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曾发行的纸币完全可以解决铜钱问题,不用发行纸币。

点击(7788)
博文分类(357)最新博文博客存档
大宋货币战争:秦桧借理发解决钱荒难题(组图)
12:47 &《清明上河图》宋代纸钞:交子  宋朝的政治军事形势 乃至岳飞的北伐 无不与货币相关  史上那些货币  我们读《水浒》,其实也是读货币的流通,英雄豪杰的理想人生境界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称金银。吃喝之余,少不了要有手头把握海量货币的乐趣。好汉们最爽的举动除了打抱不平,就是拿出一锭银子,砸在柜台上,大吼一声:小二,上酒!宋公明之所以被称为“及时雨”,就是因为他把货币带来的便利,输送给穷人和落魄的好汉。谁让我们享受货币的乐趣,谁就是我们的老大,所以宋公明成了好汉们的头。  《水浒》讲的是宋朝的事,宋朝也是一个货币的时代,成败兴亡都系于它,今天我们且进入宋朝的金融体系和货币市场看看。  文/刘黎平  引子:秦桧借理发解决钱荒难题  南宋初期的京城,忽然发生钱荒。不知道是南宋王朝的央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还是战争形势吃紧使然,市面上忽然流动性匮乏,各大钱庄资金头寸开始吃紧。钱庄的伙计们都背负着沉重的纳储任务。说不定还出现存款送礼,存款返现等手段。  一个偏安的王朝,被货币苦恼着。  怎样增大货币流量,把现金给逼出来?这个难题不是军事奇才岳飞所能解决的,任务落到了内阁首相秦桧的肩上。秦桧是奸臣,奸臣也是能臣,起码看上去是能臣。秦桧可能运用了大量符合金融学原则的举措,然而收效甚微。某日,秦首相摸摸头上发,哎呀,长了,也白了,白发三千尺,只为货币愁。该理发了。  借理发师传金融消息  内阁大院里有理发厅,秦桧叫来一个理发师帮自己打理头发,剪刀声里,秦首相还在思索着货币。理发师也纳闷:领导在思量什么烦心事呢?打理完毕,秦桧的眉头舒展开来,他看着理发师,似乎是在黑暗中看见启明星,然后,亲手拿出一张五钱的货币给理发师。当时理发时价是两钱。理发师正忙着找钱,秦首相慈祥地一笑:“不用找啦。”理发师正要谢,秦首相又低声说:“师傅啊,知道我为啥不叫你找钱吗?”消息来了!理发师竖起耳朵听。  秦桧于是发布最新货币消息:“千万不要对外头说,宫里传出密旨来,我们现在用的货币,过几天就不用了,还不如早点用出去。”  一场最新货币动态新闻发布会就在理发厅完成了。信息的第一个接受者――理发师,成了秦内阁在民间的消息发布人,他立即将秦内阁的意思传达给自己的“刀下客”,“刀下客”们又传给桌上客,桌上客传给坊间老友:最新消息,据秦内阁理发厅消息人士透露,现行货币不日内将实行大更换,大家有钱快用啊。  于是,现钱如火山爆发一般喷向市面,现金流爆炸式地增大。  钱荒解决了,奸臣秦桧奸奸地笑了。  探源:大宋王朝的“货币战争”  以上消息来源于南宋张端义的“博客”《贵耳集》,可靠性不敢断定。但是,整个北宋南宋王朝缺现钱,倒是不争的事实,秦桧也肯定面临过这种金融难题。  货币战争一:  围剿铁钱的战争  公元971年,大宋王朝统一了,然而如果从货币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割裂的政权。整个金融流通区域存在两种货币:铜钱,铁钱。铜钱流行于北方,铁钱流行于四川和江南。在以铜钱为核心的中央金融系统的“卧榻”之旁,岂容臣服地区的铁钱酣睡?  于是,大宋中央政府展开第一场货币战争,不遗余力地要消灭发动的铁钱。战略部署为:封杀江南铁钱,以滚滚长江为防线,禁止铁钱北跨长江;捣毁铁钱的生产体系,代之以铜钱生产系统,在江南地区大力开发铜矿,从源头上消灭铁钱;在战争中又区别对待,货币战争没有覆盖四川地区。  从短期战果上看,战役似乎取得胜利,铜钱开始在江南通行;然而,长期来看,嘿嘿,未必。