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连海洋大学团委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是…

大连海洋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4月29日更新)
& 大连海洋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2010年研究生拟录取名单(275人) 序号 考生编号 姓名 拟录取专业 1 001 文永佳 海洋学 2 003 王一枭 海洋学 3 008 穆晓虎 海洋学 4 010 李云霞 海洋学 5 011 张柏东 海洋学 6 015 秦洁 海洋学 7 016 张建强 海洋学 8 017 赵祥吉 海洋学 9 018 张婷 海洋学 10 019 钱聪 海洋学 11 020 任洪伟 海洋学 12 021 吴云霞 海洋学 13 024 张慧晓 海洋学 14 025 韩晓琳 海洋学 15 027 魏子仲 海洋学 16 030 郝帅 海洋学 17 033 迟吉祥 海洋学 18 035 王福景 海洋学 19 329 陈旭 海洋学 20 253 姚洁洁 海洋学 21 319 聂间间 海洋学 22 463 王艳枫 海洋学 23 014 韩俊丽 海洋学 24 409 孙建 海洋学 25 919 杨秀艳 海洋学 26 645 谢明松 海洋学 27 181 刘洪博 海洋学 28 420 高琳琳 海洋学 29 027 徐文斐 海洋学 30 097 雷艳 海洋学 31 003 杜幸洁 海洋学 32 192 王存斐 海洋学 33 196 杜念东 海洋学 34 232 郭菲菲 海洋学 35 076 刘永海 海洋学 36 037 高小玉 海洋学 37 001 唐亮 海洋学 38 036 于丽娜 水生学 39 037 邵旭 水生学 40 042 史键 水生学 41 043 宋娟 水生学 42 044 贾玉芳 水生学 43 045 邹艺伟 水生学 44 050 郎明远 水生学 45 051 鄢娜 水生学 46 052 张显昱 水生学 47 053 苏显屹 水生学 48 055 沈君逸 水生学 49 489 费阳春 水生学 50 543 范瑞 水生学 51 430 刘璐 水生学 52 002 李绍娟 水生学 53 460 张腾 水生学 54 016 徐祥 水生学 55 081 何芳 水生学 56 157 王晓丽 水生学 57 166 李扬 水生学 58 424 陈洁茹 水生学 59 258 曹云云 水生学 60 754 裴富彭 水生学 61 168 梁鹏 水生学 62 173 李雨平 水生学 63 730 靳岸明 水生学 64 037 周莹 水生学 65 095 方义 水生学 66 062 崔晓亮 与分子学 67 783 朱琳琳 与分子学 68 668 吴静 与分子学 69 692 赵兰 与分子学 70 486 崔军 与分子学 71 754 薛飞 与分子学 72 123 周丹 与分子学 73 762 张晓琳 与分子学 74 745 余祝君 与分子学 75 050 邓海霞 与分子学 76 027 孙红娟 与分子学 77 080 刘晓飞 与分子学 78 067 刘双 学 79 068 赵巳茹 学 80 069 王君 学 81 070 段方帅 学 82 515 杨超杰 学 83 609 乔峰 学 84 009 杨雅新 学 85 075 黄萃 科学 86 079 齐继薇 科学 87 080 焦仲平 科学 88 581 朱利军 科学 89 021 褚仁杰 科学 90 006 田彦 科学 91 547 孙宏月 科学 92 645 胡冬冬 科学 93 390 冯天威 科学 94 584 孙桐霞 科学 95 000 孙文博 科学 96 807 游慧珍 科学 97 233 梁亮 科学 98 010 于大伟 应用技术 99 096 吴玮 应用技术 100 872 高雪辰 应用技术 101 088 姚云鹏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02 089 闫韩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03 093 赵卓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04 696 付东伟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05 761 黄倩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06 880 李放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07 953 张波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08 954 张景辉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09 955 王晓亮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10 237 盖虹百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11 704 王晨羽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12 055 高志奇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13 194 谢斌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14 182 管健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15 021 郭本超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16 772 张倩 农业化工程 117 330 于江丽 农业化工程 118 533 于鑫家 农业化工程 119 135 蒋志金 农业化工程 120 303 希志明 农业化工程 121 465 高娟 农业化工程 122 063 李丰 农业化工程 123 502 宋奎胜 农业与能源工程 124 601 王勇梅 农业与能源工程 129 113 贲月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30 444 徐浩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31 082 沈妍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32 317 莫海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33 825 高敏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34 630 许光剑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35 771 闻涛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36 944 郭建丽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37 114 卢舜尧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38 115 李洪宇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39 232 赵阳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40 152 李元莉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41 300 孟祥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42 418 李滑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43 910 刘广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44 258 刘黎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45 117 邓美英 水产养殖 146 118 梁健 水产养殖 147 120 李校建 水产养殖 148 122 辛起 水产养殖 149 123 刘瑞成 水产养殖 150 125 杨鹏 水产养殖 151 126 崔慎坤 水产养殖 152 127 王浩 水产养殖 153 128 马贵范 水产养殖 154 129 刘立志 水产养殖 155 131 李刚 水产养殖 156 132 吴洪 水产养殖 157 135 刘振 水产养殖 158 139 杨淼 水产养殖 159 140 孙阳 水产养殖 160 143 纪右康 水产养殖 161 144 张志新 水产养殖 162 146 冯骞 水产养殖 163 148 李艳秋 水产养殖 164 150 张辉 水产养殖 165 151 张瑞标 水产养殖 166 152 肖露阳 