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对台湾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治。

您好,分享的企鹅
日本开始在台湾殖民统治
福建省档案馆
[摘要]日,日本首位驻台湾总督在台北主持始政仪式。 日本割占台湾后,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残酷殖民统治,同时把台湾作为实行“南进政策”的基地,实施对岸扩张,加紧对福建的侵略和控制。面对日本的侵略与压迫,闽台两地休戚与共,奋起抗争。台湾民众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福建各界也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以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在福建的侵略势力。日,日本在其国内成立台湾总督府,任命桦山资纪为第一任驻台湾总督,6月17日在台北举行始政仪式,开始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日本殖民者对台湾进行高压统治、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残害台湾民众,犯下了累累罪行。日,日本在台湾举行始政仪式。日,日本政府公布《关于应在台湾施行的法令之法律》(又称六三法),赋予台湾总督集立法、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的绝对权力,对台湾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图为日本首位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台北主持始政仪式。>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新闻客户端 更多惊喜送给你
想了解福建古闻、习俗、人文、美食等可以订阅精品原创栏目《光阴福建》
《翁进谈心》有专家为你解读情感方面的问题,让你生活更加美满。
关注原创栏目《康师父》,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的方方面面,让你更为养生。
东洛岛位于松下镇首祉村正西海面,面积0.92平方公里,无常住居民。距牛头湾约5公里…
搜索"myfzqq"收听“福建生活”,懂生活更有趣!
大闽社区所有的福利全在这里啦,点击查看福利...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yehanfan]
关注排行图片排行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台湾日本比大陆更中国:台湾被日本统治多少年
字体: &&&&
台湾!一个中国不可或缺的岛屿和国土,历史上成了多少强盗与野心家的梦想宝地。多少野蛮人曾经向这块地盘发动侵略,意图统治其,占领其。日本正是这些强盗之一。中日签订马光条约,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此后50年日本犹如蛮夷疯狂的统治这块土地,给台湾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历史不容忘却。
台湾被日本统治多少年
点击图片 进入下一页
美丽富饶的台湾岛,一直是西方列强觊觎的目标。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强迫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中国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割占。从此,日本开始了在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罪恶殖民统治。血腥镇压台湾民众
在血腥镇压台湾民众早期的反抗斗争后,日,日本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台北举行&始政&仪式,日本在台殖民统治正式开始。翌年颁布的《台湾总督府条例》和之后的&关于在台湾总督施行法令之法律&(简称六三法),为总督在台湾的专制独裁统治提供了法律依据。日本殖民者据此制定了一系列专门针对台湾人民的法令,将其对台湾人民的殖民统治推向极致。其中,为镇压抗日行为制定的《匪徒刑罚令》,使得从1898年至1902年四年间,就有11900多台湾同胞惨遭屠戮。
为了维护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从1895年起,日本殖民者建立了遍及全岛各个角落的警察网络,形成了名副其实的警察社会,仅台湾总督府警察费就占当时民政费的44.8%。警察的构成始终以日本人为主体,&当地人只占1/6,而上尉以上则无一人是台湾人&。1898年8月,台湾总督颁布保甲条例,所有台湾居民以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保甲成立壮丁团接受警察官指挥;保甲内的居民负有治安连坐责任,使之互相监督,&以台治台&。日本殖民者一方面通过警察、保甲控制社会秩序,一方面通过行政命令掌控各级官吏,处在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顶端,广大台湾人民则被压在最底层。疯狂掠夺台湾经济
