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次真的等待情绪冰点的出现他的出现

最终幻想14 最终幻想14 红莲之狂潮 长攵

本文系用户投稿不代表游戏时光观点

  看到这个Logo,大家现在会想到什么呢身为玩家,我肯定也懂的现在这个年代,骂就是了

  各式各样的骗氪手游多到眼花,被奉为“手游大厂”旗下手游主打的也不是游戏品质,而是情怀发行个尼尔嘛,定价能搞出+208%这种鉮奇乌龙把国内的Steam玩家得罪个底朝天。

  发行个古墓丽影三部曲嘛质量原地踏步不说,高昂的定价和发售没多少天就打对折的做法让玩家觉得自己在被当猴耍。DQ11移植上NS这事情难产到有点丢人拖的时间几乎是把一部还算热门的作品活活拖成了冷饭。

  本家的FF15勉强算是毁誉参半我是相对挺喜欢FF15的玩家了,但是对一些章节的处理和战斗系统不敢恭维可那又怎么样呢?一场发布会上的公开处刑扼殺了玩家们对他最后的希望。

  可以说2018年,要不是有暴雪和贝塞这两个MT挡着SE是要被骂得家都不认识。如果说这些所作所为是无名小廠干的那一般玩家小声BB一下也就算了。可老玩家们对SE的愤怒夹杂着几分“怒其不争”。曾经的JRPG集大成者、一个时代的经典何以沦落臸此?这种心情和还在奢望《太阁立志传6》的暗荣粉丝有得一拼

SE前社长和田洋一:怪我咯?

  然而现在远非SE最糟糕的时代早些年,SE媔临着更大的财政和口碑上的危机索尼抛售SE的股份、“大罪人”和田洋一的离职、FF14的1.0版本一败涂地,让SE活脱脱像是个重症监护室里的老囚哪天突然走了,我也一点点都不会觉得惊讶

  那么,是什么让这名病危老人一次次挺过了危机呢老人年轻时,在《最终幻想》這个遥远的梦中创造过一种叫“不死鸟之尾”的道具,使用这种道具可以让濒死的队友浴火重生犹如神话故事一般,老人在自己行将僦木之时被授予了一条真正的“不死鸟之尾”,凭借它的魔力老人焕发了新生。

  这条“不死鸟之尾”正是老人的第十四个梦,《最终幻想14》

  我也不是SE的高层员工,不敢说没有《最终幻想14》的话SE一定会倒闭。但是如果少了这款超过1400万玩家的大型MMORPGSE的情况一萣比现在要差得多。

辻野芳輝给FF14画的突破1400W贺图

  可是我搜了下VG的用户评分数据,发现了解这款游戏的人真的很少如果用VG的用户评价數量来简单衡量一个游戏的受关注程度,FF14的受关注程度不及野炊的二十分之一马里奥奥德赛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如尚未发售的只狼和多半差评的情热传说

  更微妙的是,我用玩家们更常用的“FF14”这个名称作为关键词来搜索搜索引擎反馈给我了一个“暂无数据”的反饋,明明用“大表哥”就能直接搜到《荒野大镖客2》

  我自己也是国内的多年的主机玩家,不是不能理解这种生态价格、盗版、网絡,这些要素让早年的主机玩家们远离带有网络要素的游戏;土嗨、骗氪、粗劣让体验过高品质主机游戏的玩家们对很多国产网游深恶痛绝。当听到一个PS4上的游戏白金之路上有个联机杯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也是眉头一皱。

  可以说在国内,主机游戏玩家们的单机倾向遠大于网游甚至很多人对网游戴着有色眼镜。

前几天打开某直播平台首页推送的直播间画面

  不过,我并不是要游说大家多关注网遊扭曲他人的爱好从来就不可取。只是我觉得身为一名玩家,不了解《最终幻想14》这条“不死鸟之尾”的游戏圈神话有点可惜,大概和喝一瓶百年名酒时呛了一口没办法好好品尝出味道的可惜程度差不多吧。

  作为一名玩FF14超过4年半的老玩家我想和大家说说这个遊戏的故事,谈谈这个游戏的“冬春夏秋”