水产养殖 167 153 杨晓斌 水产养殖 168 154 周海森 水产养殖 125 708 李江宇 水产养殖 126 929 冉睿 水产养殖 127 352 杨阳 水产养殖 128 398 王琳楠 水产养殖 169 022 亢玉静 水产养殖 170 230 王丽花 水产养殖 171 149 贺茹靖 水产养殖 172 267 郑慧 水产养殖 173 275 毛欢欢 水产养殖 174 292 孟繁林 水产养殖 175 302 赵丽娜 水产养殖 176 472 张晓阳 水产养殖 177 633 付言言 水产养殖 178 670 田盛君 水产养殖 179 353 吴晗 水产养殖 180 691 李猛 水产养殖 181 654 肖登兵 水产养殖 182 735 宫雪 水产养殖 183 327 苑旭洲 水产养殖 184 584 孙心亮 水产养殖 185 588 王晓亮 水产养殖 186 834 于德良 水产养殖 187 045 于靖洋 水产养殖 188 973 李军伟 水产养殖 189 198 阿荣 水产养殖 190 202 武嘉文 水产养殖 191 133 梁军辉 水产养殖 192 016 尹佳 水产养殖 193 672 杜科 水产养殖 194 112 薛仁余 水产养殖 195 030 李冬春 水产养殖 196 002 杨超 水产养殖 197 156 陈森 捕捞学 198 159 杨权 捕捞学 199 161 房立晨 捕捞学 200 166 曲海 捕捞学 201 599 张天添 捕捞学 202 485 李超 捕捞学 203 701 王军 渔业资源 204 901 栾攀 渔业资源 205 715 张红 渔业资源 206 255 郭腾飞 渔业资源 207 685 陈辰 渔业资源 208 911 杨军 渔业资源 209 009 罗浩 渔业资源 210 171 王斌 食品科学 211 172 王睿 食品科学 212 176 闫瑞霞 食品科学 213 177 张鑫玉 食品科学 214 178 郑金娃 食品科学 215 180 姜斌 食品科学 216 181 涂敏建 食品科学 217 040 杨帆 食品科学 218 041 杨阳 食品科学 219 582 苍桂璐 食品科学 220 328 孟庆山 食品科学 221 445 倪关培 食品科学 222 597 李鹏亮 食品科学 223 755 陈文 食品科学 224 784 刘艺 食品科学 225 926 刘舒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226 359 傅志宇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227 141 张丽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228 183 朱文静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229 787 李芳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230 450 闫欣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231 301 段晓琛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232 371 梁姗姗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233 189 王宪 企业管理 234 202 于源 企业管理 235 005 王亚婷 企业管理 236 705 于超 企业管理 237 029 类延群 企业管理 238 832 陈君 企业管理 239 198 高琳 企业管理 240 340 李莹 企业管理 241 099 陈乘铨 企业管理 242 818 李龙 企业管理 243 583 温雅慧 企业管理 244 663 张中尚 企业管理 245 193 肖曼 企业管理 246 226 郭园园 农村与区域发展 247 210 张南南 农村与区域发展 248 208 那美 农村与区域发展 249 211 于丙宝 农村与区域发展 250 223 王明若 农村与区域发展 251 209 王跃龙 农村与区域发展 252 227 夏亭亭 农村与区域发展 253 221 李丹 农村与区域发展 254 222 郭航 农村与区域发展 255 218 薛阳 农村与区域发展 256 232 刘冰 农业信息化 257 233 李毛毳 农业信息化 258 252 刘妤 农业信息化 259 239 王婧 农业信息化 260 251 吴丹 农业信息化 261 234 姜Z煜 农业信息化 262 240 周麟 农业信息化 263 243 杨靖 农业信息化 264 231 杨玉晓 农业信息化 265 229 赵刚 农业信息化 266 213 郭馨琳 农村与区域发展 267 214 肖琨 农村与区域发展 268 220 刘虹 农村与区域发展 269 250 雷红云 农业信息化 270 253 安福超 农业信息化 271 228 焦仁昊 农业信息化 272 247 王继磊 农业信息化 273 248 王广平 农业信息化 274 230 孙宁 农业信息化 275 236 李娟娟 农业信息化
大连海洋大学相关标签
大连海洋大学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大连海洋大学最新文章
&&&&&&&&&&
大连海洋大学推荐文章
&&&&&&&&&&大连海洋大学简介_什么是大连海洋大学_大连海洋大学指什么_大连海洋大学拼音、示例、用法、来源
&&&& 大连海洋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拼音:dà lián hǎi yáng dà xué 目录学校名称  中文:大连海洋大学  英文:Dalian Ocean University (缩写DLOU) 学校简介  日“大连水产学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正式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发[号)以及《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教发[号)的有关规定,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四次会议的专家评议,大连水产学院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获得通过。  大连海洋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 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 1978 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 1986 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 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经过 58 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拥有黄海校区、渤海校区、瓦房店校区 3 个校区,占地面积1170亩,管辖使用海域面积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8200 余万元。学校图书馆藏纸质图书 81.5 万册,电子图书 20 万册。学校有设备先进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覆盖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领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优质的网络服务。校区依山傍海,环境优雅 , 景色宜人。   学校现设有 13 个二级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海洋环境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法律系、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另有研究生部和留学生部;有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个。有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有41个本科专业和30个高职专业。其中有1个国家级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和1个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8个省级高职特色(品牌、示范)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各类在校生1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8755人,硕士研究生616人。  