绿化带20米扩宽到50米及以上,G204新洋段为了提前绿化品位,有条件地段绿化带宽度单侧扩到200米,将绿化带拓宽的部分全部栽植常绿树女贞;仅G204这一条路,已完成土地流转519亩(不包括G204新兴段已栽植苗木还未流转的约300亩),超计划数的115.3%,栽植苗木45000株,超计划数的101.8%。计划外又提前实施了S234南洋段7公里,由于道路还没有建成,每侧按30米规划,流转土地651.2亩,超计划144.7%,栽植苗木49000株,超计划的110.9%。此外,鼓励乡镇再建设一条及以上通村公路绿色通道建设示范路,为我区绿色通道建设培植亮点。如便仓镇西团路,西环路北段,采取林经复合的模式,栽12行树,其中6行女贞,6行银杏;盐东镇正洋港路、南洋的圩堤路等,从规定的每侧2行增加到每侧4行以上,无论是绿化带、还是栽植量都大大突破了规定标准。三是资金投入较多。今年,为了推动公路绿化快速实施,区政府在财力较紧的情况下,对土地流转、分界沟开挖给予补贴。新洋街道对G204投入53.1万元用于购买苗木、青苗费、开挖分界沟、土地流转。便仓镇仅对西团路投资80万元用于土地流转180亩,填平路边废塘用土8000方,开挖分界沟3600米。今年全区公路绿化资金预计将达到500万元。四是群众反响较好。公路绿化难在土地流转,但只要资金到位,树木栽下去,群众还是有口皆碑的。以往栽树存在着前栽后拔,春天栽秋天黄,到了冬天进锅塘说法,主要原因是老百姓土地没有得到真正流转。由于今年对绿化土地真正流转了,不仅环境美了,群众也得到收益。我们在绿化督查工作中,在盐东镇正洋港路上正见一群正在栽树的老乡,他们只选了一些根须多,杆青的苗木栽植,就问他为什么呀,他回答说,现在栽树政府给钱,树木成材收益归自己,树成活一年政府给予一年补贴,当然选容易成活的苗木栽了。问及栽树好不好时,他回答很干脆说:&谁不想绿树成荫的呀。&今年我区公路绿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地政府的艰苦努力,得益于相关部门的督查检查。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全面部署,全面发动。为了抓好今年绿化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于2011年1月26日召开的&全区冬春水利暨造林绿化工作&建设现场推进会,对新一轮&绿色亭湖&建设及2011年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明确强调各镇(街道、经济区)务必咬定目标不放松,全面完成区下达的造林绿化任务。2月8日,区委王书记在区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明确要求:&各地党、政主要负责人做好2、3月份的&绿化书记&和&绿化镇长&。&2月11日、19日,王书记、陈区长在全区生态区创建大会和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实现20%森林覆盖率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政治任务必须完成。2月19日集中观摩了各地造林绿化现场,督促推进绿化工作。全区上下形成了大干绿化、一切为了绿化的热潮。二、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关于今年各地的绿化任务,区委、区政府在《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亭委[2011]27号)中作了明确和分解。根据区政府《关于2011年全区造林绿化实施意见》(亭政发[2011]27号)要求,我们及时与各单位进行多次对接,把公路绿化计划细化到每个项目。并相应出台了《亭湖区2011年公路绿化实施方案》,对苗木品种、规格、栽植标准、绿化带宽度、考核办法等进行了明确细化。五个驻点督查组并与各地进行了对接,切实做到工作对接对位,任务落实到位。三、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资金、土地、产权是公路绿化的难点,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三个难点,全区上下想方设法努力破解。为了保证树能栽下去,保得住,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绿色亭湖&建设的意见(亭政发[2011]38号),文件中明确了对绿色通道奖补规定,土地流转:区政府对县道以上干线绿色通道的补助1000元/亩,通村公路补助200元/亩;分界沟:国省道以及县道沿线绿色通道建设开挖分界沟,补助3000元/公里等等。除区政府补贴办法外,各地方采取其他办法对流转土地补贴,如新洋街道对G204新洋段造林绿化用地,由农户流转到所在村委会,按每亩每年1000元租金形式发放给农户,青苗补偿按每亩700元,确保不因造林绿化工作影响农户农田收入。四、强化督查,全力推进。今年来,区交通局高度重视公路绿化工作,首先抽调三名精干人员参加全区三个绿化督查组。局里还成立了局公路绿化督查组,由分管局长任督查组长,抽调农路办人员参加,负责整个面上的公路绿化业务指导、督查推进,情况综合等工作;同时明确伍佑、南洋、黄尖、新兴、新城等五个交管所为驻点督查组,所长任组长,全所人员参加,负责各自服务的镇(亭湖新区、环保产业园)公路绿化的督查和服务工作。驻点督查组人员到驻点单位上班,在绿化的第一线,进行严格督查和业务指导,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局督查组每天不间断地在全区各地巡回督查,每二天通报一次各地绿色通道建设情况,并编印简报,公布绿化进度及排名情况,以推动公路绿化建设,确保了今年公路绿化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是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在我区主要有G204、S331、S226三条干线公路,我们负责养护管理督查和路域环境整治。G204总投资近1000万元,实施了绿化、辅道、排水沟、候车亭、安全设施等附属工程,迁移了沿线市场及违规杆线和非法标志;组织整治了S331、S226两条省道的路侧路域环境。为江苏在全国夺冠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是稳步推进了盐城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接通S331道路工程。这项工程总投资达320万元,按照要求及时办理了项目立项、方案设计、规划选址、环评等手续,今年10月份完成项目招投标,10月底开工建设,已完成项目基层施工。下一步积极协调工程建设资金。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6.0font-family:仿宋_GB年,我们将继续上级要求,围绕&全面养好公路,保障安全畅通&的目标,围绕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方案、规范制度,努力推进全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工作。
