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好爸爸育儿报告群,交流育儿经验的好爸爸育儿报告请加入QQ群号22790108

好爸爸帮手:跟着学习《第一次当奶爸》免费试读招募结束
&&& 爸爸是你在这世上所做的最好、最重要、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孩子出生了,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的确,一段美满的爱情,一个爱情的结晶,一切的一切是多么地称心如意!从此可以开始田园诗般平静美好的家庭生活,共同抚养小宝贝儿……不幸的是,这是不可能的!
孩子生下来之后,作为父母,育儿的重任才刚开始!尤其是孩子出生头几个月,很多事情都是我们未曾经历过的,我们没有经验可借鉴。本书是畅销书作家马克·伍兹继《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之后倾力推出的又一本育儿作品!作者一如既往的展现自己的英式幽默,跟读者分享自己在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兴奋或郁闷、成功或惨败、光明或绝望,将孩子在0-3岁之间你可能会遇到的所有最重大、最有料、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情一一呈现!
不必慌张!可以确信:从把老婆孩子接回家的那一刻起,这本书将成为你的救命稻草,准备好了吗?
全国免费包邮,送至您家给您试读。
★★★★★★
申请试读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博首页置顶文章《》。申请者必须为新浪博主和的圈友,开博客时间不短于1个星期,每星期至少更新一篇原创博文,流量至少在1000以上,必须是爱书之人。申请成功后,请在博客发表读后感/书评;如不能完成读后感/书评,请不要申请,多谢理解。&
& 2. 必须转载此征集贴并点击本文下面的分享到你的微博。第一条按“3.跟贴格式”跟贴(跟贴若未显示,属被系统过滤的情况,不必重复跟贴,义工会从垃圾评论中进行恢复);第二条请回答:您的孩子多大了?有了孩子后,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哪些变化?您在育儿方面作了哪些准备?大家按格式跟贴,积极配合支持!&
& &博主昵称:喆妈公益阅读
&2,461,229
&承诺交作业的时间:收到书后1周内.&(请积极按承诺时间递交书评)&
& 4. 3-5联系方式,以便邮寄。(挂号或者快递由样书方决定。)
5. 5-86008003-5请务必提交原创书评!
试读名单由招募发起人喆妈和义工们及样书方筛选决定。书评版权除原创作者外,归喆妈公益阅读和样书提供出版社或图书公司拥有,盗用必究。
& 7. 喆妈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推广,因为爱好绘本,认识很多做童书的朋友,于是合理利用资源。做试读是为推广公益亲子阅读、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活动名额肯定有得有失,希望大家谅解。活动都是友情帮忙,感谢所有义工和博友。喜欢的请转载、支持。
试读申请流程如有不懂请参考:”
★★★★★★
作者简介:
马克·伍兹,英国著名专栏作家。其文章在英国第一通讯社“英国报业协会”所发行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曾经参与建立了一个拥有数亿英镑资产的电视公司,如今是英国著名慈善机构“欢喜救济会”的创意总监。
媒体报道:
<font COLOR="#、丽家宝贝,中国育婴网,宝宝地带,《父母世界》《母子健康》、《妈咪宝贝》、《北京娱乐信报》倾力报道!
<font COLOR="#、当当育儿频道、新浪亲子频道、新浪微博火热转载!
<font COLOR="#、北京玛丽妇婴医院、当当、卓越、京东、新浪、腾讯、网易、搜狐读书频道一致推荐!
内容简介 /1
第一章 在医院里发生的事 /3
1.恢复期间你的任务 /5
2.宝宝的人生第一次体检9 /7
3.在特护病房受特殊护理13 /16
4.育儿进度报告15 /21
第二章 0~3个月&崭新人生的第一天 /27
1.给宝宝喂奶 /30
2.宝宝在成长 /40
3.关于睡觉的问题之一 /44
4.第一次做父亲 /51
5.别忘了照顾好你的妻子 /60
6.育儿进度报告 /70
第三章 4~6个月&渐入正轨 /73
1.关于睡觉的问题之二 /75
2.回到“婴儿炸弹”的话题上 /83
3.难能可贵的交流 /90
4.育儿进度报告 /92
第四章 7~9个月&云开雾散 &/97
1.断奶、爬行、长乳牙——忙碌的宝宝 /99
2.重新认识你的妻子 /108
3.育儿进度报告 /114
第五章 10~12个月&进步神速的
宝宝 &/119
1.“独立日”开始了 /124
2.欢迎加入“谁来带孩子”大讨论 /129
3.宝宝一周岁 /138
4.育儿进度报告 /141
第六章 13~16个月&看宝宝如何应对庞大的信息量
1.小朋友是如何学习的 /150
2.游戏和玩具,你选对了吗 /155
3.数字宝贝 /164
4.育儿进度报告 /175
第七章 17~20个月&暂别苦海&
1.带着娃儿闯天涯 /181
2.度假地点 /182
3.父母急救指南 /189
4.爱与恐惧 /195
5.育儿进度报告 /201
第八章 21~24个月&两岁魔鬼:到底能有多可怕? &/207
1.管教:如何渡过“地狱两周年”? /209
2.我要妈妈:备选综合症 /223
3.再见了,婴儿床和安抚奶嘴 /225
4.体检 /229
5.进度报告 /232
第九章 25~30个月&再要一个? &/239
1.座便器训练:保持冷静,擦净屁股 /242
2.交朋友 /250
3.男孩,女孩 /256
4.再要一个? /259
5.育儿进度报告 /265
第十章 31~36个月&再见了,小亲亲 &/267
1.幽默感 /269
2.挑食 /271
3.为下一个做好准备 /274
4.是时候说再见了 /278
5.你的进度报告 /281
第一次当父亲
人人都知道,第一个孩子的诞生能把你的生活全盘改变。
说得严重点儿,升级为父亲意味着你的大脑程序需要重组,同时你的坏脾气也要来一次大转变。
反过来说,当父亲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作为一个父亲,你得自信、全知、全能——不用说,你已经是了。但在某些方面,你不得不承认自己又回到了“菜鸟”级别。
在孩子出生的头三个月里,你和妻子将要面对许多个“人生第一次”,最麻烦的是,你们能找到的参考经验少之又少。
不管是第一次看见宝宝笑(如果有人告诉你那只是宝宝在打嗝,你一定会掐死他),还是第一次给宝宝换纸尿裤(那情形简直是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总之,在这段时期,你们几乎每一天都会面临几项前所未有的人生新挑战。
宝宝的第一次嚎啕大哭
宝宝很可能在医院里已经哭过很多次了,也许她的小脑袋刚从妈妈的身体里露出来时就已经开始哭了。不过总有那么一刻,当你和你的妻子出院回家,正在畅想即将到来的美好明天时,宝宝扯着嗓子,开始大哭。
“哇,她的肺活量真大啊!”你紧张地说,同时心里在想,“我可不能冲过去,那不是哭,那是一次炮火突袭,是一次火力密集的噪音进攻,比起枪林弹雨,它的穿透力和杀伤力可强得多!”
