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材料对临床医学发展的贡献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旗下网站: |
Copyright&2001-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主要学习包括哪些内容?在国内外的深造、就业前景怎么样?
我面临选专业的困境,因此来知乎,我想知道一个全面的答案。教授们往往被限死在自己的方向里了。。。。。。。。
按投票排序
BME是一个交叉学科,是尝试以工程技术的视角去理解并解决医疗中的一些问题。最早吕维雪先生在国内创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时候,是面向医疗仪器的,随着仪器技术的发展已经囊括了大多数医疗仪器和设备以及的研究,后来又包含了面向生物机理方面的基础研究方向。在医疗信息化发展起来后,又加入了与医疗信息化有关的软件方向和信息学研究。在基因技术兴起后,又有一些人在搞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如上,BME覆盖了很多完全不同的方向,这一方面是由于医疗本身蕴含了太多的东西,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交叉学科的无奈。医学中的点点滴滴,与不同的技术和研究结合,就能形成大量的方向分支。不仅是教授们身在此山中,连外部人看来这个学科也是太过分散。别说不同学校、不同实验室,就是我们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方向的博士生在搞的研究几乎没有交集,甚至同一个方向不同侧重点的几个同学做的事情也完全不同,不过仅仅是在基本方法上能有些讨论而已。不同研究方向,深造和就业的所谓前景也不一致。就我的经验,与生物和基础医学相关的研究发表文章更容易,出国也比较容易。而与实际工程技术应用结合的比较紧密的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术能力更强,参与工程项目的经验更丰富,与实际的医疗环境打交道也比较多。以我自己的环境来说,从事的是医疗信息化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把医院诊疗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支持。不消说,对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因此身边的硕士生毕业后大多去了IT公司,有传统IT企业,也有互联网公司。也有些进入了Healthcare IT公司,不过国内的HIT市场还在形成中,很多企业以低水平的价格战去占据市场,因此对研发的投入不多,进入这些公司的IT从业人员相比互联网企业收入要低一些。不过对于博士生来说,由于中国医疗信息化水平的滞后,信息化建设只是处于“吃饱饭”的状态,与国外已经考虑信息共享和数据利用的潮流相差甚远。因此,在现有的项目实践中很难形成理论突破。不过话说回来,医疗IT本身是一种垂直领域的enterprise软件,这个领域本身要创新就面临着enterprise本身形态的制约。另一方面,如果有了医疗数据,利用一些数据挖掘的方法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比如把一些基本的机器学习方法应用在医疗数据上,可以狂发文章。这个方式的优势在于通过大学与医院的合作,可以很容易拿到医疗数据,而这个事情在国外是要经过很多制约的,因为国外的隐私管理更严格。不过,劣势在于国内的医疗数据普遍质量较低,我身边做这方面研究的老师经常抱怨医院数据质量太差,信息的缺失和错误给研究造成了很大困扰。因此,如果你是考虑本科专业,个人不建议选择BME。因为你会发现你要修以上各个方向的老师开的课程,学的杂而不深。而由于这个专业名称本身的含糊性,就业市场缺乏对其认识,很多同学投简历的时候都是因为专业名称而被直接筛选掉。如果是搞研究,也要仔细考虑自己从事的方向。而如果只是想作为一个出国或就业的跳板,那么也需要仔细考虑不同方向对你的目标给予的支持和影响。
先申明,下面都是基于个人经验的个人观点,勿喷但欢迎指错。其实一开始读BME真的很迷茫,而且前人留下的经验又少,所以现在写一点感悟,造福后人,也希望大家多多分享。对于在国内BME主要学什么楼上几位已经写的很详细了,我就不赘述了。本人也是国内某985,BME出生,可以证实每个学校课程设置都差不多,如果学校教什么你就学什么,那你就真的傻了。合适的工作真的不好找呀(我没说工作不好找哟,有脚有腿怎么会找不到工作呢)。反正提早为自己打算总没错。介绍一下本科毕业情况。大概就是,班上会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考研,考研的人中会有半数选择转专业考研(明智的孩子),当然还有一小部分会选择出国,而大多数都会来美国。班里除去以上这些人加考研失败的会加入找工作大潮。但没听说谁凭自己本科学的专业知识找到特别牛逼哄哄的工作。本科毕业在本专业领域混的人要么去大公司医疗仪器维修部,要么在小公司拿着微薄的薪水做研发。还有很大一部分到医疗公司搞销售的。但是尼玛真的甘心本科学了一堆有的没得,然后去卖仪器!! 当然家里有关系的就去医院放射科,帮人拍拍片子,然后勾搭个医生嫁了(推荐漂亮妹子走这条路)。那些跨专业工作的也不在少数,编程方面有天赋的也会去IT界,但是除非你天赋异禀,你真的干得过那么多科班出生的孩子吗?剩下还有去咨询公司的,考公务员的,教英语的,反正五花八门,什么方向的都有,这个时候一定要动员家里所有成员帮你找工作哟,亲。写到这里已经有了结论!1,本科毕业想直接找工作,并且对工资期待值较高的请想尽一切办法转其它专业。 倒不是说CS工资高就一定让你们全部转CS,还是要结合自己兴趣加特长加社会需求综合考虑,在走向社会之前,多武装自己,但是BME不是一个好武器。