一要深入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工程。加快完成农村公交路网规划、调整县道规划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实施方案,并结合规划和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年度建设任务。另外,主动跑省跑市,全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我区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的支持和照顾。
二要继续推进农村公路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结合《全区农村公路配套设施建设方案》,继续积极开展农村公路配套设施建设,要求全面完成以路肩、绿化、安全标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路配套设施建设,为农村公路管理打下扎实基础。
版权所有:亭湖区公路管理养护处&国庆高峰后总结巴南区旅游特点
国庆高峰后总结巴南区旅游特点
&  中秋国庆迎来8天长假,加之对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让黄金周假日旅游迎来了一个历史高潮。
& & & & &记者从巴南区旅游局了解到,黄金周期间该区旅游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散客自驾游风行市场。按照国务院安排,中秋国庆期间对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激发了市民自驾游的激情,成为黄金周旅游消费主流。据统计,来巴南区自驾游的游客占到总人数的45%。该区特有的温泉、森林、湖泊、山峰等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驾车前去观光游览,特别是高速路周边沿线,如东温泉、南温泉、圣灯山、樵坪山、云篆山、林海、金龙湖等景区,由于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良好的植被、美丽的景色,受到了自驾游爱好者和自行车发烧友的热烈追捧。
& & & & 二、一日游、短线游仍是该区游客的主力军。由于巴南区特有的区位优势,一日游、短线游成为主打产品。今年该区着力推出了4条短线游精品线路,整合了温泉、生态、民俗、溶洞以及探险等特色景点,成为本次黄金周旅游的新亮点。
  三、过境游人数增多。作为渝黔、渝湘高速公路必经之处,巴南区受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的影响,过境游客量大幅增长,节日期间过境游客量达20余万人次,开创历史新高。南川及渝东南各县前往主城游玩的游客大量驻足东温泉、南温泉体验温泉沐浴养生佳境,过境游客成为全区游客量大幅增加的重要因素。
  四、旅游新业态格局初步形成。该区旅游逐渐形成温泉旅游、乡村旅游、都市旅游三足鼎立的格局。节日期间东温泉、南温泉、桥口坝三大温泉旅游区游客达14.54万人次;圣灯山、云篆山、林海三大乡村旅游区游客量达8.28万人次;凯恩家具市场、铜锣湾、巴滨路三大都市游游客达50.88万人次。
  五、旅游消费拉动进一步增强。旅游拉动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作用明显。全区星级饭店的餐饮、住宿、购物消费显著增加,节日期间全区星级酒店客房平均入住率接近100%。东温泉、南温泉旅游区更是一房难求。
  六、旅游景区安全祥和。节前,巴南区假日办下发相关文件,并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假日安全专题会议,要求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景区管理处(办)和旅游企业全力做好两节的旅游安全工作,对两节的旅游安全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节前由分管副区长带队,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对该区重点景区进行了检查督查,同时区旅游局安排专人对全区旅游安全、市场秩序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进行了认真督查,发放检查记录及整改书20余份,要求务必在节前整改到位、消除隐患,确保旅游安全万无一失。此外,节日期间开通了旅游咨询和24小时服务的投诉电话,及时妥善处理旅游服务质量问题及突发事件。通过系列有效措施,节日期间全区旅游市场序井然,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
& & & & &随着气温转凉,巴南区温泉旅游呈现出火爆场面,9月30日&10月7日,该区共接待游客8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128.98万元,同比增长23.7%和18.35%,开创了巴南区节日旅游经济的历史新高。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 16:39:18)
( 10:05:06)
( 18:12:34)
( 19:33:50)
( 19:18:33)
( 16:31:01)
( 14:35:03)
( 11:54:37)
( 11:00:38)
( 09:06:36)
最新汽车票
客运帮帮忙
最新专题推荐
今日重点关注
出行工具箱
热门城市公交大全
全国票价查询帮助解决村民出行难题·重庆日报数字报
第002版:要闻
&&&&&&&&&&
人大代表关注乡村交通
帮助解决村民出行难题
本报记者 杨冰
近日,巴南区一品街道金田村村民出行问题终于解决了,村级干道硬化后,光洁的水泥路面,让村民出行十分方便。该村4社80岁高龄的何在荣婆婆说:“有时间我也要到一品去赶场,好久都没有出去过了。”
巴南区虽然地处主城,但是近年来建设项目多,乡村公路被重车碾压,显得破烂不堪。此外,还有一些农村主干路没有硬化。 金田村此前有一座矿山,在环保政策作用下矿山关闭,但是被重车碾烂的路一直没有修复。村民们说,下雨天小孩子穿雨靴上学,遇到泥坑,一脚踩下去半条小腿都被泥浆淹没了。 在一品街道人大工委开展的代表主题活动中,人大代表向区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议,并积极争取到项目资金360余万元,完成了金田村到桥口坝的公路修复。 此外,一品街道还多方组织资金,进一步硬化了七田村至燕云、卷洞桥到仰天窝等6条农村公路,总投资达1240万元,彻底解决农村居民出行问题。 在巴南区龙洲湾街道,连接团结村、盘龙村、红炉村的“鸡天路”,也因为道路狭窄、重车碾压,坑洼不平,5000余人出行问题难以解决。在巴南区人大常委会代表主题活动的影响下,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并组织各方力量,改造“鸡天路”总长约8.5公里。 在硬化农村道路中,巴南区人大常委会还组织代表进行视察调研,对道路的厚度、弯度、硬度进行监督,就路线的走向问题积极征求群众意见。 据了解,围绕农村交通问题,巴南区人大常委会共组织视察调研活动85次,提出建议153条,新增、改造道路479公里,20余万农村居民因此受益。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桥口信息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