“她哭了吗?”你妻子会说,同时心里在偷着乐。前几天住院时,每次孩子在夜里嚎啕大哭都是她一个人应付过来的,现在终于轮到你来体验这种滋味了。
哭的唯一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宝宝的哭声之所以刺耳,是为了尽可能地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在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其实,哭的力量非常强大,有些妈妈一听到哭声就会不自觉地分泌乳汁,就算那哭声并非来自她自己的宝宝。
因此,不要害怕宝宝哭,那是她在召唤你。
此时此刻,作为父母和监护人,你的任务就是弄明白是什么问题让孩子哭,然后解决掉它。当然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句老话放在这儿,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最可能的情况有这么几种:饿了、困了、孤独了或是不舒服了——最后一种可能涵盖的内容可就多了,也许是尿了、拉了或是发烧了。
最近几年,解读宝宝的每种哭声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的“科学”非常受欢迎,已经不再局限于妈妈圈,而成了一种产业,甚至就连iPhone的应用程序里都有一种软件,可以分析宝宝的哭声,告诉你她需要什么。
就以“邓斯坦婴儿语言系统”为例,它声称可以将婴儿的哭声分为几大类,每一类分别对应一种意思:
·呐——我饿了;
·噢——我困了;
·嗨——我不舒服了;
·呃——我打嗝了;
·哎——我放屁了;
·咿哇撒——我不想看电视了。
最后那条可能是我记错了,其实没有任何一条是经过科学验证的。
就算你可以读懂宝宝的哭声,要让她完全心满意足似乎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只是一味地哭个不停,让人心烦意乱,尤其当你一连几天没有休息好时,这种由哭声造成的心理压力更是不容小觑。这种时候,你最好和妻子或其他看护人一起照看宝宝,互相帮忙、互相安慰。如果只有你一个人,那就做个深呼吸,想想你的宝宝只是在做她唯一会做的事。再说,这个阶段总会过去的,真的。
第一次换纸尿裤
换过纸尿裤的人应该都来说说,其实换纸尿裤没那么可怕。
好吧,有时候你的指头的确会不小心戳进不该戳的东西里,但至少那是你自己的宝宝制造出来的。如果——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你不幸要替其他宝宝换纸尿裤,那么等你再给自己的宝宝换纸尿裤时,你的心态就积极多了。
好在用尿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你再也不用把棉布或毛巾洗干净,再折叠成细长条状。你只要简单地买包一次性纸尿裤回来,用过之后再简单地扔掉它。(顺便提一句:如果你还是遵照传统,给孩子用尿布,我一定会向你脱帽致敬,再对你说声“祝你好运!”)
有几个换纸尿裤的小贴士应该告诉你。如果你家有一张适合给宝宝换纸尿裤的台面,下面的抽屉里塞满了各种必备用品,那是再理想不过的了。当你打开“潘多拉的盒子”,看到里面快要溢出来的物体时,最好还是原封不动地先把“盒子”盖好,因为越是这种时候,要找到几条可以擦屁股的毛巾就越是不容易。
如果宝宝是在你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拉屎的,那么在你双手可及的范围之内最好有一套称手的换纸尿裤必备物品,不然你还有身上那件又干净又考究的T恤可以用。
当你终于决定缓缓打开“盒子”时,最好先用这张已经脏了的纸尿裤为宝宝擦第一次,这样,小屁屁上的大多数粪便就被擦掉了,剩下的残渣就好清理得多了。说得太详细了,是吧?不过等真正实践起来,你就会感谢我了。
等宝宝稍稍长大一些,他们就不喜欢换纸尿裤的感觉了。这时候,找些有意思的东西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是最关键的。每次换纸尿裤时,我们都会担心这小家伙是不是要伸手玩自己的粪便。如果她真的玩了——孩子的动作你永远预料不到,还在你家的白墙上涂涂画画,那么你最好还是称赞一下宝宝的创造力吧!
如果你从来不曾脸上沾满粪便,那你永远都不算真正的奶爸。
宝宝的第一次笑
宝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笑早在四周左右就出现了——在辛苦忙碌了一个月以后,你和你的妻子终于可以满怀感激地接受来自这小家伙的一点点奖励了。
还是那句话,宝宝的第一次笑出现在什么时候因人而异,差别可能会很大。所以,当你满心期待看到宝宝冲你笑,却未能如愿时,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生了个小“冰块脸”而懊恼。
如果你幸运地在四周不到的时候就看到宝宝冲你笑,那么一定会有些酸溜溜的父母把它解释为宝宝在打嗝——别理他们,回赠宝宝一个灿烂的、爱意浓浓的笑脸。
宝宝的第一个笑脸不仅是你看到过的最美好的表情,更表达了这小家伙想要与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进行交流的与生俱来的愿望。其实宝宝早就可以模仿爸爸妈妈的表情了——你不妨试着对宝宝做个鬼脸。
你的宝宝生来就擅长盯着你看,与你进行眼神交流,而回望宝宝的眼睛不仅能够减轻你的压力,更能促进宝宝的成长,加深你们之间的父子感情。
所以,对宝宝说“茄子”吧!
宝宝的第一次洗澡
这是个需要勇气的活儿,而且必须要靠团队合作——你们两个人、四只手才能搞定,这要等你妻子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才行。
调好水温是给宝宝洗澡的关键,这点一开始不太容易做得好。我第一次给我儿子洗澡时,刚把他放进滚烫的水里,他的尖叫声就把我吓呆了。从那以后,我总是喜欢把洗澡水弄得凉一点,简直像洗冰水浴似的。洗澡给他留下的印象并不美好。
如果你对用手试探水温没什么信心,那就准备一支小小的温度计,它会告诉你最准确的水温。
不过,就算水温刚刚好,前几次洗澡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不顺利。奇怪的是,新生儿总是对脱衣服、躺在一个陌生的、水汪汪的大碗里等诸如此类的事非常抗拒。
因此,你必须用一只手支撑宝宝的头部和颈部,用另一只手扶着她的身体,轻轻地、轻轻地把她放进水里——脚先入水。一旦她成功泡进洗澡水里,你就立刻觉得手里像抓了一只活的大马哈鱼。更糟的是,你为了把她放进澡盆里,自己也几乎快要泡进去了,你简直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出得来。
终于洗完了澡,这时你会无比感激地发现妻子已经把接下来的准备工作做好了。你必须立刻用干的毛巾把湿淋淋的小家伙擦干净,给她穿好衣服,别让她着凉。
真不容易,没错,但是很快地,再过一两个月,给宝宝洗澡就会容易得多了,因为到那时你的洗澡技术已经相当纯熟了。
宝宝的第一次感冒
宝宝总是多灾多难。
当她发出沉重的呼吸声,似乎正奋力与鼻塞抗争的时候,你也一次又一次地从床上坐起来,满心的担忧让你根本睡不着觉。你绝望地看着她,她的小胸膛一上一下,艰难地起伏着,甚至就连平时最喜欢的奶水她都不愿意吃了。
不出所料,这小家伙感冒了。
因为宝宝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宝宝可能会患上八次左右感冒。在那些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的父母看来,简直太频繁了。奇怪的是,宝宝从来不会在出生后的前三个月内患上感冒,可能是因为从妈妈体内带来的抗体还在保护着她。
一般来说,宝宝每次感冒都要持续大约两周才能痊愈。在这段时间里,你简直不知道世界上除了鼻涕以外还有什么。五个月以内的宝宝只会从鼻腔呼吸,还没学会用口腔呼吸,所以鼻塞引起的呼吸不畅是个大问题。
你能做些什么呢?很遗憾,没什么能做的。你只能对儿童感冒药顶礼膜拜,指望它能帮助孩子降降温、好受一点儿。让孩子多喝水也很重要,如果她在呼吸恢复正常的短暂时间里闹着要吃点东西,那就尽量喂她吃一点。
给孩子清理鼻涕不是件容易事。你可以试着往鼻腔里喷一点生理盐水,这种办法也是医生常用的,但似乎宝宝不太喜欢这种处理方式。市面上有一种吸鼻器,据说可以吸走堵塞鼻腔的鼻涕。我看身边几乎人人都买了一台,但没几个人真敢把它用在宝宝身上。
插上加湿器,让宝宝呼吸几分钟潮湿的水蒸汽。不过,现在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这小家伙与病魔作斗争时多给她一点爱和拥抱。
你或许觉得没必要因为感冒而兴师动众地上医院去,但该去还是得去,尤其是你第一次面对宝宝感冒,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
过来人的经验:
汤姆,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觉得刚开始抚养孩子最难的就是,你听不懂这小家伙发出的声音代表什么意思——那声音就像从车盖底下传出来的。你希望有位机械师来帮你,可实际上你只能自己去应付。
苏吉,三个孩子的父亲:我经受的最大一次考验恐怕就是第一次换尿片。当时我觉得唯一的处理方法就是直接把孩子放在水龙头下冲。
这绝对是需要沉着冷静的场合。当然,你还需要一大堆的湿布片。
罗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太生气了,把折叠床从房间这头扔到了那头,因为我怎么都搞不定它。
当然,我扔的时候宝宝不在床上。
别忘了照顾好妻子
你应该既当爹又当妈吗?