2,想在国内读研究生的孩子也请你们转成主流专业的,比如CS和EE。投简历你就会发现专业名字还是很重要的。3读博士的倒是可以考虑继续在BME读,但是一定要去国内TOP的学校呀呀。4 国内BME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还是,慎入!世界上那么多美好的专业,多看两眼吧。下面谈谈出国,个人觉得出国读BME适合以下几种人:1 对BME及学术充满热情并且脑子特别好使的弟弟妹妹请赶紧考完GT滚来美国读博士。在这里你会享受世界一流的科研环境,花不完的科研经费,如果你每天都在实验室不嫖不赌不泡妹子,那么你还会发现,每个月2000刀的生活费也是怎么也花不完呢。2如果你纯粹想出国,那就来吧,BME MS相对CS,EE是比较好申请的。当然硕士毕业不好找工作也不要怪姐姐当初没提醒你。3本科学的医学专业的小朋友,来美国再读个BME的PhD没有学费,学校还养你。以后毕业就是MD 加PhD模式,分分钟混入医生律师上流社会。有机会再分享在国外读BME的具体感悟。最后来点总结吧。其实抛开什么工作,工资,BME真的是engineering界最高尚最人性的有木有。虽说学的东西有点杂,但是知识量也是扩充不少。最近十几年BME一直遭人嫌弃也是因为找工作的问题。其实,在我看来,作为一个交叉学科,BME的存在是有合理性的,因为现在这个社会,一个很存粹的东西已经很难发展了。无论是人还是学科都要学着从别的地方借鉴。但是请注意,这里是借鉴,那么意味着,还是得要有主业的,就是在精通一个领域的基础上,还懂别的东西。千万不要天真的认为每个都懂一点就能怎么怎么样了。如果想让BME成为你的优势,必须是你硬件做的好,而且你还懂医学。你编程编的溜,还知道医疗产业的具体情况。这样的人才分分钟被抢光呀。如果你只是每样都懂一点,那请问你作为一个healthcare公司老总想招数据分析师,你会想去招一个每样都懂一点BMER,还是宁愿找一个一心一意编程的码农?什么都懂一点是人家CEO的任务,你的任务就是用你有限的专业知识去实现CEO给你定的目标好嘛!但是你想想,如果你编程也很刁,对Healthcare行业也很懂,这个工作机会不是你的难道还是那个只会编程的傻小子吗?所以说,不要怪BME,怪只能怪学校的课程设置,怪你自己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学校,怪你没有掌握以后要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再举个例子,那些搞全能的,比如铁人三项的运动员,每个项目拿出去比都是能拿冠军的好吧。你以为他们真的是跑步跑不过世界冠军就搞别的去啦。幼稚。所以,现在你要做的不是抱怨BME,而且真的去掌握企业需要你掌握的技能。不要问我怎么学,这个社会,想学什么还用的着学校老师教吗?而且如果学校老师教的了你,他们自己早就去业界赚钱了好吧。所以亲们,赶紧找到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往下挖吧!下面辟个谣,当我还是一个天真无邪浑身都是正能量的本科生时,我就特别相信网站上写的东西,比如下图就是当年我看到一个。请注意,这篇文章说,在美国就业市场,BME被排在第二,CS被排在第三。你就想象一下当时姐的心情,只想赶紧去美国挣美钞有木有。现在只想说,are you sure? 来美国之后,我确认了很多事。其中一件就是,BME的市场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在这个疯狂的互联网时代,怎么会有比编程更吃香,拿钱更多的工作呢!工作是有的,好工作也是有的,但是真的和上表表述的差别太大。现在只恨自己当年太天真。没有充分做好调查,多问问过来人。也许这个数据对美国人真的适用,对国际生还是呵呵。所以请大家不要随便相信别人。
----------------06/15/2015 New Update-------------到美国马上整两年了。一直很想找个地方update一下也算总结一下我所在13fall Cornell BME所有中国大陆学生的出路。算是给我们自己一个交代,也给后面的人一个参考。13 fall Cornell BME Meng是一年的项目(可延期成一年半),一共十二名大陆来的学生:A:国本,美国念博士,两年后拿到硕士学位后退学,工作一年来Cornell 念BME MEng,一年,后直接继续在Cornell BME读博。B: 美本,美硕,之后来Cornell,一年毕业,男朋友美国人刚刚结婚,不久前在纽约找到某研究机构research assistant 工作C: 国本,一年毕业,不久前在San Diego 找到工作,转行做数据库相关,公司招聘时招了十几人进行培训约一月,最终留下四人。D: 国本,一年毕业,后一直留在Cornell做research,第一次申请博士失败,准备今年继续申请。E: 国本,一年毕业,之后一直留在Cornell 做technician,边修课准备MCAT,现在申请pre-med school为最后申MD最准备。F:国本,一年半毕业,后申请Phd成功,将继续在ufl读PhdG:美本,一年半毕业,回家继承家族事业H:国本,一年半毕业,G女朋友,一同回国I: 美本,一年半毕业,回国做投资consulting 相关J: 国本,一年半毕业,前不久找到工作和女友一起在波士顿K:国本,一年半毕业,前不久在国内找到工作即将回国。L: 本人,国本,一年毕业,在Cornell做一学期technician 后在湾区找到工作,做电生理相关仪器研发---------------------------------------------------------------BME是一个跨度非常非常大的专业,就像上面答案讲的,同样在学BME不同方向很可能都不知道对方在搞什么,完全没有交集。BME简言之就是利用工程解决和医学有关的问题。工程手段包括电子,材料,机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BME跨度会那么宽了。我所了解的研究方向包括材料,神经,心血管,成像,影像等。