铁钱以四川为根据地,一直顽强地生存着。一直熬到北宋中期,终于西北起战事了,大宋跟西夏较劲,前线就是“钱线”,打仗是耗银子的事情,政府加大货币供应,铁比铜贱,北宋政府不得不允许在战区――陕西,河东,铸造流行铁钱, 从江南货币战场撤军的铁钱,曲折扩充到西北。  货币战争二:  南宋与金的金融战  一路打仗没消停,一直打到南宋。宋国对金国,不只是岳飞,韩世忠与金军兵刃相见,在货币上攻防色彩也明显。宋金的军事前线为淮河一带,货币前线也如影随形地停留在这一带。铜钱是珍贵的货币,当然不能流入金国,但前线战区的居民总得使用货币吧?  于是,铁钱又有了用武之地。南宋“央行”批准前线淮河地区为铁钱流区,禁止铜钱进入该地区,免得陷入“借寇兵而赍盗粮”(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的尴尬局面。按照这个标准,铁钱应该可封为“民族英雄货币”,因为它就是阻断铜钱北上流失的战术屏障。  货币战争三:  争夺纸币发行权  上面说过,在首次货币战争中,四川地区成为金融特区,铁钱大行其道。铁钱的通行导致另一种货币的产生:纸币。你想想,铁钱多重啊,背个三两贯铁钱上市场,已经是不堪重负,买个醋打个酱油还行,如果是上千贯的交易,例如买房子付首期之类的,按照现在的房价,那还不得背座铁山走?“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不急,四川人民的智慧是雄起的,化铁为纸还不行?于是,川中地区十几家富豪联手,在经过政府允许的情况下,创办交子――史上最早的纸币。  这十几家富豪互相作保,用纸张印造交子,纸币上也有图案,一般都是“屋木人物”。在官方监督下印好纸币后,每户人家只要上交相当的铁钱或银子,于是就领取相应价值的交子,然后拿着交子去做交易。如果要将交子换取现金,那么,每贯钱收三十文的利息。  然而,人的本性是贪婪的,在没有政府监督和主导的情况下,这种贪婪会侵蚀交子的价值。史载在交子的流通过程中,“亦有作伪”者,具体过程不太清楚。反正这帮奸商,等到交子使用者前来兑现现钱时,居然关闭交子铺,卷起现金走人,“关闭门户不出”。官府其实还是蛮作为的,派出捕快、“特警”帮着用户追钱兑现,结果到手时不能如数,一千块钱只能追回七八百块钱。  为了整顿金融秩序,大宋王朝起初想关闭交子银行,但是考虑到四川人民已经习惯交子交易,于是,政府接手交子银行。印造发行流通,全由政府一手操办。起初,政府还老实,库里有多少银子,市面上就发行多少交子,也就是说,准备金率为百分之百。三年发行一次,期满时严格要求拿着交子交换实体货币。  不过,时间一久,情况就复杂了。公务员多了要发俸禄,和契丹西夏打仗要军费,和金国作战要扩充军费,财政问题大了,于是就增发货币,在没有准备金的情况下也增发货币,“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于是货币严重贬值。  讲到这里,我就不难明白为何岳飞的北伐大业被半途叫停了。  解密:  岳飞北伐被叫停  或源于货币吃紧  交子发展到南宋,被称为会子。南宋的地盘缩水了,没了淮河以北,个人估算一下,当时的控制领域大约也就140万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12个福建,或8个广东,财税来源也就福建、江浙、广东、西蜀和江南一带,只有北宋时期的五分之一,以北宋五分之一的财力,对抗比北宋面对的大几倍的军事压力,窘况可想而知。  到此,也不奇怪前面所说的,市面上为何那么缺钱了。光靠忽悠理发匠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增发纸币,导致货币严重贬值,一直贬到咱们的大宋王朝灭亡。  岳飞也为费用纠结  我们想象一下:岳飞的大军在前线一路高歌前进,捷报传来,宋高宗就叫秦内阁拿着信用卡刷一下,捷报频传,于是秦内阁手里的信用卡就频频地刷,刷呀刷,刷到岳飞快打开封城和黄龙府了,秦内阁一看信用卡,傻眼了,于是报告:启奏陛下,严重透支!  