其实你很难想象:当一个人经历过生孩子这种极度消耗身体资源的事情之后,紧接着还要承担抚育孩子这种更加繁重疲累的任务,她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然而这正是你的妻子从医院回到家之后所要面对的。其实,不管分娩是否顺利,她都应该卧床静养,看看书、做做背部按摩,像病人一样受到方方面面的照顾。
不过,这种理想的恢复过程很难真正实现——毕竟那儿有个小宝宝时刻需要照顾,她总会以自己的方式告诉你她饿了,或者她想打嗝了。
你就得马上过去。
这么说也许太直接:妈妈生孩子流的血实在太多了。
这种事绝不是新妈妈会告诉准妈妈的,甚至也不是爷爷和爸爸之间会讨论的——但事实的确如此,你也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不管她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流很多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恶露。这是子宫在分娩结束后将内部坏死的蜕膜随血液一起排出体外。
有时恶露可能会突然涌出,里面夹带着许多组织碎片;也可能像来月经一样,流得缓慢而平静。一般情况下,随着子宫逐渐愈合并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恶露的颜色也慢慢由鲜红色变得越来越浅。
在分娩后2~3周左右,恶露就会排干净,有些体质比较虚弱的女性可能会延长至6周左右。在恶露排尽之前的这段时间里,除了放松心情以外,还要多注意恶露的颜色和流量变化,备足产妇垫(卫生棉栓就不要用了,容易引起感染),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然而,在恶露消失之前你还必须密切注意以下情况。一旦这些情况出现,立刻向助产士或产科医生求助:
·不明原因的腹痛;
·身体发热或发冷;
·排出的血块体积较大,或者呈胎膜状;
·分娩一周后恶露仍然浓稠、混浊并呈血红色;
·恶露伴有臭味。
少数情况下,在分娩6周后出血量会在24小时之内突然增大,这种情况就是产后二次出血,出现的概率大约在1%以下。
在分娩时,医生可能会在你妻子的阴道和肛门之间做一个切口,也就是会阴侧切。在恢复期间,她必须保持伤口部分的清洁,防止感染。洗盐水浴不仅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缓解伤口疼痛——虽然听上去会很疼。
尽管排出恶露是每个产妇都会经历的,没什么特别,但稍不注意,它还是会引起一连串的问题,比如便秘、皮肤问题和小便失禁等。
现在,你的妻子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心理变革。身为孩子爸爸的你,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让你的妻子尽量舒服一些、好过一些,顺利适应“妈妈”这个新的人生角色。如果她刚做了剖腹产手术,那你就更得忙得团团转了。
剖腹产的术后恢复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剖腹产无疑都是一次大手术,这一点想必你很明白。可也许你想不到的是,手术后的各种影响以及伤口的疼痛也足以让人难以忍受。
咳嗽会疼,大笑会疼,睡觉翻个身也会疼,实际上,做任何动作都会弄疼她的伤口。幸好她还能在宁静安逸的环境下好好休养,谢天谢地!
还有一点要注意:别以为你妻子不是通过阴道分娩的,就不会排出恶露。如果在分娩过程中用到了吸罐或产钳,或者在侧切后缝合过伤口,那么术后恢复起来就更加缓慢。请尽量用你那宽阔的肩膀帮你的妻子分担一些痛苦,虽然你自己也正因为疲惫而痛苦不堪。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她必须吃好喝好,保证营养,并且保持伤口处的清洁。觉得有精神的时候,就慢慢起来活动活动。
剖腹产后,给孩子喂母乳就成了一件无比痛苦的事,任何一点动作都会牵动伤口。不过一旦开始了,她也可以像顺产的妈妈那样正常喂奶。你的工作就是在她开始喂奶之前,先把她安顿得舒舒服服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开始喂奶的头几天到几个星期,形成舒适的喂奶方式和环境无论对妈妈还是对宝宝都好。
不要让她提举任何东西,包括稍大一点的孩子。任何需要伸展或负重的工作都要由别人去做,她只要大大方方地接受帮助就好了。如果朋友或家人主动帮她,那就请她愉快地接受;如果他们没有表示,那就向他们求助。
在头一两个星期里,登门来看孩子的客人最好能少一点——除非是来帮忙做家务或是送三明治来的家人,而谢绝客人来访就是你的任务。我明白你的心情,你一定急着想让每个人都看看这漂亮得无与伦比的宝宝。相信我,再过几个星期,她会变得更漂亮,到那时再展示也不迟。现在,你要尽量抑制自己把家变成秀场的冲动——新妈妈真的需要时间休息,也需要时间好好了解这个刚刚闯入她生活的小家伙。
一段时间以后,新妈妈就恢复得差不多了。目前还没有什么规定限制剖腹产后的女性在多长时间之内不能开车,这要看她自己的感觉,她认为自己能否应付诸如紧急刹车之类的情况,还要听从助产士或产妇医生的意见。
你妻子的情况可能要好得多,她可能在医院住了几天就回家了。不过对许多女性来说,剖腹产后的恢复阶段都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她的日常起居几乎全部要靠丈夫和其他亲朋好友的帮助。
在经历过从紧张到狂喜的情绪起伏以及荷尔蒙水平的剧烈变化后,你的妻子难免会在分娩之后产生心理落差。
“产后情绪低落”指的就是新妈妈在分娩后经常出现悲伤或烦躁的现象。据估计,80%的新妈妈都有过这种由顶峰突然跌落谷底的心理体验,这是因为妈妈体内的荷尔蒙水平在分娩后的2~4天发生了改变。
此外,由于孩子出世而产生的责任感、手术后伤口的疼痛、对自己能不能做一个好妈妈的忧虑以及照顾孩子的身心俱疲,这一切都让新妈妈更加不堪重负,情绪更加低落。
虽然你的第一要务是减少家里的访客数目,但最重要的角色还是充当她烦躁时的倾听者、痛哭时的安抚者和愤怒时的发泄对象。一般来说,产后情绪低落来得快、去得也快,它也是产后恢复过程当中的一部分。
如果这种状态迟迟没有好转,或者在分娩后一个月又再度出现,那事情就严重了。
可能是产后抑郁症。
就在若干年前,人们还以为产后抑郁症只是极个别妈妈才会有的。随着人们对这种病症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人们也终于承认被产后抑郁所折磨的新妈妈并非只有10%,而是高达25%。
就像其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样,想要通过典型症状来判定产后抑郁症并不容易,更糟糕的是,人们常常会把产后情绪低落与产后抑郁症混淆起来。产后情绪低落往往持续时间不长,而且能不经治疗自行痊愈,产后抑郁症却恰恰相反。
每一位患上产后抑郁症的新妈妈的症状都不一样,只有最了解她的人,比如她的丈夫、她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才能分辨得出她的表现是否异常,因此,新妈妈身边的人对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新妈妈产生绝望、焦虑、负罪、孤独等感觉,都是判定产后抑郁症的关键症状。此外,深深的疲惫感和被困住的感觉也是产后抑郁症的典型表现。
典型的产后抑郁症通常在分娩后4~6周内发生,但并不代表过了这个阶段,它就不会再“找上门来”——实际上,在分娩数月之后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女性大有人在。
到目前为止,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哪种类型的人更容易被这种病症所困扰,我们了解得还不是很清楚。大脑内化学物质的变化、遗传、对荷尔蒙水平变化的应对方式以及饮食结构——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但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结果表明究竟哪种原因才是罪魁祸首。可以确定的是,新妈妈因为带孩子而与亲朋好友的距离变远,由此产生的疏离感是诱发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原因。此外,采取母乳喂养的新妈妈由于白天晚上都要给孩子喂奶,过度劳累、休息不好,也很容易产生委屈、烦躁、易怒的情绪,从而导致产后抑郁症。
如果你怀疑妻子可能患上了产后抑郁症,那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首先,鼓励你的妻子多和卫生随访员(指英国上门护理老、弱、病、残、孕的医护人员。——译者注)进行交流。如果她比较害羞或紧张,你可以在一旁陪她——一定要让她相信: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完全可以治愈。
其次,你还要多替妻子分担一些照顾孩子的任务,这可能需要你从工作中分点时间出来,匀给家庭。多留意那些被你忽略掉的、由妻子默默承担的小事,只要是你能替妻子做的,就尽量接管过来,这样妻子就会轻松得多,负面情绪也会少一些。