具体国内外大学的研究方向题主可以单独去各个学校的网站看BME下面老师的研究方向就了解了。在国内不同学校的BME的侧重点不同,也就是优势不同,比如我本科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偏向光子学(因为国家光电实验室),东南的生医偏医学影像、纳米。由于各学校生医优势不同导致课程的侧重也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会涵盖有机,无机,细胞生物学,生化,解剖生理,数电模电,工程制图,信号处理,单片机,C语言什么的。总之生物相关,工程相关的课程都会学。但我认识的BME学生面临的最大困境也在于此,因为学的太宽了,每个方面注定都是知道一点点但不精,不知道怎么用,所以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的状态。所以建议本科真的不要以BME作为起点,选你喜欢的单一专业作为起点,比如想做仪器,喜欢电子就去读ECE或者应用物理,喜欢材料就直接读材料,然后到大三大四的时候开始做生医相关的研究,这样可以保证你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又进入生医这个行当。前景方面,如果要做研究,基本上实验室的东西都偏向基础科学,回归生物相关的概率比较大,具体研究方向可以自己去查。就业其实不太乐观,原因就是我上面讲的生医的学生什么都学以至于什么都不精,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我本科同学,以及在美国Master的同学做的比较多的和本专业相关的是医疗仪器公司的field engineer或者support engineer,美国这边也有一部分做质量检测的。另一个大头就是医疗器材公司的application engineer。至少我个人觉得读了这么多出来只做这个有点委屈。在美国这边导致这个结果的另一个比较大的原因就是FDA认证。做医疗器材相关的公司每出一个新产品,或者改进一个产品都需要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重新认证,获得认证是一个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的过程。所以每个公司都不太喜欢更新产品,导致研发缓慢,需要的研发人员少。其实国内基本也是这样的情况。但我个人觉得有意思又喜欢就一直在这个坑里没有跳,周围很多人跳到ece和cs的同学,没跳的几乎都读了phd。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BME的,感觉如果本科学这个要非常用心,尽量多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方向。做到“杂而不精”都是很难的。
好多人问我美帝读bme怎么样?以及怎么改行到金融?这里统一回复下:某学姐zju的bme本科,杜克bme研究生,因为工作压力,现在打算读第二个cs的研究生了。近些年也经常有听说申请上bme研究生后,基本只修cs的课程,然后用了三年最后拿cs研究生学位的。你们感受下...其实改行搞金融就去申请金融工程的项目,工科生还是很有优势的,或者去考证,证从和cfa什么的,还有就是找实习刷简历。当然,重点是大学需要比较好,这个最关键。update at 这篇文章是两三年前写的,现在回头看,太泛了,象牙塔的味道。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吧,写了这篇文章以后,先后去了两个实验室,一个是做脑机接口的,一个是开发医疗软件的,后来又去了某医院设备科实习,然后加入了一家脑控设备创业公司写代码,总的来讲,在积累了些这个行业的基本经验,见过实际情况以后,已经决定要离开了。现在已经在证券公司搞了一段时间生物和医疗设备相关的股票研究,即将去一家投资公司了。为什么我会做这样的决定?首先,我送给所有还在读生物医学工程的人一句话:本科千万别学BME!本科千万别学BME!本科千万别学BME!重要的事说三遍!已经本科在读BME的,有条件就辅修金融或者计算机,没条件的就研究生转过去。有些人会说,不对啊,医疗行业不是大家都说未来看好嘛?什么美国工作薪资排名也说BME的人工资好高的?bullshit! 医疗行业好和你学BME有什么关系!以前是房地产的时代,你有见过搬砖的发家致富吗!淘宝火的时候,大学一窝蜂开电子商务专业,现在呢!!!这个行业好和你学这个专业有什么关系!!美国我就更不吐槽了,美中国情能一样嘛!美国的医疗体系占了多少GDP,医生哪个不是肥的流油,中国的医生呢,医患关系呢!!!本科读BME害死人,身无一技之长!还吹牛说自己跨领域,见多识广!!以后去设备科养老哭死你!如果是打算做科研,那读读BME也还行,也只是勉强不能算坏选择的那种选择好嘛!update at 一、工程是什么?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简称BME)是一门由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是多种工程学科向生物医学渗透的产物,是运用现代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防病、治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的学科,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生物医学工程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与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发展非常迅速。