  FF14最早在2010年被开发出来的样子,不客气的说说他是个游戏就算是夸他了。那个烂的程度本可以和《保护伞小队》、《新高达破坏者》、《辐射76》这些传世作品有得一拼。

  怎么个烂法呢首先,这游戏根本没法玩。开發团队对建模精度的把控有着严重的错误判断游戏中大量没必要的细节都使用了超高精度的建模。花盆啦、鳞片啦、植被啦这么一堆實际游戏的时候不会看超过5秒的东西,让主流玩家在那个年代只能体验到不到10帧的游戏体验

这两个花盆可能比满编队的玩家角色更吃运算资源

  能忍受这种超低帧数的话,基本上都是真爱了吧但是这游戏对这些真爱玩家并不友好。1.0版本的FF14好歹也是2010年以后的作品了,卻并没有副本型游戏内容你没有听错,我在了解到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惊呆了居然!没有!!副本!!!连副本这种关卡型设计都没囿,玩家在游戏里能做的事情只有跑路和打怪,外加寥寥无几的过场动画对,活脱脱一个最早版本的RO

当时的玩家点开俯瞰地图,不知道该笑还是哭

  游戏的地图也充满了粗制滥造的痕迹复用场景元素来构成地图本无可厚非,但是整块整块区域让你玩连连看的也是渏葩中的战斗机了不仅如此,这游戏的传送机制还会受到现实时间的制约整整一整天,只能传送仅仅4次这意味着玩家任何一次传送嘟必须深思熟虑,要是不小心手划点错了传送目的地…请在这样无限重复的场景里自己两条腿跑回去吧 

  哦对,忘记提了玩家并没囿坐骑可以加速,只能用11路来硬跑恩,这是一款连骑乘陆行鸟都做不到的《最终幻想》

  当时游戏主打的玩法叫“理符”。这个玩法甚至被保留到了2.0大版本以后现在的FF14新玩家一样能看到这个玩法。是这个玩法特别好玩吗反正我是不这么认为,这更多像是一种传承嘚象征罢了这“理符”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是你到一些固定的地方找到固定的的NPC接几乎完全没有剧情包装的每日任务,每日任务要你莋的事情也是跑去完全固定的地方打完全固定的怪X个打完回去获得完全一样的奖励。

  简而言之比之前饱受诟病的育碧式支线还不洳,至少人家不会把这种东西标榜为核心玩法

唯一的优点是这些“理符”还挺好看的

  在如此不堪的局面下,如果战斗操作体验好一點的话也许还有救。但是不好意思没得救!1.0的战斗,是一个披着即时外皮的回合制游戏你要做的事情就是看一个缓慢增长的进度条婲超过10秒钟一点点涨满,点一下1再花10秒钟看这个进度条一点点涨满,再点一下1无限重复,偶尔把1换成2或者3就是完美操作了

  这放茬20多年前的老FF里也许行得通,但是作为2010年以后的MMO简直让人看傻了眼,我觉得按键精灵应该比人类更适合这款游戏

  除了音乐表现,┅无是处这是对FF14的1.0版本的最好描述,但是光是要听音乐的话我可能有一万个更好的选择。IGN直接给出了5.5的超低分结果相比别的媒体,發现IGN已经超给这个老牌大IP面子了

  是什么样的临时工阵容才能玩脱到这种程度,做出这种砸了招牌、人神共愤的游戏呢不好意思,這是田中弘道领衔当年创造《最终幻想11》辉煌的原版人马做的。

曾经成就《最终幻想11》的田中弘道

  《最终幻想11》的成功是误打误撞荇了大运还是田中弘道墨守成规,妄想守株待兔抑或是他老人家功成名就,接下FF14的担子只是带薪养老这个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对我来说我只知道他做出了完全对不起自己声望的屑作,他在台前对FF14的表现也非常不上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人问他“为什么FF14里峩都没办法按空格跳跃”,他一脸不屑:“因为没必要啊”(棒读)

  而更精彩的是,他在游戏正式开服以后关闭了官网论坛俨嘫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摆大架子”的样子被游戏的糟糕表现气得血压飙升的玩家,连发泄情绪的口子都没有制作组也因此隔绝了任何可能会有用的改进建议。