学校的水产一级学科在 2004 、2008年全国水产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位居第四,其整体水平居国内前列。水产养殖学科被列为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水产养殖学专业被列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水产养殖学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2 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被评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航海技术和轮机管理 2 个专业于 2003 年通过了国家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其中《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渔业教学体系》,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一等奖5项。学校现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85人,其中有教授114人,副教授302人。在各个学科领域均有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和研究方向负责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为大连海洋大学双聘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和省部级专家7人,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1人,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6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4人(其中百人层次8人、千人层次16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1人,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222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   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其中《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渔业教学体系》,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一等奖5项。学校现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  学校注重素质教育,努力培养“敬业、专业、乐业、创业”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秉承“天道酬勤、海纳百川”为校训,努力加强校风建设,倡导“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明德尚学、志存高远”的学风,强化第一课堂教学质量,丰富第二课堂科技文化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五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先后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492项,其中国家级奖24项。,其中获“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国家级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省级奖励 102 项;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国家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省级奖励 100 项。毕业生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普遍受到社会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5% 以上。  自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海洋与水产事业培养了3 万余名中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充分发挥水产学科和人才优势,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 ”等科研项目,先后与 33 个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主动为国家水产与海洋事业服务。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565项,其中国家级67项,省部级227项,年均科研经费3023万元。有36项科研成果获市级及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18项。《主要海水养殖动物多倍体育种育苗和性控技术》于200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学校为主要完成单位,第三获奖单位);《凡纳滨对虾引种、育苗、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于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为主要完成单位,第五获奖单位);《菲律宾蛤仔现代养殖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于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为主要完成单位,第二获奖单位)。学校主持完成的《扇贝育种及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于2005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主持完成的《海带综合利用系列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于2008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由王子臣教授主持完成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二等奖的项目“魁蚶人工育苗与增养殖技术”和“主要海水养殖动物多倍体育种育苗和性控技术”在辽宁、河北、山东等沿海地区广泛推广;由常亚青 教授主持完成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扇贝育种及规模化生产技术”在水产企业普遍应用;海参、海胆以及各种名贵鱼类的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先后由我校的教师攻克。  学校主办的《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是全国水产渔业类核心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2006 年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 30 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的对外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留学生教育不断发展。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帮助,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时任辽宁省省委书记李克强、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辽宁省副省长鲁昕、大连市市委书记孙春兰、市长夏德仁等各级领导多次到学校调研指导,就学校的学科发展、办学方向、海洋大学的创建等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蓝色的世纪,根据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和国家海洋与水产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加快辽宁“五点一线 ”沿海经济带和“海上大连 ”的建设,学校提出了创建“大连海洋大学”的奋斗目标 。