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5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医学电子学联合会,1965年该组织改称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联合会,后来成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工程学除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外,还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前景非常广阔,是目前各国争相发展的高技术之一。[百度百科]其实BME就是一个所学庞杂,涉及生物、医学、信息、电子,起先在美国是博士的方向,后来美国市场有需求,就下放到本科,但目前在中国还比较冷门的专业,当然“有识之士”都认为很有前景。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让我们来看像浙大这样的老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名校,一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些什么课程,才能达到会解剖青蛙,给人治病的同时又能码代码、修电器。二、科研学术在这里看看这个专业的相关研究情况。1、首先是国家。先选两个比较著名的国外科研方面的数据库 web of knowledge 和ieee输入biomedicalengineering进行检索。
取两者前十重合的国家,看得出来,这个方向上成果比较多的国家有美、中、加、英、印、日、法七个国家,而前五重合的就是美和中了,当然,但就论文数,最多的美国比第二到四加起来还多。在这七个国家里,五个发达国家并不让人意外,美国的医疗体制臃肿庞大世界闻名,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May 2012 National Occupational Employment and Wage Estimates[2],前几个几乎都是和医疗相关的职业。而日本的老龄化趋势也很严重,所以医疗领域同样是政府与民间企业致力的方向。
2、其次是机构。这次在web of knowledge搜索。从研究机构来看,除了排在10、11的两所新加坡的大学,和第三位的中国科学院,底部的浙江大学,其余基本都是在美国的大学。新加坡的几所工科大学,BME专业很强基本也是业内共识,和1中的图谱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之所以强,不仅仅是因为有水平很高的机构,更是因为这样的机构相较于别的国家数量上也有极大优势。顺便说一句,MIT真的很强,我在做SRTP(即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时候,跟着老博打打杂,实验室的课题就是从MIT的一个成果里得到的灵感,并进行发掘。3、国际上生医的热门研究方向。生医专业热门的几个研究方向是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计算科学等,不过主要还是在工程和材料这一块,医学成像、计算技术等还比较新,做的人也比较少。看下图。4、谈谈国内的生医专业科研情况。这一次我们在万方上进行数据分析,以下是万方的数据库里每百万份期刊论文“生物医学工程”的命中数。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在2003年的时候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突然火了一阵子,主要原因是因为“非典”就发生在03年,国家特别重视医疗方面的事务。也就在200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国家科技部在拟定“十五攻关专项”中第一次将“医疗器械发展”列为专项。至于之后,就冷清了。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在2003年的时候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突然火了一阵子,主要原因是因为“非典”就发生在03年,国家特别重视医疗方面的事务。也就在200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国家科技部在拟定“十五攻关专项”中第一次将“医疗器械发展”列为专项。至于之后,就冷清了。
那就地区来说,中国哪些地方集中了生医的科研力量?我们来看从图中看出,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成都、北京、烟台、三亚、香港、吉林。对这个结果,我只能评价为亮瞎双眼,看来IEEE是不能再相信了。
5、这里附上一张科研的发展情况,虽然万方上显示国内的研究有下降的趋势,不过其实国际上的文章数量还是在逐年递增的,但从比例上讲,相对于别的热门专业,增加的速度并不乐观。三、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产业的现状与前景1、国际情况
据欧盟医疗器械委员会的统计,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整体GDP增长速度,医疗器械市场相对全球整体经济而言,发展迅速。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美国、西欧、日本占据绝对领先优势,其中美国稳居行业龙头地位,排名前25位的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额合计占全球医疗器械总销售额的60%。