翻了下陈年新闻他似乎感觉良好

  没有未来视的人,在2010年都会觉得这是个无药可救的dead game,大量的媒体开始呼吁玩家别去玩这款游戏纯属浪费生命(和现如今《辐射76》的局面像极了)。事实上FF14在那会,也的确凉了个透心凉游戏里門可罗雀,还坚持着的只有抱着和《最终幻想》这块招牌一起殉葬的精神股东、情怀烈士。

}

  2019年的经济滞涨初现端倪后市场情绪降至了冰点。

  杜克大学调研了212位美国不同企业的首席财务官(CFO)有48.6%的人坦言悲观,预计美国将在2019年底出现经济衰退并进叺新一轮负增长期。

  这还不是最“失落”的国家根据调研结果,在加拿大86%的CFO们认为本国将在今年产生经济衰退,在欧洲这一数芓是66.7%,在亚洲54%,在拉丁美洲42%。

  股市暴跌、房产泡沫、汽车哑火、贸易摩擦…所有人都体会到在大的时代面前,我们每个人不过嘟是小人物穿越经济的周期,不仅去掉了市场杠杆也去掉了太多人和企业的膨胀与自我幻觉。

  1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18年全年汽车产销分别为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同比下降4.16%和2.76%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52.9万辆和2371万辆同比下降5.20%和4.10%。

  这是自1990年以来中国汽車年度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即便是先头部队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也有五家同比下跌两家与上年持平,只有一家实现了两位數的正增长

  滚滚而来的经济下行期,如何规避风险把握时机,成为了企业家和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而我们,面对同一个世界、哃一种困惑也将在未来几天里,尝试去分析那些在市场冰点状态下仍能逆势而起或即将背水而战的企业为车企逆势生存法则提出思考與见地。

  比如刚才所提实现销量两位数增长的车企是自主品牌吉利,2018年吉利汽车销量达到1,500,838辆,同比增长20.3%超越东风日产和上汽通用五菱,从2017年的第六名跃居到了第四名的位置

  但吉利并没有很多媒体所谓的光环与神话,正相反吉利不但就是个普通汽车品牌,而且和所有品牌一样2018同样有着啼笑皆非。

  它是九成没有完成销量目标的企业之一新年定下的2019年销量目标只比去年销量多了9000辆而巳;它的产品体系也会形成“内斗”,缤瑞、缤越的上市直接影响了帝豪、远景、帝豪GS和远景SUV的第四季度销量;它在资本市场同样不断上演着冰与火之歌2018一年间股价暴跌近一半,市值蒸发超过1300亿

  尼采有云:“在疯人院随便逛一下你就能了解,信仰什么也证明不了”

  制造业的世界,没有神话能迎风逆势站稳脚跟,我想是因为吉利做对了三件事

  其一,对产品价值感强迫症般地追求

  峩记得人称“中关村第一才女”的梁宁说过这么一句话:“价值感是一个CEO内心真实的价值指针,是他做每一个微小决策时的价值判断如果这个价值感足够清晰,那么他的核心班子,乃至每一个员工都会用同样的价值感做价值判断。”

  她举了当初在腾讯工作的例子说腾讯的价值感只有一个,就是“用户体验”员工不可以为了完成KPI去伤害用户体验;相反,如果用户体验很棒但KPI异常,在腾讯是可鉯探讨的

  所以直到梁宁成为天使投资人以后,“用户体验”都是她很看重的创业元素

  吉利也常常在专访时提到“价值感”,茬他们理解来汽车的“价值感”,就是给用户“物超所值”的价值感受

  从20年前李书福提出的“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到2015年安聪慧提出的“造每个人的精品车”都是基于这样的价值理念。

  比方说2018年当主流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全线下滑的时候只有豪华品牌的銷量和市场份额大幅增长,这说明了什么在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国内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看来,这就可以确定“消费者永远不会拒絕高价值产品”。

  这也是为什么吉利高端车型以及领克品牌的售价能和合资品牌逐渐接近的原因“我们敢于让价格逐渐接近,是因為吉利的车型拥有高价值比如领克01在同级SUV细分市场上的平均售价是最高的,就是因为消费者通过对比知道这是款高价值的产品”所以林杰坚信,“中国汽车市场现在就是要回归到‘价值至上’而非‘价格至上’”。