&&&1&&&&&&&
( 17:46:47&/&编辑:嘀嗒)
相关阅读:
中国永暑岛的真正目的被揭开:菲律宾彻底无奈了
7月8日,菲律
一周排行榜
81军情观察王特别提醒,本网站只使用www.81un.net域名,其他与本网站相类似的域名与本网站无任何关系,请大家切勿上当受骗。
广告联系QQ:
网站一律不提供测试 非包月广告勿扰
传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伟大的中国梦
81军事观察手机版:
http://m.81un.net
扫描关注微信台湾对抗战淡漠:许多人颂扬日本殖民不认同中国|国民党|日本|抗日_新浪军事
台湾对抗战淡漠:许多人颂扬日本殖民不认同中国
  当局只想争两岸话语权 民众不愿为历史背包袱
  台湾人还在意抗战历史吗
  从“国防部”发言人用很情绪化的语言指责大陆“歪曲”国共两军的抗战表现,到有“立委”建议搞阅兵,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问题上,台湾显得“很在意”。然而现实是,在岛内,被学校组织观看抗战片,提着灯笼参加抗战纪念游行已逐渐变为“上一代人”的记忆。这让亲历了抗战的国军老兵痛心又无奈。在两岸对这段历史情感的消长变化中,“与中共争夺话语权”似乎成了一些台湾政客主张积极纪念抗战的最大动力。有台湾媒体和大陆学者呼吁,抗战已经结束70年,有着共同记忆的两岸应翻过国共恩仇。
  国军老兵痛心岛内冷对抗战纪念
  身为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监事的卜乃夫现年92岁,70多年前抗战爆发时,他还是个青少年。近日在台北的家中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起那段岁月时,卜乃夫依然激动不已。
  在抗战爆发初期,卜乃夫就以参加游击队的方式进行对日斗争。他至今都念念不忘曾经参加的那支“纵横苏皖边区、到处打击日军”的“陈文部队”。卜乃夫向《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起那场当地游击队取得的最大胜利时津津有味:在陈文的领导下,他们的部队以30多人进袭扬州西门机场,把日军的飞机全部炸毁,悉数歼灭机场卫兵。
  后来,卜乃夫在苏北泰州考取了黄埔军校。当时,前往已经迁至成都的黄埔军校需要穿过沦陷区。他在常州被日伪军逮捕下狱,侥幸获释后前往浙江金华又遭遇空袭,一路辗转行程近8000公里才终于抵达成都。
  如今,卜乃夫生活无虞。对于国民党当局给抗战老兵的照顾,卜乃夫表示“很满意”。他说,从两蒋“总统”开始,国民党当局有一整套照顾荣民的制度。有家眷的每个月可以领到约1.5万元新台币就养津贴,没有家眷的可以免费住在各地的荣民之家。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子女教育、就业、丧葬等补助,到荣民医院就医也不用花钱。因此长期以来,荣民都是国民党的“铁票部队”。
  然而,说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老人却“备感难过”。卜乃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不论是国民党,还是普通台湾民众,好像都忘了这件事。截至目前,岛内对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相当低调,预计举行的纪念活动只限于军中,没有其他部门和机构热情参与,更谈不上全社会关注。台湾“国防部”1月宣布,将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真相展”“纪念抗战70周年学术研讨会”以及5场纪念音乐会。
  卜乃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其实只要是黄埔人,只要是参与过抗战的老兵,没有人会忘掉那段神圣的记忆。不只是逢十的大纪念日,就是每年的这一天,同心会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平时他还会通过笔和口去告诉别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但他也颇为遗憾地表示,“台湾社会已经和过去不同,缺少纪念抗战胜利的热情是无可奈何的社会演变”。
  全台湾没有一座抗日纪念馆
  在《环球时报》记者的印象中,抗战胜利曾是台湾学校教科书中耳提面命、谆谆教诲的“历史大事、国家荣誉”。每逢七月七日这一天,小学生们就会被组织起来一同观看纪录片《中国之怒吼》。记者至今还能记起在影中,戴着青天白日徽章帽子的国军以血肉之躯抵御日军的飞机大炮,看到南京破城后日军大屠杀的暴行,国军300多万将士牺牲,但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曾是蒋介石和蒋经国“执政”台湾时,每个民众都津津乐道的民族光荣。
  台湾《旺报》社长黄清龙近日也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起他读小学时,每年光复节(10月25日)都有庆祝台湾脱离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游行,他总是提着灯笼参加。他说,从1950年开始,国民党努力消除当年日本在台湾留下的痕迹,所以那时候通过教育、大众宣传等方式来加强民众对抗战的纪念。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环球时报》记者正供职“华视”制作人。那时华视拍摄了19集的电视节目“浴火重生”,记录从中华民国中日交往到抗日战争结束的历史。当时,蒋纬国曾自出3000万新台币,委托“中国电视公司”制作纪念抗战胜利的节目,而不少台湾媒体都会播出类似节目。但现在,这样的节目几乎看不到了。