天道酬勤,海纳百川。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承水的精神,矢志江河湖海,培养敬业、专业、乐业、创业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继续发扬“百折不回、自强进取、求实创新、无私奉献”的“水的精神”,通过不懈地努力,把学校建成在国内外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海洋大学,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历史沿革  大连海洋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东北水产技术学校。建校当时,是在锦州农业技术学校的渔业、加工两个班的基础上,又接受了兴城县分配来的初中毕业生和在大连、沈阳招考的116名学生及6名华侨学生,编成渔捞、养殖、加工、轮机四个专业科,有近200名学生,学制为三年。任课教师是从辽宁省水产局、熊岳农校、佳木斯农校等单位选调来的部分教师,其中有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附属水产专门部及函馆水产专门学校的3名教师,还聘请了日本、苏联2名外教。学校隶属于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领导,校长为贾骥,编制总额为35人,管理机构有: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政治辅导室、总务处等。学校培养目标是渔轮船长和能掌握现代科学的水产加工技术,能掌握操纵渔船机构与管理的,从事淡、咸水水产动植物的养殖与管理的人才。  1953年3月学校改由旅大市水产局领导。6月,旅大市政府正式任命旅大市水产局局长邢维真兼任校长。同年九月,经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局批准,学校改名为大连水产学校。  1952年兴农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辽西锦州农业技术学校  1952年辽西锦州农业技术学校(渔业加工)分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  1953年东北水产技术学校更名为大连水产学校  1958年大连水产学校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  1960年大连水产专科学校更名辽宁省大连水产专科学校  1963年辽宁省大连水产专科学校更名大连水产专科学校  1975年大连水产专科学校、旅大水产学校、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合并组建旅大水产专科学校  1958年辽阳专区水产学校创建  1959年辽阳专区水产学校更名为旅大水产学校  1977年旅大水产专科学校(原大连水产专科学校部分)复校大连水产专科学校  1978年大连水产专科学校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  1978年旅大农学院(原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部分)改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1973年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改建为辽宁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  1975年辽宁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旅大农机科研所、旅大农机学校、旅大农科所、旅大农业技术训练班合并组建旅大农学院  1977年旅大农学院撤销  1978年旅大农学院(部分)改建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后发展为辽宁农业工程学校,现并入大连水产学院  1978年旅大农学院(原沈阳农学院部分)并入沈阳农学院,现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  1986年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更名辽宁省农业工程学校  2002年辽宁省农业工程学校并入大连水产学院  2010年大连水产学院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院系设置  学校现设有 13 个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海洋环境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法律系、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另有研究生部和留学生部;有 1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 17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 3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 1 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有 35 个本科专业及 24 个高职专业。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 569 人,本专科生 11000 人。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大连海洋大学的龙头院系,其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水产养殖系,具有56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学院目前拥有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动物科学、生物科学(水生生物学)4个本科专业和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个硕士点;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并拥有二十余个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学院目前拥有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00万元,包括流式细胞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气、液相色谱仪、核酸工作站、凝胶成像仪等一批门类齐全、功能先进的现代化大型仪器设备,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际合作和省市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教学和科研成果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励,并有6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很多科研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为推动区域渔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0人。现有在籍本科生700人,研究生400余人。学院共有水生生物学、养殖水环境化学、动物生理学、贝类学四门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其中水生生物学系列课程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海洋工程学院  海洋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为学校二级分院。海洋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海洋渔业系,从1952年建校至今,由中专、大专到本科,直至捕捞学和渔业资源硕士点的建立,一直处在不断地前进与发展之中。  