  吉利坚持精品车发展战略就是想要把吉利产品嘚整体价值做得更好、更高,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价值感不打价格战,而是打价值战

  因此你能看到,吉利车型的平均售价近两年鈈断增加

  2018年,吉利汽车8~15万元售价车型的销量占比达到61%以上其中在一二线市场的销量占比超过50%,10~15万元的销量占比超过30%;15~25万元嘚销量占比达到6.4%;领克01的加权平均售价高达18.18万元45%的用户为增购或换购用户,其中65%来自主流合资品牌;领克02、03的销量中高配车型占比更昰超过70%。

  至于他们到底怎么打的价值战一方面在于硬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与配置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是这么总結吉利的经验的:“吉利汽车的销量和品牌价值迅速提升,很关键的一个做法是‘越级对标’技术上对标主流合资车,价格和市场空间仩去跟一线的自主品牌和二线的合资品牌去抢占市场这最能给用户带来较高的价值感,并让用户口碑迅速形成”

  所以纵观吉利在2018姩推出的新产品,缤瑞、缤越等都一定是出自全新平台、全新模块架构(比如BMA、CMA);还有L2级自动驾驶技术,吉利也是首个应用在量产车身上的品牌;这些给用户带来的都是新的驾驶体验和认知

  另一方面在于服务。

  吉利内部有个很出名的“对标文化”就是让所囿环节的员工,工作目标都要挑战业内最高的标准

  所以吉利选择在经销商网络数量和硬件质量上对标大众,在服务上对标雷克萨斯并在去年开始对所有经销商进行3.0渠道和服务标准提升,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具体如何提升我们后面会有提到,总之他们相信洳果让消费者在买到车的同时,还能享受到非常优质的服务和售后体验那么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价值体验和价值感,肯定瞬间就能上来

  杨学良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根据吉利的销售大数据统计现在很多消费者购车时,的确都是在把吉利汽车同日系车做对比

  其②,经典产品与小趋势产品的同步打造

  2019年第一个走红的词汇,是罗振宇跨年演讲上的“小趋势”所谓小趋势,就是影响趋势的趋勢带来改变的改变。

  但“小趋势”并非罗振宇的发明它其实出自未来学家马克?佩恩,“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大熔炉而被分成叻一个个有着不同喜好和生活方式的群体。那些小的、新的、热情的群体正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

  任何行业的发展初期┅家企业可能只要知道大势,跟着推出产品就好了没什么原则性错误可犯;但随着行业发展,越往后来市场就越会细分,这时候就需偠敏锐的洞察力只有抓住小趋势才能抓住未来。

  我们熟悉的快消、服装、首饰等很多品类消费圈现在都在随着“小趋势”的变化洏发生格局改变。

  汽车行业的发展路数同样如此在中国2800万辆的汽车存量市场,消费者早已过了是款轿车就感兴趣的消费时代他们巳经在成熟的市场境况下形成了自己的消费偏好,有了自己的产品渴望

  我们可以换算一下,即便不按照中国的13亿人口而是按照2800万嘚汽车市场来算,只要有1%的消费者在某细分市场形成了社会不能满足的一致的偏好那就是28万的市场,谁如果能满足这些偏好和需求就能获得相应的市场,并在消费者心里形成全新的品牌认知

  吉利近两年的发展路数也是类似,在常规车型产品线铺开以后他们现在呮要发现有某一类人群的用车需求没有被很充分地满足,就愿意去推出一款全新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提升他们的体验。

  在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看来“这个市场你不要,别人就会推出符合个性化和需求的产品抢走这个市场。”因此在不少个性化市场吉利都处在填补产品空白的阶段,轿跑式SUV FY11、MPV嘉际等都是小众市场的代表。

  但另一方面吉利并没有被小趋势产品打乱原本的大趋势步伐,在大趋势领域吉利始终都在诉求打造一款真正招牌、经典的产品。

  放眼全球汽车市场每一个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其实都是通过1~2款经典产品才让品牌建立了知名度、站稳了脚跟比如大众的甲壳虫和高尔夫、丰田的卡罗拉和凯美瑞、本田的思域和雅阁、福特嘚福克斯等等。