  忠烈祠是台湾供奉抗战牺牲者的主要场所。岛内共有20座忠烈祠,位于台北圆山的“国民革命忠烈祠”最为重要。那里供奉着自辛亥革命以来约40.1万捐躯者,其中抗战中牺牲者33.5万余人。在台北市知名的中华路上中山堂前,也有一座“抗战胜利纪念碑”。但台湾至今没有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台湾《旺报》曾发表社论说,台湾地区是全世界遭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后,唯一没有抗日纪念馆的地方。包括台湾原住民抗日英雄莫那鲁道后人的“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会”2013年便呼吁“请给台湾抗日先烈先贤一个纪念馆”,并主张建在中山堂。
  与之对比鲜明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启动了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史实专题展览的建设,在馆内添建台湾展厅,工程预计今年10月完成,将在台湾光复70周年之际对外展出。在宣布这个消息时,抗战馆馆长沈强说,这就是为了全面反映台湾同胞长达50年抗日斗争的历史和做出的牺牲。台湾“中时电子报”去年底援引台“一江山战役”协会理事长王应文的话说,近年来中共的确在大陆抗日战场建立了许多碑、塔、亭园区,积极纪念抗战史的态度,显示其重视的程度。2014年,大陆民政部公布了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谈到台湾现在不热衷纪念国军抗战,新北市政府一名官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台湾,关于纪念抗战的文化已经不流行,相对于这种政治和历史话题,台湾民众现在更关心经济和民生议题。常与大陆游客接触的台湾导游徐先生说,近年来,他了解到大陆开始肯定国军在抗战中的作用,也从一些主流的大陆影视作品中看出这种变化,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共军还是国军的那段历史,对很多台湾人来说已经过去太久了,“很多人会说,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什么让岛内纪念抗战意识淡漠
  《旺报》社长黄清龙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两岸对抗战的纪念出现了一个消长对比,如果用曲线图来表示的话,1949年以后,大陆纪念抗战的意识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而台湾是一个从高到平的过程。台湾“中研院”社会所曾经做过一次抽样调查,看看台湾人对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要您选择一个最重要的事件来教给后代,您选择哪一个?在1949年前出生的受访者中,56%的人选择了8年抗战。将受访者范围扩大到20岁以上时,认为抗战或日本统治台湾是最重要的比例就降为25%。
  为什么台湾对抗战纪念越来越淡漠?有长期关注两岸情况的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李登辉、陈水扁“执政”后构建的台湾历史与大陆历史不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这样的阐述被写进台湾的教科书中。国民党被打成“外来政权”,它在大陆的抗战功劳不被承认。在抗战胜利60周年时,陈水扁将“抗战胜利”称为“终战”,用词和日本人一样。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台湾岛内愈来愈不重视抗战纪念,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台湾这20多年的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情感一直在弱化,对历史记忆的意识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
  黄清龙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台湾已经政党多元化,这个社会存在的各种声音和想法都会表现出来。被日本殖民50年的历史,却让一部分台湾人对日本存有一些感情。在很多人眼中,台湾和日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而且,台湾经济发展与日本关系非常紧密。这种牵牵扯扯的关系造成的结果是,如果把高调纪念抗日的意识放到台湾,在当前会显得很突兀。台湾已经进入一个常民社会,今天更多人关心的是生活品质,不想背负“历史包袱”。
  王建民说,台湾长期以来的“台独化”教育、“去中国化”教育,让许多人失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他们不但没有中华民族统一抗战的概念,反而颂扬日本殖民统治,这种颠覆性的变化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抗战是两岸的共同记忆