1952年建校以来,本学院先后设立了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渔业电子、渔政管理、渔船驾驶、渔港监督、日语(水产贸易日语)、海洋技术等专业,并于1958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培养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名。学院现有渔业工程、航海、船舶工程和海洋技术四个教研室,教职工47人,其中,教师43人,行政人员4人。教师中,45岁以下26人;教授9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1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的比例70%,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下设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和海洋技术四个本科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和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我校设立本科专业以来首批招生的专业; 2001年申报了航海技术本科专业并被批复,于2002年开始招生;根据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及学校创办海洋大学的需要,2004年又申报了海洋技术本科专业,批复后于2005年开始招生。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校本科生已达到900余名。学院有捕捞学和渔业资源两个硕士点,1995年开始招收捕捞学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渔业资源硕士研究生,每年招收研究生数量由开始的几名发展到2007级的31名,研究生的在校生总数已达到52名。捕捞学和渔业资源两学科为学校重点学科,学院还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环境工程两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始建于1952年9月,当时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的加工科与轮机科;1953年9月为大连水产学校的轮机科;1958年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的造船机械科和加工科;1964年恢复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的轮机科;1975年7月改为旅大水产专科学校的渔机系;1977年起称大连水产学院的渔业机械系;1997年更名为机械工程系;2002年11月升格为机械工程学院。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其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学院现设有“农业机械化工程”硕士点学科,设有“农业机械化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和“轮机工程”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和“工业工程”4个本科专业及“轮机工程技术”1个高职专科专业,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1200名。自2002年以来,学院共为国家培养了千余名中、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近年来机械工程学院各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连续几年初次就业率名列学校前列。尤其在船舶行业和机械行业,面向上海、山东、江苏、广东、福建、浙江和辽宁等的各大船舶企业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就业群。学院现有“机制”、“热动”、“轮机”和“工业工程”4个教研室。设有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2个校二级实验室,二级实验室下属19个功能室,拥有各类机床、渔业机械、发动机、船舶辅机、热工测试装置、机电液测控装置、精密量仪、人因工程测试仪和工业工程实验台等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700余台件,设备总值500余万元。设有机械与动力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在大连辽渔集团、大连机床集团、大连船舶重工、大连机车车辆厂、大连航运集团、大连冰山集团、渤海船舶重工等企业设有校外实习基地19个。现有校级研究所1个,即渔业工程技术研究所。与大连汇新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和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建立了“辽宁省设施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创建于1978年5月,现设有四个本科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下设三个专业: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共有28个班级,学生总数830余人。设有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硕士点,现有研究生12名。土木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40名,教师26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0名,中高级职称以上35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4名;具有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21名。土木工程学院设有:院长室;院总支书记室;院办公室;土木工程学院综合实验室(包含八个功能室);港口工程、结构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力学、基础六个教研室;院团委;大连水产学院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生物工程研究所。 大连水产学院规划设计研究院是乙级设计单位,可以承担海洋渔业及渔港工程;渔轮避风港(塘)工程;水产养殖工程;水产品保鲜、加工与渔业市场工程;水产原、良种工程;人工渔礁与过鱼建筑物、海洋水产生态修复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规划设计、工程测绘等工程,全国相当数量的中心渔港、一级渔港为大连水产学院勘察设计院所设计,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建筑特色的“鸟语林”等悬索结构设计,在北京、河南、青岛、大连等地成为名胜景点,在渔港环境保护与水产环境工程方面亦有可喜的成果。大连水产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研究所以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为宗旨,从1995年建所至今承担了部、省及市级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成功地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培养驯化菌种,开创了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和垃圾生产生物复合肥及污泥和垃圾处理资源化的新思路;利用人工悬浮层工艺处理海带加工废水的新技术已试验成功。该所与教学相结合,设备齐全,可承担环境影响评价、污水处理、中水工程、海产品加工工艺设计、环境监测、水质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与设计项目。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 1994 年,当时称为电子工程系。 2003 年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目前学院有电  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和通信工程 4 个本科专业。下设 6 个教研室,其中计算机基础、电工为全校基础课教研室。