医疗器械行业整体销售收入在全球占比这份是来自经济观察网的以监护仪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表,事实上大部分医疗仪器都符合这个分析,即发达国家(同时也是老龄化严重的国家),生物医学工程中的核心内容,即医疗仪器技术先进,功能多样,普及率高,然后是中印、拉美、俄罗斯等国,有市场、有需求,没技术,大部分高端仪器都是从发达国家(最主要美国)进口。2、中国情况。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比较复杂,可以先看几份比较老的数据。以上四份数据反映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核心——医疗器械的一些特点:(1)发展很快。得益于国际上的巨大需求提供了大量的订单,国内医疗卫生改革,基层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及老龄化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等原因,这个产业一直在快速增长,一年能达到21%。(2)高端靠进口,出口的目前主要是低端产品,低附加值,像医用耗材、按摩器具、常规设备等中小型产品。(3)行业在进行兼并重组。以前小企业很多,门槛也低,但挣钱不多,而年营收上十亿的大企业就几个,做不了高端设备,这几年大企业都在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4)农村、基层的医疗仪器,以及类似家用的医疗产品等近几年需求很大。有一次我去飞利浦的公司参加宣讲会,飞利浦产品研发部门的人就介绍了这个情况:国内医疗卫生改革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在中西部及东部贫困地区的乡镇医院建立农村卫生服务网络。飞利浦(中国)认为这是一个大机遇,一直在致力于发展这一块的市场。3、行业主要企业。(1)国外的大企业主要是美国GE、德国西门子和荷兰飞利浦等几个,还有像欧姆龙这样的日资本土化企业(楼主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旁边就有一家欧姆龙的工厂,生产环境十分恶劣,可以负责任地说,像这样不注重生态效益的企业,迟早会出问题的)。这里重点谈谈飞利浦(PHILIPS),上2012年的飞利浦报表里的几份图:飞利浦1891年成立于荷兰,全名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是做灯泡起家的,到现在业务分成三大块,医疗、照明、优质生活,所谓优质生活,就是从耳机到空气净化机,只要飞利浦研发部门开发出来能挣钱的,又和照明、医疗关系不大的,就归类到里面,以便于管理。飞利浦原来也会生产消费电子产品,像平板、手机、电视等,后来因为竞争不过美中韩的企业,相关业务都卖了。从报表里面能看出来,飞利浦业务主要在美国和西欧一块,所谓的成长型市场是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虽然美国和成长型市场的发展喜人,但受欧洲经济疲软的影响,整体销售上升并不明显,只有4%,总共有248亿欧元。而医疗保健是飞利浦最重要的事业部,投入了最多的资金进行研发,也提供了最大的销售额,照明业务虽然同样列为飞利浦的重要事业部,但还是排在第二位。光是从飞利浦一家公司的报表,就能看出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还真是有前景。这里还有一个小感慨,做女人还真不容易,基本不用想到高层了。(2)国内龙头企业目前主要是深圳迈瑞、东软医疗、乐普医疗、万东医疗等,主要生产基层产品的有新华医疗和鱼跃医疗,产值基本至少几十亿人民币,另外还有像浙江大学医学仪器有限公司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有个高校名头,但效益只能说呵呵。这里我主要谈谈迈瑞(坑死爹了,中国企业偏偏美国上市,英语资料看得爹泪流满面)。惯例先上图(单位百万美金):
这里可以看出增长速度有多快,净收入每年涨接近20%,销售额每年涨接近30%,公司发展得极好。当然,和飞利浦营收主要来自欧美成熟市场不同,迈瑞的主要营收来自中国和新兴市场(CEO的公开信里提到中国和新兴市场提供了80%的销售额)。另外,生命信息监护与支持(PMD)、体外诊断(IVD)、医用影像(MIS)是迈瑞的主要产品领域,生命信息监护与支持占主要部分。从这两幅表里能看出来,迈瑞的研发的成本、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居然会三者接近齐平,员工也以制造业为主,凸显了中国企业在这个行业里还处在低端的现状,研发力量也没有像飞利浦一样是投入巨资的。
最后来看一下迈瑞的财富,固定资产18亿美金,市值40亿美金,很值钱啊。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形势1、总体形势。这里我们使用一个网站的数据。
数据让人无法直视,太惨了,想要工作与专业对口,基本只能考虑去一线城市,而且薪资也低得令人发指,应届毕业生3000,工作了一两年平均5000。专业对口的那些人要么是留在高校搞科研,要么去医疗仪器公司搞研发,最惨的就是去医院设备科养老的了。而事实上,现状比这个惨多了,因为即使是像浙大这样的老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名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也远低于50%(后面会提到)。那些不对口的去干吗了呢?考公务员、转行搞IT、做手机、修仪器仪表、搞销售、去银行,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也是因为本科所学的东西比别的专业要多很多,所以虽然难精,但还是很博的,什么都能插一手。