运动作为一种对抗产后抑郁症的手段,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你可以找点时间陪她去去健身房、散散步或是去游游泳,也可以做些她喜欢的运动。如果她忙于照顾孩子没时间好好吃饭,那么带她出去吃顿大餐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多听她的倾诉,多给她肯定,让她确信自己是一位好妈妈,还有——多表达你对她深深的爱。
帮助一位患上产后抑郁症的新妈妈度过难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在帮助她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必要的时候,你可以向英国产后疾病协会(Association
for Postnatal Illness)之类的机构寻求帮助,共同度过这个难熬的阶段。
大多数医生都会推荐产后抑郁症患者参加心理援建小组,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现在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治疗方式是认知行为疗法,即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善心理问题。
还有一种方法是服用抗抑郁症药物。它的原理是提高5-羟色胺的水平——一般认为,人体内缺乏5-羟色胺会导致多种精神类疾病,尤其是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综合症等。大约50%~70%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在服用了抗抑郁症药物之后,症状在几周之内都得到了缓解。
不过,有研究证实:这种药物会随着循环系统进入母乳。虽然量非常少,但也可能会对宝宝有所伤害。因此,靠服用药物来治疗产后抑郁症远远算不上最佳方案。
男性与产后抑郁症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现在许多奶爸也正被产后抑郁症折磨着,至于确切比例我们还不得而知。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调查认为,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奶爸大约有10%——这正是过去的许多年里人们普遍认为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女性的比率。
根据美国东弗吉尼亚医学院学者分析:生活方式的巨变、新增加的责任、睡眠不足和分担妻子照顾孩子的重任等因素都是引发男性产后抑郁症的“导火索”。研究还发现:奶爸往往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里幸福感最强,而抑郁情绪通常出现在产后3~6个月以后。
虽然男性患上产后抑郁症的例子太极端了些,但你也最好不要忽视孩子的出生对你造成的巨大心理影响。对现代社会的男性而言,仅仅作为养家糊口的主力已不是我们唯一能做的,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不仅需要提供抚养孩子的金钱,更想要亲身参与到抚养过程中,亲手带大自己的孩子。
这就给我们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男性应对压力的方式与女性不同。有一句话总结得非常精妙:抑郁的女人会悲伤,抑郁的男人会疯狂。过量饮酒、滥用药用甚至外遇都是男性过度焦虑不安的外在表现。毕竟,做父亲不是件小事,一边被巨大的自豪感冲击着,一边又在紧张和疲惫当中咬牙坚持着,可怜的奶爸们不知不觉就忽略掉了自己的健康。
过来人的经验:
罗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妻子是剖腹产,因此恢复期很难熬。我给孩子喂奶、换纸尿裤、夜里起床照顾孩子,还要负责做饭——我觉得自己简直太了不起了!
杰森,两个孩子的父亲:我的妻子剖腹产生下了第二个孩子,之后休息了整整六个星期,那也就意味着:我的任务比较重。
一开始,我真的考虑过给她床边装个铃铛,好让她需要我的时候可以拉铃。我真的很喜欢照顾她和宝宝。
温斯顿,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不抑郁。虽然过去逍遥自在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确让我有些难过,但还不至于抑郁。我是个快乐的奶爸,一直在为自己拥有美好的小家庭而感到幸运。
科林,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自己倒是不抑郁,但我很理解那些得了抑郁症的奶爸们。
那么多正面和负面的体验——压力、兴奋、紧张、担心、骄傲、欠疚——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时涌来,再加上睡眠极度不足,心理比较脆弱的人必定会受到冲击。
欢迎加入“谁来带孩子”大讨论
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女性越来越多,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但没有哪个国家比英国更典型。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即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1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调查显示:有半数英国女性在孩子满周岁以前就必须重返职场,超过四分之一的女性甚至在孩子满六个月以前就开始工作了。
除了英国外,针对世界34个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调查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职场妈妈”越来越多这种崭新的社会现象,正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到孩子七岁时,我们就能看出她在行为和注意力方面受到的严重影响。妈妈工作得越早,影响就越大。
这就为许多现代家庭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女性们,是不是都被主流社会所鼓吹的价值观骗了?
英国政府似乎只关注经济的增长。他们用控制自由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紧紧抓住女权主义的“嫩芽”,他们告诉现代女性他们可以“同时拥有一切”——家庭、事业、房子、车子、丈夫、孩子……许许多多。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这一美好目标变为现实。于是,新时代的女性们迎着每一天崭新的曙光,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八个小时。晚上,他们筋疲力尽地回到家之后,一想到自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便又打起精神,期待着第二天崭新的八小时。
然而,职业女性追求的成功还没来到,就要先面对一连串的指责:“职场妈妈”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元凶”,妈妈忙工作、宝宝疾病多,“职场妈妈”每天照顾宝宝的时间仅为80分钟……这种抓人眼球的新闻标题每天都会出现,“职场妈妈”背负的压力也越来越沉重。
该如何解决问题?你可以做些什么?
除了多赚些钱,好满足养孩子所需要的越来越大的开销以外,当今这个追求物质享受、不停刺激消费的社会灌输给我们的价值观似乎也需要好好斟酌一番:只要我们时时刻刻努力工作,上帝会让我们所有的梦想都成真。
<font COLOR="#68年,家庭中妻子收入与丈夫持平或高于丈夫的只有18%,而到了今天,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44%。只要对比一下这两个数字,你就会知道女性创造的价值无论对小家还是对国家而言,都是相当可观的。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居家父亲”的数量比过去高了很多。最近有调查显示:由父亲主要负责照顾宝宝的家庭多达600,000——在过去的十年里翻了十番。
近日,英国政府拟制订一项新的产假政策:女性可以将产假转移给丈夫,以便提前回到工作岗位。可以预见,当这项政策正式出台以后,将会有更多的父亲有时间在家里陪宝宝。“居家父亲”将成为社会上一个数目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的群体,在如何带孩子方面,他们也将更有发言权。
不过,在这项政策出台之前,像我一样主要负责带孩子的爸爸们仍然会感到些许尴尬。每次带孩子参加游戏小组或亲子学习班时,我还是习惯于坐在角落里,和那些妈妈们保持一定距离。
我期待着再过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爸爸们将成为照顾孩子的“生力军”。“家庭主夫”将不再是众人眼中的笑柄,而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加油吧,伙计们!