有计算中心和电信实验中心 2 个二级管理的实验中心和 1 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有 1 个计算机应用硕士点, 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中) 3 个校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工 63 人,其中专任教师 59 人,教辅 4 人。教师队伍中,教授 4 人,副教授 15 人,高级实验师 1 人,讲师 28 人,助教和助理实验师 10 人;博士 8 人,在读博士 10 人,硕士 42 人;硕士生导师 11 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 1 人,省青年骨干教师 2 人学院的 2 个实验中心设备总值为 571 万元,功能实验室 29 个,设备台套数为 1310 台(套),实验室面积为 1961.5 平方米。承担全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电工系列课和学院四个专业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教学实习、实训等任务。通过几年的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大大改善,较好地满足了本科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2005 年以来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共获批科研项目 29 项,金额总计 111.5 万元,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总计 143 篇,其中 SCI 、 EI 、 ISTP 三大检索论文 41 篇。学院教师担校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41 项,其中国家级 1 项、省级 2 项、校级 18 项、院级 18 项。共获省、校级教学改革奖 3 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学院现有 3 门精品课,其中《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系列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电工》系列课程和《软件基础》系列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近几年学院教师主编或参编出版各类教材 8 部,其中, “ 十五 ” 和 “ 十一五 ” 规划教材 3 部, 1 部教材获校级优秀教材二等奖经济管理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其前身为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大连水产学院分院,1993年正式成立经济管理系,2002年经济管理系升格为经济管理学院。现有会计学、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四个本科专业,有企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渔业经济与法规研究方向。2005年企业管理学科被评为校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被评为校重点学科。2007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代码:120301)被评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经济管理学院拥有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全职教授3人,外聘韩国釜庆大学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8人,专职教师中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11人。同时6名具有留学背景或国外访问学者背景,其中海归博士3名,硕士3名,国外访问学者2名。博士分别来自日本鹿儿岛大学、日本广岛市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海洋、农业、综合大学。专职教师中有9名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农林经济管理(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有2名渔业经济专业海归博士,这在同类专业中是比较突出的。具有留学背景的教师能够直接用英语、日语等外语进行双语教学或在国外发表研究论著。理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理学院于2002年成立,前身为基础部和体育教研部。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院正在良性轨道上不断向前迈进。理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校和社会发展建设需求为导向,将理学院办成既能通过基础课教学培养全校学生扎实的基础功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又能为区域经济培养适量的数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学院,并创造条件适度拓展新专业。理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7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6人,硕士42人。辽宁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2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人。理学院教师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研究方向涵盖20个专业,为教学工作博采众家之长奠定基础。学院下设基础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物理、应用物理、制图5个教研室和1个体育教研部,有1个办公室、1个辅导室、1个实验室。理学院除负责全院本科生、研究生相关基础教学工作外,还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生物物理学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学生358名,其中本科生353名,硕士研究生5名。  生物物理学校级重点学科有2个研究方向,分别为纳米技术与生物功能材料、环境生物物理学。应用数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有2个研究方向,分别为模糊系统及应用、计算方法与数值模拟技术。多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职能部门的配合与兄弟院系的协助下,理学院全体教师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理学院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科研基金项目5项、省教学研究项目5项,主持校级科研8项、教研项目10项。大学物理、光学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高等数学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Matlab系列课程,工程图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近年来教学成果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编或参编教材19部,其中农业部、教育部规划教材8部。物理实验室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工作先进实验室”。海洋环境工程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工程学院是2005年12月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与大连海洋大学共同组建的二级学院。学院主要开展海洋科学、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环境地球化学、海洋资源化学、生物能源工程等教学与研究工作。