  今年1月中旬,国民党将领许国璋后人领到由民政部颁发的许国璋烈士证书。大陆的电视剧也多肯定国军的抗日贡献。对于大陆官方对国民党抗战历史的肯定,黄清龙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台湾还是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大陆已经愿意面对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历史。他说,因为国共对峙,台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认为,共产党“一分抗日,两分应付,七分壮大自己”。现在台湾研究抗战历史的人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承认共军在敌后战场的角色是比较到位的,否则抗战结束后为什么共产党在华北、在西北立刻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显然是在抗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台湾军方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推出的抗战英烈纪念月历中,在少将一栏也出现了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的名字。但面对大陆要举行盛大阅兵的传闻,国民党“立委”林郁方立即建议台“国防部”举行阅兵,理由是“强调中华民国才是抗战的真正主角”。有人甚至提醒,如果有台湾退役将领受邀参加大陆方面的纪念活动,要体察“中共的动机”,不要被对方统战所利用。王建民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是典型的对抗思维,将这解读为大陆的统战行为太荒诞了。抗战结束已经70年,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不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过往,那一页都应该翻过去了。
  台湾《旺报》也发表评论呼吁,国共恩怨都该过去,两岸应还原历史真相,化解分歧,增进下一代的民族情感。王建民对《环球时报》说,归根结底两岸在抗战问题上最关键的是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正确看待曾在抗战上的合作。需要对抗的是日本一些人否定历史、不愿为大屠杀埋单的错误言行。在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上,有着共同记忆的两岸本应团结起来,把握这个难得的历史时机。无论在哪个时代,合作才能赢得最终胜利。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的位置:
50年的殖民统治 日本在台湾都干了些什么?(图)
发贴人:221.226.70.*发贴时间:【】[]
&& ()&& ()  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回归祖国60周年。&& ()&& ()&& ()&& ()&& ()&& () 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人民遭受了比祖国内地更深重的苦难,台湾人民的斗争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了解了这段历史的真相,那些鼓吹日本殖民统治优越的论调也就不攻自破了  残酷镇压  作者:程依娜  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赔款割地的《马关条约》,日本以刀架在清政府脖子上的方式,强行获得了觊觎已久的台湾  消息传出,全国舆论大哗台湾人民在听到割让台湾的消息后更是悲愤交织,以进士丘逢甲为首,台湾绅民数度上电清廷,反对割让台湾;台北人民在《马关条约》签订的第二天“鸣锣罢市”,抗议清政府的***行径……台湾人民最终不得不拿起武器,走上保台的道路  残酷的武力进占  日,丘逢甲、林朝栋等台湾士绅宣布成立“台湾民主国”,推清政府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设议院、筹防局和团练局,准备不奉清廷号令,自主,但同时又以“蓝地黄虎旗”为国旗,定国号为“永清”,以表示永远心向大清之意民主国以南部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最为有名,结合地方人士自发组织的义军,有力地打击了前来接收台湾的日本殖民者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以海军大将桦山资纪为台湾首任总督,并派北白川能久亲王率领近卫师团武力接收台湾军舰到达淡水港附近,遭到了守军的强烈抵抗,见淡水港不易攻下,便改由三貂角附近的澳底登陆,6月2日占领基隆炮台同一天,清朝代表李经芳与桦山资纪正式签订割台协议唐景崧、丘逢甲等民主国的领导者见情势危急,纷纷内渡领导中心一失,台北城内便陷人了混乱……拿下台北城后,于6月17日在巡抚衙署举行总督府始政仪式,宣布开始统治,这个日子被日人设为“台湾始政纪念日”  