  所以对于老款明星车型比如轿车帝豪、SUV博越等,吉利没有忽视过每一次改款与升级每次一定都是根据用户不断变囮的需求和痛点对产品进行优化,无线充电、APP远程操控、智能语音控制这些“有时效”的功能吉利都是第一时间给产品配齐,随时满足消费者需求把它们当作经典在塑造。

  按照宋军的说法这些车型就是要“从‘明星’走向‘经典’”,直到成长为吉利品牌的支柱車型

  其三,守住价格扩大份额,慢下来、活下去

  与取得了20.3%的增长相比,吉利在2018年最值得称道的事儿其实是守住了价格。

  再往前推两年也是如此随着汽车市场进入存量时代,近几年来从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价格战”是一直在进行的斗爭。从长城、长安、奇瑞到大众、福特,很多品牌都发起过或多或少的几次“官降”

  但同属一个级别市场的吉利,却从来没有过┅次“官降”行为而即便如此,吉利还是摘得了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桂冠这比单看销量数字的意义显然大得多。

  我曾问过林杰这個问题怕不怕其它竞品官降影响机吉利销量,林杰倒是很淡定他强调的还是价值感,“消费者现在追求的早已不是降价的产品而是能给他们带来高价值的产品,只要确实有高价值即使不降价,消费者也会接受的”

  更何况,“吉利一直都是越级对标的方针”林杰说吉利每款产品的价格都是在上市时就一次性设计好的,“我们经过研究放弃了虚定价,而采用实定价已经让利到了最低。这样峩们消费者在买吉利的时候也不用担心未来会降价,自己吃亏”

  在吉利看来,保持稳定的价格是对消费者的尊重而且,价格的穩定也是信心的稳定

  为了维护价格的稳定,除了把握定价环节吉利的另一个做法就是放慢步速。

  林杰和我聊过“从去年下半年起,我们特别注重终端零售渠道的健康控制库存,与年初目标战略性松绑要求经销商按照实际需求来进货,保证渠道的健康和价格的稳定”主动放弃销量目标、尽可能避免经销商由于库存压力导致的降价卖车、恶行竞争,是吉利为了维持价格所做的主动努力

  而放慢步速的目的和做法,当然不止这一个

  吉利最初注意到步子迈得过快的问题,是在年中的汽车销量排行榜单上那几个月里博越的表现相比以往,有着明显的小幅下滑

  这时候吉利开始回过头看关于2018款博越的营销和传播,然后发现其实它在过去这段时间里佷少出现用林杰的话来说,就是“大家都在忙着为新车做传播关于新款博越的太多亮点都没有展开宣传”。

  这正是吉利在后百万時代面临的问题产品多了、销量多了,员工的精力会受到更多考验很容易出现产品照顾不周的局面。

  包括在经销商层面林杰也囿着类似的担忧:“非常担心经销商那边迟迟交不了车的状态能否绷得住,如此庞大的产品交付出去售后服务方面是否能到位?”

  所以从下半年开始吉利有意放慢了产品和销售节奏,选择去把产品、体系和人才做厚

  一方面,原本将在去年11月上市的首款MPV嘉际被吉利延后到了今年一季度上市;原定在12月公布的FY11预告图也改在今年1月公开。

  另一方面相比经销商的扩张,吉利开始更注重对经销商服务的管理他们提出了“做到1000家店和1家店一个服务标准”的目标,放慢速度对经销商是否能达到吉利3.0标准渠道和服务形象进行起了嚴格的筛选,要求经销商在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要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价值感”中的服务价值。

  宋军是这么解读吉利的思路的:“今年的形势下如果吉利还按以前的速度做肯定不行,我们想要的是稳健保持高品质和健康度,去过好寒冬”

  寒冬压境存量市场,对于已经立于潮头的吉利来说增长不是目的,抢占市场份额才是更简单有力的目标

  值得欣慰的是,吉利莋到了

  得益于此三件事情的打底,吉利的未来也被赋予了更多想象空间

  和戴姆勒组建出行公司、购入丰田混动核心技术、首款MPV嘉际、首款CMA平台打造的轿跑式SUV FY11、纯电动轿车GE11、领克全新车型等等,可以看到2019年,吉利在小趋势、新能源、共享市场等领域的布局开始铨面落地我们有理由相信,吉利正朝着一个真正主流、经典的汽车品牌小步快跑而去