环境工程专业:日,在我国向海洋进军,海洋事业与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之际,诞生了大连水产学院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合办的海洋环境工程学院。她是在原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的。秉承几代学者的传承,我们迎来了快速发展之际遇。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于2002年12月由原经济管理系的贸易英语专业、原海洋渔业系的水产贸易日语专业和基础部的外语教研室三方合并而成。隶属大连水产学院二级教学单位。该系设有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日俄语3个教研室,4个语音室,1个试听实验室,1个维修维护室,3个调频发射台。现有教师34人,外籍专家3人,管理人员4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2人(含在读)、教授和副教授5人。承担全校研究生、本科生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以及承办贸易英语和水产贸易日语两个本科专业的办学任务。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是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制冷技术、空调领域教学与科研的工程学院,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前身为水产品加工专业。水产品加工专业是 1952年建校伊始就成立了,多年来, 食品工程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立志在食品领域内培养能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管理、产品研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制冷与空调领域培养具备制冷与低温技术、空调工程及热能工程技术知识,能在制冷及空调行业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系统开发及设计、设备研发及制造、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实验研究、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适应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北方地区培养更多的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食品工程学院具有校级重点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经多年的努力,已经有 4 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即水生生物资源利用、水产食品科学、水产品贮藏工程、水产品质量与安全。其中水生生物资源利用是 以现代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等方法提取、分离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为主攻方向; 水产食品科学是主要研究水产品生产原料的生物化学、营养学及流变学等特性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为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水产品贮藏工程是主要研究水产品的“产后渔业”工程,即水产品捕获后一直到消费者餐桌的全程保鲜、贮藏工程;水产品质量与安全主要研究水产品从捕捞、养殖一直到消费者餐桌的全程质量保证及药残、风险分析。同时建设有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食品科学学科,其中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水产品低温加工技术、制冷设备研究、新型制冷系统研究、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食品科学学科 主要研究食品化学与营养及 食品安全 。包括原料成分特性、营养价值、功能性成分及作用以及其产生的化学变化。 以化学、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仪器分析技术等学科为基础,借助现代物理、化学检测手段,分析并研究食物原料、辅料、加工成品及食品链中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食品工程学院注重科研工作的发展,已获得农业部、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多项。目前主持的国家、省部级、市级、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多项。   目前全学院共有四个本科专业,即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方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自 1997年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560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点自2000年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0名,其中已经毕业12名。人文法律系  人文法律系前身为旅大水产专科学校政教室,1978年后为大连水产学院政教室、马列主义教研部,1996年为大连水产学院社会科学部,2004年更名为人文法律系。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文法系在学科。专业建设,以及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发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有教职工29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3名,硕士学位的22名,其中,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名,辽宁省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选2名,辽宁省优秀教师1名,辽宁省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2名。现有本科生378名。现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法学和行政管理(渔政和渔港监督管理)3个本科专业。现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法学、行政管理、哲学、德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等6个教研室;设有海洋与渔业发展战略研究所。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挂靠人文法律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硕、博士点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大连海洋大学瓦房店校区)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设有工业微机控制、数控机床、模拟变电所、网络技术等40余个实验室。校内有金工、电气、铸造、汽车维修等4个实习工厂和一个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开出率100%,实习、实训水平居省内同类学校上游。学院注重加强校企间的联系协作,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先后与近2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使每个专业都建立了与教学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深层次的产、学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高职人才的办学机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乃至社会的“多赢”。