透支?那就撤军!告诉岳总司令,别打啦,没钱啦。不回来?十二道金牌把他叫回来。  其实,对于巨额的战争费用,海量的货币使用,岳飞也是很清醒的,《宋史》记载他每次申请军事费用,总要很纠结地说:“东南民力,耗敝极矣”。东南地区的财富,都耗光了!  从军事角度和个人军事才能而言,我个人丝毫不怀疑岳飞的北伐作战企图,但是,没钱又奈何?  对于秦桧的投降主义路线,我一直是否定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货币的短缺确实也是叫停岳飞北伐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当时的记载,军费开支已经占到南宋财政开支的七成以上。  明朝郎瑛的《七修续稿》说出了岳飞北伐被叫停的原因:“以钱谷兵甲之无所出欤?”钱粮兵器等军用屋子没法供应。郎瑛这话也不是乱说的,他有考古依据,他曾经挖出一块南宋时期的铜牌,宽一寸,长两寸,这是奥运会运动会铜牌吗?非也,是临安府的临时货币,抵三百文钱,郎瑛由此猜测:宋政府南渡,拮据到实在没办法了,拿这个当货币来补救财政上的困境,铜牌相当于当时的交子会子之类的货币:“必南渡国穷,救补通变之物,交会钞引之类。”拿着鸡毛当令箭,拿着牌子当钱用,政府的货币危机,可想而知。  所以,郎瑛推论:如果继续用兵,则将导致经济上的崩溃,政府破产,更早亡国:“急于用兵,徒促沦亡”。  结语一:岳飞很有种,却碰上没种的老板宋高宗,没种的经理人秦桧,这是他职场悲剧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有经济上的原因,他很有智力魄力,却没有货币,“踏破贺兰山缺”的事业没有资金支持,只好拍着栏杆“仰天长啸”了。  结语二:大宋年年与货币问题纠缠,年年不得消停,再结合一战以来的经济形势可见,经济上所谓的繁荣期,其实只是上一个危机和下一个危机当中短暂的喘息期而已,好个三五年,然后烂个七八年,从一个通胀走向另一个通胀,大宋如此,全球也如此。有木有好办法解决,有木有?来源中国网)(责任编辑:Newshoo)(144) | (0) | 收藏 (0) |
这些人也更新了博客货币战争:早产的纸币是如何冲垮北宋王朝的?_史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041贴子:
货币战争:早产的纸币是如何冲垮北宋王朝的?收藏
面对混乱的局面,北宋官府不得不宣布,民众纳税时必须交纳一定数量的铜钱;纸币和铜钱的币值必须按照某个固定的汇率进行兑换。可是,破坏纸币信用的恰恰是北宋官府自己,它却希望老百姓尊重纸币的信用,这根本就是南辕北辙的金融政策,也向老百姓暴露了纸币的信用已经崩溃的现实。还没等金朝的铁骑冲入国境,北宋其实已经被纸币摧毁了,金兵南下不过是收拾一下残局而已。
1楼 17:26&|
相关的贴子1694014799相关的图贴
宋朝通货膨胀严重,铜钱面值赶不上铜料价值,导致铜钱大量被人销毁铸造铜器。这其实是很反常的,因为市面上的货币量少了,缺钱的经济应该表现为通货紧缩,为什么宋朝却深陷通货膨胀的泥沼呢?答案很简单,宋朝不仅有铜钱和,它还印刷了远比铜钱面值大得多的古代纸币——楮币。楮币在短时间内缓解了宋朝的钱荒危机,但的楮币潮水也最终冲垮了大宋的两代王朝。
2楼 17:26&|
从飞钱到交子:四川人有法子中国是世界上印刷术的鼻祖,蔡伦造纸和这两大发明,使中国人很早就享受到了轻薄的纸张带来的生活便利。但是纸张用于金融领域,却已经是唐朝后期了。在在位时,许多商人外出经商,随身需要携带大量的铜钱,非常不方便。于是发明出了“飞钱”,商人在一地比如京城把铜钱如数交给官府,官府给开具一张有效力的凭证,上面记录着开具的地方和铜钱数目。商人只要带着这张凭证到异地相关官府部门,就可以提取同样数量的铜钱,用于购买货物,铜钱就好像自己飞到了目的地一样。这种凭证就是飞钱,相当于现代金融业里的汇票。飞钱使得商人们可以轻装上路,交易更方便了,同时也减少了长距离的铜钱大搬家,减少了人们在交易中使用铜钱的数量,缓和了铜钱短缺的现象。不过,使用飞钱只是汇兑业务,它本身不是货币,使用完毕就销毁,不进入货币流通领域,所以它并不算真正的纸币。