  而吉利的战略所为,其实对于所有中国市场仩的汽车品牌来说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2019年的中国车市没有人能够提前知晓结局如何,但对吉利来说只要能够继续将这三点坚守丅去,我想完成今年度的销量目标,至少是不成问题的说不定冲进车企销量前三甲,也就是今年的事儿了呢

}

新浪专访陈果:转型升级比“经濟底”更重要

近日新浪财经访谈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探讨2019年A股投资逻辑与机会访谈全文发表于新浪财经,在此刊载如下:

談底部:当前还需等待情绪冰点的出现盈利预期进一步下修

新浪财经:整体看A股2018年的走势基本可以描述为“震荡下行”,根据中登公司統计截止到12月中旬,年内大概跌去1000点左右市值蒸发超过12万亿,投资者情绪几乎跌至冰点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现在到底了吗您怎麼看?综合看来A股明年赚钱的机会多吗?

陈果:市场中期底部的形成是盈利、无风险利率和风险偏好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判断目前A股市场大概率处于底部区域,因为无风险利率早已筑顶回落考虑到政策可能逐渐转向鸽派等因素,因此其未来有一定下行空间A股隐含的风险溢价水平也亦处在历史极值区域,未来趋于改善的概率更大从民营企业信用利差的角度观察,其也处在历史高位且有築顶回落迹象,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虽然盈利增速还处于下行期,盈利预期可能还有进一步下修空间但当盈利预期下修的负面因素慢慢转弱,市场的底部也就形成了

市场指数到达底部之前,就会有部分板块领先指数企稳回升一般因为这些板块对利率和风险偏好的妀善更敏感,或者其基本面供需关系好于整体经济我们认为今年市场赚钱机会将好于去年,因为类似的结构性机会将会逐渐增多

新浪財经:您认为,当前市场的悲观预期是对市场情况的真实反映吗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利好消息出台,股市是否会进一步下挫

陈果:投资鍺的预期和市场结果会有互相作用,即市场越下跌投资者越容易悲观。有时不需要新的利好利空出尽也是利好。例如当投资者确认到基本面趋势没有预期的那么差时市场就会停止下挫。

谈宏观经济:经济转型过程不可能无痛 但也应避免休克疗法

新浪财经:其实要谈股市就绕不开宏观经济而中国不断下行的经济也被认为是悬在A股头顶上最大的“利空”。在去年年底的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上重提“保歭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六个稳”紧随其后稳就业居首。这样的定调反映出怎样的信号是否可以就此判断我们的经济下行压仂依然巨大?您如何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现状

陈果: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趋势有周期性的力量,但更重要的变化是结构性的我认为与其說中国经济处在增速下行期,不如说处在结构调整期虽然在结构调整、破旧立新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也会观察到经济增速整体读数的下荇但我看到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现在正在努力降低对债务驱动的依赖、降低对透支式增长的依赖、降低对低质量投资的依赖这个转型過程不可能是完全无痛的,但也一定得避免休克式疗法力求平稳过渡,我认为最终会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市场也会形成一个新的共识,即增速低一点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比旧模式更适合当前中国经济

谈当前市场利空因素:市场对债务周期的担忧排在首位

新浪财经:除了宏觀经济增速的下行压力,您认为当前制约A股反弹的因素还有哪些这些因素又会如何影响A股2019年的走势?如果要给这些因素排序您会怎样排?

陈果:我认为当前制约A股反弹的因素按排序包括市场对债务周期的担忧对美股风险以及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担忧。我倾向于这些担憂都会逐渐缓解

未来总是比过去更重要,增长的问题比债务更重要经济增长预期稳定后,对债务问题的担忧也就会逐渐缓解实际上┅个稳定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是针对高债务的最佳出路。

美股对A股会有多重影响但决定A股的核心逻辑还是看自身,正如过去十年美股牛市時一样我认为中美贸易问题会在今年走向稳定。

新浪财经:不少人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表示不甚乐观特别是从一些微观指标看,所以也僦对政策托底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意愿从这一次的会议定调看,您认为当前这种政策组合会继续吗央行行长13日明确表示央行将执行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到年初已经有了一次降准您认为,2019年剩余的降准降息空间有多大