下面来看一份工科专业的就业情况排名图2、重点院校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情况,以浙大为样本。浙大2009级BME本科生共86人按期毕业,高年级延至本级1人,低年级提前毕业6人;因此,2009届实际毕业生93人。保送和考取外单位的很多都已经不在BME方向继续研究了,转到金融、法学、软件一类的专业去了,而出国的大部分去了美帝,也有一部分人是转专业的情况。再来看就业的那36个人的情况。真是坑啊,那灵活就业的7个人不止有创业的,也有失业的啊。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这些人的情况,贴出几份浙大校方的不完全统计图,先上本科的。可以看出,从会计师到网络公司,从儿童医院到银行,毕业生就业情况五花八门。我们再来看硕士的。硕士的就业情况较本科生稳定得多,基本集中在高科技公司,主要有医疗仪器、电子技术、网络应用三大块,毕竟读了几年研了,估计是决心要在这个领域混了。下面再来博士的情况
博士较硕士倒是又多了几条路,譬如考博士后和到高校当老师,让人泪流满面啊。五、总结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非常高端、对社会贡献巨大、未来一定会非常有前景的专业,这是毫无疑问的。譬如说我以前做的一个方向——光基因技术(optogenetic technique),用光线刺激大脑研究大脑机能的一门技术。虽然现在还停留在给老鼠开脑装光纤,然后每天虐鼠,用光线刺激让老鼠乱跑,最后把大脑取出来研究的水平。事实上在美帝等发达国家,生物医学工程现在就是一个热门专业,优秀学生挤破头要进去。虽然这里面有这些国家福利好,发展水平高,医疗体系存在很大体制缺陷,医生和医疗公司收益太高等一些问题,但现在的欧美等国,大体就揭示了十几年、甚至几年后的拉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情况。最后,文末再来总结一下现在生物医学工程在中国的情况:科研没亮点,就业呵呵,但创业却是正当其时的。
这个贴里自己人好多…… 一眼扫过去各种浙大生物医学工程,留个名。
看了大部分讨论都是和医疗仪器,医学成像相关偏向工科的方向。其实再生医学也是生物医学工程一个很热门的研究和创业方向。研究主要包括干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等等。本科学生物,医学,化学,材料学的同学可以考虑留美读此类方向的 BME 博士。
都说本科不该读这个专业,其实也许就不该开这个本科专业,读个医学还要五年呢,生物医学是电子学和计算机都不能少的,四年的确太短,加上中国教育中很多无用的科目。本科读这个有一个好处,可以培养广泛的兴趣。
补充一下,BME确实是非常interdisciplinary。仅仅就医疗仪器来说就包罗万象,例如诊断仪器中的imaging就有X-ray, CT, MRI, Ultrasound, PET, SPECT等等,另外还有部分光学的手段。每种仪器都综合了各方面的知识,从物理、生物到机械、电子电气工程,再到数据处理算法、编程,没有PhD那种程度恐怕难以做研发。当然,即使是PhD也只是专攻其中的一种,我见过的BME Professor们多是物理或者EE的PhD出身,通常组里都有些生物或者医学出身的PhD or Post-doc,与医学院的faculty们合作也比较紧密。理解题主的纠结,只能说这要看自己兴趣了,有机会可以和行业内有多年经验的人聊聊或者自己选一些概述性的课了解下——尽管有可能使自己更纠结。Good Luck!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名词解释百度百科中有词条:,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生应该了解一下概念。简单来说本学科设置的目的是用传统工程技术的手段解决医学,人体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对口的产业为医疗大健康,对口的行业为医疗器械行业,还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机构,例如苏州中科院医工所等等。由于本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强,涉及电子、计算机、机械、材料等基础学科内容较多,另外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对口大型企业数量较少,学生就业方向较分散,国内本专业以偏电类方向较多(医学仪器、设备),有较大比例数量学生转入电子通讯行业,能力强者如华为、中兴等。另外由于各种原因进入其他行业就不提及,每个专业都有不做本专业的人,例如公务员,因为行业原因,生医的比例可能会高一些。提高公务员顺便说一声,国内招收对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公务员岗位不多,就我所知基本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下属各省市局及相关药监系统的医疗器械监管部门,还有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生物医疗器械产品部门。剩下的学生基本进入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医疗器械企业相关领域,也是本专业对口的行业方向。对于医疗器械,百度百科也有相关词条:,本专业学生也该详细了解一下(百度词条仅供科普,勿纠结学术专业性)。相信看完医疗器械词条你已经对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品类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结合自身专业所学的数模电、单片机、工程制图、c语言、C++、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等你依旧不知道未来去什么样的企业,企业什么样的岗位,那是因为你还不知道国内医疗器械有哪些类型的企业,企业内部会设置哪些相关的岗位。