3楼 17:26&|
在宋朝建立之初,灭掉了位于四川的后蜀国,把当地的铜钱劫掠到京师,只留下铁钱在当地流通,以此缓解新兴王朝的货币短缺问题。此后,北宋朝廷甚至宣布,禁止四川地区使用铜钱,只能使用铁钱,希望减少市场上对铜钱的需求量。可是,铁钱购买力太低下,按照北宋前期的货币兑换比率,一贯小铁钱重6斤多,币值却只有铜钱的1/10。当时要买一匹绢,需要的小铁钱的重量有30多斤。可以想见,人们日常生活因铁币的流通产生了诸多不便,商人就更苦不堪言了,想进货100匹绢,竟然要用牛车拉着铁钱去买。许多小额交易的买卖双方一想到沉重的铁钱,立刻打消了念头,回家洗洗睡了。迫于无奈,受飞钱的启发,宋太宗初年,成都十六家富商订立契约,联合创立了世界首家发行纸币的私人金融机构“交子铺”,开始发行信用纸币“交子”。交子一开始还是与飞钱类似,只是一种民间的汇兑凭证,并非真正的货币。后来,北宋政府介入了交子的发行之中,交子的发行由民办改为官办,并把交子作为货币强制推行,交子摇身一变,成了可以在四川市场中流通的货币。
4楼 17:27&|
世界上的第一张纸币就这样在四川人手中诞生了,而且北宋官府在发行纸币之初,就显露出了高度的现代金融标准,宋朝人知道纸币虽然看上去一本万利,但却不能随意乱印,毕竟这东西只是货币,不是财富,论实际价值,纸币还不如铜钱,后者起码有料。纸币的发行必须要以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作为基础,以防人们大规模把纸币兑换成其他货币时能够应付挤兑潮。由于纸币诞生于北宋的四川地区,这个地区又是铁钱的流通范围,于是一开始宋朝人会预留一定数量的铁钱作为准备金,然后再发行相当数量的纸币,从面额来看,铁钱面值约是纸币发行额的二成八,也就是28%。我们今天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一般在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之间波动,几乎不会超过20%,由此可见,宋朝刚发行纸币的时候,还是非常谨慎小心的。那时候的造纸工艺不比现在,纸币磨损得很快,北宋官府通常过3年就要再发行一次新纸币,同时回收旧纸币,以新换旧。
5楼 17:27&|
纸币对于被钱荒折磨的大宋,真是一剂灵丹妙药。上一篇已经谈到,民间对铜钱趋之若鹜,收集起来熔化铜钱造铜器,使得市场上难见铜钱。其实,大宋的铜钱不仅是本国的法定货币,而且“一国所铸,四朝共用”,在辽朝、西夏和金朝境内也是硬通货,大家都处于一个货币体系中,类似于今天欧元在许多欧洲国家中充当法定货币一样。大宋铜钱甚至还流向了不与本国接壤的高丽、日本、东南亚各国,进一步导致了大宋境内铜钱严重缺乏的状况。铜钱缺乏,自然会引发通货紧缩,但纸币一发行,用少量的铁钱准备金放大出面额巨大的纸币,流通于世,立刻抵消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市场上有了流通的货币,人们做交易也就更加方便了。除了法定的楮币这种纸币,宋朝官府还发行类似于今天的汇票或支票之类的证券,有些证券有固定面额。拿着这些证券,人们可以在官营的部门领取到盐、酒、茶、矾、香料等专卖品,类似于几十年前中国大地上通行的布票、粮票、油票之类的作用。更有趣的是,大宋就连和尚、道士也有专门的证券,叫做“紫衣”或“师号”,他们可以用这种专用证券购买自己所需之物。纸币一旦出现,人们就开始思如泉涌,发明出各种花样的用法,方便自己的生活。
6楼 17:27&|