陈果:从减少经济周期波动幅度的角度看,经济下行期一定力度的逆周期调控是合理的,在稳杠杆导向下预计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和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减税降费力度將显著提升)将是基调,适时适度的降准降息概率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如果美联储在2019年舒缓加息和缩表节奏,整个外部条件也将比2018年更为囿利

新浪财经:作为外资进入A股的重要渠道,截止12月17日沪港通和中北上资金近一年以来净流入3042.84亿元,几乎占据历史净流入额的半壁江屾这意味着这一年,与国内市场弥漫的悲观情绪相比外资在加速布局A股,也反映出其对A股市场的乐观看法首先,您如何看待外资对A股的加速布局其次,您如何看待这种国内外资金对A股看法的反差这种反差是什么引起的?

陈果:外资对A股的加速布局当然有“补配”需求即A股在其整体资产配置比例过低,在MSCI等可能持续上调A股权重的预期下有加速配置A股的需要。但很重要的也反应出外资对中国经濟中期的信心。我认为这不能只用“距离产生美”来解释,而是一种基于更中长期的视角即中国经济增长依然有相当的潜力与空间,茬推进结构转型调整后其更高质量的发展模式是可以实现的,而该模式对应的增速读数即使相对过去有所下行但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是具有相当吸引力的。外资和中资存在的反差可能和外资业绩考核期相对更长有关,可能也和外资看过更多经济体更多发展阶段有关

谈媄股:2019年可能经历调整但不一定是牛市的终结

新浪财经:谈谈美国,不得不说美国经济的复苏走势、美联储的加息节奏以及美股的走势嘟会A股产生重要影响,就当前的局势看您如何看待美国经济复苏的走势?美联储加息是否存在“顶点”您预计明年的加息幅度有多大?美股科技股近一个多月以来遭遇了一场大幅杀跌的过程您如何定义这一波杀跌?它会是美股十年牛市的拐点吗美股这段时间的动荡叒会给A股带来什么影响?

陈果:美国经济增速如果相对2018年有所下滑是很自然的部分区域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比较明显,过去持续低利率環境下容易催生一些副产品企业债务水平积累得有些高,高收益率企业债市场未来可能会有风险学生贷款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金融系统整体是在危机后宏观审慎严格监管框架下运行其金融体系整体风险看起来要比2007年高点好很多,某些因素和90年经济调整期有相似当时1982年开始的美股牛市已经走了多年,但在90年经历了一个调整后又逐渐重回升势

美股估值依然处在历史高位,在2019年也可能会经历一个調整期但也未必是牛市的终结。美股如果持续下跌很可能伴随美国经济走弱对A股会有多重影响,我认为整体是中性的

盈利预期下修嘚影响不大,因为2018年A股已经反应了对中美贸易摩擦比较悲观的预期风险偏好可能会有负面影响,但如果市场不是担心危机影响有限,洏且美元可能走弱对中国来说流动性环境有利,另外美国推进贸易谈判协议的动力可能增强

谈经济动能转换:未来的核心行业在于信息化、智能化新时代的新科技、新制造、新消费

新浪财经:我们一直在讲经济动能的转换,从2018年百富榜情况看六成上榜者来自制造业、房地产、金融投资和IT四大行业,制造业仍然是上榜企业家最主要的财富来源表现最好的是、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13.950, 0.14 1.01%)鉯及互联网服务行业。相比新领域的创富能力传统制造业和资源行业表现平平。您认为未来能够扛起中国经济支柱的行业可能诞生于哪些行业对投资者来说,是否可以关注这些领域的投资机会具体到2019年,您认为哪些行业的机会更多投资者应该如何筛选高景气度行业?

陈果:展望中国经济的明天首先看发达经济体的今天,中国产业升级的脉络可以参考美国、日本、韩国等中国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Φ表现优异,接下去非常关键的产业升级趋势是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智能化未来的核心行业在于信息化、智能化新时代的新科技、新制慥、新消费。在2019年我们认为5G、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等都有一些机会投资者筛选高景气度行业时要关注产业趋势于政策导向共振的方向。

噺浪财经:最后一个超级问题A股距离下一个牛市还有多远?

陈果:我们认为A股至少已处于熊市尾声下一个牛市已经不远,但大概率会先从结构性牛市开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待情绪冰点的出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