既能在事业上得到满足感和社会地位,又能享受天伦之乐,这恐怕是许多父母都期盼的。
当然,也有不少父母宁愿分分秒秒陪着他们的小宝贝,可是迫于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早早结束产假,回去工作。
不论你们属于前者还是后者,都要面对一个问题:找一个可靠的人或一种可靠的方式,在你们工作的时候帮忙带孩子——如果你已经涉及到这个问题,就会知道这其中“水”有多深、花费有多么庞大,简直不可思议。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英国有资质的育儿机构收费在西方国家中是最高的。这是个数十亿英镑的产业,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可供父母们参考,当然,这么多选择也足以让父母们晕头转向。
在过去的20多年来,选择保育员为自己照顾孩子的父母不计其数。在英格兰,注册保育员是由教育标准办公室(即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统一管理的,在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也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保育员必须在教育标准办公室注册登记,再参加为期六个月的急救知识培训课,还必须由犯罪记录局(CRB,即Criminal
Records Bureau)审核通过,才能取得从业资格。
保育员照看孩子的主要方式是:父母上班前把孩子送到保育员的家里,就像送去幼儿园一样。教育标准办公室会定期上门检验那里的设施是否安全。有的保育员也可以根据你家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提供上门服务。
要找到一个你和妻子、孩子都喜欢的保育员非常重要,同样也非常不容易。你们要选择那些信誉良好的、能够对孩子们都一视同仁的(如果她要同时照顾几个孩子的话)、稳重而又负责的保育员。
不用说,那些不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的保育员绝对不是你们应该考虑的。如果你发现她总是电视遥控器不离手,那么你的宝宝在她家里一定没什么好日子过。
如果你找的保育员能够给孩子一个温暖而贴心的生活环境,你和妻子对她也十分信任,那么多花些钱也是值得的——这才叫做“物有所值”。
托儿所可以接收小至四个月、大至五岁的宝宝,只是,那里的阿姨并非都取得了正规的职业资格。
为了适应职业父母们的工作时间,托儿所每天可提供长达11个小时的儿童托管服务。不过,许多托儿所到了夏天,中午会有一小段关门休息的时间。
选择一家好的托儿所需要花很长时间,有些父母甚至在孩子还没出世前就把家附近的托儿所都打听遍了。好的托儿所都要提前好几个月预订。除了每个月固定的托管费以外,其他你没听说过的费用甚至比托管费还要高。
与保育员和保姆相比,托儿所阿姨对孩子们的照顾也许达不到那么无微不至,但这里就像一个“迷你小社会”,如果你认为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社交能力非常重要,那么这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大部分情况下,人们所说的保姆指的是那种上门照顾孩子、拥有国家认可的专业资格证的阿姨。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活动策划、对儿童的成长发展给予帮助和指导、给孩子买菜做饭、整理孩子的房间、给孩子洗衣服等。
如果列下去,我们会得到一张长长的清单,上面五花八门的项目都属于保姆的职责范围。
对于那些有充足预算、能够负担得起请保姆费用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不仅提供一对一的照顾服务,还能尽量保持孩子原本的生活习惯,因为孩子的饮食起居还是在自己最熟悉的家里。
如果你看过电影《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就会知道一位好保姆是多么可遇而不可求。你得用尽一切方法:发广告、找中介、托人打听……总之,你要睁大眼睛、竖起耳朵,不放过任何好保姆出现的“蛛丝马迹”。
至于费用呢?
在我们细谈“肮脏的”金钱问题以前,我要提醒你:雇了保姆,你就是雇主了,税费、保险费、医疗费和假日补贴都由你来出。
此外,你还要给保姆提供哪些福利?比如随便用你家的车,为她请一位私人保健医生,或是替她报名健身俱乐部?虽然我们还不必为保姆提供如此高端化的服务,但现在的市场行情是:保姆除了每周拿258~328英镑的工资以外,还要拿比这个数字高得多的小费。
请家人照顾
除了找专人或专门的机构托管宝宝以外,请某位家庭成员带孩子仍是大多数英国父母的首选。
不管是和某个工作时间刚好与你错开的亲戚互相帮忙,还是找来自己的妈妈或岳母照顾孩子,请家人帮忙始终是费用最低、最灵活也最安全的方式。
与其显而易见的优势相比,请家人照顾孩子的缺点也不容忽视。
“妈妈,关于您和孩子玩掷飞刀游戏这件事,我们谈谈好吗?”
与家人合伙做生意是引起家庭纠纷的罪魁祸首,同样地,请家人帮忙照看孩子也是。就算你以最温和礼貌的方式向妈妈或岳母提些小建议,最后也很可能以一场脸红脖子粗的争吵而告终。
不过,如果你找来的是一位与你关系极为融洽,又在生活习惯和育儿观念上与你处处一致的家人,那么你的孩子无疑会得到最安全、最贴心的照顾。
弹性工作制
与其费尽心思去考虑以上哪种方式对孩子更好,你倒不如先试着和你的老板商订一种比较灵活的上班方式。只要时间安排得当,你就可以兼顾宝宝和老板了。
发明“周一到周五、每天朝九晚五”工作制的家伙一定不用天天去学校接送孩子。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摒弃了这种死板的工作制度,改为弹性工作制。你可以自由安排每天的工作时间或工作量,也可以灵活调整每周的工作时间。
另外,作为爸爸,你有权与妈妈一样要求更灵活的工作方式。如果老板拒绝你,那就一定要拿出一个正当理由。“别开玩笑了,你是孩子爸爸,又不是妈妈!”在今天,像这样的理由可说不过去了。
如果你的孩子未满六周岁,而且你又在公司里工作超过六个月,那么你就可以认真地向老板提出要求,并有权得到认真的对待和答复。当然,在提出要求之前,你要对公司情况和工作计划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制订出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比如,你的同事当中有人申请过弹性工作制吗?他是怎样申请成功的?你的老板最忌讳什么?你该如何应对?