大宋开始对纸币上瘾纸币绝对是划时代的金融创新,但这个早产儿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有喜悦,也有痛苦和灾难。任何货币都有自身的特性,纸币也不例外,纸币的“铸造”过于容易,面额又可以随意书写,这让纸币好像是一匹性情暴烈的骏马,骑手驾驭得当,可以日行千里,建功立业;但如果驾驭不当,直接尥蹶子把骑手摔翻在地。纸币是福是祸,全看骑手的驾驭能力。北宋最初对纸币的使用很谨慎,严格遵守准备金比率发行,维护了纸币的市场信用,所以从宋仁宗到宋神宗的50年中,纸币币值保持稳定,为大宋的经济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到了宋徽宗的时候,蔡京太师主持朝政,开始大肆印刷纸币,把纸币的流通地区扩大到全国,搜刮民间财富,终于把北宋的经济局面引入了严重通货膨胀的深渊中。发行纸币时的准备金比率越来越低,准备金只有纸币面额的1/60时,也敢开印;甚至到了最后,没有准备金也照样发行纸币,汹涌的纸币搞乱了北宋末年的经济。北宋末年,固然有辽朝、金朝大举进攻的威胁,国家需要筹集足够的御敌资金。但也正是这个时期,蔡京帮助宋徽宗大办花石纲,给皇上四处搜罗奇石怪树,满足皇上高雅的艺术需求,却搞得许多中产阶级都倾家荡产;方腊在南方揭竿而起,朝廷又要花钱去镇压。假如能够把办花石纲的钱用于御敌,也就不必靠狂印纸币来筹措军费了。所以北宋滥发纸币,怪不到辽朝人和金朝人的头上,皇上和奸臣的贪婪才是病根。
7楼 17:28&|
北宋已死,有事请烧纸。
8楼 17:28&|
不管怎样,也是进步
9楼 18:11&|
没办法,公爵爆吧了,我只有这样做了,请度娘不要怪我。
10楼 16:09&|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想了解更多关于 ”史学“的信息,请&或大宋货币战争:秦桧借理发解决钱荒难题
&&&&大宋货币战争:秦桧借理发解决钱荒难题&&&&&&&&&&&&&文/刘黎平
宋朝的形势
乃至岳飞的北伐无不与货币相关
  史上那些货币
  我们读《水浒》,其实也是读货币的流通,英雄豪杰的理想人生境界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称金银。吃喝之余,少不了要有手头把握海量货币的乐趣。好汉们最爽的举动除了打抱不平,就是拿出一锭银子,砸在柜台上,大吼一声:小二,上酒!宋公明之所以被称为“及时雨”,就是因为他把货币带来的便利,输送给穷人和落魄的好汉。谁让我们享受货币的乐趣,谁就是我们的老大,所以宋公明成了好汉们的头。
  《水浒》讲的是宋朝的事,宋朝也是一个货币的时代,成败兴亡都系于它,今天我们且进入宋朝的金融体系和货币市场看看。
  引子:秦桧借理发解决钱荒难题
  南宋初期的京城,忽然发生钱荒。不知道是南宋的央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形势吃紧使然,市面上忽然流动性匮乏,各大钱庄资金头寸开始吃紧。钱庄的伙计们都背负着沉重的纳储任务。说不定还出现存款送礼,存款返现等手段。
  一个偏安的,被货币苦恼着。
  怎样增大货币流量,把现金给逼出来?这个难题不是奇才岳飞所能解决的,任务落到了内阁首相秦桧的肩上。秦桧是奸臣,奸臣也是能臣,起码看上去是能臣。秦桧可能运用了大量符合金融学原则的举措,然而收效甚微。某日,秦首相摸摸头上发,哎呀,长了,也白了,白发三千尺,只为货币愁。该理发了。
  借理发师传金融消息
  内阁大院里有理发厅,秦桧叫来一个理发师帮自己打理头发,剪刀声里,秦首相还在思索着货币。理发师也纳闷:领导在思量什么烦心事呢?打理完毕,秦桧的眉头舒展开来,他看着理发师,似乎是在黑暗中看见启明星,然后,亲手拿出一张五钱的货币给理发师。当时理发时价是两钱。理发师正忙着找钱,秦首相慈祥地一笑:“不用找啦。”理发师正要谢,秦首相又低声说:“师傅啊,知道我为啥不叫你找钱吗?”消息来了!理发师竖起耳朵听。