校际关系欧美  1 1995年05月,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正式与我校签约,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2 1995年10月,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与水产学院(College of Ocean and Fishery Scienc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与我校签署了学术交流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3 1997年06月,俄罗斯国立远东水产科技大学(Far Eastern State Institute of Fish Industry and Economy),与我校建立校际友好关系,签署了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实行“2.5+2.5”的办学体制。  4 2000年04月,俄罗斯国立加里宁格勒科技大学(Kaliningrad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与我校签署了学术、学生交流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5 2000年06月,加拿大(Kingston College),与我校签署了学术、学生交流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6 2000年06月,挪威特罗姆瑟大学水产学院(The Norwegian College of Fishery Science),与我校签署了学术、学生交流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7 2003年07月,英国斯帕秀特大学(Sparsholt College),与我校签署了学术交流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8 2003年03月,加拿大魁北克大学(University of Quebec in Rimouski)与我校签署了学术、学生交流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9 2003年 10月,挪威布达大学(Bodo Regional University)双方在学生交流、学术交流、教师交流等合作项目上达成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10 日,我校与英国威尔士爱博瑞斯维斯大学邮签两校的合作备忘录。  11 日,格拉斯哥食品学院与我校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共识。  12 日,英国佩斯利大学与我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协议。  13 2004年,我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里木斯基大学签署了学生交流协议。  14 2006年,我校与俄罗斯纳霍德卡商务技术学院签署了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实行“3+2”的办学体制。  15 日,智利LOS LAGOS 大学与我校草拟合作协议框架并签署。亚洲  1 1997年06月,日本东京水产大学(Tokyo University of Fisheries),与我校签署了学术和学生交流协议。  2 2000年09月,日本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水产科学研究科(Faculty of Fisheries Hokkaido University),与我校签署了学术、学生交流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3 2001年10月,韩国国立釜庆大学校水产科学大学(Pukyong National University),与我校签署了学术、学生交流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4 2002年09月,韩国海洋大学校(Korea Maritime university)与我校签署学术、学生交流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5 2003年01月,日本长崎大学(University of Nagasaki)与我校签署了学术、学生交流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6 日,我校与日本鹿儿岛大学水产正式签订了两校学术交流协议书和两校学生交流协议备忘录。  7 日,我校与韩国釜庆大学签署了新的两校学生交流协议。  8 日,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大学与我校签订师生交流合作协议和科研合作协议。  9 日,日本关西文理综合学园长滨生物技术大学与我校协商草拟并签署合作协议。  10 日,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与我校外国语学院签订了2+2学生交流协议。  11 日,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与我校签署了2+2学生交流协议。  12 日,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与我校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和合作教育项目协议。  13 日,日本富士常叶学园与我校并签署了两校友好交流协议。  14 日,日本冈山商科大学与我校签署了两校合作办学协议。大洋洲  1 1998年10月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海洋学院(Australian Maritime College),与我校签署了学术交流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  2 2000年05月,澳大利亚南澳科技与发展研究所水生科学中心(South Australi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Aquatic Science s Center),与我校建立校际友好关系;南澳所每年将接收我院2名高年级学生前往学习一年。  3 2001年06月,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The Flinders University),与我校签署了学术、学生交流协议,建立校际友好关系。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实验室   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辽宁省海水养殖学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省级高校实验室  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近海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校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黄海校区) 邮编: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平路288号(渤海校区) 邮编: 116036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东长春路二段12号(职业技术学院)邮编:>公交路线  黄海校区 :  801路(大连海洋大学――――码头)  523路(青林美地――――――自然博物馆)  渤海校区:  大黑石――――建设街  瓦房店校区(职业技术学院):  瓦房店公交线路  4路,7路,10路近年大连海洋大学录取分数线录取分数线专业分数线高考科目:文科理科生源地: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青海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新疆内蒙古海南福建甘肃港澳台年份最低最高平均投档录取人数录取批次暂无数据专业大类专业小类专业名称最低最高平均暂无数据 相关词条
Copyrigh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连海洋大学团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