另外,你要好好琢磨一下该怎么跟老板说,既要让他觉得这件事你经过深思熟虑,并做出了周密的安排,又要显示出弹性工作制对你很重要。你还要让他相信你有能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做到这几点非常关键。
弹性工作制好处多多。它不仅可以省下请别人照看宝宝的费用,又可以增加你陪伴宝宝的时间。你再也不必一下班就飞奔出办公室,好不容易在18:55分赶回家时却发现又耽误了给宝宝洗澡的时间。
过来人的经验
尼克,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们找了一名保姆,可她的表现太糟糕了。她趁我们外出度周末的时候,竟然睡在我们的床上。被发现后,她很快就辞职离开了。
科林,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们很幸运——我们找到的保育员离我妻子的工作地点只有一分钟路程,而且她的方式非常灵活,所以,只要我休息,就可以在家带孩子,当天的保育费就不必付了。
本,两个孩子的父亲:如果你身边有某个可靠的朋友,他的小孩比你的大一点,那真是再理想不过了。那就相当于他已经替你把周边所有的带孩子途径都考察过一遍,你只要向他请教经验,并照搬他的做法就行了。
斯图尔特,两个孩子的父亲:早在我妻子刚刚怀孕时,我们就商量好了将来带孩子的方法:等到我妻子产假结束、要回去上班时,我就辞职回家带孩子(我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在家也可以接些零活儿),做全职爸爸。所以在带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没有太多纠结。
父母急救指南
你可能会觉得我说完度假就说急救,有些不太搭调,但其实并非如此。
去外地度假时,你的小宝宝很可能会因为水土不服而染上疾病,甚至会需要急救。
事实上,即便是在家里,我也建议你掌握一些急救技能。
如今英国有很多急救课程,很值得参加,可一旦小宝宝真的遇到任何意外,我建议你还是马上拨打电话寻求专业帮助。
在婴儿阶段,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症状最终都可能累积成大问题,所以千万不可小视。
除了必须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的事件外,还有很多情况并不需要专业帮助,你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就足够了。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些。
擦伤、割伤、撞伤和淤肿
除了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磕磕碰碰之外,有时候你还可能会遇到孩子擦伤的情况。
这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是否该寻求专业帮助。
我的建议是:如果伤口长度不足一英寸,只有少量或干脆没有流血,而孩子也感觉不太疼痛,你完全可以自己处理。而如果伤口过长,血流不止,或者孩子感觉很疼,建议你还是去做下检查。
如果是割伤,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一看到流血,我们就容易在心理上夸大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一定要保持冷静,洗净双手,检查伤口,看你能否自行处理。
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解决,就先用清水洗净伤口,用消毒药棉擦干(建议你平时在家要准备一个急救箱)。然后你可以在伤口上擦一些抗菌药膏,再贴块创可贴。
如果是淤肿,你可以先用冰袋冷敷,减少肿痛。淤肿的本质是血凝块,肿得越厉害,说明血凝越厉害。
如果淤肿确实很厉害,面积很大,而且过了一天也没好转,我建议你拨打国家健康服务中心的电话。
噎食,或者吞下不该入口的东西
我的天,孩子噎食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景象了!事实上,就连孩子吃东西时吐出来几口都会让父母紧张不已。
在噎食这个问题上,解救时机非常关键,所以最好能在发现情况后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陷入生死攸关的境地,但你必须时刻做好应对的准备。
下面我还会解释一下关节移位和心肺复苏术的流程。如果感觉我解释得不够详细,你可以去买一本专业急救手册。但我的建议是:你最好马上去参加一个儿童心肺复苏(CPR)课程,学习一些比较实际的技能。没错,这些技能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所以也很容易忘记,但一旦用到,你便会发现它确实可以救命,你之前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
我们知道,婴儿大都是通过触摸和品尝来感知这个世界的,他们经常一摸到东西就往嘴巴里塞。
正因如此,每个星期英国就有500名5岁以下儿童因为食物中毒被送往急救中心。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些常备药物,尤其是各种止疼片,一旦没放对地方,被孩子拿到手,后果就会很严重。
虽然如今许多药物都会添加一些苦味剂,让孩子一舔就会立刻吐出来,但这并未成为行业惯例,绝大部分药品厂家并没有这么做,所以一定要记住,把药物放在孩子无法接触的地方。
中暑和脱水
中暑可以致命,小孩子尤其容易中暑。
中暑是由于人体温过高,同时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失效所导致的。当大热天小孩子在户外时间过长,同时又没有及时补充足够水分时,就容易中暑;很多小孩子也会因为穿得太多,或者被长时间关在车里而导致中暑。
当你发现孩子非常口渴、疲惫、腿抽筋、胃痉挛、皮肤发凉时,一定要小心了,这些可能是中暑的早期信号。
如果此时你不加以处理,孩子接下来可能会浑身发热、皮肤变得又红又干、脉搏跳动加速、头晕、头疼、呕吐,直至陷入无意识。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真的!
脱水也有一些很明显的信号,比如说孩子可能会连续6~8个小时不尿尿,总是昏昏欲睡,甚至嚎啕大哭时也没有眼泪,这可能是因为她脱水了。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你会发现她的眼窝开始下陷!
赶紧拨打999,同时想办法尽快给孩子降温,比如说立刻脱光她的衣服,把她放在凉爽的地方,用海绵吸凉水给孩子擦身体,给她多吹风等。
如果情况确实很紧急,需要给孩子立刻补水,你也可以在等救护车的时候给孩子服用一些口服补水剂。
我们开始有些重口味了,对吧?
也许是的,但情况也没那么严重。毕竟,我们这里说的烫/烧伤并不是指一盆热水浇到头上,也不是家里失火,你被逼得要从楼上往下跳那种——事实上,大多数5岁以下的孩子之所以被烫伤,头号罪魁祸首就是热饮料。
我们知道,小孩子的皮肤大概只有成年人的1/15厚。几乎每个星期,就有成百上千名儿童因为烧伤或烫伤而被送进医院。
如果烫/烧伤不太严重,你可以将伤口浸入冷水——记住,千万不要直接放到水龙头下面冲洗!保持5~10分钟,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擦伤口,再裹上一层无菌纱布。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轻度烫/烧伤可能过几天就自动痊愈了。
如果烫/烧伤很严重,且伤口超过两英寸,或者是在孩子面部、手部、生殖器等关键部位,或者是由于接触电或化学品而引起的,我建议你立刻寻求专业帮助。
千万不要试图自行治疗这种程度的烫/烧伤!你只要先给孩子敷上一片无菌纱布,然后拨打电话,等专业救助就可以了。
记住,孩子会对大人的反应非常敏感,所以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受伤,不管伤口有多严重,你都要尽量保持冷静,不要大呼小叫——这样反而对孩子不利。一定要冷静,从1数到10,拿出你的男子汉气概。如果你显得太紧张甚至是恐慌,孩子就会变得手足无措。
此时你内心会体验到一种非常有趣的情感:男人一旦当了父亲,就会非常爱孩子,再加上一种基于本能的想要保护孩子的欲望,你的心里就会经常浮现出恐惧。
过来人的经验
马尔克斯,四个孩子的父亲:当我们有了老二和老三之后,意外就成了家常便饭。
我们喜欢四处旅行,经常去外地度假或者访亲探友。每到一处,我们首先就会了解附近最近的急救中心。我们先后打扰过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急救中心。
科林,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们家闺女18个月大时就把腿摔折了……没错,太糟糕了。她从4英寸的台阶上踏空了,结果扭伤了脚。我们去拍了片子,但医生诊断错误,直到两天后,我们才发现情况非常严重!
尼克,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家老大从床上掉下来过几次,但没大事。老二就没那么省心了,她几乎是急救中心的常客。好像只要她一动,我们就得立刻拨打999。
本,两个孩子的父亲:记得有一次,我老婆在换床单,儿子突然从床上摔到地上。我们立刻冲到急救中心,所幸没有大问题。
……也不能这么说,我想我老婆还是觉得问题很严重的,因为在急救中心的时候,我一直在跟那位漂亮的女护士逗乐……当然,那天回家我差点儿进不了门。
管教——如何度过“地狱两周年”
“管教”确实是一个非常丑陋的字眼,每次一听到这个词,我脑子里浮现的画面就是:一张发青而且被拉长的脸,校长办公室的门,还有米歇尔妻子的咆哮!