  秦桧于是发布最新货币消息:“千万不要对外头说,宫里传出密旨来,我们现在用的货币,过几天就不用了,还不如早点用出去。”
  一场最新货币动态新闻发布会就在理发厅完成了。信息的第一个接受者——理发师,成了秦内阁在的消息发布人,他立即将秦内阁的意思传达给自己的“刀下客”,“刀下客”们又传给桌上客,桌上客传给坊间老友:最新消息,据秦内阁理发厅消息人士透露,现行货币不日内将实行大更换,大家有钱快用啊。
  于是,现钱如火山爆发一般喷向市面,现金流爆炸式地增大。
  钱荒解决了,奸臣秦桧奸奸地笑了。
探源:大宋的“货币”
  以上消息来源于南宋张端义的“博客”《贵耳集》,可靠性不敢断定。但是,整个南宋缺现钱,倒是不争的事实,秦桧也肯定面临过这种金融难题。
  货币一:
  围剿铁钱的
  公元971年,大宋了,然而如果从货币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割裂的政权。整个金融流通区域存在两种货币:铜钱,铁钱。铜钱流行于北方,铁钱流行于四川和江南。在以铜钱为核心的中央金融系统的“卧榻”之旁,岂容臣服地区的铁钱酣睡?
  于是,大宋中央政府展开第一场货币,不遗余力地要消灭发动的铁钱。战略部署为:封杀江南铁钱,以滚滚长江为防线,禁止铁钱北跨长江;捣毁铁钱的生产体系,代之以铜钱生产系统,在江南地区大力开发铜矿,从源头上消灭铁钱;在中又区别对待,货币没有覆盖四川地区。
从短期战果上看,战役似乎取得胜利,铜钱开始在江南通行;然而,长期来看,嘿嘿,未必。铁钱以四川为根据地,一直顽强地生存着。一直熬到中期,终于西北起战事了,大宋跟西夏较劲,前线就是“钱线”,打仗是耗银子的事情,政府加大货币供应,铁比铜贱,政府不得不允许在战区——陕西,河东,铸造流行铁钱,从江南货币战场撤军的铁钱,曲折扩充到西北。
  货币二:
  南宋与金的金融战
  一路打仗没消停,一直打到南宋。宋国对金国,不只是岳飞,韩世忠与金军兵刃相见,在货币上攻防色彩也明显。宋金的前线为淮河一带,货币前线也如影随形地停留在这一带。铜钱是珍贵的货币,当然不能流入金国,但前线战区的居民总得使用货币吧?
  于是,铁钱又有了用武之地。南宋“央行”批准前线淮河地区为铁钱流区,禁止铜钱进入该地区,免得陷入“借寇兵而赍盗粮”(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的尴尬局面。按照这个标准,铁钱应该可封为“英雄货币”,因为它就是阻断铜钱北上流失的战术屏障。
  货币三:
  争夺纸币发行权
  上面说过,在首次货币中,四川地区成为金融特区,铁钱大行其道。铁钱的通行导致另一种货币的产生:纸币。你想想,铁钱多重啊,背个三两贯铁钱上市场,已经是不堪重负,买个醋打个酱油还行,如果是上千贯的交易,例如买房子付首期之类的,按照现在的房价,那还不得背座铁山走?“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不急,四川人民的智慧是雄起的,化铁为纸还不行?于是,川中地区十几家富豪联手,在经过政府允许的情况下,创办交子——史上最早的纸币。
  这十几家富豪互相作保,用纸张印造交子,纸币上也有图案,一般都是“屋木”。在官方监督下印好纸币后,每户人家只要上交相当的铁钱或银子,于是就领取相应价值的交子,然后拿着交子去做交易。如果要将交子换取现金,那么,每贯钱收三十文的利息。
  然而,人的本性是贪婪的,在没有政府监督和主导的情况下,这种贪婪会侵蚀交子的价值。史载在交子的流通过程中,“亦有作伪”者,具体过程不太清楚。反正这帮奸商,等到交子使用者前来兑现现钱时,居然关闭交子铺,卷起现金走人,“关闭门户不出”。官府其实还是蛮作为的,派出捕快、“特警”帮着用户追钱兑现,结果到手时不能如数,一千块钱只能追回七八百块钱。