对于医疗器械产品,小木虫医疗器械板块有一个简单的分类可供参考:,每个产品类型领域都有领头公司,这个可以百度从各大行业门户网站得知。医疗器械是个很大的产品总类,不仅仅是GPS-通用飞利浦西门子等大型影像设备,如深圳迈瑞领头的监护测量测试、体外诊断试剂和设备、世界最大医疗器械公司强生医疗领衔的外科手术设备和骨科医疗器械、心脏心血管领域巨头美敦力医疗和波士顿医疗、国内的心血管植入介入上市公司北京乐普医疗,上海微创医疗,深圳先健科技等等(不胜枚举就不举了)。对于一个成熟的医疗器械公司,可能设置研发部、生产部、市场部、临床法规部、质量部、售前售后服务部等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相关的岗位。对于在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生来说,我们接触的都是基础技术学科,但工作后并不是人人都是技术开发人才,技术开发人才根据公司的产品类别不同和自身的技术特点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技术方向:有源产品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机械设计、系统集成等等,无源产品的材料设计、机械设计、临床应用和各种工艺设计等。相对来说,医疗器械市场部门和售前售后服务部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数会多一些,因为入门门槛低一些,公司销售部门的人员需求也较大,且国外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大多数研发设计部门设在本国,在国内主要开展市场销售和维护工作。临床法规和质量体系是本专业学生不太了解岗位,很少有学校设置这方面的课程,国内最全面的应该是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院的学科设置,却是在医疗器械企业举足轻重的部门,贯穿着公司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入这两个领域也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就职渠道,有志于进入该领域的同学应该先了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注册的知识。
已经出国的人说句话,东南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很不错,建议报本硕连读
平心而论,BME是个很好的专业。首先,本科四年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可以在研究生阶段继续钻研那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没有太大认识,就找到个方向工作吧,就想上面回答的从工程师到银行再到医院都有,看你想从事的了。其次,读研我觉得就是“一条道走到黑”(千万不要因为我这句话后就不选择读研啊,LZ就是在苦逼研究生中,这回答应该不会被老板看到吧。。。),不管是跟着老板还是自己选择方向,走下去就好咯。最后,祝所有BMEer喜欢自己的专业,有个更好的发展~~
我来用一个最直观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吧!本人国内985高校毕业,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现在读研一,主要方向是航天领域的制导与控制!很神奇吧?来说说我们班毕业的其他同学做什么去了。
三分之一国内读研,当然主要还是BME的各个领域,比如医学影像,神经工程,心电、血糖等检测仪器,还有质谱仪等做微量检测的。
另外其他有测控方向的,通信方向的等等。
另外呢有个主流方向那就是出国留学,当然主要呢还是去美帝,据说BME在美帝很吃香。学的专业就更是五花八门了,有生化分析的,医用材料,脑电分析,脑与认知之类的。
剩下的呢就是工作的咯,有去华为做硬件测试,软件测试,有去一些小的医疗器械公司做开发的,也有转行的,医药销售,策划之类的。
从毕业去向我们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仅考虑从事科研技术岗位的,真的是电子、计算机、信号处理、材料,生化等等领域。
就从我自己的感觉而言,就是什么都学,但什么都学的不够深入。这个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在于学习涉及各个方面,当然各个学校的专业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我们是在精仪学院,所以就会侧重仪器方面,而清华的BME是在医学院,侧重点当然有所不同,回来说优点,学这么领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一个方面,并深入学习;缺点呢也显而易见,学的都不深,就感觉像什么都没学,什么都不会,这也是好多同学就业尴尬的原因。
以身内容都是我结合自身的一点拙见,谢谢!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利用工程手段解决生物医学复杂问题的交叉学科。近年来,身边同学的就业情况(研究生以后本人学的是医学信息学方向):1、本科同学:
销售:强生、辉瑞等医药公司、飞利浦、西门子等医疗器械公司
工程师:飞利浦、西门子等医疗器械公司售后工程师,二甲、二乙医院信息科、设备科
打dota+创业:2009大神
直接辍学,回去高复。。
公务员:面向医学工程专业的很少,一般只能选不限专业的