作为一位充满慈爱的父亲,我们很难让这个字眼进入我们那可爱小天使的世界——不好意思,要打断一下你的幻想了。此时我必须提醒你一个事实:管教本身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让孩子成长为独立个体的基本步骤。
我们都知道,人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喜欢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都会做一些跟我们不同的决定,都会狂爱我们讨厌的东西,讨厌我们狂爱的事物。
你的小天使也不例外!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开始(其实第一年就已经这样了)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很多决定,可以用很多方式表示不满,可以不用理会大人们的建议,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很多小孩子会在快到两周岁时意识到这一点,所谓“两周岁魔鬼”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千万别误会,我并不是说孩子天生就该不听话,更不是建议大人们都放弃管教,不要束缚孩子的天性。
我的意思是:一旦明白孩子的这些心理特征,我们就不会一看到孩子犯错就大吼“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或者“我早就跟你说过”之类的话,因为你要明白,孩子之所以犯错,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她在尝试着去表达自己,表现自己。
孩子一到两周岁左右,就会突然变得有脾气,会掌握上百种发脾气的方式,还会跟人打架了。有时一看到她胳膊上的牙印,你就会怀疑这孩子到底跟小朋友有什么深仇大恨。
下面我们会介绍一些管教两周岁孩子的技巧,但在此之前,我觉得首先有必要弄明白两周岁孩子的心理,以及导致他们这些“怪异”行为的其他因素。
小孩子天生对变化很敏感,除了疲惫、饥饿、无聊、挫折等因素之外,人生中的很多变化,比如说搬家、度假、新环境或者家里新添个小弟弟等,都会让她不知所措,甚至大发雷霆。
此外还有个性和性格等遗传因素。你是个自大狂吗?你是否经常喜欢唠叨?在很多时候,孩子是大人的影子,是父母最天才的模仿者——这一事实经常会让很多父母爱恨交加,既羞又恼。
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你总是需要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比如说在新贴的墙纸上画大猫,或者拿着玻璃相框四处乱跑等,你不仅要制止,而且要让他们知道,你这么做是出于爱。
在讨论如何跟一个满腔怒火的小孩子沟通,如何平息她的怒火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她为什么会发脾气,以及在什么时候会发脾气。
有些因素是不言而喻的:任何可能会对她造成伤害东西都可能会引起她的愤怒。
大多数家长都会在有外人在场时对孩子表现得特别严格,尤其是家长的父母在场时,更是如此。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英国人比较注重礼仪,另一方面是因为身为父母的我们总是会更在意其他父母的看法,希望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对孩子的家教,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显得没有教养。
抛开这些因素不说,在开始管教孩子之前,我觉得有一些关键问题要先解释一下。
首先要征得妻子的支持。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你对孩子行为的判断正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你跟配偶结成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前面我们说过,小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她可以很敏锐地感觉到父母之间哪怕一些微妙的裂痕,甚至会通过情绪反应来加大这些裂痕——结果对谁都没好处。所以在管教孩子之前,我建议你把妻子拉到一边,跟她商量一种你们都认同的方法。
还有就是要诚实。小孩子的嗅觉比狗还灵,如果你说一套做一套,她很快就会不相信你。所以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要说的话,那就干脆别说。
管教孩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毫无疑问。
相比之下,对孩子不管不问要容易很多。管教孩子意味着你要反复重复同样的话,直到说得你自己都心烦。
此外管教孩子也需要耐心。你要不厌其烦,要有耐心、有决心、有恒心,要严格按照孩子的心理一步一步来。
如今很多家长会在工作时请保姆来照顾孩子,这也会加大管教孩子的难度。在请保姆或者请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孩子时,一定要保证你们理念大致相同。这点非常重要。
避免过激,鼓励对话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你的孩子在一小时里连续23次打碎东西时,就算是耶稣转世估计也无法压抑怒火。同样,当你不小心可能会伤害到他们时,你也会很自然地惊慌失措,像是丢了魂儿。
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一发现孩子跑马路上去了,我就会吓得脸色发白,焦虑像洪水一样在我体内左冲右突,什么技巧也顾不上了。我脑子里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播放新闻里的车祸场面,恨不得一秒钟之内就冲到大街上,把这个小混蛋拽回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孩子解释,告诉她你为什么不想让她做某件事情,或者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就算是对两岁的孩子,这种做法也是更为可取的——你或许不知道,两岁的孩子已经很懂得沟通了。
莫忘好时光
随着孩子长大,惹的麻烦也越来越多。你在跟妻子讨论孩子时,往往很容易忽略她的那些优点,忘记她带给你们的快乐。
一旦你发现孩子做了任何值得表扬的事情,就要立刻大声说出来。让她知道什么事能引起你的关注,会让你开心,这样她以后就会不断重复这么做。
打个比方,如果她偶尔在墙上画了条线,而你对此表示了关注,很快你就会发现家里几乎所有墙上都画满了线条。
当一个人表现良好时,你给予奖励,他便会重复之前的表现——所以我们才会每天早晨跑到上司办公室,猛夸他是多么富有远见,同时虚怀若谷。
顺便说一句:在夸赞一个人时,记得一定要具体。千万不要只是随口说一句泛泛的誉美之词。一定要针对具体行为予以赞美。
另外还要注意:你的奖励形式不仅有限,而且还分级别。每天夸奖小孩子的次数不能太多,多了就不值钱了,而且你的“库存”也会很快用尽。
转移注意力
看,花园里有只狐狸!
我妹妹靠这几个字带大了四个女儿。四个孩子都长得非常健康,其中只有两个在成年后还对狐狸念念不忘。
喜欢动脑子的父母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来避免小孩子发脾气。这句话并不能教会孩子判断是非,也不能教会他们任何新知识,却能非常有效地让孩子平静下来。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你可能需要对这句话稍作修改,比如改成:“看,花园里有两只狐狸!”但就算到了你老得连楼梯都上不动了,你还是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声音和表情
所有人都会在跟孩子说话过程中提高嗓门——所有人!
就算是你见过的最有耐心的父母,就算是圣母玛丽亚转世,都会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偶尔失去耐心。
尽管事实如此,却没有一个父母喜欢这么做——想想看,稍微有一点点人性的父母都不会愿意看到孩子惊慌失措的样子!
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呢?怎么才能既不用冲孩子大吼,又能让她听话呢?
答案是:语气!
语气跟嗓门是一对孪生兄弟,只不过前者更需要智商,不会让双方感觉尴尬。只要运用得当,你就不仅可以让小家伙感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且不用大吼大叫!
如果仅靠语气还不能解决问题,你可以再加上表情——恭喜你,很快就要成为大师级沟通高手了!精准的表情力量极其强大,它不仅可以让你于无声中传达信息,而且不会惊动房间里的其他人。
当然,要想熟练运用表情,你需要反复练习,所以我建议你没事多照镜子,直到运用自如。
我不是说不能说脏话——说脏话也没关系,说吧!
小孩子永远不会重复脏话,尤其不会在托儿所当着阿姨的面说“去你妈的”之类的话。
但这并不表示你的话对小孩子没影响。事实上,不仅有影响,而且很大!
首先,不要说太多威胁的话。如果你总是口头威胁孩子,那么要么你说到做到,要么你就做好心理准备——以后这些话可能会在孩子心目中成为“废话”的代名词。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不知不觉间说很多废话。
“再不听话,我马上带你回家。”这句话你可能一星期会说上98次。
下次你再说这句话时,小家伙心里会想:“不,你不会的。你说了这么多次,从来没有一次兑现,而且也不是我要来参加你妹妹的婚礼的,是你非要死皮赖脸带我来的。我巴不得赶紧回家呢,家里有玩具,还有电视,而且到家之后,你就没什么筹码可以威胁我了。”
<font COLOR="#06年,教育机构家庭链接(Family
Links)首席执行官安娜特·蒙特弗德(Annette
Mountford)指出:当家长用“淘气”一词来形容孩子时,会极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她还指出:大人们应该学会换个说法,免得让孩子们以为自己天生就无可救药,比如说千万不要告诉孩子“你太淘气了”,当你想表达类似的意思时,你可以说“你刚才的做法很淘气”,这样说效果会好得多。
当个好爹不容易啊!