  为了整顿金融秩序,大宋起初想关闭交子银行,但是考虑到四川人民已经习惯交子交易,于是,政府接手交子银行。印造发行流通,全由政府一手操办。起初,政府还老实,库里有多少银子,市面上就发行多少交子,也就是说,准备金率为百分之百。三年发行一次,期满时严格要求拿着交子交换实体货币。
  不过,时间一久,情况就复杂了。公务员多了要发俸禄,和契丹西夏打仗要军费,和金国作战要扩充军费,财政问题大了,于是就增发货币,在没有准备金的情况下也增发货币,“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于是货币严重贬值。
  讲到这里,我就不难明白为何岳飞的北伐大业被半途叫停了。
  解密:
  岳飞北伐被叫停
  或源于货币吃紧
  交子发展到南宋,被称为会子。南宋的地盘缩水了,没了淮河以北,个人估算一下,当时的控制领域大约也就140万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12个福建,或8个广东,财税来源也就福建、江浙、广东、西蜀和江南一带,只有时期的五分之一,以五分之一的财力,对抗比面对的大几倍的压力,窘况可想而知。
到此,也不奇怪前面所说的,市面上为何那么缺钱了。光靠忽悠理发匠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增发纸币,导致货币严重贬值,一直贬到咱们的大宋灭亡。岳飞也为费用纠结
  我们想象一下:岳飞的大军在前线一路高歌前进,捷报传来,宋高宗就叫秦内阁拿着信用卡刷一下,捷报频传,于是秦内阁手里的信用卡就频频地刷,刷呀刷,刷到岳飞快打开封城和黄龙府了,秦内阁一看信用卡,傻眼了,于是报告:启奏陛下,严重透支!
  透支?那就撤军!告诉岳总司令,别打啦,没钱啦。不回来?道金牌把他叫回来。
  其实,对于巨额的费用,海量的货币使用,岳飞也是很清醒的,《宋史》记载他每次申请费用,总要很纠结地说:“东南民力,耗敝极矣”。东南地区的财富,都耗光了!
  从角度和个人才能而言,我个人丝毫不怀疑岳飞的北伐作战企图,但是,没钱又奈何?
  对于秦桧的投降主义路线,我一直是否定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货币的短缺确实也是叫停岳飞北伐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当时的记载,军费开支已经占到南宋财政开支的七成以上。
  郎瑛的《七修续稿》说出了岳飞北伐被叫停的原因:“以钱谷兵甲之无所出欤?”钱粮兵器等军用屋子没法供应。郎瑛这话也不是乱说的,他有依据,他曾经挖出一块南宋时期的铜牌,宽一寸,长两寸,这是奥运会运动会铜牌吗?非也,是临安府的临时货币,抵三百文钱,郎瑛由此猜测:宋政府南渡,拮据到实在没办法了,拿这个当货币来补救财政上的困境,铜牌相当于当时的交子会子之类的货币:“必南渡国穷,救补通变之物,交会钞引之类。”拿着鸡毛当令箭,拿着牌子当钱用,政府的货币危机,可想而知。
  所以,郎瑛推论:如果继续用兵,则将导致经济上的崩溃,政府破产,更早亡国:“急于用兵,徒促沦亡”。
  结语一:岳飞很有种,却碰上没种的老板宋高宗,没种的经理人秦桧,这是他职场悲剧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有经济上的原因,他很有智力魄力,却没有货币,“踏破贺兰山缺”的事业没有资金支持,只好拍着栏杆“仰天长啸”了。
  结语二:大宋年年与货币问题纠缠,年年不得消停,再结合一战以来的经济形势可见,经济上所谓的繁荣期,其实只是上一个危机和下一个危机当中短暂的喘息期而已,好个三五年,然后烂个七八年,从一个通胀走向另一个通胀,大宋如此,全球也如此。有木有好办法解决,有木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宋曾发行的纸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