然而,向南部推进时却遭到了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与各地义军的顽强抵抗在桃园、新竹、苗栗,义军与的战斗都相当惨烈,六七月间,义军一度反攻新竹,歼灭日本骑兵于大湖口,刘永福也派吴彭年率黑旗军北援,在新竹、苗栗一带与相持一个多月8月初,大举增兵,分三路向台南前进8月中旬,攻下苗栗,下旬在彰化八卦山与抗发生激烈战斗,lo月初嘉义沦陷,义军死伤惨重,刘永福手下大将吴彭年、吴汤兴、徐骥等陆续死难,在优势兵力进攻下,刘永福部腹背受敌,孤立无援最后刘被迫潜至安平港,内渡厦门11月18日,日本“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向日本政府报告:全岛平定在武力接收台湾的过程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历时五六个月,前后数次增兵,投入兵力达七万多人,伤亡(包括病亡)和因病减员达1.1万余人(日本人自己承认数字,一般认为比较保守),才基本平定台湾军民的抵抗  “焦土政策”平定  “台湾民主国”的瓦解并不意味着台湾运动的停息,台湾人民的斗争仍在全台上演这一时期,日本所占领的只是台湾的大都市,对乡间和山区控制力还较弱,许多义军纷纷转到地下,各地行动层出不穷,使日人疲于奔命并称“三猛”的简大狮、柯铁和林少猫等便是这一时期着名的义军首领,分别在台湾北部、中部和台南领导恼羞成怒的殖民统治者为镇压,残忍地实行焦土政策,台湾人民被屠杀者难以计数到1898年,日本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与“民政长官”后藤新平改变策略,一面颁布“匪徒刑罚令”进行严罚及扫荡,一面制定“土匪招降策”诱降分子,然后再在“归顺”仪式中,集体屠杀日本人着的《日本殖民地政策一斑》一书就承认,诱杀分子达16000人迫于形势的压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北部的义军首领简大狮也曾宣布“归顺”日人,但他没有缴械,不久,日本人不讲信用,简大狮重又上山,继续开展斗争日本人前去劝降,被击毙恼怒的清剿不成,以军警混编为十四路进山围剿,简大狮在台湾无法立足,潜回漳州日寇获知,胁迫清廷围剿简大狮被清军抓获并被“引渡”给日本殖民政府,受尽酷刑后被杀害战斗在高屏一带的林少猫不为招抚政策所动,日人请绅商出面斡旋,林少猫提出条件,划后壁林(今高雄林园、小港一带)一地为义军自治区,官吏不得擅人,外出时可携武器,族党系狱者免罪释回等,日人皆一一答应,并在“归顺式”时将准许书交林少猫,这对日人来说,可谓一大耻辱林少猫在后壁林三年,开垦经营,隐然成为国中之国,日人更如芒刺在背1902年总督府决然下令调集大军,在重炮猛轰及舰艇的掩护下,激战六七小时,终于攻破堡垒,林少猫战死林少猫之死为日本据台初期台湾人民的运动划下了一个句号  用毒气弹镇压起义  1906年以后,台湾局势逐渐平静,游击多被瓦解日本在台湾推行警察政治,对台湾人民的控制日益严密,但日资企业入侵使台湾人民在经济上遭到压榨,为反本殖民统治者的剥削与高压,台湾人民多借宗教与帮会进行秘密运动,包括1907年蔡清琳领导的北埔起义,1912年刘乾率领革命党与农民、反对总督府支持日本财阀霸占竹林所有权的林杞埔起义(又称竹林事件),受辛亥革命影响罗福星等人计划在苗栗起事(但事前被警察破获)等一系列事件,以及1915年余清芳、江定、罗俊等人领导的西来庵事件  西来庵事件平息之后,台湾人民的运动转向反殖民、争民权、争自主权的民族运动,此时日人统治台湾已久,台湾人的运动也完全脱去抵抗的色彩此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许多弱小民族都经历了民族觉醒于是,台湾一些新兴知识分子在民族情感的支持下,以争取台湾的民主、自治,进而争取自决、自主为目标,继续和日本对抗这些运动对殖民当局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总督府为打压这些知识分子的行动,甚至以违反治安法为由,发动全岛性的大检肃不过,殖民当局的横暴并未达到效果,反而激起台湾人民更多的关注战争爆发后,台湾被卷入战争体制中,日本人采取全面镇压政策,参与社会运动或政治运动的人,不是被捕下狱,就是被严密监控,政治运动、社会运动逐渐消沉  在台湾人民的斗争中,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原住民的活动,而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1930年的"雾社起义"雾社位于台湾中部的南投县,靠近着名的日月潭,因这里长年云雾缭绕而得名,该地住有泰雅族赛德克亚人的12社(相当于部落)日本山地警察对原住民积年累月地压迫剥削,强制劳役、诱奸妇女,激起山地***强烈愤怒日,玛黑步社首领莫那鲁道率领山胞300余人,分队袭击附近的警察分驻所13处同时进袭雾社警察分室、学校、邮政局、日本人官舍等,砍杀了各地警察及雾社公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的日本人起义爆发后,总督府出动5000多人于31日开抵雾社,并用山炮向起义军轰击起义军退至山谷,筑起工事,誓死抗击久攻不下,11月18日出动飞机公然施放国际上禁用的毒气弹,大部分起义者死于毒气之中起义最终失败经此事件,雾社原住民人口由原来的1400人减至500人包括原住民在内的台湾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台湾的史从一个侧面对今日那些仍在鼓吹日本殖民统治优越论调的人予以了有力反击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50年的殖民统治 日本在台湾都干了些什么?(图)》&&&& 地址: .cn/Article/201009/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