还有一些国内医疗相关的大小公司,部分也不少同学只能回家托关系找工作
更多的同学选择出国、或在国内继续深造。2、研究生同学(主要是偏软件方向的):
研发:华为收走一大批,大牛就去网易、BAT,其他还有微策略(测试)、飞利浦、西门子、虹软、联影等
销售:强生、辉瑞等医药公司、飞利浦、西门子等医疗器械公司
工程师:飞利浦、西门子等医疗器械公司售后工程师,三甲医院信息科、设备科3、博士生同学:
研发:华为对博士政策不错,BAT对博士与硕士一视同仁
留校:面临各种海归博士的冲击,名额很少啊
去别的相对较差学校:听说待遇不怎样,竞争很激烈
延毕or待业。。。
作为大二BMEer我就想哭诉一下。这个专业在我们学校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里面,大概五年前它在计算机学院里面,再往前五年它在生命科学院里面。反正算一算你就知道,什么专业热门学科带头人就把人领到这个专业去搞一搞。专业课有和通信学院一样的,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数电、模电、微机原理、概率论,不一样的专业课有医学电子线路、解剖与生理、医学图像处理,以及若干专选课……我觉得挺好的,好好学的话有几个学长专业课不比通信的学得差,再加上还会基本的解剖知识和医学仪器的原理,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出国都有优势一些,当然没学好不能怪专业不好,你说是吧。反正一个专业就一个班三十个人,略萌,班导师整天盯着,师生比例高得不像话。前提是不要把这个专业的重心放错,电子信息方面学好是大前提,还没接触研发但是周围有同学跟着研究生做一些项目,医学和生物方面的知识只是补充,重点还是信号处理和电路方面的。总而言之我是挺很喜欢这个专业的,虽然专业课学起来好想哭,不说了滚去复习。
额。。。看了你的第二段话,我就想知道你是哪个学校的?
BME基本可分细胞/组织工程,生物力学工程,图像处理和医疗仪器。细胞/组织工程比较偏生物,做实验很多,生物力学工程其实还是做力学。最好就业的应该是是图像处理和医疗仪器一类,既可以做本行,可以改行做码工。
大二狗看的想哭。。。。
我读的本科专业正是生物医学工程,目前大三。国内开设这个专业的大学非常少,知道的人也很少。每次跟大家说明我的专业的时候,总会被问到,你是学生物的吗?!要学解剖吗?!要读五年吗?!本身这个专业的名字就很有迷惑性(当年这是最后一个志愿,随便挑的orz),于是现在我直接介绍说,我是学医疗器械的。。。我们学校为例。真正学了些什么东西呢,这个时候你就能明白什么是交叉学科,那就是什么都要学!!高数大物就不说了,第一条支路: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第二条支路语言类:汇编、c语言、c++、数据结构、matlab、linux语言。第三条支路硬件类:电分、数电、模电、医学仪器原理。第四条支路其他类:模式识别、医学图像处理、传感器、超声技术、医学成像原理、建模、法规、dsp设计。大家也看到啦,学的很多,不过课堂上讲的都很简单。刚读这个专业的时候大家都非常迷茫,听师兄师姐们说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又难学。老师呢就不断给我们洗脑,这个专业是朝阳产业,国内很多医疗仪器都是进口,我们身处的地理位置又好(深圳),国内发展前途光明。大家被洗脑洗得挺开心的,从此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事实呢也确实如上段所说,前途很光明。可是不属于本科生,我们能做什么呢,如果想真正做东西就去考研吧。本科毕业还真做不了什么,软测硬测、法规,其他方面我们还真没什么优势,要么你就另寻出路转行。相关企业很多,GPS是国际巨头,国内的有迈瑞、理邦、新产业、蓝韵等,大部分是中小规模。
我现在本科BME, 在实验室设计组里PET/CT的power supply之后还要帮着做imaging processing和electric design。像这种交叉学科,其实可以进实验室,问问学校的graduate students或者上graduate的课多做了解。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生物和物理double, 但当我学到 phylogenetic tree的时候我觉得生物实在是不适合我。 之后学校的一个BME的prof当选了工程院院士, 看了她关于drug delivery 的研究, 发现BME这门学科很有趣。最后入坑到现在。关于过于学科过杂和浅的问题,现在lab里做电路,机械,图像、信号处理的prof/postdoc都有,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出过什么问题。BME,在我知道的范围内,至少有protein engineering, synthetic biology,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drug delivery, Osteopathic engineering,computational biology, biophysics,imaging等等。
实习的话,不同时间面了两个,第一个因为改专业忘了重新提交I20结果OPT出了问题。 最近因为在实验室习惯了松散的时间安排,所以拿到了做与singal processing相关的实习虽然口头上说不想天天堵车(其实公司有shuttle, 只是因为懒)所以还是去没有去。明年...明年要去参加igem。果然我还离进公司有段距离。补充,我进实验室是因为从学校申了一笔funding,美国很多学校都会给本科生funding,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比较自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