“愚蠢”也是个很让人纠结的词。绝大多数小孩都淘气,有些还会做很多愚蠢的事。但我相信很少有家长会每天告诉孩子18遍她到底有多愚蠢——正常的父母显然不会这么做。
有经验的家长不会告诉孩子她的做法有什么问题,而是会跟孩子交心,告诉她“你刚才的做法让我感觉很难过”。
没错,这听起来好像是在利用孩子的同情心,但无论是表扬孩子,还是告诉她“你这么做让我感觉很难过”,其实目的都是去影响和矫正孩子的行为,所以家长也不用过于自责。
要不要动手
首先声明:我绝不会对孩子动手,这是我的原则,而且也坚决反对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在我看来,体罚本身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但我必须承认,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大儿子只有四岁,所以我也不确定他以后是否会把我逼到违反原则。
好了,进入正题。下面我们看看打孩子会让你在社交和法律上陷入何种处境。
当前的法律明确指出:父母可以打孩子,但决不能在他们身上留下任何伤疤。学校老师绝对不能对孩子动手。虽然很多家长会授权老师“该怎么管怎么管”,但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老师对孩子动手都是违法行为。
<font COLOR="#06年英国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有70%的家长曾经动手打过孩子,而且坚决认为这么做是有必要的。但欧盟各国儿童机构都坚决反对这种做法。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人们对体罚的态度跟对死刑的态度差不多——虽然没人愿意这么做,但大多数人都会支持。
抛开这些争论不说,体罚真的能让孩子变懂事吗?没错,有时体罚确实有效,它不仅能立刻制止孩子的行为,还会让她避免下次再犯。
但体罚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长期影响呢?经常性的体罚会给孩子留下什么阴影?
确实不好说。
一方面,调查表明:三岁时经常被打屁股的孩子到了五岁时就会变得极富进攻性,总是咄咄逼人。还有人指出,经常被家长痛扁的孩子长大后智商会比同龄人偏低。
但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六岁之前经受过体罚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更好,更有进取心,更想读大学,甚至更愿意参加志愿活动!不仅如此,该研究还发现:如果孩子六岁之后还遭受体罚,就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阴影。
还有一份针对家长的问卷调查表明:80%的家长认为体罚既没效果,也没意义。
说清楚了吧?那就好!
事实上,真相谁也不知道。只要法律还不禁止体罚,父母就很有可能会根据本能决定是否对孩子动手。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在没有和妻子达成共识之前,一定要设法跟她做好沟通,体罚之后再沟通毫无意义,甚至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讨论你该如何应对孩子的行为,还没有讨论孩子的行为本身——这主要是因为小孩子的恶作剧方式太多了,我实在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但有几种行为确实值得单独说一下,一方面因为所有孩子都会做出这几种行为,家长也无可回避;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有可能会给周围人带来伤害!
打、咬、推、踢
大多数小孩子偶尔都会向其他孩子发起某种形式的攻击,或打、或推、或踢、或咬——有时还会来套组合拳!
很多孩子甚至会在某个阶段表现出一定的暴力倾向。虽然这些阶段持续的时间都不长,但却足够让家长感觉分外丢人。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大儿子在家庭聚会时把一个小伙伴从露台上推下去,他用力实在太猛,以至于那个可怜的小伙子在空中平飞了六英尺才落地,结结实实地摔了个嘴啃泥。
“哦,我的上帝,我们家养了个魔鬼!”我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他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严重伤害对方吗?
他确实不知道。事实上,他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做法会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在他看来,他只是在尝试一种人际互动方式,并希望自己的做法能够引起周围人的某种关注。
如果大人不说清楚,小孩子会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做游戏,哪怕在你胳膊上留下几个牙齿印,她都不会有任何愧疚。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她长大后一定会变成魔鬼,但身为家长,你还是有义务让她知道,这么做会让你很生气,后果会非常严重。
从严格逻辑的角度来说,要想让她知道咬一口别人会疼,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咬她一口。可我必须立刻制止你。首先,从最基本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本身就违法——哪怕你告诉法官“我只是让她知道被咬一口有多疼!”也没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2008年就有一位母亲因为咬孩子而被判入狱5个月。
既然此路不通,那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平静而坚定地告诉她,刚才的行为是无法接受的。但前提是你一定要说到做到,言出必践。
如果孩子的攻击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常规行为,这时你就要找出原因了。这到底是为什么?新同伴让她感觉不安全了?还是周围的某些变化让她不安了?只有找出根源,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注意跟孩子的沟通,除了能找出根源之外,这种方式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孩子的词汇,帮助她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后每次遇到类似情况,或者有新伙伴进入自己的空间时,她便会设法告诉大人自己的感受。
过来人的经验
杰森,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在家里是绝对的坏人,我从小就是被这么养大的。
我家大儿子绝对是他妈的乖儿子,二儿子对我还不错,经常冲我笑。不知道为什么,两个孩子都有个奇怪的毛病——经常喜欢钻到角落里。这种性格适合在地窖里生活。他们脑子里目前还没有“受罚”的概念,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受罚。
鲍勃,一个孩子的父亲:在是非问题上,夫妻俩之间一定要达成一致,否则麻烦就大了。小孩子天生敏感,一旦发现父母之间态度不一致,他就会马上挑拨离间。
还有,对小孩子千万别虚张声势。如果你说“不”,就一定要严格执行,否则他下次就不会把你的拒绝放在心上了。每次跟孩子说话时,我都会蹲下身来跟他保持平视,但有时也会忍不住发火。
汤姆,两个孩子的父亲:小孩子发脾气的样子简直是人间地狱,屁大点儿事他们都能把天喊塌下来。有时你可能会用一些很可笑的方式威胁他们,比如说“再不老实,我们就取消圣诞节!”记得有一次,我假装给圣诞老人打电话,这让他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我说的是我儿子,不是圣诞老人!
小孩子非常聪明,如果你威胁说要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做,否则下次威胁一定失效。
西蒙,一个孩子的父亲:我儿子生气的时候很好哄。他很容易转移注意力,有时我只要拿一块巧克力就能解决问题了。
和、公益亲子阅读与放养育儿QQ群。为了方便沟通育儿理念和亲子阅读经验,把群按宝宝出生年份区分如下:公益阅读
&03年以前:&;03-04年:
;05-06年:;07-08年:; 09-10年:;11-12年:;孕妇、二胎、非博友QQ群:&;请对应加入,&全部是500人的超级群。线上试读QQ群,按全国分为:东部QQ群:
;&南部QQ群:&;北部QQ群:&;&&西部QQ群:&;&北京读书会:&;微博群: ;&团购QQ群:;&请勿重复加入!请大家互相转告身边的朋友们;欢迎积极加入义工团QQ群:4(需介绍入群),为大家服务!争取更多试读书籍给孩子们看。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请推广亲子阅读,介绍给喜欢阅读的妈妈。
我的更多文章:
( 08:23:14)( 08:20:26)( 11:43:39)( 10:06:35)( 10:05:21)( 09:54:41)( 09:53:13)( 09:12:53)( 09:11:15)( 09:06:2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爸爸育儿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